饲草生产学试卷动物科学专用
饲草学试卷

饲草学试卷(总9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1).牧草生长从种子萌发到新的种子成熟称为一个。
(A)生育时期;(B)循环周期;(C)生长周期;(D)开花-结籽期2).牧草广义上泛指可用于饲喂家畜的草类植物。
饲草(forage)指牧草和饲料作物,实际上,它们在概念上。
(A)互相对立;(B)难以分清;(C)内涵相同;(D) 指代错误3).优化传统农业的产业结构,实现三元种植结构,发展草业势在必行。
三元种植结构指粮食作物+经济作物+ 。
(A)天然草地;(B)饲料作物;(C)草田轮作;(D)蔬菜作物4).饲草生产有助于改善。
(A)土壤保护;(B)生态环境;(C)水土流失;(D)大气质量5).根系根据主根发达程度分为。
(A)主根系和侧根系;(B)主根系和须根系;(C)主根系和不定根;(D) 主根系和毛根6).分蘖是发生分枝的专业术语。
(A)禾本科;(B)豆科;(C)莎草科;(D)饲料作物7).苜蓿属牧草的叶片是。
(A)复叶;(B)单叶;(C)单子叶;(D)多叶8).禾本科牧草的叶片是。
(A)复叶;(B)单叶;(C)单子叶;(D)多叶9).花序可以分为。
(A)总状花序和穗状花序;(B)总状花序和圆锥花序;(C)穗状花序和圆锥花序;(D) 有限花序和无限花序10). 是构成牧草种子的最重要部分。
(A)种皮和胚;(B) 胚和胚芽;(C)子叶和胚乳;(D)胚和胚乳11).牧草种子生活力通过计算得知。
(A) 发芽率;(B) 发芽势;(C)发芽率和发芽势;(D)千粒重12).作物产量形成的规律可以用阐明。
(A) 库源流理论;(B)激素调控理论;(C)膜脂相变假说;(D)自由基伤害理论13).光照时间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可以反映为现象。
(A)秋眠作用;(B)抗寒锻炼;(C)春化作用;(D)光周期14).适时刈割必须在牧草的进行刈割。
(A)成熟期;(B)营养物质产量最高时期;(C)分枝期;(D)分蘖期15).低温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称为。
《畜牧生产学》试题库

《畜牧生产学》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近年来,我国养猪最多的省份是(A)。
A、四川B、湖南C、广东D、山东2、仔猪初生期缺乏(D)。
A、凝乳酶B、乳糖酶C、胰蛋白酶D、胃蛋白酶3、在杂交繁育中,我国地方良种适合作三元杂交的(B)。
A、第一父本B、第一母本C、终端父本D、第二母本4、目前规模化养猪场使用最多的饮水器是(A)。
A、乳头式饮水器B、吸吮式饮水器C、自流式饮水器D、杯式饮水器5、在猪舍中,毒性最强的恶臭气体是(B)。
A、NH3B、H2SC、CO2D、CO6、在猪舍中,对猪的生产性能影响最大的气候因子是(B)。
A、气压B、温度C、湿度D、气流7、以下猪种中,毛色主要为棕黄色的是(B)。
A、汉普夏B、杜洛克C、金华猪D、大约克夏8、下列猪种中,抗寒能力最强的是(B)。
A、太湖猪B、东北民猪C、内江猪D、大约克夏9、万头猪场的生产指标中,哺乳仔猪的成活率一般应达到(C )%。
A、99B、98C、95D、9010、最容易出现PSE劣质猪肉的猪种是(A)。
A、长白猪B、大约克夏C、杜洛克D、汉普夏11、猪的初生期生长强度最大的是(B)。
A、皮肤B、骨骼C、肌肉D、脂肪12、下列猪种中,平均产仔数最高的是(A)。
A、太湖猪B、杜洛克猪C、汉普夏猪D、荣昌猪13、种公猪一般可利用(B)年。
