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课件

合集下载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五篇模版)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五篇模版)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五篇模版)第一篇: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了适应我市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服务市委、市政府“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战略目标,从一定程度上满足本地及周边地区对计算机类中等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也为了加强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建设,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人才培养方案。

一、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并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德、智、体、技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掌握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能从事计算机应用、维护和调试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施工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级专门型人才。

要求所培养的毕业生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立业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有一定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获得劳动部门颁发的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和教育部门颁发的计算机、英语等级证书。

2、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计算机产业(公司),制造业(企业)和国家机关等企事业单位的计算机房、计算机室及办公计算机岗位,主要从事计算机信息平台的开发与管理、计算机信息的处理、网页制作、网络的组装与维护等工作,也可从事计算机的操作、计算机产品销售及售前、售后服务等工作。

并要求学生具有如下岗位知识与能力结构:(1)、文化基础知识具有所学专业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德育、数学、语文、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美育等基础知识。

(2)、专业知识①.掌握计算机办公自动化技术、数据库系统及常用应用软件的基础知识②.掌握计算机高级语言的基础知识③.掌握计算机网络软硬件安装、调试、维护、销售的基本知识(3)、专业互补性知识①.了解人口、法律、资源与环保等方面的知识;②.了解创业、立业与就业政策等方面的知识;③.了解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浙江大学人工智能专业培养方案(专业课程)

浙江大学人工智能专业培养方案(专业课程)

2.专业课程80.5 学分(1)专业必修课程27 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00000000计算机科学的数学基础** 4.0 4.0-0.0 一(春夏)061B909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5 2.0-1.0 二(秋冬)211C0020 数据结构基础** 2.5 2.0-1.0 二(秋冬)00000000 人工智能基础** 4.0 3.5-1.0 二(秋冬)00000000 人工智能表达与问题求解** 4.0 3.5-1.0 二(春夏) 注:包括了优化内容00000000 机器学习基础** 4.0 3.0-2.0 二(春夏)00000000 自然语言处理3.0 2.5-1.0 二(春夏)00000000 计算机视觉3.0 2.5-1.0 三(秋冬)(2)专业模块课程37.5 学分要求完成某一模块的全部必修课程及部分选修课程共15学分;同时从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系统、计算机软件技术这三个模块的每个模块的必修课中选修至少5 学分。

同一课程在不同模块不重复计算。

1)智能决策与机器人A.必修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21120491 高级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 4.0 3.0-2.0 二(春夏)21120520 计算理论** 2.0 2.0-0.0 三(秋冬)00000000 机器人导论** 4.0 3.0-2.0 三(春夏)B.选修课程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21190640 数值分析3.0 2.5-1.0 二(秋冬)21121150 应用运筹学基础3.5 3.0-1.0 三(秋冬)00000000智能决策和推理2.0 2.0-0.0 三(秋冬)00000000 人工智能思想史2.0 2.0-0.0 三(春夏)00000000 强化学习3.5 3.0-1.0 三(春夏)00000000 机器人应用2.0 2.0-0.0 三(夏)2)统计机器学习A.必修课程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00000000 优化理论与算法设计** 4.0 3.0-2.0 二(春夏)00000000 机器学习算法与设计** 4.0 3.0-2.0 三(秋冬)00000000 统计学习理论** 2.0 2.0-0.0 三(春夏)B.选修课程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00000000 随机优化3.0 2.5-1.0 二(秋冬)00000000 深度学习3.5 3.0-1.0 三(秋冬)00000000 人工智能思想史2.0 2.0-0.0 三(春夏)00000000 强化学习3.5 3.0-1.0 三(春夏)00000000 机器人导论4.0 3.0-2.0 三(春夏)21191441 数据挖掘导论2.0 2.0-0.0 三(夏)3)智能感知与语言A. 必修课程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21120491 高级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 4.0 3.0-2.0 二(春夏) 00000000 计算感知理论与方法** 4.0 3.0-2.0 三(秋冬) 00000000 搜索引擎** 4.0 3.0-2.0 三(春夏)B. 选修课程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00000000 随机优化3.0 2.5-1.0 二(秋冬)00000000 深度学习3.5 3.0-1.0 三(秋冬)00000000 人工智能思想史2.0 2.0-0.0 三(春夏) 00000000 视觉传感器2.0 2.0-0.0 三(春夏)00000000 语音处理 2.0 2.0-0.0 三(春夏)21191441 数据挖掘导论2.0 2.0-0.0 三(夏)4)可视交互与设计A. 必修课程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21120491 高级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 4.0 3.0-2.0 二(春夏) 00000000 可视交互与设计** 4.0 3.0-2.0 三(秋冬) 00000000 人工智能伦理与安全2.0 2.0-0.0 三(春)B. 选修课程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21190640 数值分析3.0 2.5-1.0 二(秋冬)21121280 信息可视化2.0 2.0-0.0 三(冬)00000000 深度学习3.5 3.0-1.0 三(秋冬)00000000 类人学习方法2.0 2.0-0.0 三(秋冬)00000000 智能设计2.0 2.0-0.0 三(春)00000000 人工智能思想史2.0 2.0-0.0 三(春夏) 21191441 数据挖掘导论2.0 2.0-0.0 三(夏)00000000 人机混合智能系统2.0 2.0-0.0 三(春夏)(3)实践教学环节8 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21188141 课程综合实践Ⅰ 2.5 +2.5 一(短)21188142 课程综合实践Ⅱ 2.5 +2.5 二(短)21120721 工程实践3.0 +3 三(短)(4)毕业论文(设计)8 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21120460 毕业论文(设计)** 8.0 +10 四(春夏)3.个性课程11学分个性课程学分是学校为学生设置的自主发展学分。

