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度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案
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电 力 的 发 明 和 广 泛 应 用
生产 领域
电力取代“蒸汽” , 成为机器主要动力
新通讯工具 生活 领域 新交通工具 家用电器
有 轨 电 车 ( 西 门 子 )
电 钻 世界电动工具的诞生是从电钻产 品开始。1895年,德国Fein公司研制 出世界上第一台直流电钻,重量14公 斤,外壳用铸铁制成,只能在钢板上 钻4毫米的孔。 发 明 远年 距法 离国 输德 电普 法尔
19世纪末,电讯技术兴起。美国成为最早进入“电讯时代”的国家。
1904年的法国巴黎电话总局
“无线电之父”
爱迪生发明的电报机
早期的电报机,一次只能传递一个讯息,而 且不能同时交换信号。爱迪生着手改良传统发报 机,制造出二重发报机,1874年又研发出四重发 报机,也就是同步发报机。
伽利尔摩·马可尼
Guglielmo Marconi 1874.4.25~1937.7.20 意大利博洛尼亚市 1909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08年9月17日莱特兄弟为美国军方进行飞行表演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飞机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促使交通运输业更大发展。 3、使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 资本主义(即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启示:
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 科学家的创新精神令人钦佩 3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 环境。
背诵
• 1、农奴制改革的时间?原因?改革者?内容 ?目的?评价? • 2、俄国农奴制改革如何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 ? • 3、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评价? • 4、农奴制改革与明治维新的性质?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一、“电气时代”的到来
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

人们对爱迪生作出高度的评价:希腊 神话中说,普罗米修斯给人类偷来了天火 ;而爱迪生却把光明带给了人类。 爱迪生的同事、中央电气公司的副 总监麦礼逊在与一位叫维尔的记者谈到 爱迪生的功勋时说:“称爱迪生为一个 伟人,为一个杰出的发明家,为一个可 惊的天才,那是容易不过的事,毫无疑 义地,他是世界上一个最有用的人物—— 他的功勋影响了千万人的生活方面,比 现在任何生着的人都要大”。
单击页面即可演示
导入新课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导航目录
学习目标 新课讲授 课堂小结 课堂演练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返回 主界面
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 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 等基本史实。
二、能力目标:
培养历史想像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爱迪生后来回忆这难忘的时刻说:
难 忘 的 时 刻
“我们坐在那里留神看着那盏灯继续燃
烧着,它燃烧的时间越长,我们越觉得
神驰魂迷。我们中间没有一个人能走去 睡觉——共有40小时的工夫,我们中间 的每个人都没有睡觉。我们坐着,由心 中切望到洋洋自得地注视那盏灯。它继
续燃烧着约45个小时的工夫”。
评 价
打 击 与 讽 刺
英国的著名电学家斯普拉格则认为爱迪 生的设想是“空谈”。他说道:“不论他是 爱迪生,或是别人,他总不能超越那些公认 的自然法则。他说从同一电线上能给你送来 电光、电力和电热,这完全是空谈,决不能 成为事实。他还说能够利用电热来烹煮食物 ,那更是荒谬绝伦了。” 有的说:“连数学都不懂的爱迪生,竟 想解决为世界学者所苦恼的问题,真可谓愚 不可及。” 有人讥笑他说:“不管爱迪生有多少电 灯,只要有一只寿命超过20分钟,我就愿付 100美元,有多少付多少。”
人教初中历史九上《20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word教案 (3)

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过程与方法情景渲染法:通过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和他的名言,指导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敢于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渗透情感教育。
材料解析法:通过阅读相关材料和图片,指导学生通过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掌握“论从史出”的基本方法。
对比联系法:指导学生联系中国相关的发明和引进先进技术的史实,感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对社会面貌的改观,通过材料引导学生比较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理解科学技术能提高生产力水平、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爱迪生百折不挠发明电灯的故事,认识科学家、发明家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通过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感悟科学技术的紧密结合,使科学技术发展为第一生产力,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文化知识。
通过分析新的科技发明带来的利与弊,认识到发展经济要处理好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教学重难点】重点:电力的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931年10月18日,美国新泽西州西奥兰治的一个医生向记者沉痛宣布:“灯熄灭了!”10月21日,美国全国上下熄灯数分钟,以此哀悼一位“照亮世界的科学家”,他是谁?——爱迪生。
(发明了电灯)电灯,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最伟大的发明成就之一。
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次工业革命,看人类的智慧之光是如何点亮了我们的生活,如何让我们在广袤的大地上潇洒地行走,在湛蓝的天空中自由地飞翔!共同学习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学习新课一、“电气时代”的到来教师引导学生简单回顾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要点。
教师过渡: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使新理论、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而不断提高的生产力要求进一步技术革新,这就使工业革命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出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也使人类从“蒸汽时代”迈入了“电气时代”。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单元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学课件

