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病人居家气道湿化两种方法的研究 何云霞
呼吸道湿化在气管切开护理中的应用

呼吸道湿化在气管切开护理中的应用作者:李慧霞宋晓丽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6年第01期【摘要】气管切开术是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的主要措施,对抢救危重患者起重要作用。
但气管切开后,干燥空气不经上呼吸道加湿、加温、清洁而直接进入肺内,可使呼吸道水分大量丢失,致呼吸道分泌物黏稠而不易排出,笔者2012年6月-2014年12月对58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对湿化(药)液选择、呼吸道湿化方法进行综述,认为合理的呼吸道湿化,可起到稀释痰液、促进痰液及时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湿润、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的作用,为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呼吸道湿化;气管切开;护理气管切开术是解除呼吸遭梗阻、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之一。
但气管切开患者上呼吸道的加温加湿功能丧失,若呼吸道湿化不足可使呼吸通的分泌物因水分丧失而变得黏稠,并损害黏膜的柱状上皮细胞,使纤毛运动受阻。
同时,患者咳嗽反射受抑制,分泌物潴留在支气管中,可导致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肺顺应性下降,而诱发肺部感染。
因此,湿化呼吸道对气管切开患者是十分重要的。
合理的呼吸道湿化,可起到稀释痰液、促进痰液及时排出、保持呼吸道通杨、保持气管道湿润、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的作用。
现对相关护理方法报道如下。
1呼吸道湿化液及痰液稀释药1.1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是最为常见的呼吸道湿化液之一。
生理盐水可增加呼吸道腔内水分,稀释痰液,对呼吸道粘膜的刺激性小,.对水肿的呼吸道壁有一定的脱水收敛作用;但其属等渗液体,对痰液的稀释能力较差,通常用于那些痰液较稀薄的患者。
单纯用生理盐水进行呼吸道湿化可稀释痰液,使之易于排出,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因痰液淤积造成的肺部感染,避免因局部应用抗生素所致二重感染。
但有文献报道,用生理盐水作湿化液,由于肺蒸发面大,盐水进人支气管肺内水分蒸发很快,盐分沉积在肺泡及支气管形成高渗状态,引起支气管肺水肿而加重呼吸困难。
因此,用生理盐水气管内滴药法常达不到理想的湿化效果,用蒸馏水或0.46%盐水更符合生理要求。
气管切开患者应用不同气道湿化方法的临床观察

