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系统在西部运用的可行性探讨

合集下载

地源热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地源热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地源热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地源热泵项目的可行性。

地源热泵(Geothermal Heat Pump,GHP)是一种新型设备,用于从地下挖掘温度恒定或接近恒定的地下温度采暖和冷却建筑物的空调装置。

本文介绍了地源热泵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性,分析了其应用的优势,并比较了其与传统系统的区别。

此外,将重点讨论地源热泵项目的可行性,以及其经济可行性。

本文的最后,总结了地源热泵项目的可行性,并对可行性分析的结果进行了讨论和建议。

关键词:地源热泵;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技术特性1. Introduction2. Basic Principle and Technical Features of GSHPGeothermal heat pump is an effective and energy-saving equipment which uses the constant temperature of the underground to exchange the heat between the underground and indoor. The basic principle of GSHP is to use the equipment to absorb the heat from the ground and the atmosphere and supply it to the indoor space. GSHP has the following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1)Low power consumption: GSHP is a fully enclosed system, which reduces the loss of energy and saves power.(2)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SHP does not produce any noise and air pollution, and can be used in indoor space with hig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quirements.3. Advantages of GSHP(1)Energy saving: the energy utilization rate of GSHP can reach 70-90%, and the energy saving effect is obvious.(3)Long service life: the service life of GSHP is more than 10 years, and the maintenance cost is low.(4)Stability: GSHP can be used in any environment, and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f indoor space can be stabilized.(1)GSHP can save energy and reduce emission. It can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air conditioning and heating by about 50%, reduce the use of traditional energy such as coal and oil, and reduce the emission of greenhouse gases.(2)GSHP is more environmental。

水源热泵和地源热泵(土源)在西北地区的应用比较

水源热泵和地源热泵(土源)在西北地区的应用比较

水源热泵和地源热泵(土源)在西北地区的应用比较摘要:“热泵”这一术语是借鉴“水泵”一词得来。

在自然环境中,水往低处流动,热向低温位传递。

水泵将水从低处泵送到高处利用。

而热泵可将低温位热能“泵送”(交换传递)到高温位提供利用。

西北地区作为一个环境气候比较独特的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水资源较少。

昼夜温差较大。

在这样的气候下,对热源的选择也有着诸多的限制因素。

本文通过相互对比来说明两者的具体优缺点。

关键词:热泵地热西北地区应用地下水是一个巨大的天然资源,具有极为强大的蓄热功能,其全年的温度波动很小,温度一般都会保持在十分稳定的状态。

据统计,埋藏于地表20M 以下的浅表层地下水可常年维持在该地区年平均温度左右,是理想的天然冷热源。

在水源热泵的水井系统中,水源热泵一般采用由地表水补给的地下水,井深度为50米到300米,且不适宜饮用,这样的水源是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的极佳选择。

水源中央空调系统是由末端(室内空气处理末端等)系统,可以利用上下的温度差异实现不同季节的温度控制。

与此同时,与其相对应的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浅层地热资源(也称地能,包括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等)的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设备。

地源热泵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实现由低温位热能向高温位热能转移。

夏季也可以提取室内热量,并释放到地能中去。

通常地源热泵消耗1kWh的能量,用户可以得到4kWh以上的热量或冷量。

一、水源热泵优点(一)高效节能。

水源热泵是目前空调系统中能效比最高的制冷、制热方式,水源热泵仅仅消耗1kW.h的电量,用户便可以得到4.3——5.0kW.h的热量,或者 5.4——6.2kW.h的冷量。

比起地源热泵,其运行效率要高出至少20——60%,同时费用却仅为其40——60%。

这样高的能耗比对于西北一些欠发达的地区还说,在经济上还是比较合适的。

(二)可再生循环利用。

水源热泵的冷热源是充分利用了地球上水体所储藏的太阳能资源,通过能量转换进行的温度调节。

地源热泵可行性报告

地源热泵可行性报告

地源热泵可行性报告地源热泵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热泵系统,可以将地下的温度差异转化为可用的能量。

它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取暖和制冷解决方案,因此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将从经济、技术和环保角度探讨地源热泵的可行性,并为未来的决策提供一些参考。

