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燃油颗粒度对照表

合集下载

抗燃油指标与常见问题

抗燃油指标与常见问题
11
抗燃油常见问题与处理方法
运行中磷酸酯抗燃油油质异常原因及处理措施
项目
外观
异常极限
浑浊
异常原因
油中进水 被其他液压梯污染
颜色
密度 20℃ g/cm3
运动粘度 40℃ mm2/s
迅速加深
油品严重劣化 油温升高,局部过热
<1.13或>1.17
与新油牌号代表的 被矿物油或其他液体污染 运动粘度中心值相 差超过±20%
20
运行中磷酸酯抗燃油质量标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项目 外观 密度(20℃)g/cm3
运动粘度(40℃,ISO VG46)mm2/s
倾 点℃ 闪 点℃ 自燃点℃ 颗粒污染度 (NAS1638) 级 水 分 mg/l 酸 值 mgKOH/g 氯含量 mg/kg
指标 透明 1.13~1.17
凝点 ℃ ≤-18 酸值
闪点 ℃ ≥246 水份
运动粘度
SUS 220

mL
%(m/m) mgKOH/g %(m/m)
566
10
0.002
≤0.03
≤0.03
3
新油验收注意事 项
为了加强抗燃油油质监督,新油验收应按指定标准进行, 合格后存放于清洁、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 现场加油前应抽样检查,检修放油时不可用镀锌铁桶以防 形成金属皂基,堵塞过滤器,应使用专用油桶存放,注明 油种以免混淆。
39.1-52.9
≤-18 ≥235 ≥530
≤6 ≤1000 ≤0.15 ≤100
试验方法 DL/T429.1 GB/T 1884
GB/T265
GB/T 3535 GB/T3536 DL/T706 DL /T432 GB/T 7600 GB/T264 DL/T 433

抗燃油标准.docx

抗燃油标准.docx

表 1新磷酸酯抗燃油质量标准序号项目指标1外观无色或淡黄 , 透明2密度( 20 ℃) g/cm 2 1.13 ~1.17运动粘度( 40℃)a3241.4 ~50.6mm/s4倾点℃≤-185闪点℃≥2406自燃点℃≥530颗粒污染度 (NAS 1638)b7≤6级8水份 mg/L≤6009酸值 mgKOH/g≤0.0510氯含量 mg/kg≤50泡沫特性24℃≤50/0 1193.5 ℃≤10/0 mL/mL24℃≤50/0电阻率(20℃)12≥1×1010Ω · cm13空气释放值( 50 ℃) min≤3油层酸值增加≤ 0.02mgKOH/g≤ 0.05水解安水层酸值14定性铜试片失重≤.8试验方法DL/T 429.1GB/T 1884 GB/T 265GB/T 3535GB/T 3536DL/T 706DL/T 432GB/T 7600GB/T 264DL/T 433GB/T 12579DL/T 421 SH/T 0308SH/T 0301a 按 ISO 3448-1992规定,磷酸酯抗燃油属于VG46 级。

b NAS 1638 颗粒污染度分析标准见本标准附录D。

表 2 运行中磷酸酯抗燃油质量标准序号项目指标试验方法1外观透明DL/T 429.12密度( 20℃) g/cm 2 1.13 ~1.17GB/T 1884运动粘度( 40℃,ISOVG46)3239.1 ~52.9GB/T 265mm/s4倾点℃≤ -18GB/T 3535 5闪点℃≥235GB/T 3536 6自燃点℃≥530DL/T 706b颗粒污染度(NAS 1638)7≤6DL/T 432级8水份 mg/L≤1000GB/T 7600 9酸值 mgKOH/g≤0.15GB/T 264 10氯含量 mg/kg≤100DL/T 433泡沫特性24℃≤200/01193.5 ℃≤40/0GB/T 12579mL/mL24℃≤200/0电阻率(20 ℃)12Ω · cm≥6×109DL/T 421 13矿物油含量%≤4本标准附录 C 14空气释放值( 50℃) min≤10SH/T 0308EH 油油质主要是指酸值及水和氯的含量,EH 抗燃EH 油新油酸度指标为0.03 ( mgKOH/g 油中的颗粒度等。

影响抗燃油颗粒污染度及其检测结果的因素

影响抗燃油颗粒污染度及其检测结果的因素

TPRI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影响抗燃油颗粒污染度及其检测结果的因素由于调速系统的特殊性,对抗燃油的颗粒度要求非常严格(NAS1638 6级以下), 如果颗粒度不合格,可能会引起机组调速系统伺服阀卡涩而发生重大的安全事故。

