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制作与安装》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钢结构制作与安装教案》教案单元3课题3

《钢结构制作与安装》教案单元3钢结构构件课题3 拉压弯构件单元三钢结构构件课题3 拉压弯构件1拉弯、压弯构件的形式和应用1)概念:拉弯构件:同时受轴向拉力和弯矩的构件。
压弯构件:同时受轴向压力和弯矩的构件弯矩:可能由偏心轴向力、端弯矩或横向荷载等作用产生。
压弯构件拉弯构件单向压弯(或拉弯)构件:弯矩作用在截面的一个主轴平面内。
双向压弯(或拉弯)构件:弯矩作用在两个主轴平面内。
2)拉弯、压弯构件的应用压弯构件应用比较广泛,如,有横向节间荷载作用的桁架上弦杆、屋架天窗侧立柱、单层厂房柱、以及多层或高层房屋的框架柱等都属于压弯构件。
钢结构中拉弯构件应用较少,桁架的下弦杆有时作用有非节点荷裁,这种下弦杆就是拉弯构件。
3)拉弯、压弯构件的形式按其截面形式:实腹式、格构式常用的截面形式:热轧型钢截面、冷弯薄壁型钢截面、组合截面NNM2FNFNN2MNeNN1MN NN1MeN4)拉弯、压弯构件设计进行拉弯和压弯构件设计时,应同时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 要求。
拉弯构件:需要计算强度和刚度(限制长细比);压弯构件:需要计算强度、整体稳定(弯矩作用平面内稳定和弯矩作用平面外稳定)、 局部稳定和刚度(限制长细比)。
拉弯构件的容许长细比和轴心拉杆相同,压弯构件的容许长细比和轴心压杆相同。
在拉弯构件所受弯矩较大而拉力较小时,由于其作用已接近受弯构件,就需要验算其整体稳定;在拉力和弯矩作用下出现翼缘板受压时,也需验算翼缘板的局部稳定。
这些当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判断。
2拉弯、压弯构件的强度 1、工作阶段在轴心压力和绕主轴弯矩的共同作用下,截面上应力发展过程,构件中应力最大的截面可能发生强度破坏。
压弯构件截面应力的发展过程2、强度计算准则①边缘屈服准则,在构件受力最大的截面上,截面边缘处的最大应力达到屈服时即认为构件达到了强度极限,此时构件在弹性段工作;截面边缘纤维屈服的弹性受力阶段极限状态作为强度计算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钢结构制造与安装课程设计

钢结构制造与安装课程设计一、设计背景钢结构作为一种轻质、高强、环保、经济的建筑结构体系,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学习钢结构制造与安装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钢结构施工的基本技能,提高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
二、设计内容1. 钢结构材料及其生产工艺介绍钢结构所使用的材料及其组成成分,以及钢材在生产和制造过程中的加工工艺。
2. 钢结构的设计原理及组成介绍钢结构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各组成部分的设计原理和关键参数,以及钢结构的总体构造组成。
3. 钢结构制造过程及工艺介绍钢结构制造的整个过程,包括材料选择、加工技术和工艺流程等,让学生理解钢结构制造的基本流程和制造工艺。
4. 钢结构安装工艺及施工要点介绍钢结构安装的各种设备、工艺流程和施工要点,使学生掌握安装的主要技术和标准要求。
5. 钢结构验收标准及质量控制介绍钢结构验收标准和相关要求,并详细阐述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和相关指标。
6. 钢结构安全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介绍钢结构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各种安全问题及应采取的预防措施,以确保施工环境的安全性。
三、设计方法本课程采用导入式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钢结构制造和安装工艺。
学生通过课堂讲解,实地实践,参观钢结构相关企业和工地,进行钢结构制造、安装和质量检验等环节的实践操作。
四、设计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掌握钢结构制造的基本知识和技巧;2.理解和掌握钢结构各个组成部分的设计原理和加工工艺;3.掌握钢结构安装的主要技术和标准要求;4.熟悉钢结构制造和安装过程中的各项质量控制和验收标准,并能够进行相应的检测和评估;5.具备钢结构安全操作意识及应注意的相关事项,能够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五、总结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钢结构制造和安装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使学生全面掌握钢结构施工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其实际工作能力和素质。
《钢结构制作与安装》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钢结构制作与安装》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一、课程设计依据1、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以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改革要求为依据。
