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镁冶炼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合集下载

镁冶炼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镁冶炼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镁冶炼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Magnesium smelting enterprise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industrial sector, and they also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economy. However,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th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magnesium smelting enterprises are also increasing, which has attracted widespread attention from the public and the governmen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comprehensive and accurate accounting method for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magnesium smelting enterprises, as well as a reporting guide to ensure that the emissions ar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and reduced.镁冶炼企业是工业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镁冶炼企业温室气体排放也在不断增加,这引起了社会公众和政府的广泛关注。

因此,有必要建立镁冶炼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的综合和准确核算方法,以及报告指南,确保能够有效控制和减少排放。

First and foremost, it is crucial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and detailed inventory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magnesium smelting enterprises. This should include direct emissions from thecombustion of fuels for energy, as well as indirect emissions from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and the use of raw materials. The inventory should cover all relevant scopes, including Scope 1, Scope 2, and potentially Scope 3 emissions, to provide a complete picture of the enterprise's emissions profile.首先,重要的是进行镁冶炼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的全面和详细清查。

中国钢铁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中国钢铁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二、引用文件和参考文献
本指南引用的文件主要包括: 《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2012》; 《中国温室气体清单研究》; 《国际钢铁协会二氧化碳排放数据收集指南(第六版)》。 下列文件在本指南编制过程中作为参考和借鉴: 《2006 年 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 《温室气体议定书—企业核算与报告准则(2004 年修订版)》; 《ISO 14404-1 钢铁生产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计算方法(转炉炼 钢)》; 《ISO 14404-2 钢铁生产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计算方法(电炉炼 钢)》; 《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化方法和报告指南》。
1
三、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1)温室气体 大气中那些吸收和重新放出红外辐射的自然的和人为的气态 成分。本指南的温室气体是指《京都议定书》中所规定的六种温室 气体,分别为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 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和六氟化硫(SF6)。 (2)报告主体 具有温室气体排放行为并应核算的法人企业或视同法人的独 立核算单位。 (3)钢铁生产企业 钢铁生产企业主要是针对从事黑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及制品 生产的企业。按产品生产可分为钢铁产品生产企业、钢铁制品生产 企业;按生产流程又可分为钢铁生产联合企业、电炉短流程企业、 炼铁企业、炼钢企业和钢材加工企业。 (4)燃料燃烧排放 化石燃料与氧气进行充分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5)工业生产过程排放 原材料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除燃料燃烧之外的物理或化学变化 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 (6)净购入使用的电力、热力产生的排放
(1)确定核算边界; (2)识别排放源; (3)收集活动水平数据; (4)选择和获取排放因子数据; (5)分别计算燃料燃烧排放、工业生产过程排放、净购入使 用的电力、热力产生的排放以及固碳产品隐含的排放; (6)汇总计算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 钢铁生产企业的CO2排放总量等于企业边界内所有的化石燃 料燃烧排放量、工业生产过程排放量及企业净购入电力和净购入热 力隐含产生的CO2排放量之和,还应扣除固碳产品隐含的排放量, 按公式(1)计算。

10.中国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介绍

10.中国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介绍
附件2
其他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试行)
编制说明
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建立完善温室气体统 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和《“十二五”控制温 室气排放工作方案》(国发[2011] 41 号)提出的“加快构建国 家、地方、企业三级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体系,实行重点企业 直接报送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费数据制度”的要求,为保证实 现 2020 年 单 位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二 氧 化 碳 排 放 比 2005 年 下 降 40%-45%的目标,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了《其他有色金属冶 炼及压延加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 行)》,以帮助企业科学核算和规范报告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制 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计划,积极参与碳排放交易,强化企业 社会责任。同时也为主管部门建立并实施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报告 制度奠定基础,为掌握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制定相关政 策提供支撑。
(一)燃料燃烧排放...................................................................... 8 (二)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10 (三)过程排放............................................................................ 11 (四)净购入电力产生的排放....................................................13 (五)净购入热力产生的排放....................................................14 六、数据质量管理................................................................................ 15 七、报告内容和格式............................................................................ 15 (一)报告主体基本信息............................................................16 (二)温室气体排放量................................................................ 16 (三)活动水平及其来源............................................................16 (四)排放因子及其来源............................................................16 附录一:报告格式模板........................................................................18 附录二:相关参数缺省值....................................................................24 参考文献................................................................................................ 26

