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合集下载

2013年宝安区水资源公报

2013年宝安区水资源公报
Content
目录
一、综述…………………………………………………………… 1 二、来水分析……………………………………………………… 3 三、蓄水动态……………………………………………………… 7 四、供用水量……………………………………………………… 9 五、用水指标……………………………………………………… 17 六、用水量趋势………………………………………………… 19 七、水环境概况………………………………………………… 26 八、重要水事……………………………………………………… 28
降雨量 2080.7 1938.9 1694.2 1500.1 1677.0
03
宝安区 2013 年水资源公报
BAOAN WATER RESOURCES BULLETIN 2013
2013 年宝安区各雨量站月降雨量图
2013 年宝安区各雨量代表站年降雨量图
注:宝安区各雨量代表站降水量为市气象台提供数据。
14
农业 工业 城市公共
2013 年宝安区耗水量
水田 水浇地 菜田 林牧渔灌溉及补水
牲畜 小计 火(核)电 一般工业 小计 建筑业 服务业 小计
耗水率(%) 耗水量
耗水率(%) 耗水量
耗水率(%) 耗水量
耗水率(%) 耗水量
耗水率(%) 耗水量
耗水率(%) 耗水量
耗水率(%) 耗水量
耗水率(%) 耗水量
2013 年宝安区原水供水量
地表水源供水量 地下水源供水量
其他水源 原水总供水量
本地自产水 区外调水 小计 浅层水 深层水 小计
污水处理回用 雨水利用 海水淡化 小计 合计
单位:万立方米 13565.69 30116.35 43682.04

2013年重庆市水资源公报

2013年重庆市水资源公报

重庆市水资源公报CHONGQING WATER RESOURCES BULLETIN2013重庆市水利局二○一四年五月前言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

重庆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按年度编发《重庆市水资源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定期向社会公布我市上一年度水资源的情势,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提供数据支撑,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提供指导,为提高我市水资源及水环境承载能力提供基础资料,以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编制《公报》的基础资料,主要来源于市水利局、市统计局、市环保局、市经信委、市市政委、市规划局、市国土房管局、长江上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等部门,技术规范采用《水资源公报编制规程》(GB/T 23598―2009)。

《公报》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相关市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目录一综述 (1)二水资源量 (3)三蓄水动态 (10)四供用水量 (12)五水资源质量 (15)六综合分析 (17)七重要水事 (19)一综述重庆市位于长江上游,幅员面积82401平方公里。

境内河流纵横,长江自西南向东北横贯市境,北有嘉陵江,南有乌江汇入,形成向心的、不对称的网状水系。

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74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42条。

降水量2013年全市平均降水量1063.6毫米,折合年降水量876.43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少1.57%,比多年平均降水量减少10.18%,属偏枯年份。

水资源量2013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为474.34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少0.53%,较多年平均值偏少16.45%。

蓄水动态2013年全市大中型水库年末总蓄水量49.4209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减少2.0850亿立方米,下降4.05%。

供用水量2013年全市总供用水量为83.9066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17%。

2013年全国环境公报

2013年全国环境公报

2013年全国环境公报【篇一:2013全国环境统计公报】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13年)2015-03-16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围绕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治理三项重点工作,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扎实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取得新进展,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化。

与2012年相比,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2.93%、氨氮排放量下降3.12%、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3.48%、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4.72%。

但是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环境风险不断凸显,污染治理任务仍然艰巨。

全国废水排放总量695.4亿吨。

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09.8亿吨、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485.1亿吨。

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2352.7万吨,其中,工业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319.5万吨、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125.8万吨、城镇生活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889.8万吨。

废水中氨氮排放量245.7万吨。

其中,工业源氨氮排放量为24.6万吨、农业源氨氮排放量为77.9万吨、城镇生活氨氮排放量为141.4万吨。

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2043.9万吨。

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835.2万吨、城镇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08.5万吨。

全国废气中氮氧化物排放量2227.4万吨。

其中,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为1545.6万吨、城镇生活氮氧化物排放量为40.7万吨、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为640.6万吨。