2、根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以掌握钢结构施工图的识读、钢结构的安装方法及制作要领等内容的知识目标要求、具有识读钢结构施工图的能力目标要求以及相应职业道德、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的素质目标要求为依据;3、以钢结构制作与安装的课程标准为依据。
二、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的是建筑工程方面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就业的核心岗位是施工员,拓展岗位为质检员、安全员、造价员。
而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钢结构工程应用到工业与民用建筑当中,目前社会上迫切地需要一大批具有钢结构设计和施工能力的技术人才,尤其是缺乏适应一线岗位生产、施工、管理的应用技术人员,所以,现在的施工员都应掌握钢结构施工图的识读、钢结构的安装方法及制作要领,这两项目标的培养离不开《钢结构制作与安装》课程。
因此,我系增设了这门课程,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拓展课。
本课程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当中的先修课程为《建筑力学与结构》、《房屋建筑学》、《建筑材料》,并为后续课程《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课程打下专业基础。
本课程的学习任务是:钢结构的认识、钢结构的设计与制作、钢结构的安装与管理。
三、课程目标课程目标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所能达到的课程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知识目标:①了解常见钢结构的结构组成和受力特点;②熟悉钢材的种类、规格和型号以及质量检验;③掌握钢结构的设计、焊接、螺栓连接的连接计算;④掌握一般民用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图的识读。
能力目标:①能分析常见钢结构的结构组成和构件受力;②能合理选择钢材的种类、规格和型号;③能进行简单钢结构的设计及焊接、螺栓连接的计算;④能识读钢结构施工图。
《钢结构制作与安装》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钢结构制作与安装》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一、课程设计依据1、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以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改革要求为依据。
2、根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以掌握钢结构施工图的识读、钢结构的安装方法及制作要领等内容的知识目标要求、具有识读钢结构施工图的能力目标要求以及相应职业道德、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的素质目标要求为依据;3、以钢结构制作与安装的课程标准为依据。
二、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的是建筑工程方面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就业的核心岗位是施工员,拓展岗位为质检员、安全员、造价员。
而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钢结构工程应用到工业与民用建筑当中,目前社会上迫切地需要一大批具有钢结构设计和施工能力的技术人才,尤其是缺乏适应一线岗位生产、施工、管理的应用技术人员,所以,现在的施工员都应掌握钢结构施工图的识读、钢结构的安装方法及制作要领,这两项目标的培养离不开《钢结构制作与安装》课程。
因此,我系增设了这门课程,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拓展课。
本课程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当中的先修课程为《建筑力学与结构》、《房屋建筑学》、《建筑材料》,并为后续课程《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课程打下专业基础。
本课程的学习任务是:钢结构的认识、钢结构的设计与制作、钢结构的安装与管理。
三、课程目标课程目标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所能达到的课程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知识目标:①了解常见钢结构的结构组成和受力特点;②熟悉钢材的种类、规格和型号以及质量检验;③掌握钢结构的设计、焊接、螺栓连接的连接计算;④掌握一般民用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图的识读。
能力目标:①能分析常见钢结构的结构组成和构件受力;②能合理选择钢材的种类、规格和型号;③能进行简单钢结构的设计及焊接、螺栓连接的计算;④ 能识读钢结构施工图。
《钢结构制作与安装》课堂教学单元设计(4)

难点
及
解决方法
重点:杆件截面设计。