抗燃油颗粒污染度的检测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除油质污染情况外,还包括取样环境、取样部位、盛样容器、取样操作、检测方法等多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

以下就影响抗燃油颗粒污染度及其检测结果的几个因素作简要归纳。

一、油泥及凝胶油中的颗粒可以分为两类——硬质颗粒和软质颗粒。

前者主要包括金属铁屑、灰尘、沙粒等具有固定形态的颗粒物质,此类颗粒可以借助精密滤芯过滤去除。

后者主要指油中的油泥及凝胶。

油泥是运行油老化后缩合形成的大分子有机酯,凝胶是油中的酸性物质与硅藻土中含有的钙、镁离子反应生成凝胶状磷酸酯的金属盐类大分子物质,这些颗粒的存在均会导致抗燃油颗粒度超标,同时会引起油系统滤网堵塞或伺服阀卡涩等事故。

对于无定形的软质颗粒——油泥及凝胶,无法通过提高滤芯精度得以去除,只有借助具有强极性吸附特性的分子吸附剂吸附去除油泥及凝胶分子,软质颗粒才能有效、彻底地被除掉。

二、取样环境及取样阀通径取样环境对于抗燃油颗粒污染度的检测结果具有较大影响。

现场工作环境较为复杂,经常会出现取样时空气中的尘埃进入取样瓶中导致油样被污染、颗粒度检测结果偏大、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问题出现,因此建议在上午刚上班时完成取样工作,此时现场走动人员较少、扬起的浮沉也较少,可以减小周围环境对油样颗粒污染度的影响。

同时,油箱底部取样阀通径的大小也至关重要。

一般东汽机组油箱底部取样阀门通径较小(3-4mm),如此小的通径会导致油流过慢、取样时间被拉长,增大了油样被外界环境中灰尘污染的可能性,因此通径为6-8mm的取样阀门较为合理,如果阀门过小,建议检修时进行改造。

三、盛样容器颗粒污染度检测必须用专用的取样瓶取样,取样瓶的清洗及准备需严格按照“DL/T 432-2007 电力用油中颗粒污染度测量方法”进行。

抗燃油指标与常见问题解析

抗燃油指标与常见问题解析

566
10
0.002
≤0.03
≤0.03
3
新油验收注意事 项
为了加强抗燃油油质监督,新油验收应按指定标准进行, 合格后存放于清洁、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 现场加油前应抽样检查,检修放油时不可用镀锌铁桶以防 形成金属皂基,堵塞过滤器,应使用专用油桶存放,注明 油种以免混淆。
4
二、主要指标分析
1、外观以及颜色
15
干式树脂再生滤芯
1、干式树脂再生滤芯能够在吸收酸性物质和水分的同时,安全膨胀,不会破裂 2、干式树脂再生滤芯能够吸收除酸过程产生的水份,不会将水分排入抗燃油中, 省去外接脱水装置 3、树脂再生滤芯除酸能力高于硅藻土700%,高于活性氧化铝和改性氧化铝250% 4、干式树脂再生滤芯不向系统引入颗粒污染物和金属离子,能够快速滤除金属离 子,提高电阻率
抗燃油沉淀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外部特别因素污染;其它抗燃油或润滑油 污染;不相容弹胶物和密封垫污染;来自于过滤介质或管路中的过滤器的污染; 抗燃油降解产生的磷酸金属盐沉淀等。
9、闪点:
闪点降低,表明抗燃油中产生或者混入了易挥发可燃性组分,应采取适当措施, 保证机组安全运行。闪点要求≥235℃。
10、自燃点:
外 观
密度(20℃)g/cm3 运动粘度(40℃,ISO VG46)mm2/s 倾 点℃ 闪 点℃ 自 燃 点 ℃ 颗粒污染度 (NAS1638) 级 水 分 酸 值 mg/l mgKOH/g
透 明
1.13~1.17 39.1-52.9 ≤-18 ≥235 ≥530 ≤6 ≤1000 ≤0.15 ≤100
7
5、颗粒度:
颗粒度是抗燃油中固体颗粒杂质的含量表示方法. 系统中颗粒来源可分为,外来侵入或内部因油质劣化产生.一方面,外来侵入主 要表现:一是系统内部构件的检修或运行期间系统不严密 (如油箱呼吸孔等) , 细小颗粒外物的侵入,二是在线滤油尤其是在投入诸如硅藻土类再生装置时, 再生装置的析出一些诸如钙、镁、钠等金属离子,这些离子会与油中的劣化产 物生成金属盐类物质,而这些盐类物质的粘性较大,会使许多小颗粒粘结在一 起形成大颗粒而造成伺服阀的故障;另一方面,内部油质劣化导致系统尤其伺 服阀的腐蚀和磨损而生成的固体颗粒物。 颗粒度的控制: 推荐每月检测一次。通常采取如下措施来控制抗燃油的颗粒污染: 1.在系统中合理地布置过滤器; 2.新油过滤合格后才能加入到系统中; 3.经常开起滤油泵旁路滤油;