全国废气中烟(粉)尘排放量1278.1万吨。

其中,工业烟(粉)尘排放量为1094.6万吨、城镇生活烟尘排放量为123.9万吨、机动车烟(粉)尘排放量为59.4万吨。

全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32.8亿吨,综合利用量20.6亿吨,贮存量4.3亿吨,处置量8.3亿吨,倾倒丢弃量129.3万吨,全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62.2%。

全国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3156.9万吨,综合利用量1700.1万吨,贮存量810.8万吨,处置量701.2万吨,全国工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处置率为74.8%。

2013年北京市水资源公报

2013年北京市水资源公报

2013年北京市水资源公报(2013)北京市水务局《北京市水资源公报》编委会主办单位:北京市水务局编制单位:北京市水文总站审定:刘斌审核:戴育华审查:杨忠山技术负责:黄振芳杨启涛公报编制:范庆莲参加人员:戴岚白国营周东刘文光焦忠志孙峰刘翠珠梁灵君窦艳兵王亚娟杜龙刚杨卓王林虎前言为便于社会各界了解我市水资源状况,现发布2013年度《北京市水资源公报》。

《北京市水资源公报》是向社会发布水资源情势的综合性年报,是水资源统一规划管理、配置和节约保护的基础工作。

内容包括:概述、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地下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供用水量、水质评价。

2013年,北京市水资源总量为24.81亿m3,按照年末常住人口2114.8万人计算,北京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17m3,人多水少是北京的基本市情水情。

目录一、概述 (1)二、水资源 (2)(一)降水量 (2)(二)地表水资源 (5)(三)地下水资源 (8)(四)水资源总量 (11)三、水资源利用 (12)(一)供水量 (12)(二)用水量 (12)四、水质 (14)(一)废污水排放量 (14)(二)水质评价 (14)一、概述2013年全市平均降水量为501mm,比2012年降水量708mm 少29%,比多年平均值585mm少14%,相当于频率为70%的枯水年。

全市地表水资源量为9.43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15.38亿m3,水资源总量为24.81亿m3,比多年平均37.39亿m3少34%。

全市入境水量为7.07亿m3(未包括南水北调河北应急调水3.68亿m3),比多年平均21.08亿m3少66%;出境水量为15.44亿m3,比多年平均19.54亿m3少21%。

全市18座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为18.07亿m3,可利用来水量为8.16亿m3。

官厅、密云两大水库年末蓄水量为15.00亿m3,可利用来水量为6.06亿m3。

全市平原区年末地下水平均埋深为24.52m,地下水位比2012年末下降0.25m,地下水储量相应减少1.28亿m3,比1998年末减少64.7亿m3,比1980年末减少88.5亿m3,比1960年减少109.2亿m3。

环保部2013年环境公报

环保部2013年环境公报

2013年,全国废水排放量695.4亿吨,比上年增加1.5%。

工业废水排放量209.8亿吨,比上年减少5.3%;占废水排放总量的30.2%,比上年减少2.1个百分点。

2013年,全国工业废水中石油类排放量1.7万吨,比上年增加0.4%;挥发酚排放量1259.1吨,比上年减少15.0%;氰化物排放量162.0吨,比上年减少5.7%。

工业废水中重金属汞、镉、六价铬、总铬、铅及砷排放量分别为0.8吨、17.9吨、58.1吨、161.9吨、74.1吨和111.6吨,重金属污染物分别比上年减少27.3%、33.0%、17.5%、14.2%、23.7%和12.6%。

表2-2 全国工业废水中重金属及其他污染物排放量单位:吨工业废水中汞排放量前3位省份依次为湖南、广西和甘肃,3个省份工业废水汞排放量为0.4吨,占全国废水汞排放量的54.0%。

工业废水中镉排放量前3位的省份依次为湖南、江西和甘肃,3个省份工业废水镉排放量为9.9吨,占全国工业废水镉排放量的55.6%。

工业废水中六价铬排放量前3位的省份依次为江西、湖北和浙江,3个省份工业废水六价铬排放量为35.0吨,占全国废水六价铬排放量的60.2%。

工业废水中总铬排放量前3位的省份依次为河南、广东和浙江,3个省份工业废水总铬排放量为70.7吨,占全国废水总铬排放量的43.7%。

工业废水中铅排放量前3位的省份依次为湖南、甘肃和广西,3个省份工业废水铅排放量为38.5吨,占全国废水总铬排放量的52.0%。

工业废水中砷排放量前3位的省份依次为湖南、江西和西藏,3个省份工业废水砷排放量为60.8吨,占全国废水砷排放量的54.4%。

行业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情况2013年,重金属(汞、镉、六价铬、总铬、铅、砷)排放量位于前4位的行业依次为金属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4个行业重金属排放量为307.2吨,占重点调查工业企业重金属排放量的72.3%。

