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后气道湿化的护理ccu
气管切开的湿化管理及护理

气管切开的湿化管理及护理导语气管切开术常用于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道阻塞或呼吸道分泌物潴留、呼吸功能失常所致的呼吸困难。
但气管切开后, 呼吸道水分丢失明显, 气管黏膜出现干燥、分泌物黏稠等现象, 形成痰栓或痰痂, 甚至可出现气道阻塞, 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在气管切开患者护理中, 气道湿化至关重要。
如果护理不当会出现肺部感染、套管堵塞、气道壁黏膜糜烂、溃疡等并发症。
因此,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的呼吸道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我们一块学习一下气管切开的相关知识及护理。
呼吸道生理功能鼻-通气功能、温湿化的作用、清洁过滤咽-加温、湿化。
喉-防误吸及咳嗽。
气管-过滤,清洁、加温、加湿、体液、细胞免疫、咳嗽及呼吸反射。
肺-肺通气、进行气体交换、合成肺表面活性物质、免疫功能等气管套管常见类型气道湿化每天需要的量正常人体每日经呼吸道蒸发水分约200ml左右,,气管切开后,由于应激反应,经呼吸道水分丢失增多,可达800mLL左右。
每日湿化液总量的选择应依据其影响因素(室温、空气湿度、通气量以及病人的体温、出入液量、痰液的黏稠度、呼吸机类型等)而定。
前提是要保证有充足的液体量,临床选择湿化装置时应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并且每日湿化液的量应达到200-240ml。
气道湿化的标准正常情况下,气体随呼吸进人鼻腔经鼻毛滤过,鼻腔内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及潮湿的黏膜可将吸入气体加温到30~34℃,相对湿度可达80%~90%;气体达到隆突时,则可接近体温37℃,相对湿度可达95%以上;至肺饱时气体温度可达37℃,相对湿度可达100%。
经人工气道吸入气体温度应达32~34℃,相对湿度95~100%,绝对湿度至少36mg/L。
吸入气体温度达到37℃、水分子44mg/L、相对湿度100%时可达到最佳温湿化效果。
气道湿化液的类型0.45%盐水在气道内由于水分蒸发,其浓度接近生理盐水,对气道不产生明显的刺激作用。
其生理盐水被吸入后在气道内经过水分蒸发使得钠离子浓度升高从而形成高渗溶液,经过水和电解质的平衡转移引起支气管气体交换障碍,张力降低形成水肿,因此0.45%盐水和无菌蒸馏水比生理盐水湿化效果要好常用的湿化方法加热型湿化器湿化、湿湿交换器、雾化吸入湿化法、气道内滴药、湿纱布覆盖法、喷雾器加湿、气泡式湿化器湿化、空气湿化。
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护理进展研究

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护理进展研究摘要:气管切开手术是用于在危急情况下帮助患者建立人工呼吸通道的手术方法。
在对患者实施气管切开手术后,患者上呼吸道的加湿、加温、咳嗽以及过滤等生理功能会遭到破坏,甚至消失,进而使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1]。
临床上在对患者实施气管切开手术后,会对患者进行气道湿化处理,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受到感染的几率,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主要探究性气管切开手术患者其气道湿化的护理进展。
关键词:气管切开;气道湿化;护理1气道湿化的方式1.1传统气道湿化方式⑴纱布湿化法:在患者气切导管口处,覆盖无菌纱布,将生理盐水均匀的洒在无菌纱布上,要做到随干随喷,可以做到稀释痰液和抗炎的作用。
但是此种方法不能对纱布固定,并且不能充分的湿化纱布,使患者容易发生感染,因此在临床上的应用较少。
⑵气管内间隔注入湿化法:使用注射器,将湿化液注入患者的气管套管口,并每隔15-30min注入1次,1-2mi/次。
此种方法只能对气管内的痰液进行湿润,并不能到达患者的肺部,容易使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状况[2]。
⑶雾化湿化法:雾化湿化法包括氧气雾化湿化法和超声雾化湿化法;氧气雾化湿化法:通过高速的氧气气流将药物变成雾,然后通过机械通气的方式,进入患者的气道,对患者的气管和肺部进行湿化;氧气雾化湿化法会使雾量不均匀,湿化液和药液不能与呼吸道的黏膜充分接触;超声雾化湿化法:使用超声雾化发生器,将雾化管内的湿化液雾化成雾滴,此种方法具有较强的穿透性,可以达到患者的肺泡。
超声雾化湿化法可以起到良好的稀释痰液的作用,但是大量的雾化吸入容易使患者产生刺激性咳嗽,且超声雾化室,氧气浓度不足,容易使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下降。
