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植物妈妈有办法(第2课时)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3.《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看图写话《贪玩的小老鼠》(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场景,理解故事情节,运用适当的词汇和句式进行写话。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写作,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贪玩的后果,培养其责任感和自律意识。
教学内容1. 图片内容:描述一只小老鼠因贪玩而遇到的一系列趣事。
2. 故事情节:小老鼠因为贪玩而忽视了周围的危险,在猫的追逐下学会了教训。
3. 语言表达:教授学生如何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场景和表达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观察图片细节,运用词汇和句式进行描述。
难点:培养学生结合图片内容进行合理想象和创造性表达的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图片《贪玩的小老鼠》写字板或白板彩色粉笔学生笔记本和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内容。
2. 讨论:分组讨论小老鼠的行为及其可能导致的后果。
3. 写作指导:教授学生如何用适当的词汇和句式进行写话。
4. 实践:学生独立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板书设计图片展示区:展示《贪玩的小老鼠》图片。
写作指导区:列出关键词汇和句式。
学生作品展示区:展示学生优秀作品。
作业设计写一篇关于《贪玩的小老鼠》的故事,至少包含三个场景。
家长签字,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
课后反思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不足,调整教学方法。
关注学生的写作进步,鼓励个性化表达。
加强家校联系,促进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3.《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繁殖方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增强环保意识。
1. 课文内容:介绍不同植物妈妈的繁殖方式。
2. 科学知识: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传播的方式。
3. 实践活动:观察植物种子,进行简单的种植实验。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课文(一)教案-3.植物妈妈有办法

3.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要求】1. 指导学生认识“植、如”等12个认读字,读准多音字“为、得”,会写“法、如”等10个会写字。
重点指导“脚、它、更”三个字的书写。
2.指导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引导学生了解“乘着、挂住、炸开”等词语在课文中的含义,感受语言的趣味,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3.激发学生观察植物、了解植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1.借助图片、关键句、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2.说清楚课文介绍了那几位植物妈妈,它们是怎么传播种子的。
【教学难点】1.仿照课文的句式,说一说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2.引导学生感受植物传播种子的趣味和神奇,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有探究科学的愿望。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植、如”等12个认读字,读准多音字“为、得”,会写“法、如”等10个会写字。
重点指导“脚、它、更”三个字的书写。
2.指导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实物展台。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读一读《植物妈妈有办法》。
2.植物种子长大了成熟了,就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了。
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怎样送别自己的孩子,传播种子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
二、学习字词,多元认读读一读课文,把生字条里面的认读字在课文中圈出来,读一读,再读读生字所在的词语。
2.出示课件:词语(课件出示2):办法、如果、有脚、娃娃、纷纷、知识、皮毛、植物、旅行、准备、纷纷、离开、粗心、观察、就得、底下、四海为家。
(1)认读字所在的词语:①注意读准平舌音“粗、刺”,翘舌音“知、识、植”,前鼻音“纷”,后鼻音“更”。
②注意读准多音字“为、得”,要在语境中据义定音。
“为”在文中以“四海为家”呈现,是“当作、认作”的意思,读“wéi”;“就得”中“得”是“必须、必要”的意思,读“děi”。
③多读读“就得、准备、带刺、观察”几个词语。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3 植物妈妈有办法 (第二课时)

1.蒲公英靠( 风 )传播种子。 2.苍耳靠( 太阳 )传播种子。 3.豌豆靠( 动物 )传播种子。
二、按课文原文填空。
孩子如果已经长大, 就得告别妈妈, 四海。为家 牛马有 脚,鸟有翅膀。 植物旅行又用什么 办?法
蒲公英妈妈准备了 降落伞 , 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 只要有风轻轻吹过, 孩子们 就 乘着风 纷纷 出发。
凤仙花、芝麻,太阳一晒,它们就会炸开, 蹦着跳着离开它们的妈妈。
葡萄、松树靠动物传播种子。
杨絮、柳絮乘着风纷纷出发。
本课的最后,我们一起来写一写 以下几个要求会写的字吧!
学写字
tā máo ɡènɡ zhī shí
她 毛更知识
ɡènɡ
学写字
部首:一 结构:独体字 组词:更加 更好 造句:只要好好努力,一定能 取得更好的成绩!