2013长沙水资源公报

2013长沙水资源公报

161
小计
27052 15930 -11122 2
12238 7566 -4672 17
18735 10998 -7736
606
11
三、供用水量
(一)供水量
2013年全市供水总量 38.31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供水量 36.99亿立方 米,占总供水量的 96.6%,地下水供水量 1.315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 3.4%。地表水供水量中,水利供水 25.86亿立方米,市政供水(自来水) 6.742亿立方米,自备取水 4.2756亿立方米,非水利工程供水 0.1068亿立方 米,分别占地表水供水量的 69.93%、18.23%、11.56%和 0.29%。见表 8。
全市 11819平方公里国土面积 2013的地表水资源产水量为 86.71亿立方 米,折合年径流深 733.6毫米,比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偏少 9.9%。
各县(市)地表水资源量与多年平均比较:市区偏多 5.5%,长沙县偏少 4.8%,浏阳市偏少 23.6%,宁乡县偏多 4.8%。各区(县、市)地表水资源量见 表 3。
-18.5
1874.9
4999
1464.5 1617.9
-9.5
2231.2
2906
1464.5 1415.7
3.4
1768.0
与 2012比 较% -32.2 -31.0 -36.7 -34.4
-17.2
2
2013年降水特点: 1、降水量地域分布 高值区:浏阳河上游一带,年降水量在 1600毫米以上,全市最大降水量
0.7736亿立方米。 表7
2013年全市大中小水库蓄水动态
行政分区
市区 长沙县 浏阳市 宁乡县 小计
蓄水总计(万立方米) 上年末蓄水量

2013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3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3年中国水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13年,我国干旱、洪涝及台风灾害频发、重发,黑龙江、嫩江、松花江发生流域性大洪水,其中黑龙江下游洪水超百年一遇。

一些地区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暴雨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

有14个台风影响我国,9个在东南沿海登陆,双台风甚至三台风生成较多,风雨、潮洪交织影响。

西南、西北等地发生冬春旱,江淮、江南及西南部分地区发生严重伏旱。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水利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和汪洋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超前部署、科学防控、有效应对,防汛抗旱取得重大胜利,洪涝灾害死亡人数较2000年以来均值减少5成,完成抗旱浇地3.7亿亩次,解决了2007万农村群众因旱临时饮水困难,最大程度减轻了灾害损失,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乡供水安全。

2013年,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取得显著成效。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建立由政府主要负责人负总责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行政首长负责制,水利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0个部门组建考核工作组。

绝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完成控制指标分解到地级行政区域。

重要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工作有序推进,基本实现省界缓冲区水质断面监测全覆盖。

节水型社会建设深入开展,水利部联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开展节水产品普及推广和质量提升行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教育部开展节水型企业、单位、教育基地等节水载体建设。

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管理、入河排污口监管不断强化,地下水治理与保护逐步加强。

印发《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启动46个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

实施应急水量统一调度,妥善处置浊漳河等19起突发水污染事件。

七大流域综合规划(修编)经国务院批复实施,水利规划体系不断完善。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全面完成,普查成果得到广泛应用。

一、水资源量降水量2013年,全国平均降水量661.9mm,折合降水总量62674.4亿m3,比常年值偏多3.0%。

2013水资源公报 (1)

2013水资源公报 (1)