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介绍(含学习顺序)

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介绍(含学习顺序)

基础方面:(应该无需解释啦)⒈高等数学⒉线性代数⒊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⒊概率统计硬件方面:(最终应该达到可以看懂并分析电路图;可以设计专用计算机系统的程度)⒈电路分析基础一切电子方向的基础⒉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一切电子方向的基础(开始分化方向)⒊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计算机)专业的基础⒋计算机组成原理抽象的数字电子的“可以用来计算的机器”的大原理⒌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基于8086的PC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原理⒌ IBM PC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8086CPU指令系统程序设计⒌计算机系统与结构抽象的数字电子计算机系统(非单指计算机)的原理⒌单片机及接口技术单芯片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原理⒍(计算机)信号与系统从数字电路角度理解的计算机系统的接口与通讯软件方面:(最终应该达到可以阅读并分析程序(不单指源码);可以设计计算机程序系统)⒈离散数学⒈ C语言程序设计或 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或 Pascall语言程序设计⒉数据结构计算机中数据的组织与管理方式(启发式,非结论式)⒊计算方法计算机数值计算提高计算精度的方法⒋操作系统计算机系统基础管理软件的组成与实现技术⒌编译原理从源码到可执行代码的翻译过程快速有效的实现方法⒍数据库系统概论计算机中大批量数据的管理与检索方法⒍ SQL Server数据库一个具体的数据库系统的应用⒍软件工程从工程管理的角度来管理“软件制造业”的方法其它方向:(电子)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TCP/IP技术分布式应用原理图形学多媒体技术基础计算机专业课程自学参考有人说,计算机专业的人编的程序要比非计算机专业的人编的要好.也许这是在大多数情况下适用的,但是并不是绝对的.你在这个方面经验比别人多,研究的比别人深入,那你就比别人专业,所以要相信自己.我本不是计算机专业的,但是本专业也学过许多计算机课程.准备把没学的补补.下面是计算机专业课程,供大家自学参考,当然这些都是基础.一:/question/15109313.html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技术,数据通信原理,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验,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试验,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线性代数A,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普通物理B,电路电子学数据库系统,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系统结构,光通信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Internet与web编程,Cisio/Solaris网络体系设计与实现,综合布线系统编译原理,数字系统设计VHDL,信号与系统,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数字信号处理,软件工程,IT项目管理,七号信令系统,电子商务概论,多媒体技术,UNIX操作系统,计算机信息安全移动通信,卫星通信,计算机系统维护技术二:/club/showtxt.asp?id=168572基础方面:(应该无需解释啦)⒈高等数学⒉线性代数⒊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⒊概率统计硬件方面:(最终应该达到可以看懂并分析电路图;可以设计专用计算机系统的程度)⒈电路分析基础一切电子方向的基础⒉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一切电子方向的基础(开始分化方向)⒊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计算机)专业的基础⒋计算机组成原理抽象的数字电子的“可以用来计算的机器”的大原理⒌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基于8086的PC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原理⒌ IBM PC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8086CPU指令系统程序设计⒌计算机系统与结构抽象的数字电子计算机系统(非单指计算机)的原理⒌单片机及接口技术单芯片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原理⒍(计算机)信号与系统从数字电路角度理解的计算机系统的接口与通讯软件方面:(最终应该达到可以阅读并分析程序(不单指源码);可以设计计算机程序系统)⒈离散数学⒈ C语言程序设计或 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或 Pascall语言程序设计⒉数据结构计算机中数据的组织与管理方式(启发式,非结论式)⒊计算方法计算机数值计算提高计算精度的方法⒋操作系统计算机系统基础管理软件的组成与实现技术⒌编译原理从源码到可执行代码的翻译过程快速有效的实现方法⒍数据库系统概论计算机中大批量数据的管理与检索方法7 SQL Server数据库一个具体的数据库系统的应用8 软件工程从工程管理的角度来管理“软件制造业”的方法9 汇编语言其它方向:(电子)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TCP/IP技术分布式应用原理图形学多媒体技术基础三./74596392156266496/20030613/1172246.shtml很多朋友可能跟我一样,想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又没机会接受正规的大学计算机教育。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
提纲
• 浙江大学本科生人才培养体系 – 大类培养 • 本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造
计划 • 基于课程群的实践能力贯通训练 • 研究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 未来的挑战
2
浙江大学本科生人才培养体系
• 大类培养
– 入学不分专业,按学科分类集中培养 – 一年后、两年内自主确认主修专业 – 前期通识教育、大类交叉培养 – 后期进行宽口径的专业培养
• 理念
– “知识、能力、素质”并重 + “宽、专、交” – “精、深、通”
• 学分分布
– 160 = 通识47.5 (思政军体17 + 外语9 + 计算机5 + 其它) + 大类42 (数学物理等必修23 + 专业必修15.5 + 其它) + 专业70.5 (原则上必修≤1/3)
3
本专业课程体系改造计划
5
本专业课程体系改造计划
• 改造动因
– 应该引导学生在某一方向做到“精、深、通 ”
– 知识点需要更新 – 知识点侧重需要调整 – 四学期制导致课程太碎,过多衔接冗余 – 需要与国际接轨
6
本专业课程体系改造计划
• 计划
工程实践、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交叉与应用
前沿技术与科研训练
计算机 科学 理论
计算机 软件 技术
• 程序设计能力
– 以基地带片:以程序设计竞赛基地为支撑,开展面向用人 单位需求的程序设计能力评测
程序设计能力测试(Programming Ability Test,简称PAT),成绩优秀的学生直接免除 招聘时与考查程序设计能力相关的笔试环节。 目前合作的企业已经达到36家,包括国际著名 oogle中国、道富科技(浙江 )公司、华为公司(技术部、淘宝(中国)软件有限 公司、eBay中国研发中心等。

