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在幼儿园的实施探究

合集下载

以传统节日文化开展幼儿园德育的实践研究

以传统节日文化开展幼儿园德育的实践研究

以传统节日文化开展幼儿园德育的实践研究传统节日文化是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中极具特色和魅力的部分,它承载着历史、民族情感和人们的文化认同。

在幼儿园德育中,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可以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文化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本文将以传统节日文化开展幼儿园德育的实践研究为主题,探讨传统节日文化在幼儿园德育中的作用和具体实施方法。

一、传统节日文化在幼儿园德育中的作用1.激发幼儿的文化兴趣传统节日文化丰富多彩,包括民俗、传说、习俗和风土人情等,可以激发幼儿对文化的兴趣。

通过介绍传统节日的由来、庆祝方式、相关习俗等,可以让幼儿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从而激发他们对文化的好奇心和兴趣,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心。

2.培养幼儿的文化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可以培养幼儿的文化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

让幼儿了解和体验传统节日的活动和习俗,使他们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有一种认同感和责任感,从而培养他们热爱国家、热爱民族的情感。

3.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传统节日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内涵,例如中秋节强调团圆和感恩,春节重视家庭和友情,清明节强调尊老爱幼和缅怀先人等。

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幼儿园德育,可以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学会感恩、尊重和关爱他人。

1.组织传统节日文化活动幼儿园可以通过组织传统节日文化活动,让幼儿亲身参与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中秋节可以组织赏月赏月饼活动,在春节可以组织舞龙舞狮表演,在清明节可以组织扫墓祭祖活动等。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幼儿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的文化情感和民族责任感。

2.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在传统节日来临之际,可以通过故事、歌曲、手工制作等方式,向幼儿传授传统节日文化知识。

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传统节日的由来和传说,让幼儿了解传统节日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可以让幼儿学唱传统节日的歌曲,制作节日的手工制品,让幼儿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幼儿园传统文化节日教育的实践研究 幼儿园文化

幼儿园传统文化节日教育的实践研究 幼儿园文化

幼儿园传统文化节日教育的实践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逐渐被人们所忽视,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也成为了热点话题。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精神财富和文明底蕴,它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对于幼儿的教育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幼儿园传统文化节日教育实践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一、传统文化节日教育的意义传统文化节日是植根于民族文化和习俗之中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它与民族的历史、宗教信仰、传统风俗密切相关。

通过传统文化节日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还可以增进幼儿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提高幼儿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自豪感。

传统文化节日教育还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和道德情操。

幼儿园传统文化节日教育的实践研究对于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培养具有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的新时代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幼儿园传统文化节日教育的实践内容1. 传统文化节日的策划与组织幼儿园传统文化节日教育的实践首先需要对传统节日进行策划和组织。

选择具有代表性和教育意义的传统节日,例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安排相应的庆祝活动和教育课程,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和教育培养。

2. 传统文化节日的活动开展在传统文化节日教育实践中,幼儿园可以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节日活动,如节日表演、手工制作、传统游戏、民俗讲解等。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幼儿在参与中学习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3. 传统文化节日的教育课程幼儿园可以借助传统文化节日举办相关的教育课程,通过故事讲述、歌曲欣赏、舞蹈表演等形式,向幼儿传授和普及传统文化知识,引导幼儿了解和热爱传统文化,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三、幼儿园传统文化节日教育的实践效果1. 开拓了幼儿的文化视野通过传统文化节日教育实践,可以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文化氛围,扩大了幼儿的文化视野,帮助幼儿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和文化自信。

幼儿园传统文化节日教育的意义与形式探讨

幼儿园传统文化节日教育的意义与形式探讨

幼儿园传统文化节日教育的意义与形式探讨一、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传统文化节日教育一直受到广泛重视。

幼儿园作为孩子们接受教育的最早阶段,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幼儿园传统文化节日教育的意义与形式进行探讨,对于优化幼儿园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传统文化节日教育的意义1. 培养孩子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传统文化节日教育可以让孩子们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通过春节的庆祝活动,让孩子们体验到我国传统新年的习俗和美好祝愿,增强了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 培养孩子的文化自信心通过传统文化节日教育,可以培养孩子们对自己文化的自信心,增强对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让孩子们在节日庆祝活动中亲身体验并参与其中,能够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从小树立正确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3. 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感通过传统文化节日教育,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对祖国的热爱和敬仰之情。

让孩子们在节日庆祝中了解和感受祖国的文化传统和优秀历史,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培养起对祖国的深厚情感。

