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地磁现象
地磁场的实验结论与心得

地磁场的实验结论与心得地磁测量的地磁场的实验结论与心得地磁场的特点:由于地球本身具有磁性,所以地球及附近的空间存在着磁场,这个磁场就是地磁场。
地磁场是地球的基本资源之一,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它在地球科学、航空航天、资源探测、交通通讯、国防建设、地震预报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正是因为地磁场有如此重要应用价值,人们对地磁场的测量又迫切的需求。
因此,磁场的测量已成为热点课题之一。
可以将地磁场近似地看作是地球中心有一个磁铁棒放,它的N极大体上对着南极,从而产生的磁场,其磁感线性状如图1.1所示。
事实上,地球磁场的产生是通过电流在导电液体核中流动的发电机效应产生磁场的。
地磁场包括基本磁场和变化磁场两个部分,它们是不同的两种磁场。
基本磁场是地磁场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源于地球的内部,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变化缓慢。
变化磁场起源于地球外部,并且很微弱。
地磁场是一个向量场。
常用的地磁参量有7个,即地磁场总强度F,地磁场的水平强度H,垂直强度ZX和Y分别为水平强度的北向和东向分量,D和I分别为磁偏角和磁倾角。
其中以磁偏角的观测历史为最早。
在地磁场观测中,通常用三个参量来表示地磁场的方向和大小:(1)磁偏角A,即地球表面任一点的地磁场磁感应强度矢量B所在的垂直平面(地磁子午面)与地理子午面之间的夹角;(2)磁倾角①,即地磁场磁感应强度矢量B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3)地磁场磁感应强度的水平分量B,即地磁场磁感应强度矢量B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地磁场的重要应用地磁场数值较小,其强度与方向也随地点而异。
地磁场被视为地球的一种重要的天然磁源,它在国家科研中有着重要用途。
在地球科学的研究中,作为以地球系统的过程与变化及其相互作用为研究对象的基础学科,研究和掌握地磁场的固有特性及其变化规律是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在交通运输方面,可以通过检测由于车辆干扰而引起的地磁场的变化来反应车辆本身的特点及运动情况。
除此之外,地磁还可以用于石油定向斜井钻井中;在海洋中,进行地磁测量可以保证航海的安全、海洋工程建设及了解海底构造;在陆地上,人们通过大规模的地磁测量及分析地磁偏角的变化去测定强磁性铁矿床、弱磁性铁矿床以及铜、镍、铬、金刚石等各种矿石的分布;在科学研究方面,地磁测量有助于人类了解地球的成因和延边过程,掌握火山的活动规律,地震预报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地磁感应原理

地磁感应原理地磁感应原理是指地球磁场对物体产生的感应现象。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它的磁场对地球上的物体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就是地磁感应。
地磁感应原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指南针就是利用了地磁感应原理。
下面我们将对地磁感应原理进行详细的介绍。
首先,地球自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它的核心是由熔融的铁和镍组成的,这些物质的运动产生了地球的磁场。
地球的磁场呈现出一个类似于长棒磁铁的形状,有着南北两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地磁场。
地球的磁场对于地球上的物体有着很强的影响,尤其是对于铁磁性物质。
其次,地磁感应原理是指当物体处于地球磁场中时,会受到地磁场的影响而产生磁化。
这是因为地球的磁场会对物体内部的微观磁矩产生作用,使得物体整体上产生一个磁化的效应。
这种磁化效应会使得物体具有磁性,比如铁磁性物质会被吸引到地球的磁场中。
另外,地磁感应原理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最为常见的就是指南针,它利用了地磁感应原理来确定方向。
指南针内部有一个磁针,当磁针受到地球磁场的作用时,就会指向地球的磁北极,从而确定方向。
此外,地磁感应原理还被应用在地质勘探、导航系统等领域。
最后,地磁感应原理的应用还不仅限于地球上,它在太空探索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太空中,地球的磁场会对宇宙飞船产生影响,因此科学家们需要对地磁感应原理进行深入研究,以确保太空探索的顺利进行。
总之,地磁感应原理是地球磁场对物体产生的感应现象,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地磁感应原理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磁场对我们生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也可以更好地利用地磁感应原理来进行各种应用。
希望本文对地磁感应原理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磁力的神奇世界中班科学活动启发幼儿对磁力的探索和应用

