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余华《活着》书评(6篇)

余华《活着》书评(6篇)余华《活着》书评篇1在读《活着》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一度觉得主人公实在是太悲惨了,这样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但读完后,我才明白,活着,可能仅仅就是为了活着,是一种生存的本能,是对生命的尊重,当你失去了一切,你会发现,你还有你的生命,你的生活还在继续,你的生命是别人无法夺走的。
一边阅读,一边为福贵的悲惨身世流泪。
同时我也思考,对于我们来说,活着比福贵要简单得多,福贵的痛我们无法切身体会,活着很简单,如果你要追求“怎么活”,那么活着也许也会变得奢侈。
“生命是有尊严的,我们应当尊重生命,即使面对再多的苦难,也应该努力地继续活着。
”这才是《活着》让我真正感动之处。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就如余华所说:“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因此,忍受苦难造就了活着。
”《活着》写出了人们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写出了苦难对世界灾祸乐观的态度。
他让我真正知道——活着本身就是艰难,而延续生命则是更深的艰难。
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不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活着……余华《活着》书评篇2我感受到活着更深刻的意义。
人靠记忆来慰藉,靠倾诉来释然,靠平静来概括,靠回回首彻悟。
枯草衰杨,曾为歌舞场。
富贵年少家庭富足,无需为生计费心劳累。
生在地主家庭的富贵衣食无忧,读私塾不需要走、有长根背着,享受穷人无法享受的尊宠。
在富足安逸的生活当中,富贵不知道自己的活着的意义,抛弃娇妻,留恋柳巷。
在酒醉__逸当中自甘堕落,毫无廉耻,顾忌,由青楼女子背着自己串街走巷,成为县城当中的笑话。
在这里他不知道这种快感、逍遥都是昙花一现,也无法体会到烟花易冷的凄凉。
在纸醉金迷的世界里,富贵给自己挖了一个坑,这一掉进去就从来没有出来过。
__和赌相伴而生,相对烟花柳巷的柔情,__挥洒如金的紧张和刺激更加人你沉沦。
一句话书评

一句话书评1、尘埃落定以后,不安分的依旧是人心!2、《绿化树》,原来马缨花的付出才是绿化树的真谛,章永磷不过是次角而已。
3、海喜喜是个可悲的角色,却也是个可敬的人,他为马缨花心甘情愿地付出着,却不求一点回报。
4、《小草在歌唱》,政治抒情诗的好书一本!5、《致橡树》,近代爱情诗的绝唱!6、我要做一棵木棉!只做一棵木棉,好不好?7、《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在爱面前,有的人会变得自私,而被伤害的,往往是无私地付出的那一个。
8、如果张爱玲没有爱上胡兰成,会怎样?9、《倾城之恋》,倾城的不是爱情,不过是爱情发生在城倾的那一瞬!10、如果每个女人都像马缨花那样,那,男人们娶谁做老婆?11、青草压倒的地方,遗落一只映山红,桉树林旋转起来繁星拼成万花筒,多美的想像!《往事二三》舒婷12、海鸥和归帆,真的能优美了每一个心的港湾吗?《北戴河之滨》13、我想象有一天能够亲眼看见,愿望的小太阳,沉睡在大海胸膛的美丽画面14、我不怕,我不怕在你的面前显得弱小!女孩子的倔强、《北京深秋的晚上》15、有过咒骂,有过悲伤;有过赞美,有过荣光《致大海》16、午夜广场最后的探戈,却不知是最后的诱惑17、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呵呵,那女人的一半是不是男人呢?18、你曾说过,愿现世安稳,岁月静好、19、男人的风格,你有几个?20、宝刀,虽未老,却已老21、这段感情是一段历程,那是对你而言,对她来说,是全部。
这就是男人,和女人的区别,关于感情、22、红高粱,不只是自由,追求美!更是绝望的爱情,无悔的付出。
23、粗狂并不那么真实。
《红高粱》24、民风彪悍的时候,“罗汉大哥”印象深刻。
《红高粱》25、没有爱是痛苦的,爱更痛苦!只有聪明的女人才会犯骇人听闻的错误,人若动了真心,便只剩下自苦了,我们不再相信别人,因为他人即是地狱!《锁春记》26、只要有权利的分布,权力就永远不平衡!《国家公诉》27、源于现实,又游离现实,人物关系班驳陆离。
他们追逐着唯美,却破碎着激情;他们期冀着温暖,又无端地残酷。
书评范文

