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各品种产量对比
渭源县马铃薯品种对比试验

从 表 1可 以看 出 , 同 的 参 试 品 种 生 育 期 不 同 。 K 9 不 L 9
生 育期 为 8 , C 早熟 2 ;8 1 1生 育期 9 d 比 C 6d 比 K 5d 9 — — 7, K 早熟 1 ; 大坪 生 育期 10d 比 C 早熟 1 ; 选 2号 4d 新 0 , K 1d 定
种) 由渭源 渭河 源马 铃 薯种 业开 发公 司提供 。
13 试 验 设 计 -
试 验采 用随 机 区组设 计 , 重复 , 式 , 3次 3排 小区 面积 3 0
m z
,
温差大 、 秋季 雨 水 多 且 土壤 以 黑 垆 土 为 主 , 层 深厚 、 质 土 土
肥 沃 、 含钾 素 、 机 质 含量 高 。 独 特 的地 质 地 貌 特征 和 富 有 其 气 候 条件 决定 了 渭源 县是 国内 马铃 薯生 产 的最 佳 区域 , 全 县 种 植 马铃 薯 25 .3万 h 占总 耕 地面 积 的 4 .%, 农 民 m, 75 是 经 济收 入 主要 来源 之 一 。 年 来 , 着马 铃 薯种 植 效益 的 提 近 随 升 , 积 逐年 扩 大 , 种植 品 种单 一 , 续 品种 缺 乏 。 了 筛 面 但 后 为
2 结 果 与 分 析 2 1 生 育 期 .
铃 薯 品种对 比 试验 , 将试 结果 报 告如 下 。 现
1 材 料 与 方 法
11 试 验 地 概 况 .
该 试 验 设 在 渭 源 县 会 川 镇 半 阴 坡 村 上 东 社 。 地 海 拔 1 当
24 0 降雨量 5 0mm, 经 3 。 0 , 纬 14 32 ”年 平 8 m, 5 东 5 15 ,北 , 0 。 5 , 均 气温 55℃, . 无霜期 10d 试 验地 前茬 为油菜 , 3 。 黑麻 土 。
马铃薯新品种对比试验报告

马铃薯 产业是清水县 的主导产 业 , 了加快 清水 县 为
பைடு நூலகம்
紫色 , 结薯 集中 , 薯块差异大 。 属 晚熟 品种 , 地上 茎较 粗壮 , 形半 株
马铃 薯产业建设步伐 ,筛选 出适宜 我县种植 的高产 、 优 22 陇薯 5号 .2 . 置 了马铃薯 品种对 比试验 。通过对几个 品种各生育期农
2 试 验 结 果 与 分析 21 经 济产 量 .
紫花 , 叶茎绿色 , 薯块 圆形 , 薯皮黄色光滑 , 芽眼浅而黄 。
2 . Z 一 6 属 中晚熟品种 ,株 形半 直立 ,分枝较 .7 Y 18 2
滑 , 眼浅 , 色 , 眉 明显 。 芽 黄 芽
23 抗 病 性 .
