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摄血,健脾宁心的三大食疗方!
古代经典气血食疗方

古代经典气血食疗方
古代经典气血食疗方是中医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调理饮食,以达到调节气血平衡的作用。
下面列举了十个古代经典气血食疗方,供大家参考。
1. 黄芪炖鸡:将黄芪、鸡肉、枸杞子一同炖煮,可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2. 当归红枣糯米粥:将当归、红枣、糯米一同煮成粥,可补血养气、调理气血不足的人。
3. 枸杞炖猪心:将枸杞子、猪心一同炖煮,可养血安神、补肾益气。
4. 红枣炖瘦肉:将红枣、瘦肉一同炖煮,可补血益气、调理气血不足。
5. 红糖姜水:将红糖、姜片煮成水,可补血养气、暖胃除寒。
6. 大枣炖鸭蛋:将大枣、鸭蛋一同炖煮,可益气养血、滋阴润燥。
7. 人参炖乌鸡:将人参、乌鸡一同炖煮,可补气养血、强身健体。
8. 红枣炖银耳:将红枣、银耳一同炖煮,可滋阴养血、润肺止咳。
9. 当归炖羊肉:将当归、羊肉一同炖煮,可补血益气、暖胃养肝。
10. 黑豆红枣糯米粥:将黑豆、红枣、糯米一同煮成粥,可补肾养
血、益气健脾。
以上是十个古代经典气血食疗方,每个方子都有其特定的药食搭配,能够通过调理饮食来改善气血不足的症状。
在使用这些食疗方时,需要根据自身的体质和症状选择合适的方子,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食疗。
同时,也要注意合理搭配其他食物,保持营养均衡,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补脾胃气血虚的药方大全及功效

补脾胃气血虚的药方大全及功效补脾胃气血虚是常见的身体状况,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很多人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不良,导致身体机能失调,进而出现脾胃气血虚的情况。
为了帮助这类人群,我们就需要了解一些有关补脾胃气血虚的药方,以及它们的功效。
一、养心气、和脾胃药方1、七红汤主要功效:养心气、和脾胃、益气养血。
制作方法:取人参、黄芪各l0g,白术20g,炙甘草10g,大枣5枚,红枣5枚,枸杞子5g,当归5g,加水煮,分2次服用。
注意事项:煮药时要先将生姜提取汁液后再用水煮汤,这样可减少汤的苦味。
服用时建议早上和晚上分别服用,最好在饭前30分钟服用。
2、人参汤主要功效:健胃、益气、养心气。
制作方法:取人参(鲜)30g、白术15g、桂枝10g,加水煎汤,待温热时分几次服用。
注意事项:需注意人参的品质,以新鲜为佳。
服用时最好在饭前30分钟服用,可增加吸收效果。
二、益气升阳1、四君子汤主要功效:益气升阳、调和脾胃。
制作方法:取人参、白术、茯苓、炙草各10克,加水煎去渣,分2次服用。
注意事项:为了避免药物的相互作用,应在空腹或饭后2小时服用。
不宜过量。
2、补中益气汤主要功效:益气补中,养血生发。
制作方法:取人参、黄芪、白术各10g,川芎、当归、炙甘草各5g,枸杞子5g,红枣5枚,大枣5枚,水煎后分2次服用。
注意事项:煮药时需加开水,以免药物产生毒性。
服用时应遵医嘱,并严格按照剂量服用。
三、益气补血药1、黄芪益母汤主要功效:益气补血、补肺养阴。
制作方法:取黄芪30g,当归30g,熟地黄15g,川芎10g,白芍10g,伸筋草5g,枸杞子5~10g,加水煎汤后分2次服用。
注意事项:女性月经期间不宜服用,尤其是经血过多者。
服用时尽量在饭后2小时内服用,避免影响饮食。
2、八珍汤主要功效:益气补血、调和脾胃。
制作方法:取人参、黄芪、熟地、川芎、当归、白术、茯苓、枸杞子各10g,红枣10枚,水煎后分2次服用。
注意事项:用量不要过大。
补脾胃补气血的中药方子大全

补脾胃补气血的中药方子大全补脾胃和补气血是中医养生的基本原理之一。
