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水资源公报.docx
四川省关于省直接征收部分的水资源费标准及全省水资源费专用收据问题的通知-川价字非[1993]51号
![四川省关于省直接征收部分的水资源费标准及全省水资源费专用收据问题的通知-川价字非[1993]51号](https://img.taocdn.com/s3/m/482b2672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8a.png)
四川省关于省直接征收部分的水资源费标准及全省水资源费专用收据问题的通知正文:---------------------------------------------------------------------------------------------------------------------------------------------------- 四川省关于省直接征收部分的水资源费标准及全省水资源费专用收据问题的通知(川价字非[1993]51号1993年4月12日)各市(地、州)县(市、区)物价局、财政局、水电局:根据省政府36号令第十九条和二十五条的规定,现将省直接征收部分的水资源费标准有关事项及全省水资源费专用票据的问题通知如下:一、省直接征收部分的水资源费按下列标准执行:┌────────┬───────┬───────┐│标水│地表水│地下水││取水类别准源│││├────────┼───────┼───────┤│工业取水│0.03│0.04│├────────┼───────┼───────┤│生活取水│0.02│0.03│├────────┼───────┼───────┤│水力发电取水│0.00075 │0.00075 │├────────┼───────┼───────┤│其他取水│0.02│0.065 │└────────┴───────┴───────┘单位:水力发电取水(元/千瓦小时),其余取水(元/立方米)二、各地受省委托代征部分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按当地规定执行。
三、水资源费计征时间从省政府36号令颁布之日,即1993年2月19日开始计算。
四、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征收水资源费时,应使用《四川省水资源费专用收据》。
《四川省水资源费专用收据》由省财政厅监章统一印制,省水电厅统一发放。
五、全省水资源征收的具体解缴、使用等管理办法,另文下达。
——结束——。
成都水资源调查报告

成都水资源调查报告中国水资源现状不容乐观。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
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是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中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并且其分布极不均衡。
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中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中国水资源量评估20世纪80年代初,在水利部的支持下,全国开展了第一次水资源评估工作,并根据1956-1979年的水文气象资料,对全国水资源量进行了评价。
(1)降水总量。
1956-1979年间的平均年降水总量为6.2万亿立方米,折合降水深为648mm,比全球陆地平均值低约20%。
受气候与地形影响,降水的地区分布极不均匀,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台湾省多年平均年降水为2535mm,而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的多年平均年降水深则不足25mm。
(2)河川径流量。
在我国,降水量中约有56%通过陆面蒸发返回空中,其余44%形成径流。
全国河川径流量为2.7万亿立方米,折合径流量深为284mm。
其中地下水排泄量为6780亿立方米, 约占27%;冰川融水补给量为560亿立方米, 约占2%;从国境外流入的水量约为172亿立方米。
(3)土壤水通量。
根据陆面蒸散发量和地下水排泄量估算,全国土壤水通量约为4.2万亿立方米,其中约有16%通过重力作用补给地下含水层,最后由河道排泄形成河川基流量,其余3.5万亿立方米消耗于土壤和植被的蒸散发。
四川省地级以上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状况报告(2019年第四季度)

四川省地级以上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状况报告(2019年第四季度)1、监测范围根据四川省生态环境厅《2019年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方案》(川环办发〔2019〕10号)的要求,按照方案附件2“县(市、区)政府所在地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名单”,四川省共有178个县级集中式地表饮用水水源地179个监测断面(点位),各市州每季度按要求对其开展监测。
2019年四季度,21个市州实际监测179个县级集中式地表饮用水水源地共179个断面(点位)。
名单中,泸州古蔺县毛家岩水库(断面名:毛家岩水库点位)停用,南部县燕子窝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断面名:燕子窝)经批准撤销(川府函2019(106)号);雅安芦山县龙门水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断面名:龙门水厂玉溪河左支渠断面)因季节原因未开展监测。
