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5天、20.83天之惑(2.0版)

合集下载

21.75和20.83的区别详解

21.75和20.83的区别详解

21.75和20.83的区别详解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

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三、2000年3月17日劳动保障部发布的《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0]8号)同时废止。

解读:一、个人认为“新算法”最大的亮点是提出了“计薪天数”这个概念。

“计薪天数”承担起新酬计算基准天数的重任,从此结束了20.92天既是月均工作天数又是计薪天数的历史。

二、月均工作日根据11天法定节假日调整为20.83天,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日”的概念,清楚的划分出假日、休息日加班的界限,多于工作日的出勤要按照规定计算加班工资。

此概念与考勤制度联系紧密。

三、明确了11天法定节假日为带薪假日,以日计薪的员工在法定假日没有工资的现象将得到缓解。

当然21.75天的计薪基数使加班工资略有下降。

“计薪天数”明确了日工资的计算标准,为薪酬计算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此概念与薪酬计算规则联系紧密。

四、综上,HR的薪酬和考勤制度在数据上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在“工作日”的基础上根据“计薪天数”确定的日工资标准来计算薪酬,使HR的工作进一步得到规范。

“新算法”的实用性由此得到体现。

问题一:20.83天是不是只是指月工作日?不用这个计算工资?如果计算工资的话,就用21.75天算?是不是只有加班、法定假日工资按21.75天算,其余的都按照20.83天算呢?答:可以说20.83天与计算工资没有直接关系,但是20.83天是计算出勤天数的基准!新算法明确规定了21.75是计薪日,所以21.75天是用来计算日工资的基准!明确了“出勤天数”和“日工资”,接下来工资如何算就简单了。

21.75天的正确算法

21.75天的正确算法

21.75天——企业员工工资计算之痛(律师)企业员工月工资的计算,各种方法都有,乱象丛生。

即便是资深人力资源管理者, 都经常出现一些常识性的错误。

在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的过程中,曾经和很多管理者就此问题交流过,普遍对月工资的计算存在误区。

有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或财务人员工作了N年,错了N年。

为什么会出现案例中的问题呢?前些天,还看到一专些劳动法律师在微博上“卖关子”,痛下决心理出来供大家分享:一、“20.83”与“21.75”的由来说到月工资的计算,必须先简单介绍一下“20.83”与“21.75”的由来。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644号)的规定,一年法定节假日为11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规定:月制度工作日=(365天-104天双休日-11天法定节假日)÷12个月=20.83天;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个月=21.75天;日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月平均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21.75×8小时)。

“20.83”的用途是什么?只是表明月平均工作时间是20.83天这一事实,无其他作用。

“21.75”的用途是什么?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21.75”只是在计算日工资标准、小时工资标准时使用(计算加班工资的基础)。

我们可以看出,上述折算办法是以一整年为单位来考虑的,一年365天中减去104个休息日,剩下的261天用人单位都是要支付工资的,包括了一年中的11个带薪法定假日。

所以,一个年度中,月平均计薪天数就是261÷12月=21.75天。

但是实际上,我们员工每月的实际计薪天数并不是21.75天。

21.75仅是一个平均数的概念!二、所谓正算与反算的究竟是否合理?现实的一些企业管理者,有依据出勤天数计算工资的“正算法”,与依据缺勤天数计算的“反算法”之争。

20.83天与21.75天的区别

20.83天与21.75天的区别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的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

据此,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办法分别调整如下: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

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三、2000年3月17日劳动保障部发布的《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0]8号)同时废止。

解读:一、个人认为“新算法”最大的亮点是提出了“计薪天数”这个概念。

“计薪天数”承担起新酬计算基准天数的重任,从此结束了20.92天既是月均工作天数又是计薪天数的历史。

二、月均工作日根据11天法定节假日调整为20.83天,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日”的概念,清楚的划分出假日、休息日加班的界限,多于工作日的出勤要按照规定计算加班工资。

此三、明确了11天法定节假日为带薪假日,以日计薪的员工在法定假日没有工资的现象将得到缓解。

当然21.75天的计薪基数使加班工资略有下降。

“计薪天数”明确了日工资的计算标准,为薪酬计算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此概念与薪酬计算规则联系紧密。

四、综上,HR的薪酬和考勤制度在数据上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在“工作日”的基础上根据“计薪天数”确定的日工资标准来计算薪酬,使HR的工作进一步得到规范。

对于21.75和20.83,20.92的区别,在日常工作中如何使用?

对于21.75和20.83,20.92的区别,在日常工作中如何使用?