4. 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传统文化节日教育不仅可以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还可以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在传统文化节日教育中,孩子们可以接触到各种古老的传说故事、民歌舞蹈等,从中获得快乐和启示,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传统文化节日教育的形式1. 举办传统文化节日活动在幼儿园中,可以举办各种传统文化节日活动,例如春节联欢晚会、端午龙舟竞赛等,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亲身体验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 组织传统文化节日教育课程除了活动,幼儿园还可以通过开展传统文化节日教育课程的方式,让孩子们系统、全面地了解传统文化节日的意义、来历、习俗等,以及相应的手工制作和绘画等活动,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3. 开展亲子参与活动通过邀请家长一起参与传统文化节日活动,可以拉近幼儿园和家庭的距离,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关于节日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探索

关于节日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探索

关于节日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探索一、探索背景《纲要》中指出:教育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领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和优秀。

《指南》中指出:幼儿要具有初步的归属感。

要了解自己的民族和国家。

在目前的幼儿园课程实施中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每个主题都会有关“节日”的内容出现,如:围绕国庆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开展主题活动。

为此,我园开展了关于《节日文化与幼儿园课程有效整合的研究》的园本课题,而此次探索就是基于本课题中的实践研究所得。

关键词:节日课程二、探索意义1.幼儿园课程融合节日文化的重要性节日,是指生活中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

是世界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传统节日因其浓烈的地方特色与生活气息,更是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承载了丰厚的传统优秀文化。

2.幼儿园课程融合传统文化的意义幼儿园课程是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动身,有目的地选择、组织和提供的综合性的、有益的经验。

如何将节日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让幼儿在了解节日文化、感受节日文化的过程中增强爱国主义,值得我们去实践和探索。

二、探索实践通过对节日文化和幼儿园课程有效整合的课题开展,我们不仅摸索到了节日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目标的确定及实施的方法和途径,使幼儿能积极主动参加各项节日活动,了解节日背后所蕴含的意义;在与周围人活动交往中,学习互助、合作、分析,有同情心;在特定的节日中,能产生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从而促使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与反思水平;提升教师的观察能力、组织活动能力、撰写提升理念能力等方面能力;利用特色课程充实幼儿园的方方面面,不断地提高幼儿园的办园品质;在与家长、社区共同活动中,提升幼儿园的品牌效应。

(一) 幼儿园课程中节日文化教育内容的选择我们从节日文化的内涵出发,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有意义,有趣味的健康内容,让幼儿真正走进节日、理解,真正的达到节日文化的教育意义。

幼儿园传统文化节日教育的案例分析 幼儿园文化教育

幼儿园传统文化节日教育的案例分析 幼儿园文化教育

幼儿园作为孩子们接受教育的起点,承担着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品质的重要责任。

而传统文化节日教育则是幼儿园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通过传统文化节日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园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怀,提高文化素养。

下面,我们将通过分析多个幼儿园传统文化节日教育的案例,来探讨幼儿园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进行传统文化节日教育。

一、案例一:春节文化活动1.1活动内容:在春节前夕,某幼儿园开展了以“我国年味”为主题的春节文化活动。

活动内容包括展示我国传统春节习俗、展览我国年画、制作传统手工艺品等。

1.2成效分析:通过这一活动,幼儿园学生们亲身体验了我国传统春节文化,了解了我国的传统节日习俗和文化内涵。

活动增强了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培养了学生的文化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二、案例二:端午文化体验2.1活动内容:某幼儿园在端午节期间举办了“包粽子、赛龙舟、讲述屈原故事”的端午文化体验活动。

学生们学习了包粽子的技巧,参与了模拟龙舟比赛,并听老师讲述了屈原的故事。

2.2成效分析: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们对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亲子关系。

活动增强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感,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案例三:中秋文化传承3.1活动内容:某幼儿园在中秋节期间举办了“赏月、吃月饼、讲故事”的中秋文化传承活动。

孩子们在活动中了解了中秋节的民俗和传统习俗,品尝了各类月饼,并听老师讲述了关于嫦娥和后羿的传说故事。

3.2成效分析: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们对中秋节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加了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活动促进了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营造了和谐的家庭氛围,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之情。

四、案例分析总结以上三个案例表明,幼儿园传统文化节日教育对于幼儿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开展传统文化节日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幼儿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心。

幼儿园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教育探索方案

幼儿园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教育探索方案

幼儿园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教育探索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家长们对于幼儿园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成为了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议题。

如何在幼儿园阶段就开始培养孩子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成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关注的焦点。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幼儿园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教育的方案,并共享一些我们的观点和理解。

