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总复习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复习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复习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复习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复习课涉及到的内容包括古诗文、现代文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等。

这一单元的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对古诗文的鉴赏,又有对现代文的理解,同时还有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训练。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旨在让学生对第七单元的学习内容有一个全面的回顾和巩固,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古诗文和现代文的理解能力有一定的提升,同时在写作和口语交际方面也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但是,部分学生对于一些文学常识和写作技巧仍然掌握不够扎实,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复习来进行巩固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回顾和巩固第七单元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2.提高学生对古诗文和现代文的鉴赏能力,增强他们的文学素养。

3.通过复习,使学生在写作和口语交际方面有所提高,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回顾和巩固第七单元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2.难点:对于一些文学常识和写作技巧的掌握,以及古诗文和现代文的鉴赏能力的提升。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复习和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包括第七单元的学习内容、重点知识点和复习题目。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和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第七单元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第七单元的学习内容,包括古诗文、现代文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等,让学生对单元内容有一个整体的回顾。

3.操练(15分钟)教师根据单元内容设计复习题目,让学生进行书面练习,检测他们对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

4.巩固(2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讲解和辅导,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并针对重点知识点进行巩固。

六年级下第七单元天时不如地利;论语八则等复习_图文

六年级下第七单元天时不如地利;论语八则等复习_图文

修辞:排比 句式:双重否定
强调突出
“人和”的重 要
第四段:总结论点(排比句)
•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 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固国:巩固国防。 • 威:建立威信 • 得治国之道、施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会很
多,失治国之道、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 人就很少。
第五段:强调重点——“得道多助,失道 寡助”
• 之: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 独立性。
• 翻译:
• 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这才知道松树 和柏树是不凋谢的。
• 理解:借松柏之后凋比喻坚贞不屈、不随 俗流、保持节操、坚韧不拔的社会现象。
•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 则大事不成。
欲:想要。 速:快速。 达:达到(目的)。 • 翻译: • 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 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 中。婴儿啼。
• 方:正在,正要。 • 引:牵,拉。
• 有一个从江边经过的人,看见有个人 正在拉着一个小孩想要把他扔到江里 去。小孩大哭。
• 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 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 遽:就,遂。
• 任:处理。
• 悖:荒谬。
• 我们应当看到“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密 不可分,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其重要位置的主 次先后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不宜把三者割裂甚 至对立起来,对哪一方更重要也不能做绝对化一 成不变的理解。
议论文的格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表明中心论点 摆出典型事实 阐明道理核心
议论文:1.论点
况的人。 • 1.本领的获得要靠自己,而不能靠先天的遗传。

【三维设计】2012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再回首 单元智能升级总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三维设计】2012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再回首 单元智能升级总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一、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经济结构:中国古代经济结构主要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 经济结构:中国古代经济结构主要包括农业、 业三部分,农业是主体,手工业和商业是补充, 业三部分,农业是主体,手工业和商业是补充,是一种自 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经济形态:自然经济长期占主导且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 经济形态: 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停滞的重要原因。 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停滞的重要原因。
解析:从材料的信息出发,能体现“重农抑商政策,闭关 解析:从材料的信息出发,能体现“重农抑商政策, 锁国政策”;B项可以从材料中推断出来;D正好与闭关政 锁国政策” 项可以从材料中推断出来; 策相反。 策相反。 答案: 答案:D
二、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1.客观环境:统一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 客观环境:统一稳定的政治局面, 必要的客观环境。 必要的客观环境。 2.政治条件:前代农民战争推动后继王朝调整统治政策, 政治条件:前代农民战争推动后继王朝调整统治政策, 而且政策具有连续性。 而且政策具有连续性。 3.科技条件: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历法的进步、 科技条件: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历法的进步、 外国先进技术的引入等,成为经济恢复发展的重要因素。 外国先进技术的引入等,成为经济恢复发展的重要因素。
B.统治者关心百姓疾苦 D.统治者“以民为本” 统治者“以民为本”
解析:统治者正是通过这种形式来体现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解析:统治者正是通过这种形式来体现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仔细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材料表明,无论天子、 仔细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材料表明,无论天子、 诸侯还是王后都亲自从事耕作,这说明统治者对农业生产 诸侯还是王后都亲自从事耕作, 的重视。古代中国以农立国, 的重视。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业关系到人民的基本生活 保障和统治者的根本利益。 保障和统治者的根本利益。 答案: 答案:A

2018届中考历史总复习课件:中国近现代史 第七单元 侵略与反抗(共41张PPT)

2018届中考历史总复习课件:中国近现代史 第七单元 侵略与反抗(共41张PPT)

