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报告指南--发电企业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中国发电企业

附件1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编制说明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建立完善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和《“十二五”控制温室气排放工作方案》(国发[2011] 41号)提出的“加快构建国家、地方、企业三级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体系,实行重点企业直接报送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费数据制度”的要求,为保证实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了《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以帮助企业科学核算和规范报告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制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计划,积极参与碳排放交易,强化企业社会责任。
同时也为主管部门建立并实施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报告制度奠定基础,为掌握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支撑。
二、编制过程本指南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专家编制。
编制组借鉴了国内外有关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报告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的《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经过实地调研、深入研究和案例试算,编制完成了《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和报告指南(试行)》。
本指南在方法上力求科学性、完整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编制过程中得到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北京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专家的大力支持。
三、主要内容《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和报告指南(试行)》包括正文的七个部分以及附录,分别明确了本指南的适用范围、相关引用文件和参考文献、所用术语、核算边界、核算方法、质量保证和文件存档要求以及报告内容和格式。
核算的温室气体为二氧化碳(不核算其它温室气体排放),排放源包括化石燃料燃烧排放、脱硫过程排放以及净购入使用电力排放。
适用范围为从事电力生产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生产企业和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
四、需要说明的问题燃煤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是本指南的重点和难点。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 发电设施》(一)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发电设施》(一)《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发电设施》是一份重要的行业指南,旨在帮助企业规范自身排放行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提高企业环境管理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指南进行分析。
一、指南的作用温室气体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电力行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因此本指南对发电设施的特殊情况进行了详细说明和规定。
它的主要作用在于:1.帮助企业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使企业了解自身能源消耗和排放情况,并制定有效的减排措施;2.提高企业在全球环保领域的竞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3.推动环保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指南的主要内容指南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详细说明温室气体的种类、计量方法和排放因子,提供了一套系统的气体排放计算方法。
2.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报告:规定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的报告要求和程序,强调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温室气体排放的核查与审核:明确了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核查和审核的要求和程序,重点关注数据采集、核查和审核等环节。
三、指南的意义本指南的实施对于推动我国发电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它将推动企业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关注,促进企业采取更多的节能减排措施,从而促进我国发电行业的绿色发展。
同时,指南的出台也标志着我国企业在环保管理上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逐步提高,这将为企业提高环保管理水平和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提供有力保障。
综上所述,本文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发电设施》进行了分析,从指南的作用、主要内容和意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信随着指南的实施,我国发电行业会逐渐向着更加环保、高效的方向发展,取得积极成果。
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就《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发电设施》答记者问