表1 市(直管县)2013年大中型灌区及小型样点灌区灌溉用水量调查表序号灌区名称所在行政区名称所属水资源二级区名称灌区类型设计灌溉面积(万亩)有效灌溉面积(万亩)实际灌溉面积(万亩)水源取水量(万m3)灌溉毛用水量(万m3)亩均灌溉毛用水量(m3/亩)地表水地下水其他水源合计(1) (2) (3) (4) (5) (6) (7) (8) (9)1 宋岗电灌淅川县香花渠灌21.41 13 13 3380 3380 3380 260注1.大中型灌区指设计灌溉面积在10万亩及以上的灌区,样点灌区指2013年度各市(直管县)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确定的小型样点灌区;2.所在行政区按灌区受益范围所在的省辖市/省直管县填写,当灌区受益范围跨省辖市/省直管县时,应分别填写所在省辖市/省直管县名称及其所占比例;3.所属水资源二级区名称按灌区受益范围所在的水资源二级区填写,当灌区受益范围跨水资源二级区时,应分别填写所属水资源二级区名称及其所占比例;4.灌区类型按“渠灌”、“井灌”、“井渠结合”填写;5.设计灌溉面积填写灌区上级主管部门最新批准的规划设计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填写在现有水源、工程等条件下在一般年份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面积,包括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和非耕地上的林地、园地、牧草地有效灌溉面积;实际灌溉面积填写2013年实际灌溉到的面积,在同一亩耕地上无论灌水几次,都应按一亩统计,不应按灌溉亩次统计;6.水源取水量按灌区所有取水口取用的地表水、地下水和其他水源用于农业灌溉水量分别填写。

