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打印
高中《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打印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奏乐也不管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4.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很好地阐释了“文”和“质”的关系: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
8.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人教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全章学案》最新精品优秀打印版整章导学案

最新精品部编版人教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优秀学案(全章完整版)B AC 前言:该学案由多位一线国家特级教师根据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结合教材实际精心编辑而成。
实用性强。
高质量的学案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保障。
(最新精品学案)12.1 全等三角形一.学习目的1.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归纳能力。
3.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二.学习重难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对应边和对应角的认识。
第一课时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一)构建新知1.阅读教材31~32页(1)观察比较图(1)和图(2)①发现这两个图形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形同。
②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相等。
(2)△ABC________△EDF 。
(3)右图,在△ABC 和△EFD 中,①AB 的对应边______,BC 的对应边______, CA 的对应边______; ②∠A 的对应角______,∠B 的对应角______, ∠C 的对应角______; ③E 的对应点______,D 的对应点______, F 的对应点______;(二)合作学习1.如图,在四边形A BCD 中,若△ABC ≌△CDA 。
(1)点A 的对应点是________,点B 的对应点是________,点C 的对应点是________。
(2)AB 的对应边是__________,AC 的对应边是__________,AD 的对应边是__________。
(3)∠DAC 的对应角是_________,∠ADC 的对应角是_________, ∠ACD 的对应角是_________。
(三)课堂检查1. 如图,△ABD ≌△CBD ,若∠A=80°,∠ABC=70°,则∠ADC 的度数为________。
2. 如图,△ACB ≌△A′CB′,∠BCB′=30°,则∠ACA′的度数为________。
物理光学第十二章 第四节 平板的双光束干涉(楔形平板产生的等厚干涉、斐索干涉仪和迈克尔逊干涉仪)

根据光的干涉原理组成的一个仪器,通过对这个仪器所产生的干涉 条纹的测量而达到某种测量目的,这样的光学仪器就是干涉仪。干 涉仪的种类很多,在科学研究、生产和 计量部门都有广泛的应用,但各 种干涉仪在光路结构上都存在某 些相似之处,这里了解几种典型 的双光束干涉仪。
(一)、斐索干涉仪 (二)、迈克耳逊干涉仪
kdrrdh?????????811822122激光球面干涉仪11kdn???42211213动态演14示名称用途工作原理干涉条纹性质斐索干涉仪名称用途工作原理干涉条纹性质斐索干涉仪1测定平板表面的平面度和局部误差测定平板表面的平面度和局部误差2测量平行平板的平行度和小角度光楔的楔角测量平行平板的平行度和小角度光楔的楔角3测量透镜的曲率半径1使标准平晶的下表面与待检平面构成空气平板使标准平晶的下表面与待检平面构成空气平板2去掉标准平晶可直接利用被测平板上下表面形成双光束干涉去掉标准平晶可直接利用被测平板上下表面形成双光束干涉3将标准平晶换成球面样板使球面样板曲面和待测曲面间将标准平晶换成球面样板使球面样板曲面和待测曲面间构成空气板进行检测1形成等厚干涉条纹2根据检测对象不同干涉光束来自不同的标准反射面和被测面根据检测对象不同干涉光束来自不同的标准反射面和被测面3干涉光反射面选择不同对应定域面位置不同干涉光反射面选择不同对应定域面位置不同典型的双光束干涉系统15率半径构成空气板进行检测迈克耳孙干涉仪迈克耳孙干涉仪1确定零光程差位置确定零光程差位置2进行样品或长度测量进行样品或长度测量3精确测量单色光波长精确测量单色光波长1白光照明时加上补偿板能够同时补偿各色光的光程差以获得零级白光条纹用于准确确定零光程差位置作为精确测量基准白光照明时加上补偿板能够同时补偿各色光的光程差以获得零级白光条纹用于准确确定零光程差位置作为精确测量基准2因为干涉仪能将参考光和测量光束分开所以可将样品放置于测量光路中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