对于21.75和20.83,20.92的区别,在日常工作中如何使用?21.75天适用于计算日薪的场合,在用人单位与职工未特别约定的情况下,它包含了法定节假日11天,有些单位实行计件制或计时制,会专门约定:职工法定节假日未工作的,不计发报酬,这样,就意味着,职工法定假日加班的话,要计付4倍了。

20.83天是是制度工作日,实际要从事工作的工作日,其实就是理论上要到工作岗位上去做事的天数;而21.75是正常情况下应该要计算薪酬的计薪天数,然后因为有11天的法定节假日,节假日是不用到岗位上去做事的,但法律要求要付薪酬。

所以在计算日薪的时候,得按照21.75天来折算。

20.83基本没有实际用途——但能用于测算每月有多少标准工时,比如以月为周期综合计算工时制的职工。

比如,这次五一节,4月29日到5月1日放假,4月27日、28日上班
如果职工在4月27日-5月1日都上班的话,其实要计算300%的只有5月1日1天,要计算200%的有29、30两天
如果月薪为3000元,那么加班费计算是:3000/21.75*1*300%+3000/21.75*2*200%。

计算加班工资时,加班每日工资的基数:基数=月基本工资/21.75*天数
案列:
1、如果员工当月出勤20天,请事假2天,那么事假工资是按出勤
20天计算,还是按全月工资扣除2天的事假工资计算比较合理呢?
解答:按照劳部发[2013]3号的本意,是希望按月薪—月薪/21.75*2天事假。

2、企业按每个月实际的工作日来平均出日工资计算当月加班工资行不行?
解答:这样做的话,会导致被认定你们的月薪没有包含法定节假日的底薪,然后职工法定节假日加班的话,你们得计付400%。

因为21.75天这个数字,90%的HR都在按这个天数算工资

因为21.75天这个数字,90%的HR都在按这个天数算工资

因为21.75天这个数字,90%的HR都在按这个天数算工资几乎每个公司都存在不同的工资计算方法,尤其是在扣薪的原则上,更是千奇百怪,即便是资深的HR, 都经常出现常识性的错误。

甚至有的HR工作了N年,错了N年。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呢?01 21.75算法的起源相信入行的各位朋友早已了解过21.75和20.83的月薪计算法,那么究竟哪个更精确一点呢?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的规定,一年法定节假日为11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规定:月制度工作日=(365天-104天双休日-11天法定节假日)÷12个月=20.83天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个月=21.75天日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月平均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21.75×8小时)那么20.83和21.75哪个更适用呢?显然是21.75。

月平均计薪天数就是261÷12月=21.75天。

但实际上,每月的实际计薪天数并不是21.75天。

21.75仅是一个平均数的概念!02正算反算到底怎么算?HR在工作中有依据出勤天数计算工资的“正算法”,也有依据缺勤天数计算的“反算法”。

但这都是建立在对21.75错误的理解上。

正算法:“工资=月薪÷21.75 × 出勤天数”如:某员工月薪2175元,按照人社部规定,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即2175÷21.75=100元,这没错对吧?7月份有23个工作日,员工缺勤1天,出勤是22天,则其月工资为2175÷21.75×22=2200元。

该月请假一天,工资反而比月薪2175多了25元,这合理吗?反算法:“工资=月薪一月薪÷21.75×缺勤天数”如:假设当月员工只出勤1天,缺勤22天,按反算法,则2175-2175÷21.75×22=-25元,可是员工月薪才2175元,等于白干了1天,还要倒贴25元?解释:核心问题在于,HR对“21.75”没有正确理解。

21.75天、20.83天之惑(2.0版)教程

21.75天、20.83天之惑(2.0版)教程


假设:
某员工月薪2175元,5月出勤满勤,5.1-5.3加班3天,5.1 为法定节假日。
请大家算算当月应该拿多少工资?
职场智库大讲堂系列
四、关于加班工资算法

加班工资怎么不乘以出勤天数比例了?
职场智库大讲堂系列
四、关于加班工资算法

21.75 已含法定假日工资,节假日 加班工资到底是发两倍还是三倍?
服务企业(部分)
将法律风险控制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相结合,为企业提供管理中
授课特点
的多种法律事务的解决思路和方法,用新颖的角度,深入浅出、以点 带面,提供实用落地的培训。
职场智库大讲堂系列
案 例
某员工月薪2175元,按照人社部 规定,日工资 = 月工资收入÷月计薪 天数,即 2175÷21.75=100 元。某月 份有 23 个工作日,员工缺勤 1 天,出 勤 是 22 天 , 则 其 月 工 资 为 2175÷21.75×22=2200元。该月请假 一天,工资反而比月薪2175多了25元 ,这合理吗?