从中药学角度来说,中药补脾胃主要采用益气和健脾药物,而补气血则主要采用益气血和活血化淤药物。
下面列出一些补脾胃和补气血的中药方子,供大家参考。
1. 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一种典型的补脾胃方,它是由人参、白术、茯苓和甘草混合而成。
这个中药方子可以调节胃肠功能,同时可以增加体内的气血。
2. 八珍汤:八珍汤是一种补气血的中药方子。
主要成分是人参、黄芪、白术、党参、熟地黄、枸杞、当归和川芎。
八珍汤可以调节胃肠道功能,并能够增加体内的气血。
3. 玉屏风散:这是一种中药方子,主要成分是茯苓、白术、甘草和泽泻等。
这个方子能够起到舒筋活血、解湿利水、增强体力等功效,适合需要补脾胃和补气血的人群服用。
4. 四物汤:这是一种补气血的中药方子。
主要成分是当归、熟地、白芍和川芎。
四物汤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滋润肝脾、调节女性内分泌平衡等功效。
5. 黄连阿胶汤:这个方子主要成分是黄连、阿胶、山药和当归。
黄连阿胶汤可以温中宽肠、益气生血,适合需要补脾胃和补气血的人群服用。
这些中药方子在中医理论中都有其独特的养生价值。
补脾胃可以调节胃肠道功能,增加营养吸收和代谢水平;而补气血则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因此,以上中药方子生活中的人群可以适当选用,但同时也需要注意中药的搭配和剂量的合理控制。
此外,养生建议是:在日常饮食方面需要注意多食用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同时也可以食用一些中草药来调理身体。
此外,要保持良好的睡眠状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通过这些综合措施,可以更好地保护身体和健康。
补脾胃气血的中药方剂

补脾胃气血的中药方剂补脾胃气血是很多人都需要的,因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很容易导致脾胃虚弱,体内气血不足。
针对这种情况,中药中有许多补益脾胃的方剂,以下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方剂,同时也分享一些适合补脾胃的食谱和偏方供大家参考。
一、中药方剂1. 枸杞陈皮汤枸杞陈皮汤是一种常见的传统中药方剂,主要是以枸杞子和陈皮为主要原料,再加入一些姜、大枣之类的辅助药材。
枸杞子是补肝肾、滋补肝肾精气的良药,而陈皮则是有助于消化、开胃的好东西。
将两者搭配在一起,就能够补脾胃,增强体内气血。
制作方法:材料:枸杞子、陈皮、生姜、红枣制作步骤:1、枸杞子、陈皮用水泡30分钟。
2、生姜去皮切片,红枣洗净去核。
3、将泡好的枸杞子和陈皮加入大约两碗水中,加入生姜片和红枣,煮开后转小火煮45分钟。
用量:一般每日可以饮用一次,每次饮用200-300毫升,煮一大锅可以分装到2-3天饮用。
注意事项:1、枸杞子具有一定的滑润作用,对于体质偏寒的人可以适当减少用量或者使用黄芪和党参一起煮。
2、枸杞子与陈皮的搭配并非完全适合所有人,如果是胸闷、气短等症状,可能不宜饮用。
二、食谱1. 薏米红豆粥薏米红豆粥是一种很好的补脾胃,调节肠胃的养生食品。
薏米味甘性微寒,有利尿消肿、补脾养胃等作用;而红豆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利水、养心安神的功效。
制作方法:材料:薏米、红豆、糯米、冰糖制作步骤:1、将薏米和红豆泡洗干净,糯米用清水浸泡2小时左右。
2、将泡好的薏米、红豆和糯米放入汤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
3、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焖煮1个半小时左右,期间要不断搅拌,防止糊底。
4、等到米粒和豆子均煮烂,加入冰糖,搅匀即可。
用量:每日饮用1-2次,每次大约150~200毫升。