A、1—2B、2—3C、3—4D、5—614、某母猪在8月10日配种妊娠,其预产期应为(A)。
A、12月4日B、11月4日C、1月1日D、1月10日15、母猪泌乳高峰期出现在产后(A)天。
A、3—7B、20—30C、10—20D、3—3016、养猪生产中指导进行猪的三定位调教主要是利用了猪的(C)敏感的生物学特性。
A、嗅觉B、视觉C、听觉D、触觉17、仔猪的初生重还不到它成年体重的(A)%。
A、1B、3-4C、5-7D、9-1018、危害最大的一种猪传染病是(B)。
A、猪流行性腹泻B、猪瘟C、猪伪狂犬病D、猪已型脑炎19、种公猪一般可利用(B)年。
饲草生产学题库

饲草生产学题库一、名词1.牧草:广义上指可用于饲喂家畜的草类植物,包括草木、藤木、小灌木、半灌木、灌木等各类栽培或野生的植物。
狭义上仅指供栽培的饲用草本植物,尤指豆科和禾本科牧草。
2.饲料作物:指用于栽培作为家畜饲料用的作物,如玉米、高粱、大麦、燕麦、黑豆、大豆、甜菜、胡萝卜、马铃薯、南瓜等各类作物。
3.分蘖:是指枝条自地表或地下茎节、根颈、根蘖上形成枝条的过程。
4. 草地的载畜量:指在一定的放牧时间内,一定的草地面积上,在不影响草地生产力及保证家畜正常生长发育时,所能容纳放牧家畜的数量。
5. 生长:从细胞水平上说,是指细胞数目的增加和细胞体积的扩大,外观上表现为植株的长大,体积和重量的增加。
6.发育:指细胞的分化、组织器官功能的特化,如茎、叶、穗、花的分化。
7. 光饱和点: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加快。
但当光照强度超出某一范围后光合速率便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只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这种现象称为光饱和现象,达到光饱和现象时的光照强度称光饱和点。
8.光补偿点:光照强度在光饱和点以下时,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降低而减小,当光照强度小到某一值时,光合作用吸收的CO2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达到动态平衡,此时的光照强度称光补偿点。
9.苜蓿的秋眠性:是指苜蓿生长习性的差异,秋季在北纬地区由于光照减少和气温下降,导致苜蓿形态类型和生产能力发生变化的现象。
苜蓿品种分为9个秋眠等级或3个秋眠类型:1—3级为秋眠型,4—6级为半秋眠型,7—9级为非秋眠型。
1级最耐寒,9级最耐热。
10.干草调制:是指把天然草地或人工种植的牧草和饲料作物进行适时收割,晾晒和贮藏的过程。
11. 植物的生活型:是植物对于综合环境条件长期适应的表现形式,是自然地区特定生物气候作用下的产物。
可分成:乔木、灌木、半灌木、多年生草类、一年生草类、苔藓、地衣类。
12.青贮饲料:经过在青贮容器中的厌氧条件下发酵处理的饲料产品。
2023年扬州大学研究生自主命题 847饲草生产学-A卷考试真题

扬州大学
2023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试题( A 卷)
科目代码847 科目名称饲草生产学满分 150
注意:①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②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纸或草稿纸上均无效;③本试题纸须随答题纸一起装入试题袋中交回!