中国煤炭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中国煤炭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中国煤炭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编制说明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为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建立完善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的任务,以及《“十二五”控制温室气排放工作方案》(国发[2011] 41号)提出的“构建国家、地方、企业三级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体系,实行重点企业直接报送能源和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制度”的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工作的通知》(发改气候[2014]63号),并组织了对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的研究和编制工作。

本次编制的《中国煤炭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旨在帮助煤炭生产企业准确核算和规范报告温室气体排放量,科学制定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行动方案及对策,同时也为主管部门建立并实行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报告制度奠定基础。

二、编制过程本指南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编制。

编制组借鉴了国内外相关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报告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的《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经过实地调研和深入研究,编制完成了《中国煤炭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指南在方法上力求科学性、完整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国家安监总局煤炭信息研究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山西省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三、主要内容《中国煤炭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包括正文及两个附录,其中正文分七个部分阐述了指南的适用范围、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核算边界、核算方法、质量保证和文件存档以及报告内容。

本指南适用范围为在中国境内从事煤炭开采和洗选活动的独立法人企业或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核算与报告的排放源类别和气体种类主要包括燃料燃烧二氧化碳(CO2)排放、火炬燃烧CO2排放、甲烷(CH4)和CO2逃逸排放以及净购入电力和热力隐含的CO2排放。

中国镁冶炼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中国镁冶炼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附件6中国镁冶炼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编制说明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建立完善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和《“十二五”控制温室气排放工作方案》(国发[2011] 41号)提出的“加快构建国家、地方、企业三级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体系,实行重点企业直接报送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费数据制度”的要求,为保证实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了《中国镁冶炼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以帮助企业科学核算和规范报告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制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计划,积极参与碳排放交易,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同时也为主管部门建立并实施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报告制度奠定基础,为掌握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支撑。

二、编制过程本指南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清华大学编制。

编制组借鉴了国内外有关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报告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的《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经过实地调研、深入研究和案例试算,认真征询了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的意见,编制完成了《中国镁冶炼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本指南在方法上力求科学性、完整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三、主要内容《中国镁冶炼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包括正文及两个附录,其中正文部分的七个小节阐述了本指南的适用范围、相关引用文件和参考文献、所用术语、核算边界、核算方法、质量保证和文件存档要求、以及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的基本框架。

核算的温室气体为二氧化碳。

排放源包括燃料燃烧排放、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工业生产过程排放、净购入的电力和热力消费引起的排放。

适用范围是以镁冶炼生产为主营业务的独立法人企业和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

四、需要说明的问题本指南参考了《省级温室气体清单指南(试行)》、《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以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等,提供了主要燃料热值、含碳量、氧化率等参数的推荐值,供相关企业核算活动水平和排放因子时使用。

【免费分享】24个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及系列解析书籍

【免费分享】24个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及系列解析书籍

【免费分享】24个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及系列解析书籍24个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及系列解析书籍国家发改委已经组织编写并公布了3批共24个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具体如下表所示24个行业指南涉及的温室气体种类:24个行业指南全部都核算二氧化碳(CO2)的排放,6个行业的指南核算甲烷(CH4)的排放,4个行业的指南核算全氟碳化物(PFCs)和六氟化硫(SF6)的排放,3个行业的指南核算氢氟碳化物(HFCs)的排放,2个行业的指南核算氧化亚氮(N2O)排放,只有1个行业的指南核算三氟化氮(NF3)排放。