植物妈 妈有办 法
蒲公英——靠风吹 苍耳——靠动物带 豌豆——靠太阳晒 其他植物——办法多
仔细观察
课文主要讲了__3_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 法。其实,我们身边还有许许多多的植物, 它们也有自己独特的传播种子方法,只要 能够_仔__细__观__察___,就一定能发现更多大自然 的知识。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妈是怎么传播种子的?(课后第二题)
?
蒲公英妈妈给孩子准
备了降落伞,苍耳妈妈给
豌豆妈妈更有办法,
孩子准备了铠甲。豌豆妈 妈给孩子准备了什么?
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
啪的一声,豆荚炸开,
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介绍豌豆妈妈靠太阳晒 传播种子。
比较句子:
(1)“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蹦着跳着
离开了妈妈。
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
不信你就仔细观察。 细心的小朋友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植物妈妈有办法》课文原文及教案

欢迎下载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植物妈妈有办法》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一】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植物妈妈有办法》课文原文
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
牛马有脚,鸟有翅膀,
植物旅行靠什么办法?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
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
只要有风轻轻吹过,
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
她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
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
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
豌豆妈妈更有办法,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
啪的一声,豆荚炸开,
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
不信你就仔细观察。
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
精选文档感谢下载使用双击可编辑删除13。
最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最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 认识“植、如”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为、得”,会写“法、如”等10个字,会写“办法、如果”等9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体会“乘着、挂住、炸开”用词的准确。
4.产生观察植物、了解植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体会“乘着、挂住、炸开”用词的准确。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苍耳的实物。
【教学课时】 2课时第2课时【课时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四海为家”“降落伞”“纷纷出发”“带刺的铠甲”等词语在课文中的含义,感受语言的趣味,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指导书写“知识”一词。
2.背诵课文,引导学生感受植物传播种子的趣味和神奇,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有探究科学的欲望。
【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学生回答:我们学习了蒲公英、苍耳、豌豆3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2.指名开火车分小节读课文。
3.它们是靠什么方法传播种子的呢?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
板块二研读课文,学习语言1.品读感悟。
(1)同学们,你们知道植物的家在哪里吗?引导学生说出田野、草原、山间、海边等地方,感受“四海为家”的含义。
(板书:四海为家)(2)每个地方都可能是植物的家,这就是课文中说的“四海为家”。
请大家读一读。
(3)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是什么办法呢?快打开课本,读一读课文,找找答案。
2.联系生活,了解蒲公英传播种子的方法,读出感受。
(1)联系生活,感受蒲公英的种子与降落伞的相似之处。
①出示蒲公英的图片。
同学们,你们见过这种植物吗?请大声说出它的名字。
②有谁用小嘴轻轻吹过蒲公英?和我们说一说你的感受。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出自己吹蒲公英时的快乐。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3.《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3.《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课时(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计划的重要性。
因此,我认真制定了这份教案,以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下面是我对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3.《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详细规划。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的深入解读和拓展。
教材的章节为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
具体内容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句子理解、段落大意、课文翻译和课后练习。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生字词的认读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学重点是朗读课文和书写生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中国地图、植物图片、PPT等教具,以及课本、练习本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5分钟):以一幅中国地图为背景,引导学生关注地图上的各种植物,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课课题。
2.课文朗读(10分钟):让学生齐读课文,注意纠正发音,然后分段朗读,体会课文韵律。
3.生字词学习(10分钟):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生字词,教师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4.句子理解(10分钟):让学生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6.课文翻译(10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7.课后练习(5分钟):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植物妈妈有办法1. 生命力强2. 传播种子3. 适应环境七、作业设计1. 题目:用所学生字词造句。