因此临床上多用氧气雾化湿化法对患者进行气道湿化[3]。
1.2改进的气道湿化法1.2.1输液器持续气管内湿化:此种方法是按静脉输液的方法进行排气,从患者的气切处插入头皮静脉针软管,然后进行固定,并以2-5滴/min的速度进行滴注。
持续气道湿化在气管切开术后的应用与护理

持续气道湿化在气管切开术后的应用与护理许芬【摘要】目的分析在患者接受气管切开术治疗后,持续气道湿化的应用与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本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8例接受气管切开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均接受持续气道湿化,并接受科学的临床护理干预,对所选患者接受持续气道湿化与护理前后的不良反应及相关护理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选患者在接受持续气道湿化与护理干预后,不良反应例数出现了明显下降,且相关护理指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患者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气管切开术后对患者实施持续气道湿化并实施护理干预,可以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7(023)020【总页数】2页(P173-174)【关键词】持续气道湿化;气管切开术;应用;护理;不良反应【作者】许芬【作者单位】江西临川第一人民医院,江西临川 344100【正文语种】中文在临床治疗中,气管切开术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气管切开主要是将患者的气管上部的前壁切开,并将带有套囊的套管置入患者的相应部位[1]。
气管切开术主要是治疗颅脑损伤等患者的主要抢救措施,患者接受气管切开术治疗后,气道自身的防御性能会出现明显的下降,过滤功能与湿化功能等都会逐渐丧失,患者很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等[2]。
为了避免患者接受气管切开术治疗后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等,需要医护人员保证患者气道的湿化功能[3]。
目前,气道湿化是气管切开术后最常用的气道管理方式,也成为了患者接受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的工作重点[4]。
我院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实施持续气道湿化,并加强临床护理干预,收到极佳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选取本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8例接受气管切开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所选患者中,男10例,女8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5.6±8.2)岁。
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化的护理

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化的护理发布时间:2021-09-22T06:37:44.657Z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5期作者:邢沁卉[导读] 探讨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化护理的方法和效果。
方法:以我院在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接收的30例气邢沁卉乐东黎族自治县第二人民医院海南乐东 572536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化护理的方法和效果。
方法:以我院在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接收的30例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5例)与对照组(1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40.00%),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
结论:对气管切开患者实行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有助于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并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