四、问答题(共3 小题,第 1-2 小题各 15 分,第 3 小题20 分,共 50 分)
1、请用源、库、流的理论来阐明牧草产量形成的规律、源、库、流的形成及其功能的发挥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15 分)
科目代码847 科目名称饲草生产学满分 150
2、分析我国南方草业发展的潜力和主要限制因素。
(15 分)
3、请设计肉羊养殖场全年饲草料轮供安排计划。
要求用 5 个一年生牧草饲料作物设计轮作模式,并列表表示饲草料轮供安排计划中各品种的播种时期、播种量和利用时期。
(20 分)。
大学专业试卷草食动物生产学试卷B

《草食动物生产学》课程考试试卷B专业:日期:时间:120分钟,总分:100,闭卷一、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奶牛的泌乳曲线与架子牛的补偿生长曲线2、牛的前乳房指数和屠宰率3、羊毛密度与羊毛细度4、兔的拉毛与吊奶现象5、兔的刺激性排卵与仔兔的寄养二、填空:(共26空,每空1分,共计26分)1、从品种的角度出发,奶牛的发展逐步走向化,良种肉牛逐步向方向发展。
2、牛体尺测量的器具有、、和等。
体尺测量的项目有很多,其中最常用的测定项目有四项,分别为、、和。
3、羊毛纤维由微小的角质化细胞组成,一般羊毛纤维结构由2层或者3层组成,这3层分别是、和。
羊毛根据其纤维类型可分为、、和两型毛四类。
4、肉牛体组织的增长规律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所占的比重是先增加_______,脂肪比重则持续_______,水分则持续_______,肌肉的嫩度逐渐______。
因此,在饲养肉牛时要充分利用其生长发育规律快的时期,经济上才最有利。
5、母兔残食仔兔的原因有、、、、和。
三、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海福特牛是一种重要的肉用品种牛,其原产地是哪里,其外貌主要特征有哪些?2、奶牛在泌乳初期有哪些特点,其主要矛盾是什么?3、山羊的生物学特性有哪些?4、简述青贮饲料的制备要点以及优质青贮饲料的感观特点。
5、要使奶牛场能够正常运行,奶牛场的繁殖工作是其中重要工作之一,简述提高奶牛场的奶牛繁殖力的措施。
四、论述题:(共1小题,每小题14分,共14分)1、阐述碳水化合物在瘤胃中的代谢过程。
第1 页共1页。
草食动物生产学练习题2023年修改整理

草食动物生产学练习题一、名词解释:草食动物:一般来说,就是以植物为要紧食物来源的动物,如牛、羊、鹿、骆驼、羊驼、兔等。
)的英文缩写,是依照不同生产时期奶牛:TMR为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TMR营养需要,科学设计配方,用特制的搅拌机具对日粮各组分进行搅拌、切割、混合和饲喂的一种先进的饲养工艺。
奶牛场牛群改良打算,也称牛奶记录体系。
:(Dairy herd improvement)DHI乳:是哺乳动物分娩后,从乳腺中分泌的一种白色或稍带微黄色的不透明的均一的具有胶体特性的液体。
是一种既有充分营养价值,又易于消化汲取的食品。
初乳:广义上讲,母牛产犊后5天内分泌的乳为初乳。
严格地讲,母牛分娩后第一次挤出的乳叫初乳。
异常乳:从广义上讲,凡不适于饮用和生产乳制品的乳都属于异常乳,如初乳、末乳、乳房炎乳以及混入其它物质的乳等。
小牛肉:是指牛初生后饲养至1周岁之内屠宰所产生的肉。
食管沟反射:食管沟是牛网胃壁上自贲门向下延伸至网-瓣胃孔的肌肉皱褶。
它是食道的延续。
在犊牛期,当牛受到与吃奶有关的刺激时,食管沟闭合,乳汁从食管沟到达网瓣孔,经瓣胃管进入皱胃而不落入前胃,此过程称为食管沟反射。
反刍:又称倒沫、倒嚼,指反刍动物将吞入瘤胃的饲料经浸泡、软化和一定时刻的发酵后,休息时返回到口腔认真咀嚼的特别消化活动。
嗳气:由于瘤胃中寄生大量的细菌和原虫,进行发酵作用,产生大量挥发性脂肪酸(乙丙丁等)导致胃壁张力增加,瘤胃由后向前收缩,部分气体由、NH3、CH4酸)和多种气体(CO2食管进入口腔吐出,称为暖气补偿生长:是指通过一段时刻的营养限制后,哺乳动物和鸟类表现出的与年龄有关的一段快速生长发育时期。
营养限制能够通过限制食物的数量和食物的质量来实现。
营养限制的时刻必须足够长才能确保哺乳动物和鸟类长期适应较低的营养水平来实现日后的补偿生长。
发情周期:在生理周期或非妊娠条件下,雌性动物每间隔一定时期均会浮现一次发情,通常将这次发情开始至下次发情开始、或这次发情结束至下次发情结束所间隔的时期,称为发情周期。