难点:屋架节点设计。
解决方法:实训
参考资料
《钢结构》
《钢结构设计规范》
课堂教学单元设计
《钢结构制作与安装》课程课堂教学单元设计进度序号:
本次课标题:钢屋架结构
授课班级
上课
时间
周 月 日 第 节
上课
地点
周 月 日 第 节
教
学
目
的
要求学生通过本次学习,能掌握:
钢屋架施工图的识读
课内/课外
1
复习
框架柱
提问
回答
10
板书
课内
2
框架梁的形式
1、支承情况
2、受力情况
3、截面形式
4、截面长度方向的变化
5、梁格布置
讲课
听课
15
多媒体
及板书
课内
3
梁的拼接
1、工厂拼接
2、工地拼接
讲课
听课
20
多媒体
及板书
课内
4
次梁与主梁的连接
1、简支次梁与主梁的连接
2、连续次梁与主梁的连接
讲课
听课
20
多媒体
1、实腹式
2、格构式
3、柱脚
4、柱头
讲课
听课
45
多媒体
及板书
课内
5
实训
模型室
参观
课外
课后
体会
课堂教学单元设计
《钢结构制作与安装》课程课堂教学单元设计进度序号:
本次课标题:框架梁
授课班级
上课
时间
周 月 日 第 节
上课
地点
周 月 日 第 节
《钢结构制作与安装教案》教案单元1

《钢结构制作与安装》教案单元一建筑钢结构用钢材
模块一钢结构材料及基本技术理论
单元一建筑钢结构用钢材
1 建筑钢材的主要力学性能
力学性能又称机械性能,是衡量钢材质量的重要指标。
冶炼、轧制缺陷最终体现在→力学性能上。
图2.1碳素结构钢的σ-ε曲线图2.2 高强度钢的σ-ε曲线
1.强度强度和塑性一般由常温静载下单向拉伸试验曲线表明。
强度体现材料的承载能力,主要指标有屈服点f y和抗拉强度fu,通过
静力拉伸试验得到。
(1)屈服点f y
钢结构设计中,常把钢材应力达到屈服点f y作为评价钢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标志。
(2)抗拉强度fu
fu—是钢材承受静载的极限能力,表示钢材达到屈服点后还有多少安全贮备,是抵抗塑性破坏的重要指标。
2.塑性钢材的塑性为当应力超过屈服点后,能产生显著的残余变形(塑性变形)而不立即断裂的性质。
主要指标有伸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通过静力拉伸试验得到。
(1)伸长率δ反映钢材断裂前经受变形的能力。
δ越大,钢材破坏吸收的应变能愈多,塑性越好。
δ= L
1
-L
L
×100%。
《钢结构制作与安装》课程教学大纲

《钢结构制作与安装》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一)制定依据本标准依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制定。
(二)课程性质与作用《钢结构制作与安装》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钢结构材料的基本性能,掌握基本构件及其连接的设计计算方法,熟悉基本构件的构造设计。
为综合实训和将来的工作打好基础。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有《建筑制图》《建筑力学》《建筑材料》等。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见下表:(三)课程设计思路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岗位需求,根据行业专家对本专业所涵盖的职业岗位群进行职业能力分析,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2+0.5+0.5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课程教学模块和教学方案设计。
按照国家建筑行业技能型紧缺性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以“理论够用为度,重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原则,通过强化实训,以使学生能适应职业岗位工作的要求,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及社会能力。
本课程的实践环节是门式刚架及钢屋盖体系施工图的识读及绘制,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对基本的理解,为从事钢结构的施工打下基础。
在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通过查阅资料、数据计算等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此外,课程设计教学在校内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让学生走进钢结构现场,进行开放式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针对实训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在现场对学生进行考核和辅导及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课程内容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进行科学选择,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等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和课程本身的特色。
