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耕作方式对冬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影响论文
不同种植方式对冬种免耕马铃薯生长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 . a g i r utrlnomainC ne, a nn . a g i 3 0 2 C ia 2 Gu n x A a e f r utrl c n e 1 Gu n xAgi l a fr . a g i c d myo i l a i c s c u I o Ag c u S e
Qig h n n s u8we a t h n oh rp tt ait s i h me g n e Qig h s mo io o swi h n s u7 a d Qig h r f ser a te oao v r i nte e r e c . n s u8 wa r vg r u t te e t ee e h
Ab t t l ne f 0 9 s m eo eQig h oa ov r t sf0 Qig ai r to u e r h rt i n h sz :nwitr 0 , o f h n s u p tt a i i r m n h ac o 2 t ee we ei r d c df efs me a dte n o t i t
4 Gu n x A r u ua T c n lg xe s nGe e tt n N n ig Gu n x 5 0 2 , ia) . a g i gi l rl e h oo yE tn i n ml ai , a nn , a g i 3 0 2 Chn ct o S o
f l x e i n fdfe n a e is o h o a o s wi o tl g n e i e n e d h s c ri d o t n o d rt ide p r e me to i r tv d t ft e p t t e t n . l e u d rdf r tb d wit s wa a r u i r e e e h ia e e o s a c o ut b e a d h g — il i g wit r o a o v r t s o e n —i g u t a in i a g i Th e ut h we h t e r h f rs i l n i h ye d n n e t t a i i f h o t l e c lv t n Gu n x. e r s l s o d t a a p ee t l a i o s
马铃薯冬种不同种植方式对比试验

l i d i hsae ;frt esrw v r g n -ia es l b l t g p te ,i h srlt ey wo s r e a z n t i ra o h ta c e i o t lg mal e pa i atr o n l d n n n t a eai l re v
p ten . e rs l h w h tt esrw v rn ot lg i e ln ig p te rvd o d atr s Th e ut s o t a h ta c eig n -ia ebg b d pa tn atr p o ie g o s o l n s
关键词 : 马铃薯
种植 方式
试验
中图分 类号 : 520 ¥3 . 4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 3 47 {070 — 0 1 0 10 — 3420 )6 0 1 — 3
Co p r s n Ex e i nt n Dif r ntPl n i g Pa t r f W i t rPo a o m a io p r me s o fe e a tn te n o n e t t
o c mp e e s ec aa tr ,hg il n b u il n ra ig efc ,whc u tb et ep p — rh n i h ces ih yed a do  ̄o syed ice sn fe t v r ih i s i l b o u s a o
o ao sl k c mme ca q ai o a o u aie ee t ey;f ro dn r i a d bak f m p tte c o a ri u t l l y,s i c n b p p l z slci l o r ia y f m lc i t e r d v l n l
不同耕作方式对冬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 A r utrl ol e G a g iU iesy , g i l a l g o u nx nvri ,Na nn c u C e f t n ig,G a g i 3 0 5 h i ) u nx 0 0 ,C n 5 a
A ̄ t t n t ee p r n ,wi tr pa t g p t t a it a a a s u e o㈣ mc :I h x e me t i n e - ln i o a o v r y Z o b i n e d wa s d t p r h f c s ff ed fee t ut— a e t ee f t i i r n l e o v f c i
摘要: 以冬种马铃薯品种早大 白为试验材料 , 行冬 马铃薯 5种不 同栽 培方式 的 比较试 验 , 讨不 同栽培方 式对其 进 探 产量和 品质等 的影 响。结果表 明: 统耕作方式的 出苗率最高 ; 传 不同处理中以少耕覆盖稻草 8m 的总产 量和单株产 c 量最 高 , 商品薯率 以免耕覆盖稻草 8m 的最 高。此外 , 同耕作方式对 马铃薯 总糖 、 白质含量 的影响较 大 , c 不 蛋 而对还
Efe t fd fe e u tv to o l n y ed a d f cs0 if r ntc li a i n m deso il n
q a iy o n e - a i g po a o u lt f wi t r pl ntn t t
KUANG e— h n HANG e L U —e , ANG Y n 2 I NG He W i e g ,Z s Xu 2 I Yup i W 2 o g ,L A 2
e wa tehg et h t i da d y l o e l t f c -i g t m- i f i t w cv r a h l s h h ,te t a ye n e fp r a r tl e w h 8 c t c o r esr e n W t e i s o l l i d pn o mi o l a ia altet e t a b iu f t n te ttlsg ra d poen c n e t u d lt feto h e u ig s g d m nsh do vo sef so h oa u a n r ti tn ,b th i l ef n t er cn u a a c e o a te c d r n
冬种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农科论文.

