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整理与复习 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汇总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汇总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单元教学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课本P91~105页。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以及加减法估算。

共安排了5个例题。

这部分内容是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100以内的加、减法基础上教学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方面通过口算和笔算,复习了数和计算的有关知识,另一方面也为进一步学习万以内的数鱼计算起就铺垫作用。

单元教学要求:1、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设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单元教学重点: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单元教学难点: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设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单元课时安排:六课时。

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教学内容:课本第91~93页。

“做一做”以及练习十九1、2、5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口算方法的掌握和熟练应用。

教学难点: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师准备:题单及课件。

教学过程:一、准备练习引导学生完成口算题目,并说一说是怎么计算的。

口算:50+70 300+600 800-400 30+40200+700 600+400 80+90 80-30说出怎么计算的。

二、学习情境创设1、春天到了,这节数学课老师安排就一次春游特别行动,你想参加吗?2、播放展示动画。

我们将去一个十分美丽的地方,一起去看看吧。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9课时《整理和复习》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9课时《整理和复习》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9课时《整理和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复习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包括加法、减法、认识三维图形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通过复习巩固所学内容。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复习对于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
1.复习加法、减法的运算方法;
2.复习认识三维图形的名称。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复习资料、课件等;
2.学生准备课本、笔和纸等学习工具。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1.复习上一节课所学内容,引入整理和复习的主题。

2.引导学生讨论复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复习
1.复习加法、减法的运算方法,通过例题巩固学生的计算能力。

2.复习认识三维图形的名称,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辨认图形。

第三步:整理
1.引导学生整理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包括重点知识点和解题方法。

2.练习整理知识的方法,例如制作思维导图、总结笔记等。

第四步:复习
1.给学生一定时间自主复习,并指导学生关注重点内容。

2.针对学生疑惑的问题进行答疑和解释。

五、课堂延伸
1.给学生布置整理课上内容的作业,加深印象。

2.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复习巩固知识。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加法、减法、三维图形等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整理和复习的方法。

希望学生能够坚持复习,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内容,请老师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安排。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第1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P75例1,完成教科书P75“做一做”,P79“练习十六”第1~3题。

▶教学目标1.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

2.能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感受数位产生的必要性,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

3.通过数一数、拨一拨和估一估等活动,充分感悟大数的意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能正确数出1000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

▶教学难点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的数法,理解十进制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大家知道我市的体育馆在哪里吗?有进去参观过吗?说说你的感受。

【学情预设】有学生去体育馆里面参与过活动,能够直观感受体育馆的庞大。

有很多个入口,从不同的入口进去会到体育馆的不同位置。

还有很多不同颜色的座位,能容纳很多人同时参与活动。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说对体育馆的感受,然后引入情境图,让没去过体育馆的学生也能直观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积累对较大数的感性经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感。

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大家能猜猜这个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吗?学生自由猜测,并说说自己判断的依据。

师:对,这个体育馆能坐很多很多的人,要用一个比100大得多的数来表示。

在生活中,你接触过这么大的数吗?本节课我们就先来认识1000以内的数。

[板书课题:1000以内数的认识(1)]二、动手操作,经历大数的形成1.回忆数数方法,经历数数过程。

师:从一年级开始,小棒就是我们认数的好帮手。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小棒(拿出1号塑料袋,袋中有10根小棒),谁来估一估大约有多少根小棒? 【学情预设】学生已经具有丰富的学习经验,比较容易估出是10根。

如果出现其他的估计结果,可以让学生互相评价一下,然后再引导学生动手数数。

师: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准确地知道这些小棒的根数呢?教师布置学生动手数小棒:数数1号塑料袋中小棒有多少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9课时《单元综合复习》示范课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9课时《单元综合复习》示范课教案

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9课时单元综合复习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单元复习课。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正确地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的意义,知道数的组成,会比较数的大小,掌握数位顺序;会用万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的事物,能简单的估算和交流,能结合情境体会近似数的意义,进一步发展数感;能进行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并能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本课主要是对这些知识进行梳理和巩固提升。

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自主性,培养学生概括能力,通过具体的题目回顾新知。

针对知识点,设计了有梯度的练习题,注重学生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并知道数组成。

掌握万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2.使学生能进行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会在实际情境中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简单的估算,体会估算在1/ 11生活中的作用,积累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