【精品】饲草生产学试卷(动物科学专用).doc

L r v f题号—四五■7\总分得分阅卷人1、牧草饲草生产学试卷(A卷)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间作3、青贮饲料4、混播封5、上繁草6、饲料轮作7^硬实种子:8、根瘤菌接种线]9、青贮二次发酵:1。
、秸秆氨化二、填空(每空1分;共18分)1、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因素主要有、、、和土壤。
2、影响青干草品质的因素包括、、外界气候条件、贮藏条件等。
3、调制优良青贮饲料应具备的条件是:、、厌氧条件和适宜温度。
4、在调制青干草时,综合考虑牧草的产量、营养价值和来年的产草量,认为豆科牧草的适宜刈割时期是,禾本科牧草的适宜刈割时期是o一、解释下列专业术语(每小题2分;共20分)5、苜蓿在放牧中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反刍动物在单播苜蓿草地上放牧时,放牧时间过长易得(病),牛较羊易发生,泌乳母牛和带羔母羊乂较-般牛和羊易发生。
原因是苜蓿青草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它们能在瘤胃中形成大量的持久性的泡沫,这种泡沫产生后妨碍了瘤胃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的排出,因而引起牛羊死亡或产乳力下降。
牛羊放牧前喂一些;露水未干前暂缓放牧;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混种均可减少该病的发生。
6、与豆科牧草相比,禾本科牧草含有较多的,易于调制成品质优良的青贮料。
7、建植人工草地时,对种子品质的要求包括、、、无病虫害、含水量低五个方面。
8、饲喂水生饲料时,应注意进行,并将其和多种饲料搭配,以防传播寄生虫病以及满足畜禽对营养的全面需要。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在括号内划J,错误的打X)1、一般豆科牧草寿命比禾本科牧草短。
因此,草地的利用年限愈长,豆科牧草所占比例应愈低,以免豆科牧草衰退后地面裸露,杂草丛生。
()2、一般而言,牧草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含量随发育阶段的延迟逐渐降低;无氮浸出物和纤维素含量随生育期的延迟逐渐增多。
()3、不易青贮的原料不用与其他易于青贮的原料混贮,也不用添加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便能青贮成功。
西南科技大学草食动物生产学生产学试题

西南科技大学草食动物生产学生产学试题一、名词解释:草食动物一般来说,就是以植物为主要食物来源地动物,如牛、羊、鹿、骆驼、羊驼、兔等TMR:TMR为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地英文缩写,是根据不同生产阶段奶牛营养需要,科学设计配方,用特制地搅拌机具对日粮各组分进行搅拌、切割、混合和饲喂地一种先进地饲养工艺。
DHI:(Dairy herd improvenent)奶牛场牛群改良计划,也称牛奶记录体系.乳:是哺乳动物分娩后,从乳腺中分泌地一种白色或稍带微黄色地不透明地均一地具有胶体特性地液体。
是一种既有充分营养价值,又易于消化吸收地食品。
初乳:广义上讲,母牛产犊后5天内分泌地乳为初乳.严格地讲,母牛分娩后第一次挤出地乳叫初乳.异常乳:从广义上讲,凡不适于饮用和生产乳制品地乳都属于异常乳,如初乳、末乳、乳房炎乳以及混入其它物质地乳等。
二、简答和论述题1、简述羊场地选择和建造原则?答:场址选择地基本原则根据畜禽地生物学特点:应选择地势高燥、向阳背风、排水良好、通风干燥地地方.场址地土质应选择透水性强、吸湿性和导热性小、质地均匀并且抗压性强地砂质土壤。
根据防止疾病地要求:无疫病区、远离居民区、离交通干线300米以上.根据饲料原料地供应要求:羊场周围地饲草、饲料资源充足.根据畜禽对水质(源)地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
根据商品流通要求:交通便利、通信方便、电力供应好。
