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年级语文附加1

合集下载

2017届连云港市高三一模语文及答案

2017届连云港市高三一模语文及答案

连云港市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文字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书的好处,是▲的。

如果读者真正获得了书中的“味”,他便会在写作中把这种“味”表现出来,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文风。

一个酷爱读书、▲广泛、博采众长的人,当然不屑于整天▲,拾人牙慧;而一个胸无点墨的庸碌之才,恐怕想说新话也说不出来吧。

A.路人皆知涉猎邯郸学步 B.路人皆知涉足鹦鹉学舌C.尽人皆知涉足邯郸学步 D.尽人皆知涉猎鹦鹉学舌2.下列诗句中,全都使用比喻修辞的一组是(3分)①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白居易《长恨歌》)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④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岳飞《满江红》)⑤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狱中题壁》)A.①③ B.②⑥ C.③⑤ D.④⑤3.下列各句中,谦敬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成人了就要学会独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好,不要事事都劳烦..我。

B.先生虽然未能亲自玉成..此事,但也付出很多心血,我甚是感激。

C.我很纳闷,斗胆..问一句,不知您是在哪儿听说这件荒唐事情的?D.小弟愚钝,百思不得其解,不知兄台对此事有何见教..?4.下列对联与相关场所对应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春露秋霜本枝衍百世蓣繁藻洁俎豆祝千秋②竹韵松涛清自远风台月榭悄无言③殿宇辉煌人杰地灵千古迹神功浩荡民安物阜万家春④近贤门之居容光必照遵海滨而处明德惟馨A.①祠堂②庙宇③宅第④园林 B.①宅第②庙宇③园林④祠堂C.①祠堂②园林③庙宇④宅第 D.①宅第②园林③庙宇④祠堂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先秦哲学家荀子《乐论》中有一句话说得极好:“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

南京市、盐城市2017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附加题和答案)

南京市、盐城市2017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附加题和答案)

南京市、盐城市2017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I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文学语言的创新,不仅要突破陈旧的传统,还要超越传统有所发展,突破和发展二者▲。

正如阳光和阴影一样,没有传统的冷静、幽暗,就无法反射创新的热烈和▲。

我们只有在把握语言规范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得心应手,▲自如地表达自己的灵感。

A.相辅相成靓丽潇洒B.相反相成靓丽挥洒C.相辅相成亮丽挥洒D.相反相成亮丽潇洒2.下列诗句中,与例句使用相同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例句: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A.夜半醒来红烛短,一枝寒泪作珊瑚。

B.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C.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D.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任何一个时代,文化都会分出很多层次,比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复杂得多。

你看,,,,。

,。

①他们两个人的共性反倒显现出来了②因为两者的文化人格判然有别③我们要衡量曹操和诸葛亮这两个人在文化上的高低④如果与后来那批沉溺于清谈、喝酒、吃药、打铁的魏晋名士比⑤就远不如对比他们在军事上的输赢方便⑥很难找到统一的数字化标准A.③⑤④②⑥①B.⑧⑤②⑥④①C.②③⑥④①⑤D.②③⑥①④⑤4.老师准备向学生介绍一些描写祖国山川风物的文学作品,打算按照所写的地域编为两个专题:甲、巴山蜀水岭南;乙、骏马秋风塞上。

下列作品与专题名称对应恰当的一项是(3 分) (1)《锦江春色来天地——都江堰》(2)《李清照的汴京情结》(3)《不教胡马度阴山——呼和浩特> (4)《共来百越文身地——柳州》(5)《烟波浩渺岳阳楼》(6)《秦时明月汉时关——天水》(7)《锦官城外柏森森》(8)《遥梦敦煌》A.甲:(2)(5)(7) 乙:(3)(4)(8)B.甲:(1)(4)(7) 乙:(3)(6)(8)C.甲:(1)(5》(8) 乙:(3)(6)(7)D.甲:(1)(2)(5) 乙:(4)(6)(8)5.“网约专车”基于互联网约车平台,乘客主要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完成订单预约及支付。

2017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 江苏文科附加题(17高考真题+模拟新题)

2017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 江苏文科附加题(17高考真题+模拟新题)