3.培养学生总结和复习的好习惯,对所学知识查缺补漏。

教学重点:复习巩固本单元知识点。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法,以及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使用近似数的意义,会用估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2/ 113/ 114/ 115/ 116/ 11环节二综合练习1.写出下面的数并读一读。

2.3.有()个千、()个百、()个十和()个一。

说一说它们组成的数是多少。

4.先说出算盘上表示的数是多少,再说一说它们的组学生思考后回答。

生1:写作:126 读作:一百二十六生2:写作:304 读作:三百零九生3:写作:580 读作:五百八十生:现在是(九)百(九)十(九),再在个位上拨一个珠就是(一千)生:有( 3 )个千、(1 )个百、( 5 )个十和(2 )个一。

在基础练习中回忆起万以内数的读写法及数的组成,巩固和提升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7课时《整理和复习》导学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7课时《整理和复习》导学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7课时《整理和复习》导学案
一、课时内容概述
本节课主要是对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回顾和巩固数字的认识、数的加减法运算等内容。

二、课前导学
在开始正式的学习之前,老师可以通过一些引入的问题或活动,让学生迅速回忆起之前所学习过的知识点。

可设计一些小游戏或问答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知识整理
1. 数字的认识
•整数的认识:介绍正整数、负整数及零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数轴的基本概念。

•数字的组成:复习各位数字的含义及位值,如个位、十位、百位等。

2. 数的加减法运算
•加法运算:回顾加法的基本运算规则,进行简单的计算练习。

•减法运算:复习减法的运算方法,包括借位运算的基本步骤。

3. 数的比较
•数的大小比较:让学生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包括利用大于、小于、等于符号进行比较。

四、练习环节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互相交流讨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同时,可以结合实际情境设计一些应用题目,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后反馈
在课程结束前,可以进行一些小测验或问答环节,让学生进行课程的回顾和总结。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对学习内容的疑问和思考,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不仅巩固了前期所学知识,也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和整理所学内容,做到掌握牢固,为数学学习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7课时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7课时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7课时整理和复习(人教版)今天我们要复习的是二年级下册的数学内容,主要包括第36页到第39页的整理和复习。

这部分内容主要帮助我们巩固之前学习的知识,提高我们的数学能力。

我的教学目标是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复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之前学过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复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先带领学生们一起回顾之前学过的内容,通过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们巩固知识。

然后,我会给学生们一些随堂练习,让他们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

我会对学生们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我会准备一些教具和学具,如黑板、粉笔、练习本等。

同时,我还会设计一些板书,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在作业设计方面,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们课后进行巩固和复习。

我会提供详细的答案,帮助学生们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

通过今天的复习,我相信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掌握之前学过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

同时,我也希望通过我的教学,激发学生们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课后,我会进行反思和拓展延伸,思考如何更好地改进我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果。

同时,我也会寻找一些相关的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教学活动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需要学生们特别关注的。

学生们需要重点理解和掌握的是整理和复习的概念。

整理是指将散乱的物品按照一定的规则和顺序进行分类和归纳,而复习则是指回顾和巩固之前学过的知识。

通过整理和复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学生们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如何通过讲解和练习来巩固知识。

在讲解环节,我会详细解释和阐述整理和复习的重要性和方法,帮助学生们理解和接受。

在练习环节,我会给学生们一些实际的问题和案例,让他们通过动手实践来运用所学的知识。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小结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小结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小结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围绕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的第七单元进行小结,包括整数加减法、几何图形的认识、时间和货币的初步理解等。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技能,认识和理解简单的几何图形,以及学会简单的时间单位和货币计算。

教学目标:1. 巩固和深化对整数加减法的理解和运算能力。

2. 能够识别和描述基本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

3. 学会简单的时间单位和货币计算,能进行基本的时间推算和货币兑换。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难点:1. 整数加减法中的进位和退位运算。

2. 几何图形的识别和特征描述。

3. 时间和货币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具学具准备:1. 数学教材和练习册。

2. 几何图形模型或图片。

3. 时钟模型或图片。

4. 货币样品或图片。

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游戏和练习,复习整数加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几何图形的特征和识别方法,以及时间和货币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3. 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如拼图、测量时间、模拟货币交易等,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

板书设计:1. 整数加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

2. 几何图形的特征和识别方法。

3. 时间和货币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作业设计:1. 完成数学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2. 观察周围的几何图形,并描述其特征。