气管切开患者应用不同气道湿化方法的临床观察探讨给予气管切开术患者不同气道湿化法的临床效果及运用。
对于临床上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给予其气道湿化是极为有必要的,患者待气管切开后如不进行气道湿化其气道内会出现痰痂的形成,影响肺部功能,引起肺部组织的感染;还可导致气管插管损伤气管黏膜等一系列并发症。
目前,临床上所采用的气道湿化方法有传统气道湿化方法、人工鼻气道湿化方法、氧气雾化持续气道湿化法及文丘里加温加湿气道湿化方法等等。
本文就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气道湿化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
标签:气管切开术;气道湿化方式;人工鼻;氧气雾化气管切开术是临床上解决呼吸道阻塞,保持患者呼吸顺畅的重要措施之一。
但当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由不需要机械通气时,往往会因气管切开后导致患者上呼吸道正常的加温湿化作用减弱、呼吸道水分丢失的增加、气管黏膜的损伤、痰痂的形成甚至会导致患者气道的重新阻塞及肺部的感染[1]。
因此,对气管切开的患者进行气道的湿化,不仅能减少患者呼吸道水分的丢失及痰液的稀释,更保障患者呼吸道的通畅及减少患者肺部感染的几率,进一步促进患者的康复。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革新,给予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方法也不断的进步。
本文主要对目前临床上所普遍使用的气道湿化方法进行了临床效果的对比及分析,现总结、概括如下。
1传统气道湿化方法1.1使用方式传统的气道湿化方法即面罩间断推注湿化法。
待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于患者气管导管口覆盖湿化面罩,湿化面罩内主要的填充物质是湿纱布,其原理以患者的自主呼吸为主,提高由湿化面罩进入患者呼吸道气体的湿度。
给药时由护理人员每个1~2h用无菌注射器向患者气管导管内推注抗炎祛痰药物;推注药物应在患者吸气时进行,推注药物的剂量及种类应当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定[2]。
1.2效果及运用范围传统的气道湿化方法目前普遍运用在医疗、卫生设施及条件较为低下的医疗机构或在患者紧急行气管切开后马上需对患者行气道湿化时。
该方法虽然其操作简单、方便但其在临床的实践运用中存在着无法保证对患者行气道湿化时的全程无菌要求,增大了患者感染的几率,其次该方法仅依靠对患者自主呼吸吸入的气体进行了加湿,若患者自主功能低下或吸入气体的温度较低等都会造成对患者呼吸功能的减弱,从而引起患者一系列的并发症,且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增大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故在目前的临床实践中该方法已普遍被淘汰。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方法的探讨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方法的探讨作者:柴艳华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02期【摘要】目的探讨气道湿化的最佳方法,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方法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通过不同的湿化方法进行综述对比。
结果不同的气道湿化方法各有其优缺点,采取有效的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气道进行管理,既达到了湿化的目的,又能随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对减少气管切开术后的各种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
结论采取有效的气道湿化方法,能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气管切开术;气道湿化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危重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之一,但上呼吸道却丧失了对吸入气体的加温、湿化、过滤功能,未经湿化的干燥气体直接进入下呼吸道会导致呼吸道黏膜干燥,呼吸道分泌物粘稠、结痂,引起呼吸道阻塞,反射性支气管痉挛,产生肺炎、肺不张、肺水肿等并发症,此时气道湿化尤为重要。
多年来,护理同仁们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呼吸道湿化方法不断的进行探讨,以找出最佳的湿化方法,下面,作者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气道湿化方法进行综述。
1 气道湿化方式1.1 病室内空气湿化及净化空气是许多疾病的传播媒介,病室温度要保持在18~22℃,湿度保持在60%~70%[1],可经常在地面上洒些水,每日湿式拖地3~4次;可使用空气加湿器,增加病室内湿度;定期使用空气消毒机对病室空气进行消毒。
1.2 气管套管外口敷料湿化常规在气管套管外口覆盖两层正方形无菌盐水纱布面积为4 cm×4 cm,确保纱布无菌并且被污染后立即更换。
使用注射器抽取无菌生理盐水,向纱布上进行喷撒,湿度刚好浸湿纱布为宜,保证进入呼吸道气体的湿润,避免空气中灰尘进入呼吸道引起感染。
1.3 机械通气时气体加温和湿化机械通气时需使用加温加湿器,维持吸入气体温度在32~36℃,相对湿度100%[2]。
但是,雾化罐内只能加无菌蒸馏水,禁用生理盐水或加入药液,因为溶质不蒸发,将在罐内形成沉淀。
1.4 气管内直接给药1.4.1 间歇给药法将湿化液每隔30 min~1 h在患者吸气时,逆时针或顺时针沿气管套管内壁滴注3~5 ml,可根据分泌物量及粘稠度适当调整剂量及给药时间[3]。
气管切开术后两种气道湿化方法的效果评价和分析

I2 方 法 .
2 结 果
计数 资料采用 检验 , P<00 .5为有 统 计学 意
义。
12 1 对 照组 ..
采用 间断性 气管 内滴 药法 : 用一 次 2 1 两种气 管 内滴药方 法效 果 比较 ( 1 . 表 )
表 1 两种气 管 内滴 药方法效 果 比较
例( ) %
作者单位 :150 广东省始兴县人民医院外科 52 0 刘 熙 婵 : , 专 , 管 护 师 女 大 主
开前 均无肺部 感染 , 中男 5 其 2例 , 2 。年龄 l 女 8例 3
—
观察两 组病人痰 痂形 成 、 生刺 激性 咳嗽 、 道 发 气
7 6岁 , 均 4 平 5岁 。重 型颅 脑 损 伤 4 8例 , 出 血 黏膜 出血 的情况 、 理操作 消耗 的时 间等 。 脑 护
2 5例 , 蛇咬伤 4例 , 毒 甲状腺 切除术后 3例 。气 管切 14 统计学 方法 . 开时 间为 4~ 4d 3 。将 8 0例病人 随机分 为实 验组 和 对 照组 各 4 0例 。两 组病 人 性 别 、 龄 、 年 病情 方 面 无 统 计学 差异 , 有可 比性 。 具
所需的时间 , 实验组为 1 i, 0mn 对照组为 9 i。结论 : 6mn 输液式持续气道湿化法 明显 优于传统的气管内间断滴 药湿 化法 , 可 且
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内湿化不同护理方法的效果观察