一、[W1][2017·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21~23题。

(10分)宋政和间官局编书,诸臣之文,独《临川集》得预其列。

靖康之祸,官书散失。

私集竟无完善之本,弗如欧集、曾集、老苏大苏集之盛行于时也。

公绝类之英,间气所生。

同时文人,虽或意见素异,尚且推崇公文,口许心服,每极其至。

而后来卑陋之士不满其相业因并废其文此公生平所谓流俗胡于公死后而犹然也?(节选自吴澄《〈临川王文公集〉序》)21.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4处)(4分)21. [答案] 而后来卑陋之士/不满其相业/因并废其文/此公生平所谓流俗/胡于公死后而犹然也?[解析] 文段写的是王安石《临川集》在不同时期的命运。

画线部分是后来卑陋之士对《临川集》的态度。

通过动词“满”“废”确定句子核心,根据段尾问号寻找疑问句式结构“胡……也”。

22. 文中的老苏、大苏是指________、________。

(2分)22. [答案] 苏洵苏轼[解析] “唐宋八大家”中有三位姓苏,即苏洵及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习惯称苏洵为“老苏”,苏轼比苏辙大,称为“大苏”。

23. 根据材料,概括王安石《临川集》在不同时期的命运。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 [答案] 政和间,列于官书;靖康后,不再盛行。

[解析] 根据题目中“不同时期”的提示,先到文中寻找相关提示词“宋政和间”“靖康之祸”“后来”,再对这些时期《临川集》的命运进行概括。

[参考译文]宋代政和年间,官局编辑图书,各位大臣的文集,只有《临川集》被收入其中。

靖康祸难,官局编辑的图书散失,个人文集没有(保留下)完好无损的版本,王安石的《临川集》不像欧阳修、曾巩、苏洵、苏轼的文集那样在当时盛行。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高考语文-招生考试附加题-专题练习(一)-答案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高考语文-招生考试附加题-专题练习(一)-答案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高考语文专题练习(一)招生考试附加题答案20.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每处1分)21.B【材料中说的是唐朝事情,从时间来看,《昭明文选》(南朝萧统等人编选)、《世说新语》(南朝时的笔记小说),这两本不符合要求。

从内容看,《人间词话》是文学批评著作,不符合要求。

《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跟材料的内容一致】22.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分)23.AE(A项雷欧提斯的父亲是被哈姆莱特误杀的,不是被人设计陷害的。

E项老渔夫没有带面包,他是靠吃生鱼肉活下来的)24.(1)顽石的特点象征着宝玉的性格,“无材”,顽石无材补天而入红尘,宝玉也曾被家族寄予厚望但也无“补天”之才,是不符合人间社会需要的“蠢物”。

“顽劣”,顽石从天而降,难为世俗改变,宝玉也本性难移,无论教化还是棍棒都难改他顽劣性格。

(3分)顽石故事象征宝玉经历,顽石不甘于荒山凄凉寂寞,羡慕红尘荣华富贵而入世,贾宝玉在“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里“锦衣纨袴”,“饫甘餍肥”,人间最好的物质享受都尝到了。

最后贾宝玉出家为僧,顽石返本还原,仍在青埂峰下过凄凉寂寞的生活。

(3分)(2)秋瑾。

(2分)描写丁字街头破匾上的“古口亭口”四个字,其实是影射秋瑾就义地点——“古轩亭口”。

(或从名字上联系,“夏”“秋”相对,“瑜”“瑾”互映,“瑜”“瑾”皆从“玉”)(2分)25.指责、非议。

因为法家认为侠客用暴力触犯律法,破坏社会秩序,与法家“法制”观点相左。

(态度1分,原因2分)26.①个人尚武,武艺高超。

②有侠义(游侠)精神。

③有墨家兼爱的思想。

(一点2分)27.①与儒墨两家思想互相结合。

②与战国的六国养士、隋唐的选举制度、明清后的社会形势密切相关。

③与历史小说的影响密不可分。

(一点2分)【参考译文】唐太宗让封德彝举荐有才能的人,他过了好久也没有推荐一个人。

2017江苏语文高考附加题

2017江苏语文高考附加题

2017江苏语文高考附加题自主命题的江苏高考语文试题都会有一些附加题在卷尾,那么江苏卷附加题是什么题型?考核了什么内容和知识点?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2017江苏语文高考试题,仅供大家参考!2017江苏语文高考试题附加题一、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