抗燃油标准

抗燃油标准

EH
抗燃EH油新油酸度指标为0.03(mgKOH/g),运行指标一般为0.1,当酸度指标超过0.1时,我们认为抗燃油酸度过高,高酸度会导致抗燃油产生沉淀、起泡和空气间隔等问题。

影响抗燃油酸度的主要因素为局部过热和含水量过高,其中以局部过热最为普遍。

抗燃油的酸值升高后,必须连续投入再生装置。

再生装置中的硅藻土滤芯能有效地降低抗燃油的酸度。

当抗燃油的酸度接近0.1时(例如大于0.08),就应投入再生装置,这时酸度会很快下降。

当抗燃油酸度超过0.3时,使用硅藻土很难使酸度降下来。

当抗燃油酸度超过0.5时,已不能运行,需要换油。

常见生物质颗粒燃料的规格参数及性能指标

常见生物质颗粒燃料的规格参数及性能指标

生物质颗粒燃料的规格参数及性能指标根据外形尺寸,致密生物质颗粒可分成颗粒与压块两类。

颗粒是指压缩而成的圆柱状生物质小段,其最大直径一般是25mm压块可以是圆柱形的,也可以是方形的或者其他形状的,其直径应大于25mm长度不能超过直径的5倍。

根据瑞典的标准,生物质颗粒被分成3级,其中第1级最好。

燃料压块分级生物质颗粒燃料的介绍生物质能源指由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于地球上的太阳能,通过生物链转化为地球生物物质形态,经过加工为社会生活提供原料的能源。

生物质颗粒燃料是以木屑、竹屑、树枝等为原料,经过专业机械、特殊工艺,无任何化学添加剂,高压低温压缩成型的颗粒状燃料。

生物质颗粒燃料发热量高,清洁无污染,是替代化石能源的高科技环保产品。

生物质颗粒燃料在燃烧时所释放出的C02大体上相当于其生长时通过光合作用所吸收的CO2所以生物质颗粒的温室气体C02为零排放。

生物质燃料属于可再生能源。

只要有阳光存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不会停止,生物质能源就不会枯竭,温室气体保持动态平衡。

没有任何的环境污染问题。

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加工程序如下:原料粉碎-原料筛选-烘干-高温压制成型-冷却-包装。

生物质颗粒燃料结合我公司研发的生物锅炉或燃烧器可替代现有煤、油、气、电等化石能源和二次能源,为工业蒸汽锅炉、热水锅炉、室内取暖壁炉等提供系统改造工程。

在现有最节能的前提下,为使用单位节约能源消耗成本30%以上。

服务对象有:有供热需求的工厂企业(电镀、五金、喷涂、陶瓷、制衣印染、铝型材加工、制鞋底厂等)、星级酒店宾馆、大型综合性医院、高档写字楼、大学等的锅炉改造。

根据原材料不同,目前颗粒产品分为:杉木颗粒、松颗粒和秸杆颗粒。

经过国际权威检测机构SGS公司专业检测,木质颗粒燃料全部产品所有指标均达到欧洲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最高标准。

DIN 检测结 果见表1:表2: 各种燃料的热值及成本比较燃料名称热值(Kcal )柴油 天然气 110008300电 860生物质颗粒 4300深圳市奥格林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2014年7月1日。

常见生物质颗粒燃料的规格参数及性能指标

常见生物质颗粒燃料的规格参数及性能指标
根据瑞典的标准,生物质颗粒被分成3级,其中第1级最好。
燃料颗粒分级
性质
检测方法
单位
第1级
第2级
第3级
外形尺寸:直径、长度(在生产厂家的仓库里)
对燃料颗粒至少进行10次随机取样
mm
长度分布在直径的4倍以下
长度分布在直径的5倍以下
长度分布在直径5倍以下
容积密度
SS18 71 78
Kg/m3
≥600
≥500
<0.03
<0.02
<0.06
<0.08
氮含量(%)
0.16
0.16
0.24
<0.3
氯含量(%)
0.002
0.002
0.002
<0.03
表2:各种燃料的热值及成本比较
序号
燃料类型
单位
热值(大卡)
热效率
利用热值
价格1
燃油
公升
11000
90%
9900
7
1414
2
煤炭1
KG
5000
65%
3250
1.1
2955
3
煤炭2
KG
7000
75%
5250
1.5
3500
4
液化气
公斤
11000
90%
9900
5.8
1707
5
天燃气
立方
8300
90%
7470
5
1494
6