冯如:中国第一位飞机
设计师、制造者、飞行 家。1910年10月至12月, 冯如驾驶自制的飞机在
美国进行飞行表演大获 成功,1911年2月,冯如 谢绝美国多方的聘任,
带着助手及两架飞机回 到中国。
现 在 的 飞 机
空客A320
(板书)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时间:19世纪70年代 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 走在前列:美国、德国 二、“发明大王”爱迪生 (发明电灯等) 三、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1、汽车的发明和应用 (卡尔·本茨——内
在没有电灯之前,我们的先人在夜晚采用 哪些办法照明?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
那时人们多用煤油灯、煤气灯蜡烛照明; 照明范围小,亮度差,污染重,不利广泛 使用。
三、 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1、汽车的发明与应用 卡尔•本茨—发明内燃机、汽车
“汽车之父”本茨和他的第一辆汽 车
1844-1929,德国著名的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
种。
等。
你觉得爱迪生最重要的发明是什么?
“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 汗水。”你怎么理解?
首先,体现了爱迪生作为伟大 发明家的谦逊态度;其次,这 句话也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 谁能单纯依靠“天才”取得成 功,要成功得更多地依靠努力。
P125 动脑筋
如果没有电,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
可以联想到今天没有电时候,许多电 器用不了,夜晚一片漆黑等,给我们 的生活带来很大不方便。
答: 大)
电力技术发展成就简表:
19世纪末的纽约街头 3、走在前列的国家:美国、德国
二、“发明大王”爱迪生
思考:
1、爱迪生为什么被称为“发明大 王”?你觉得爱迪生最重要的发明是 什么?
2、爱迪生的童年和少年有着怎样的 经历?
(人教版)历史九级上册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课件3

(2)结合上述材料,探究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人类社 会进步的。 【参考答案】①第二次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 了生活质量。 ②促进了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 ③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探究主题2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是举世闻名的大发明家,一生共获得1 300多项发 明专利权,被称为“发明大王”。他的名言是:“天才是1%的 灵感加99%的汗水。”
2.重·难点: (1)重点:电力的开发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2)难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进步的理解。
一、“电气时代”的到来 1.时间 _1_9_世__纪__7_0_年__代__开始。 2.标志 _电__力__的广泛应用。 3.表现 (1)能源:_电__力__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2)生产:_电__力__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 (3)生活:电力被广泛地应用于_生__活__领__域__,极大地改善了人 们的生活。
随着电学理论的发展,电能得到开发和利用。电器的发明 和广泛使用,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人类历史进入“电气 时代”。随着内燃机的发明,汽车和飞机等交通工具问世,大 大拓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加强了各地区人们之间的交流往来, 开辟了交通运输的新纪元。这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 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1.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 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 2.电的发明和使用,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说明科 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发明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社会面貌 和生活方式,但在带给人类方便和快捷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 了环境的污染。 4.我们要学习发明家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的钻研精神,从小树 立爱科学、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理想和信念。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案2新人教版

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课型:新授教学模式:训练为主,教学结合教具:多媒体【教学思路】:以动力的发明为主线,贯穿于本课的学习,从而打破教材的安排,鲜明的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的贡献。
通过比较让学生得到启迪教育,同时让学生积极学习科学家们的探求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
2.通过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讨论“汽车的发明和使用对人们更有利还是更有害?”等问题,培养学生辩证地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复习工业革命的有关内容,上课时引导学生按课本板块内容学习,同时注重课本与课件同步。
2.要求学生通过分组学习探究,掌握基本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教育学生向爱迪生等发明家学习,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突破方法】引导学生从了解电的产生开始,利用图片给学生一个直接感受,从而了解人类对电的利用和发明。
在内燃机方面,展示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学习交通工具及其对人类的利与弊,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2.难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的进步的理解。
【突破方法】由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过渡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利用现实生活和板书内容,加深学生对“电气时代”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理解,从而树立热爱科学、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师教法】图片引导、问题研讨、总结巩固。
【学生学法】阅读、讨论、探究、总结。
【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多媒体展示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完了“蒸汽时代”,谁来告诉大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是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蒸汽机教师:展示图片并提问:它的特点是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期”教案1新人教版1