要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准确分析技能内容与知识内容,与实际岗位的工作任务相对接,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科学设计学习项目。
二、课程目标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安排四、课程实施(一)教学条件1.实验实训条件1)实训室配置学院应有钢结构模型车间,钢结构车棚,可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现场教学。
钢结构教案

钢结构制作与安装教案概述:一、钢结构的特点和应用(一)、钢结构的特点钢结构是用钢板、热扎型钢或冷加工成型得薄壁型钢制造而成的,和其他材料的结构相比,钢结构有如下一些特点。
1、材料的强度高,塑性和韧性好;2、材质均匀,和力学计算得假定比较符合;3、钢结构制造简便,施工周期短;4、钢结构的质量轻;5、钢材耐腐蚀性差:防腐涂化;6、钢结构耐热不耐火:地面一般有防火涂层。
(二)、钢结构的应用范围随着我国钢产量的增加,钢结构的应用范围不断增大。
1、大跨度结构:长春体育场;2、重型厂房结构:精细厂房;3、受动力荷载影响的结构;4、可拆卸的结构,如建筑工地生活用房,临时性展览馆;5、高耸结构和高层建筑,如高压输电线路的塔架,广播和电视发射用的塔架和桅杆等,广州和上海的电视塔高度分别为200和205米,埃菲尔铁塔6、容器和其他构筑物、大型油罐、储罐、海上采油平台等;7、轻型钢结构。
二、钢结构的发展高强度钢材的研制开发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钢材有:Q235、Q345、Q390、Q420,第一种是普通碳素结构钢,后三种是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高强度螺栓应用35号钢、45号钢经热处理后制成8.8级螺栓,20MnTiB钢制成10.9级螺栓。
钢结构的连接方式:焊接、螺栓连接三、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1、审图、提材料计划2、施工顺序:3,且应0.45,该摩焊疤、氧化铁皮、3.2.3 涂装时的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应符合涂料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当产品说明书无要求时,环境温度宜在5~38゜C,相对湿度不应大于85%.构件表面有结露时不得涂装,涂装后4小时内不得淋湿。
3.2.4安装焊缝处应留30~50mm暂不涂装。
3.2.5涂装应均匀,无明显起皱,流挂,附着应良好。
3.3 放样、号料和切割3.3.1 放样和号料应根据工艺要求预留制造和安装时的焊接收缩余量及切割、刨边和铣平等加工余量.3.3.2 所有构件在制作前必须按图示控制尺寸1:1放样量出准确尺寸后方可下料加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结构制作与安装》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一、课程设计依据1、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以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改革要求为依据。
2、根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以掌握钢结构施工图的识读、钢结构的安装方法及制作要领等内容的知识目标要求、具有识读钢结构施工图的能力目标要求以及相应职业道德、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的素质目标要求为依据;3、以钢结构制作与安装的课程标准为依据。
二、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的是建筑工程方面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就业的核心岗位是施工员,拓展岗位为质检员、安全员、造价员。
而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钢结构工程应用到工业与民用建筑当中,目前社会上迫切地需要一大批具有钢结构设计和施工能力的技术人才,尤其是缺乏适应一线岗位生产、施工、管理的应用技术人员,所以,现在的施工员都应掌握钢结构施工图的识读、钢结构的安装方法及制作要领,这两项目标的培养离不开《钢结构制作与安装》课程。
因此,我系增设了这门课程,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拓展课。
本课程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当中的先修课程为《建筑力学与结构》、《房屋建筑学》、《建筑材料》,并为后续课程《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课程打下专业基础。
本课程的学习任务是:钢结构的认识、钢结构的设计与制作、钢结构的安装与管理。
三、课程目标课程目标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所能达到的课程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知识目标:①了解常见钢结构的结构组成和受力特点;②熟悉钢材的种类、规格和型号以及质量检验;③掌握钢结构的设计、焊接、螺栓连接的连接计算;④掌握一般民用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图的识读。