书评范文书评范文(一)——《菜根谭》书评一个非常非常平凡的人,写了一部让历史永远不能忘却的奇书,那就是《菜根谭》。
据我所知,这本明代洪应明所着的书,被后人翻印过无数次,可见喜欢此书的人之多。
新中国的创始人——毛泽东也喜欢此书,他对此书的评价是,“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
”可见这本书给人的教益,非同一般。
我反复翻阅的《菜根谭》全书由原文、译文、评点三项组成的条目一共360个,上至治国、平天下,下至修身、治家,人世中的大道无所不包。
政治家可以从其中找到经邦治国的谋略的比如“居轩冕之中,不可无山林气味;处林泉之下,须要怀廊庙经纶。
”“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自居事中,当忘利害之虑。
”商人可以找到机智,一种进退的机智,一种以仁取胜的机智;僧侣则会发现博大和宽柔,而我喜欢《菜根谭》,更多的是喜欢作者的思辨和处世哲学。
比如,“子生而母危,镪积而盗窥,何喜非忧也?贫可以节用,病可以保身,何忧非喜也?”有了这样的辨证,就有了柔度,在生活中才会适可而止,才不至于被逆境击得粉碎。
“自老视少,可以消奔驰角逐之心,自瘁视荣,可以绝纷华靡丽之念。
”用这样透视的眼光去看人生历史,人才不至于轻得像一颗纤尘,随世风飞扬,而是始终保持一颗冷静的心。
至于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宜圆,这种富有变通的处世哲学在书中无处不在。
那么,对待世态炎凉呢?作者这样告诉我们,“我贵而人奉之,奉此峨冠大带也;我贱而人侮之,侮此布衣草履也。
然则原非奉我,我胡为喜?原非侮我,我胡为怒?”让立体“我”与世俗给予我们的外物绝然分开去对待荣辱,这不失为一种绝大的智慧。
如果为官的都能这般认为,就不会被那些别有用心的吹捧者所迷惑,从而做出亲小人而远君子的蠢事来。
而作者不惮以最坏的恶意度小人,以最小的信任寄于世情,以保持宠辱不惊的心态,这也是一种智慧。
对于天上掉的馅饼,洪应明则说,“非分之福,无故之获,非造物之钓饵,即人世之机阱。
此处着眼不高,鲜不堕彼术中矣。
书评范文800字(精选九篇)

书评范文800字(精选九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句子大全、作文大全、诗词歌赋、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complete sentences, complete compositions, poems,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书评范文800字(精选九篇)书评范文800字(篇一)先做笔记,然后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知识,再写下在书中的收获,最后再想下书的写作结构。
通用书评50字

通用书评50字
1.这本书精彩纷呈,引人入胜。
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深入剖析了主题,让人深受启发。
我极力推荐这本书给大家阅读。
2.书中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作者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令人叹为观止。
这是一本值得推荐的书。
3.这本书的思想深刻,内容丰富。
作者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让人受益匪浅。
我非常推荐这本书。
4.书中的故事生动有趣,让人捧腹大笑。
作者独特的幽默感和敏锐的观察力令人赞叹不已。
这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书。
5.这本书深入浅出地解析了复杂的问题,让人豁然开朗。
作者清晰的逻辑和深厚的知识底蕴令人敬佩。
我强烈推荐这本书。
6.书中的观点独特,让人耳目一新。
作者用丰富的实例和严谨的逻辑论证了自己的观点,让人信服。
这是一本值得推荐的书。
7.这本书的故事情节紧凑,让人欲罢不能。
作者巧妙地设置了悬念,让人一直保持着阅读的兴趣。
我非常推荐这本书。
8.书中的内容详实,既有理论又有实践。
作者用实用的建议和生动的案例帮助读者理解和应用书中的知识。
这是一本值得推荐的书。
9.这本书的观点深刻,让人深思。
作者用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洞察力揭示了问题的本质,让人受益良多。
我强烈推荐这本书。
10.书中的故事富有情感,让人感动。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和真实
的人物塑造了一个动人的世界。
这是一本值得推荐的书。
书评四篇