关键词:气管切开;气道湿化;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气管切开手术的应用能有效改善呼吸衰竭、重症颅脑损伤等疾病患者呼吸状况,减轻其缺氧症状,但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容易干燥,会影响气管纤毛运动功能,使得分泌物排出难度加大,并可能引起肺部感染、窒息等不良后果。
因而在临床中要做好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工作,尽可能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身体健康,本研究以我院在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接收的30例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现就其气道湿化护理的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探讨。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以我院在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接收的30例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5例)与对照组(15例)。
观察组中男性和女性分别有10例、5例;年龄43—73岁,均值(50.36±3.34)岁。
对照组中男性和女性分别有8例、7例;年龄42—75岁,均值(50.69±3.50)岁。
气管切开后气道湿化的护理

湿化效果可归为以下3种:
①湿化满意:痰液稀薄,能顺利吸出或咳 出导管内无痰栓,听诊气管内无干啰音或 大量痰鸣音,呼吸通畅患者安静。 ②湿化过度痰液过度稀薄,需不断吸引, 听诊气管内痰鸣音多,患者咳嗽、烦躁。 ③湿化不足痰液黏稠,不易吸引出或咳出 ,听诊气管内有干鸣音导管内形成痰痂, 患者出现突然吸性呼吸困难、烦躁、SpO2 下降。
气管切开后气道湿化 的护理
CCU
一、气道湿化的目的:
保持气道湿润,稀释 痰液,使痰液及时排 出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消炎抗菌,有效预防 肺部感染的作用。
a
2
二、湿化液的选用原则:
通过临床实验得出理论依据:明确了理想 人工气道湿化液的选用原则:要能充分的保 持呼吸道湿化,防止痰痂形成,同时对气道 及肺组织损害尽可能最小,渗透压适当,刺 激性小。
五、湿化方式的选择:
1 套管外口的敷料湿化 常规在气管套管口覆盖2层无菌盐水纱布,按时更 换,痰液污染后及时更换,保持无菌,既可以保持 有效的呼吸道湿润,又可防止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呼 吸道而继发肺部感染。
但目前一般认为单纯使用此传统方法不能使气道充 分湿化,一般不选用。
2 间歇给药方式
湿化液配置好后,用注射器每隔30分钟向气 管内缓慢注5mL(可根据患者气道分泌物的黏稠 度适当增减),时间5min。滴注应在吸气时为宜 。
多数研究认为此湿化法优于间歇给药。但此湿 化法滴速不易调节,湿化量也很难掌握,调节 器可能自行滑动,故应注意避免湿化过度应加 强巡视。
a
15
4 微量泵湿化法
①输液泵湿化法:按输液器湿化法排好后,置于输 液泵中,持续点滴,一般为4滴/min(可根据患者 痰液黏稠度适当增减)
②注射泵湿化法:用针筒抽取湿化液50mL装于微泵 上,延长管一端与针筒乳头相连,另一端接输液针, 调节适当的滴速,置入气管套管内进行持续湿化。 持续气道湿化不引起呛咳或刺激性咳嗽,符合人体 气道湿化的要求,可根据痰液的黏稠度随时调节滴入 速度.已有很多学者研究证明微量泵气道滴药湿化并 发症少,效果明显优于注射器间断滴药湿化,该方 法同时解决了输液器持续给药湿化法的缺陷。
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护理进展

2 0ml 4 0 / h左 右,未发生 湿化不足和湿 化 过度等 现象 。主 要用 2 稀 释 黏液 的作用强 ,但刺激 性较大 ,故在 分泌物稠 厚 、量 多需 积极排痰 的患者宜应用蒸馏水。
1 1 5 碳酸氢钠 溶液 . .% 4 2 、
ch n s n o eg e ia s a c o. N 3 Ma .0 2 ie e a d F r inM d c I Re e rh V 1 0. o 1 v2 1 1
综
: Z n s u 《 外 学 究 第1卷 第1期( 第1 期)0  ̄5 i o g h 中 医 研 》 0 3 总 6 22 5 1
4 8 l -0r n 次,连 续 23 ,可将 痰 痂 咯 出或 吸 出, - ,5 1 i 一 m a  ̄次
① 河池市第_人民医院 广西 河池 5 60 4 30
222 微 量泵 持续 推注法 ..