《道德经》简体原文 完美打印版

道 德 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其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所恶,故几於道矣。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惟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成名遂,天之道。
第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二章__生物氧化--王镜岩《生物化学》第三版笔记(完美打印版)

复合体IV:细胞色素C氧化酶复合体。将电子传递给氧。
三、偶联的调控
(一)呼吸控制
电子传递与ATP形成在正常细胞内总是相偶联的,二者缺一不可。ATP与ADP浓度之比对电子传递速度和还原型辅酶的积累与氧化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ADP作为关键物质对氧化磷酸化的调节作用称为呼吸控制。呼吸控制值是有ADP时氧的利用速度与没有时的速度之比。完整线粒体呼吸控制值在10以上,损伤或衰老线粒体可为1,即失去偶联,没有磷酸化。
在葡萄糖的分解代谢中,一分子葡萄糖共生成10个NADH和2个FADH2,其标准生成自由能是613千卡,而在燃烧时可放出686千卡热量,即90%贮存在还原型辅酶中。呼吸链使这些能量逐步释放,有利于形成ATP和维持跨膜电势。
原核细胞的呼吸链位于质膜上,真核细胞则位于线粒体内膜上。
二、构成
呼吸链包含15种以上组分,主要由4种酶复合体和2种可移动电子载体构成。其中复合体Ⅰ、Ⅱ、Ⅲ、Ⅳ、辅酶Q和细胞色素C的数量比为1:2:3:7:63:9。
三、抑制剂
1.鱼藤酮、安密妥、杀粉蝶菌素:阻断电子从NADH到辅酶Q的传递。鱼藤酮是极毒的植抗生素,抑制从细胞色素b到c1的传递。
3.氰化物、叠氮化物、CO、H2S等,阻断由细胞色素aa3到氧的传递。
第二节 氧化磷酸化
一、定义
与生物氧化相偶联的磷酸化作用称为氧化磷酸化作用。其作用是利用生物氧化放出的能量合成ATP:
人教版化学教材九年级(下册)课后习题答案打印

1、详解版第八章--金属和金属材料(人教版)课题1---金属材料题号1 密度小,具有抗腐蚀性。
2 铁:可用于做菜刀、镰刀、锤子等;利用了硬度大的性质。
铜:可用于制电线、火锅等;利用了其导电性好,导热性好,熔点高的性质。
金:可用于制作项链、戒指等饰品;利用了其具有较好的金属光泽的性质。
点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3 需要有光泽好,抗腐蚀,硬度大的性质。
提示: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抗腐蚀性能等也更好。
4 (1)外科手术刀:不锈钢,因为其抗腐蚀性好。
(2)防盗门:锰钢,硬度大。
(3)门锁:黄铜,因为强度高,可塑性好、易加工、耐腐蚀。
(4)自行车支架:锰钢,因为其韧性好,硬度大。
5 该金属可能的用途有:制作机器零件、火箭、飞机、轮船、电线、电榄、化工和通讯设备等。
6 解:1 000 kg铁红中铁的质量=1 000 kg××100%=1 000 kgXxl00%=700 kg答:1 000 kg铁红中最多含铁的质量为700 kg。
点拨:利用化学式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来求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
2CO C+2CuO2Cu+CO+C2CO2Fe+4CO3Fe+4CO22Mg+O22MgO 22CuO (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题号解析1 (2)(3)点拨: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接触,这与环境因素有关。
2 (1)沙漠地区气候干燥.雨少。
(2)用干布擦自行车上的雨水是防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用干布擦掉水分保护自行车的干燥。
擦干后用带油的布擦,就在自行车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水分不易侵入,可以防止铁生锈。
如果直接用带油的布擦,不仅不易擦干,而且还容易将水分盖在油层下面,使铁生锈。
