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
高中化学必修二 新教材同步讲义 第5章 第2节 第3课时 NH3及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

第3课时 NH 3及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掌握实验室制取NH 3的方法。
2.掌握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的原理、装置、收集、净化方法及制备方法的比较。
一、氨的实验室制法1.氨的实验室制法 制备原理2NH 4Cl +Ca(OH)2=====△CaCl 2+2NH 3↑+2H 2O实验装置收集 NH 3极易溶于水,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验满 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蓝色;或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有白烟产生思考 (1)此装置存在的弊端是什么?如何进行改进?提示 此装置缺少NH 3的干燥装置,可在NH 3的收集装置之前加一个干燥装置。
(2)收集NH 3时,试管口处为什么加一团棉花?提示 减缓NH 3与空气的对流,使收集到的NH 3更纯净。
2.氨的简易制法方法及装置原理及化学方程式氨水具有不稳定性和挥发性,受热易分解。
化学方程式为NH 3·H 2O=====△NH 3↑+H 2ONaOH固体具有吸水性,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促使氨水分解。
CaO与水反应,使溶剂(水)减少;反应放热,促使氨水分解。
化学方程式为NH3·H2O+CaO===NH3↑+Ca(OH)21.判断正误(1)实验室中可以利用加热NH4Cl分解的方法制取NH3()(2)由于氨极易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氨,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3)氨不能用浓硫酸进行干燥,但可以用无水CaCl2干燥()(4)为加快产生NH 3的速率,实验室中可以用NaOH和NH4Cl反应制NH3()(5)由于氨极易溶于水,所以多余的氨可以用导管直接插入水中进行吸收()答案(1)×(2)√(3)×(4)×(5)×2.(2023·江苏盐城高一联考)下列装置用于实验室中制取干燥氨气的实验,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制备氨气B.用装置乙除去氨气中的少量水C.用装置丙收集氨气D.用装置丁吸收多余的氨气答案 A解析浓氨水遇碱石灰放出氨气,实验室可以用装置甲制备氨气,故选A;浓硫酸和氨气反应生成硫酸铵,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故不选B;体系密闭,若用装置丙收集氨气,空气无法排出,故不选C;氨气极易溶于水,漏斗口浸没在水中,若用装置丁吸收多余的氨气,会引起倒吸,故不选D。
常见气体的制备与收集方法

常见气体的制备与收集方法一、氧气的制备与收集方法氧气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广泛应用于医疗、化工等领域。
以下是氧气的制备与收集方法:1. 热分解法:将过氧化钾或过氧化钠等过氧化物加热分解,产生氧气。
反应方程式为:2KClO3 → 2KCl + 3O2。
2. 加热氢氧化物:将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等氢氧化物加热分解,也可以制备氧气。
反应方程式为:2NaOH → 2Na + H2O + O2。
3. 电解水法:利用电解水可以制备氢气和氧气。
在电解水时,氧气会在阳极生成。
反应方程式为:2H2O → 2H2 + O2。
氧气的收集方法一般使用下面的装置:1. 反向水封法:将一个玻璃瓶倒置于水槽中,通入氧气后,氧气在瓶内积聚,水会被排出。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收集氧气。
2. 倒置水缸法:将一个带有导管的水缸倒置于水槽中,氧气通入后,会冲出缸底的水,氧气被收集在缸内。
二、氢气的制备与收集方法氢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气体,广泛用于燃料电池、氢气焊接等领域。
以下是氢气的制备与收集方法:1. 金属与酸反应制氢:利用金属与酸反应可以产生氢气。
常用的方法是用锌粉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反应方程式为:Zn + H2SO4 → Zn SO4 + H2↑。
2. 碱金属与水反应制氢:碱金属如钠、锂与水反应时可以生成氢气。
反应方程式为:2Na + 2H2O → 2NaOH + H2↑。
3. 蒸汽与金属反应制氢:在高温条件下,蒸汽与金属反应可以生成氢气。
反应方程式为:2H2O(蒸汽)+ 2Al → Al2O3 + 3H2↑。
氢气的收集方法一般使用下面的装置:1. 水槽水封法:将一个装有氢气的容器倒置于水槽中,通过水的压力差,将氢气进行收集。
2. 反向水封法:将一个装有氢气的容器倒置于水槽中,通过氢气的浮力,使气体不断向上排出到容器外。