答案:(1)妈妈有办法让我健康成长。
(2)植物妈妈通过各种方式传播种子。
(3)植物妈妈适应各种环境,让我们茁壮成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我认真进行了课后反思。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总体良好,但对部分生字词的认读和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材简介]:这篇课文以拟人的手法,诗歌的形式,传授了植物传播种子的知识,同时也说明了孩子长大了应当离开妈妈独立生活的道理。
[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知识,明白孩子长大了应当离开妈妈独立生活的道理。
2、认识汉字15个,会写8个生字。
3、练习有语气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认读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在朗读中了解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预习作业]:收集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知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1、出示或课件:火车开了,大家背着行囊去旅游;草原一望无际,牛马撒蹄奔走;天空湛蓝,鸟儿四处飞翔。
2、他们靠什么去旅行?人、马脚鸟翅膀3、出示一棵树,一棵花,那它们怎么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
二、初读课文1、根据拼音,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丢字。
2、同桌互读,取长补短。
3、四人合作,由小组长检查读的情况,并填写记录卡。
4、教师出示词语卡片,抽学生认读。
三、学习课文自学1、轻声读,课文有几小节?2、读自己喜欢的小节,每小节告诉我们什么?组内交流孩子们,为什么要离开家?他们是怎样离开妈妈的?组长汇报教师小结四、发散思维同学们,植物妈妈还有什么办法?①甜美的果实让人和动物吃后,种子不被消化排出体外,落在地上,就会生根发芽。
②风儿会吹柳絮、杨花。
③蓖麻、栗子也穿着铠甲。
……小结:植物真是神奇呀,希望大家以后要细心观察,学到更多的知识。
五、诵读1、想像练读。
同桌练读,取长补短。
2、教师范读。
学生倾听,学习技巧。
3、情感朗读。
指名朗读,交流情感。
4、同学评读。
朗读评议,再次体验。
5、小组赛读。
小组比赛,升华情感。
六、背诵1、自己练习背诵2、同桌互相背诵。
第二课时一、朗读朗读这首诗,读出一定的语气。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模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模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模板第【1】篇〗【教材分析】《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关于自然常识的诗歌。
全诗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语言优美、生动,贴近儿童的生活,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索自然奥秘的欲望。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是生长在农村的孩子,成天在山野里出没的农村儿童对课文中所列举的蒲公英、苍耳、豌豆并不陌生,加上课文采用拟人手法,语言生动有趣,能够引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不过由于他们年龄尚小,对身边事物无意注意,不可能观察得很仔细,因此,这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将成为他们学习中的难点。
教学时应在读中感悟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了解植物知识、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设计思路】本教材介绍植物生长常识,贴近农村儿童生活。
教学时可课内外结合,充分利用这些有利的自然资源,自制成直观教具来为课堂教学服务。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的精神。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秉着“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创设师生合作互动,生生之间互助互学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大胆质疑、手脑并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在教学手段上,根据教材内容,充分利用直观、生动的教具,把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得科学知识,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认识“旅、蒲”等12个生字。
会写“已、甲”等10个字。
⑵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⑶了解文中介绍的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⑷收集一些植物制作标本,并介绍其传播种子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主识字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心问题: 本文通过介绍植物传播种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串珠问题: 1.说一说文中提到的植物妈妈都有哪些? 2.从课文中用画出植物妈妈都为孩子们准备了什么的语句。 3.文中的三种植物是靠什么传播种子的? 4.课文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听录音回顾课文
边听 边想
本文通过介绍植物传播种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1.“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 从这句中你体会出了什么?
“孩子”指植物的种子。“长大”指成熟。 “四海为家”指种子在各个地方生根发芽。诗歌通 篇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把植物当作人来写,使读者 读起来亲切、有趣,易于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和观 察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阅读方法解密:拟人的修辞方法
课文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植物当作人来写, 使读者读起来亲切、有趣,易于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 和观察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课文结构
(植 传物 播妈 种妈 子有 )办
法
蒲公英 苍耳
—风吹 —挂动物皮毛
豌豆
—太阳晒
……—办法多
发仔 现细 更观 多察
课文主旨
这首诗歌运用形象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为我们介 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三种常见植物传播种子的 方法,告诉我们大自然真的很奇妙,我们要学会仔细 观察。
3.“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从“纷纷”你体会出了什么?