3 ZnCO3ZnO+CO2↑ZnO+C2Zn+CO2↑2Cu2O+C4Cu+CO2↑点拨: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明反应条件,并且要配平化学方程式。
4解:设该厂理论上可日产含铁98%的生铁的质量为x。
高中《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打印

高中《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打印1.在《论语》第十二章中,孔子反问强调了人应该具备仁爱之心的重要性,否则即使遵守礼仪也毫无意义。
具体句子为:“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斯其已矣,斯其已矣。
”2.在同一章节中,孔子又通过反问强调了人应该具备仁爱之心的重要性,否则即使奏乐也无法感动人心。
具体句子为:“有子曰:‘乐之用,政以为先。
’斯其已矣,斯其已矣。
”3.在该章节中,最能体现孔子道德价值观的两句话是:“知之者不如行之者,行之者不如乐之者。
”意为懂得了仁义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捍卫它。
4.该章节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价值追求的句子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意为君子注重道义和正义,而小人只关心自身利益。
5.在该章节中,孔子既强调了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了自我反思的重要性。
具体句子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意为要不断研究榜样,同时也要反思自己的行为。
6.在该章节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
具体句子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意为君子应该注重内在的品质而非外在的文饰。
7.该章节中,两句话很好地阐释了“文”和“质”的关系。
具体句子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意为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显得粗野,而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显得虚浮。
8.在该章节中,曾子认为读书人不可以不具备弘大刚强和毅力的原因是因为这是成为君子的基本要素。
具体句子为:“子曰:‘君子不器。
’”意为君子不应该只是一个空洞的,而是应该具备实质的内在品质。
9.在该章节中,曾子认为读书人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意为读书人应该志向高远,以德为基础,依靠仁爱之心,同时也要涉猎各种艺术。
10.在该章节中,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了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
其中功亏一篑是因为没有坚持到底,而能够持之以恒也是因为不断积累。
生理各章概述(打印)

生理学各章概述第一章绪论1. 何谓内环境及其稳态?为何必须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机体将如何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2. 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主要有哪几种方式?它们是如何调节的?3. 何谓正反馈和负反馈?试各举一例说明它们在生理功能调节中的作用及意义。
第二章细胞生理1. 常见的跨膜物质转运形式有哪几种?各自的转运机制如何?2. 何谓跨膜信号转导?细胞主要通过哪些方式进行跨膜信号转导?各自机制如何?3. 何谓兴奋性?它与兴奋有何区别?组织兴奋及其恢复过程中兴奋性有何变化?4. 神经纤维上的静息电位有何特点?它是怎样产生的?有何实验依据?5. 何谓动作电位?试述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波形、特点和形成机制。
6. 试区别阈电位与阈强度的概念,以及各自对产生动作电位的作用。
7. 何谓局部兴奋?它有哪些特点?并指出在哪些方面与动作电位不同?8. 兴奋如何引起?又如何在同一神经纤维上传导?9. 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是如何进行的?如何加以证明?10. 骨骼肌的收缩机制目前都用“肌丝滑行学说”加以解释,其依据是什么?11. 何谓兴奋-收缩耦联?它包括哪些过程?其结构基础和耦联因子是什么?12. 试区别骨骼肌的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以及单收缩和单收缩的复合的概念。