注意事项:1、薏米虽然味甘但性寒,因此不能过量食用。
2、红豆和糯米的含淀粉量较高,不宜过量,以免引起脾胃负担。
三、偏方1. 当归山药粥当归山药粥是补血调理脾胃的良品,当归和山药都被视为具有很好的滋养作用的食材。
健康养身之道——补血补气食疗大全

健康养身之道——补血补气食疗大全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补血、补气成为了很多人关注的话题。
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食疗成为了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方式。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补血补气食疗方法,帮助大家提高养生意识,改善身体健康。
一、补血食疗法1. 红枣煮鸡蛋材料:红枣10颗,鸡蛋2个做法:将鸡蛋煮熟,去壳备用。
将红枣洗净后用清水浸泡30分钟,然后和煮好的鸡蛋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沸,改小火炖煮30分钟即可。
功效:红枣具有温补脾胃、养血安神的作用,结合鸡蛋中的营养成分,能够有效补充血液中缺少的营养物质。
2. 黑米红豆粥材料:黑米50克,红豆50克,枸杞适量做法:将黑米和红豆用清水浸泡2小时。
然后将浸泡好的黑米和红豆加入适量清水,放入炖锅中,用小火炖煮1小时。
最后用枸杞点缀即可。
功效:黑米和红豆富含大量的铁元素,可以有效补充血液中的缺铁情况,提高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含量。
二、补气食疗法1. 莲子山药炖猪脚材料:莲子50克,山药100克,猪脚1只做法:将莲子用清水浸泡2小时,山药剥皮后切块。
将猪脚飞水后切块,然后将以上材料一同加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炖煮2小时。
功效:莲子具有补脾益肾、健脾安神的作用,山药则具有益气养阴、健脾止泻的功效,猪脚富含胶原蛋白,对于女性缺乏气血的情况非常适合食用。
2. 红枣薏米粥材料:红枣10颗,薏米50克,枸杞适量做法:将薏米用清水洗净后,加适量清水浸泡2小时,红枣洗净备用。
将泡好的薏米、红枣加入炖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小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炖煮1小时即可,最后放入枸杞点缀即可。
功效:红枣和薏米都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对于体虚乏力、气短乏力等症状非常有效。
三、补血补气食疗法1. 当归炖乌鸡材料:当归适量,乌鸡1只,枸杞适量做法:将乌鸡宰杀后焯水一下去血水,然后与当归一同放入炖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用小火炖煮2小时。
最后加入枸杞点缀即可。
功效:当归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材,具有益气补血、调经止痛的作用。
补脾胃补气血的食疗方法有哪些

补脾胃补气血的食疗方法有哪些作为高级养生师,我们知道,脾胃和气血是养生的关键元素之一。
对于身体虚弱的人来说,脾胃气血不足会导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身体疲乏无力、皮肤暗淡等问题。
因此,通过食疗的方法来补益脾胃、调养气血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本文将介绍一些实用的食疗方法,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保养身体。