三、二氧化碳的制备与收集方法二氧化碳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消防等领域的气体。
以下是二氧化碳的制备与收集方法:1. 酸与碱反应制二氧化碳:将碳酸钠与酸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
高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

高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1.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高频)2.能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高频)气体的实验室制法1.O2的实验室制法2.CO2的实验室制法3.H2的实验室制法4.NH3的实验室制法5.Cl2的实验室制法6.SO2的实验室制法气体的收集方法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原理收集的气体不与水反应且难溶于水收集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与空气密度相差较大,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收集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与空气密度相差较大,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收集装置适用的气体H2、O2、NO、CH4Cl2、CO2、NO2、SO2H2、NH31.易误诊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Cl2收集可用排饱和NaCl溶液方法不能用排水法()(2)CO2、H2的制备可以选用相同的发生装置()(3)Cl2、SO2、NH3均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4)除去CO2中的HCl可以将混合气通入饱和的Na2CO3溶液中()(5)Cl2、SO2、CO2、NH3均可用浓H2SO4作干燥剂()(6)Cl2、SO2的验满均可用湿润的品红试纸()【答案】(1)√(2)√(3)×(4)×(5)×(6)√2.在实验室中制取H2、CO2、NH3、NO、NO2、SO2、Cl2、O2是否均可以用如图所示装置来制取?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答案】可以。
因为制取上述八种气体均可用固体与液体,且不需要加热的反应来制取3.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比较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收集装置为________。
(2)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并收集较纯的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收集装置为________。
实验室制取气体方法

实验室制取气体方法
在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方法可以根据气体的性质和制备要求不同而有所差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
1. 蒸发法:某些易挥发的液体可通过加热使其蒸发,然后将气体冷凝收集。
2. 氢化物法:将适量的金属与酸性溶液反应,生成氢气。
例如,铍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铍,然后通过加热分解得到氢气。
3. 碱金属与水反应法:将碱金属(如钠、钾)与水反应,产生氢气。
4. 酸与金属反应法:将适量的酸性溶液与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盐和氢气。
例如,用盐酸与锌反应可以制取氢气。
5. 高温分解法:一些化合物在高温下可以分解产生气体。
例如,高温下加热重铬酸钠可以产生氧气。
6. 导电式电解法:利用电解原理将水或者其他适合的溶液分解为氧气和氢气。
例如,用电解法可以制取氧气和氢气。
7. 吸附法:某些气体可以通过特定的材料吸附和分离出来。
例如,通过活性炭吸附可制取氯气。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还有其他更具体的制取方法根据不同气体的性质和要求而存在。
在操作中,要注意安全操作和防范有毒或易燃气体的泄漏。
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