名单外新增乐山犍为县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岷江镇江坝断面)、广安龙滩河渠道前池(龙滩河渠道前池断面)、及阿坝州金川县万林乡小火烧坡沟水源地(金川县万林乡小火烧坡沟断面)。
2、监测项目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项目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的基本项目(23项,化学需氧量除外)、表2的补充项目(5项)和表3的优选特定项目(33项),共61项,并统计取水量。
四季度,全省开展监测的179个县级断面(点位)中有177个完成了61项监测项目,占98.9%。
3、评价标准和方法地表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评价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Ⅲ类标准和表2、表3对应的标准限值;评价方法按《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试行)》(环办(2011)22号)进行,采用单因子评价法。
除水温、COD、总氮、粪大肠菌群以外的所有指标参与评价,总氮、粪大肠菌群作为参考指标单独评价(河流总氮除外)。
4、监测结果及评价2019年四季度,四川省127个县179个水源地的179个(河流型142个、湖库型37个)地表饮用水水源地监测断面(点位)所测项目全部达标,断面达标率100%;取水总量29756.25万吨,达标水量万吨29756.25万吨,水质达标率100%,县级行政单位所在城镇在用集中式地表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结果见表1。
2006年四川省水资源公报

2006年四川省水资源公报双击自动滚屏发布单位:admin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07-7-5 15:14:00综述四川省位于我国西南部,介于东经97°21′~108°31′,北纬26°03′~34°19′之间,幅员面积48.43万平方公里。
全省地势西高东低,可分为西部川西高原山地和东部四川盆地两大部分。
全省共辖18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
全省河流分属7个水资源二级流域。
2006年是四川省有统计记录51年来水资源最枯年份。
全省降水总量4018.48亿立方米,比常年(多年平均,下同)偏少15.2%;其中西部地区比常年偏少10.2%,东部地区比常年偏少21.2%。
全省地表水资源量1864.24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少28.7%;其中西部地区比常年偏少26.3 %,东部地区比常年偏少31.9%。
全省地下水资源量534.62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1865.84亿立方米。
四川省人均水资源量地区分布不均。
2006年全省人均水资源量2139立方米,其中西部人均水资源量15250立方米,东部人均水资源量953立方米。
全省114座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118.60亿立方米,比年初减少6.38亿立方米。
2006年全省总供用水量215.12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2.82亿立方米,其中西部地区比上年增加0.30亿立方米,东部地区比上年增加2.52亿立方米。
供水量中地表水源占91.0%,地下水源占7.8%,其他水源占1.2%;用水量中生产用水占88.6%,生活用水占10.4%,生态用水占1.0%。
全省用水消耗量102.98亿立方米,综合耗水率48%。
全省人均用水量247立方米,万元GDP(当年价)用水量246立方米,农田实灌亩均用水量362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用水量188立方米。
2006年全省废污水排放总量33.04亿吨(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其中工业废水占71.2%,建筑业废水占2.8 %,第三产业污水占5.4%,生活污水占20.6 %,入河废污水量26.43亿吨。
四川省水资源公报

2005年水资源公报综述2005年全省平均降水深1044.9毫米,折合降水总量5059.88亿立方米,比常年(多年平均,下同)偏多6.8%。
以龙门山~大凉山为分界的全省东西部两大地貌单元统计*,西部地区比常年偏多5.8%,东部地区比常年偏多8.0%。
全省地表水资源量2921.00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多11.7%;其中西部地区比常年偏多5.0%,东部地区比常年偏多21.0%。
全省地下水与地表水不重复计算量1.6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2922.6亿立方米,是自1999年以来我省水资源总量最为丰沛的年份。
全省114座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124.98亿立方米,比年初增加2.95亿立方米。
年度内全省总供用水量212.3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95亿立方米,其中西部地区比上年增加0.02亿立方米,东部地区比上年增加1.93亿立方米。