培养方案-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资料

培养方案-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资料

浙江大学卓越工程师计划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培养具有良好软件设计开发能力、国际交流能力、管理与沟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软件人才,使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软件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开发、项目管理以及软件系统的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工作。

二、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系统分析与设计开发、软件项目管理、行业领域知识、团队合作与交流等方面课程,并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强化英语。

毕业生应达到以下要求:1.具有扎实的科学和工程知识基础,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技术基础和理论知识,包括程序设计技术、系统平台技术、软件工程方法等;2.具有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能力;具备软件系统的实现能力以及测试能力;具有良好的使用软件开发工具的能力;3.了解本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以及相关应用领域的知识,具有很好的获取新知识与技术的能力;4.能认识和遵循职业规范与社会伦理道德,具有较强的职业责任感;5.有较好的组织、沟通、管理与职业发展能力。

三、学制计划学制 2年(第2年在企业学习)最低毕业学分32授予学位软件工程硕士学科专业类别电气信息类所依托的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专业课与专业方向选修课涵盖培养标准实现矩阵中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与专业方向特色课程。

五、企业学习阶段培养内容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培养具有良好软件设计能力、国际交流能力、管理与沟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软件人才。

本专业按照1+1的培养模式制定培养方案,其中第1年主要在学校学习,第2年在企业学习。

根据总体培养路线规划,企业学习阶段通过与若干著名软件企业合作,共建针对性、实践性很强的项目实训和工程实践基地,培养学生综合工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使学生了解企业与商业环境。

合作候选企业包括:IBM、Google、Microsoft、Intel、State Street、华为、百度、网新恒天、阿里巴巴、网易、中远物流、东软等。

培养方案-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

培养方案-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

浙江大学卓越工程师计划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培养具有良好软件设计开发能力、国际交流能力、管理与沟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软件人才,使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软件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开发、项目管理以及软件系统的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工作。

二、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系统分析与设计开发、软件项目管理、行业领域知识、团队合作与交流等方面课程,并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强化英语。

毕业生应达到以下要求:1.具有扎实的科学和工程知识基础,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技术基础和理论知识,包括程序设计技术、系统平台技术、软件工程方法等;2.具有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能力;具备软件系统的实现能力以及测试能力;具有良好的使用软件开发工具的能力;3.了解本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以及相关应用领域的知识,具有很好的获取新知识与技术的能力;4.能认识和遵循职业规范与社会伦理道德,具有较强的职业责任感;5.有较好的组织、沟通、管理与职业发展能力。