冬种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农科论文2019-05-03南阳镇是福建省上杭县人口第一大镇,耕地面积1906.1公顷。
2011年冬种面积394.2公顷,其中马铃薯种植面积72.5公顷,总产量1494.25吨。
2012年罗坊、黄坑南岭等8个行政村冬种马铃薯57公顷。
现将冬种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选种催芽,适时播种选用适宜本地种植、丰产性好的菜用新良种中薯3号(薯皮光滑、黄色,薯肉黄色)、中薯7号(皮光滑、淡黄,肉乳白)、闽薯1号(薯皮光滑、黄色,薯肉淡黄色)和丰产性好、干物质率高、还原糖含量低、薯形圆形、适宜做加工薯片的新品种坝58(薯皮浅黄色、光滑,芽眼浅,薯肉淡黄色)种植。
淘汰老品种。
在12月上中旬播种,于播种前7~10天,采用脱毒种薯,挑大小适中、芽眼多且分布匀称、无破损的健薯,按每块2~3个芽眼将薯块纵切成2~4块,切口处蘸0.1%敌磺钠与草木灰以瓦缸或薄膜包裹堆层(层与层间填入细湿沙)催芽,待芽长0.5~1.0厘米时播种。
催芽期间应注意检查,发现烂薯应立即拣出。
为避免幼苗受霜冻为害,双季稻冬闲田在12月5日至30日播种;边角地、晚稻秧地等地块推迟到12月底至翌年元月20日播种。
二、选地整畦,合理密植选交通便利,远离工业、采矿业区,无养殖场废渣、废气、废水污染,水源清洁的地段,且种在地势较高、地下水位低、排灌方便、肥力好的微酸性砂壤土、前作未种植茄科作物的冬闲田上。
于播种前10~25天翻犁整畦。
排水良好的地要整成沟宽35厘米、地畦面宽90厘米的田块采取双行开穴种植。
排水稍差的要整成沟宽30~35厘米、畦面宽45~50厘米的高畦狭垄。
单行开穴种植,穴距以30~35厘米为宜,4.0万~4.5万穴/公顷,播种深度以种薯入土10~15厘米深为宜。
经催芽后下种的,芽要向上;未经催芽的,种薯宜倒放,芽眼朝下。
每穴植入1~2块种薯,用细土拌牛猪栏粪盖种。
较迟播种的.和未经催芽直接播种的采用地膜覆盖,这样可提早出苗、提高产量。
不同播种季节对马铃薯产质量的影响

不同播种季节对马铃薯产质量的影响作者:杨英武腾安旺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第08期摘要通过试验分析、对比马铃薯不同播种季节在生育期、植株与产量性状、田间发病率及经济效益的表现,确定当地最佳种植季节。
结果表明,冬播与春播相比,单产增加8 350.5 kg/hm2,产值增加20 985元/hm2,且田间自然发病率明显低于春播。
因此,芒市坝区大面积生产应排除春播,而推广冬播。
关键词马铃薯;播种季节;产量;效益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08-0087-01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年平均气温19.5 ℃,极端最低气温-0.6 ℃,极端最高气温36.2 ℃,≥10 ℃的活动积温为7 074.4 ℃,年日照时数2 402.0 h。
芒市种植马铃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越的自然条件,由于立体气候分布明显,一年四季都有马铃薯种植[1]。
通过多年的努力,近年来马铃薯的开发已初具规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成为芒市农业开发具有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由于本地的马铃薯生产区域大部分处于坝区,且夏、秋季为水稻生产季节,所以研究春季马铃薯与冬季马铃薯的生长特性、经济效益,提出发展、推广方向,对于促进芒市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于2013—2014年在芒市轩岗乡轩蚌村进行,试验田块为水稻田,土壤为砂壤土,前作水稻,试验田面积为0.2 hm2。
1.2 试验材料供试马铃薯品种为合作88。
1.3 试验设计根据马铃薯的播种季节不同,试验设2个处理,具体播种时间如下:春季在3月底播种;冬季在10月底播种。
各处理统一采用高垄双行栽培技术,垄距为30 cm,行距为40 cm,株距为30 cm[2]。
1.4 试验管理试验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中耕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采收,施腐熟有机肥22.50 t/hm2、复合肥(15-15-15)750 kg/hm2、钙镁磷肥600 kg/hm2、硼肥30 kg/hm2,采取高垄双行种植。
不同播种方式对马铃薯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其他栽培管理措施 同大 田。
13 观 测 项 目与 方法 .