一、补脾胃的食谱1、莲子粥莲子粥是一种非常适合补脾胃的食物,它可调整肠胃的蠕动,能够使脾胃得到充分的休息和修养。
同时,莲子还有抗衰老作用,可以保护肝脏功能,改善肌肤状态。
用量:莲子50克,糯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作步骤:①将莲子用清水浸泡1小时左右,洗净备用;②糯米洗净后,放入电饭锅内,加清水适量,按下煮饭键,大约煮25分钟左右;③当煮好的糯米饭能够看到蒸汽冒出,再将浸泡好的莲子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冰糖,开启煮沸状态,大火煮10分钟,小火煮30分钟即可。
注意事项:煮莲子粥的时候一定要用小火煮,避免将莲子粥煮糊了。
2、山药饭山药是一种非常营养的食材,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补脾胃、调理气血等作用。
因此,常食山药对我们的身体十分有益。
用量:山药100克,糯米100克,红枣适量。
制作步骤:①将山药洗净去皮,切成小块,用水淀粉浸泡5分钟后捞出;②将糯米淘洗干净,加水适量,放入电饭煲中焖煮至熟;③将焖好的糯米饭拌入山药块和红枣,再次煮沸,最后用小火焖煮20分钟。
注意事项:1.山药皮含有刺激性毒素,所以一定要削皮。
2.山药不宜和羊肉、狗肉、田螺、螃蟹等食用。
二、补气血的食谱1、桂圆红枣枸杞粥桂圆、红枣和枸杞是传统的补气血食材,它们几乎是大众都熟悉的。
此粥能滋阴补血,充分调理身体内部的阴阳平衡,且口感极佳,非常适合秋冬季节食用。
用量:桂圆20克、红枣20克、枸杞20克、糯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作步骤:①把糯米淘洗干净,加水适量后,放入锅中煮开;②将洗净、去核的红枣、枸杞和桂圆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冰糖,小火焖煮15分钟即可。
补气养血补肝益肾健脾养胃的中药方

补气养血补肝益肾健脾养胃的中药方头晕贫血就要及时补血,但补血不要想得太难,日常饮食中食物食疗就有不少补血佳品。
下面由店铺给大家介绍补气养血补肝益肾健脾养胃的中药方吧,仅供大家参考。
补气养血补肝益肾健脾养胃的中药方苏东坡九蒸芝麻方【配方】芝麻1000g茯苓200g蜂蜜1000g【功效与应用】补肝益肾、滋润五脏、渗湿利水、宁心安神。
适用于中老年人食用。
【方解】本方为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延缓衰老的饮食方。
方中芝麻味甘,性平。
补肝肾、滋五脏,治肝血不足、虚风眩晕、风痹、瘫痪、大便秘结、病后虚羸、须发早白、妇人乳少等症。
《神农本草经》记述:“主伤中虚羸、补五脏、益气力、长肌肉、填脑髓”;茯苓味甘淡,性平。
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
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泄泻、遗精、惊悸健忘等症。
《日华子本草》曰:“补五劳七伤、安胎、暖腰膝、开心益智、止健忘”。
与芝麻互补为伍,更有利于益脾胃、安心神、补脑填髓,是抗衰防老佳品。
【制法】将芝麻即1日内蒸3次晒3次,重复3天即可完成。
即九蒸九晒;茯苓洗净去皮晒干,共为细末,以蜂蜜炼熟,瓷器密贮备用。
【服法】每日早晚各服1匙,或蒸蛋、煮蛋、冲开水均可。
唐朝永乐公主丰姿绰约方【配方】沙蒺藜500g胡桃仁1000g蜂蜜500g【功效与应用】散风明目,下气行血,补肾固精、温肺定喘。
适用于身体瘦弱,饮食不佳,皮肤干燥,目赤身痒,下焦虚寒,阳萎遗精患者食用。
据古代食疗养生学载:“服一年后冬不寒,夏不热。
服之二年,老还少,头白再黑,齿落更生。
服之三年,身轻延寿”。
又云:唐朝皇帝李隆基的女儿永乐公主,幼年肌肉干瘦,肌肤不丰。
后因战乱避居沙苑常以当地所产蒺藜煎水当茶饮,二年后竟健美艳丽,丰姿绰约,后人传为佳话。
【方解】方中沙蒺藜味辛苦,性温。
散风、明目、下气、行血。
治头痛,身痒,目赤肿翳,胸满,咳逆,癥瘕,乳难,痈疽瘰疬。