供水量中地表水源占90.0%,地下水源占8.0%,其他水源占2.0%;用水量中生产用水占88.9%,生活用水占10.1%,生态用水占1.0%。
全省用水消耗量105.11亿立方米,综合耗水率50%。
全省人均用水量246立方米,万元GDP(当年价)用水量286立方米,农田实灌亩均用水量373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用水量(取用新水)231立方米。
四川省第二、三产业废水(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和城镇生活污水2005年排放总量为31.66亿吨,其中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废水占72.6%,第三产业废水占6.2%,城镇生活污水占21.2%,入河废污水量25.31亿吨。
对全省2467公里河流进行水质评价结果,全年期Ⅱ类水域河长为1643公里,占评价河长的66.6%;Ⅲ类河长367公里,占14.9%;Ⅳ类河长218公里,占8.8%;Ⅴ类河长189公里,占7.7%;劣Ⅴ类河长50公里,占2.0%。
*东、西部地区划分东部盆地区(面积18.6万km2,水资源总量1351.29亿立方米):成都市、自贡市、泸州市、德阳市、绵阳市、广安市、遂宁市、内江市、乐山市、宜宾市、南充市、达州市、雅安市、广元市、巴中市、眉山市、资阳市西部高山高原区(面积29.8万km2,水资源总量1571.31亿立方米):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攀枝花市水资源量(一)降水量2005年省内大部分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偏多,比常年偏少的只有成都、德阳、广元、泸州市。
四川省水资源公报

2005年水资源公报综述一、水资源量二、供用水量三、水质概况四、洪涝、干旱情况五、重大水事综述2005年全省平均降水深1044.9毫米,折合降水总量5059.88亿立方米,比常年(多年平均,下同)偏多6.8%。
以龙门山~大凉山为分界的全省东西部两貌单元统计*,西部地区比常年偏多5.8%,东部地区比常年偏多8.0%。
全省地表水资源量2921.00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多11.7%;其中西部地区比常年偏多5.0%,东部地区比常年偏多21.0%。
全省地下水与地表水不重复计算量1.6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2922.6亿立方米,是自1999年以来我省水资源总量最为丰沛的年份。
全省114座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124.98亿立方米,比年初增加2.95亿立方米。
年度全省总供用水量212.3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95亿立方米,其中西部地区比上年增加0.02亿立方米,东部地区比上年增加1.93亿立方米。
供水量中地表水源占90.0%,地下水源占8.0%,其他水源占2.0%;用水量中生产用水占88.9%,生活用水占10.1%,生态用水占1.0%。
全省用水消耗量105.11亿立方米,综合耗水率50%。
全省人均用水量246立方米,万元GDP(当年价)用水量286立方米,农田实灌亩均用水量373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用水量(取用新水)231立方米。
省第二、三产业废水(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和城镇生活污水2005年排放总量为31.66亿吨,其中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废水占72.6%,第三产业废水占6.2%,城镇生活污水占21.2%,入河废污水量25.31亿吨。
对全省2467公里河流进行水质评价结果,全年期Ⅱ类水域河长为1643公里,占评价河长的66.6%;Ⅲ类河长367公里,占14.9%;Ⅳ类河长218公里,占8.8%;Ⅴ类河长189公里,占7.7%;劣Ⅴ类河长50公里,占2.0%。
*东、西部地区划分东部盆地区(面积18.6万km2,水资源总量1351.29亿立方米):市、市、市、德阳市、市、市、市、江市、市、市、市、达州市、市、市、市、眉山市、资阳市西部高山高原区(面积29.8万km2,水资源总量1571.31亿立方米):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市返回目录水资源量(一)降水量2005年省大部分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偏多,比常年偏少的只有、德阳、、市。
四川省2007年水资源简报

四川省2007年水资源简报第一篇:四川省2007年水资源简报四川省2007年水资源简报一、水资源总量1、降水量2007年全省降水量4584.5亿立方米,平均降水深946.7毫米,比上年增加14.1%,比常年减少3.3%。
其中,长江流域降水量4469.65亿立方米,平均降水深956.5毫米,比上年增加13.9%,比常年减少3.3%;黄河流域降水量114.85亿立方米,平均降水深677.2毫米,比上年增加23.7%,比常年减少3.6%。
2、地表水量2007年全省地表水资源量2224.3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646.4毫米,比上年增加19.3%,比常年减少14.9%。
