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学案12:7.2.2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2精品课件 第6章 生物的进化 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解析:三个海岛上的这种鸟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是无法确 定是否存在生殖隔离。该种鸟迁入新海岛后与岛上原有的生 物、无机环境相互影响,协同进化。多年后,对于甲海岛上的 种群而言,b基因的频率下降,而对于丙海岛上的种群而言,b基 因的频率升高,故甲、丙两个海岛上鸟类羽毛颜色的进化方 向是不同的。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环境对突变后的基因进 行定向选择。
【预习检测】 判断正误。 (1)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 (2)协同进化都是通过不同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 (3)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 样性。( √ ) (4)
(5)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 )
?
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课标定位
1.协同进化 概述协同进化的概念,明确协同进化的结果。 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结合具体实例分析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认同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不断发展的观念。
素养阐释
1.运用进化和功能观,探讨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 因,解释生物的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认识到 协同进化是普遍存在的。 2.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 的观念。
归纳提升
1.协同进化的类型
协同进化的类型 分类
举例
互利共生 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等
不同物
捕食
如猎豹与斑马等
种之间
寄生
如噬菌体与细菌等
竞争
如作物与杂草等
生物与无机 环境之间
生物影响环 地球上最早是无氧环境→厌氧生
境,环境影响 物→光合生物出现→空气中有了
生物
氧气→出现好氧生物
2.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的联系
【变式训练】
高中生物必修2课件:第7章第2节第2课时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常见类型有地理隔离和
。
〚判断〛
生殖隔离
的现象。
(1)马和驴杂交产生骡子,所以是同一物种能进行基因交×流属于地理隔离。( ) (3)我国的东北虎和华南虎是两个物种。( )
√
×
二、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阅读教材P119~P121,完成以下问题。 1.新物种的形成过程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2021/11/192021/11/192021/11/1911/19/2021 7、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 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2021/11/192021/11/19November 19, 2021 8、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 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2021/11/192021/11/192021/11/192021/11/19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2.举例说明共同 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自主学习 课堂探究
自主学习
读教材·学基础
一、隔离与物种
阅读教材P119,完成以下问题。
1.物种的概念:能够在自然状态下 相互交配 一群生物。
并且产生 可育 后代的
2.隔离: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 自由交流
〚选择〛 下列对捕食者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A.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的进化来说是不利的 B.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来说有利于种群的发展 C.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D.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生物必修2-(推荐)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3.提示:假如达尔文接受了孟德尔的理论,他可能会摒弃获 得性遗传的观点,对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做出较为科学的解 释。
中性进化理论:
“间断平衡学”理论:
……
3.有性生殖的出现,使基因重组得以实现,增加了生物变 异的多样性,因而使生物进化的速度明显加快。
拓展题 1.提示:假如那样,生物界纷繁复杂的现象就很难用统一 的观点和理论来解释,作为生物学基本观点之一的进化观 点将难以建立,生物学就不可能形成现在这样一个科学的 框架体系,学习生物学将缺少基本观点和方法的指导和统 领。
3、研究生物进化的主要依据:化石
生物的进化历程可概括为:
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 从无性生殖到有性生殖, 由简单到复杂, 由水生到陆生, 由低等到高等。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厌氧单细胞生物
(三)生物进化理论的不断发展
生物进化是如此复杂的,现有的进化理 论所不能解释的问题比已经解释的问题还要 多,因此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不断发展的。
(一)共同进化
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
物种 生物 无机环境 不同_______之间、____与________之间在相互影响 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内容: 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3层次) 2、形成生物多样性的原因:长期自然选择、共同进化达到结果
四、思维拓展 1.不一定。进化过程中出现的新物种,有些是靠开辟环境中 新的生存位置来生存和繁衍的,不一定就比原来的物种适 应能力更强。例如,海洋中的生物登陆后,形成许多新物 种,开辟了新的生存空间,但是不能说这些新物种比海洋 藻类的适应能力强。 2.与同种或类似的野生种类相比,家养动物的变异往往更多, 这与人类根据自身的需要,采取的杂交育种等措施有关。
高中生物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2节三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2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一、指导思想新课程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物的讨论或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二、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7章第2节的最后一部分内容。
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具体要求是:概述共同进化的概念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本节的知识目标主要有两个: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相对知识目标,本节课的能力目标的情感价值观目标更是本节课的重点。
2.学生背景分析:学生在高一已经能够适应“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这样的教学模式。
在这节课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对生物进化的历程也有了自己的理解。
所以本节内容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学习。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说出共同进化的概念2.举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生物进化历程的短片、图片观察和文字资料的阅读,发展学生分析资料、交流信息、获取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念2.通过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的认识,使学生增加环保意识四、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说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2.难点:共同进化概念的理解。
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板书设计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2)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1)生物多样性的内容(2)生物多样性形成的进化历程(1)核心:自然选择学说(2)发展:中性突变理论和间断平衡学说五、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必修2优质课件2:7.2.2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精讲精析】

共同进化的含义1:不同物种间的共同进化
地球形成 时原始大气 中是没有氧 气的,但是 随着光合细 菌的出现, 使得大气中 有了氧气
共同进化的含义2:
比如:多倍体的形成不需经过地理隔离。
三.共同进化
资料1:达尔文曾发现一种兰花长着细长的花矩,其顶端 贮存着花蜜,可为传粉的昆虫提供食物。而这昆虫要有吸 管式的长口器才能吸到花蜜。大约50年后研究人员发现这 样的蛾!它们互相影响着,这些变异不断积累,从而成为 今天的这种兰花和兰花蛾。
资料2:动物学家对生活在非洲大草原奥兰治河两岸 的羚羊进行研究时发现,东岸的羚羊群的奔跑速度比 西岸的羚羊每分钟竟快13米。为何差距如此之大?