13. 骨骼肌收缩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如何影响?第三章血液生理1. 血液由哪些成分所组成?它具有哪些理化特性?2. 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是如何形成的?各有什么生理意义?3. 红细胞具有哪些生理特性?各有什么生理意义?4. 何谓红细胞沉降率(血沉)?其正常值是多少?在某些疾病时加快的原因是什么?5. 红细胞的生成必须具有哪些原料和辅助因子?并受到哪些因素的调节?6. 试述血中各类白细胞的正常值以及主要生理功能。
7. 血小板具有哪些生理特性?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和凝血中具有什么作用?8. 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骤是怎样的?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有哪两条途径?9. 为什么正常人血管中的血液不发生凝固?10. 临床上需要输血时,在输血前须给病人做什么试验?并如何根据试验结果进行输血治疗?第四章循环生理1. 试述一个心动周期中心房、心室内压力、容积、瓣膜活动和血流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e(NO)]SO4
硫酸亚硝酰合铁
3Br2 + 6NaOH
5NaBr + NaBrO3 + 3H2O
I2在所有温度下歧化速率都很快,当I2与 NaOH反应 时能定量得到碘酸盐。 时能定量得到碘
3I2 + 6NaOH
5NaI + NaIO3 + 3H2O
与酸(HNO3、H2SO4)作用
许多非金属单质不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但 可以与浓硫酸或浓硝酸反应。 3C+4HNO3(浓) 3CO2+4NO+2H2O C+2H2SO4(浓) CO2+2SO2+2H2O 3P+5HNO3(浓)+2H2O 3H3PO4+5NO S+2HNO3(浓) H2SO4+2NO B+3HNO3(浓) H3BO3+3NO2 2B+3H2SO4(浓) 2H3BO3+3SO2 I2+5H2SO4(浓) 2HIO3+5SO2+4H2O 3Si + 4HNO3+18HF 3H2SiF6 + 4NO + 8H2O
Cl2 + H2O = H+ + Cl- + HClO
1.611
θ E还
θ
E /V
o A
HClO
Cl2
1.358
θ E氧
Cl-
>
1 × ( 1 . 358 − 1 . 611 ) = − 4 . 27 lg K = 0 . 0592 K θ = 5 . 37 × 10 − 5
与碱(NaOH)作用
绝大部分非金属单质能与强碱作用(或发生歧 化反应) ,而C、 N2、O2、F2不与碱反应 3S + 6OH2S2-+ SO32-+ 3H2O 次磷酸根 4P + 3OH- + 3H2O Si + 2OH- + H2O 2B + 2OH- + 2H2O Cl2 + 2NaOH(冷)
o EB /V
3H2PO2- + PH3 SiO32- + 2H2 偏硼酸根 2BO2- + 3H2 NaCl + NaClO + H2O Cl2
1.358
ClO-
0.52
Cl-
lg K
o
1 . 358 − 0 . 52 = = 14 . 16 0 . 0592
⇒ K o = 1 . 45 × 10 14
H3PO4 正磷酸
-2 o Ka
= 5.89 ×10
H
= 6.31×10
OH
= 6.92 ×10
OH
-3
O
P H
m=1
OH
O
P H
m=1
OH
O
P OH OH
m=1 三元酸
一元酸
二元酸
12.2.3.2 非金属含氧酸及其盐的氧化还原性 IIIA、IVA:不显示氧化还原性。 VA的HNO3具有氧化性。 HN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VIA的H2SO4 浓:强氧化性 稀:无氧化性
第12章 非金属元素通论和氮、硼、稀有气体 12.1 元素的发现、分类及其在自然界 的存在 12.2 非金属元素通论 12.3 氮及其化合物 12.4 硼及其化合物 12.5 稀有气体(不要求)
12.1.2
Fe,Ca,Na,K, 元素在地壳、海洋和大气中的分布 Mg,H,Ti
地球的表面被海洋、陆地或 大气层所覆盖
地壳中主要元素的丰度
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
12.2 非金属元素通论
12.2.1 非金属单质的结构和通性 12.2.2 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 12.2.3 非金属含氧酸及其盐 12.2.4 非金属单质的一般制备方法
12.2.1 非金属单质的结构和通性 H 22种
1. 非金属单质的结构 2. 非金属单质的通性
常温下稳定, 高温下活泼