(2)羊场建筑地布局建筑布局有利于防疫和提高工作效率:羊舍方向一般以向南为宜:利于防火;考虑全场整体地美观2、简述草食动物地分类?答:1、食草动物:大部分偶蹄动物,如牛、羊、鹿、骆驼、羊驼等2、食叶动物:长颈鹿,大熊猫,大象,树懒等3、食果动物:猴子,鹦鹉等4、食谷动物:雀类等5、食蜜和花粉动物:蜜蜂、蜂鸟等6、食木动物:白蚁、海狸等3、干奶地意义?答满足胎儿发育要求,为乳腺组织提供修正地时机,可恢复瘤胃和网胃地正常机能,利于体况恢复,进行疾病地治疗4、家牛在动物分类学中地地位答:脊椎动物门(Verterbrata),哺乳纲(Mammalia),偶蹄目(Artiodactila),反刍动物亚目(Ruminantia),洞角科(Covicornia),牛亚科(Bovinac),牛属(Bos),家牛(Bos taurus),瘤牛(Bos indicus),耗牛(Bos grunien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饲草生产学试卷动物科学专用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学院:专业:学号:姓名:教学班号:饲草生产学 试卷(A 卷) 1、牧草 2、间作 3、青贮饲料 4、混播 5、上繁草 6、饲料轮作 7、硬实种子 8、根瘤菌接种 9、青贮二次发酵 10、秸秆氨化第1页(共 5 页)二、填空(每空1分;共18分)1、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因素主要有、、、和土壤。
2、影响青干草品质的因素包括、、外界气候条件、贮藏条件等。
3、调制优良青贮饲料应具备的条件是:、、厌氧条件和适宜温度。
4、在调制青干草时,综合考虑牧草的产量、营养价值和来年的产草量,认为豆科牧草的适宜刈割时期是,禾本科牧草的适宜刈割时期是。
5、苜蓿在放牧中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反刍动物在单播苜蓿草地上放牧时,放牧时间过长易得(病),牛较羊易发生,泌乳母牛和带羔母羊又较一般牛和羊易发生。
原因是苜蓿青草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它们能在瘤胃中形成大量的持久性的泡沫,这种泡沫产生后妨碍了瘤胃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的排出,因而引起牛羊死亡或产乳力下降。
牛羊放牧前喂一些;露水未干前暂缓放牧;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混种均可减少该病的发生。
6、与豆科牧草相比,禾本科牧草含有较多的,易于调制成品质优良的青贮料。
7、建植人工草地时,对种子品质的要求包括、、、无病虫害、含水量低五个方面。
8、饲喂水生饲料时,应注意进行,并将其和多种饲料搭配,以防传播寄生虫病以及满足畜禽对营养的全面需要。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在括号内划√,错误的打×)1、一般豆科牧草寿命比禾本科牧草短。
因此,草地的利用年限愈长,豆科牧草所占比例应愈低,以免豆科牧草衰退后地面裸露,杂草丛生。
()2、一般而言,牧草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含量随发育阶段的延迟逐渐降低;无氮浸出物和纤维素含量随生育期的延迟逐渐增多。
()3、不易青贮的原料不用与其他易于青贮的原料混贮,也不用添加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便能青贮成功。
()第2页(共 5 页)4、苜蓿适宜在温暖湿润地区种植,其抗寒抗旱能力都较弱,不适合种植在我国北方地区。
()5、一般豆科牧草,具有较强的耐牧性,虽经践踏仍不易受损,再生性强。
在调制干草时叶片不易脱落,茎叶干燥均匀。
()6、鸭茅,也叫鸡脚草,耐荫蔽,常栽培于果园间隙地,对于提高果园土壤肥力,预防杂草滋生,有效利用土地,实行林牧结合均有着重要意义。
()7、调制青贮饲料时,为了避免空隙存有空气而腐败,任何切碎的植物原料在青贮设施中都要装匀和压实,而且压的越实越好,尤其是靠近壁和角的地方不能留有空隙,这样更有利于创造厌氧环境,便于乳酸菌的繁殖和抑制好气性微生物的生存。
()8、首次种植豆科牧草的土地不用进行根瘤菌接种便可直接播种。
()9、由于青贮饲料含有大量有机酸,具有轻泻作用,因此母畜妊娠后期不宜多喂,产前15d 停止饲喂。