(10分)20.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

(限6处)(6分)胡子厚与予论诗曰:“人有恒言曰,唐以诗取士,故诗盛;今代以经义选举,故诗衰。

”此论非也。

诗之盛衰系于人之才与学不因上之所取也汉以射策取士而苏李之诗班马之赋出焉此岂系于上乎?屈原之《骚》,争光日月,楚岂以骚取人耶?况唐人所取五言八韵之律,今所传省题诗,多不工。

今传世者,非省题诗也。

(选自杨慎《升庵诗话》)21.文中的“班马”指的是▲ 和司马迁,他们分别著述了“前四史”中的《▲ 》和《史记》。

(2分)22.简要概括作者反驳胡子厚的理由。

(2分)二、名著阅读题(15分)23.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在《三国演义》中,“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称赞的是关羽,他所报答的“主”指的是刘备,他“义释”的人是曹操。

B.赵伯韬、杜竹斋在吴公馆的亭子里密议合伙做“多头”的事情,尚仲礼也认定这其中有利可图,并积极大胆地促成这桩买卖,最终大赚了一笔钱财。

C.《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从家庭的变故看到宫墙外的社会问题,产生了强烈的责任感,他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不是单纯地复仇,而是要重整乾坤,消灭一切罪恶。

D.《茶馆》中的常四爷乐于助人,富于正义感,当王利发正愁要关城门还没买菜时,是他送来了咸菜和鸡;第三幕中他还为松二爷化缘买棺材。

E.《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抢女儿的梳妆匣,太太气得昏死过去,他怕太太气坏身体,马上放弃了梳妆匣,足见吝啬的葛朗台对太太尚有一丝温情。

24.简答题(10分)(1)《红楼梦》七十八回中,宝玉撰诔文祭晴雯,黛玉建议将“红绡帐里,公子情深”改为“茜纱窗下,公子多情”,小说中哪些情节最能表现晴雯和宝玉之间的“情深”?当宝玉改为“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陇中,卿何薄命”后,黛玉为何“陡然变色”?(6分)(2)《呐喊》中,夏瑜对牢头红眼睛阿义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劝其造反,却遭来阿义的拳头,事后众人也认为夏瑜“疯了”。

2017江苏高考语文真题附加题

2017江苏高考语文真题附加题
2017江苏语文(附加题)
• Loremipsumdolorsitamet,consecteturadipisicingelit. • •
2021/5/27
1
• 一、阅读材料,完成21-23题。(10分)
• 家政和间官局编书,诸臣之文,独《临川集》得预其列。靖康之祸,官 书散失,私集竟无完善之本,奉如欧集、曾集、老苏大苏集之盛行于时也。 公绝类之英,闵气所生。同时文人,虽或意见素异,尚且推崇公文,口许 心服,每极其至。而后来卑陋之士不满其相业因并费其文此公生平所谓流 俗胡于公死后而犹然也?
• (2)
• 《阿Q正传》中,未庄谣传革命党个个白盔白甲,“穿着崇正皇帝的 素”;《祝福》里,鲁四老爷一见“我”就大骂其新党,但“他所骂的 还是康有为”。这两个细节共同传达出鲁迅什么样的观点?(4分)
2021/5/27
5
•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 24.
• AD
• 25.
• (1)黛玉在行酒令时“失于检点”,宝钗私下提醒;宝钗 教导黛玉要做女性“分内的事”,“看杂书不好”;宝钗关 心黛玉的身体健康。
• 21 • . 而后来卑陋之士/不满其相业/因并废其文/此公生平所谓流俗
/胡于公死后而犹然也? • 22. • 苏洵 苏轼
• 23. • 政和间,列于官书;靖康后,不再盛行。
2021/5/27
3
•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 2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三国演义》中,曹操青梅煮酒,品评天下人物,认为当世只有自己 和刘备可称英雄。刘备听后大喜,于是有了夺取天下的雄心。
2021/5/27
7
• 一旦超越了起码的“纯净”之后,我们不难发现,文言宜于表现庄 重、优雅、含蓄而曲折的情操,而白话则明快、直率、富现实感。许多 意境,白话表现起来总嫌太直接、太噜苏,改用文言则可保持恰到好处 的距离。艺术当然也追求和谐,但那应该是成品的,不是原料的和谐。 愈能使不同的因素化合成和谐的整体、愈能以不类为类,愈能显示作者 艺术的精湛。愿“纯净主义”的信徒们多想一想。