能力目标:①能分析常见钢结构的结构组成和构件受力;②能合理选择钢材的种类、规格和型号;③能进行简单钢结构的设计及焊接、螺栓连接的计算;④能识读钢结构施工图。
素质目标:①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④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设计1、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的设计理念是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坚持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要求。
2、课程设计思路1)基于职业岗位能力设计课程教学大纲把学生获取的专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同学生的专业课程成绩评定结合起来,实现对学生“双证书”的培养,根据钢结构设计与施工员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钢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施工手册》、《钢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等行业标准规范,开发突出钢结构施工职业岗位能力的“工作过程导向能力本位”的课程教学大纲。
2)企业行业人员共同参与课程开发包括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教学整体设计与教学活动的设计、实训室的设计与改造,都有企业行业人员共同参与开发。
3)行动导向的教学组织设计本课程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采用任务引领,行动导向为教学设计的体验式教学模式,以做中学,学中做的体验式教学和理论知识为一体的行动导向的方式组织教学。
4)创设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学习情境本课程围绕施工员岗位的需要来开展教学,教学过程依照完成钢结构施工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来设计,并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并按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方式排列创设教学模块,开发教学项目,以典型工作任务引领知识,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在亲身的实践中获得相关的工作过程知识,并提升能力。
整个课程基本上是以学会“做事”为主,在学会“做事”的同时顺带熟悉相关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思,做中想,做中提高。
3、教学内容组织1)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内容的选取是以钢结构岗位需求为出发点,按钢结构施工过程所需能力设置,并通过实践教学加强理论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行业规范及标准进行讲解,与工作实际相接轨。
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本课程的内容体系分为三大模块,每个模块设置学习项目,每个项目里面都有任务引领,每个任务再具体到过程,每个项目的设置都从简单到复杂,从基本结构的认识,到结构的设计与制作,最后是安装。
在这些内容当中,钢结构的制作工艺及安装方法,钢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是本课程的重点,而钢结构的制作工艺及安装方法又是难点,对于这个重难点我们就通过项目化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来解决。
五、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1、学情分析我校实行的是注册招生,生源结构比较复杂,其中中职和高职各占40%,中专和技工各占10%。
这样的生源结构导致学生的基础差异比较大,他们在以往的学习中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难长时间的保持注意力,自我约束力不够,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了他们在学习中严重的缺乏自信心,但他们也有很明显的优点,就是动手能力比较强,喜欢实践性的教学环节。
结合以上的种种客观情况,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培养他们的职业技能,更要注重他们职业素质的培养。
2、教学模式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实施体验式教学。
项目编制H型焊接钢柱的制作方案的教学组织过程项目名称编制H型焊接钢柱的制作方案学时10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现场教学法任务地点校内外实训基地所需设备钢结构施工图纸;钢结构模型;任务工单;钢结构施工规范。
项目内容选择一个典型的H型钢构件图纸为对象,采用情景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按照六步法(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紧密结合施工企业钢结构构件制作的实际过程,完成方案的编制与实施,锻炼职业能力。