【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氧气】制取原理:含氧化合物自身分解制取方程式:2KClO3=2KCl+3O2↑装置: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加热检验:带火星木条,复燃收集:排水法或向上排气法【氢气】制取原理:活泼金属与弱氧化性酸的置换制取方程式:Zn+H2SO4═ZnSO4+H2↑装置:启普发生器检验:点燃,淡蓝色火焰,在容器壁上有水珠收集:排水法或向下排气法【氯气】制取原理:强氧化剂氧化含氧化合物制取方程式:MnO2+4HCl(浓)═MnCl2+Cl2↑+2H2O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加热检验: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除杂:先通入饱和食盐水(除HCl),再通入浓H2SO4(除水蒸气)收集:排饱和食盐水法或向上排气法尾气回收:Cl2+2NaOH═NaCl+NaClO+H2O【硫化氢】制取原理:强酸与强碱的复分解反应制取方程式:FeS+2HCl═FeCl2+H2S↑装置:启普发生器检验:能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除杂:先通入饱和NaHS溶液(除HCl),再通入固体CaCl2(或P2O5)(除水蒸气)收集:向上排气法尾气回收:H2S+2NaOH═Na2S+H2O或H2S+NaOH═NaHS+H2O【二氧化硫】制取原理:稳定性强酸与不稳定性弱酸盐的复分解制取方程式:Na2SO3+H2SO4═Na2SO4+SO2↑+H2O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检验:先通入品红试液,褪色,后加热又恢复原红色;除杂:通入浓H2SO4(除水蒸气)收集:向上排气法尾气回收:SO2+2NaOH═Na2SO3+H2O【二氧化碳】制取原理;稳定性强酸与不稳定性弱酸盐的复分解制取方程式:CaCO3+2HCl═CaCl2+CO2↑+H2O装置:启普发生器检验: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除杂:通入饱和NaHCO3溶液(除HCl),再通入浓H2SO4(除水蒸气)收集:排水法或向上排气法【氨气】制取原理:固体铵盐与固体强碱的复分解制取方程式:Ca(OH)2+2NH4Cl═CaCl2+NH3↑+2H2O装置: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加热检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除杂:通入碱石灰(除水蒸气)收集:向下排气法【氯化氢】制取原理:高沸点酸与金属氯化物的复分解制取方程式:NaCl+H2SO4═Na2SO4+2HCl↑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加热检验:通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HNO3沉淀不溶除杂:通入浓硫酸(除水蒸气)收集:向上排气法【二氧化氮】制取原理:不活泼金属与浓硝酸的氧化-还原;制取方程式:Cu+4HNO3(浓)═Cu(NO3)2+2NO2↑+2H2O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或用大试管,锥形瓶)检验:红棕色气体,通入AgNO3溶液颜色变浅,但无沉淀生成收集:向上排气法尾气处理:3NO2+H2O═2HNO3+NONO+NO2+2NaOH═2NaNO2+H2O【一氧化氮】制取原理:不活泼金属与稀硝酸的氧化-还原;制取方程式:Cu+8HNO3(稀)═3Cu(NO3)2+2NO↑+4H2O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或用大试管,锥形瓶)检验:无色气体,暴露于空气中立即变红棕色收集:排水法【一氧化碳】制取原理:浓硫酸对有机物的脱水作用在蒸馏烧瓶里加入浓硫酸,在分液漏斗里盛放甲酸制取方程式:HCOOH═CO↑+H₂O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检验:燃烧,蓝色火焰,无水珠,产生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除杂:通入浓硫酸(除水蒸气)收集:排水法【甲烷】制取方程式:CH3COONa+NaOH═CH4↑+Na2CO3装置: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加热收集: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乙烯】制取原理:浓硫酸对有机物的脱水作用制取方程式:CH3CH2OH═C2H4↑+H2O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加热除杂:通入NaOH溶液(除SO2,CO2),通入浓硫酸(除水蒸气)收集:排水法【乙炔】制取原理:电石强烈吸水作用制取方程式:CaC2+2H2O═Ca(OH)2+CH≡CH↑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或用大试管,锥形瓶)检验:无色气体,能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并冒出浓的黑烟除杂:通入硫酸铜溶液(除H2S,PH3),通入浓硫酸(除水蒸气)收集:排水法或向下排气法.