2017江苏高考语文附加题答案_2017江苏高考语文试题(2)

2017江苏高考语文附加题答案_2017江苏高考语文试题(2)

2017江苏高考语文附加题答案_2017江苏高考语文试题(2)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 ~16题。

一个圣诞节的回忆[美]杜鲁门·卡波特请设想一下二十多年前一个十一月的早晨,一个白发剪得短短的妇人站在窗口,大声说:“这是做水果蛋糕的好天气!巴迪,去把我们的车推来,我们要烤三十个水果蛋糕呢。

”那时我七岁,她六十光景,我们是很远的表亲。

从我记事起,我俩就住在一起。

她叫我“巴迪”,为了纪念她以前最好的朋友。

那个巴迪早死了,当时她自己还是个孩子。

她现在仍是个孩子。

我们把童车推进山核桃树丛。

童车是我出生时买的,快散了,轮子摇来摆去,像醉鬼的腿。

奎尼是我们养的一条小狗,她挺过了一场瘟疫和两次响尾蛇的噬咬,现在一路小跑跟在小车旁。

三个小时后我们回到厨房,把拉回家的满满一车风吹自落的山核桃的壳剥去。

欢快的裂壳声像是微弱的雷鸣,核桃肉散发着甜美的香气。

奎尼求我们给她点尝尝,我的朋友时不时偷偷给她一点,但我俩是绝对不可以吃的,“这些山核桃还不见得够做三十个水果蛋糕呢。

”明月高照,小车空了,碗满满的。

第二天,我最喜欢的事开始了:大采购。

樱桃,柑橘,香草,葡萄干,威士忌,大量的面粉和黄油……嗬,简直要一匹小马才能把车拉回家。

我们没钱,但每年总能用尽各种办法,筹到一笔水果蛋糕基金:卖破烂,卖摘来的一桶桶黑莓、一罐罐自制的果酱、苹果冻,为葬礼和婚礼采集鲜花。

黑驴子加足了煤和柴火,烧得像一直发光的南瓜。

打蛋器旋转着,调羹在一碗碗黄油和糖里搅动,香蕉让空气变得甜甜的,姜又增加了香味。

厨房里浓香扑鼻,弥漫到整幢屋子。

四天后,大功告成,三十只蛋糕放在窗台、搁板上晾着。

蛋糕给谁呢?朋友呗。

不一定是邻近的,大半倒是只见过一次,甚至素未谋面的,我们喜欢的朋友。

例如罗斯福总统,一年来镇上两次的小个子磨刀人,帕克(班车司机,他每天在尘土飞扬中嗖地一声驶过时和我们互相挥手招呼)。

是不是因为我的朋友太害羞了,才把这些陌生人当作真正的朋友?我想是的。

高考语文第五部分附加题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的断句、简答1高考体验高三全册语文

高考语文第五部分附加题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的断句、简答1高考体验高三全册语文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12/10/2021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句式的对应关系和特殊虚词断句的能力。 断句时先通读画线部分疏通大意。从中不难看出“贵诈力”与 “贱仁义”相对,“先”与“后”相对,“富者”与“贫者”相 对,“国强”与“弱国”相对,这些词语领起的句子构成四组对 比句。 答案: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故庶人 之富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 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
12/10/2021
(节选自严允肇《〈今世说〉序》)
12/10/2021
7.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 5 处)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段的断句能力。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 对通篇文章的领会。首先,通读这篇短文,大致了解整个故事。 然后抓住标志词,先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标志词多为虚词, 画线句中的两个“者”后面要断开,虚词“因”“以”“其”前 面要断开。点断之后,再翻译一遍看能不能读通,最后确定点 断处。 答案:凡一言一行之可纪述者/靡不旁搜广辑/因文析类/以成一 家言/其大要采诸序记杂文之行世者/而不敢妄缀一词
12/10/2021
五、(2013·高考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 14~16 题。 14.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 6 处)
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以朝诸侯, 用区区之齐显成霸名。 魏用李克,尽地力,为强君。 自是之 后,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故庶人之富 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 国或绝祀而灭世。以至于秦,卒并海内。
12/10/2021
2.文中的老苏、大苏是指________、________。 解析:苏洵、苏轼、苏辙同列“唐宋八大家”,世称“三苏”。 苏洵被称为“老苏”,苏轼(苏东坡)被称为“大苏”,苏辙被 称为“小苏”。“三苏”均以文章显名于世,特别是号称全能 大家的苏轼,文章堪称天下一绝,留下许多传世之作。 答案:苏洵 苏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届高三年级语文(附加题1)
考试时间:30分钟分数:40分姓名
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22-24问题。