一、经济角度地源热泵可以在减少能源消耗的同时为我们带来经济效益。

首先,它可以实现低成本供能,因为地下的温度非常稳定,并且比空气更容易传递热量。

其次,它降低了能源成本,可以实现与空调直接使用相比更高的能效比。

此外,该系统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取代传统的电能或燃料,大大降低能源价格波动的风险。

因此,在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城市和乡村地区,地源热泵已经成为一种切实可行的节能方法。

二、技术角度地源热泵的可行性不仅是基于成本和效益考虑的,也与其技术可行性紧密相关。

技术上,该系统是基于空气-水或水-水热泵技术的,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循环介质将地下储存的低温热能,转移至室内空气或水系统中。

该系统需要先进行地下水井的开凿或者地下水井的深孔,以获取地下水温度的高低不同,再建立管道将温度传输至能量转移装置。

该系统相比传统的空调和暖气系统,有以下优势:不仅可以实现空气和水的自然供应,而且可以大大缩短热泵系统的生命周期和维护成本。

三、环保角度对于环保问题,地源热泵的可持续性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它利用了地下储存的能量,不需要额外的化石燃料,因此能够显著降低排放量。

同时,该系统使用了低温热能,相对传统的取暖和制冷方式显著降低了能源的需求。

这对于减少地球气温变化和减低碳排放都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地源热泵的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噪音,对于此问题可以采用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理。

结论:综合分析可知,地源热泵在经济、技术和环保方面都有着优越的表现。

政府可以通过投资项目,大力支持地源热泵系统的应用。

对于企业,应当认真负责地评估其现有能源利用和成本分析,以确定是否采用该系统。

地源热泵系统也应该在设计和实施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例如根据建筑面积、机房布局和采用什么类型的土壤,来调整设备的容量和运行效率。

地源热泵可行性报告

地源热泵可行性报告

地源热泵可行性报告一、简介地源热泵(Geothermal Heat Pump,简称GSHP)是一种利用地下能源进行供暖和制冷的环保能源系统。

本报告旨在评估地源热泵在我们的项目中的可行性,并提供可行性分析和建议。

二、背景地源热泵是利用地下的稳定温度进行能源转换的系统。

通过地下管道循环往复传热和吸收热,地源热泵能够在冬季提供暖气和热水,并在夏季提供制冷和空调。

相比传统的空调和供暖系统,地源热泵减少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三、可行性分析1. 技术可行性地源热泵技术已经在许多地区得到广泛应用,具备成熟和可靠的工程实践。

我们的项目地理条件适宜,地下资源丰富,满足了地源热泵的技术要求。

2. 经济可行性地源热泵虽然在初期投资上较高,但长期来看,其运行成本较低。

通过使用地下能源,我们能够节约能源消耗和费用支出。

在能源价格上涨和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情况下,地源热泵可实现长期的经济效益。

3. 环境可行性地源热泵是一种清洁能源系统,不产生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的排放。

相比传统的能源系统,地源热泵对环境的影响更小,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和空气污染,是可持续发展的能源选择。

4. 运营可行性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营和维护相对简单,需要较少的人工管理和维修。

系统具备稳定的性能和较长的使用寿命,在正常运营条件下,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供暖和制冷服务。

四、建议根据以上可行性分析,我们建议在项目中采用地源热泵系统。

虽然初期投资较高,但其长期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将使我们受益良多。

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地下管道的布置、热源地选址和系统运行管理,以确保地源热泵系统的有效运行。

五、结论地源热泵作为一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能源选择,在我们的项目中具备可行性。

通过充分利用地下的能源,我们能够实现供热和制冷的高效能源转换。

在投资回报率、环境保护和系统运营方面,地源热泵都具备优势。

因此,我们推荐在项目中使用地源热泵系统。

六、致谢在本次可行性报告的撰写过程中,我们感谢所有为此项目提供支持和帮助的人员。

地源热泵技术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可行性报告

地源热泵技术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可行性报告

地源热泵技术在实际⼯程中应⽤可⾏性报告地源热泵技术在实际⼯程中应⽤可⾏性报告第⼀部分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的概念地源热泵是⼀种利⽤地下浅层地热源资源(也称地能,包括地下⽔,⼟壤或地表⽔等)的既可制热⼜可制冷的⾼效节能空调系统。