宁薯 4号 、6 1 1 、 9 — — 8 陇薯 7号产量低 , 抗病性差 , 不 适宜在清水县推广种植 ;庄薯 3号 、陇薯 6号 、陇薯 5
号 、Y 1 8品质 好 , 量 高 , 病 性 较 强 , 宜 在 清 水 县 Z 一6 产 抗 适
量 1 6 . k/6 m)9 — — 8 4 0 g 7 2 6 1 1f 8 4 6 、 产量 1 1k/6 m )宁薯 6 g 7 、 4 6
2 1 年第 3 00 期
马铃 薯新 品种 对 比试验报 告
李 玉 芳
( 清水 县永 清镇农 技 中心 , 肃 天水 7 10 ) 甘 440 摘要: 试验 对 马铃 薯几 个品 种在 清水县 的农 艺性 状 、 特性 、 丰产 性和 抗病 性等进 行 了观 察、 分析 和评价 。结 果表 明 , 宁薯 4号 、6 1 1、 9 — — 8 陇薯 7 不适 宜在 清水 县推 广种 植 ; 号 庄薯 3号、 陇薯 6 、 薯 5号 、Y 18 号 陇 Z 一 6 品质 好 , 量 高 , 产 抗病性 较 强 , 适 宜在 清水 县推 广 ; 庄薯 3 、Y 18 陇薯 6号 、 薯 5 等 4个 品种 的抗病性 和稳 产 性有待 选一 步验证 。 号 Z 一6、 陇 号
马铃薯不同品种对比试验分析

栽培育种ZAIPEIYUZHONG科技兴农马铃薯不同品种对比试验分析朱小慧(甘肃省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庄浪 744699)摘 要 为选择适宜在甘肃省庄浪县推广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在甘肃省庄浪县韩店镇石桥村开展马铃薯不同品种对比试验,分析不同马铃薯品种的生育时期以及产量。
结果表明,产量最高的马铃薯品种为庄薯4号,其次为陇薯10号和华颂7号,陇薯7号产量居中,青薯9号产量为27 050 kg,天薯11号产量较低,产量最低的马铃薯品种是宁薯16号。
关键词 马铃薯;不同品种;对比试验马铃薯属于茄科,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同时也是工业原料。
马铃薯生长过程中需要经历4个时期,分别是块茎休眠期、种薯萌发期、植株生长发育期和块茎形成期。
一般平均气温为17℃~21℃,具有较强光照,总降水量在400~500 mm的区域能满足马铃薯的生长。
马铃薯的种植优势在于种植成本不高,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甘肃省庄浪县韩店镇石桥村实施,试验地块平整,土质疏松,肥力中等,前茬作物为胡麻,土质为黄绵土,土壤容重1.3 g/cm3,有机质含量16.1 g/kg,全氮1.14 g/kg, 速效氮120 mg/kg,全磷1.10 g/kg,有效磷80.2 mg/kg,全钾20.0 g/kg,速效钾274 mg/kg,pH 8.11[1]。
1.2 供试材料 本次马铃薯品种对比试验中,参与试验的马铃薯品种主要有8个。
对照组是庄署3号(由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选育),其余对比组的品种为庄薯4号(由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选育)、华颂7号(由华颂公司选育)、青薯9号(由青海省农科院选育)、宁薯16号(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农科院选育)、陇薯7号(由甘肃省农科院选育)、陇薯10号、天薯11号(由甘肃省天水市农科院选育)。
供试地膜为黑膜,由天水市天宝塑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0.01 mm×120 cm)。
8个马铃薯品种种植对比试验

5 8 . 5 b c B
7 7 . O 3
7 0 . 0 3
5 6 .1 6
注: 同一列数据 中标有不 同字母表示处理间差异 显著( 小写字母 P < O . 0 5 , 大写字母 P < 0 . o 1 ) 。 外, 其余 品种均为 白色 。薯形 除冀张薯 1 2号 为棒 槌形外 , 其 余为椭圆或长圆形。在皮色上 , 陇薯 1 0号为淡黄色 , 陇薯 1 4 号为黄色 , 其余 均为 白色 。肉色除 陇薯 1 4号 为黄 色外 , 其余
