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随堂练习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七年级历史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12/8/2021
第五页,共十七页。
4.西周(Xī Zhōu)灭亡 (1)国人暴动: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厉王逃亡。 (2)西周灭亡:到周幽王时,朝政腐败,社会矛盾激化。公元前771年,西周王 朝被犬戎族所灭。 (3)东周开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12/8/2021
第四页,共十七页。
四、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内容: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fēn fēnɡ) 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 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3.特点: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 度“分封制”。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4.夏朝的统治
(1)统治中心:今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带。 (2)夏朝的文明:洛阳发掘出年代相当于夏王朝后期的一座都城遗址——二 里头遗址。 5.夏桀的暴政:夏朝历经400多年,到桀在位时期,国力衰弱,统治残暴,引起民
众的反抗。
12/8/2021
第三页,共十七页。
二、商汤灭夏 1.商汤灭夏:夏朝后期,商部落逐渐强大,商的首领汤联络周围部落,起兵伐 夏,桀大败,夏王朝灭亡。 2.商朝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城建在亳。 3.盘庚迁殷: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4.商纣的暴政:商朝最后一个王商纣王对外征伐,耗费国力,修筑豪华宫殿,施 用酷刑,残害人民。 三、武王伐纣 1.周的兴起:商朝晚期,周部族以农业立国,发展迅速。周武王时,得到吕尚、周 公等人的辅佐,周部族日益强盛。 2.武王伐纣:公元前1046年,武王联合各地势力,与商军在牧野决战(juézhàn), 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 3.西周建立: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作业课件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作业课件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例题】下面是某同学的笔记片段,其试图探索的历史主题是( )
利:避免了因王权更迭而导致的混乱,确保了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有利
于社会生产的发展。
弊:无法保证继承人的才能、品德及政策正确与否。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科举制
【解析】本题考查世袭制与禅让制的异同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 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任国 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世袭制是指 王位、爵号和财产按照家族血缘关系世代继承下去,一般是父子相传,确保 了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故该同学探究的历史主题 是世袭制。答案是C。
人教版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禅让制、世袭制与分封制的区别。 在原始氏族社会里,部落以及部落联盟的首领是经过集体协商和民主选举 产生的有功之人或贤德之人,这叫作“禅让”,它反映了上古中国的民主制 度,也体现了这些氏族领袖们的大公无私。从禹的儿子启开始,民主选举的 禅让惯例被破坏。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部落联盟首领转化为最早 的专制君主。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周王把国都附近的地区划为王畿, 由周王直接统治。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诸侯,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 王室。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是诸侯们的共同主子,自称为上天之子,故 又称天子。
末代君主,都昏庸无道,不得民心等。 启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9.阅读下列材料: 在盘庚之前,商朝的都城先后迁了五次,主要是因为水患和政治动乱。
盘庚即位时政治上相当混乱,阶级斗争也日趋激烈。盘庚为稳定政局、缓和 矛盾,决定再一次迁都。无论贵族或平民都反对迁都,但盘庚还是坚持将都 城迁到殷。迁都后,他“行汤之政”,出现了“百姓安宁,殷道复兴”的政 治局面,从此商朝结束了“荡析离居”的动荡岁月,迎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 期。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

( B )14.(2018江苏)中华姓氏源远流长,以国为 氏的现象在周代较为普遍,如晋文公称晋重、
齐昭公称齐潘等。这一现象普遍出现是缘于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 C )15.下列对西周时期的等级制度内容理解不 正确的是
A.天子、诸侯、大夫、士是享有特权的贵族, 属于统治阶级 B.诸侯、大夫、士要服从周天 子的号令 C.平民和奴隶都是被统治阶级,没 有人身自由和私有财产 D.奴隶属于社会最底层
诸侯、 卿大夫 、 士

④作用:
积极作用:初期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密切了
与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经济、
文化发展。
消极作用:后期诸侯拥兵自重,不听周天子号令。 (4)亡国之君:周幽王。 2.东周: (1)起止时间:公元前770—前221年。 (2)建立者:周平王。 (3)都城:洛邑。
小结
3.公元纪年推算方法 公元纪年也称公历纪年,每100年为一个世纪,10年 为一个年代,每个世纪前20年为世纪初,最后10年为 世纪末。公元元年为公元1年,公元1世纪则是1—99年, 此后每个世纪是100年,即2世纪是公元100—199年, 以此类推。公元前推算方法同理,公元前1世纪是公 元前99—前1年,此前每个世纪是100年。
( C )7.商朝统治时期,由于战乱、环境变化等 因素,都城曾多次迁移。后把都城迁到殷,商
朝统治开始稳定下来,这位迁都的商王是
A.商汤 B.夏桀 C.盘庚 D.周平王
( B )8.小说《封神演义》中有关“炮烙之 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描写,反映 了统治者极度暴虐腐朽。这与哪位统治者有关 A.夏王桀 B.商纣王 C.周厉王 D.周幽王
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知能演练提升新人教版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知能演练提升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知能演练提升一、选择题1.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应该是( )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2.“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解释是( )A.夏朝人是禹的后代B.夏朝已经制定了刑法C.夏朝阶级矛盾尖锐D.《禹刑》极为残忍3.考古学家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夏王朝的一座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这里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