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就《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发电设施》答记者问文章属性•【公布机关】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部•【公布日期】2022.12.28•【分类】问答正文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就《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发电设施》答记者问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发电设施》(以下简称《核算报告指南》),用于指导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电行业2023年度及以后的碳排放核算与报告工作。
针对碳排放数据核算中社会关注的重点内容,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有关情况。
问:请简要介绍《核算报告指南》的修订过程。
答:为进一步提高碳排放数据质量,增强制度机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我们针对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监督帮扶、各地碳排放核查和日常监管中发现的问题开展了专项研究,先后召开十余次专家研讨会,广泛听取行业协会、央企电力集团、民营发电企业、相关行业自备电厂及有关核查机构、检测机构、咨询机构和研究机构等单位意见,形成了征求意见稿。
此后,我们书面征求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等相关部委,各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有关央企电力集团,行业协会及部直属单位意见,并面向全社会征求意见。
我们对反馈的意见建议逐一研究,统筹考虑,并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了本次印发的《核算报告指南》。
问:本次修订重点要解决哪些问题?答:本次修订以问题为导向,重点解决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企业普遍反映的核算方法复杂、部分参数的数据来源多样等问题。
二是技术指南超范围提出管理要求的问题。
三是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反映的核算技术链条过长、部分企业数据质量控制计划的作用未能有效发挥、核算口径和数据获取方式有待规范等问题。
四是部分企业碳排放关键参数管理不到位、信息化存证不及时、存证材料不齐全不完整,难以支撑数据溯源和自证的问题。
五是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反馈非常规燃煤机组数量多、排放量小、管理水平不高,造成监管难度大等问题。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 发电设施》(二)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发电设
施》(二)
-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
1. 介绍指南背景和目的
-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性
- 指南的目的是提供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的方法和标准
2. 指南的适用范围和对象
- 适用于所有发电设施,包括火力发电厂、风力发电厂等
- 适用于所有企业,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
3.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的方法和步骤
- 确定排放源和边界
- 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
- 收集数据和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
- 核实和审核数据
4. 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的内容和标准
- 报告内容包括企业概况、温室气体排放量、排放来源、排放趋势等- 报告标准包括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5. 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的重要性和意义
- 有助于企业了解自身温室气体排放情况
- 有助于企业制定减排计划和措施
- 有助于企业提高社会形象和竞争力
6. 指南的实施和监督
- 指南的实施需要企业自愿遵守
- 指南的监督由政府和行业协会共同负责
7. 指南的未来发展方向
- 不断完善指南内容和标准
- 推广指南在更多行业和领域的应用
- 加强指南的宣传和推广。
中国电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引试行

附件2中国电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编制说明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建立完善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和《“十二五”控制温室气排放工作方案》(国发[2011] 41号)提出的“加快构建国家、地方、企业三级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体系,实行重点企业直接报送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费数据制度”的要求,为保证实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了《中国电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以帮助企业科学核算和规范报告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制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计划,积极参与碳排放交易,强化企业社会责任。
同时也为主管部门建立并实施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报告制度奠定基础,为掌握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支撑。
二、编制过程本指南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专家编制。
编制组借鉴了国内外有关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报告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的《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经过实地调研、深入研究和案例试算,编制完成了《中国电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和报告指南(试行)》。
本指南在方法上力求科学性、完整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编制过程中得到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国家电网公司等单位专家的大力支持。
三、主要内容《中国电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包括正文的七个部分以及附录,分别明确了本指南的适用范围、相关引用文件和参考文献、所用术语、核算边界、核算方法、质量保证和文件存档要求以及报告内容和格式。