地源热泵通过输⼊少量的⾼品位能源(如电能),实现低温位热能向⾼温位转移,地能分别在冬季作为热泵供暖的热源和夏季空调的冷源。

在冬季,把地能中的热取出来,提⾼温度后供给室内采暖(如图⼀); 在夏季,把室内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地能中去(如图⼆)。

由于系统采取了特殊的换热⽅式,使之具有传统空调⽆法⽐拟的⾼效节能优点。

⼟壤热泵中央空调形式分类1、⼤地表⾯(地下3⽶以上⽔平埋管)。

⽔平埋管占地⾯积⼤,⼟⽅开挖量⼤,⽽且地下换热器受地表⽓候的影响,效率较低,可靠性差。

2、地下⽔。

地下⽔的应⽤因其存在不可避免的污染问题⽽在我国受到严格的限制,且易抽难灌,因此其推⼴势难持久。

3、⼟壤热交换器地源热泵。

⼟壤热交换器地源热泵空调技术它是通过埋设在⼟壤中的⾼效传热管及管内流动的循环液与⼤地换热从⽽对建筑物进⾏空⽓调节的技术。

冬季通过热泵提取⼤地中低位热能并将其转化提⾼到50℃左右,对建筑物供暖;夏季通过热泵将建筑物内的热量排放在⼟壤中,使冷却⽔温度下降,从⽽对建筑物供冷。

⼟壤提供了⼀个绝好的免费的能量存储源泉。

⼟壤热泵中央空调的优势1.技术成熟:本系统在北欧、北美已普遍应⽤,技术成熟、可靠。

2.运⾏节能:⼟壤源热泵夏季冷凝温度⽐风冷热泵低。

冬季利⽤地下⼟壤热量供热⽐风冷热泵COP(能效⽐)值⾼出40%左右,运⾏费⽤可降低30-40%。

3.运⾏安全可靠:基本不受环境⽓温的影响:系统简单,省去冷却塔等部件的维护⼯作,可稳定持续地供冷供热。

4.利于环保:系统全部为闭式循环,不会造成地下⽔的污染;即⽆直燃机的⼆氧化碳排放,⼜⽆风冷机的噪⾳污染,运⾏安静、占地⾯积⼩,布置灵活,不影响建筑外观。

5.⼀机多⽤:既可制冷⼜可制热,尚可供应⽣活热⽔。

地源热泵可行性研究报告

地源热泵可行性研究报告

地源热泵可行性研究报告近年来,环境保护和能源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球各国的关注。

在这个背景下,地源热泵作为一种环保高效的暖通技术备受关注。

本文就地源热泵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一、地源热泵技术介绍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热能进行采暖、制冷和热水供应的技术。

它通过热泵循环系统将地下的低温热能提升到建筑物需要的温度,并用于供暖或制冷。

该技术的核心设备是地源热泵机组,通过地源热井、地埋管道等方式实现与地下能源的交换。

地源热泵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 高效节能:地下储存的稳定温度资源可以充分利用,与传统的燃气和电力供暖方式相比,能耗更低,效率更高。

2. 环保低碳:地源热泵采用的是可再生能源,没有直接的燃烧过程,排放的二氧化碳减少,对环境污染小。

3. 稳定可靠:地下热能来源稳定,不受室外气温变化的影响,能够提供稳定的热水和供暖效果。

4. 空间占用小:地源热泵可以采用埋地或者地下水方式,不占用建筑的额外空间。

二、地源热泵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情况地源热泵技术在国内外已经有较多的应用案例。

在北美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地源热泵已经成为主流的供暖和制冷方式。

在一些新建的高档住宅、公共建筑和地下室等场所,地源热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在国内,地源热泵的应用相对还比较有限,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初始投资较高:地源热泵技术需要对地下进行井或者地埋管道的施工,造成高昂的初始投资。

2. 技术门槛较高:地源热泵技术需要高水平的设计、施工和维护,对技术人员的要求较高,缺乏专业人才。

3. 地质条件限制:地源热泵的实施需要对地下地质条件进行评估,如地下岩石、地下水位等因素对地源热泵的影响较大。

三、地源热泵可行性分析尽管地源热泵技术存在一些局限性,但其仍然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主要原因如下:1. 能源节约:地源热泵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地下稳定的温度资源,相比传统的供暖方式,能源消耗更低,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和能源费用。