(10分)
孟子曰:“宰我、子贡、有若智足以知圣人。

污,不至阿其所好。

”赵岐注云:“三人之智足以识圣人。

污,下也。

言三人虽小污不平,亦不至于其所好,阿私所爱而空誉之。

”详其文意足以识圣人是一句污下也自是一节盖以下字训污也其义明甚。

而老苏先生乃作一句读,故作《三子知圣人污论》,谓:“三子之智,不足以及圣人高深幽绝之境,徒得其下焉耳。

”此说窃谓不然,夫谓“夫子贤于尧、舜,自生民以来未有”,可谓大矣,犹以为污下何哉?程伊川云....:“有若等自能知夫子之道,假使污下,必不为阿好而言。

”其说正与赵氏合。

(选自《容斋随笔》,有删改)
22.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四处)(4分)
23.《容斋随笔》作者是(姓名)。

“程伊川”指(姓名),是宋明理学的奠基者之一。

(2分)
24.对孟子的话,赵岐和苏洵的理解有什么不同?作者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的理解不同?(4分)
二、阅读名著(15分)
25.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红楼梦》中,刘姥姥的酒令逗得大伙哄堂大笑。

凤姐鸳鸯还嫌捉弄得不够,拿出大套杯准备灌醉刘姥姥,后来被邢夫人阻挡住了。

B.老葛朗台不只是守财,更善于发财。

索漠城里居民不仅不恨他,反而敬佩他,把他看成索漠的光荣。

C.《茶馆》第一幕中,茶馆中响起一个下棋的茶客的喊声“将!你完啦!”。

常四爷听见后发出了一句感叹“大清国要完了”,结果被当作”谭嗣同一党“抓进了监狱。

D.《边城》中爷爷是翠翠的一座“边城”,平静、安全——无时无刻不在温暖着她,以至于当她意识到有那么一天会失去爷爷的时候,是那么的不知所措。

E.经过持久战,老人把马林鱼绑在船边胜利返航。

一个多小时后灰鲸鲨嗅到了大鱼的血
腥味跟踪而至抢食鱼肉,老人使用了全身力气把鱼叉扎到了鲨鱼身上。

26.(1)《子夜》中,为振兴民族工业吴荪甫苦心经营,”过的简直就是打仗的生活,脚底下全是地雷,随时都会爆发起来”。

“打仗的生活”指什么?吴荪甫对这种生活有什么样的认识?请具体说明。

(5分)
(2)《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荆州城公子三求计,博望坡军师初用兵”中,孔明对谁说到“申生,重耳之事”?请结合本回情节归纳他的性格特点。

(5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阅读材料,完成27-29题。

中国古典小说具有充满快感的传奇性情节,富于趣味性。

“五四”新文学之后,出现了一类肩负严肃社会使命的写实小说,把小说提升到教化和启蒙民众的高度。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小说成为当代通俗小说的一个主要类型。

在媒体资讯和网络日益发达的今日,网络文学的兴盛在中国是一个趋势,而网络穿越小说则成为网络小说中颇受欢迎的类型之一。

它通常讲述的是现代人通过魂穿(主人公的灵魂穿越到古代,附身到古人身上)、身穿(利用各种方式使整个人穿越到古代)和重生三种方式,穿越到另一个时空(经常是到中国古代历史的某一个时期)后的传奇性经历。

这些主人公常常利用现代观念和现代技术手段大展宏图,或者成为一方首领,或是生活在宫廷庙堂,成为影响甚至是左右当时历史发展的人物。

重写古代历史故事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传统。

网络穿越小说重新建构,甚至想象、篡改历史的冲动更为强烈。

但是,大部分穿越小说在塑造人物上有一个通病,即主人公的价值观和爱情观是双重标准。

一方面他们具有现代人的理性,批判和挑战古人的尊卑观念并追求真心相爱的情感;另一方面却又利用现代人的“后见之明”,了解历史总的发展走向,得窥先机,陷入利益和心机阴谋的争斗并成为赢家,爱情也仅仅成为写作者时尚颓废或古典纯情、青春唯美或功利庸俗的矛盾态度的载体,总体上削弱了文学意义与思想价值。