磁力的神奇世界中班科学活动启发幼儿对磁力的探索和应用磁力的神奇世界:中班科学活动启发幼儿对磁力的探索和应用引言:磁力是一种神奇而又普遍存在的物理现象,对幼儿来说,通过科学活动探索磁力的世界既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又能增加他们的科学知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班科学活动,旨在启发幼儿对磁力的探索和应用,并引导他们发现磁力的实际应用背后的原理。
I. 磁性物质的探索1. 探索铁磁性物质活动目标:通过触摸和观察不同的物体,幼儿能够认识到一些物体具有磁性。
活动步骤:a. 准备一些有磁性的物品,如铁钉、铁块、冰箱磁贴等。
b. 邀请幼儿一个个来触摸这些物品,并询问他们觉得哪些物品有磁性。
c. 引导幼儿观察这些物品的特点,如它们会吸引铁钉、铁块等。
d. 结合观察结果,向幼儿解释这些物品具备磁性的原因。
2. 探索非铁磁性物质活动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幼儿能够认识到除了铁磁性物质,还有其他物体也具备磁性。
活动步骤:a. 准备一些非铁磁性物品,如铜板、玻璃球、木块等。
b. 邀请幼儿一个个来观察这些物品,并询问他们觉得哪些物品有磁性。
c. 引导幼儿进行实验,使用磁铁去测试这些物品是否具备磁性。
d. 结合观察和实验结果,向幼儿解释非铁磁性物质具备磁性的原因。
II. 磁力的应用1. 探索磁指南针活动目标:通过制作磁指南针,幼儿能够认识到磁力的应用和指南针的原理。
活动步骤:a. 准备磁铁、塑料盖、针、瓶盖、线等材料。
b. 引导幼儿按照指导示意图,将针插入塑料盖的中心,并将塑料盖系在线上。
c. 将磁铁靠近针的一个端部,然后观察针的动作。
d. 向幼儿解释指南针的原理,即地磁场对于针的影响,使得针指向地理北极。
2. 磁力游戏活动目标:通过游戏形式,让幼儿体验磁力的特性,并学习如何运用磁力。
活动步骤:a. 准备磁性物品和一些非磁性物品,如纸片、木块等。
b. 将磁性物品和非磁性物品混合放置在桌面上。
c. 分发给幼儿一些磁铁,让他们尝试用磁铁吸引并分辨出有磁性和无磁性物品。
磁石点总结

磁石点总结什么是磁石点?磁石点(Magnetic Points)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现象,也被称为地磁异常点。
它们是地球表面上的一些特定位置,具有异常强磁场的特征。
磁石点往往在地图中标记为磁针符号,表示该地区存在磁场异常。
磁石点通常是由地球内部的地磁活动引起的,但也可能与地形、地质和其他环境因素有关。
磁石点的特征和影响磁场异常磁石点的最显著特征是其异常强磁场。
在磁石点附近,指南针会出现短暂的偏斜,失去稳定指向北极的能力。
这是由于磁石点周围的磁场干扰了指南针的磁针行为。
磁石点的磁场异常可以在定位、导航和测量等领域产生重大影响。
地理位置多样性磁石点分布在全球范围内,且地理位置多样。
它们可以位于陆地、海洋和极地等不同环境中。
一些磁石点位于人口稀疏或无人居住的地区,而其他的则位于重要的城市和旅游景点附近。
这使得研究和探索磁石点成为一项令人兴奋的任务。
科学研究价值磁石点对地球科学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通过对磁石点的观测和研究,科学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地球内部的磁场变化和地磁活动。
这有助于我们对地球内部结构的理解以及预测地壳运动和地震活动。
磁石点还为地磁导航和海洋磁场调查等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和参考。
磁石点的发现和认知磁石点的发现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人通过观察和感受磁场异常来确认磁石点的位置。
然而,直到现代科学探索才得以详细研究和测量磁石点。
现代科学方法结合了地磁仪、卫星技术和地球物理观测等技术手段,使得磁石点的发现和认知变得更加准确和全面。
磁石点的研究工作通常包括在磁石点附近设置观测站点,定期进行磁场观测,并记录数据。
这些数据用于分析磁场变化和地磁活动的趋势。
研究人员还利用卫星技术制作磁力图,将其与地图上的磁针符号对应起来,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识别磁石点。
磁石点的旅游和探索价值由于磁石点的独特性和神秘感,它们也成为了人们旅游和探索的目的地。
一些流行的旅游景点和探险活动都围绕着磁石点展开。
探索磁石点可以带给人们不同寻常的体验和启发,以及对地球奥秘的深入了解。
用磁阻传感器测量地磁场的实验报告

用磁阻传感器测量地磁场的实验报告一、引言地磁场是地球表面或附近空间的磁场,是由地球内部流动的液态外核形成的。
地磁场在地球物理学、地磁导航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而磁阻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测量磁场强度变化的传感器,可以用于测量地磁场。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磁阻传感器,测量地磁场的变化,从而探究地磁场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二、实验目的1.使用磁阻传感器测量地磁场的变化;2.探究地磁场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3.分析实验结果,加深对地磁场的理解。