1 31 出 苗期 .. 出 苗 5%的 日期 。 0 每 小 区 随 机 抽 取 3 株 测 量 主 茎 粗 、株 0
1 32 出苗率 统计各小区的出苗数占播种薯块的百分率。 ..
个 薯块 5 以上 为商品薯 。商 品薯率 即商品薯所 占的重量 0g
百分 比。
1 37 品质分析 . .
对各 处理收获 的马铃薯进行淀粉含量和
12 试 验 设 计 与 方 法 .
试 验 于 2 0 年 1月 ~2 1年 5 09 2 0 0 月在 湖 南 农业 大 学 蔬 菜 教
学科 研 基 地 进 行 。
(P S AD52N 量 顶 部 向 下 第 5 健 康 功 能 叶 片 叶 绿 素 含 量 , 0), ] 节
每 株重 复5 叶 。选 择 顶部 向下第 5 健康 功能 叶片 ,用 片 节 L一 40 I 6 0 便携式光 合作用测定仪测定各处理净光合速率 ,每 株重复5 片叶。 1 35 块茎着生状 况 _. 1 36 产量与 商品薯率 .. 各个处 理随机抽 取6 样本测量 地 株 出苗期后7 收获 ,收获 时称 量 0d
l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试 验 品 种 .
以早熟品种 ‘ 费乌瑞 它’的脱毒种薯为试验材料 。 播 前薯块 进行 常规 催芽 与消毒 ,切薯 块时 剔除杂 薯 、 病薯和纤细芽薯 ,每个种薯切块 包含2 个健全 的芽 眼 ,2 5g 左右 ,种薯切块播 前用消毒粉剂封裹切 口。
干 物 质含 量 的 比 较 分 析 ,淀 粉 含 量 用 淀 粉 测 定 仪 进 行 测 定 ;
不同种植模式对稻田冬种马铃薯产量及商品性的影响

广 东农 业 科 学
20 0 8年第 9期
9
不同种植模式对稻田冬种马铃薯 产量及商品性的影响
谭乾 开 , 华寿 李水 源 , 黎 , 陈健 章 刘楚 忠 ,
(. 1 华南 农 业 大学 热 带 亚 热带 生 态 研究 所 , 东 广 州 5 0 4 ; . 平 市农 业 技 术 推广 服 务 中 心, 东 恩平 5 9 0 ; 广 16 2 2 恩 广 2 40 3 恩平 市 农 业科 学 技 术 研究 所 , 东 恩 平 5 9 0 ; . . 广 2 4 0 4 恩平 市农 业 局 , 东 恩 平 5 9 0 ) 广 240
m a k t b e q a i n wi t r Sp d y fed r ea l u l y i n e a d l s t i
T N Qa - a 一L u- hu,I h iya3C e a —hn LU C u zog A i ki ,I a so L u— un, hnJ n zag.I h —hn n H S i (.si t o r i l n ut pc cl , ot hn A r u ua U i ri, unzo 162 C i ; 1 ntu I t e fTo c dS br i E oo S uhC ia gi l r nv sy G aghu5 0 , hn p aa o a l  ̄' c tl e t 4 a 2 r— eh i xes nadSri etrfE pn i n i 2 40 h a 3 E pn eerhIstt o g Ago Tc n a E tni n ev eC n n i Ct E pn 5 9 0 ,C i ; . nigR sac tu e l o c eo g ) g n n i e f 阳一 Tcn a Sine n i 2 4 0 C i ; . gi l r ueuo n i i, nig5 90 , h a ) eh i l c c, pn 5 90 , hn 4 A r ut a B r c e E g a c ul a fE pn C y E pn 2 40 C i ; g t n
马铃薯种植技术论文-马铃薯种植技术

马铃薯种植技术论文|马铃薯种植技术马铃薯作为我国传统的经济型和粮食型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对我国消费者餐桌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下面是小编整理了马铃薯种植技术论文,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马铃薯种植技术论文篇一马铃薯的种植技术[摘要] 马铃薯作为我国传统的经济型和粮食型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对我国消费者餐桌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因此,研究好马铃薯栽培技术对种植区的经济发展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马铃薯是岷县的主要农作物,其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十分适合马铃薯的种植,其在干旱少雨的环境下依然能够具有较高的产量。
本文主要结合岷县马铃薯种植的实际情况,就马铃薯的种植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促进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岷县马铃薯种植技术分析[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08-0175-01马铃薯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种植历史,在我国农作物市场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是现阶段我们还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我国马铃薯在种植过程中,其栽培技术还存在不少的问题,给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研究好马铃薯科学种植技术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1 选择好种植地在种植马铃薯前,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十分的重要,首先,应该选择合适的种植地块,在通常情况下,种植马铃薯的地块应该保证三年以内没有种植过其他茄科类作物。
种植地选择完毕之后,应该做好整地工作,对土地进行深翻,并要做好地下害虫和病害的防治工作。
2 施足底肥任何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都离不开肥料。
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最好的肥料就是农家肥,其能够为马铃薯生长提供长久的肥效。
每亩施入完全腐熟的有机肥1500公斤以上,控制好氮肥的施入量,适量的施入钾肥和磷肥。
底肥通常情况下,在马铃薯播种之前进行,在播种的前一到两周内将化肥均匀的撒播到田地中,然后在进行翻耕和整地。