【例题】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A.A B.B C.C D.D【解析】A、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应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装置c中的导管应该改为短进长出,故A错误;B、浓硫酸可以与亚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SO2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能使用向上排空气法,SO2气体能与氢氧化钠迅速反应,所以吸收装置中要防倒吸,图示收集装置和完全吸收装置都合理,故B正确;C、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产物为一氧化氮,无法达到二氧化氮,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尾气吸收不能使用水,故C错误;D、乙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收集方法应该为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图示收集方法错误,故D错误;故选B.。
高中化学高考精品备课教案:常见气体的制备

化学实验基础 常见气体的制备(含答案)课标要求核心考点五年考情核心素养对接能根据反应原理选取实验装置制取物质常见气体 的制备2023全国乙,T9;2023年6月浙江,T5;2022湖南,T15;2022广东,T5;2021全国乙,T8;2021广东,T17;2021天津,T15;2021辽宁,T18;2020全国Ⅱ,T26;2020全国Ⅲ,T26;2020海南,T4;2020江苏,T5;2019海南,T17;2019北京,T281.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根据原料确定反应原理,同时考虑环保、节约等因素,找出最佳制备途径。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物质制备及性质验证实验的分析,明确性质验证实验的思路,并进行物质制备及性质验证实验命题分析预测1.高考选择题中常结合气体除杂或收集、物质性质探究等考查气体制备实验装置的选择、除杂试剂及装置的选择、收集装置的选择等。
综合实验题中常结合物质制备考查气体制备实验原理、气体净化、尾气处理等,也会以文字叙述的形式考查仪器作用、实验方案评价等。
2.预计2025年高考仍会在选择题中考查常见气体制备、气体净化等的装置选择。
综合实验题中会结合气体的制备考查气体制备原理、性质探究等考点 常见气体的制备1.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或“液+液”不加热型“固+液”加热型或“液+液”加热型启普发生器示例1(1)①用氯化铵与消石灰制取氨气,化学方程式为[1]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选用装置[2]A(填标号,下同)。
②用浓氨水与碱石灰制取氨气,选用装置[3]B或C。
(2)①用碳酸钠与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选用装置[4]B或C。
②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选用装置[5]B或C或D 或H。
(3)①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制取氯气,化学方程式为[6]MnO2+4HCl(浓)MnCl2+Cl2↑+2H2O,选用装置[7]F或G。
高中化学第4章 第24讲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净化和收集---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高考

第24讲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净化和收集复习目标 1.了解常见气体制备原理、装置及改进。
2.能根据气体的性质及制备原理设计实验流程。
1.气体制备实验的基本思路2.重要气体的发生装置依据制备气体所需的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可将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分为三类:(1)固体+固体――→△气体 发生装置如图:制备气体:O 2、NH 3、CH 4等。
(2)固体+液体(或液体+液体)――→△气体 发生装置:制备气体:Cl 2、C 2H 4等。
(3)固体+液体(不加热)―→气体 发生装置:制备气体:选择合适的药品和装置能制取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气体。
3.常见气体典型制备系统举例(1)Cl2的实验室制备(2)SO2的实验室制备(3)NH3的实验室制备4.气体的除杂方法(1)除杂试剂选择的依据:主体气体和杂质气体性质上的差异,如溶解性、酸碱性、氧化性、还原性。
除杂原则:①不损失主体气体;②不引入新的杂质气体;③在密闭装置内进行;④先除易除的杂质气体。
(2)气体干燥净化装置类型液态干燥剂固态干燥剂固体,加热装置图ⅠⅡⅢⅣ常见干燥剂浓H2SO4(酸性、强氧化性)无水氯化钙(中性)、碱石灰(碱性)除杂试剂Cu、CuO、Mg等当CO2中混有O2杂质时,应选用上述Ⅰ~Ⅳ中的Ⅳ装置除O2,除杂试剂是Cu粉。