不同马铃 薯生育期 如表 1所示 , 可以看 出 , 冀张薯 1 2生
育期 最短 , 为1 2 8 d ; 其次依次 为冀 张薯 8号 1 3 4 d 、 陇薯 8号
1 3 9 d 、 陇薯 1 0号 1 3 9 d 、 陇薯 1 2号 1 3 9 d 、 陇薯 1 1号 1 4 4 d 、 陇薯 l 4号 1 5 3 d 、 陇薯 9号 1 5 3 d 。
陇薯系列、 冀张系列马铃薯新品种, 并进行对比试验, 以考查不同品种在陇西县的适应性, 进而筛选出适宜本区域种植的马铃薯优良品种。
关键词 : 马铃薯 ; 品种 ; 试验 中 图分 类 号 : ¥ 5 3 2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 编 号 : 1 0 0 3 — 6 9 9 7 ( 2 0 1 7 ) 0 8 — 0 0 5 7 — 0 2
弱 乃 昀 ∞ n
勰
∞ ∞
8 O . O O 7 5 . 3 4 7 6 . 2 7 9 3 . 3 3
% "
77 . 2 O
62 . 33 b B
冀 张
9 0 . 1 4
91 . 4 2
表 3 产量测定统计
黑龙江马铃薯品种

⿊龙江马铃薯品种⿊龙江省主栽马铃薯品种介绍⿊龙江省⼟质肥沃、⽓候冷凉,特别适合马铃薯的⽣长发育,是⽬前我国重要的种薯、商品薯及加⼯原料薯⽣产基地之⼀。
⽬前⿊龙江省马铃薯年平均种植⾯积约为600万亩,种植的品种多种多样。
其中种植⾯积较⼤的品种主要有早熟品种费乌瑞它、早⼤⽩、尤⾦,还有少量的东农303、中薯3号等;中薯品种花525、⼤西洋;中晚熟品种克新13号、克新18号。
下⾯详细介绍⼀下各个品种的特征特性。
⼀、早熟品种1、费乌瑞它属极早熟菜⽤型品种,由国家种⼦局从荷兰引进。
⼜名津引薯8号、鲁引l号,粤引85—38、荷兰7和荷兰15。
[特征特性] 株型直⽴,分枝少,株⾼60厘⽶左右。
叶绿⾊,长势强,花蓝紫⾊。
块茎卵圆形,黄⽪黄⾁,表⽪光滑,芽眼拽⾯少。
结薯集中,块茎膨⼤较快。
休眠期短,耐贮藏。
⽣育⽇数60天左右。
薯块含淀粉12.4%~14%,还原糖0.03%。
植株易感晚疫病。
块茎感晚疫病和环腐病。
轻感青枯病、退化快。
每667千⽅⽶(1亩)产1700千克,⾼产可达3000千克。
[适宜范围] 该品种适宜性较⼴。
⿊龙江、河北、北京、⼭东、江苏和⼴东等地均有种植,是适宜于出⼝的品种。
2、早⼤⽩属极早熟菜⽤型品种,品种来源:品种来源:早⼤⽩是辽宁省事溪市马铃薯研究所采⽤五⾥⽩×72-128进⾏杂交选育⽽成。
[特征特性] 株型直⽴,繁茂性中等,株⾼48厘⽶左右。
叶⽚绿⾊,花⽩⾊。
薯块扁圆,⼤⽽整齐,⼤薯率达90%,⽩⽪⽩⾁,表⽪光滑,芽眼较浅,休眠期中等。
⽣育期为60天以内。
薯块含淀粉11%~13%,结薯集中、整齐,薯块膨⼤快。
⼀般每667平⽅⽶(1亩)产量为2000千克左右。
[适宜范围] 适宜于⼆季作及⼀季作早熟栽培,⽬前在⼭东、辽宁、河北和江苏等地均有种植。
3、尤⾦属早熟菜⽤型品种,品种来源:辽宁省本溪市马铃薯研究所以新型栽培种“NS80-31”为母本,“8023-10”为⽗本杂交育成,1996年经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同年进⾏推⼴。
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洋葱从定植到恢复生长需30 d 左右,所以必须在严寒来临前,促使其根系生长发育良好,防止土壤结冻抬根引起死苗。
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王开金,陈 吉(昭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昭阳 657000)摘 要:为筛选出抗病性强、品质好、产量高、适宜昭阳区种植的高产马铃薯新品种,特进行本试验。
结果表明,05—320产量最高,产量与会—2号(CK)比在0.05和0.01水平上均达到了显著水平;该品种红皮黄心,薯块圆形,商品率达92.53%,株高适中,抗病性强,综合性状表现较好。