2. 环保节能:地源热泵技术采用可再生能源,无燃烧过程,减少了有害气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对环境友好。

地源热泵的可行性分析

地源热泵的可行性分析

地源热泵的可行性分析地源热泵是一种以地热能为能源的热泵系统,利用地下土壤或岩石中的热能,通过压缩机和换热器来进行热能的传递。

与传统的采暖方式相比,地源热泵具有高效、环保、节能等优点。

因此,对于地源热泵的可行性进行分析非常重要。

首先,地源热泵的高效性是其可行性的重要基础之一。

地热能源具有较为稳定的温度,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提供足够的热能,有效地满足建筑物的供暖需求。

与传统的燃煤或燃气采暖系统相比,地源热泵的热效率较高,能够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保持稳定的工作效果。

其次,地源热泵具有较为环保的特点,符合当代环保意识的要求。

地源热泵系统只需要消耗少量的电能来驱动压缩机,而不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

相比之下,燃煤或燃气采暖系统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

而地源热泵系统不会产生任何废气排放,对环境无污染,符合国家的环保政策。

此外,地源热泵系统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尽管地源热泵建设的初期投资较高,主要包括地埋管道的安装和建设初期的设备购置等费用,但长期来看,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成本相对较低。

地下土壤中的热能是一种免费的能源,只需要少量的电能来驱动系统运行,因此相对于传统的采暖系统,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成本较低。

根据实际的数据统计,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成本可以比传统采暖系统降低20%至40%左右。

因此,地源热泵系统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有助于节约能源和降低能源消耗成本。

最后,地源热泵的可行性还与地埋管道的布置和设计有关。

地埋管道是地源热泵系统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部分,它直接影响到系统的热能收集效果。

为了提高地源热泵系统的效率和性能,需要合理设计和布置地埋管道,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地下土壤中的热能,并且保证管道的密封和抗腐蚀性能。

综上所述,地源热泵具有高效、环保、节能和经济等诸多优点,因此对于建筑采暖系统的可行性分析,地源热泵系统是一种值得考虑和推广的新能源利用方式。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布置地埋管道,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地源热泵系统的热效率和性能,为建筑物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同时节约能源和降低能源消耗成本。

地源热泵可行性报告

地源热泵可行性报告

地源热泵可行性报告一、引言随着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的意识日益增强,寻找可替代传统能源的新技术已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

而地源热泵作为一种利用地下能量进行供暖和制冷的先进技术,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地源热泵的可行性进行深入探讨,从经济、环境、技术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二、背景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温度稳定的热能进行空调、供暖和热水供应的系统。

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地下的稳定温度,利用热泵工作循环的方式将低温的热能转移到高温的地方。

相较于传统的燃煤、燃油等供暖方式,地源热泵具有环保、节能、经济等诸多优点,成为了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选择。

三、经济可行性地源热泵的投资成本相对较高,但运营成本较低,这是其经济可行性的重要依据。

首先,地源热泵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省能源消耗。

而且,地源热泵系统的寿命一般可达20年以上,相对于其他供暖方式来说,长期投资收益更高。

此外,由于地源热泵不依赖燃料,减少了波动性较大的能源价格对运营成本的影响,具有稳定性。

因此,尽管初始投资较高,但在长期运营中,地源热泵仍具备良好的经济可行性。

四、环境可行性地源热泵具有显著的环境可行性。

首先,地源热泵不需燃烧燃料,几乎不产生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有效减少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

其次,地源热泵可充分利用地下稳定的温度,不会对土地资源造成负面影响。

此外,地源热泵在运行过程中几乎没有噪音和振动,也不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

综合上述特点,地源热泵明显地优于传统能源,对环境的可持续性贡献巨大。

五、技术可行性地源热泵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其技术可行性逐渐提升。

首先,地源热泵系统的核心部件热泵机组在技术上成熟可靠,能够满足不同规模的供热和制冷需求。

其次,地下埋管系统在设计和施工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确保了热量的高效传输。

此外,地源热泵系统还可以与其他能源利用技术相结合,如太阳能光伏、太阳能热水等,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可行性。