胡桃仁味甘,性温。
补肾固精,温肺定喘,润肠。
治肾虚喘咳,腰痛脚弱,阳萎遗精,小便频数,大便燥结。
中医如何补血推荐八款补血惊人的食疗

中医如何补血推荐八款补血惊人的食疗中医补血是指通过食疗的方式,选择适当的食材来调理身体,提高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增强补血效果。
下面是八款中医推荐的补血食疗方案:1.当归鸡汤:将当归20克和鸡肉适量一起炖煮,熬成汤。
当归具有活血补血的功效,搭配鸡肉可以提供高品质的动物蛋白质,增加血液的营养含量。
2.黑豆红枣粥:取黑豆30克、红枣10枚,加入大米适量一起煮成粥。
黑豆富含铁质和蛋白质,红枣则能促进血液循环,两者结合具有良好的补血效果。
3.银耳枸杞汤:将银耳20克泡软,加入枸杞适量炖煮,再加入适量的蜂蜜调味。
银耳具有滋阴补肺的功效,枸杞则具有补血作用,二者结合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功能,促进血液健康。
4.乌鸡脚猪蹄汤:将乌鸡脚适量和猪蹄适量一起炖煮,可加入适量的姜片和料酒。
乌鸡脚和猪蹄富含胶原蛋白,能够增加血液的胶原蛋白含量,提高血液的粘稠度,促进血液流动。
5.红枣山药糯米粥:取红枣15枚、山药适量和糯米适量一起煮成粥。
红枣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山药则有益肾气,糯米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维生素B族,能够为血液提供养分。
6.紫菜猪心汤:将紫菜10克和猪心一只一起炖煮成汤。
紫菜富含铁和碘,可以增加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猪心则富含动物蛋白质和铁质,可以提高补血效果。
7.菠菜蒜拌花生仁:将菠菜适量焯水后切碎,加入适量的蒜末和花生仁拌匀即可。
菠菜富含叶绿素和蛋白质,能够提供钙、铁、维生素等补血养分,蒜和花生仁则有活血效果,可以帮助提高血液的营养含量。
8.鸽蛋淮山糯米粥:取鸽子蛋3个,淮山适量和糯米适量一起煮成粥。
鸽子蛋富含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淮山具有益气养血的功效,糯米则可提供能量和膳食纤维,促进补血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气摄血,健脾宁心的三大食疗方!
生活中很多的饮食习惯都关乎着自身的健康,在面对各种营养的时候,我们要如何选择,这是个与健康直接相关的问题。
如何选择营养?怎样选择饮食?无论如何吃都会给身体带来一定的影响。
补气摄血健脾宁心的三大食疗方。
生化蜜膏
组成:当归益母草各30克川芎桃仁甘草丹皮各10克炮姜5克白蜜50毫升。
用法:前七味加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渣,加白蜜收膏,每服30毫升,日服3次。
作用:活血化瘀,温经调经。
适用于瘀血停滞所致月经过少,色紫黑,有血块,小腹胀痛拒按,舌正常或紫黯,或有瘀点,脉细弦涩。
母鸡艾叶汤
组成:老母鸡1只,艾叶15克。
用法:将老母鸡洗净,切块,同艾叶一起煮汤,分2―3次食用。
月经期连服2―3剂。
作用:补气摄血,健脾宁心。
适用于体虚不能摄血而致月经过多,心悸怔仲,失眠多梦,少腹冷痛,舌淡脉细。
地黄煮酒
组成:生地黄6克,益母草10克,黄酒200毫升。
用法:将黄酒倒入瓷瓶(或杯)中,加生地、益母草,隔水蒸
约20分钟,每次服50毫升,日服2次。
作用:活血止血。
适用于血瘀所致之月经过多,色紫黑,有血块或伴小腹疼痛拒按,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细涩。
小编提醒:现如今的生活给我们的生活条件带来了很多的可能。
饮食种类也在不断的增加,为了我们身体的健康请注意健康的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