S10—209产量高,产量在0.05水平上与会—2号(CK)比达到显著水平;该品种皮白光滑,心淡黄,薯形长扁圆,商品薯率高达93.58%,株高适中,在昭阳区综合性状较好。
关键词:马铃薯;品种比较;产量产值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参试品种为云南省近年来选育的马铃薯高产优质品种,包括S10—404—2、S10—221、S10—513、S10—209、S07—529、S10—499、靖薯6号、05—320共8个品种,以当地主栽品种会—2号作为对照。
1.2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昭阳区靖安镇松杉村9社,海拔2165 m,经度103°41′30″,纬度27°35′32″;坡向东西向,中等肥力,黄壤土类为典型黄壤土属、山地黄壤,前茬种植火麻。
1.3 试验设计随机排列,3次重复,27个小区,每小区面积10㎡,种植种薯60块(行长5.0 m,行距0.67 m,3行,每行20块),每亩种植密度为4000株。
采用单行开沟播种,行距0.67 m,株距0.25 m,播种时亩施农家肥1000 kg、专用肥(氮:磷:钾=5:7:9)100 kg 作底肥,种薯放置好后覆土起单垄,不覆膜。
种植后一周喷施90%乙草胺芽前除草。
齐苗后亩施尿素15 kg 作追肥。
全生育期用代森锰锌、丙森锌、安克复合等药剂交替防控晚疫病4次,收获时将商品薯和小薯进行分级。
马铃薯同田对比试验报告

马铃薯同田对比试验报告作者:杨世发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第12期马铃薯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也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我国的各地区都有大面积种植,云南省的种植面积也比较大,所以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也受到了农技人员的高度重视,本次顺州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将对丽江市农科所提供的马铃薯几个品种在各生育期的农艺性状、特性、丰产性和抗病性进行观察记录、并进行分析和评价,为马铃薯各品种的确定和推广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希望为广大种植户在种植时优选马铃薯品种做出参考,能在种植中提高马铃薯产量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一、试验内容及方法1、参试品种本次试验参试的马铃薯品种是由丽江市农科所提供的“青薯10号”、“11H20-10”和“丽薯10号”三个品种。
2、试验地基本情况本次试验的地点设在永胜县顺州镇西马场村委会高寨村小组,海拔2250米,土壤肥力中等,沙壤土,土地的前茬为轮闲地。
3、试验设计及方法本次试验采用地膜覆盖单垄种植方法,不设重复,试验小区的面積为56m2,每小区播种160塘,小行距为55cm,株距为35cm。
试验地块在播种之前需要进行深耕1次,结合整地按每亩加施优质农家肥2500kg,磷肥50kg,史丹利复合肥40kg。
大田的管理操作与其他大田管理操作相同,试验于2019年2月19日开始播种,8月1日时进行收获,每个小区全面积同时采收。
二、试验结果与分析以下二个图表为马铃薯的三个品种在物候期的测产以及三个品种的在生长过程中的植物学特性。
1、经济产量在马铃薯生长的各过程中,经过测产,在土壤肥力均匀,播种、密度及管理措施相同的情况下,在对比中可以看出三个品种中,其中产量最高的是“青薯10号”(折合每亩产量为5456.2kg,商品量为392.6kg,非商品量为65.7kg,商品率达到85.6%),其次是“11H20-10”(折合每亩产量为4431.2kg,商品量为261.2kg,非商品量为111kg,商品率为70.2%),产量最低的是“丽薯10号”(折合每亩产量为4247.8kg,商品量为302.8kg,非商品量为54kg,商品率为84.8%)。
马铃薯新品种对比试验初报

n on.