《人类迈入“电气时期”》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普遍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绩,汽车、飞机的发明和利用等大体史实。
2.通过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的庞大转变,培育学生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讨论“汽车的发明和利用对人们更有利仍是更有害?”等问题,培育学生辩证地独立试探问题的能力。
二、进程与方式1.温习工业革命的有关内容,上课时引导学生对两次工业革命进行比较。
2.创设第二次工业革命成绩展的情景,要求学生通过度组学习探讨,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功效配一段讲解词,从而培育学生学习的爱好和合作探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到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庞大作用,教育学生向爱迪生等发明家学习,培育学生踊跃探讨、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电力的发明和普遍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2.难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的进步的明白得。
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同窗们想去看世博吗?若是去,你会选择什么样的交通工具?你要用什么的方式和家人联系?那么这些先进的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最先是何时发明的呢?让咱们一起走进20课来探讨。
(二)【解读课标】(屏幕展现内容标准)学生自读,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三)【应用落实课标】创设情景学习探讨1851年,在英国伦敦水晶宫内,举行了以工业革命伟大功效为展现内容的第一届世界展览会,引发世界轰动。
此刻,有关部门拟筹备第二次工业革命成绩展,并邀请同窗们免费参观,大伙儿愿不肯意去啊?只是还有个附加条件,要求大伙儿为美国、德国的展品配上一段讲解词,使参观者对该展品有个初步了解。
固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功效除电话、汽车、飞机之外,还有很多,下面请同窗们看看书,找一找还有哪些?学生:还有发电机、电动机、电车、电报、电灯、内燃机、飞艇等。
(屏示讲解词要求)1.介绍该展品名称、发明时刻、发明家、所属国家和该功效对人们生产生活的阻碍。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单元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案3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案3 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案3 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案3 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
能力目标:通过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汽车的发明与使用对人们更有利还是更有害?”等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进而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教学难点: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的进步的理解。
教学程序课前引导人类何时进入蒸汽时代?继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又一次重大飞跃.我们今天所使用的电灯照明,电话都是在这次变革中被发明出来的,我们把这次变革叫做“第二次科技革命”。
新课教学一、“电气时代”的到来提问:“家中或周围有哪些电气?它们有什么作用?电是如何发明的?它又是怎样进入实际生产领域的?p124 小字部分.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工业重心:轻纺工业转向重工业,出现电气、化学、石油等。
发电机: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电能转化成机械能.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及
其发明成就,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
(2)通过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的历史想像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3)通过学生讨论“汽车和飞机的应用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分
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注重学生合作学习过程,采用分组导学的方法,进行探究式学习.
(1)通过收集资料,整理相关信息,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学习成果,以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从而达到
开放和创新的目的.
(3)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直观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电力的应用,认识到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是人类社会的进步.
(2)学习“发明大王”爱迪生的事迹,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激励学生热爱科学,
追求科学.
重点
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难点
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进步的理解.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有句话叫“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大家都很熟悉但大家知道这种今天看起来毫不稀奇的现象最早有
可能出现在什么时候吗?导入新课.
(生:读“导入框”内容)
二、自主学习,感受新知
学生自学,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预习导学”习题.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
A、“电气时代”的到来
提问学生:“你的家中或周围有哪些电器?它们有什么作用?”
(生:说出电器名称及用途)
指导学生看教材内容,介绍电力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教师总结指出: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
逐步取代蒸汽动力,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美国
和德国走在其他国家的前面.
B、“发明大王”爱迪生
出示幻灯片《爱迪生和他发明的灯泡》.请同学们说出图中的人物是谁.
哪位同学能依据课外收集的有关资料讲述一个关于爱迪生的小故事?爱迪生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
道理?
(生:观看幻灯片回答:“发明大王”爱迪生.)
1.有的学生讲.许多人称爱迪生是“天才”,他却回答:“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
讨论,阐述观点.
2.他在电器发明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
3.我们要学习科学家们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的精神.
请看同学们排演的一幕话剧《假如没有电》.用心体会电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如果没有电,我们的
生活将会怎样?
(生:排演小话剧《假如没有电》)
回答:
1.如果没有电,我们的生活会变得很不方便.
2.没法看电视,晚上到处一片漆黑.
3.家用电器,改善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
教师总结:电力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C、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教师讲述电力得到广泛应用的时代,交通运输工具也有了很大改进.请每一小组同学在最短的时间内
写出你们所熟悉的交通工具.
那么你知道这些交通工具中哪些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吗?
(生:小组成员互相配合,积极抢答.如:火车、汽车、轮船、飞机等)
请小组同学依据教材知识和课外收集的资料讲述汽车和飞机的发明、演变历程,对学生的展示情况予
以表扬、鼓励.
(生:1.小组一:利用收集到的图片展示《汽车的演变》
2.小组二:制作多媒体课件《拥抱蓝天》,展示飞机的演变历程)
提问:中国历史上第一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飞机是谁研制成功的?
(生:设计师冯如)
组织学生讨论“动脑筋”:想一想他们谁说得有道理?究竟应当怎么办才好?
(生:学生分成两组,各推举代表进行辩论.)
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拨、评价,引导学生辩证地认识问题.
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大便利.所以,我们应该大力发展汽车、飞机工业.但我
们也不能否认其消极后果.我们应该合理地利用科技新成就,克服其负面影响,使它们能更好地造福人类.
四、尝试练习,掌握新知
请学生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互动课堂”习题.
五、课堂小结,梳理新知
这节课的学习,让我们认识到科技的力量,希望同学们,从现在开始,勤奋努力,学好知识,做一个
新时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
六、开放练习,拓展新知
请学生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课时作业”习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
开始时间:19世纪70年代
表现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电力的广泛应用
“发明大王”爱迪生
新交通工具的出现内燃机的发明汽车和飞机的问世影响改善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