3 选择合适的种薯在种植过程中,应该根据天气和气候环境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马铃薯品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Ⅱ
Effects of Different Cultivation and
Model
on
Yield
Quality
of winter potato
Zhang Xue
(College of Agriculture,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 530004,China)
Abstract
不同耕作方式对冬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摘
要
长期以来:马铃薯的生产一直沿用传统的耕作方法,工作量大, 成本高,产量、品质、效益较差,严重阻碍生产的发展。本实验通过 比较几种不同的耕作方法的马铃薯的一些生理生化性状和品质,为马 铃薯高产高效的栽培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如下: 1.耕作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同的耕作方式对马铃薯 的生长变化有一定的影响。采用免耕覆盖稻草的处理出苗率均低于传 统耕作,说明覆盖稻草会降低马铃薯的出苗率;少耕覆盖稻草的冠幅 和株高都是最高的,接下来是免耕覆盖稻草和传统耕作,而免耕覆盖 稻草后盖地膜和黑膜较低,这表明覆盖稻草对马铃薯的生长发育起到 促进作用,但加盖地膜后反而不利于茎叶的生长。 2、耕作方式对马铃薯生理生化的影响:耕作方式对马铃薯的光合 色素含量、根系活力、淀粉酶活性、硝酸还原酶活性、蔗糖转化酶活 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采用覆盖稻草后盖薄膜的处理各种酶的活性 均比传统耕作处理的低。不同耕作方式对植株各个部分的N、P、K 含量影响也较显著:其中,传统耕作方式的植株N、P、K含量相对 其它处理较低,少耕覆盖稻草和免耕覆盖稻草的耕作方式植株体内的 N、P、K含量较高。 3、耕作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耕
development of the production.The experiment by comparing several
different farming methods properties
on
Potato some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a
and
quality,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potato cultivation
methods of high yield and hig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efficiency.
follows:
are as
1.Different cultivation effects Different cultivation
impact.The
enzyme of traditional
a
cover
the straw
on
potato growth
catalytic role,but after stamping plastic film do not conducive to
the growth of stems and leaves. 2.Different cultivation effects
For
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long
time,the production of potato has been
using
the
traditional farming methods,the heavy workload and the high cost.The poor yield,quality and efficiency,which is seriously hampering the
on
potato of the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ultivation
on
the activity of amylase,nitrate reductase and
sucrose
invertase into different degrees of impact,while the chlorophyll content and the root activity is not obvious
作方式对马铃薯的总糖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效果较大,而对还原 糖含量和淀粉含量的影响效果不明显,品质较好的耕作方式是免耕覆 盖稻草后盖地膜。说明覆盖地膜能起到改善马铃薯的品质作用。采用 免耕栽培技术的马铃薯在单株产量商品薯率这两项指标中均好于传 统栽培的耕作方式。少耕覆盖稻草的耕作方式马铃薯平均产量最高, 免耕覆盖稻草的处理商品薯率最高。 综合上述几点,本实验得出的结论为:少耕覆盖稻草耕作方式的 马铃薯平均产量最高,而块茎品质最好的栽培方式是免耕覆盖稻草后 盖地膜,这种处理方式的马铃薯块茎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淀 粉含量均较高,且这种耕作方式在商品薯率上也是最高的,但这种处 理方式出苗率过低,因此产量也较低。从总体上考虑,少耕稻草覆盖 (8cm)的栽培方式最优。 关键词:冬马铃薯耕作方式稻草覆盖产量和品质
mulch
and
traditional cultivation,no—tillage
with rice straw and plastic film mulch and no・tillage with rice straw and
m
black plastic film mulch is lower.That plays
straw will reduce the rate of
emergence;plant height
and
plant
canopy
of
the minor tillage with rice straw mulch is the maximum,followed by no—ti llage with rice straw
on
potato growth
a
on
the growth of potato to
certain
extent
affected.The
rate of
emergence of the treatment which using no—tillage
cover
with rice straw mulch lower than traditional cultivation,that’S sa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