书评四篇1.《西南联大行思录》【张曼菱】记得去年,北大人的微信朋友圈里疯狂地转载一篇张曼菱师姐的演讲稿《我们现在怎样上大学》,一时间,又勾起了很多年轻北大人对于大学精神的各种解读,以及对西南联大的各种神往。
百度百科给出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解释是:1938年4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从长沙西迁至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
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
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
千秋耻,终当雪。
中兴业,须人杰。
便‘一城三户’,壮怀难折。
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
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看了这本书才知道,西南联大的校歌就是这一首“满江红”的词。
这是一段另无数学子心驰神往久矣的历史——三所中国顶尖的高校,在战乱的特殊年代,从京津之地内迁西南,一去八年。
这所空前绝后的学校拥有当时中国最顶尖的文理大师,培养出一批声名显赫的作家、科学家、政治家。
另外还有一大批赤血忠心的学子,永远长眠在中缅边境的战场上……光是想想这些故事,就让人热血沸腾,向往不已。
一直很想知道这段故事,但是关于这段历史的记录文字却不多见,也许终是涉及那段复杂的历史吧。
这本书,是张曼菱师姐花费多年心血寻访西南联大老校友的随行记录,为的是探索当年的“西南联大精神”——在中西合璧下,既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有“独立人格,自由精神”的人文精神,是怎么发生,又是如何散播到中华大地。
开篇的部分很简单,只是描述了三十年代的内陆城市昆明的封闭,民众多市井。
但在某一天,这个小市民聚居的城市,却“忽如一夜春风来”,懂得崇文尚学,逐渐变成开化之地。
一切变化皆因联大师生的到来。
一群人,改造了一个城市,缔造了一段历史。
那是一个多么神奇的年代,那是一个多么纯粹的民族。
教育的意义,不正在于教化民众,开化风气吗?而如今,我们的国家不再动荡,人民不再苦难,但是我们却开始彷徨不可终日地大喊着信仰缺失、文明缺失,这又是为什么?我们的民族,我们的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读毕此书,应该可以寻找到一些答案。
优秀书评范文(臻选5篇)

优秀书评范文1学写书评边阅读,边就情节和内容做笔记,记下日后可能阐发的评论。
一篇好的书评:1.一个生动的开场白:用一两个简短的段落揭示作者的姓名、书名,以及有关作者的简要信息。
2.小说对情节做简要勾勒,如果作品不是小说,写明写作目的和主题。
3.书评作者对此书优缺点的评论。
4.用一个总结性的语句式段落使读者对此书有一个总体印象。
开篇写好开篇段落其目的是抓住读者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读这篇文章的热切愿望。
做一下笔记,问一些问题:·贯穿此书的主题是什么?·与同类书相比,这本书的特色是什么?·这本书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作者姓名和书名在第一段中出现,但有时你会从书中最重要的观点说起。
文章开头用简短的语言表明作者对书的印象。
为非小说书籍作书评时,最好先对此书主题的背景作简短介绍,尤其是当一些读者对主题不太熟悉时。
摘要小说的评论可对主要人物作些介绍,但简要点出部分情节。
非小说的书评则应提供所有重要信息的概览,其中包括重大的日期,人物地点,观点及作者如何得出结论的阐述。
为了形成对一本书的观点:·这位著者想做什么?·获得了多大的成功?·此书是否打动了我?·我喜欢的是什么?·我不喜欢的是什么?在考虑一本小说的内容时:·人物有趣或有说服力吗?·情节是否能始终吸引我的注意力?对作者的语言作出评论:·是简洁的,呆板的还是诗意的?非特指的,正规的,有感染力的?·陈辞滥调还是富有创意。
评论非小说文章时,虽然你也可提到文字是否清晰,是否具有可读性,但内容比文体更重要。
需考虑的有:·作者对材料的驾驭是否充分彻底,是否经过深思熟虑?·作者的中心观点是什么?为什么?·结论可否被作者提供的材料充分证实?你可以对作者的结论存有异议,但必须尽量客观,不要说,若我写会如何如何。
简要的总结使用有力度的词语,尽量简短地总结你对此书的观点。
世界名著书评