因此,技术上的可行性为地源热泵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0-582X(2002)08-0145-03地源热泵系统在西部运用的可行性探讨!王勇,桑春林,张艺卓,朱自伟(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重庆400045)摘要:针对国家西部开发过程的可持续,对暖通空调的合理运用作了简要说明。

作为暖通空调系统的分支———地源热泵系统,文中对于其运用优势作了简要说明,强调这种系统是满足可持续发展的,是一种绿色空调,具有可实施性;同时,对地源热泵系统的关键技术和与之相适应的地质条件作对比,揭示了运用地源热泵的关键点。

根据环境条件作者将西部地区分为3类地区,针对这3类地区,将地源热泵系统运用的可行性分别作了说明,并总结了实施该系统的相应方案。

关键词:地源热泵;西部;可行性方案中图分类号:TU833文献标识码:A西部开发的进行必然伴随着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一个尚未受到工业和其他建设损害的自然环境,其建设性的方案应探求其可行性才能实施,我们不能在边建设边整改的步骤中进行。

在东部和沿海的一些建设中我们已经得到教训。

显而易见,西部开发应是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

而且在西部的一些地区,自然环境本身较恶劣,我们在进行开发建设的同时,不仅不能破坏环境,而且要起到保护改善环境的作用。

作为改善人类居住生活环境的暖通空调工程的实施和其他项目一样,同样要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传统的空调系统在实施过程中,其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已广为人知。

而地源热泵空调则是满足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空调,它是一种新型的取暖降温技术,有可能成为本世纪冷暖技术的核心[1]。

1地源热泵系统与传统空调的对比传统的空调系统基本的换热对象是大气,因此,无论是风冷空调系统还是水冷空调系统,均无一例外的对环境造成了损害。

在夏季,将废热和水蒸气排入环境,在冬季,将冷气排入环境,使环境越来越恶劣,空气品质被破坏。

同时,设备的运行效率也越来越低,如此以往,造成恶性循环。

因此,传统的空调系统给人类带来舒适性的同时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

而地源热泵系统是利用地下岩土作为低位热源作为换热对象的。

在夏季,空调的废热排入大地,在大地中将热积蓄起来;在冬季,又将夏季蓄藏的热量取出以供冬用,由于大地具有蓄能能力,冬夏两季冷热的循环使用,即保证了对大地温度场稳定性,又对大气环境无任何损害;更重要的是,空调设备的运行效率大大提高了[2],运行效率的提高必然可以节约运行费和装机容量,间接对我们的一次能源的节约创造了条件。

在我国较发达的地区,暖通空调工程大部分已经实施,将其改造难度较大,在广大的西部地区,百业待兴,如何抓住机遇,在合适的地区,在合适的工程中恰当的运用地源热泵系统,是各位暖通空调工作人员的使命。

即利用绿色空调为西部地区创造舒适室内环境,又对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不造成任何损害,而且节约了有限的能源。

2地源热泵系统实施的国内和国外环境其实,地源热泵系统在国外运用较早,大略在20世纪30年代已经建成了地源热泵系统,不过,当时的系统只有供暖,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冷暖联供的地源热泵系统在欧美国家开始了大规模的工程实施,最大的工程空调面积在5万m2左右。

而且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较专业的工艺、机具和材料。

在国内,重庆和山东地区已经有地源热泵系统的稳定运行的实例[3]。

在浙江地区,较大的几个暖通空调工程已经实施了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方案,而且正处于实施的过程中。

因此,地源热泵系统的使用并不是某些学者所说的实施中的困难性,其关键技术我们已经在实验基地中得以解决[3]。

它的实施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但其基本原理是一致的。

2002年8月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 o l.25N o.8第25卷第8期Journal o f c hon gg i n g U n ivers it y(N atural s cience e d ition)A u g.2002!收稿日期:2002-04-21作者简介:王勇(1971-),男,重庆人,讲师,重庆大学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暖通空调节能方向的研究。