即2175÷21.75=100元,这没错对吧?
则其月工资为2175÷21.75×22=2200元。
正算法

(计算出勤日工资之和)

该月请假一天,工资反而比月薪2175多了25元
这合理吗?
职场智库大讲堂系列
二、工资计算的“正算法”与“反算法”

某员工月薪 2175 元,某月份有 23 个工作日,员工缺勤 1 天, 出勤是22天。 反算法 按照人社部规定,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即2175÷21.75=100元。
即当月可领工资为则:2175-2175÷21.75×22=-25元。 (工资总额减去缺勤日工资)

21.75天的正确算法[精品文档]

21.75天的正确算法[精品文档]

21.75天——企业员工工资计算之痛(律师)企业员工月工资的计算,各种方法都有,乱象丛生。

即便是资深人力资源管理者, 都经常出现一些常识性的错误。

在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的过程中,曾经和很多管理者就此问题交流过,普遍对月工资的计算存在误区。

有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或财务人员工作了N年,错了N年。

为什么会出现案例中的问题呢?前些天,还看到一专些劳动法律师在微博上“卖关子”,痛下决心理出来供大家分享:一、“20.83”与“21.75”的由来说到月工资的计算,必须先简单介绍一下“20.83”与“21.75”的由来。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644号)的规定,一年法定节假日为11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规定:月制度工作日=(365天-104天双休日-11天法定节假日)÷12个月=20.83天;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个月=21.75天;日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月平均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21.75×8小时)。

“20.83”的用途是什么?只是表明月平均工作时间是20.83天这一事实,无其他作用。

“21.75”的用途是什么?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21.75”只是在计算日工资标准、小时工资标准时使用(计算加班工资的基础)。

我们可以看出,上述折算办法是以一整年为单位来考虑的,一年365天中减去104个休息日,剩下的261天用人单位都是要支付工资的,包括了一年中的11个带薪法定假日。

所以,一个年度中,月平均计薪天数就是261÷12月=21.75天。

但是实际上,我们员工每月的实际计薪天数并不是21.75天。

21.75仅是一个平均数的概念!二、所谓正算与反算的究竟是否合理?现实的一些企业管理者,有依据出勤天数计算工资的“正算法”,与依据缺勤天数计算的“反算法”之争。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的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 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三、2000年3月17日劳动保障部发布的《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二○○八年一月三日
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

据此,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办法分别调整如下:,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

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0]8号)同时废止。

如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场智库大讲堂系列
职场智库大讲堂系列
讲师简介
李铮
主讲课程
重庆名讲师网特邀讲师 重庆培训师联合会理事 重庆市农委特聘讲师 资深人力资源管理师 资深企业管理咨询顾问
《员工关系管理与离职风险控制》《企业“问题员工”快速治理策略》 《新法背景下招聘、跳槽与辞退员工的法律风险防范与控制》
《企业用人风险防控体系构建《HR法律风险控制要点及防范体系构建》


即2175÷21.75=100元,这没错对吧?
则其月工资为2175÷21.75×22=2200元。
正算法

(计算出勤日工资之和)

该月请假一天,工资反而比月薪2175多了25元
这合理吗?
职场智库大讲堂系列
二、工资计算的“正算法”与“反算法”

某员工月薪 2175 元,某月份有 23 个工作日,员工缺勤 1 天, 出勤是22天。 反算法 按照人社部规定,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职场智库大讲堂系列
三、正确的算法
4、请病假的 工资计算公式
月应得工资=月标准工资÷(应出勤天数+法定节假日天数) × (实际出勤天数+法定节假日) + 月标准工资÷(应出勤天数+法定节假日天数) × 病假天数×病假工资比例
职场智库大讲堂系列
三、正确的算法
5、通用公式
月应得工资
= 月标准工资 ÷ 当月应计薪天数


即2175÷21.75=100元。
即当月可领工资为则:2175-2175÷21.75×22=-25元。 (工资总额减去缺勤日工资)

员工这不白干了一天吗?
职场智库大讲堂系列
二、工资计算的“正算法”与“反算法”
正算法
反算法
到底哪种合理?
职场智库大讲堂系列
三、正确的算法
03
职场智库大讲堂系列
三、正确的算法

案例一:某员工月薪2175元,某月有23个工作日,员工缺 勤1天,出勤是22天,本月月薪多少? 正算法:2175÷23×22=2080.4元 (计算出勤日工资之和) 反算法:2175—2175÷23×1=2080.4元 (工资总额减去缺勤日工资)


正、反算法一致了!
职场智库大讲堂系列
三、正确的算法


即2175÷21.75=100元。
即当月可领工资为2175—2175÷21.75×1=2075元。

(工资总额减去缺勤日工资)
这又合理吗?
职场智库大讲堂系列
二、工资计算的“正算法”与“反算法”

某员工月薪2175元,某月份有23个工作日,假设员工只出勤 1天,缺勤22天,下面我们用反算法来看看。 按照人社部规定,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职场智库大讲堂系列
一、“20.83”与“21.75”的由来
有什么用处?
20.83天
21.75天
职场智库大讲堂系列
二、工资计算的“正算ຫໍສະໝຸດ ” 与“反算法”02职场智库大讲堂系列
二、工资计算的“正算法”与“反算法”