Ke r s P tt ;Ne a it ;Co t s e p rme t n e t ai n y wo d : oao wvr y e nr t x e i n ;I v si t a g o
马铃薯是福建省第三大粮食作物 , 粮菜饲兼用 用途
多 , 业链条 长 , 增 收 潜力 大。 近年 来 , 建 省 马铃 产 增产 福
影响马铃薯产量的因素调查与分析 , 试图筛选出适宜我 省推广应用的优质、 高产的马铃薯新品种, 促进冬种马铃
薯 种植 面积 的扩 大 。
结薯个数、 单株小薯重与产量呈负相关, 中分枝数达显 其
著水 平 ( = 一0 5 4 ), 高 达 极 显 著 水 平 ( r .2 0 株 r=
产存在 高产优 质 品 种短 缺 的 突 出 问题 , 此 , 20 年 为 从 08 冬 到 20 09年春 , 们在 福 安 、 化 等 地进 行 了马 铃薯 新 我 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产型品种1、紫花白紫花白是一个中熟品种,生育天数100天左右出苗一成熟。
下同。
干物质18.1%淀粉13%。
块茎椭圆形或圆形,淡黄皮、白肉,表皮光滑,块大整齐。
植株生长速度快,结薯集中,薯块膨大速度快,商品薯率极高。
是目前加工薯条、快餐食品的主要品种之一,也是北方地区主要的食用薯和南方城市的菜用薯之一。
该品种较抗PVX、PVY病毒,中抗晚疫病、环腐病。
适应性与产量:该品种适合我区大部分地区种植。
抗旱性:极强,特别适合于干旱地区栽培,是目前我区马铃薯生产上的主栽品种。
产量一般为1500公斤,最高可达4000公斤以上。
2、克新一号中熟品种,生育天数100天左右。
干物质18.1%,淀粉13~14%,还原糖0.52%,粗蛋白0.65%,维生素C14.4毫克/100克。
块茎椭圆形或圆形,淡黄皮、白肉,表皮光滑,块大而整齐,芽眼深度中等,块茎休眠期长,耐贮藏。
植株抗晚疫病块茎感病,高抗环腐病,抗PVY、高抗PLRV。
适应性与产量:该品种适合我区大部地区种植,抗旱性强,特别适于干旱地区栽培。
产量一般为1500公斤,高产可达4000公斤以上。
3、底西芮荷兰品种,中晚熟,生育天数110天左右。
因其产量较高、适应性和抗旱性较强,近年来在生产上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植株生长繁茂,结薯早,块茎膨大快,商品薯率较高。
该品种对马铃薯Y病毒的抗性极强。
块茎椭圆形,红皮、淡黄肉,表皮光滑,芽眼浅。
品质坚实,口味甜绵。
干物质23.5%,淀粉16.6%,还源糖0.4%,鲜薯油炸色泽较好,适于炸片生产、淀粉加工和鲜食。
适应性与产量:该品种水、旱地均可种植,特别适合旱地栽培。
一般亩产2500公斤,最高可达3500-4000公斤。
4、台湾红皮台湾红皮,荷兰品种,中晚熟,生育天数115天左右。
适应性和抗旱性较强。
植株生长繁茂,结薯早,块茎膨大快。
淀粉含量为14%左右。
该品种对马铃薯A 病毒免疫。
块茎短椭圆形,红皮、黄皮,表皮较粗糙,芽眼浅,品质坚实、口味好,油炸色泽较好,适于炸片生产和鲜食利用。
该品种因其产量较高、适应性较强,特别是抗旱性较强,在生产上有一定种植面积。
在马铃薯消费市场上,因其品质优良和块茎整齐一致、芽眼浅以及漂亮的薯形受到消费者的喜爱,特别受香港和东南亚市场欢迎,是一个非常好的鲜食和出口创汇的马铃薯品种。
适应性与产量:水、旱地均可种植,适于旱地栽培。
亩产一般为2500公斤,最高可达4500公斤以上。