5.气体的收集方法收集方法收集气体的类型收集装置可收集的气体(举例)排水法难溶于水或微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O2、H2、NO、CO等排空气法向上排空气法密度大于空气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Cl2、SO2、NO2、CO2向下排空气法密度小于空气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H2、NH36.集气装置的创新——排液集气装置装置(Ⅰ)从a管进气b管出水可收集难溶于水的气体,如H2、O2等。
若将广口瓶中的液体更换,还可以收集以下气体。
①饱和食盐水——收集Cl2。
②饱和NaHCO3溶液——收集CO2。
③饱和NaHS溶液——收集H2S。
④四氯化碳——收集HCl或NH3。
最新高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图和方程式只是分享

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检验 ⑴氧气1、制取原理:含氧化合物自身分解 制取方程式:MnO 2O 2+2H 2O 22H 2O2Na 2O 2+2H 2O===4NaOH +O 2↑2KClO 3MnO 22KCl +3O 22KMnO 4MnO 2K 2MnO 4+O 2+装置: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加热干燥:浓硫酸、硅胶、无水氯化钙、P 2O 5、碱石灰 检验:带火星木条,复燃 收集:排水法或向上排气法⑵氢气制取原理:活泼金属与弱氧化性酸的置换 制取方程式:Zn+H ₂SO ₄ ==== ZnSO ₄+H ₂↑ 装置:启普发生器干燥:浓硫酸、硅胶、无水氯化钙、P 2O 5、碱石灰 检验:点燃,淡蓝色火焰,在容器壁上有水珠 收集:排水法或向下排气法⑶氯气制取原理:强氧化剂氧化含氧化合物 制取方程式: MnO ₂+4HCl(浓) ====MnCl ₂+Cl ₂↑+2H ₂O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加热检验: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除杂:先通入饱和食盐水(除HCl),再通入浓H ₂SO ₄ (除水蒸气)收集:排饱和食盐水法或向上排气法尾气回收:Cl ₂+2NaOH ==== NaCl+NaClO+H ₂O⑷硫化氢制取原理:强酸与强碱的复分解反应制取方程式:FeS+H 2SO 4====FeSO 4+H ₂S ↑ 装置:启普发生器检验:能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除杂:先通入饱和NaHS 溶液(除HCl),再通入固体CaCl ₂ (或P ₂O 5)(除水蒸气) 收集:向上排气法尾气回收:H ₂S+2NaOH ==== Na ₂S+H ₂O⑸二氧化硫制取原理:稳定性强酸与不稳定性弱酸盐的复分解 制取方程式:Na ₂SO ₃+H ₂SO ₄==== Na ₂SO ₄+SO ₂↑+H ₂O 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检验:先通入品红试液,褪色,后加热又恢复原红色; 除杂:通入浓H ₂SO ₄ (除水蒸气) 无水氯化钙、P 2O 5 收集:向上排气法 尾气回收:SO ₂+2NaOH ==== Na ₂SO ₃+H ₂O 【防倒吸】+16HCl(浓)2KCl +2MnCl 25Cl 28H 2O ++2KMnO 4⑹二氧化碳制取原理;稳定性强酸与不稳定性弱酸盐的复分解制取方程式:CaCO₃+2HCl====CaCl₂+CO₂↑+H₂O 装置:启普发生器检验: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除杂:通入饱和NaHCO₃溶液(除HCl),再通入浓H₂SO₄(除水蒸气)收集:排水法或向上排气法⑺氨气制取原理:固体铵盐与固体强碱的复分解制取方程式:Ca(OH)₂+2NH₄Cl ====CaCl₂+2NH₃↑+2H₂O①直接加热浓氨水;②浓氨水中加生石灰(或碱石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基础知识补充
二、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
(前6个最常考,有下划线的必须熟记)
1.氨气?
(1)工业制法?(合成氨工业):N2+3H2?2NH3?
(2)实验室制法?(氯化铵和消石灰混合加热):?2NH4Cl+Ca(OH)2?CaCl2+2NH3?
↑+2H2O?
说明:试管口棉花的作用是支撑固定导管,且减少NH3与空气的对流,提高氨气的
纯度。
(3)实验室快速制氨法:浓氨水滴入到生石灰(或烧碱或碱石灰)表面快速产生氨气。
2.氯气?
(1) 工业制法?
①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烧碱、氢气和氯气:2NaCl+2H2O2NaOH?+H2↑+?Cl
2
↑?
②冶炼钠(或镁)时得到金属和氯气:2NaCl(熔融)?2Na?+?Cl2↑?
(2)实验室制法?
①KMnO4常温氧化浓盐酸:2KMnO4+16HCl(浓) = 2KCl+2MnCl2+5Cl2↑+8H2O?
②MnO2加热氧化浓盐酸:MnO2+4HCl(浓) ?MnCl2+Cl2↑+2H2O?(与稀盐酸
不反应)
3.二氧化硫?
(1)工业制法?
①高温煅烧硫铁矿:4FeS2+11O2?2Fe2O3+8SO2??
②火法炼铜得到副产物二氧化硫:Cu2S+O2??2Cu+SO2?
③燃烧硫磺得到二氧化硫:S+O2?SO2?
(2)实验室制法?