地表水包括从河流、湖泊、水库、塘坝等地表水体取用的水量,地下水指直接取自地下含水层用于灌溉的水量,其他水源包括污水处理再利用、雨水集蓄利用等用于灌溉的水量。

7.灌溉毛用水量填写水源取水量中用于灌区耕地和非耕地灌溉的水量,包括渠系输水损失。

8. (3)≤(2),(7)=(4)+(5)+(6),(8)=(7),(9)=(8)/(3)。

表3 市(直管县)2013年一般工业企业用水情况调查表序号一般工业企业名称所在地址所属水资源二级区名称所属行业大类名称工业总产值(万元)用水量(万m3)海水直接利用量(万m3)用水计量情况省辖市/省直管县县级行政区河湖库水地下水自来水再生水其他淡水合计1 淅川县楚都饭店河南省淅川县汉江餐饮0.36 0.36 有2 淅川县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机械加工0.3 0.3 无3 河南省淅川县银志油业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油类加工 3 3 无4 淅川县金鹏化冶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常用有色金属冶炼4.5 4.5 无5 南阳福森镁粉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镁冶炼0.52 0.52 有6 淅川县伟业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铁合金冶炼0.6 0.6 无7 淅川县铝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铝加工1253554 47 47 有8 淅川县双河水电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水力发电8240 8240 有9 河南省淅川县玉典化冶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钒冶炼 5 5 有10 南阳市润达钒业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钒冶炼7.32 7.32 有11 淅川县王河水电站河南省淅川县汉江水力发电4320 4320 有12 淅川县自来水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自来水生产和供应435 435 有13 淅川县寺湾尚台水电站河南省淅川县汉江水力发电9720 9720 有14 淅川县香花镇自来水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自来水生产和供应8 8 有15 淅川县玉典钒业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钒冶炼 4 4 有16 河南省淅川县土产果品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土产果品加工0.3 0.3 有17 淅川县丹江减振器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机械零部件加工0.1 0.1 有18 南阳淅减汽车减振器有限公司淅川汽车减振器厂河南省淅川县汉江机械零部件加工198566 34 34 有19 河南淅川水泥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水泥制品制造23792 9.8 9.8 有20 河南淅川丰源录碱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碱冶炼12.4 12.4 有21 福森药业淅川县丹阳迎宾馆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餐饮业 6 6 有22 淅川县医药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药品零售服务0.2 0.2 有23 淅川县通用机械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机械加工0.06 0.06 无24 南阳宛运集团有限公司淅川分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汽车运输服务1 1 有25 河南福森药业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药品加工266390 26.6666 26.6666 有26 淅川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电影发行放映0.008 0.008 无27 淅川县金华圣泉饮用水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饮用水加工8 8 有28 纯水岸发展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洗浴服务0.9 0.9 有29 淅川县金山石材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石材加工0.36 0.36 无30 淅川县常鼎置业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房屋建筑业7 7 有31 淅川县华新铸造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机械零部件加工2.11 2.11 有32 淅川县金山购物广场河南省淅川县汉江其他日用品零售4.8 4.8 无33 中线工程2标项目经理部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南水北调中线淅川段工程施工1标项目经理部河南省淅川县汉江公路工程建筑6.3 6.3 无34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陶岔渠首枢纽工程项目经理部河南省淅川县汉江公路工程建筑6.835 6.835 无35 淅川县顺隆弹簧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弹簧制造0.9 0.9 有36 淅川县金帝服装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服饰制造 1 1 有37 河南亚欣冶金材料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常用有色金属冶炼2 2 有38 淅川县源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肥料制造 2 2 有39 河南省淅川县广智源合金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机械加工0.8 0.8 有40 淅川县绿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其它制造业1.5 1.5 有41 淅川县永益化冶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冶金制造 1.5 1.5 有42 淅川县鸿鑫新型墙材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建筑建材 1.2 1.2 有43 淅川县上集红伟石板厂河南省淅川县汉江石材加工0.6 0.6 无44 淅川县新远黄石矿河南省淅川县汉江石材开采 1 1 无45 河南九龙冶金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冶金加工8 8 有46 淅川同星面业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面粉加工0.2 0.2 有47 淅川县全程建筑建材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建筑建材 2 2 有48 淅川县龙腾建材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建筑建材 1.5 1.5 有4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南阳淅川县第三加油站河南省淅川县汉江天然气供应业0.24 0.24 有5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南阳淅川县第二加油站河南省淅川县汉江天然气供应业0.024 0.024 有51 淅川县华瑞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精密铸造0.8 0.8 有52 中铁隧道集团一处有限公司三淅高速XSTJ-2标项目经理部河南省淅川县汉江公路工程 5 5 有53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三淅XSTJ-3标项目经理部河南省淅川县汉江公路工程 1.5 1.5 有54 邯郸市光太路工程有限公司三淅高速XSTJ-4标项目经理部河南省淅川县汉江公路工程 6.25 6.25 有55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三淅高速XSTJ-5标项目经理部河南省淅川县汉江公路工程 1 1 有56 淅川县金利管业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机械加工0.5 0.5 有57 淅川县林吉特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县汉江机械加工0.6 0.6 有58 河南省淅川县豫宛调味品厂河南省淅川县汉江调味品加工0.5 0.5 有注 1. 行业大类名称根据企业从事的主要经济活动性质对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的大类进行填写;2. 用水量指企业取用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新水量,应包括生产用水、辅助生产(包括机修、运输、空运站等)用水和附属生产(包括厂区办公楼、绿化、浴室、食堂、厕所等)用水,不包括企业内部的重复利用水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中国水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13年,我国干旱、洪涝及台风灾害频发、重发,黑龙江、嫩江、松花江发生流域性大洪水,其中黑龙江下游洪水超百年一遇。

一些地区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暴雨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

有14个台风影响我国,9个在东南沿海登陆,双台风甚至三台风生成较多,风雨、潮洪交织影响。

西南、西北等地发生冬春旱,江淮、江南及西南部分地区发生严重伏旱。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水利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和汪洋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超前部署、科学防控、有效应对,防汛抗旱取得重大胜利,洪涝灾害死亡人数较2000年以来均值减少5成,完成抗旱浇地3.7亿亩次,解决了2007万农村群众因旱临时饮水困难,最大程度减轻了灾害损失,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乡供水安全。

2013年,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取得显著成效。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建立由政府主要负责人负总责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行政首长负责制,水利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0个部门组建考核工作组。

绝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完成控制指标分解到地级行政区域。

重要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工作有序推进,基本实现省界缓冲区水质断面监测全覆盖。

节水型社会建设深入开展,水利部联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开展节水产品普及推广和质量提升行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教育部开展节水型企业、单位、教育基地等节水载体建设。

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管理、入河排污口监管不断强化,地下水治理与保护逐步加强。

印发《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启动46个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

实施应急水量统一调度,妥善处置浊漳河等19起突发水污染事件。

七大流域综合规划(修编)经国务院批复实施,水利规划体系不断完善。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全面完成,普查成果得到广泛应用。