3地源热泵系统运用的关键技术地源热泵系统的原理是通过介质利用地下换热器将空调机组排放的冷、热量间接与大地进行换热。

因此地源热泵系统运用的关键技术之一在于解决冬夏季向大地取热和放热的平衡性,因为地源热泵系统利用的是大地,夏季将热量排放给大地,冬季将热量取回,热量的取用如果不平衡,必然造成大地的蓄能性变差(因为大地与埋地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后,大地内部进行的是不稳定传热[4]),系统运行超过一定的时间后,大地初始温度会因传热的影响变得过冷或过热。

直接后果是造成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的不稳定性,最终系统效率降低,甚至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另一个关键问题是与大地换热的形式和解决换热效率的问题。

地源热泵系统的核心是与大地换热,即地下换热器和与之换热的大地的热物理性质直接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效率[5],因此我们必须根据不同的地区进行相应的分析。

4地源热泵系统在西部运用的方案根据环境条件,我们可以将西部大概分成3类地区,一是以重庆和四川为代表的夏热冬冷地区,二是以陕西和甘肃为代表的寒冷地区,这两类地区冬夏均需空调。

另一类就是以新疆、青海为代表的仅是冬季供暖,夏季不供冷的地区。

图1一类地区地源热泵系统原理图对于一类地区,要解决冷暖联供问题,由于冬夏的冷暖负荷差异不大,解决冬夏季地温平衡的问题较容易,基本不增加辅助设施。

由于地质状况主要为砂岩的地区,在钻孔问题上稍难些,但这并不影响工程的实施[6]。

另一方面,砂岩经钻孔后剩下的粉状物其密度较大,根据岩土换热理论,这对于换热是有利的,因此,对于一类地区来说,其气候和地质状况等情况是符合地源热泵系统模型的,其应用无任何技术困难。

系统原理如图1所示。

对于二类地区,同样要解决冷暖联供问题,这类地区的地质状况较好,30m 以内基本无岩石层,对于钻孔施工来说是有利的,另一方面,换热介质为黄土,其导热系数较高,这对于地源热泵系统的使用来说是相当有利的。

但是该地区夏季负荷较小,冬季负荷较大,必须要解决冬夏热平衡问题,因此,在冬季的运用过程中需增加辅助热源来满足大地的热平衡,即在地下水环路中增加热源,以降低对大地的取热量。

系统原理如图2所示。

图2二类地区地源热泵系统原理图对于三类地区,该区只是冬季供暖,而夏季不供冷,地源热泵系统就不合适,因为不能解决冬夏热平衡问题,但是若是有地热源资源,采用地热源热泵,又是相当有优势的。