三、实验原理地球磁场的方向是指向地磁极的,地磁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随着地理位置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磁阻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测量磁场强度变化的传感器,其工作原理是基于霍尔效应。
当受到外部磁场的作用时,传感器内部产生霍尔电位差,从而输出相应的电压信号,通过对电压信号的测量,可以得到磁场强度的大小。
四、实验材料和装置1.磁阻传感器2.数字万用表3.磁铁4.实验记录表5.实验数据处理软件五、实验步骤1.将磁阻传感器连接至数字万用表,设置为电压测量模式;2.将磁阻传感器放置于地面上,记录下磁场强度的数值;3.在磁阻传感器周围移动磁铁,观察并记录磁场强度的变化;4.将实验数据输入至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分析;5.根据分析结果,得出地磁场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数据的测量和分析,我们得到了地磁场强度随地理位置和外界磁场影响下的变化规律。
地磁场强度的变化不仅受地理位置的影响,还受到外部磁场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地磁场测量时需要考虑外部干扰的影响,并进行数据处理和校正。
七、结论与展望本实验通过磁阻传感器测量地磁场的变化,探究了地磁场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确定因素,如外部磁场的影响等,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我们对地磁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为未来的地磁场研究和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八、个人观点与理解地磁场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自然现象,其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地磁风暴:揭示地球磁场波动的神秘面纱

地磁风暴:揭示地球磁场波动的神秘面纱当我们谈及自然界的力量时,往往会想到地球上的山川、江河和自然灾害等。
然而,地球还有一个隐藏而神秘的力量,那就是地球磁场。
并且,地球磁场不仅是存在的,它还时刻在变化着。
其中一个重要的磁场变化现象就是地磁风暴。
地磁风暴是指地球磁场突然出现剧烈变化的现象,它通常由太阳风的高能粒子与地球磁场相互作用引起。
太阳风是由太阳的外层大气层中的高温等离子体流出,其中含有大量带有电荷的粒子。
当太阳风与地球的磁场相遇并相互作用时,会引发地磁风暴的发生。
地磁风暴的来临往往是突然的,人类很难做到提前预警。
它造成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首先,地磁风暴会对地球磁场产生剧烈扰动,使地球磁场强度和方向发生变化。
这对于依赖地球磁场导航的航天器和卫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其次,地磁风暴还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导致地球上的电离层发生异常变化。
这可能对人类的通信系统、导航系统和电网等基础设施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地磁风暴还会加剧地球上极地地区的天气现象,引发更强烈的风暴和极光等自然现象。
地磁风暴的研究既有挑战,也有深远的意义。
科学家们通过观测和记录地球磁场的变化,可以了解和分析地磁风暴的规律和特征。
这有助于提高对地磁风暴的预警能力,减少对人类社会的不利影响。
同时,地磁风暴还给科学家们提供了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和物理过程的重要线索。
通过研究地磁风暴,科学家们可以深入探索地球与太阳之间的相互作用,揭示宇宙中的更多奥秘。
为了更好地研究地磁风暴,科学家们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资源。
他们利用现代化的地磁观测仪器,对地球磁场进行实时监测。
此外,他们还与国际上的磁学研究机构合作,共享数据和研究成果。
这使得我们对地磁风暴的认识不断深入。
虽然地磁风暴给人类带来了一些麻烦,但它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它让我们意识到地球这个脆弱的星球所受到的各种力量的多样性和剧烈性。
正是地磁风暴的存在,让我们认识到自然界中还有许多未解之谜,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保护地球所赋予我们的美好环境。
探索自然界小学生的科学实验教案

探索自然界小学生的科学实验教案引言:科学实验是培养小学生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实践操作,小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和规律,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本文将提供一份适用于小学生的科学实验教案,旨在帮助他们通过实验探索自然界。
实验一:水的存在形态目标:观察水的三种存在形态,并了解其变化过程。