24个行业指南涉及的排放源:24个行业指南要求核算的排放源包括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特殊排放、扣除排放(主要是指CO2和CH4回收利用、固碳产品等)以及净购入电力和热力隐含的排放四类。

不同行业的指南涉及到的排放源各不相同。

文件名称发改办气候〔2015〕1722号造纸和纸制品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食品、烟草及酒、饮料和精制茶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其他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陆上交通运输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矿山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机械设备制造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公共建筑运营单位(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和报告指南(试行)工业其他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氟化工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电子设备制造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发改办气候〔2014〕2920号中国石油化工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中国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中国煤炭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中国独立焦化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发改办气候〔2013〕2526号中国电解铝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中国电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中国钢铁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中国化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中国镁冶炼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中国民航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格式指南(试行)中国平板玻璃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中国水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中国陶瓷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系列解析(书籍)1 碳排放核查程序、要求与查查报告范例2、《中国民航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解析3、《中国电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解析4、《中国水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解析5、《中国平板玻璃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解析6、《中国钢铁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解析7、《中国造纸和纸制品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解析8、《中国电解铝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解析9、《中国石油化工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解析10、《中国其他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解析11、《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解析12、《中国化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解析。

10.中国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10.中国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2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锅炉、窑炉、内燃机等)中与氧气充分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五)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 工业生产中,能源作为原材料被消耗,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而 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铜冶炼、 铅锌冶炼等子行业的企业使用焦炭、 蓝炭、 无烟煤、 天然气等能源产品作为还原剂, 导致二氧化碳排放。 (六)过程排放 工业生产中, 除能源之外的原材料发生化学反应造成的温室气 体排放。 某些有色金属生产企业使用石灰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或白 云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镁和碳酸钙)作为生产原料或脱硫剂,碳酸 盐发生分解反应,会导致二氧化碳排放。 此外,稀土子行业使用纯碱等碳酸盐或草酸为原料,形成稀土 碳酸盐和草酸盐,而后经煅烧分解后排放二氧化碳。 (七)净购入电力产生的排放 企业消费的购入电力所对应的电力生产环节产生的二氧化碳 排放。 (八)净购入热力产生的排放 企业消费的购入热力所对应的热力生产环节产生的二氧化碳 排放。
1
GB/T 384 石油产品热值测定法 GB/T 22723 天然气能量的测定 GB 17167 三、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一)温室气体 大气中那些吸收和重新放出红外辐射的自然的和人为的气态 成分。本指南的温室气体是指《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六种温室气 体,分别为二氧化碳(CO2) 、甲烷(CH4) 、氧化亚氮(N2O) 、氢 氟碳化物(HFCs) 、全氟化碳(PFCs,是 CF4 和 C2F6 等的统称) 和六氟化硫(SF6) 。 注:本指南涉及的温室气体仅包含二氧化碳(CO2) 。 (二)报告主体 具有温室气体排放行为并应核算和报告的法人企业或视同法 人的独立核算单位。 (三)其他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企业 以除铝冶炼和镁冶炼之外的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生产为 主营业务的法人企业或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 (四)燃料燃烧排放 煤炭、 燃气、 柴油等燃料在各种类型的固定或移动燃烧设备 (如

镁冶炼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镁冶炼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镁冶炼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镁冶炼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介绍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的关注日益增强,减少工业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全球工业界的重要议题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6中国镁冶炼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编制说明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建立完善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和《“十二五”控制温室气排放工作方案》(国发[2011] 41号)提出的“加快构建国家、地方、企业三级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体系,实行重点企业直接报送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费数据制度”的要求,为保证实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了《中国镁冶炼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以帮助企业科学核算和规范报告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制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计划,积极参与碳排放交易,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同时也为主管部门建立并实施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报告制度奠定基础,为掌握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支撑。

二、编制过程本指南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清华大学编制。

编制组借鉴了国内外有关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报告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的《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经过实地调研、深入研究和案例试算,认真征询了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的意见,编制完成了《中国镁冶炼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本指南在方法上力求科学性、完整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三、主要内容《中国镁冶炼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包括正文及两个附录,其中正文部分的七个小节阐述了本指南的适用范围、相关引用文件和参考文献、所用术语、核算边界、核算方法、质量保证和文件存档要求、以及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的基本框架。