越来越多的穿越小说陷入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雷同或类似的模式化之中,这是通俗小说最致命的缺陷。

因此包括网络穿越小说在内的网络文学,也必须向高雅文学汲取文学养料,追求“俗不伤雅....”的艺术效果。

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艺术生命力的长久与旺盛,才能够走得更远。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27.“网络穿越小说”有哪些特点?(6分)
28.请具体解释“俗不伤雅”在文中的意思。

(3分)
29.网络文学应怎样保持艺术生命的长久和旺盛?(6分)
语文Ⅱ(附加题)参考答案与评分建议
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22~24问题。

(10分)
22.(4分)详其文意/足以识圣人是一句/污下也自是一节/盖以下字训污也/其义明甚
23.(2分)洪迈程颐
评分建议:每空1分。

24.(4分)赵岐认为~(~宰我等三人虽浅陋,但也不至于投圣人所好,阿谀奉承;苏洵~(~认为这三个人的智慧只能了解孔子浅陋的地方。

(3分)句读停顿不同,导致两人理解不同。

(1分)
译文
孟子说:“宰我、子贡、有若等三人的智慧足以了解圣人。

如果圣人有了污点,不至阿其所好,阿谀奉承。

”赵岐注释说:“三人的智慧足以识圣人。

污,下也,指三人虽小污不平,也不至于投其所好,偏心所爱而违心地吹捧别人。

”仔细审核其文意,可以肯定“足以识圣人”后为一句号。

‘污,下也’自然是另一句。

此处是用“下”字来解释“污”,其意思非常明白。

而苏沟竟认为这两句乃是一句话,因此特意写了一篇《三子知圣人污论》,文中说:“三人的智慧无法达到圣人高深幽绝的境界,最多只不过是仅得其下而已。

”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他既然说”孔子比尧、舜更贤,自古以来绝无仅有”,可以说是伟大之极了,然而又说他尚有‘污下”,这是怎么回事呢?程颐先生说:”有若等人当然能够知悉孔子之道,假使污下,必定不会为投其所好而虚美人。

”这种说法与赵岐的看法正好相同,大抵汉代人解释经书与诸子著作时,往往省略语气助词,如郑玄解释《毛诗》中的:“奄观铚艾”说:“奄,久。

观,多也。

”也就是以“久”训‘夸”,以“多”训“观”。

近来,黄启宗著有《补礼部韵略》一书,在“淹”字下又增添一个“奄”字,并且注释说:“久观也”。

他也是错误地把郑玄《毛诗笺》中的五个字当作一句了。

二、阅读名著(15分)
25.(5分)AC(A.邢夫人改为贾母等人;C.常四爷的话在茶客的喊声前)
评分建议:答对其中1个得2分,2个得5分。

26.(10分)
(1)(5分)①当时整个中国社会的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发展民族工业困难重重。

(1分)②吴荪甫苦心经营的益中信托公司的产品积压、滞销,资金无法周转,买办资产阶级赵伯韬对益中信托公司采取经济封锁手段。

(2分)③虽然如此,吴荪甫还是满怀发展民族工业的抱负和理想,雄心勃勃,在发展民族工业的征途上作全力拼搏。

(2分)
(2)(5分)刘琦。

(1分)①懦弱。

(1分)面对后母的诬陷打击,不敢与之起冲突,也无力起冲突(1分)②明势。

(1分)四面楚歌情况下,赶紧向刘备、诸葛亮求救。

(1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27.(6分)①具有传奇性;②重建古代历史故事;③主人公的价值观和爱情观是双重标准;
④有故事模式化倾向。

评分建议:一点2分,三点即可。

28.(3分)网络小说是通俗小说,~(~但通俗不是低俗,应向高雅文学学习,(1分)追求作品的文学意义与思想价值,(1分)做到雅俗结合,保持艺术生命力。

(1分)
29.(6分)①克服塑造人物的通病,增强作品的文学意义和思想价值;②~(~在情节构建和人物塑造上力求创新,避免模式化;③从高雅文学中汲取文学养料,追求“俗不伤雅”的艺术效果。

评分建议:一点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