二里头遗址反映了夏朝( )A.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B.国君宫殿规模宏大C.国君与平民平等生活D.出现了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4.电视剧《封神演义》中有关“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镜头,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

这与哪位统治者有关( )A.夏王桀B.商王纣C.周厉王D.周幽王5.《左传》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这一史料反映西周的社会制度是( )A.禅让制B.王位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6.史实是被考古资料证实已经发生的历史,下列属于史实的是( )A.女娲补天B.涿鹿之战C.大禹治水D.牧野之战7.在西周初年,下列哪个人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的进攻,兵败后降周B.乙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丙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D.丁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8.“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西周与商朝相比,政治上最突出的特点是( )A.实行世袭制B.实行分封制C.实行禅让制D.实行行省制二、读图简答题9.阅读下列示意图,回答问题。

图1周天子宗亲和功臣(诸侯)图2(1)图1中①②处分别应填写的制度和人物是什么?(2)我国古代社会由世袭制代替图1中的①制度,有人认为这是历史的进步,也有人认为是历史的倒退,谈谈你的看法。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知识与能力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实,了解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初步梳理历史发展线索。

过程与方法阅读《材料研读》和《相关史事》内容,了解史实;识读西周等级示意图,认识分封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理解朝代兴衰和更替的规律,帮助学生认识到人心所向是朝代更替的规律。

重点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西周的分封制。

难点西周的分封制。

同学们,前面我们共同学习了远古时代的历史。

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不少远古人类,他们的智慧和艰苦创业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奴隶社会。

在约公元前2070年,中国仅次于古代埃及进入奴隶社会,从此我国历史迎来了文明时代。

我国奴隶社会历时近1 600年,经历了夏、商、西周、春秋四个时期。

今天,就让我们首先来了解夏、商、西周的更迭。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教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禹因治水有功,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其部落的势力和影响得到扩大。

约公元前2070年,禹结束了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王朝。

[多媒体展示“夏朝统治区域示意图”]教师:夏朝统治的中心地区大致在今天的什么范围?夏朝的建立有什么重要意义?学生:夏朝的中心地区主要在今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带。

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从此,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逐渐向奴隶社会过渡。

教师:阅读课本第20页正文部分内容,问:世袭制的具体含义又是什么?其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答出:世袭制指王位、爵号和财产按照家族血缘关系世代继承下去的制度。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

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教师出示材料史书上记载,禹建立了一支军队,征服南方三苗,还建立了官僚机构,有“六卿”等官职。

那时已有刑法,史书上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知识要点(背诵)1、夏、商、西周朝代更替朝代建立者建立时间都城亡国君夏禹公元前2070年阳城桀商汤公元前1600年亳纣西周周武王公元前1046年镐京周幽王2、禹建立的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

3、禹的儿子启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臵,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4、受战乱和环境等因素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到殷,都城才稳定下来。

5、周武王与商军在牧野大战,周军占领都城,商朝灭亡。

6、二里头遗址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同时也反映了夏朝时期文明的进程。

7、西周分封制:(1)目的:稳定周初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对象:宗亲和功臣(3)内容;①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利,建立诸侯国。

②诸侯国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③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4)作用——加强对地方控制,稳定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5)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6)实质:确立了周王朝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社会等级制度。

8、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夏、商、西周三朝的灭亡都是因为出现了暴君,他们的残暴统治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第五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知识要点(背诵)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古人称铜为金)1、青铜器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代表是齐家文化出土的铜镜。

2、青铜器繁荣于商朝以后:①特点: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

②功能:饮食、祭祀、军事和礼器(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③青铜器铸造技术:泥范铸造法,经过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金属液体、加工修整等工艺制成。