三、学制计划学制 2年(第2年在企业学习)最低毕业学分32授予学位软件工程硕士学科专业类别电气信息类所依托的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专业课与专业方向选修课涵盖培养标准实现矩阵中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与专业方向特色课程。

五、企业学习阶段培养内容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培养具有良好软件设计能力、国际交流能力、管理与沟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软件人才。

本专业按照1+1的培养模式制定培养方案,其中第1年主要在学校学习,第2年在企业学习。

根据总体培养路线规划,企业学习阶段通过与若干著名软件企业合作,共建针对性、实践性很强的项目实训和工程实践基地,培养学生综合工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使学生了解企业与商业环境。

合作候选企业包括:IBM、Google、Microsoft、Intel、State Street、华为、百度、网新恒天、阿里巴巴、网易、中远物流、东软等。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时间:2006-09-29培养目标培养基础宽厚,知识、能力、素质俱佳,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全球化视野,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及其相关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未来领导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和运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及专业知识,接受计算机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基本训练,具有计算机系统软件设计、计算机网络设计、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和开发的综合知识和技能。

本专业分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系统两个方向,两个方向修读同样的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在选修课上二者各有侧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1.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英语综合能力;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3.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系统设计和开发能力;4.了解本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具有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5.具有良好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能力,较强的知识创新能力。

6.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离散数学、数据结构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逻辑与计算机设计基础、计算机组成、汇编与接口、数据库系统原理、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基础、编译原理、计算理论教学特色课程外文原版教材的课程:程序设计基础及实验、离散数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基础、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原理、操作系统分析与实验、编译原理、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系统设计与工程、数据库系统原理数据库系统设计、软件工程、计算机体系结构、JAVA程序设计全英语教学的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基础、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基础研究型和讨论型课程:软件工程、专题研讨、计算机游戏程序设计计划学制4年毕业最低学分160+4+5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双学位说明要求修读数据结构基础等21门课程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取得55学分,可以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双学位。

211C0020 数据结构基础 2.5 秋21120490 高级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 1.5 冬211C0010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2.5 春夏逻辑与计算机设计基础 3 秋冬逻辑与计算机设计实验 1 秋冬21186031 计算机组21186040 计算机组成实验 1 春夏211C0030 数据库系统原理 2.5 春夏21120050 操作系统原理 3 秋冬21120360 操作系统分析与实验 2 冬计算机体系结构 2.5 秋冬计算机体系结构实验 1 秋冬21120261 软件工程 2.5 春夏计算机网络基础 3.5 春夏网络系统设计与工程 2 夏21120470 编译原理 2 春21120500 汇编与接口 2.5 秋21191080 接口实验 1.5 冬21120520 计算理论 2 秋21190940 JAVA程序设计 2.5 夏21190831 嵌入式系21120460 毕业论文 8 春夏说明:已修读数字电子技术及实验的同学可免修逻辑与计算机设计基础及实验。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知识体系与课程体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知识体系与课程体系
信息系统与信息服 务的新选择
高级资格
高级工程师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 师 系统分析师 系统架构设计师
“软考”的专业类别与人才培养方向
360
2005年 102,723 18,300
1,798
增长率 400% 900% 500%
南开大学信息学科的发展
❖ 1958- ▪ 1958年设立无线电电子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前身) ▪ 1958年设立半导体物理专业(微电子科学系前身) ▪ 1962年设立无线电物理专业(通信工程系前身) ▪ 后改为电子科学系的物理电子专业
更应用化
“计算机科学”的知识与技能分布
组织型事务管理 & 信息系统
应用技术
软件方法和技术
系统基础框架
计算机硬件 &体系结构
理论的 创新性
CS
开发实现能力
应用、部署 配置能力
更理论化
更应用化
“信息系统”的知识与技能分布
组织型事务管理 & 信息系统
应用技术
软件方法和技术
系统基础框架
计算机硬件 &体系结构
主干课程
工程师
软件评测师 软件设计师
计算机应用方向的 多种选择
信息系统与信息服 务的新选择
高级课程
高级工程师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 师 系统分析师 系统架构设计师
“计算机工程”的理论课程体系
基础课程
助理工程师、技术员
软件方向:程序员 网络方向:网络管理员 应用方向: 多媒体应用制作技术员 电子商务技术员 信息系统方向: 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员 信息服务方向: 信息处理技术员
内容提要
1 中国计算机专业教育发展历史回顾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知识体系 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 4 浅谈资格认证考试的选择——软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