一、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和智慧。

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促进情感和品格的塑造,培养孩子们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在幼儿园阶段就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二、传统文化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1.儿歌和童谣儿歌和童谣是幼儿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可以通过教唱中国古代的儿歌和童谣,让幼儿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2.传统手工艺在幼儿园中,可以通过传统手工艺的教学,如剪纸、折纸、中国结等,让幼儿亲身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传统节日文化在幼儿园可以通过庆祝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让幼儿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和故事,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他们的民族意识和归属感。

三、创新教育的探索方案1.游戏化教学在教学中加入游戏元素,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游戏化的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2.跨学科整合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如语言、数学、美术等,实现跨学科整合,让幼儿在不同学科的学习中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3.家校合作幼儿园、家庭和社会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家校合作对于传统文化教育至关重要。

幼儿园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到传统文化活动中,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传统文化教育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形成良好的教育闭环。

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节日文化,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承载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在当今社会,随着文化多元化和全球化的趋势,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

幼儿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群体,他们处于生命成长和认知发展的关键阶段,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接受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幼儿进行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感,还可以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

在实际幼儿教育中,传统节日文化教育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如传统节日文化知识的传递方式单一、幼儿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不深等。

有必要对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有效的实践方法,以提升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效果,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深入探讨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研究,探讨传统节日文化对幼儿的教育和成长的影响,为幼儿园教育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通过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了解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探讨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实践方法和案例,从而为幼儿教育提供更具有文化传承价值的教育方式。

通过分析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对幼儿的影响,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为未来的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本研究旨在探讨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为提升幼儿教育质量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3 研究意义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孩子们通过学习传统节日文化可以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传统价值观。

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可以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认同感,在当今文化多元的社会环境中,这样的教育更显得重要。

通过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幼儿可以在快节奏现代生活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进家庭情感,促进家庭和睦。

幼儿园传统文化节日教育的实施技巧

幼儿园传统文化节日教育的实施技巧

幼儿园传统文化节日教育的实施技巧在幼儿园教育中,传统文化节日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传统文化节日教育,幼儿可以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然而,要实施好传统文化节日教育并不容易,需要教师们有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下面,我们将探讨幼儿园传统文化节日教育的实施技巧。

一、选择合适的传统文化节日在进行传统文化节日教育时,首先要选择合适的节日。

要根据幼儿芳龄特点和教育内容的需要,选择能够引起幼儿兴趣并且有一定教育意义的传统文化节日。

比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是非常适合进行教育的传统节日。

二、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在进行传统文化节日教育时,教师要善于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使教育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可以通过讲故事、看图片、听音乐、制作手工等各种形式,让幼儿在参与活动中感受到节日的魅力,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感。

三、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在传统文化节日教育期间,教师要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可以在教室布置节日主题的装饰,例如贴春联、挂灯笼、展示传统手工艺品等,让幼儿感受到节日的欢乐和喜庆。

可以邀请家长参与,一起为节日活动做准备,增加家园联系。

四、注重体验和互动在传统文化节日教育中,注重让幼儿进行体验和互动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组织幼儿们进行传统文化游戏、传统美食制作、传统舞蹈表演等活动,让他们在亲身参与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五、注重反思和总结在传统文化节日教育之后,教师要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

可以让幼儿共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然后教师对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价,帮助幼儿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记忆。

六、与课程内容结合传统文化节日教育要与幼儿园的课程内容结合起来。

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主题活动、角色扮演等形式,将传统文化节日教育融入到幼儿的日常学习中,让幼儿在学习中不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七、提供多样化的资源支持在实施传统文化节日教育时,教师需要提供多样化的资源支持。

可以利用图书、音像资料、手工材料等资源,让幼儿在活动中丰富自己的传统文化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在幼儿园的实施探究
作者:陈燕
来源:《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年第01期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丰富多样的,可是现在的年轻人更喜欢过西方节日,商家也对西方节日大肆宣传,使得传统节日慢慢地淡化,幼儿对于西方节日的了解甚至多过对于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对节日背后的文化内容知道的更是很少。

而幼儿园对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也只是停留在表层,实施的方法也较单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

以传统节日为纽带,让儿童接受传统文化情感的熏陶,使孩子从小耳濡目染,浸润并受益于中国独有的传统文化情怀,无论对于人的个体成长、群体塑造、社会发展,还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更新都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可见,传统性节日文化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那我们该如何在幼儿园中实施传统性节日文化教育呢?
一、从幼儿生活着手,选定节日内容
中国的传统是非常多的,但是每个地域却有差别。