4.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 ___________ 半殖民地化 程度。
【知识小拓】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失败带来的社会影响 (1)大清败给了日本,极大地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2)甲术为核心的洋务运动的破产,这引发了国人的深 思,即何以学了西方依旧失败。在此背景下,以学习西方 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维新变法运动开始酝酿。
第七单元
侵略与反抗
考点一 鸦片战争(1840~1842年)
(3年0考)
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
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2.直接原因(导火线或借口):虎门销烟。 3.经过:1840年,英国挑起战争,经过一年多的战斗, 清军节节失利,英舰抵达南京长江江面,清廷被迫求和。
4.结果:1842年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4)划定北京 _________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 东交民巷 不准中国人居住―→使馆界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大本
营。
4.影响: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温馨提示】 镇压义和团运动是八国联军发动战争的 借口,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和扩大在华利益。 【温馨提示】 外国侵略者在中国近代前期曾两次入侵和
华尔
3.左宗棠收复新疆
(1)背景:19世纪60年代,阿古柏入侵新疆,将新疆变成 人间地狱;1871年,俄国侵占 _____地区。 伊犁 (2)概况:1876年,左宗棠率军进入新疆;他采取“先北 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于1878年收复了除 _____以外的 伊犁 新疆地区;19世纪80年代,在左宗棠的武力支持下,中俄 两国签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 立 _____ 。 行省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复习专项——阅读理解题(含答案)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复习专项——阅读理解题(含答案)

第七单元复习专项——阅读理解题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

清塘荷韵有人从潮北来,带来了几块决湖蓬子,外先呈思色,极健。

据说,如果理在染泥中,能够干年不烂。

因此,我用铁锤在莲子上________ 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_______ 壳而出,不至于永远_______在泥中。

这都是一些主观的愿望,莲芽能不能长出,都是极大的未知数。

反正我总算是尽了人事,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___________ 入空荡荡的池塘中,下面就是听天由命了。

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

我已经完全灰心,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

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现奇迹。

我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片圆圆的绿叶,颜色虽极葱人喜爱,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kuī xī)地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

而且最初只长出了五六片叶片。

我盼星星,盼月亮,天天到池塘边上去观望。

凄清的秋天又降(jiànɡ xiánɡ)临人间,池塘里浮动的仍然只是孤零零的那五六片叶片。

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

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

到了一般荷花长叶的时候,在去年漂浮着五六片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在池塘中心也长出了叶片。

叶片扩张的速度真是惊人地快!几天后,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

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

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

自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

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màn wǎn)延。

不到十几天的工夫,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

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中、淤(yù yū)泥里走动的,反正从露出水面的荷叶来看,每天至少要走半尺的距离,才能形成眼前这个局面。

1.第1自然段四条横线处应填入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A.敲脱藏扔B.砸破埋投C.锤穿躺丢D.击钻没掷2.给文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第七单元复习教案

第七单元复习教案

一段美好的艺术之旅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复习
【教学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会写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背诵《伯牙鼓琴》。

3、借助注释、课文插图等理解文言文,能用自己的话讲文言文故事。

4.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音乐之美。

5.把握课文大意,说出自己对京剧的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一)回顾语文要素
语文要素: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写自己的拿手好戏,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二)学习活动
1.思考: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文言文故事。

想一想课文是如何把重点部分写具体的?
2.汇报:讲一讲文言文的故事。

二、闯关复习
1.字词关
(1)易错字音
善哉画轴琴弦纯洁
(2)易写错字
哉曝莱盲
(3)形近字、同音字
弦轴锦曝莱盲键缕陶
舷柚绵暴菜育健楼掏
(4)多音字
汤曝传奔弹曲相
(5)近义词
(6)
(6)反义词
(7)词语搭配
(8)句子积累
2.句子关:赏析修辞好处
3.课文梳理:
4.习作训练
三、结束语
人生由一个个小关卡组成,一次次冲破难关,会让我们更加优秀,在今后学习中保持这种向上的动力,加油孩子们!。

2025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精练第七单元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2025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精练第七单元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1
-7-
5.
(2024·合肥庐阳区二模)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创新实验,
已知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为40 ℃、26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
A.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且隔绝氧气 B.该实验只能证明燃烧需要氧气 C.步骤Ⅱ中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拔出橡胶塞的目的是使热水顺利进入下管中
方程式是 2Cu2O+O2 △ 4CuO