①Cu+2H2SO4(浓) ?CuSO4+SO2↑+2H2O?(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②Na2SO3+?H2SO4(70%)=Na2SO4+H2O+SO2?↑
说明:1、浓硫酸的浓度过高会使得溶液中没有H+,反应无法发生;硫酸浓度过低,
生成的
SO2与水反应并溶解在溶液中。
2、B装置的作用是验证SO2具有还原性;B装置中的现象是紫红色褪色或颜色
变浅;
离子方程式为5SO2+2MnO-4+2H2O===5SO2-4+2Mn2++4H
+
3、C装置的作用是验证SO2的氧化性;现象是溶液中产生黄色浑浊
4.氯化氢?
(1)工业制法?(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2+Cl2??2HCl?
(2)实验室制法?
①2NaCl+H2SO4(浓) ?Na2SO4+2HCl?↑?
②浓硫酸滴入到浓盐酸中快速制备HCl气体。
5.一氧化氮?
(1)工业制法?:
①氨的催化氧化(硝酸工业的第一步反应):4NH3+5O2?4NO+6H2O?
②NO2溶于水制硝酸的副产物:3NO2+H2O = 2HNO3+NO?
(2)实验室制法?:3Cu+8?HNO3(稀) = 3Cu(NO3)2+2NO↑+4H2O?
6.二氧化氮?
(1)工业制法?(硝酸工业的第二步反应):2NO+O2=2NO2?
(2)实验室制法:?Cu+4?HNO3(浓) = Cu(NO3)2+2NO2↑+2H2O?(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7.乙烯?
(1)工业制法?(石油裂解制乙烯) :?C4H10C2H6+C2H4?
C8H18?C6H14+C2H4?
(2)实验室制法(乙醇的消去反应?)?: CH3CH2OH?CH2=CH2?↑+H2O
?
8.乙炔?
实验室制法(电石水解法):CaC2+2H2O?=?Ca(OH)2+C2H2?↑?
9.氢气?
(1)工业制法
? ①水煤气法:(高温还原水蒸气)????C+H2O(g)??CO+H2?
②氯碱工业的副产物:(电解饱和食盐水)?2NaCl+2H2O 2?NaOH?+H2↑+?Cl
2
↑
(2)实验室制法?
①金属与非氧化性强酸反应:?Zn+H2SO4?=?ZnSO4+H2↑?
②金属与强碱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
10.氧气?
(1)工业制法:?
①分离液态空气法?
②电解氧化铝得到副产物氧气:2Al2O3(熔融)4Al+3O2?↑?
③冶炼金属汞、银时得到副产物氧气:2HgO??2Hg+O2↑;
2Ag2O??4Ag+O2↑?
(2)实验室制法?
①高锰酸钾受热分解:2KMnO4??K2MnO4+MnO2+O2↑?(固加热)
②氯酸钾受热分解:2KClO3??2KCl?+?3O2↑(固+固加热)
③双氧水催化分解:2H2O22H2O+O2↑?(固+液不加热)
11.二氧化碳
?
(1)工业制法
①高温分解,煅烧大理石:CaCO3?=?CaO+CO2?↑?
②玻璃工业副产物:SiO2+Na2CO3?=?Na2SiO3+CO2?↑;SiO2+CaCO3?=?CaSiO3+CO
2?
↑?
③联碱工业小苏打制纯碱的副产物:2NaHCO3?=?Na2CO3+H2O+CO2?↑?
(2)实验室制法:?CaCO3+2HCl=CaCl2+H2O+CO2↑?
12.一氧化碳?
(1)工业制法
? ①水煤气法(高温条件下还原水蒸气):??C+H2O(g)??CO+H2?
??? ②焦炭还原二氧化硅(工业制粗硅的副产物):2C+SiO2?=?Si+2CO↑
?(2)实验室制法
①草酸分解法:H2C2O4??CO↑+CO2?↑+H2O?,混合气体通过碱石灰得到一
氧化碳
②甲酸分解法:HCOOH??CO↑+H2O?
三、防倒吸装置
1、 吸不满
2、吸不着
3、 不愿吸(将硫酸换成水呢?可以。将CCl4换成苯呢?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