④代表:司母戊鼎。

历史地位:它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它的出土不仅体现了商朝精湛的技术,也说明了商朝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组织严密、分工细致,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说课稿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说课稿新人教版
- 学生可以探索夏商周时期的考古遗址,如安阳殷墟、陕西临潼秦始皇陵等,以感受时期的历史文化。
- 学生可以阅读关于夏商周时期的学术文章和论文,以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讨论。
- 学生可以尝试制作夏商周时期的历史时间线或思维导图,以梳理时期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脉络。
- 学生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或撰写论文,探讨夏商周时期的社会制度、文化特点和变革原因,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发现。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夏商周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文化成就”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说课稿 新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七年级历史上册
3.授课时间:2课时(90分钟)
4.教学时数:2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答案:夏商周时期的变革原因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这些变革使得中国历史进入了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的阶段,为后世的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和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夏商周时期的变革也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 引入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历史纪录片、动画等,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夏商周时期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022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

2022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
基础主干落实 重点案例探析 素养达标评价
基础主干落实
一、夏朝的兴亡
建立 地位 发展 遗址 灭亡
约__公__元__前___2_0__7_0年,禹建立 _夏__朝__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启继承父位世,_袭___制___代替禅让制,开创“家天下”历史 二___里__头__遗址反映其阶级分化、等级界限和文明进程 桀___统治残暴引起民众反抗,被商部族所灭
【历史解释——政权巩固篇】 材料二 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 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 受封。
——《史记·周本纪》 (3)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分封制。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确 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
素养达标评价
一、选择题 1.他被称为站在文明门槛上的一位伟人,他还具有“部落联盟首领”和“中国 历史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的双重身份。“他”是( D ) A.黄帝 B.尧 C.舜 D.禹 【解析】禹治水有功,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禹从“部落联盟首领”变成“奴隶制国家 国王”。故“他”是禹。
3.(2022·茂名高州月考)某学者所著的历史论文中先后呈现如下材料:“芒芒禹迹,画 为九州”“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左传·昭公六年》);“鲧作城郭”。据此推断,这位学 者所引材料最有可能是为了说明( B ) A.阶级的产生 B.早期国家诞生 C.王的出现 D.世袭制的确立 【解析】材料中“芒芒禹迹,画为九州”意为,大禹走过的地方,成为了现在的九州;“夏 有乱政,而作禹刑”意为,在夏王朝时,因为社会混乱,所以当时的统治者禹制定了一部 刑法,被称为禹刑,即夏朝已经有了刑法;“鲧作城郭”意为鲧建立城郭,综合分析可推 断作者意在说明早期国家诞生,因此B符合题意。而A、C、D与材料无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
1.他以治水造福于民而名扬天下,又以创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而名垂青史。

“他”是( B )
A.黄帝
B.禹
C.舜
D.启
2.禹死后,启继承禹的位置,从此“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这标志着下列哪一制度的出现( B )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
D.种姓制
3.一同学学习《潍坊历史与文化》时,总结了四句顺口溜:“太康失国,少康复国。

桀失其国,无人复国。

”“顺口溜”指的朝代是( A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4.(2018 临沂蒙阴质检)制作年代尺,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

如图所示是小明学习夏、商、周更迭知识时制作的年代尺。

其中?处应填( B )
A.盘庚迁殷
B.武王伐纣
C.平王迁都
D.西周灭亡
5.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

商朝又称殷朝,历史上将都城迁到殷的商王是( D )
A.启
B.桀
C.伊尹
D.盘庚
6.“哪吒”和“二郎神”是小朋友很喜欢的两位神话人物。

在小说《封神榜》中,他们帮助一位英明的君主打败了商朝的暴君,建立了西周。

这位英明的君主是( D )
A.大禹
B.商汤
C.周文王
D.周武王
7.西周建立后,今天潍坊一带除齐国外,还有纪国、莱国和杞国等诸侯国,这些诸侯对天子的义务是( C )
A.缴纳租税
B.治理郡县
C.镇守疆土
D.监察百官
8.下列与如图相关的制度是( A )
A.分封制
B.种姓制度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9.(2018 广东)阅读关于周朝分封制的表格,从表中你可以获得的正确历史信息有( B )
①分封制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进行的②分封制调整了奴隶主贵族在财产和权力分配上的矛盾③通过分封制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④分封制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进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公元前771年,犬戎族攻破镐京,西周灭亡。

这一年处于( C )
A.公元前7世纪前期
B.公元前7世纪后期
C.公元前8世纪前期
D.公元前8世纪后期
11.在历史知识竞赛中,大屏幕打出了下列信息,请你判断该朝代为( D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材料三如图所示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哪个朝代的什么制度?
(2)材料三图中最顶层和最底层分别代表的是什么人物?
(3)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4)该制度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1)西周的分封制。

(2)最顶层:周天子;最底层:奴隶。

(3)目的:巩固统治。

(4)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