一、水资源量降水量2013年,全国平均降水量661.9mm,折合降水总量62674.4亿m3,比常年值偏多3.0%。

从水资源分区看,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西北诸河6个水资源一级区(以下简称北方6区)平均降水量为362.4mm,比常年值偏多10.4%;长江(含太湖)、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4个水资源一级区(以下简称南方4区)平均降水量为1193.3mm,与常年值接近。

从行政分区看,东部11 个省级行政区(以下简称东部地区)平均降水量1178.4mm,比常年值偏多6.6%;中部8个省级行政区(以下简称中部地区)平均降水量913.7mm,与常年值接近;西部12个省级行政区(以下简称西部地区)平均降水量517.8mm,比常年值偏多3.2%。

地表水资源量2013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6839.5亿m3,折合年径流深283.4mm,比常年值偏多0.5%。

从水资源分区看,北方6区地表水资源量为5538.2亿m3,折合年径流深91.4mm,比常年值偏多26.4%;南方4区为21301.3亿m3,折合年径流深624.1mm,比常年值偏少4.6%。

从行政分区看,东部地区地表水资源量5751.7亿m3,折合年径流深539.6mm,比常年值偏多10.9%;中部地区地表水资源量6254.4亿m3,折合年径流深374.9mm,比常年值偏少0.8%;西部地区地表水资源量14833.4亿m3,折合年径流深220.2mm,比常年值偏少2.5%。

2013年,从国境外流入我国境内的水量214.9亿m3,从我国流出国境的水量5282.2亿m3,流入界河的水量2299.1亿m3;全国入海水量15606.4亿m3。

地下水资源量全国矿化度小于等于2g/L地区的地下水资源量8081.1亿m3,与常年值接近。

其中,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1782.1亿m3;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6610.7亿m3;平原区与山丘区之间的地下水资源重复计算量311.7亿m3。

北方6区平原地下水总补给量为1539.7亿m3,是北方地区的重要供水水源。

北方平原区的降水入渗补给量、地表水体入渗补给量、山前侧渗补给量和井灌回归补给量分别占51.8%、35.4%、7.8%和5.0%。

水资源总量2013年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7957.9亿m3,比常年值偏多0.9%。

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为1118.4亿m3,占地下水资源量的13.8%(地下水资源量的86.2%与地表水资源量重复)。

从水资源分区看,北方6区水资源总量6508.0亿m3,比常年值偏多23.6%,占全国的23.3%;南方4区水资源总量为21449.9亿m3,比常年值偏少4.5%,占全国的76.7%。

从行政分区看,东部地区水资源总量6130.3亿m3,比常年值偏多10.9%,占全国的21.9%;中部地区水资源总量6748.3亿m3,与常年值接近,占全国的24.2%;西部地区水资源总量15079.3亿m3,比常年值偏少2.4%,占全国的53.9%。

全国水资源总量占降水总量44.6%,平均单位面积产水量为29.5万m3/km2。

二、蓄水动态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2013年对全国588座大型水库和3271座中型水库进行统计,水库年末蓄水总量3400.7亿m3,比年初蓄水总量减少240.0亿m3。

其中,大型水库年末蓄水量为3005.4亿m3,比年初减少232.9亿m3;中型水库年末蓄水量395.3亿m3,比年初减少7.1亿m3。

北方6区水库年末蓄水量比年初共减少99.7亿m3,其中黄河区和淮河区分别减少50.0亿m3和23.8亿m3;南方4区水库年末蓄水量比年初共减少140.3亿m3,其中长江区减少117.2亿m3。

各省级行政区水库年末蓄水量与年初比较,广东、海南和云南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库蓄水量增加,共增加蓄水量58.8亿m3;湖北、浙江、青海和吉林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库蓄水量减少,共减少蓄水量298.8亿m3;西藏自治区水库蓄水量没有变化。

北方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动态2013年,北方17个省级行政区对69万km2平原地下水开采区进行了统计分析,年末浅层地下水储存量比年初减少16.8亿m3。

6个水资源一级区中,淮河区、黄河区、西北诸河区和海河区地下水储存量分别减少36.7亿m3、5.3亿m3、1.3亿m3和0.9亿m3,松花江区和辽河区分别增加26.4亿m3和0.9亿m3。