核算的温室气体为二氧化碳和六氟化硫(不核算其他温室气体排放),排放源包括使用六氟化硫的设备的修理和退役过程以及输配电损失引起的排放。
适用范围为从事电力输配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或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
四、需要说明的问题电网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包括输配电损失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以及使用六氟化硫设备修理与退役过程产生的排放两部分。
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 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核算方法:计算公式
• 报告主体的温室气体(GHG)排放总量应等于燃料燃烧 CO2排放量,加上工业生产过程CO2排放量,再加上企 业净购入电力的CO2排放量
1)燃料燃烧CO2排放:计算公式
1)燃厂入炉煤月报
某电厂燃料日报表
含碳量 FCad=100Mad-AadVad
1)燃料燃烧CO2排放:计算公式
如果其中某些量无 法获得,燃煤碳氧 化率可采用指南附 录二表 2-1 的推荐 值:98%
2)脱硫过程CO2排放:计算公式
2)脱硫过程CO2排放:计算公式
碳酸盐含量取指 南中的默认值: 90%
2)脱硫过程CO2排放:计算公式
排放因子参见指南附录二表2-2
3)净购入使用电力产生CO2排放:计算公式
独立法人或视同法 人的独立核算单位 运营上受其控制的所有生产设施
基本生产系统
辅助生产系统
附属生产系统
生产指挥管理系统(厂 动力、供电、供水、采 部)、厂区内为生产服 暖、制冷、机修、仪表、 务的部门和单位(食堂、 仓库(原料场)、运输 浴室等)
四、核算边界:排放源和气体种类
燃料燃 烧 CO2 排放
术语和定义
活动水平
导致了某种温室气体 排放或清除的人为活 动量
排放因子
碳氧化率
量化单位活动水平温 室气体排放量的系数
各种燃料的消耗量、 原料的使用量、产品 产量、外购电力量等
在给定操作条件下某 一活动水平的代表性 排放率
燃料中的碳在燃烧 过程被氧化的比率, 表征燃料燃烧的充 分性
四、核算边界:
企业边界
七、报告内容
(一)报告主体基本信息 •报告主体基本信息应包括报告主体名称、报告年度、单位性质、所属行业、组织或分支机构、地理位置、成立时 间、发展演变、法定代表人、填报负责人及其联系方式等。 (二)温室气体排放量 •应报告的温室气体排放信息包括本企业在整个报告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并分别报告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量、 脱硫过程排放量、净购入使用的电力产生的排放量。 (三)活动水平数据及来源说明 •报告主体应结合核算边界和排放源的划分情况,分别报告所核算的各个排放源的活动水平数据,并详细阐述它们 的监测计划及执行情况,包括数据来源或监测地点、监测方法、记录频率等。 (四)排放因子数据及来源说明 •报告主体应分别报告各项活动水平数据所对应的含碳量或其它排放因子计算参数,如实测,则应介绍监测计划及执 行情况,否则说明它们的数据来源、参考出处、相关假设及其理由等。 (五)其它希望说明的情况 •分条阐述企业希望在报告中说明的其它问题或对指南的修改建议。
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中国发电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可以参考国家能源局、环境保护部等相关部门发布的相关规定和标准。
以下是一般性的核算方法和报告指南:
1. 确定排放范围:确定发电企业需要核算的温室气体排放范围,包括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
2. 收集数据:收集与发电活动相关的数据,如燃料消耗量、电力产量、碳捕捉和封存情况等。
3. 温室气体计量:按照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将收集到的数据转换为温室气体排放量,主要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等。
4. 排放因子确定:根据不同能源类型和排放来源,确定相应的温室气体排放因子。
这些因子可以参考国家能源局、环境保护部以及国际组织和标准的发布的相关数据。
5. 排放计算: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和排放因子,计算各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可以使用专业的软件或计算工具进行计算。
6. 报告编制:按照相关规定和指南,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报告。
报告内容应包括排放范围、排放计算方法、数据来源、计算结果等。
7. 审核与验证:报告完成后,可以进行第三方的审核和验证,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国家政策和标准的不断更新,建议及时关注相关部门发布的最新政策和指南,以确保核算方法与报告符合最新要求。
此外,发电企业也可以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核算和报告编制,以确保符合规定和标准。
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送要点解析

1、《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核算指南)是否只适用于燃烧化石燃料的发电企业?答:指南适用于从事电力生产的企业,包括垃圾焚烧发电,生物质发电。
2、生物质发电的电厂,它的生物质燃料热值需要检测吗?答:需要检测。
生物质燃料的热值等数据在核算和核查的报告中需要特别说明,但不报送。
3、指南中提出的活动水平数据的选取,可以选择原始记录、台账和统计报表,应采用哪个数据?答:数据的选取应依照准确、可核查的原则,并注意数据来源的一致性。
4、企业排放量低于1%的排放是否可忽略?答:如果企业有相关的测量数据并可计算出排放,则应计算;如果企业没有相关测量数据,且排放量低于1%,如果估算有很高的不确定性,则不予计算。
5、指南只明确了要报告净购入电量带来的排放,没有明确热力如何计算和报告,是否需要报告热力?答:发电企业不需要报告购入及输出的热量。
6、发电企业中的净购入电量需要用购入量减去输出量吗?答:发电企业报告的净购入电量即为从电网购入的电量,如果有转供其它企业的,可以扣减;但不能扣除其自发电量。
7、其他企业配套的热电站如何核算呢?需要按发电企业的指南核算吗?其中输出的电和热如何核算呢?答:其他企业的配套发电厂按照发电企业的指南进行核算,输出的电和热从燃料侧进行核算。
8、如何确定购入电量?答:机组大修时外购电,通过发票或结算单确定。
9、固定碳含量和元素碳含量区别?答:固定碳含量定义:通过实验室的方法,将测得灰分、水分、挥发分从总重量重减去,其差值与原样品炭的百分比即为固定碳含量。
元素碳含量是碳中碳元素的含量。
固定含碳量是工业分析的一项指标,元素碳含量的数据是进行化学分析或元素分析得到。
10、企业在计算单位热值含碳量中,煤中碳元素是用收到基表示吗?答:可以,元素碳含量指的是收到基元素碳含量。
11、发电企业,核算燃煤燃烧导致的碳排放时,煤炭的元素碳含量是按照什么标准来测量的?答:按照核算指南规定,燃烧元素碳含量的具体测量标准应符合GB/T476《煤中碳和氢的测定方法》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目的和意义
加强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管理,促进企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为企业温室气体报告制度服务,实现核算方法的规范化和标准 化; 为全国碳交易制度下的配额分配和企业履约作为参考依据。