860
90%
774
0.8
968
7
生物质颗粒
KG
4300

抗燃油检测标准及简介

抗燃油检测标准及简介

抗燃油检测标准及简介抗燃油检测发现其由磷酸酯组成,外观透明、均匀,新油略呈淡黄⾊,⽆沉淀物,挥发性低,抗磨性好,安定性好,物理性稳定,发电⼚电液控制系统所⽤抗燃油是⼀种抗燃的纯磷酸脂液体,难燃性是磷酸酯最突出特性之⼀,在极⾼温度下也能燃烧,但它不传播⽕焰,或着⽕后能很快⾃灭,磷酸酯具有⾼的热氧化稳定性。

抗燃油是有毒或低毒的,⼤量接触后神经、肌⾁器官受损,呈现出四肢⿇痹,此外对⽪肤、眼睛和呼吸道有⼀定刺激作⽤。

因此对在权威的油品检测机构进⾏专业精准的抗燃油检测是很有必要的!国联质检油品检测中⼼抗燃油性能及检测标准如下:(1)密度:按GB /T 1884⽅法进⾏试验。

磷酸酯抗燃油密度⼤于1,⼀般为1.11~1.17。

由于抗燃油密度⼤,因⽽有可能使管道中的污染物悬浮在液⾯⽽在系统中循环,造成某些部件堵塞与磨损。

如果系统进⽔,⽔会浮在液⾯上,使其排除较为困难,系统产⽣锈蚀。

(2)运动黏度:按GB/T 265⽅法进⾏试验。

抗燃油的黏度较润滑油为⼤,⼀般为28mm2/s~45mm2/s。

(3)酸值:按GB/T 264⽅法进⾏试验。

酸值⾼会加速磷酸酯抗燃油的⽔解,从⽽缩短抗燃油的寿命,故酸值越⼩越好。

(4)倾点:按GB/T 3535⽅法进⾏试验。

确定油品的低温性能,判断油品是否被其他液体污染。

(5)⽔分:按GB/T 7600⽅法进⾏试验。

⽔分不但会导致磷酸酯抗燃油的⽔解劣化、酸值升⾼,造成系统部件腐蚀,⽽且会影响油的润滑特性。

如果运⾏磷酸酯抗燃油的⽔分含量超标,应迅速查明原因,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6)闪点:按GB/T 3536⽅法进⾏试验。

运⾏磷酸酯抗燃油的闪点降低,说明油中混⼊了易挥发可燃性组分或发⽣了分解变质,应同时检测⾃燃点、黏度等项⽬,分析闪点降低的原因。

(7)⾃燃点:按DL/T 706⽅法进⾏试验。

当运⾏中磷酸酯抗燃油的⾃燃点降低,说明被矿物油或其他易燃液体污染,应查明原因,采取处理措施,必要时停机换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液的污染度国际上有许多标准,主要的有美国国家宇航标准(NAS1638)、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颁布的污染度标准(ISO/DIS4406)和美国汽车工程学会1963年提出的污染度标准(SAE749D)。

目前这三种标准都在我国使用。

ISO/DIS4406标准见表1,采用了颗粒计数法测定,其标注方向是由两个等级代码和中间一条斜线组成。

如20/17(ISO4406),标记的意思是在每毫升油液中,大于5μm的颗粒数在5000~10 000之间,而大于15μm的颗粒数在640~1300之间。

代号愈大,每毫升油液中所含的颗粒数愈多。

表1ISO/DIS4406油液污染度等级标准
NAS1638标准(表2)是采取称量法来测定污染程度。

称量法不求污染的颗粒数和尺寸,只求每100ml油液中所含污染颗粒的重量值。

SAE749D标准(表3)是采用颗粒计数法来测定污染程度。

我国油液污染度等级国家标准(报批稿)与国际标准ISO/DIS4406等效。

表2NAS1638污染度等级(100ml油液中污染颗粒允许重量)
表3SAE749D污染度等级(100 ml油液中污染颗粒允许数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