重难点分析重点是H型柱的现场制作;难点是编制H型焊接钢柱的制作方案解决方案通过教师课堂理论讲解、现场演示教学,并做项目化训练使学生理解项目实施步骤阶段教师学生学时资讯1、用PPT课件讲解钢结构制作知识。
2、介绍教学用施工图纸的基本情况。
3、接受学生关于图纸信息的咨询。
1、接受老师提出的工作任务,聆听老师关于钢结构制作知识的讲解。
2、通过查阅钢结构技术资料、课程网站、视频资料填写任务工单资讯部分内容。
90min决策1、为学生提供所需钢结构施工图纸。
2、接受学生咨询并监控学生的讨论。
1、根据具体钢结构工程施工图纸,明确制作方案编制的重点与难点。
2、分成6个工作小组,并选择组长。
5min计划1、审核学生制定的工作计划。
2、对工作计划提出修改意见。
3、接受学生咨询并监控学生的讨论。
1、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制定编制构件制作方案的工作计划。
2、将制定的工作计划与教师讨论并定稿。
5min实施1、带领及讲解H型柱的现场制作。
2、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3、对学生的方案编制结果进行检查。
1、车间观察H型柱的制作工艺。
2、编制H型焊接钢柱的制作方案。
3、在任务工单中记录相关信息。
330min检查1、监控学生的操作并及时纠正错误。
2、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1、详细讲解制作方案编制的结果。
2、检查任务工单记录是否完整。
5min评价1、对各小组工作进行综合评估。
2、提出改进意见和注意事项。
1、以小组讨论方式进行工作评估。
2、修改工作计划。
15min 3、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由于课程的特殊性,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项目,我们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适用场合(项目)运用方式项目教学法项目训练,完成实训手册下达任务→收集信息→计划→实施→检验→评估引导文教学法阅读施工图、详图的学习如项目2.1、2.2等提出问题→提供引导文→引导学生实施、检查、评价分组教学法认知分析类的学习如项目1.1、1.2、1.3等下达任务→小组讨论→代表发言→互动评价现场教学法培养核心职业技能的学习如项目3.1等分组进入生产现场→观察、动手→锻炼技能→体会总结案例教学法较难安排实际工程现场的学习如项目3.2等讲解案例→分析新案例→填写学习工作页→评估2)教学手段应用多媒体教学、使用模型教学、互联网教学与应用、情景教学环境、辅助讲座教学等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六、考核方案注重过程考核,采取多元化考核方式,由于该课程的实践性很强,所以应在注重技能训练的同时也强化技能考核,完善技能考核制度,采用过程考评、实训考评与期末试卷考评相结合的方式,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钢结构制作与安装》课程考核总表序号考核项目考核内容成绩比例(%)1 项目考核考核学生在项目中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详见表3及表4 402 平时考核考核学生平时的出勤率及课堂表现,详见表5 203 期末考试考核学生综合技能的运用40合计100项目考核内容序号考核项目考核表现形式成绩比例(%)1 轻钢结构的认识大作业102 单层厂房结构与普通钢屋盖的认识大作业103 多高层钢结构及平面网架的认识大作业104 钢梁、钢柱的设计大作业105 钢结构施工图的识读大作业206 编制H型焊接钢柱的制作方案大作业207 钢结构焊接工艺大作业108 钢结构安装方案与安全文明施工大作业10合计100项目考核标准学生学习情况自评序号内容分值评分1 你对完成本项目态度是否端正及积极主动程度 52 你在本项目的学习过程中努力向组长及其他人请教程度 5自己评价成绩小计教师组织统一组长评价1 该同学对本项目独立完成情况 52 该同学在完成项目过程中表现是否积极努力与周围同学交流学习 53 对本项目的掌握程度15组长评价成绩小计老师评价1 答辩与学习态度30 2成果评价35教师评价成绩合计平时考核标准一、个人平时成绩积分办法1、平时成绩满分为100,按70分作为积分起点;2、加分项目:1)主动积极回答问题(包括做题),且回答准确,加2分/次;2)作业上交及时,字迹清楚工整,成绩评价为优秀的,加2分/次;3、减分项目1)旷课,扣5分/次;2)迟到早退,扣2分/次;3)上课玩手机,扣2分/次;4)上课睡觉,违反课程纪律,扣2分/次;二、小组成绩积分办法(组员座位在一起)1、按5-10人组成班级学习小组,全班分6组,每组选小组长1人,组员之间互助互学,组别之间,开展学习竞赛;2、小组竞赛形式多样,以学习和纪律为主,辅以其它竞赛活动;3、加分项目:1)课堂竞赛中,获得优胜的小组(答题正确的小组),加2分;2)上交作业率100%的小组,加2分;3)出勤率100%,且无迟到早退现象的小组,加1分;4)其它加分项目;4、扣分项目:1)小组课堂纪律不佳,出现个人扣分现象,小组扣1分/次;2)有旷课现象的小组,扣2分/次;有迟到早退现象的小组,扣1分/次;3)其它扣分项目;5、小组积分处置办法:小组积分第一名,全体组员加10分/人;小组积分第二名,全体组员加8分/人;小组积分第三名,全体组员加6分/人;小组积分第四名,全体组员加4分/人;小组积分第五名,全体组员加2分/人;小组积分第六名,全体组员不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