主要是一些单细 胞生物、环节动物、 节肢动物等。 13亿年前真核生物 的红藻化石
34亿年前的古细胞化石
③、古生代的寒武纪
生物大爆发
进入早古生代,一些大型的古生物相继出现,如三
叶虫、鹦鹉螺等。出现了生命演化史上的第一次繁生物是最有代表性
的寒武纪生物群.
三叶虫化石
寒武纪时地 球上的生态系统 有什么特点?
陆地上还是一 片荒芜,生物都生 活在海洋中。
④、古生代最早登陆的植物
一些海洋植物开始适应陆地生活,主要 是蕨类植物。
⑤、中生代生物
三叠纪,开始出现水生爬行动物,如鱼龙、蛇颈龙 等;侏罗纪是恐龙的天下,但在白垩纪全部绝灭。发现始 祖鸟、中华龙鸟等;昆虫类也开始繁盛;白垩纪末期, 开始出现被子植物
孔龙蛋
(1)物种:
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 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简称“种”。
人教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二 7.2.3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课件 (共16张PPT)

共同进化的含义2: 生物和无机环境间也存在共同进化。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 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过程,地球上不仅出现了
千姿百态的物种,而且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也就是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基因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的内容 物种多样性
一、共同进化
在自然界,一种植物专门 事例1: 由一种昆虫传粉的情形很常见,
昆虫传粉的专门化对植物繁衍后
代有什么意义? 花 矩
事例2: 捕食
捕食者的存在是不是对被捕食者有害无益呢?
共同进化的含义1:不同物种间的共同进化
事例3: 地球形 成时原始大 气中是没有 氧气的,但 是随着光合 细菌的出现, 使得大气中 有了氧气。
中生代陆地和海洋中的情况
恐龙是什么时候
灭绝的?恐龙的灭绝 对生物多样性会产生 怎样的影响?
在白垩纪全部绝
灭。恐龙的绝灭有的一页。
新 生 代 少 女 化 石 和 复 原 图
花距是某些植物的花瓣向后或向侧面延长成管状、兜状 等形状的结构。花距里面通常有腺体之类的结构,腺体分泌 的蜜就贮存在距里,昆虫为了吸食蜜糖,客观上起到了传粉 的作用。
人类出现。
生物的进化历程可概括为:
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从无性生殖到有性生殖,
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
三、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
中性进化理论:
……
生物进化是如此复杂的,现有的进化理论所不
能解释的问题比已经解释的问题还要多,因此现代
生物进化理论是不断发展的。
最早的生物化石--古细菌(距今35亿年)
生态系统多样性
2、了解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化石
高中生物【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知识归纳+练习题

高中生物【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知识归纳+练习题【核心考点重塑】一、协同进化1.概念: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叫做共同进化。
如某种兰花和专门给它传粉的蛾、猎豹和斑马、昆虫保护色与天敌视觉的进化等。
2.结果:通过漫长的协同进化过程,地球上不仅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物种,丰富多彩的基因库,而且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3.协同进化的实例(1)某种兰花具有细长的花矩协同进化某种蛾类具有细长的吸管似的口器。
(2)斑马的奔跑速度加快协同进化猎豹的奔跑速度加快。
4.协同进化易错点(1)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仅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同种生物不存在协同进化;(2)生物与无机环境间的协同进化,表现生物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二、生物多样性1.生物多样性的种类:主要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内容。
(1)遗传多样性:生物存在各种各样的变异,并且变异是不定向的,进而出现了遗传多样性。
(2)物种多样性:遗传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是形成物种多样性的根本原因,蛋白质多样性是形成物种多样性的直接原因。
(3)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的环境共同组成的,所以物种的多样性和无机环境的多样性共同组成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多样性,直接原因是蛋白质的多样性。
3.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共同进化的结果,经历的时间长。
4.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厌氧单细胞生物。
5.生物进化的历程项目进化历程意义细胞数目单细胞→多细胞为功能复杂化提供结构基础细胞结构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更加完善代谢类型厌氧型→需氧型能量供应更加充足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实现基因重组,增强了变异的多样性,明显加快进化的速度生态系统成分只有分解者→出现生产者→出现消费者①光合自养生物的出现改变了原始大气成分,为需氧型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②消费者的出现使生态系统结构更加复杂,对植物进化更加有利生活环境海洋→陆地陆地复杂的环境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三、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进而通过隔离形成新的物种;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协同进化的过程;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必修二 7.2-3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必修二 7.2-3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学习目标】⒈描述什么是种群、物种、基因库和基因频率。
⒉阐明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⒊说明生物进化的方向是如何决定的及什么是共同进化。
⒋说出隔离的概念、种类。
⒌概述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自主学习讨论】1.共同进化:①概念:之间、之间在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②结果: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过程,地球上不仅出现了,而且形成了_。
2.生物多样性:①层次:多样性、多样性、多样性.②原因: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
3.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①有些学者认为: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而非自然选择。
②有人提出物种形成并不都是渐变的过程,而是和_ 交替出现的过程.【巩固检测】1.多种海鱼一次产卵量可达数万粒至数百万粒以上,但鱼苗死亡率很高,发育为成鱼的数量很少。