该 方法能将 湿化 液稳定、缓 慢而持
续的泵 人气 道,对气道刺 激性小 ,不会 引起刺激 性咳嗽,气道始
的机会 [ 因此 ,庆大霉素稀释液作为气道湿化液预防肺部感染 8 1 的效果 值得进一步探讨。O4 % 氯化钠 +沐舒 坦、1 5 .5 . %碳 酸氢 2
刘雪 喻 [研 究认 为,采用 0 5 氯化钠持 续气道 湿化效 果 3 1 .% 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优于生理盐 水,其理 由是 O 5 氯化钠 经蒸 发后接近 09 氯化 钠 +沐舒坦 进行气 道持续 湿化可提高湿化效 果 ,明显降低 肺部 .% 4 .% 钠溶液 ,符合呼吸生理要求 ,保 持了呼吸道纤毛运动,不易形成 感染 的发生率和痰液 阻塞的形成 [10对于痰多黏稠或真菌感染 90 -]
气管切开及气道的湿化、吸痰护理

3 讨论 气 管切 开术是抢 救重 危病人 生命 的一 项急症 手
术 ,尤 其在 (1)各 种原 因引起 的喉 阻塞 ; (2) 昏 迷或其 他原 因所致下 呼 吸道分 泌物 堵塞而 引起 的呼 吸困难 ; (3)头颈部大手术前为保 证呼吸道通畅 等。I临床各科疾病的急救上有其重要作用 ,一旦气 管切 开 ,患 者 的 呼 吸 困难 症状 立 即 得 到 缓 解 或 消 除 。然而 ,这 只是解决 问题 的第一 步 ,除 了病 因致 病外 ,气管切开从手术完成到顺利拔除气管套管 , 稍 有疏 忽大意 ,随时有发 生生命 危 险的可 能 ,由于 呼吸道 的改路 ,空气 未经 鼻腔湿 化过 滤 ,而直接 与 下呼吸 道相 通 ,由此造 成 呼 吸 道分 泌 黏 稠 、干燥 、 结痂 ,痰液不易咳出而加重呼吸道阻塞,造成肺部 感染。而术后恰当、细致 、周密的护理 ,是非常重 要 的一 环 ,能有效 地改善 病人 的通气 功能 。 4 护理体 会 4.1 气管切开后给予正确的体位放置
气 管切 开术是 I临床抢 救和 治疗 呼吸道梗 阻患 者 的重 要措施 之一 。 1 气 管切开 方法
采用正 规 的气 管切 开 。操 作方 法 :皮 肤取纵 形 切 口,需要辅助呼吸者切开后气管 内放人硅胶带气 囊套管。从气管套管内给氧 ,并给予气道湿化和清 理 呼吸道 分泌 物 ,保持 呼 吸道通 畅 。 2 结果
为 了减 轻气 管下端 压迫 ,损伤 气管 内壁 ,并防 止胃内容物反流引起吸人性肺炎 ,气管切开术病人 应取 半卧 位 ,颈 下略垫 高 ,使 颈伸 展 ,保 持 呼吸道 通畅 。 4.2 护理 人员 的态度 和责任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的临床护理进展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的临床护理进展本文主要阐述气道湿化方式、气道湿化液的临床进展以及湿化效果衡量指标现状,同时结合该领域的研究前景进行初步探讨。
期望为护理人员把握人工气道湿化临床动态,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湿化方法提供借鉴,以有效减少人工气道并发症,提高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质量。
标签:气道湿化湿化液痰液ASL安徽中医药大学青年基金项目(编号:2012qn012)气管切开术是抢救急危重症的重要措施之一,除了用于机械通气,也用于气道分泌物的引流。
术后气道湿化可以稀释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湿润,维持呼吸道的正常功能,防止下呼吸道感染发生。
气道湿化的效果直接反映出人工气道护理质量。
近年来,护理工作者在进行有效气道湿化方面也在不断研究。