F、Cl、 O、 S 、P、H
常温下活泼
与H2O作用 与碱(NaOH)作用 与酸(HNO3、H2SO4)作用
与H2O作用 大多数非金属不与水反应(氮、磷、氧、硫) (1) B、C等在高温下与水蒸汽反应
2B + 6H2O(g) C + H2O(g) 2H3BO3 +3 H2 CO + H2 ① 卤素氧化性 ② 歧化反应
是强还原剂,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和小分子气体。
2N2H4(l) + N2O4(l)
θ Δ r H m = − 1038 kJ ⋅ mol −1 可用作火箭推进剂
12.3.3 氨的衍生物 2) 羟胺NH2OH(胲) 制备 性质
? -1 无色固体
HONO2 + 6H+ + 6e-
NH2OH + 2H2O
羟胺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弱碱性:
o NH3OH+ + OH- K b = 6.6 × 10 −9
:NH2OH + H2O
由于纯羟胺不稳定,常制成它的盐使用,如盐酸 羟胺(NH2OH)•HCl、硫酸羟胺(NH2OH)2 • H2SO4等。 氨的以上几种衍生物都具有弱碱性 碱性依 NH3,N2H4,NH2OH 的顺序下降
12.2.2 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
12.2.2.1 氢化物的还原性
12.2.2.2 氢化物的酸碱性
12.2.2.1 氢化物的还原性
氢化物的还原性随非金属电负性的增大而减弱
H:-1
氢 化 物
空间 构型 举例
B2H6
CH4 SiH4
NH3 PH3 AsH3
H2O H2S H2Se H2Te
HF HCl HBr HI
R-OH 规则: R的半径以pm为单位) (
φ < 0.22 φ > 0.32
R-OH 呈碱性 R-OH呈酸性
φ ∈ 0 .22 ~ 0 .32 R-OH呈两性
i) R-O-H规则
φ 值越大,酸性越强; φ 值越小,碱性越强。
R-OH 规则也用来判断氧化物的酸碱性
规 律:
(1) 同一周期元素的最高氧化值的含氧酸,从左到右, 酸性增强; (2) 同一主族元素的同价态含氧酸,从上到下,酸性减 弱; (3) 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含氧酸,氧化值越高,酸性越 强。
与碱(NaOH)作用
3Cl2 + 6NaOH(热)
o B
5NaCl + NaClO3 + 3H2O
E / V ClO3- 0.47 Cl2 1.358 Cl5 × (1.358 − 0.47) o lg K = = 75.0 ⇒ K o = 1.0 ×1075 0.0592
Br2与 NaOH反应时,在0℃左右才能得到次溴酸 盐,在50 ℃~80 ℃得到的产物几乎全部是溴酸盐。
12.2.3.1 非金属含氧酸的酸性
(2) 鲍林规则:
① 多元酸的逐级解离常数之间的关系为 :
K :K
o a1
o a2
:K
o a3
≈ 1 : 10 : 10
−5
−10
Ko 例如磷酸H3PO4的 Ka1 =6.92×10-3; a 2 =6.17×10-8;
o K a 3 =4.79×10-13。
o
12.3.4 氮的氧化物
1. NO
无色气体
N
O
分子轨道表示式如下:
三电子π键
NO:[KK (σ1)2 (σ2*)2 (σ3)2 (πy)2=(πz)2 (πy *)1] 极性小,难溶于水;顺磁性;易聚合;有氧化和还原性。
1. NO 性质
价电子总数11,奇电子分子 1) 2NO → (NO)2
低温有利于自聚
12.3.3 氨的衍生物 12.3.4 氮的氧化物 12.3.5 亚硝酸及其盐 12.3.6 硝酸及其盐 12.3.7 重要的氮化物
12.3.1 氮
σ2px* 2p π2p* σ2px π2p 2s σ 2 s* σ 2s 1s σ1s* σ1s 1s 2s 2p
π N π N
键级=3 键能= 946 kJ·mol-1 N2性质稳定
还 原 性 增 强
氢化物的还原性减弱
12.2.2.2 氢化物的酸碱性
B2H6
水解
CH4 NH3 不水解 SiH4 PH3 水解 AsH3
不 水 解
H2O H2S H2Se H2Te
HF HCl HBr HI
酸 性 增 强
酸 性 增 强 无氧酸的强度取决于下列平衡 HA + H2O
强酸:HCl HBr HI 弱酸:HF H2S H2Se H2Te
4NO + 6H2O
无催化剂
2N2 + 6H2O N2H4 + NaCl + H2O
与NaClO反应:
2NH3 + NaClO
ⅲ)取代反应
NH3
2Na +2NH3 Ca +2NH3 2Al +2NH3
-NH2
623K
=NH
≡N
氨基钠
2NaNH2 + H2 CaNH + H2↑ 2AlN +3H2↑
最低氧化值=族数-8
Te
+1,3,5,7, +2,4,6,8 -1 -2
最高氧化值=族数(VIIIA例外)
At
-1
+2,4
3)非金属元素单质的结构
N2 O2
H2
F2
P4
S8
Cl2
As4
Se8
Br2
大分子
I2
原子型晶体
多原子分子
At2
分子型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