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预习作业

合集下载

四下语文第二课《乡下人家》预习单

四下语文第二课《乡下人家》预习单

课文《乡下人家》课前预习单1.《乡下人家》是一篇写()的散文,共有()个自然段。

2.请你给字注音构芍冠朴素率倘附捣绘谐3.写出字的读音并组词()()()冠率场()()()()()结踏()()4.看好字的结构,写好以下生字(1)“构饰蹲例踏倘绘谐眠”为左窄右宽的字;(2)“觅、耸、寄”为上窄下宽的字(3)“凤、序”是半包围的字。

注意:“蹲”左窄右宽,右下面的“寸”的一横要写长一些,托住上面的部分。

还有“率”中间的部分笔画较多,注意先写中间再写两边,下面的一横写长一些,托住上面的部分。

(请你在米字格中将两个字分别写两遍)蹲率5.会读、写以下词语棚架屋檐鸡冠花大丽菊率领觅食捣衣归巢和谐催眠装饰耸着天高地阔月明人静6.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意思,完成填空。

装饰时令倘若照例觅食向晚和谐寄住天高地阔(1)按照惯例,按照常情。

()(2)带领(队伍或集体)。

()(3)寻找食物。

()(4)配合得适当;和睦协调。

()(5)住在他乡或别人家里。

()(6)将近晚上。

()(7)天地之间形成的大范围的地方。

形容无拘无束的自然生活。

()7.课文给我们描绘了乡下人家的哪些风景,学习老师给的构句格式,你也给它们起个好听的名字吧。

地点或时间场景(画面)屋前瓜藤攀檐图夏天傍晚月夜睡梦图8.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课文用哪句话来概括的,在文中找出来,并抄在横线上。

你从这句话体会到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课预习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课预习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课预习
五年级下册第2课预习
一、课本内容简介
这学期,从五年级开始,语文课本将分三册来上,本节课要预习的是第2册第2课,“责任”。

本课以一位小名叫潘默的男孩的故事为主线,通过潘默如何承担起责任来诠释“责任”这个词的内涵。

二、学习目标
1.熟记本课的词语和语句;
2.理解“责任”的真正含义;
3.根据本课的内容,能正确反映责任的重要性,并能将它付诸实践。

三、学习重点
1.学习新词语:“责任”、“承担”、“同情”等;
2.能从文中获取有关“财务责任”、“行为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内容,完整地理解责任的涵义;
3.得出责任的重要性,并想象借助这一课文件实践责任,真正体会这一重要素质在自身修养中的重要性。

四、具体分析
1.首先要根据本文的衔接语的转折关系,分析故事的情节及其发展;
2.针对潘默正确的行为,深入思考“责任”的真正含义;
3.分析出财务责任、行为责任和社会责任的特点,并列出它们间的联系;
4.根据短文的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理解承担责任的重要性和危害;
5.映射出我们今天应怎样做,明确责任观念在今后生活中的作用。

五、小结
本课是五年级下册第2课,以潘默的人生故事作为主线,通过财务责任、行为责任和社会责任的角色,使学生们熟悉“责任”的含义,理解
责任的重要性,让他们知道怎样承担责任,从而在生活中正确和勇敢
地面对一切,有一种负责任、正义正直的生活态度。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历史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预习单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历史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预习单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预习速填】
知识点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两河”,是指西亚的河与底格里斯河。

两河流域,又称,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知识点二古巴比伦王国
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对外采取的策略,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

知识点三《汉谟拉比法典》
(1)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

(2)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为的自由民、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

(3)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自我检测】
1.人类早期的文明诞生在亚非两洲的大河流域。

下图是以下哪个古代文明的发源地()
A.古代埃及文明
B.古代印度文明
C.古代中国文明
D.古巴比伦文明
2.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古朴而奇妙,凝聚着古人的智慧。