3. 记录一天中的时间安排,并进行时间推算。

4. 模拟货币交易,进行简单的货币计算。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为丰富,学生需要掌握多个知识点。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和理解。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数学游戏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整理与复习 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整理与复习 教案

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整理和复习(教材第102页内容,练习二十一第1-3题)教学目标:1、通过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整理和复习以及练习,使学生能较好地总结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和要注意的问题,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

2、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明确估算策略可以不同,估算策略要根据实际问题进行调整,才能使估算结果与实际相等。

教学重点:通过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整理和复习以及练习,使学生能较好地总结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和要注意的问题,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

教学难点: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明确估算策略可以不同,估算策略要根据实际问题进行调整,才能使估算结果与实际相等。

教学准备:大屏幕出示相关的主题图。

教学过程:一、准备学习1.教师出示口算题52+35 86—34 47+3323+69 62—18 70—26以开火车的方式口算,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口算的(口算步骤)。

2.总结归纳口算要注意些什么?哪些地方容易出错。

3.口算练习。

例如:一个同学说算式,另一个学生说得数。

两人一组,轮流出题计算,要求他们互相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独立尝试、交流、讨论、进一步感受估算策略的多样性,明白应该怎样选择恰当的估算策略。

二、基本训练。

1.练习:180、360、450、340、(如:450-360)(1)让学生采用不同方法独自完成。

(可以口算也可以笔算) .(2)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3)归纳总结“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如果是口算应注意哪些问题;如果采用笔算,要特别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如果是进位加或是退位减又必须注意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笔算练习。

340-180 450-360 360-180 360-340 450-180仿照第2题的形式先由教师出数,学生算;然后2个同学一组,相互出数,相互计算。

三、技能训练。

1.集体研讨上海广播电视塔、中央广播电视塔的高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整理和复习(教材第102页内容,练习二十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整理和复习以及练习,使学生能较好地总结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和要注意的问题,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

2、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明确估算策略可以不同,估算策略要根据实际问题进行调整,才能使估算结果与实际相等。

教学重点:
通过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整理和复习以及练习,使学生能较好地总结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和要注意的问题,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

教学难点:
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明确估算策略可以不同,估算策略要根据实际问题进行调整,才能使估算结果与实际相等。

教学准备:大屏幕出示相关的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准备学习
1.教师出示口算题
52+35 86—34 47+33
23+69 62—18 70—26
以开火车的方式口算,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口算的(口算步骤)。

2.总结归纳口算要注意些什么?哪些地方容易出错。

3.口算练习。

例如:一个同学说算式,另一个学生说得数。

两人一组,轮流出题计算,要求他们互相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独立尝试、交流、讨论、进一步感受估算策略的多样性,明白应该怎样选择恰当的估算策略。

二、基本训练。

1.练习:180、360、450、340、(如:450-360)
(1)让学生采用不同方法独自完成。

(可以口算也可以笔算) .
(2)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3)归纳总结“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如果是口算应注意哪些问题;如果采用笔算,
要特别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如果是进位加或是退位减又必须注意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笔算练习。

340-180 450-360 360-180 360-340 450-180
仿照第2题的形式先由教师出数,学生算;然后2个同学一组,相互出数,相互计算。

三、技能训练。

1.集体研讨上海广播电视塔、中央广播电视塔的高度。

(1)大屏幕出示第3题情景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

上海广播电视塔中央广播电视塔
(东方明珠)高468米高405米
(2)讨论交流题目中的条件有哪些?东方明珠比中央广播电视塔大约高()米。

(3)交流各自的估算过程及结果,集体评价订正。

2、巩固练习。

先独自估算出结果,然后集体交流估算的思考过程。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到上海的“东方明珠”是亚洲最高的广播电视塔,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复习总结
1.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内容?请你口述一遍1
2.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又有了哪些收获?还存在问题吗?
五、课堂检测
一、你认为下面的计算正确吗?(对的画√,错的改过来)
330 570 360
+ 470 -180 +580
800 ( ) 39 ( ) 84 0 ( )
二、选一选。

1、340与150的和是()。

A、390 B、490 C、187
2、冷饮店上午卖出雪糕82只,下午卖出雪糕100只,下午比上午多卖出()只。

A、18
B、82
C、12
三、解决问题。

养鸡场有公鸡260只,母鸡比公鸡少80只,小鸡比公鸡多120只,母鸡有多少只?小鸡有多少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