()10、黄花苜蓿也叫野苜蓿、南苜蓿,由于其植物体内含有香豆素,因此青饲时家畜易得臌胀病,青饲时与禾本科牧草混合饲喂,可防止此病发生。
()四、简述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建植人工草地时,草种的选择十分重要,试简述选择适宜草种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2、简述牧草混播的优越性。
第4页(共 5 页)参考答案一、解释下列专业术语(每小题2分,共20分)1、牧草:广义的牧草泛指一切可用于饲喂家畜的草类植物,包括草本植物,藤本植物及小灌木、半灌木和灌木。
狭义的牧草专指可供栽培的饲用草本植物,尤指栽培的豆科和禾本科牧草。
2、间作:是指2种或2种以上生长期相近的作物在同一块土地上,按照一定宽度或行数划为条带相间种植的种植方式。
3、青贮饲料:是指在厌氧条件下经过乳酸菌发酵调制保存的青绿多汁饲料。
或新鲜的、萎蔫的或者是半干的青绿饲料,在密闭条件下利用青贮原料表面上附着的乳酸菌的发酵作用,或者在外来添加剂的作用下促进或抑制微生物发酵,使青贮pH值下降而保存的饲料叫青贮饲料。
3、青干草:由青绿牧草及饲用作物干燥而成,水分15~18%以下的牧草。
4、混播:在同一块田地上,同期混合种植2种或2种以上牧草的种植方式称为混播。
5、上繁草:植株上部分枝较多而下部分枝较少,适合刈割利用的牧草。
6、饲料轮作:以生产饲草饲料为主的轮作。
又称为草料轮作。
7、硬实种子:在豆科等牧草种子中,有一部分种子由于种皮结构致密和具有角质层,导致其种皮不透水,从而造成这部分种子休眠。
此类种子称为硬实种子。
8、根瘤菌接种:是指播前将特定根瘤菌菌种转嫁到与其有共生关系的豆科植物种子上的方法。
9、青贮二次发酵:指经过乳酸发酵后的青贮料,在开窖后,由于酵母菌、霉菌及其他好氧性细菌大量生长而引起的腐败现象。
10、秸秆氨化:指在秸秆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氨水、无水氨(液氨)、尿素、碳铵、硫酸铵溶液,以提高秸秆消化率和营养价值的方法。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1、光;温;水;气。
2、原料的种类和收获时期;调制方法。
3、适当含糖量;适当含水量。
4、现蕾期;抽穗期。
5、臌胀病;皂甙;干草或粗饲料。
6、糖类物质。
7、纯净度高;籽粒饱满匀称;生活力强8、消毒处理。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Χ)1、√2、√3、×4、×5、×6、√7、√8、×9、√10、√四、问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1)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栽培条件任何一种牧草以及饲料作物对气候条件都有一定的适应范围,这是由其基因特性所决定的。
因此选用的草种必须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
(分)(2)符合建植人工草地的目的和要求。
①生产饲草;②养田肥地;③环境保护。
(分)(3)根据混播草地利用年限选择适宜的草种一般豆科牧草寿命比禾本科牧草短。
因此,草地的利用年限愈长,豆科牧草所占比例应愈低,以免豆科牧草衰退后地面裸露,杂草丛生。
(分)(4)混播在一起的牧草应具有种间相容性。
(分)2、(1)单位面积产量高而稳定良好的混播组合,单位面积的牧草产量高而稳定,不仅体现在年内各段时间,而且也体现在年际之间。
(1分)(2)混播牧草品质改善,营养完全(1分)(3)混播牧草易于收获调制匍匐或缠绕性牧草与直立性牧草混种可防止倒状,便于收获,更有利于干草的调制和青贮。
(1分)(4)减轻杂草病虫为害混播草地茎叶繁茂,稠密的草层抑制了杂草的生长发育,使其生长细弱,分枝分蘖减少。
(1分)(5)恢复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豆科牧草根系较深,可以吸收大量的钙,禾本科牧草有大量须根,主要分布在耕作层内。
两者混播后在土壤中遗留大量的残根,这些根系死亡后,能在土壤中遗留多量的有机质,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形成土壤腐殖质,从而增加土壤团粒,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提高土壤肥力。