其中,长江流域地表水资源量2194.3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469.6毫米,比上年增加19.5%,比常年减少14.5%;黄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30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176.8毫米,比上年增加7.2%,比常年减少36.8%。
3、水资源总量2007年全省水资源总量2225.9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9.3%,比常年减少14.9%。
其中,长江流域地表水资源量2195.9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9.5%,比常年减少14.5%;黄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3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7.2%,比常年减少36.8%。
4、水库蓄水变量全省共有11座大型水库,2007年全省大型水库年初蓄水量103.59亿立方米,年末蓄水量104.99亿立方米,比年初增加1.4亿立方米。
二、供用水量2007年全省供水总量214.72亿立方米。
其中,长江流域供水量214.46亿立方米,黄河流域供水量0.26亿立方米。
2007年全省用水总量214.72亿立方米。
其中,长江流域用水量214.46方米,黄河流域用水量0.26亿立方米。
三、废污水排放量2007年四川省废污水排放总量为31.82亿吨(不包括火电厂直流式冷却水排放量)。
其中,生活污水排放量为7.04亿吨,占22.1%;第二产业废污水排放量23.02亿吨,占72.3%;第三产业废污水排放量1.77亿吨,占5.6%。
2017年四川省水资源公报

2017年四川省水资源公报说明:《四川省水资源公报2017》中多年平均值统一采用1956~2000年系列平均值。
综述2017年,全省平均降水量941.35mm,折合降水总量4558.49亿m3,比多年平均减少3.81%,比2016年增加2.18%,属平水年。
全省地表水资源量2466亿m3,地下水资源量607.54亿m3,地下水资源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1.15亿m3,水资源总量为2467.15亿m3,比多年平均减少5.67%。
全省51座大型水库、181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比年初增加1.72亿m3。
全省总供水量和总用水量均为268.40亿m3。
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254.60亿m3,占94.9%;地下水源供水量11.83亿m3,占4.4%;其他水源供水量1.97亿m3,占0.7%。
生活用水50.81亿m3,占18.9%;工业用水51.37亿m3,占19.1%;农业用水160.42亿m3,占59.8%;人工生态环境补水5.80亿m3,占2.2%。
全省用水消耗总量141.02亿m3,耗水率52.5%。
全省人均综合用水量324m3,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用水量73.0m3,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用水量44.6m3,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467。
全省水质评价河长9258km,Ⅰ~Ⅲ类河长比例为90.2%,与2016年同比上升2.0个百分点。
评价水库150座,Ⅰ~Ⅲ类水质水库比例为57.3%,其中64.0%水库处于富营养状态。
评价水功能区327个,达标率为74.0%。
一、水资源量(一)降水量图1 2017年水资源二级区降水量与多年平均比较图2 2017年行政区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对照情况(二)地表水资源量图3 2017年水资源二级区天然年径流深与多年平均比较乐山市811.45-14.22-12.04凉山州587.32-20.83-11.47图4 2017年行政区天然年径流深与多年平均对照情况2017年,从省外流入我省境内的水量1356.59亿m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 年水资源公报综述一、水资源量二、供用水量三、水质概况四、洪涝、干旱情况五、重大水事综述2005 年全省平均降水深1044.9毫米,折合降水总量5059.88亿立方米,比常年(多年平均,下同)偏多 6.8%。
以龙门山~大凉山为分界的全省东西部两大地貌单元统计* ,西部地区比常年偏多 5.8%,东部地区比常年偏多 8.0%。
全省地表水资源量 2921.00 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多11.7%;其中西部地区比常年偏多 5.0%,东部地区比常年偏多21.0%。
全省地下水与地表水不重复计算量 1.6 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2922.6 亿立方米,是自 1999 年以来我省水资源总量最为丰沛的年份。
全省 114 座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124.98 亿立方米,比年初增加 2.95 亿立方米。
年度内全省总供用水量212.3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 1.95 亿立方米,其中西部地区比上年增加0.02 亿立方米,东部地区比上年增加 1.93 亿立方米。