材料:烧杯、冰块、水杯、火柴、电磁炉。
实验步骤:1. 将冰块放入烧杯中,观察冰块的外观和状态。
2. 将烧杯放在电磁炉上,加热冰块,观察冰块的变化过程。
3. 取一杯自来水,倒入烧杯中,观察水的外观和状态。
4. 将烧杯放在电磁炉上,加热水,观察水的变化过程。
实验记录: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发现冰块的外观坚硬、呈固体状态,当受热后逐渐融化成液体水。
而水在常温下呈现无形、无味、无色的液体状态,当加热后会变成水蒸气,并升腾至空气中。
实验二:地磁现象目标:了解地球的磁力场,并观察指南针在磁力场中的行为。
材料:指南针、 magnets。
实验步骤:1. 将指南针放置在平整的台面上,观察指南针指针的方向。
2. 将一个磁铁放置在指南针旁边,观察指南针的行为。
3. 移动磁铁,再次观察指南针的行为。
实验记录: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发现指南针的指示针总是指向地磁北极。
当磁铁靠近指南针时,指南针的指示针会受到磁力的作用偏离原来的方向,并随磁铁的移动而调整。
实验三:空气的压力目标:观察空气的压力对物体的影响,理解压力的概念。
材料:充气筒、空罐子、水。
实验步骤:1. 将充气筒的一端连接到空罐子的口,用力将气体充入罐中。
2. 将充气筒拆下,观察空罐子的状态。
3. 将空罐子放入水中,观察现象。
4. 将充气筒再次连接到罐子口,将气体抽走。
实验记录: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发现当空罐子充满气体后,罐子会变得更加坚硬,并且不容易被水压迫下沉。
而当气体被抽走后,罐子恢复原来的状态并被水压迫下沉。
实验四:日光的组成目标:了解日光的组成和光的折射现象。
地磁场的测量 实验报告

地磁场的测量实验报告地磁场的测量实验报告引言:地磁场是指地球表面上的磁场,它是由地球内部的磁场产生的。
地磁场对于地球的生命和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地磁场的测量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地磁场的强度和方向,了解地磁场的特性,并探索地磁场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量地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地磁场的特性。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1. 磁力计:用于测量地磁场的强度和方向。
2. 磁场探测器:用于检测地磁场的变化。
3. 磁铁:用于产生人工磁场,以验证实验结果。
4. 计算机:用于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
三、实验步骤1. 将磁力计放置在实验室中心位置,并确保其水平放置。
2. 打开磁力计并进行校准,使其能够准确测量地磁场的强度和方向。
3. 移动磁力计到不同位置,并记录每个位置的地磁场强度和方向。
4. 使用磁场探测器在不同位置检测地磁场的变化,并记录实验数据。
5. 使用磁铁在实验室中心位置附近产生人工磁场,并记录实验数据。
四、实验结果和分析通过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1. 地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在不同位置具有一定的变化。
这表明地磁场并不是均匀分布的,可能受到地球内部结构和地表地质条件的影响。
2. 地磁场的强度在不同位置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可能是由于地球内部的磁场产生机制和地表地质条件的差异导致的。
3. 人工磁场对地磁场的测量结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磁铁附近,地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这说明在实际测量中需要排除人工磁场的干扰。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地磁场的测量方法和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地磁场的测量对于地球科学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考虑地磁场的变化和干扰因素,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六、实验改进和展望本实验中使用的仪器和方法可以进一步改进,以提高地磁场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
同时,可以进一步研究地磁场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探索地磁场在导航、地质勘探等领域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次翻转
• 磁极变换
对于人类和所有生物来说,地磁变换是灾难性的。地磁消 失后,宇宙中的各种射线都会直达地表,地球上生活的生 物将失去“保护伞”,受到强烈辐射的伤害。还有科学家 认为,地磁场改变导致染色体畸变,会使动植物发生变异 生长,还会使一些被压制的地壳运动提前。因此,地球磁 极的变换是人类面临的最大的威胁。地磁真的会消失吗? 地球磁场真的需要逆转吗?不!