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 3
2.本指南的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核算和报告。
附录二相关参数缺省值
不同类型锅炉的灰渣分配录
锅炉形式 渣 灰
单 位 % %
煤粉炉 10 90
W型火焰炉 15 85
液态排渣 炉
循环流化床炉 40 60
40 60
注:当设有省煤器灰斗时,其灰量可为灰渣量的5%; 当磨煤机采用中速磨时,石子煤可在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时燃煤 量的0.5%~1%范围内选取。
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 27
烟煤(Vdaf≤25%)
固态排渣煤粉炉 烟煤(Vdaf>25%) 褐 煤 洗煤(Vdaf≤25%) 洗煤(Vdaf>25%) 液态排渣炉 循环流化床炉 烟 煤 无烟煤 烟 煤 无烟煤
2
1.5 0.5 3 2.5 1 3 2.5 3
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 26
5. 报告内容(报告模板、表单)
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 7
3.核算方法与数据来源
(3)确定排放源的核算方法、计算公式及数据来源 活动水平数据
ADi FCi NCVi i
第i种化石燃料的活动水平(太焦) 第i种化石燃料的消耗量(吨,103标准立方米) 第i种化石燃料平均低位发热值(千焦/千克,千焦/标准立方米) 化石燃料的种类
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 5
CO2
3.核算方法与数据来源
(3)确定排放源的核算方法、计算公式及数据来源 总公式
E E燃烧 E脱硫 E电
•
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吨)
燃烧化石燃料(包括发电及其他排放源使用化石燃料) 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吨)
脱硫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吨) 购入使用电力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吨)
E脱硫 CALk EFk
脱硫过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吨) 第k种脱硫剂中碳酸盐消耗量(吨) 第k种脱硫剂中碳酸盐的排放因子(吨二氧化碳/吨)
k
脱硫剂类型
13
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
3.核算方法与数据来源
(3)确定排放源的核算方法、计算公式及数据来源 活动水平数据
CALk , y Bk ,m I k
燃煤
方案一: 方案二: 缺省值 燃油和燃气:缺省值
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 11
3.核算方法与数据来源
(3)确定排放源的核算方法、计算公式及数据来源 碳氧化率
炉渣产量和飞灰产量:实际称量值,按月记录。如果不能获取称量值时,可采
用《DL/T 5142-2002火力发电厂除灰设计规程》中的方法进行估算(灰渣比、
5. 报告内容(报告模板、表单)
附录二相关参数缺省值
碳酸盐排放因子缺省值 碳酸盐 CaCO3 排放因子(吨 CO2/吨碳酸盐) 0.440
MaCO3 Na2CO3 BaCO3 Li2CO3 K2CO3 SrCO3 NaHCO3 FeCO3
名称 购入电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
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
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2014年11月21日
1
讲义大纲
• • •
1. 本指南出台的背景和目的
2.本指南的适用范围(本指南针对的行业范围) 3. 核算方法与数据来源
• (1) 核算边界的确定 • (2)排放源和气体种类的确定 • (3)确定排放源的核算方法、计算公式及数据来源
• •
4. 数据质量保证和文件存档 5. 报告内容(报告模板、表单)
•
6.试用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及解决思路
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
2
1. 本指南出台的背景和目的
• 政策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建立完善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 国务院《“十二五”控制温室气排放工作方案》(国发[2011]41 号)“构建国家、地方、企业三级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体系, 实行重点企业直接报送能源和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制度” 《关于组织开展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工作的 通知》(发改气候[2014]63号)
(1)核算边界的确定
以企业法人为边界,核算边界内所有生产设施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存在其他产品生产活动且存在温室气体排放的,则应参照相关行业企 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指南核算并报告。
企业厂界内生活耗能导致的排放原则上不在核算范围内。
(2)排放源和气体种类的确定 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脱硫过程的二氧化碳排放 企业购入使用电力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3.核算方法与数据来源
(3)确定排放源的核算方法、计算公式及数据来源 活动水平数据 以发电企业电表记录的读数为准,如没有,可采用供应商提供的电 费发票或者结算单等结算凭证上的数据。 排放因子 根据企业生产地址及目前的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南方 电网划分,采用国家主管部门最近年份公布的相应区域电网排放因 子进行计算。
燃煤:每天至少一次,符合《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的规定。
燃油:每批次,或者采用与供应商交易结算合同中的年度平均低位发热值,使用汽 油或者柴油可用缺省值。 燃气:企业自行测量,也可由燃料供应商提供,每月至少一次。
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 9
3.核算方法与数据来源
(3)确定排放源的核算方法、计算公式及数据来源 排放因子
中国境内从事电力生产的企业可按照本指南提供的方法核算企业的 温室气体排放量,并编制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
如发电企业生产其他产品,且生产活动存在温室气体排放,则应按 照相关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指南核算,一并报告。
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 4
3.核算方法与数据来源
化石燃料燃烧
燃煤 原油 汽油 柴油 天然气 ......