供水量中地表水源占90.0%,地下水源占 8.0%,其他水源占 2.0%;用水量中生产用水占 88.9%,生活用水占10.1%,生态用水占 1.0%。
全省用水消耗量 105.11 亿立方米,综合耗水率50%。
全省人均用水量 246 立方米,万元GDP(当年价)用水量286 立方米,农田实灌亩均用水量373 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用水量(取用新水)231 立方米。
四川省第二、三产业废水( 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 ) 和城镇生活污水 2005 年排放总量为31.66 亿吨,其中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废水占72.6 %,第三产业废水占 6.2%,城镇生活污水占21.2%,入河废污水量25.31亿吨。
对全省 2467 公里河流进行水质评价结果,全年期Ⅱ类水域河长为1643 公里,占评价河长的66.6%;Ⅲ类河长 367 公里,占 14.9%;Ⅳ类河长218 公里,占8.8%;Ⅴ类河长189 公里,占7.7%;劣Ⅴ类河长50 公里,占 2.0%。
*东、西部地区划分东部盆地区(面积 18.6 万 km2,水资源总量 1351.29 亿立方米):成都市、自贡市、泸州市、德阳市、绵阳市、广安市、遂宁市、内江市、乐山市、宜宾市、南充市、达州市、雅安市、广元市、巴中市、眉山市、资阳市西部高山高原区(面积29.8 万 km ,水资源总量1571.31亿立方米):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攀枝花市返回目录水资源量(一)降水量2005 年省内大部分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偏多,比常年偏少的只有成都、德阳、广元、泸州市。
年降水量分布趋势是:盆地东部大巴山米仓山一般为1000~ 1600 毫米,比常年偏多10~30%;盆地西缘山地大相岭一带一般为1400~ 2400毫米,比常年偏多5%~ 10%;龙门山、邛崃山一带一般为 1000~ 1400 毫米,比常年偏多10%;盆地底部一般为800~1200 毫米,比常年偏多5%~ 10%。
西部高山高原区大体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变化介于600~ 1600 毫米,比常年偏多0~ 15%。
全省年度平均降水量1044.9 毫米,折合降水总量为5059.88 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1.0%,比常年增加 6.8%。
金沙江石鼓以上比常年减少16.0%,金沙江石鼓以下比常年增加8.6%,岷沱江比常年增加8.1%,嘉陵江比常年增加9.4%,黄河龙羊峡以上比常年增加7.4%。
各二级水资源区与常年比较见图1。
各市(州)级行政区2005 年降水量与常年比较见表 1 和图 2。
图 1 2005 年水资源分区降水量与常年比较图 2 2005 年行政区降水量与常年比较年降水量与上表年1比较2005与年常行年政比区较降水量与上年、年常降年水比量较(毫与上年比较与常年比较市(州)市(州)(毫米)( ± %)( ± %)米)( ± %)( ± %)(二)地表水资源量地表水资源量指河全省1044.911 6.8南充市1032.18.8 3.3流、湖泊、冰川等地成都市1148.6-3.5-6.1眉山市1393.923.6 2.2表水体的动态水量,自贡市1188.343.318.3宜宾市125429.612.2用天然河川径流量表攀枝花市1286.835.716.7广安市118813.312.1示。
2005 年全省地表泸州市1086.4-2.2-1.4达州市1517.811.421.6水资源量 2921 亿立方德阳市928.13-11雅安市1780.517.515.1米,折合径流深 603.2绵阳市1133.923.8 4.8巴中市1413.816.418.9毫米,比上年增加广元市954.9 6.1-7.5资阳市995.739.116.520.3%,比常年增加遂宁市955.226.510.7阿坝州852.18.1511.7%。
金沙江石鼓以内江市1043.322.4 6.2甘孜州820 4.44上比常年减少35%,金乐山市1647.829.613凉山州1194.67.68.3沙江石鼓以下比常年增加 16.0%,岷沱江比常年增加15.6%,嘉陵江比常年增加14.3%。
各二级水资源区天然年径流量与常年比较见图3。
在各市(州)级行政区中,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偏多10%以上的有成都、自贡、内江、乐山、南充、眉山、宜宾、广安、达州、雅安、巴中、资阳市(其中,自贡市、内江市较常年分别增加了78.8%和 49.3%);较常年偏多10%以下的有德阳市、甘孜州、凉山州;接近常年值的有攀枝花市、泸州市、绵阳市、遂宁市、阿坝州;广元市较常年明显偏低。
各市(州)行政区2005 年天然径流深及其与上年、常年比较见表 2 和图 4。
图 3 2005 年水资源区天然年径流量与常年比较年径流深(毫表与上2年比2005较与年常行年政比区较天然径流深与上年、年常径年流比深较与上年比较与常年比较市(州)市(州)米)( ±%)( ±%)(毫米)( ±%)( ± %)全省603.220.311.7南充市416.429.927.2图 4 2005 年行政区天成都市751.614.014.1眉山市1030.676.424.5然径流量与常年比较自贡市603.7148.078.8宜宾市808.066.117.82005 年从省外流入省境攀枝花市650.7 1.10.5广安市601.632.129.0的水量为 1061.68 亿立泸州市500.4 4.0-0.5达州市806.016.128.7方米,从省内流出省境德阳市514.530.3 1.4雅安市1450.843.529.6的水量 3818.17 亿立方绵阳市567.955.10.7巴中市832.851.443.1米。