早熟型品种1、费乌瑞它荷兰薯,是一个早熟高产马铃薯品种,生育天数60-65天,干物质17.7%,淀粉12-14%,还原糖0.003%,粗蛋白1.55%,维生素C13.6毫升/100克。
块茎长椭圆形,大而整齐,商品薯率极高,芽眼浅,表皮光滑,淡黄皮,薯肉鲜黄色。
品种较抗马铃薯Y病毒,对A病毒和癌肿病免疫,植株易感晚疫病,块茎中抗病。
具有生长势强,茎粗壮繁茂、叶片大、早期扩展迅速的特点和块茎形成早、膨大快、结薯集中的特性。
食用品质极好。
费乌瑞它因其具有明显的早熟、高产优势和优良的品质,受到生产和消费者的普遍喜爱,出口港澳地区极受欢迎,是大中城市郊区种植者提早上市占领市场的一个非常理想的品种。
同时也是进入南方和东南亚市场的一个优良创汇品种。
适应性与产量:该品种耐水肥,适于水浇地高水肥栽培。
一般亩产1500公斤,高产可达4000公斤以上。
2、早大白极早熟品种,生育天数60-65天。
块茎椭圆形,白皮、白肉,表皮光滑、薯块好看。
结薯集中,大中薯率,商品率高达90%以上。
品质好,适口性好。
适应性与产量:该品种适应性较广,我国南北方均可栽培种植。
适于高水肥栽培。
一般亩产1500公斤,高产可达4000公斤以上。
3、克新四号早熟品种,生育天数70天左右。
块茎扁圆形,黄皮、淡黄肉,表皮光滑,芽眼浅,结薯集中,块茎休眠期短,极耐贮藏。
干物质21.4%,淀粉12-13.3%,还原糖0.04%,粗蛋白2.23%,维生素C14.8毫克/100克。
植株感晚疫病,但块茎对晚疫病有较高的抗性。
蒸食品质优,加工品质好,特别适于加工马铃薯全粉。
4、金冠是由荷兰品种费乌瑞它芽变植株中选育而成。
中早熟品种,生育日数85天左右。
干物质含量19.9%,淀粉含量14%,品质好、食味佳、抗褐变力强,符合出口和加工要求。
块茎长椭圆形,黄皮、黄肉、表皮光滑,芽眼浅,结薯集中,块大而整齐,商品薯率高,其突出特点为外观极美,适于出口。
较抗PVX、PVY,中抗青枯病,对晚疫病具有田间抗性。
适应性与产量:该品种适应性较广,抗逆性强,适于北方一季作和中原二季作地区种植。
一般亩产1500-2000公斤,高产可达3500公斤以上。
加工型品种1、大西洋美国品种,中晚熟,生育期115天。
株型直立,生长势中等,茎秆粗壮,基部有分布不规则的紫色斑点,叶亮绿色、紧凑、花冠浅紫色,开花多,天然结实性弱,块茎卵圆形或圆形,表皮光滑,有轻微网纹,鳞片密,芽眼浅,白皮,白肉,干物质23%,淀粉含量17.9%,还原糖含量0.03%。
该品种对PVX免疫,中抗晚疫病。
适应性与产量,该品种抗旱性较强,水、旱地均可种植。
一般亩产1500公斤,最高亩产可达3000公斤以上。
2、内薯三号内薯三号是一个中早熟品种,生育天数85-90天。
块茎卵圆或圆形,黄皮、黄肉,芽眼浅。
干物质20.1%,淀粉12-16%,还原糖0.02%,粗蛋白1.6%,维生素C12.5毫克/100克。
烹调品质非常好,深受城镇居民喜爱。
炸片色泽和质量优良,相当于大西洋,是一个非常好的加工品种。
该品种出苗快,块茎形成和膨大早,耐贮藏。
植株对卷叶病毒(PLRV)抗性较好,对花叶病毒有很强的耐病性,病毒病退化缓慢。
在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区种植产量可达3000公斤以上,具有块大、整齐、结薯集中的特性。
适应性与产量:该品种喜水肥,适于在肥沃土地和城郊种植。
一般亩产为1500-2500公斤,最高可达3000公斤以上。
3、斯诺登加拿大品种,晚熟,生育天数120天左右。
薯块圆形,芽眼中浅,淡黄皮、白肉,表皮光滑。