明该文字的是()
A.古代希腊人
B.古代罗马人
C.古代埃及人
D.古代两河流域居民
3.《汉谟拉比法典》是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作为文明古国的标志之一,其原因是该法典()
A.维护王国统一
B.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C.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D.主张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答案
【预习速填】
知识点一幼发拉底河“美索不达米亚”巴格达
知识点二各个击破
知识点三成文法典拥有公民权无公民权家庭奴隶制商品经济【自我检测】
1.D
2.D
3.B。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预习+知识点+习题(有答案)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预习+知识点+习题(有答案)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预习提纲一、第二次鸦片战争1.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扩大侵略权益直接原因/借口:英——;法——又叫西林教案2.参与国:(主凶);俄美(帮凶)3.时间:1856-1860(在位)4.1860.10月,洗劫和焚毁;1860.10月,攻陷北京和签订《》5.结果:(1)1856《天津条约》清VS俄美英法内容:①外国公使进驻(地点)②增开、等十处为通商口岸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各口岸自由航行【可以看出侵略势力已经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一带】(2)《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清VS英法美内容:被迫承认合法化(3)1860《北京条约》清VS英法内容: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②增开为商埠③割地方一区给英国④赔款额也大幅增加6.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二、鸦期间列强的罪行1.英法联军——火烧1860年2.沙俄——侵占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趁火打劫】中俄《》——割占领土最多注:1861,清政府设“总理衙门”——中国外交被迫走向近代化注:慈禧——咸丰帝的贵妃,同治帝的生母。

笔记1、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动原因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直接原因/借口:英——亚罗号事件;法——马神甫事件/西林教案2、第二次鸦片战争参与列强及时间主谋:英国、法国;帮凶:俄国、美国。

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罪行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1)1858年清政府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2)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3)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增开天津商埠,割九龙司给英国,增大赔款额。

5、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最大受益者俄国通过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走月亮》课前预习及课后知识点归纳汇总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走月亮》课前预习及课后知识点归纳汇总

四年级上册《走月亮》知识点一、生字组词淘táo(淘洗、淘米、淘气)牵qiān(牵挂)(牵制)(魂牵梦绕)鹅é(鹅掌、鹅蛋、鹅毛)卵luǎn(鸟卵、鸡卵、孵卵)坑kēng(坑洼、水坑、泥坑)洼wā(水洼、山洼、坑坑洼洼)填tián(填写、填平、义愤填膺)庄zhuāng(庄稼、庄、庄严)稼jià(庄稼、稼穑、庄稼汉)俗sú(俗语、俗气、庸俗)跃yuè(跃进、飞跃、龙腾虎跃)葡pú(葡萄、葡糖、葡萄酒)萄táo(葡萄、葡萄干、葡萄架)稻dào(水稻、旱稻、稻米)熟shú(成熟、熟睡、熟悉)二、多音字载zǎi(三年五载)zài(载客)假jià(放假)jiǎ(假如)三、近义词柔和—柔软风俗—习俗满意—满足浇灌—灌溉招待—款待四、反义词明亮—昏暗坑坑洼洼—平平整整五、理解词语洱海:名,在云南。

淘洗:用器物盛颗粒状的东西,加水搅动,或放在水里簸动,使除去杂质。

运载:装载和运送。

坑坑洼洼:形容地面或器物表面高一块低一块。

浇灌:浇水灌溉。

镀亮:一种工艺,可以使金属起到装饰,耐磨的效果。

风俗: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

汩汩:形容水流动的声音。

闪闪烁烁:(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

奇妙:稀奇巧妙(多用来形容令人感兴趣的新奇事物)六、词语搭配(高高)的点苍山 (细细)的溪水(灰白色)的鹅卵石 (新鲜)的花瓣(月光闪闪)的溪岸 (月影团团)的果园(美丽)的月亮 (闪闪烁烁)的小星星七、词语扩展AABB式词语:坑坑洼洼闪闪烁烁整整齐齐圆圆满满顺顺当当简简单单八、课文分段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我”和阿妈在“小路上”走月亮。

第二部分(第4-5自然段):“我”和阿妈在“溪边”走月亮。

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我”和阿妈在“田埂上”走月亮。

第四部分(第8-9自然段):写走月亮带给“我”的感受。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丁香结预习复习知识点及同步练习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丁香结预习复习知识点及同步练习

第2课《丁香结》知识点及同步练习知识点教材分析:《丁香花》是作家宗璞写的一篇散文。

作者目睹丁香花开得格外繁茂,不禁想到自己斗室外年年绽放的三株白丁香,又由丁香花联想起象征着愁怨的“丁香结”。

最后发出“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的感叹。

文章表达了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正视生活中遇到的不顺心,把它看作生活的一部分,这样的人生才有滋味。