与常年比较,入省广元市442.453.1-14.0资阳市364.1127.038.0境水量减少 256.31 亿立遂宁市211.331.9-0.8阿坝州473.4 1.5-0.3方米,出省境水量减少内江市415.9124.049.3甘孜州476.9 4.97.140.93 亿立方米。
乐山市1272.261.337.9凉山州709.211.0 6.9(三)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是指由降水、地表水体(含河道、湖库、渠系和渠灌田间)入渗补给地下含水层的动态水量。
全省仅成都平原采用补给量法计算,包括降水入渗补给量,地表水体入渗补给量, 其余各地按山丘区采用排泄量法计算。
2005 年全省地下水资源量 590.04亿立方米,其中成都平原评价面积 5968 平方公里,地下水资源量 25.43亿立方米;山丘区评价面积 477590平方公里,地下水资源量568.41 亿立方米;平原区与山丘区之间地下水重复计算量 3.8 亿立方米。
2005 年各二级水资源区的地下水资源量见表3, 2005 年各市(州)级行政区地下水资源量见表4。
(四)水资源总量水资源总量是指评价区内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地下产水总量(不含区外来水量),由地表水资源量与地下水资源量相加,扣除两者之间互相转化的重复计算量,加上成都平原地下水潜水蒸发量而得。
2005 年全省水资源总量为2922.6 亿立方米,比常年增加11.7%。
全省产水总量占降水总量的57.8%,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量为60.35 万立方米。
水资源二级区总水资源量比常年增加有,金沙江石鼓以下比常年增加16.0%,岷沱江比常年增加15.7%,嘉陵江比常年增加14.3%,汉江增加30.8%,龙羊峡以上增加 1.1%;比常年减少有金沙江石鼓以上比常年减少34.7%,宜宾至宜昌减少 3.3%,水资源二级区2005 年水资源总量见表3。
各市(州)行政区2005 年水资源总量见表4,与常年比较见图 5。
按 2005 年人口统计,年度内全省人均占有水资源量3388 立方米,其中,东部地区人均水资源量1708 立方米,西部地区人均水资源量 21948 立方米。
除乐山市、雅安市、攀枝花市、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人均水资源量分别为:4715 立方米、 14160 立方米、 4487 立方米、 45848立方米、 74969 立方米、9939 立方米外,其余15 市人均水资源量均低于我省平均值。
其中人均不足800 立方米的有遂宁、内江、南充、资阳市,尤以遂宁市为最,人均水资源量仅为 301 立方米。
图 5 2005 年行政区水资源总量与常年比较表 32005 年水资源分区水资源量单位:亿立方米地表地下水资源重复总水人均水资源量年降水量水资源水资源二级区计算量资源量(m3)量量全省5059.882921.00590.04588.442922.603388金沙江石鼓以上219.3487.5637.6237.62191.6383281金沙江石鼓以下1484.54898.06185.82185.82898.0614926岷沱江1805.941187.09242.86241.291188.663387嘉陵江1160.01567.5587.9887.95567.581632宜宾至宜昌255.36127.6524.3324.33127.651342汉江 6.76 5.100.610.61 5.102621龙羊峡以上127.9548.0010.810.848.0027413表 42005 年行政分区水资源量单位:亿立方米地表地下重复总水资源人均水资源量市(州)年降水量水资水资源计算量量(m3)源量量全省5059.882921590.04588.442922.63388成都市138.6590.7426.0724.591.87863自贡市52.0526.44 2.9 2.926.44833攀枝花市95.8148.457.587.5848.454487泸州市132.9961.2512.5912.5961.251277德阳市55.5130.7711.2111.2131.21816绵阳市229.56114.9725.8625.83115.002167广元市154.9471.799.949.9471.792359遂宁市50.9111.26 1.53 1.5311.26301内江市56.5222.54 1.96 1.9622.54536乐山市212.45164.0228.128.1164.024715南充市129.9552.43 6.51 6.5152.43719眉山市100.7974.5312.6212.6274.532187宜宾市166.55107.3218.8618.86107.322067广安市75.5338.25 4.07 4.0738.25841达州市251.28133.4418.7118.71133.442084雅安市268.12218.4745.0145.01218.4714160巴中市174.07102.549.429.42102.542825资阳市79.1128.93 3.36 3.3628.93592阿坝州702.23390.1278.5678.56390.1245848甘孜州1215.44706.81174.3174.3706.8174969凉山州717.41425.9390.8590.85425.939939(五)水库蓄水动态根据 2005 年度全省 11座大型水库和103 座中型水库统计,年末蓄水总量为124.98 亿立方米,比年初蓄水总量增加 2.95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