世界名著书评
以下是几本世界名著的简要书评:
1. 《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 简·奥斯汀(Jane Austen)
这是一部经典的英国文学作品,以幽默和机智的笔触描绘了19世纪英国社会中的爱情、婚姻和社会观念。
小说以女主角伊丽莎白·班内特为中心,展现了她与富有但傲慢的达西先生之间的爱恨情仇,同时也探讨了阶级、面子和个性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傲慢与偏见》以其深入的人物描写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而受到广泛赞赏。
2. 《1984》-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
这是一部具有强烈政治意义的反乌托邦小说。
故事设定在一个极权主义社会中,主人公温斯顿·史密斯开始怀疑政府的控制和信息操控,并加入地下反抗组织。
小说探讨了权力、政治操控、自由意志和个人权利等主题。
《1984》通过描绘极权统治下的恐怖和剥夺,警示了权力的滥用和思想控制对人类自由的威胁。
3. 《麦田里的守望者》(《The Catcher in the Rye》)- J·D·塞林格(J.D. Salinger)
这是一部描写青少年成长和迷茫的美国小说。
故事以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尔德的视角展开,讲述了他在纽约的一系列冒险和观察。
小说通过霍尔顿的内心独白,探讨了青少年的孤独、叛逆和对虚伪社会的不满。
《麦田里的守望者》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对年轻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而备受称赞。
这些世界名著代表了不同的文学流派和主题,每本书都对人类的思想、情感和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们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关于人类经验和人性的重要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之树与知识之树》书评
进入大学以来,我利用课余时间涉猎各种书籍,其中《生命之树与知识之树》对我影响颇深。
昨天属于历史,用汗水书写传奇;明天属于未来,我翘首企盼;只有今天属于我们,激扬文字,书写我们自己的葳蕤岁月。
作为一名英语专业的学生,我深知文化对研究的重要性,而这本书成为了我的启蒙老师。
《生命之树与知识之树:中西文化专题比较》从“生命之树”与“知识之树”这两个象征性概念入手,对中西文化的一个精神侧面进行了提纲挈领而又深刻系统的多维度考察,在纵横比较研究之中,提出了一系列新颖独到的理论观点。
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从塑造中国国民性格最重要的儒学、老学、庄学、道教、理学以及被中国主流文化抛弃的墨学与西方文化专题比较的角度展开,下编则从理论概括的角度层层递进地深化了比较的主题。
本书将东方的生命哲学和基督教伦理相比较,让我重新认识了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心理。
经过反复阅读我感悟很多。
以儒家学说为主流的中国文化强调理性调节情欲以适度享受人生。
纵观几千年华夏文化,我们的先祖强调保存肉体的生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强调个体生命的保全和个体人格的修养;儒家将人世的平等建筑于对生命的感恩上,但是将天下国家塑造成乐悠悠的大家庭;儒家塑造了安于家庭,向内退缩的国民性,“平和”,“本分”,“知足常乐”,但是缺乏罪恶的不稳定;讲究肉体生命的快乐,但是突出肉体与精神的合一。
所以说,儒家可以说是乐天知命的乐观主义者,他们满足生命应有的现状,追求现世今生的身心愉悦。
比较而言,西方以基督教为主流的文化,以灵魂蔑视肉体,保持灵魂的纯洁和精神的愉悦;基督教伦理不顾及生命的安乐,却追求生命的超越,甚至不惜以身心苦难为代价;可以说基督教伦理是肉体与精神的分裂,地上与天国的分裂,他们渴望寻找到一种超越现世超越感性的永恒理念。
西方人生命的极大欢喜是:人神沟通,自我价值的实现与上帝意志的统一,情感上融入一种纯净而迷狂的宗教圣境,以肉身的苦难换取灵魂的超越。
然而,中国人生命的极大欢喜则是个人融入家国族类的群众之中,为“大家庭”服务。
读完这本书,我深刻理解了中国之所以没有执着的宗教信仰的原因。
中国人并不是不注重宗教信仰,而是注重现世的国计民生和道德修养,是道家对生命的注重排斥了诸多信仰。
中国人的信与不信往往取决于信条对生命的利害。
西方文化崇尚坚信精神和殉道精神。
因此,理论在中国是解释行动而非指导行动的;理论在西方是寻找本质,执着于信念,让理论转化为现实的。
面对全球化大潮,中国则要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容纳利于国计民生的文化理念,兼容并蓄,不断完善国民性,使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更为主动。
外国语学院1103班白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