在没有地热源资源的地方,夏季在地下蓄存太阳辐射,供冬季使用,也是可行的,只是没有夏热冬冷地区那么高的能源利用效率。

由于地下换热系统是封闭的,对于地下水本身来水不存在污染,而且通过低温水来达到采暖的作用。

参考文献:[1]王勇.地源热泵[J ].国外建筑科学,1997,(57):32.[2]王勇.地源热泵的技术经济分析[J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1,20(5):12.[3]刘宪英.地源热泵地下垂直埋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J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99,21(5):21.[4]王勇.地源热泵实验研究(I )[D ].重庆:重庆建筑大学,1997.[5]王勇.地源热泵的套管式地下换热器研究[J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97,19(5):13.[6]王勇.地源热泵的施工技术经验点滴[J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1,20(1):34.(下转第150页)Pro p erties at Low te m p erat ures andRel ated Advanced A pp licati ons of L i I ui d4H eLl N de-huo,W U Zhi-m i n,dONG c un-zhu,ZHANG ji e(D e p art m ent o f A pp lied S cience and T echno lo gy,C hon gC i n g U n ivers it y,C hon gC i n g400044,C h i na)Abstract:T his article anal y zes t he p hase dia g ra mo f4~e and!p hase transition o f li C ui d4~e.D iscusses t he sorts o f t he p hase transition W it h vavious te m p erat ure and p ressure.lndicates t he f unda m ental cause about li C ui d4~e na m ed after C uant u mli C ui d.lntroduces basic p ro p erties o f~e",such as viscosit y coefficent,t her m al conducti vit y,absor p tion coefficent o f sound,and st udies W it h condensed g as m odel,t hen to elaborate on t he abnor m al p ro p erties o f~e#,S u p erfl uiclit y is t he m ost i m p ortant i n all.ln addition,i ntroduces also som e related adoanced a pp lications,f or exa m p le,su p erconductionit y,atom s coo led b y laser,C uant u m~all E ff ect,etc.K e y words:li C ui d4~e;p hase transition;p ro p erties at loW te m p erat ure;a pp lication(责任编辑成孝义)(上接第146页)Ex p l orati on of feasi bilit y of A pp l y i n g on g round-sourceH eat Pu m p i n W estern Re g i on of chi naW ANG Yon9,SANG c hun-l i n,ZHANG Y i-zhuo,ZHU Z i-We i (C o lle g e o f U rban C onstruction and Environ m ental En g i neeri n g,C hon gC i n g U n ivers it y,C hon gC i n g400045,C h i na)Abstract:T he brief i ntroduction to p ro p erl y a pp l y i n g~VACto t he sustai nable W est develo p m ent o f Chi na is m ade i n t his article.T he advanta g e o f G S~P,a branch o f~AVC,is also p resented briefl y here.T he e m p hasis is p ut on t he f act t hat t his s y ste mis a g reen one Which sustai nable and p racticable characters.A t t he sa m e ti m e,t he com p arison bet W een t he ke y techni C ue o f G S~P and t he g eo lo g ical condition t hat t he s y ste m should ad j ust to is m ade,Which reveals t he ke y p o i nt o f a pp l y i n g G S~P.A ccordi n g to environ m ent condition,t hree t yp es o f areas are di vi ded i n t he W estern re g ions o f Chi na.T he f easi bilit y o f a pp l y i n g G S~P i n each area is ex p lai ned res p ecti vel y and t he related sche m e o f a pp l y i n g t he s y ste mis also su mm ed u p.ke y words:g round-source heat p u m p;W est;f easi bilit y(责任编辑李胜春)地源热泵系统在西部运用的可行性探讨作者:王勇, 桑春林, 张艺卓, 朱自伟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重庆,400045刊名: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CNE EDITION)年,卷(期):2002,25(8)被引用次数:2次1.王勇地源热泵的施工技术经验点滴 2001(01)2.王勇;付祥钊地源热泵的套管式地下换热器研究 1997(05)3.王勇地源热泵研究(Ⅰ)-地下换热器性能研究[学位论文] 19974.刘宪英地热源热泵地下垂直埋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 1999(05)5.王勇地源热泵的技术经济分析[期刊论文]-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01(05)6.王勇地源热泵 1997(57)1.桂江波.徐玉党.黎栩.GUI Jiangbo.XU Yudang.LI Xu三种商业常用地源热泵系统经济性评价[期刊论文]-制冷与空调2002,2(6)2.王明国.付祥钊.王勇.毛永东.卢柏春.Wang Mingguo.Fu Xiangzhao.Wang Yong.Mao Yongdong.Lu Baichun消防水池在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特性的数值分析[期刊论文]-制冷与空调(四川)2008,22(6)3.刘东.陈忠海.马建军.Liu Dong.Chen Zhonghai.Ma Jianjun地源热泵技术在空调工程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2,20(2)4.王勇地源热泵的技术经济分析[期刊论文]-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1,20(5)5.刘勇.付祥钊.王勇.刘洋.Liu Yong.Fu Xiangzhao.Wang Yong.Liu Yang长江上游流域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适用性调研分析[期刊论文]-暖通空调2010,40(7)6.曲云霞.方肇洪.张林华.李安桂地源热泵系统中防冻液的传热能力分析[期刊论文]-流体机械2002,30(10)7.王文.何雪冰.刘宪英地源热泵——辐射地板联供试验[期刊论文]-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2002,23(2)8.王勇.卢军.胡鸣敏地源热泵的经济技术分析[会议论文]-20019.王勇.卢军.丁豪.安天华中安翡翠湖湖心别墅地源热泵系统分析[会议论文]-200510.曲云霞.张林华.方肇洪.李安桂地源热泵系统防冻液的选择[期刊论文]-节能与环保2002(8)1.LIU Fang.GUO Tao.WANG Yong.WENG Miao-cheng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vertical U-tube with different borehole fill materials[期刊论文]-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英文版) 2006(3)2.魏紫娟土壤源热泵套管式垂直埋地换热器的传热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本文链接:/Periodical_cqdxxb200208044.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