这些鱼的高产卵量现象是()A.长期定向变异的结果 B.对低成活率的适应C.受非生物因素制约的结果 D.适应相对性的表现2.家蝇比人类能够更快地适应环境的变化,这是因为()A.身体比较小 B.有极好的飞翔能力C.有极多的后代 D.世代历期短,一代接一代地迅速演变3.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进行评价,因果关系正确的叙述是()A.因长期不用眼睛,生活在地穴中的盲螈失去了视觉B.因长期舔食树缝中的蚂蚁,食蚁兽的舌很长C.因长期的相互选择,狼与鹿的奔跑速度都很快D.因生物对环境具有适应力,春小麦连年冬种就可变成冬小麦4.下列对生物进化的解释符合现代进化理论的是()A.上帝决定哪个种该进化B.通过自然选择积累有利变异,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的结果C.某些物种内部有进化的设计蓝图 D.环境影响造成物种的适应5. 虫煤花与某些能传粉的昆虫表现出惊人的相互适应,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解释正确A、定向变异的结果;B、种内互助的结果;C、种内斗争的结果;D、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6. 在生物的进化历程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的关系是()A、不利于被捕食者,使被捕食者数量减少B、对二者均不利,双方最终都趋向消亡C、二者得失相当,和平共处D、对两者均有利,共同进化7. 抗流感的疫苗,每过几年就要更换新的种类,因为流感病毒已对旧的疫苗产生了高度的抗性,这种抗性最好的解释是()A.病毒因疫苗刺激而产生突变 B.病毒某些结构的用进废退C.由于自然选择作用,使对疫苗有抗性的病毒被保留下来并扩大繁殖D.由于生殖隔离造成8.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其他若干物种的进化B、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也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D、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9. 以下关于生物进化的几种趋势,其中正确的是()①无细胞结构→细胞结构②需氧生物→厌氧生物③无性生殖→有性生殖④原核生物→真核生物⑤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⑥水生生物→陆生生物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④⑤⑥C、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10、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础和核心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物种大都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而形成的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11.图表示长期使用某一种农药后,马铃薯甲虫数量变化曲线,请用生物进化观点回答下列问题:⑴图中表明:用药后的第一年害虫密度,而以后的年份中,害虫密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1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学习目标】
1、共同进化的概念及形成原因。
2、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层次。
3、现代生物进化的主要内容。
【知识导学】
一、共同进化的概念: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二、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原因
1、生物圈的形成是地球的理化环境与生物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地球上生物与环境共同
进化的产物。是生物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生
物多样性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历程。
3、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是化石。最早的生物化石是距今35亿年前的古细菌化石。
三、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
1.有些学者的研究表明,基因突变对生物适应性的影响并不是非益即害或是非害即益的,而
是中性的,自然选择对这些突变不起作用,这些基因经过长期的积累,会导致种群间遗传物
质出现较大差别。因此有人主张,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中性突变的逐渐积累,而不是自然
选择。
2.更多的学者则认为,基因突变并不都是中性的,有些基因突变反映在个体的性状上,与环境
相适应的程度有差异,因此,不能否认自然选择的作用。
3、还有人提出物种形成并不都是渐变的过程,而是种群长期稳定与迅速形成新物种交替出
现的过程。
四、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其主要内容是: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通过隔离形成
新的物种;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过程,进化导
致生物的多样性。
【三“点”探究】
1.理解“精明的捕食者”策略对人类利用生物资源有什么启示?
[答案]精明的捕食者策略:捕食者一般不能将所有的猎物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
启示:开发自然资源要遵循这一规律,可持续发展,这样才能为避免受到自然惩罚,为子孙
后代留下完好的地球。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2
2.捕食者的存在对于被捕食者种群有什么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有什么作用?
[答案]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促进种群发
展的作用。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
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
样性。
3.共同进化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各试举一例说明。
[答案]共同进化包括1.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例如某种兰花有专门为它传粉的蛾。
2.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例如原始的地球上生物的起源与氧气的变化情况
4.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哪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的原因。
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主要层次是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或称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为“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
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过程,地球上不仅出现了
千姿百态的物种,而且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环境。
【总结反思】
【材料补充】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