某员工月薪2175元,某月份有23个工作日,员工缺勤1天, 出勤是22天。 按照人社部规定,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当月计薪日, (实际出勤天数+ 法定节假日天数) 日平均工资) (当月实际计薪天数)
职场智库大讲堂系列
三、正确的算法
3、有加班的情形, 工资计算公式
月应得工资=月标准工资÷(应出勤天数+法定节假日天数)
×
(实际出勤天数+法定节假日天数) + 月标准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加班工资倍数(1.5;2;3)
常 用 情 形 计 算 公 式
职场智库大讲堂系列
三、正确的算法
1、正常月份、正常出 勤(无节假日、无请假)
某员工月薪2175元,某月份有23个工作日,员工缺勤1天,出勤是22天。
方法一:月应得工资=月标准工资÷应出勤天数×实际出勤天数
(当月计薪日,日平均工资)
第一步:2175 元/月÷23天=94.57 元/天 第二步: 94.57元/天×22天=2080.4元/月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 第(三)款规定 劳动部关于印发《对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 关问题的补充规定》的通 知中第二条关于加班加点 的工资支付问题 (1) 《规定》第十三条第 (一)、(二)、(三)款规 定
1、遵照地 方性规定; 2、两倍三 倍结合实际情 况操作。
职场智库大讲堂系列
针对21.75天、20.82天以及月薪计算的方法分析完毕了
服务企业(部分)
将法律风险控制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相结合,为企业提供管理中
授课特点
的多种法律事务的解决思路和方法,用新颖的角度,深入浅出、以点 带面,提供实用落地的培训。
职场智库大讲堂系列
案 例
某员工月薪2175元,按照人社部 规定,日工资 = 月工资收入÷月计薪 天数,即 2175÷21.75=100 元。某月 份有 23 个工作日,员工缺勤 1 天,出 勤 是 22 天 , 则 其 月 工 资 为 2175÷21.75×22=2200元。该月请假 一天,工资反而比月薪2175多了25元 ,这合理吗?
职场智库大讲堂系列
目录
01 二、工资计算的“正 02 算法”与“反算法” 一、“20.83”与 “21.75”的由来
03 四、关于加班 工资算法
04
三、正确的算法
职场智库大讲堂系列
一、“20.83”与“21.75”的由来
01
职场智库大讲堂系列
一、“20.83”与“21.75”的由来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的规定,一年法 定节假日为11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 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规定:

在什么情况下
正算法

反算法
是一致的? 月实际计薪天数
职场智库大讲堂系列
三、正确的算法
项目 天 数 月平均计薪天数 21.75天 全年日均工资一致 计算加班工资基数 月应计薪天数 应工作天数+法定节假日天数 根据月份不同,日均工资不一致 计算各类情况月工资
日 工 资 应用范围
职场智库大讲堂系列
三、正确的算法
×
实际应计薪天数
月应得工资=月标准工资÷当月应计薪天数×实际应计薪天数
职场智库大讲堂系列
四、关于加班工资算法
04
职场智库大讲堂系列
四、关于加班工资算法
不低于3倍 不低于2倍 不低于1.5倍
工作日 超时加班
休息日 加班
法定节假 日加班
职场智库大讲堂系列
四、关于加班工资算法
“加班工资=月薪÷21.75×加班天数×所对应的倍数”
方法二:月应得工资=月标准工资×(实际出勤天数÷应出勤天数)
(出勤比例)
第一步:22天 ÷23天=95.65% 第二步: 2175元/月× 95.65% =2080.4元/月
作业:用正算法、反算法分别计算月应得工资,并对比结果
职场智库大讲堂系列
三、正确的算法
(当月应计薪天数)
月应得工资=月标准工资÷(应出勤天数+法定节假日天数) ×
您明白了吗?
职场智库大讲堂系列
职场智库大讲堂系列

假设:
某员工月薪2175元,5月出勤满勤,5.1-5.3加班3天,5.1 为法定节假日。
请大家算算当月应该拿多少工资?
职场智库大讲堂系列
四、关于加班工资算法

加班工资怎么不乘以出勤天数比例了?
职场智库大讲堂系列
四、关于加班工资算法

21.75 已含法定假日工资,节假日 加班工资到底是发两倍还是三倍?

案例二:某员工月薪2175元, 5月有21个工作日,5.1为法 定节假日,员工缺勤1天,出勤是20天,本月月薪多少? 正算法:2175÷(21+1)×(20+1)= 2076.14元
反算法:2175-2175÷(21+1)×1 =2076.14元


正、反算法一致了!
职场智库大讲堂系列
三、正确的算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