本文就人工气道湿化液以及湿化方式的进展报告如下。
1.气道湿化方式的选择1.1 气道外湿化气道湿化对病房环境以室温20 ℃-22 ℃、湿度60% ~70%为宜。
病房采用加湿器加湿,水的总量一般每日300ml 左右[1]。
地面以洒水、湿式拖地以保证湿润度。
机械通气时要求吸入气体温度32 - 36℃,相对湿度100%[2]。
同时,雾化罐内保证加无菌蒸馏水,生理盐水或药液不可使用,其中的溶质不蒸发,会在雾化罐内形成沉淀。
1.2 气道内湿化1.2.1间歇湿化法患者吸气末给药,以引起患者呛咳,此时给予吸痰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可预防痰液粘附管壁形成的痰痂,保持呼吸道通畅。
这种给药引起的刺激性呛咳会使病人发生喘憋,血氧饱和度降低;反复的药物滴入使得污染、感染的几率也增加;滴入的湿化液分布不均,会使得湿化不全面。
然而,间歇给药在吸痰前给予湿化可以对气道有一定的刺激带来咳嗽反射,使深部痰液咳出,加上此法对病人的自控能力增加,因此临床针对适用的患者依旧沿用。
1.2.2 持续湿化法1.2.2.1输液管持续滴注将静脉头皮针软管放入人工气道内,一般以5-8cm 为宜,以0.2-0.4ml/min的速度连续滴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菌注射用水:
主要用于呼吸机湿化罐内作为加温,加湿
。 液体,为低渗液体,对气道的刺激性大,如果 用量过大,可造成气道黏膜水肿,临床上也少 于。
1.25%碳酸氢钠:
碳酸氢钠溶液1.25%碳酸氢钠溶液具有 皂化功能,可使痰痂软化,痰液稀薄,痰液 易被吸出。临床研究认为,有干痂或血痂时 用2.5%碳酸氢钠溶液稀释痰液效果最好。 此外,真菌在碱性环境中不宜生存,故碳酸 氢钠还有抑制真菌生长的作用。
3
输液器持续给药湿化法 据报道,持续缓慢均匀地滴入药液,可使气管 ,支气管局部产生适应性和耐受力,从而减低 局部刺激作用,使药液在局部保留一定时间, 并随患者的吸气沉降于支气管肺泡等组织。这 样,干燥的痰液得到充分湿化,有利于痰液排 出。 多数研究认为此湿化法优于间歇给药。但此 湿化法滴速不易调节,湿化量也很难掌握,调 节器可能自行滑动,故应注意避免湿化过度应 加强巡视。
最常见的人工气道是 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
三、几种常见的气道湿化液:
0.45%氯化钠溶液 生理盐水
湿化液
蒸馏水
无菌注射用水
沐舒坦 1.25%碳酸氢钠
0.45%氯化钠注射液:
0.45%氯化钠溶液用0.9%氯化钠溶液和无 菌注射用水各半配成“0.45%氯化钠溶液” 0.45%氯化钠注射液为低渗盐水,水分蒸发 后,留在呼吸道内的水分渗透压符合生理要 求,保持了纤毛运动活跃,不易行成痰痂, 痰液稀薄,减少了气道黏膜的损伤,缩短了 吸痰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现临床上也 常用。
痰液粘稠度分为: Ⅰ度(稀液),痰如米汤或白色泡沫样, 能轻易咳出,吸痰后玻璃接管内无痰液滞留; Ⅱ度(中度粘痰),痰的外观较Ⅰ度粘稠, 需用力才能咳出,吸痰后有少量痰液在玻璃 接管内壁滞留,但易被水冲洗干净; Ⅲ度(重度粘稠),痰的外观明显粘稠, 常呈黄色并伴有血痂,不易咳出,吸痰时吸 痰管因负压过大而塌陷,玻璃接管内壁上留 滞有大量痰液且不易用水冲净。 根据此分度,湿化液用量:Ⅰ度痰每次2ml,间 隔2~3h;Ⅱ度痰每次2~4ml,间隔1h;Ⅲ度 痰每次4~8ml,间隔0.5h。
四、湿化液的量及速度:
湿化液量取决于室温、体温、空气湿度、 通气量大小、患者吸入气量的多少、痰液的 量和性质等因素,以24h不少于250ml~ 300ml为宜,速度以5ml~10ml/h为宜,但确 切的量需视临床情况调整。