按省级行政区统计,地下水储存量增加的有7个省(自治区),其中黑龙江和吉林分别增加18.4亿m3和9.6亿m3;储存量减少的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河南和江苏分别减少25.1亿m3和9.4亿m3。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供水量2013年全国总供水量6183.4亿m3,占当年水资源总量的22.1%。

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占81.0%;地下水源供水量占18.2%;其他水源供水量占0.8%。

在地表水源供水量中,蓄水工程占31.6%,引水工程占32.6%,提水工程占32.2%,水资源一级区间调水量占3.6%。

在地下水供水量中,浅层地下水占84.8%,深层承压水占14.9%,微咸水占0.3%。

北方6区供水量2822.0亿m3,占全国总供水量的45.6%,南方4区供水量3361.4亿m3,占全国总供水量的54.4%。

南方省份地表水供水量占其总供水量比重均在88%以上,而北方省份地下水供水量则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中河北、北京、河南、山西和内蒙古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地下水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的一半以上。

另外,全国海水直接利用量692.7亿m3,主要作为火(核)电的冷却用水。

其中广东、浙江、福建和山东利用海水较多,分别为270.4亿m3、204.0亿m3、58.4亿m3和55.9亿m3。

用水量2013年全国总用水量6183.4亿m3。

其中,生活用水占12.1%;工业用水占22.8%;农业用水占63.4%;生态环境补水(仅包括人为措施供给的城镇环境用水和部分河湖、湿地补水)占1.7%。

按水资源分区统计,北方6区用水量2822.0亿m3,占全国总用水量的45.6%,其中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生态环境补水分别占全国同类用水的33.9%、24.0%、55.1%、65.6%;南方4区用水量3361.4亿m3,占全国总用水量的54.4%,其中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生态环境补水分别占全国同类用水的66.1%、76.0%、44.9%、34.4%。

按东、中、西部地区统计,用水量分别为2200.9亿m3、1993.2亿m3、1989.3亿m3,相应占全国总用水量的35.6%、32.2%、32.2%。

生活用水比重东部高、中部及西部低,工业用水比重东部及中部高、西部低,农业用水比重东部及中部低、西部高,生态环境补水比重基本一致。

用水消耗量2013年全国用水消耗总量3263.4亿m3,耗水率(消耗总量占用水总量的百分比)53%。

各类用户耗水率差别较大,农业为65%;工业为23%;生活为43%;生态环境补水为80%。

废污水排放量废污水排放量指工业、第三产业和城镇居民生活等用水户排放的水量,但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排放量和矿坑排水量。

2013年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775亿t。

用水指标2013年,全国人均综合用水量456m3,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用水量109m3。

耕地实际灌溉亩均用水量418m3,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23,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用水量67m3,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含公共用水)212L/d,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80L/d。

按东、中、西部地区统计分析,人均用水量分别为393m3、468m3、545m3;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差别较大,分别为63m3、129m3、158m3,西部比东部高近 1.5倍;耕地实际灌溉亩均用水量分别为379m3、378m3、512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44m3、70m3、54m3。

四、水体水质河流水质2013年,对全国20.8万km的河流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

全年Ⅰ类水河长占评价河长的4.8%,Ⅱ类水河长占42.5%,Ⅲ类水河长占21.3%,Ⅳ类水河长占10.8%,Ⅴ类水河长占5.7%,劣Ⅴ类水河长占14.9%。

全国Ⅰ〜Ⅲ类水河长比例为68.6%。

从水资源分区看,西南诸河区、西北诸河区水质为优,珠江区、东南诸河区水质为良,长江区、松花江区水质为中,黄河区、辽河区、淮河区水质为差,海河区水质为劣。

湖泊水质2013年,对全国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和面积较大的119个主要湖泊共2.9万km2水面进行了水质评价。

全年总体水质为Ⅰ〜Ⅲ类的湖泊有38个,Ⅳ〜Ⅴ类湖泊50个,劣Ⅴ类湖泊31个,分别占评价湖泊总数的31.9%、42.0%和26.1%。

主要污染项目是总磷、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氨氮。

对上述湖泊进行营养状态评价,大部分湖泊处于富营养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