我们对这些节日进行了一些筛选,将传统节日教育的开展内容确定为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等几个比较主要的节日,同时我们根据本地区的民俗习惯,将“立夏”“虎丘庙会”也加了进来,再依据幼儿年龄特点及现有发展水平,组织幼儿开展多彩的活动。

在传统节日的整个月中,我们开始与幼儿一起讨论这个月中所包含的节日,与幼儿一起浅谈这些节日的习俗,让孩子们在谈论与回忆生活经验的过程中,简单了解这些传统节日。

二、创设传统节日氛围,让幼儿参与到文化教育中去
通过创设与节日相衬的节日氛围,创设自主性游戏环境、主题环境,提供丰富的区角材料,让幼儿从不同的角度来感受节日氛围。

在游戏活动中,我们可以准备一些与节日相关的材料投入到我们的自主性游戏和区角游戏中。

如在开展元宵节时,可以在班中布置花灯区,让幼儿欣赏各种类型的花灯,进行花灯猜谜游戏;也可以在美工区提供各种半成品,鼓励幼儿自己制作花灯。

既增添了节日的氛围,又让幼儿了解了节日风俗。

在自主性游戏中,我们还可以开设甜品店,让幼儿自己设计元宵,在游戏中体验与同伴一起做汤圆、吃汤圆的快乐。

在小舞台中,幼儿开展了“元宵会”活动表演等,幼儿用各种丰富的音乐活动材料,如乐器、纱巾、苏州水乡服饰等表演歌曲《卖汤圆》,还用打击乐器进行敲锣打鼓闹元宵,感受元宵节喜气洋洋的气息,让幼儿体验民俗节日的情趣。

三、开展不同类型的教学活动,让幼儿感受民间文化的博大情深
在相关的传统性节日的这个月中,我们搜集多领域的活动,并组织幼儿开展。

如元宵节时,在手工活动《自制花灯》中,引导幼儿欣赏多种花灯,帮助幼儿了解民间花灯的制作方法,进一步感受花灯丰富的外形、色彩、图案等特点。

在社会活动《元宵会》中,幼儿知道参加庙会中应该注意哪些事宜,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能力。

音乐活动《卖汤圆》的集体活动中幼儿用多种身体动作表现卖汤圆的情景和自己的愉快情绪。

四、家园合作,开展传统性节日文化教育
1、搭建家园互动合作平台,开展传统节日教育
家长的合作,对于节日文化教育的实施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可以采用电话家访、实地家访等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参与到传统性节日文化教育中来。

有了家长的支持,家长可以在家向幼儿介绍相关节日的资料,让幼儿在家长那里也感同身受,了解更多的节日资料。

2、引导家长挖掘自身潜在的教育资源,发挥家庭教育优势
传统文化、传统节日的教育资源散落在家庭的方方面面,所以家庭资源非常丰富。

我们抓住各种教育契机,引导家长配合幼儿园对幼儿实施传统节日教育,鼓励家长能够从更多方面来支持幼儿园的传统节日教育活动,奉献自己家庭中各种有关的教育资源。

家庭教育资源除了包括幼儿家中的物品,还包括幼儿在家中的生活体验。

如在“中秋节”节日活动前,我们先联系家长,让家长有意识地将家庭中开展中秋节的情况用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并能在“中秋节”过后,将这些照片带过来,教师在幼儿园的门口布置一个特色版面,并贴上家长带来的庆祝照片进行展示,让每位幼儿都能共享各家庭欢度中秋的乐趣。

幼儿们看到自己的照片,就会不自觉地指着自己的照片,告诉老师和其他幼儿的家长“中秋节的时候,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金鸡湖”,“我们一家人一起在阳台上看了月亮、吃了月饼”……如此一来,全家团圆的中秋节传统在我园幼儿的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传统节日不仅能够弘扬民族艺术、提高民族认知、传承民族文化,还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所以它的重要价值是其他民俗文化不可替代的。

对幼儿的传统性节日文化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是幼儿感受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民族精神传承的重要途径。

对幼儿实施传统性节日文化教育是历史的趋势,从幼儿园和家庭人手,也是非常适合幼儿的。

可是在传统性节日教育时,遇到了一些难题。

幼儿园对孩子实施文化教育时,所选择的的活动内容和形式比较单调,节日内涵挖掘得也比较浅;教师多以灌输为主,幼儿被迫接受。

所以,传统节日虽然开展了一阵子,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好。

为此,教师应该多思考,挖掘更多的教育价值,设计出更有趣的活动,让幼儿真正参与到节日中去,更好地了解传统性节日文化,感受传统性节日教育带来的快乐。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郭巷中心小学附属幼儿园江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