五、湿化方式的选择:
1
套管外口的敷料湿化 常规在气管套管口覆盖2层无菌盐水纱布,按时更 换,痰液污染后及时更换,保持无菌,既可以保持 有效的呼吸道湿润,又可防止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呼 吸道而继发肺部感染。
湿化效果可归为以下3种: ①湿化满意:痰液稀薄,能顺利吸出或咳 出导管内无痰栓,听诊气管内无干啰音或 大量痰鸣音,呼吸通畅患者安静。 ②湿化过度痰液过度稀薄,需不断吸引, 听诊气管内痰鸣音多,患者咳嗽、烦躁。 ③湿化不足痰液黏稠,不易吸引出或咳出 ,听诊气管内有干鸣音导管内形成痰痂, 患者出现突然吸性呼吸困难、烦躁、SpO2 下降。
4
微量泵湿化法
①输液泵湿化法:按输液器湿化法排好后,置于输 液泵中,持续点滴,一般为4滴/min(可根据患者 痰液黏稠度适当增减) ②注射泵湿化法:用针筒抽取湿化液50mL装于微泵 上,延长管一端与针筒乳头相连,另一端接输液针, 调节适当的滴速,置入气管套管内进行持续湿化。 持续气道湿化不引起呛咳或刺激性咳嗽,符合人体 气道湿化的要求,可根据痰液的黏稠度随时调节滴入 速度.已有很多学者研究证明微量泵气道滴药湿化并 发症少,效果明显优于注射器间断滴药湿化,该方 法同时解决了输液器持续给药湿化法的缺陷。
沐舒坦:
沐舒坦+生理盐水进行雾化吸入 能有效稀释痰液,尤其是深部的痰 液,提高吸痰的有效性。 沐舒坦具有促进黏液排除及溶 解分泌物的特性能促进排痰,0.45 %的氯化钠溶液+沐舒坦(+地塞 米松)作湿化液会更好。
四、湿化液的温度:
湿化液的温度应该保持在32-35℃,但不应 >40℃。如温度>40℃,并有喉痉挛、发热、 出汗、呼吸功能增加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 气道烧伤,高热反应。 温度<30℃, 温度过低失去湿化作用, 气道过敏者易诱发哮喘发作,个别患者可引 起寒战反应。所以,在采取湿化措施的同时, 还要控制好温度,才能发挥湿化的应有作用。
气管切开后气道湿化 的护理 CCU
一、气道湿化的目的:
保持气道湿润,稀释 痰液,使痰液及时排 出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消炎抗菌,有效预防 肺部感染的作用。
二、湿化液的选用原则:
通过临床实验得出理论依据:明确了理想 人工气道湿化液的选用原则:要能充分的保 持呼吸道湿化,防止痰痂形成,同时对气道 及肺组织损害尽可能最小,渗透压适当,刺 激性小。
但目前一般认为单纯使用此传统方法不能使气道充 分湿化,一般不选用。
2间歇给Biblioteka 方式湿化液配置好后,用注射器每隔30分钟向气 管内缓慢注5mL(可根据患者气道分泌物的黏稠 度适当增减),时间5min。滴注应在吸气时为宜 。 间歇给药易引起刺激性咳嗽导致喘憋,SpO2 下降。护士的工作量大、污染机会大、湿化液进 入气道后分布不均: 但用于吸痰前湿化可刺激气道引发咳嗽反射使深 部痰液易于咳出(湘雅二医院常用)
生理盐水:
有文献报道:生理盐水做湿化液,由于肺 蒸发面积大,盐水进入支气管肺内水分蒸发 很快,盐分沉积在肺泡及支气管内形成高渗 状态,引起支气管水肿而加重呼吸困难。因 此,用生理盐水气管内滴药法常达不到湿化 效果。
蒸馏水:
属低渗性液体,对痰液的稀释能力 较强,但对呼吸道粘膜的刺激性较大, 用于痰液粘稠的病人,蒸馏水不含杂质, 被广泛应用于呼吸机常规气道湿化,但 蒸馏水应用于长期雾化吸入,若过度湿 化,使细小支气管粘膜表面粘液超过气 管、肺对液体的消除能力,阻碍气体与 呼吸道的接触可导致氧分压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