这是一篇语言精美、意蕴丰富的散文。

作者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丁香花的形象,虚写寄托于丁香花的志趣和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宗璞:1928 年出生,女,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当代作家,从事小说与散文创作。

主要作品: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中篇小说《三生石》。

我会写:缀zhui (点缀、连缀、后缀)幽you (幽雅、幽静、幽美)雅ya (雅致、雅观、雅俗共赏)案an (书案、教案、图案)拙zhuo (手拙、笨拙、拙见)薄bo (淡薄、单薄、厚积薄发)糊hu (模糊、糊窗户、稀里糊涂)蕾固(蓓蕾、花蕾、芭蕾)襟jin (衣襟、前襟、大襟)恍huang (恍然、恍惚、恍然大悟)怨yuan (抱怨、怨恨、任劳任怨)多音字:糊hU(糊涂)hu(糊弄)担dan (担当)dan (担子)薄bao (薄片)bo (单薄)bo (薄荷)近义词:茂盛—茂密格外—分外仔细—认真分辨—辨别梦想—理想确实—的确反义词:茂盛—稀疏仔细—马虎笨拙—灵巧平淡无味—有滋有味理解词语:朦胧:不清楚;模糊。

幽雅:幽静而雅致。

参差:不整齐,不一致。

窥着: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

潇洒: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无拘束的,不矫揉造作。

妩媚:姿态美好可爱。

愁怨:忧愁怨恨。

词语扩展:描写颜色的词语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光十色万紫千红、绿草如茵、黑白分明五彩斑斓、花红柳绿、绚丽多彩姹紫嫣红、青红皂白、灯红酒绿课内词语:宅院幽雅伏案浑浊笨拙眼帘参差单薄照耀文思梦想迷蒙模糊花蕾衣襟恍然愁怨顺心平淡句子解析:1.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

四年级语文下册2 乡下人家 预习卡作业

四年级语文下册2 乡下人家 预习卡作业
语文 四年级 下册
2 乡下人家
预习卡
初 1.扫码听朗读,第一遍画出不认识的生字,第
读 突
二遍标出下列词语。
破 屋檐 构成 独特 照例 率领 倘若


第2课
初 2.读一读,连一连。 读 突 破 字 词
初 3.读拼音,写词语。
读 zhuānɡ shì
shùn xù
zh) ( 竹笋 )

hé xié
cuī mián
词 ( 和谐 ) ( 催眠 )
初 4.查词典,选一选。
读 突
“率领”中“领”的意思是( B )。
破 字
A.颈,脖子
B.带,引
词 C.接受,取得 D.了解,明白
初 5.理解词语。
读 突
天高地阔: 天空高远,大地辽阔。形容空间
破 大。文中用来形容无拘无束的乡下生活 。



再 6.课文描绘了多个生动的画面,想一想,下面 读
体 三幅图分别对应课文的第几自然段。
会 感
瓜藤攀架图( 1 ) 花开三季图( 2 )
悟 门前晚餐图( 5 )
7.这个小动物的名字叫纺织娘,它得名的原因
查 是( A )。 阅 资 料
A.它发出的声音和“织”相似 B.它会织布
我的疑问:

二年级语文第二课预习单

二年级语文第二课预习单
例: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清风一吹,他们。
蝴蝶一来,他们。




8、通过预习,你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在下面写一写吧。
《》。




5、这是一篇优美而富有情趣的散文,作者运用的手法,以儿童化的语言描绘了孩子眼中的世界,抒发了儿童内心美好的情感。
6、读一读,填一填。
(1)当雷云在天上(),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的东风走过(),在竹林中吹着()。
(2)树枝在林中互相()着,绿叶在狂风里()地响,雷雨()。




7、照样子,写Biblioteka 写。2.朗读
1、本课共()自然段。
2、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课文。家长签字:




3、给下列生字注音、组词。
生字
注音
音序
部首
组词
生字
注音
音序
部首
组词













注意多音字“假”的读音和组词




4、本文的作者是印度诗人,他出版过《》、《》
等五十多部诗集,曾于1913年获,本文选自他的诗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