③应选用 碱 (填“酸”或“碱”)性试剂捕集CO2。
12345678
-10-
第七单元 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11-
④该“化学链燃烧”能凸显绿色安全环保理念,理由是 ab (填字母序号)。
a.载氧体可循环利用 b.降低了燃料发生爆炸的风险 c.等质量的甲烷“化学链燃烧”比直接燃烧消耗氧气少
-12-
第七单元 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13-
8.[RJ九上教材P162图7⁃6改编]同学们学习了燃烧与灭火后,在实验室设计 并完成了如下实验,以探究灭火的原理。
(1)实验原理: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 。
(2)实验现象:Ⅱ中蜡烛 正常燃烧 ,Ⅰ和Ⅲ中蜡烛 熄灭 还有有气泡产生 。 (3)实验结论:由该实验得出灭火的原理是 隔绝氧气 。
CH4+2O2
CO2+2H2O

(2)“化学链燃烧”是指燃料不直接与空气接触,而是以载氧体在两个反应器
之间循环来实现燃料较低温度下燃烧的过程。某“化学链燃烧”的过程如
图所示。
12345678
-9-
第七单元 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10-
①X的主要成分是 N2 (填化学式)。

最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总复习提纲

最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总复习提纲

小学语文人教版四下第七单元总复习提纲一、字词积累1. 要求会写的词语[课后田字格]伽利略省略辩论信奉十磅拴住拖拉解释宣布胆大妄为固执花港港湾水壶水壶鱼缸罢工一丝不苟绣花挥笔速写厂徽聋哑人[园地词语盘点]寻常解答违背曾经拖住教授栏杆清澈见底赏心悦目融为一体2.多音字的:dí(的确) dì(目的) de(好的)磅:bàng(磅秤) páng(磅礴)着:zháo(着地) zhuó(着力)露:lù(露出) lòu(泄露)别:bié(别人) biè(别扭)担:dān(担心) dàn(扁担)3.词语归类(1)形容认真的词语:全神贯注一丝不苟一心一意专心致志聚精会神(2)形容说话的词语:叽里咕噜喋喋不休窃窃私语滔滔不绝(3)修饰词积累:不容更改的真理痴痴地微笑一丝不苟地画二、语句训练1.佳句积累(1)场面描写到了那一天,很多人来到斜塔周围,都要看看在这个问题上谁是胜利者,是古代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呢,还是这位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有的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有的说:“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2)比喻句我们的心情都不大舒畅,没有了新鲜的蔬菜,对一个普通的农家来说,就像婴儿断了奶。

远远望去,父亲的菜园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嵌在荒凉的山坡上。

(3)外貌描写就在金鱼缸边,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

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

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老师多次反复教育我们要刻苦学习。

(修改病句)老师多次教育我们要刻苦学习。

/老师反复教育我们要刻苦学习。

(2)我们应该学习罗丹这种对工作全神贯注的态度。

(改为反问句)我们难道不应该学习罗丹这种对工作全神贯注的态度吗?(3)伽利略是科学家。

(扩句)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 总复习
第9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 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9页 第6-9题。
教学目标:
1.梳理解决问题的策略,如画图、列表、列举、转化、假设等。
2.能积极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采用多样化的解题策略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
性。
教学难点:能根据不同的问题合理地使用解决问题策略。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经常要用到哪些策略?今天我们就来复
习这些策略。
二、交流共享
(一)画图的策略
1.谈话:画图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很重要的策略。它通过图形把抽象
问题具体化、直观化。
2.尝试完成教材79页“练习与实践”第6题。
(1)想一想,怎样在图中表示“种黄瓜的面积比种番茄的面积少180
平方米”;
(2)学生在图中画一画,并看图分析数量关系,完成解答。
(3)小组交流。
根据学生汇报,交流时着重说说画图的方法,以及借助图形直观分
析数量关系的过程。
(4)教师总结方法。
小结:不同的画图方法体现不同的数量关系,但都能把题意直观地
表达出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
3.完成教材第79页“练习与实践”第8题。
(1)让学生先把线段图补充完整。
(2)学生根据图,分析数量关系:要求已经看了多少页,可以把“已
经看了全书的3/7”这一条件转化成什么?转化后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是什
么?在完成解答。
(3)汇报交流,师生共评。
评价是之一引导学生 比较不同的解题方法,说说他们有什么相同和
不同的地方。
4.总结:遇到较复杂的问题时,可以根据题意画出实物图或线段图
帮助正确理解题意,分析各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降低解题的难度。
三、反馈完善。
谈话:解决问题的策略很多,我们要选用合适的策略,灵活运用策
略解决问题。
完成教材第79页“练习与实践”第7、9题。
第7题
(1) 学生尝试解答。
(2) 全班交流、汇报。
第9题
(1)学生先说说要解决题目中的问题,关键要抓住什么条件,怎样
画图表示题中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
(2)学生独立完成画图。
(3)根据直观图,可以看出两筐苹果质量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如
何解决问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