“纷纷”写出种子们欢快出发的样子。蒲公英的 种子藏在伞一样的绒球里,风一吹,就飞到其他地方, 是借助风的力量。
拓展: 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有好多,你能仿照本节诗
写一写吗? 榆树妈妈准备了薄薄的翅膀, 把它送给___自__己__的__娃__娃_____。 只要____微__风______轻轻一吹, 孩子们就扇动翅膀,飞向___远__方____。
推荐阅读
蒲公英的由来 相传,从前村里有户人家里有个待字闺中的女儿,唤作公英。一 家人平静而幸福地生活着。可有一天,不幸从天而降,打破了这个美 满的家庭。原来,女儿得了一种疾病。在旧社会里,一个未婚女子得 了这种疾病,的确是莫大的打击!家长也十分气愤,将公英逐出家门。 公英有口难辩,羞辱难忍,遂投河自杀。却说天不该亡公英,河的下 游住着一个一打鱼为生的老人,公英被老人救起。得知公英的不幸后, 老人就到田野里找来一种开黄花的药草,内服外敷,没过几天,公英 的病就好了。公英非常感激老人的救命之恩,遂拜老人为义父,因老 人姓蒲,故自称蒲公英。后来传于乡里,乡亲门用这种药治疗疮痈肿 毒,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因此亲切地称之蒲公英或公英。
植物的“感情”
有人说“草木无情”,但是仔细观察,植物似乎也是有感情的。 含羞草像小姑娘一样怕羞,用手一碰,它就羞答答地闭起了叶 片。向日葵特别爱太阳,脸儿总是跟着太阳转。西红柿很喜爱音乐, 每天为它播放三个小时乐曲,能促进它迅速生长。 更奇怪的是,有的植物碰到合不来的伙伴会委靡不振。所以, 有经验的农民就给它们安排能够和睦相处的邻居。 大豆和玉米是一对好邻居。大豆根瘤能共给玉米营养,而玉米 根扎得较浅,绝不跟大豆争夺养料。棉花特别欢迎大蒜在它身边, 因为棉花怕蚜虫,而蚜虫又特别怕大蒜分泌出的气味。 黄瓜讨厌西红柿。这两位做邻居,黄瓜会越长越瘦。如果让菜 豆角和黄瓜做伴,黄瓜会变得水灵灵的。娇嫩的花儿脾气就更大了。
2.从课文中画出植物妈妈都为孩子们准备了什么的语句。 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苍耳妈妈给孩子穿上了
带刺的铠甲,豌豆妈妈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
3.文中的三种植物是靠什么传播种子的? 蒲公英借助风力传播种子;苍耳挂住动物皮毛
传播种子;豌豆靠太阳晒裂滚落到地上传播种子。
4.课文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铃兰花和丁香花“势不两立”,铃兰发出的香气会使丁香窒息而 死。如果换成勿忘我做铃兰的邻居,它们就竞赛似的,花儿开得又大 又鲜艳。
植物的果实也会互相闹别扭。一艘混装了谷子和水果的货轮,经 过长途运输后,谷子烂了,水果干缩了。原来,谷子堆在一起容易散 发热量,而水果受热就蒸发出水分,变干瘪了。反过来,谷子吸收了 水果蒸发的水分就会霉烂。
3 植物妈妈有办法
品读释疑 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重点)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难点)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 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 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 课文。
植物有“感情”,不是因为它们有产生感情的大脑,而是由于生 长的本能。它们有时为了争夺阳光和土壤中的养料而“打架”,有时 别的植物分泌的东西恰恰是自己喜欢的,而有些植物分泌的却是邻居 们的致命毒素。至于有的植物听了音乐能促进生长,这是他们吸收了 声音的能量,加快了新陈代谢的结果。
概念:把事物当成人来写,使之具备人的动作和性 格等。
作用:文中把植物种子都当成了娃娃来写,很亲切。 效果:使所写事物更生动、形象。 效果:见本课“课后练习单”第二、1题。
2.“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什么办法?” 本文介绍植物告别妈妈,为什么要提牛马鸟? 文中提牛马鸟是为了激发小朋友思考:难道植 物也有脚和翅膀吗?
4.“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她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 甲。” “带刺的铠甲”指的是什么? “带刺的铠甲”用了比喻,是指苍耳种子外面 带刺的硬皮。
5.“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不信你就仔细观察。那 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 最后一小节写的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最后一小节是诗歌的总结,告诉小朋友平时要 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大自然中的知识有太多太 多,只有有心的孩子才能获得其中的知识,粗心的 孩子只会白白错过。
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文本, 感受到了从小要独立生活,遇事要主动探 索,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
核心问题: 本文通过介绍植物传播种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告诉我们大自然真的很奇妙,我们要学会仔细观
察,才会得到更多的知识。
串珠问题: 1.说一说文中提到的植物妈妈都有哪些? 蒲公英、苍耳、豌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