(2分)3、(1)原料的适时收割良质青贮原料是调制优良青贮料的物质基础。
根据青贮品质、营养价值、采食量和产量等综合考虑。
(分)(2)调节水分适时收割时其原料含水量通常为75%~80%或更高。
可以采用晾晒、混合青贮的方法进行水分调节。
(分)(3)切碎和装填原料的切断和压裂是促进青贮发酵的重要措施。
切碎的程度取决于原料的粗细、软硬程度、含水量、饲喂家畜的种类和铡切的工具等。
(1分)(4)压实避免空隙存有空气而腐败,任何切碎的植物原料在青贮设施中都要装匀和压实,这样更有利于创造厌氧环境,便于乳酸菌的繁殖和抑制好气性微生物的生存。
(1分)(5)密封与管理原料装填压实之后立即密封和覆盖,其目的是隔绝空气与原料接触,并防止雨水进入。
密封后,还需经常检查,发现裂缝应及时处理,以保证高度密封。
(1分)4、(1)力争早播早播是复种增产的基本措施。
抢时播种是增产手段,如下茬作物生长期紧迫时,可用提前育苗移栽的办法去弥补时间不足。
也可采用套作复种。
(2分)(2)促进丰产早熟的措施施足基肥和磷肥可促进上,下茬作物早出苗,早成熟。
下茬作物以追施化肥为主,生长后期要减少氮肥施入量以防徒长晚熟。
密植作物可适合播种量,减少灌溉次数以促进早熟抑制无效分蘖。
对下茬要采用早间苗、早中耕除草、早追肥等方法来提高土温促进早熟。
(3分)总之,复种要以抢时播种和促进丰产早熟的各项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确保高产优质和高效。
(1分)5、(1)饲草的主要来源之一,畜牧业的必要物质基础,有利于种植业和养殖业结合。
(分)(2)在获得可用畜产品的同时,产生廉价而数量客观的有机肥,有利于恢复和改善土壤肥力,促进粮食生产。
(分)(3)增加土地复种指数,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生产力。
(分)(4)环境保护与农业环境资源利用相结合,形成草多-畜多-肥多-粮多的良性循环模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分)五、计算题(6分)根据公式X=(A—B)/(B—C)计算每青贮1公斤水葫芦需要添加的小麦秸秆粉的重量。
(式中:X 为添加料量;A为原料含水量,为85%;B为理想含水量,为75%;C为添加料含水量,为10%。
)(2分)将相关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得X=0.1537公斤,既每青贮1公斤水葫芦需要添加的小麦秸秆粉0.1537公斤。
进一步计算得到每青贮1000公斤水葫芦需添加麦秆粉的重量为×1000=153.7公斤(3分)答:经摊晒1天后,每1000公斤水葫芦青贮时,需添加麦秆粉153.7公斤。
(1分)六、论述题(16分)(1)形态学互补原理混播牧草的组合属于人工植物群落中的混合群体,各混播成员在群落内占据一定的空间,而全部混播成员构成了人工植物群落的垂直和水平结构(主要指植物分层现象)。
豆科牧草在形态学方面有显着差别,其地上部分叶片和枝条的成层分布,能充分利用光照;其地下部分根系的成层分布,能充分利用土壤水分和养分。
将多个在分枝、叶分布、株高、根系分布、矿物吸收等形态上相反的牧草种类混播在一起,可比单播牧草更能有效地利用整个环境资源,从而显着增加单位面积草地的产草量。
(4分)(2)生长发育特性原理牧草的幼苗活力、生长发育强度、生长速度和再生方式,尤其是表现在种间、种内的差异是确定混播组合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混播组合中的各类植株均要求在不同部位、不同时间具有不同的生长速度和再生方式。
例如:紫花苜蓿主要从根颈长出侧枝,而禾草不仅可从割去的叶片处长出再生草,也可从基部分蘖再生。
因此,不同草种混播,由于生长特性各异,可充分利用环境条件,产生相互效益而增产。
牧草种类不同,其生长年限长短、发育速度快慢、高产年份迟早也各不同。
因此,不同草种混播能较快地形成草层,每年都有较高额而稳定的产量,且能防止杂草侵入,延长草地利用年限。
(4分)(3)营养互补原理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的营养生理特点是不同的,豆科牧草从土壤中吸收较多的钙、磷、镁;禾草吸收较多的硅和氮。
豆、禾混播后减轻了对土壤矿物营养元素的竞争,使土壤中各种养分得以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