数据 脱硫剂消耗量 数据 电力净购入量 单位 t 单位 MWh
脱硫过程 净购入电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 22
5. 报告内容(报告模板、表单)
附录一报告格式模板
排放因子
单位热值含碳量 (tC/GJ) 燃煤 原油 汽油 柴油 天然气 ...... 数据 脱硫剂消耗量 数据 单位 tCO2/t 单位 tCO2/MWh 碳氧化率 (%)
生物质混合燃料燃烧发电和垃圾焚烧发电,仅统计发电中使用化石 燃料(如燃煤)的二氧化碳排放
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 6
3.核算方法与数据来源
(3)确定排放源的核算方法、计算公式及数据来源 化石燃料燃烧
E燃烧 ADi EFi i
化石燃料燃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吨) 第i种化石燃料活动水平(太焦),以热值表示 第i种燃料的排放因子(吨二氧化碳/太焦) 化石燃料的种类
建立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内部审核制度。
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 19
5. 报告内容(报告模板、表单)
报告内容
报告主体基 本信息
温室气体排 放量
活动水平及 其来源
排放因子及 其来源
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 20
5. 报告内容(报告模板、表单)
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 8
3.核算方法与数据来源
(3)确定排放源的核算方法、计算公式及数据来源
燃料消耗量 企业能源消费台帐或统计报表来确定
燃煤:入厂煤及库存变化、入炉煤 燃油:购买量及库存变化 天然气:流量计连续测量。
符合GB 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相关规定 低位发热值
m
CALk,y Bk,m Ik y k m
脱硫剂中碳酸盐在全年的消耗量(吨) 脱硫剂在全年某月的消耗量(吨) 脱硫剂中碳酸盐含量 核算和报告年 脱硫剂类型 核算和报告年中的某月
14
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
3.核算方法与数据来源
(3)确定排放源的核算方法、计算公式及数据来源 活动水平数据 脱硫剂(如石灰石等)的消耗量:每批次或每天测量值加和得到, 记录每个月的消耗量。若企业没有进行测量或者测量值不可得时可 使用结算发票替代。
平均低位发热值 (kJ/kg)
单位热值含碳量 (tC/TJ)
碳氧化率(%)
98②
其它煤气:
52270①
12.2②
注:上述数据取值来源①《中国温室气体清单研究》(2007);②《省级温室气体 清单编制指南》(试行);③《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1)
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 24
固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 炉渣和飞灰的含碳量根据该月中每次样本检测值取算术平均值,且每月的检测 次数不低于1次,符合《DL/T 567.6-95飞灰和炉渣可燃物测定方法》的规定。
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 12
3.核算方法与数据来源
(3)确定排放源的核算方法、计算公式及数据来源 脱硫过程排放
16
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
3.核算方法与数据来源
(3)确定排放源的核算方法、计算公式及数据来源 购入使用电力排放
E电
AD电 EF电
购入使用电力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吨)
企业的购入电量(兆瓦时) 区域电网年平均供电排放因子(吨二氧化碳/兆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