核算的温室气体为二氧化碳。

排放源包括燃料燃烧排放、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工业生产过程排放、净购入的电力和热力消费引起的排放。

适用范围是以镁冶炼生产为主营业务的独立法人企业和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

四、需要说明的问题本指南参考了《省级温室气体清单指南(试行)》、《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以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等,提供了主要燃料热值、含碳量、氧化率等参数的推荐值,供相关企业核算活动水平和排放因子时使用。

具备条件的企业可以采用本指南正文中所提供的标准方法,实测白云石原料的平均纯度数据。

鉴于企业温室气体核算和报告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本指南在实践运用中可能存在不足之处,希望相关单位能及时予以反馈,以便今后不断修订完善。

本指南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并负责解释和修订。

目 录一、适用范围 (1)二、引用文件和参考文献 (1)三、术语和定义 (1)四、核算边界 (3)五、核算方法 (4)(一)燃料燃烧排放 (6)(二)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 (8)(三)工业生产过程排放 (8)(四)净购入的电力、热力消费的排放 (10)六、质量保证和文件存档 (11)七、报告内容和格式 (12)(一)报告主体基本信息 (12)(二)温室气体排放量 (12)(三)活动水平及其来源 (13)(四)排放因子及其来源 (13)附录一:报告格式模板 (14)附录二:相关参数缺省值 (19)一、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中国镁冶炼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核算和报告,中国境内以镁冶炼生产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可按照本指南提供的方法核算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并编制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

如企业生产其他产品,且生产活动存在温室气体排放,则应按照相关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指南核算,一并报告。

二、引用文件和参考文献本指南引用的文件主要包括:《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2》下列文件在本指南的编制过程中作为参考和借鉴:《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199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三、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1)温室气体大气中那些吸收和重新放出红外辐射的自然的和人为的气态成分。

本指南的温室气体是指《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六种温室气体,分别为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是CF4和C2F6等的统称)和六氟化硫(SF6)。

(2)报告主体具有温室气体排放行为并核算和报告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法人企业或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

(3)镁冶炼企业以镁冶炼生产为主营业务的法人企业或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

(4)燃料燃烧排放煤炭、燃气、柴油等燃料在各种类型的固定或移动燃烧设备(如锅炉、煅烧炉、窑炉、熔炉、内燃机等)中与氧气充分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5)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工业生产中,能源作为原材料被消耗,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而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镁冶炼企业所涉及的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主要是厂界内的自有硅铁生产工序消耗蓝炭还原剂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蓝炭是一种能源产品。

(6)工业生产过程排放工业生产中,除能源之外的原材料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

镁冶炼企业所涉及的工业生产过程排放主要是白云石煅烧分解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

(7)净购入的电力、热力消费产生的排放企业净购入的电力、热力(蒸汽、热水)消费所对应的电力或热力生产环节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8)活动水平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的生产或消费活动的活动量,例如每种燃料的消耗量、白云石原料消耗量、净购入的电量、净购入的热量等。

(9)排放因子表征每单位活动水平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系数,例如每太焦的燃料消耗所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吨白云石原料消耗量所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净购入的每千瓦时电量所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等。

(10)氧化率燃料中的碳在燃烧过程中被氧化的百分比。

四、核算边界报告主体应以企业法人或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为边界,核算和报告其生产系统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生产系统包括直接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以及直接为生产服务的附属生产系统,其中辅助生产系统包括动力、供电、供水、化验、机修、库房、运输等,附属生产系统包括生产指挥系统(厂部)和厂区内为生产服务的部门和单位(如职工食堂、车间浴室、保健站等)。