地磁场的组成部分
• 地磁场包括基本磁场和变化磁场两个部分。 • 基本磁场是地磁场的主要部分,起源于地球内部, 比较稳定,属于静磁场部分。 • 变化磁场包括地磁场的各种短期变化,主要起源 于地球内部,相对比较微弱。地球变化磁场可分 为平静变化和干扰变化两大类型。 • 地磁场强度大约是0.5-0.6高斯,也 就是5-6*E-5特斯拉(50-60μT)。
探索地磁现象
吴鄞甫
什么是地磁现象
• 地磁现象(dici[geomagnetism;terrestrial magnetism)地 球所具有的磁性现象。罗盘指南和磁力探矿都是地磁的利 用。 • 又称“地球磁场”或“地磁场”。指地球周围空间分布的 磁场。地球磁场近似于一个位于地球中心的磁偶极子的磁 场。它的磁南极(S)大致指向地理北极附近,磁北极 (N)大致指向地理南极附近。其磁力 线分布特点是赤道附近磁场的 方向是水平的,两极附近则与 地表垂直,地球表面的磁场受 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随时间发 生变化,地磁的南北极与地理 上的南北极相反。
生物影响
• 1、对人体神经系统的影响: • 在磁场的作用下,刺激分泌物的合成与释放增加,一些研 究表明,低磁场往往使动物的活性增加,兴奋性增高;而 较强的磁场常常使生物体的活动减少,兴奋性降低,呈现 抑制反应。此外,磁场对植物神经亦有作用,对于心跳、 血压、呼吸有一定的影响。
生物影响
• 2、对细胞膜结构及特性的作用: • Grandolfo等在研究后提出磁场可以影响细胞静态及动态 膜特性;另一方面,低频磁场在影响细胞膜基本结构的同 时,还能通过增加脂质的扩散率,进而影响细胞膜的通透 性。
地磁偏角
我们的位置
多次翻转
• 小指南针
科学家们通过对海底熔岩的研究发现,地球的磁场曾经发 生过多次翻转。众所周知,炽热的岩浆中含有数以万计的 矿物质,就好像一个个“小指南针”。当岩浆冷却下来后, 这些“指南针”也被固定住不再发生变化。这样,其“南 北极”的指向就记录了当时地球磁场的方向。研究表明, 地球磁场平均每50万年翻转一次,而最近一次的 翻转发生在78万年前。由于一百多年来 磁场不断减弱,人们不禁担心,地球 磁场的又一次“大变脸”是否 即将来临?
对其产生原因的——各种假说
• 此外还有旋转电荷假说、漂移电流假说、热电效应假说、 霍耳效应假说和重物旋转磁矩假说等等,这些假说更是不 能自圆其说。因此,地磁的起源至今仍然是一个谜。
对其产生原因的——两种理论
• 1.地球磁场会形成的原因在理论上和定性上已经透过地 磁学的电机原理(dynamo theory)得到了解释。在地球炙 热外核(outer core)液态的铁、镍及其氧化物不断的流动, 且以约每秒0.5毫米的速度向外部较低的边缘部份流动, 如同在一条电缆线内部一样,在地心熔岩金属层中,也会 被原有的地球磁场感应出一股电流,这种感应电流又制造 出一个新的磁场。根据这种”自激磁学说”(Self-exciting dynamo)所产生的循环,同样进行在每 • 座发电机中。也经由电脑模拟测试, • 予这种原理有第二种看法是认为由于地球的环形电流产生地球的磁场。 因为地心温度很高,铁镍等物质呈现熔融状态,随着地球 的自转,带动着这些铁镍物质也一起旋转起来,使物质内 部的电子或带电微粒形成了定向运动。这样形成的环形电 流,必定像通电的螺旋管一样,产生地磁场。但是这种理 论如何去解释地球磁场在历史上的几次倒转呢?