干物质含量高,淀粉含量11.12%,还原糖0.105%,炸片色浅。
该品种感金线虫,抗疮痂病,对擦伤中度敏感。
烤食和煮食品质好,炸片优。
易贮藏。
适应性与产量:水、旱地均可种植。
产量一般为1800公斤/亩,高产可达3000公斤/亩。
4、夏波蒂加拿大品种,中熟,生育天数100天左右。
薯形长椭圆,白皮、白肉,表皮光滑,芽眼极浅且突出,结薯较晚,结薯集中,薯块大。
干物质19-21%,还原糖含量较低,特别适于油炸加工,是马铃薯薯条加工的理想品种。
适应与产量:适于栽培条件较好的地区种植。
一般亩产2500公斤,最高可达4000公斤以上。
5、尤金早熟品种,生育天数75天左右。
结薯集中,块茎椭圆形,黄皮、黄肉,芽眼平浅,两端丰满。
干物质含量20%,淀粉13%,还原糖0.02%,油炸薯片成品率高,色泽金黄而均一,外观食欲感强,品味香脆可口,是方便食品加工的理想原料。
该品种较抗病毒病,对Y病毒表现田间过敏反应,较抗晚疫病,薯块抗腐烂,耐贮运。
适应性与产量:该品种适应性较强,适于二季作地区春播生产,在高纬度和高海拔一季作地区以及热带高海拔地区种植均可获得较高产量。
一般亩产2000公斤。
高淀粉品种1、内薯七号是一个中晚熟高淀粉马铃薯品种,生育日数120天左右。
淀粉含量高达20.03%,比目前我国生产上的一般马铃薯品种高5-8%。
该品种结薯集中,薯块圆形,浅黄皮黄肉芽眼较浅,单株结薯多。
植株生长繁茂,高抗马铃薯X、Y病,田间高抗晚疫病。
蒸食品质好,深受群众喜爱,是目前淀粉加工企业较为理想的加工品种。
适应性与产量:适宜在我区大部地区种植,较耐水肥。
一般亩产为1500公斤,最高可达3000公斤。
2、蒙薯九号中熟品种,生育日数100天左右。
块茎圆形黄皮、黄肉,芽眼浅,结薯集中,单株结薯8-12块,大中薯率85%以上,食味好,淀粉含量18.7%。
薯块耐贮性强,田间烂薯率极低,对晚疫病田间属高抗类型,退化轻,轻感卷叶、束顶,退化株率低于0.5%。
适应性与产量:水旱地皆可种植,耐水肥,适宜于坡地、沙壤土等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
为一高产、高淀粉品种,一般亩产1500公斤高产可达3500公斤以上。
3、高原七号中晚熟品种,生育日数120天左右。
干物质20.9-29%,淀粉14.2-18.3%,还原糖0.2%,粗蛋白1.53%,维生素C7.7毫克/100克。
块茎椭圆形,淡黄皮、黄肉,表皮光滑,块茎大而整齐,结薯集中。
块茎休眼期特短,耐贮性中等。
轻感晚疫病,较抗环腐病。
适应性与产量:水、旱地均可种植。
适于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块栽培。
水地一般亩产2500-3000公斤,高者可达4000公斤,旱地1500-2000公斤。
4、陇薯三号中晚熟品种,生育期105天左右。
株型半直立较紧凑,块茎扁圆或椭圆形,皮稍粗,块大而整齐,黄皮、黄肉,芽眼较浅并呈淡紫红色,薯顶芽眼及脐部下凹。
结薯特集中,而且较浅,单株结薯5-7块,大中薯率90-97%。
块茎休眼期长,耐贮藏。
食用品质优良,口感好,有香味。
薯块干物质21.4-30.7%,淀粉含量平均21.2%,量高24.25%,粗蛋白1.88%,维生素C25毫克/100克,还原糖0.13%。
植株高抗晚疫病,对花叶、卷叶病毒病具有田间抗性。
适应性与产量:水旱地均可种植。
亩产2500公斤,最高可达4500公斤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