企业厂界内生活能耗导致的排放原则上不在核算范围内。

具体而言,镁冶炼企业的温室气体核算和报告范围包括:(1)燃料燃烧排放镁冶炼企业所涉及的燃料燃烧排放是指煤炭、燃气、柴油等燃料在各种类型的固定或移动燃烧设备(如锅炉、煅烧炉、窑炉、熔炉、内燃机等)中与氧气充分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2)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镁冶炼企业所涉及的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主要是厂界内的自有硅铁生产工序消耗蓝炭还原剂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蓝炭是一种能源产品。

如果企业从事镁冶炼生产所用的硅铁全部是外购的,则不涉及此类排放问题。

(3)工业生产过程排放镁冶炼企业所涉及的工业生产过程排放主要是白云石煅烧分解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

(4)净购入的电力、热力消费产生的排放企业消费的净购入电力和净购入热力(蒸汽、热水)所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

该部分排放实际发生在电力、热力生产企业。

报告主体如果还从事镁冶炼以外的产品生产活动,并存在本指南未涵盖的温室气体排放环节,则应参考其它相关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指南,核算和报告这些环节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计入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之中。

五、核算方法报告主体进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的完整工作流程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核算边界;(2)识别排放源;(3)收集活动水平数据;(4)选择和获取排放因子数据;(5)分别计算燃料燃烧排放量、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量、工业生产过程排放量、企业净购入的电力和热力消费的排放量;(6)汇总计算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

镁冶炼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等于企业边界内所有生产系统的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量、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量、工业生产过程排放量、以及企业净购入的电力和热力消费的排放量之和,按公式(1)计算。

E = E燃烧 + E原材料 + E过程 + E电和热 (1)式中:E为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E燃烧为企业的燃料燃烧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E原材料为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E过程为工业生产过程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E电和热为企业净购入净购入的电力和热力消费的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 2)。

按照以下方法分别核算上述各类温室气体排放量。

(一)燃料燃烧排放燃料燃烧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企业核算和报告年度内各种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加总,按公式(2)计算。

)(1i n i i EF AD E ×=∑=燃烧 (2)式中:E 燃烧 为核算和报告年度内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 2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 2);i AD为核算和报告年度内第i 种化石燃料的活动水平,单位为百万千焦(GJ );i EF为第i 种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单位为tCO 2/GJ ; i 为化石燃料类型代号。

1.活动水平数据获取燃料燃烧的活动水平是核算和报告年度内各种燃料的消耗量与平均低位发热量的乘积,按公式(3)计算。

i i i AD NCV FC =× (3)式中:AD i 是核算和报告年度内第i 种化石燃料的活动水平,单位为百万千焦(GJ );NCV i 是核算和报告年度内第i种燃料的平均低位发热量,采用本指南附录二所提供的推荐值;对固体或液体燃料,单位为百万千焦/吨(GJ/t);对气体燃料,单位为百万千焦/万立方米(GJ/万Nm 3);FC i 是核算和报告年度内第i种燃料的净消耗量,采用企业计量数据,相关计量器具应符合《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要求;对固体或液体燃料,单位为吨(t);对气体燃料,单位为万立方米(万Nm 3)。

2.排放因子数据获取 燃料燃烧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按公式(4)计算。

1244××=i i i OF CC EF (4) 式中:EF i 为第i种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太焦(tCO 2/TJ);CC i 为第i种燃料的单位热值含碳量,单位为吨碳/百万千焦(tC/GJ),采用本指南附录二所提供的推荐值;OF i 为第i种化石燃料的碳氧化率,单位为%,采用本指南附录二所提供的推荐值。

(二)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报告主体自有硅铁生产工序消耗蓝炭还原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按公式(5)计算。

E原材料 = S × EF硅铁 (5) 式中:E原材料为核算和报告年度内,报告主体自有硅铁生产工序消耗蓝炭还原剂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S为核算和报告年度内报告主体自产的硅铁产量,单位为吨(t);EF硅铁为硅铁生产消耗蓝炭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吨硅铁(tCO2/t-FeS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