对其产生原因的——各种假说
• 目前比较认可的一种说法 宇宙大爆炸过后,形成了新的星系,地球磁场的初始状态 是受到太阳磁场的影响而产生的地磁。
对其产生原因的——各种假说
• 第一种看法认为地球内部有一个巨大的磁铁矿,由于它的 存在,使地球成为一个大磁体。这种想象很快被否定了。 因为即使地球核心确实充满着铁、镍等物质,但是这些铁 磁物质在温度升高到760℃以后,就会丧失磁性。尤其是 地心的温度高达摄氏五六千度,熔融的铁、镍物质早就失 去了磁性。因而不可能构成地球大磁体。
对其产生原因的——两种理论
• 2.地球磁场形成的另一种理论,是美国乔治亚大学的化 学教授查理.麦尔敦和地质学教授吉亚迪尼。他们推测: 月球万有引力对地球中心固态的部份有一种持续的牵引作 用,因此被熔融液态金属围绕的地核会由于其位移而产生 持续的磨擦,在赤道上造成一千万千瓦的热效应和一兆安 培的电流。因此流动于其间的电流产生磁场,同时也是造 成高温地热的放射性蜕变的原因。并以太阳系 • 中其他行星所作的观察来支持他们的理论; • 如水星没有卫星就没有显著的磁场 • 被发现。
对其产生原因的——各种假说
• 第三种看法认为是地球内部导电流体与地球内部磁场相互 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地球内部本来就有一个磁场,由 于地球自转,带动金属物质旋转,于是产生感应电流。这 种感应电流又产生了地球的外磁场。因此这种说法又称做 “地球发电机理论”。这种理论的前提是有一个地球内部 磁场,那么,这个地球内部磁场又是来源于什么地方呢? 它的变化规律又是怎样的呢?这又无法解答了。
多次翻转
• 熔融体
科学家指出,存在于地核周围的铁流体(熔融体)好像一 部“发动机”,不停地将巨大的机械能转化成为电磁能, 从而形成了地磁场。而铁流体有时会形成巨大的漩涡,迫 使自己的流向发生变化,这就引起了地球磁场的改变。地 磁场的两极倒转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大约需要5000到 7000年才能完成。本来,这不是什么可怕 的事,但是,在此过程中,保护人类免受 强烈紫外线辐射的地球磁场将会完全 消失,这就将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地磁偏角???
• 概念: 地磁偏角是指地球上任一处的磁北方向和正北方向之间的 夹角。当地磁北向实际偏东时,地磁偏角为正,反之为负。 • 地磁偏角在历史上最早由中国北宋科学家沈括发现并记录 在著作《梦溪笔谈》中,而西方最早的记录则在此之后约 400年
地磁偏角
• 变化 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地磁偏角一般也不相同。在同一个 地方,地磁偏角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不断变化。发生磁暴 时和在磁力异常地区,如磁铁矿和高压线附近,地磁偏角 将会产生急剧变化。 • 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地磁偏角在-10°~+2°之间。 • 各地的磁偏角(于1970年1月1日测量计算的)地名磁偏 角
生物影响
• 3、促进骨质增长: • 磁场作用能够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一定强度的静磁场作 用能使成骨细胞中的钙离子浓度增加,而且一定强度的静 磁场作用能够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其可能的原因 是在静磁场作用下,细胞膜钙离子通道开启,胞外大量钙 离子进入胞内或可能是胞内“钙库”大量释放的结果。
多次翻转
• 太阳黑子
曾经的玛雅人预言2012年人类或许有大的变故。正好依据 太阳的活动周期2012年也是太阳黑子活动高峰年。先是俄 罗斯科学家,然后是印度的和其他国家的科学家认为,地 球磁场正在减弱的过程当中,如果地球磁场要翻转,那么 就要翻转了。如此,人类和地球生物将面临巨大的灾难。 中国科学家马上认为,说这话的人都是业 余科学家,民众不可相信他们的话。 就好像中国科学家仅仅会说别人都 是些: 只是会些鸡鸣狗盗之雕虫 小技的“民科”。期间好不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