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内湿化不同护理方法的效果观察张咏梅【摘要】Objective The patient's airway humidiifcation effect comparisonof different methods of care of tracheotomy. Methods 112 cases of tracheal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in 2009 January~2011 year in January during the incision,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56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trachea continuous moisture by the patients for treatment, control group using traditional wet method of treatment, the clinical data of each patient were retro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t humidiifcation. Results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signiifcantly better than the observation group during treatmen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ifcant (P<0.05 ). Conclusion The patients with tracheotomy take continuous airway humidiifcation methods of nursing, can prevent respiratory infection patients, reduce the mortality, improve the clinical efifcacy, it has very important clinical signiifcance in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 目的探析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内湿化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的效果对比。
两种不同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效果观察

对策. 护士进修杂志 , 2 0 0 7, 2 2 : 5 5 4  ̄5 5 . 3 陈永强 . 呼 吸机相关性肺 炎与呼吸机集束干预 策略. 中华护理杂 志,
2 01 0, 4 5: 1 9 7 - 1 9 9.
・
护 理研 究
・
两 种 不 同湿 化 方 法 对 气 管 切 开 患者 气 道 湿 化 的 效 果 观察
刘 丽红 田宇慧 郑博 兰
【 摘要 】 目的 比较 气管切开后 患者使用简易喷雾器和人工鼻进行 气道湿化 的不 同效果。方法 2 0 1 例气管切开 患者随机分为2组 , 研 究组 1 0 0例采 用简易喷雾器进行气道湿化 , 对照组 1 O 1 例采用人工鼻进行 气道湿化 , 比较 2组痰液 黏稠度 、 湿化程度、 痰培 养 阳性 率、 肺 部感 染率。结果 2组 痰液黏稠 度 和 湿化程 度 比较, 差 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 P< 0 . 0 1 ) ; 2组痰培养阳性率、 肺部感染率 比较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 0 1 ) 。结论 使 用简易喷雾器进行 气道 湿化在 痰
气管 切开 是抢 救危 重 患 者 , 保 持 患者 呼 吸道 畅 通
作用 , 对 呼吸道 无刺 激 , 能 有 效减 少 痰 痂 形成 、 湿 化过 度、 高气道 反应 等并发 症 , 明显减 少痰 液分 泌量 和吸痰 次数 , 降低 了患 者刺激 性 咳嗽 、 气 道 出血和 血氧饱 和度 下降 的概率 , 减轻 了患 者 的 痛苦 和 护 理 工作 量 。但 人 工鼻价 格 昂贵 , 在 临床 上 使用 受 到 一 定 的 限制 。为 了
7 0 .
气管切开患者两种气道湿化法的临床研究

肿瘤合并糖 尿病 临床护理措施 , 能 够促进治疗及康复 , 消
除患者焦虑 等负 面情绪 , 减轻 了患者 的痛 苦 , 提高 了治疗依从
性, 促进 了生存质量的提高 , 值 得推广应用 。
4 参考 文 献
[ I ] 刘利燕 .老 年肿瘤合 并糖尿 病患者放射 治疗临床护理 分析 [ J ] .中外 医学研究 , 2 0 1 I , 9 ( 3 5 ) : 1 3 0 . [ 2 ] 杜 娟 .肿瘤合并糖尿病 放疗 临床护理分析 [ J ] .中国
按入院先后顺序 , 间隔交叉分为观察组 和对照组 。观察组 3 5例 , 采用气管切开导管接一次性 湿热交换器 ( 人工鼻 ) 联合 微量泵持 续泵人湿化法 ; 对照组 3 7例 , 采用间断氧气驱动雾化联合微 量泵持续泵人湿化法 。比较 两组 患者 刺激性 呛咳次数 、 平均例/日吸 痰次数 、 湿 化导 管脱 出次数 、 痰培养 阳性例数以及气道湿化效果。结果 : 观察组刺激性呛咳次数 、 例/ 日吸痰次数 、 湿化导管脱 出次
低血糖发生症状 , 宣讲 胰岛素的药理作用 , 说明饮食治疗 的重 要性 , 指导患者对预防措施 的掌握 。
皮肤受到腰带和衣领 的摩擦 , 照射野 内禁 止贴 橡皮膏 , 尽 量避
2种气道湿化方法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
【 src] O jcie T bev te efc far y h m dfcto n pte t t tah a dseto ains atr m ca ia Abt t be t oo sre h fet o iwa u i i ain i ains wih rc e iscin p te t f eh ncl a v i e
t g o p . u e o t nu u a r y wo r u s To s c n i o s i wa hu d f c t o c n e uc t e n i e c o c mp i a i n. mi i i a i n a r d e h i c d n e f o l c to
论
著
CI OE N EI L H A RI O A NF G M C
固
2种 气 道 湿 化 方 法 在 气 管切 开 患 者 中的效 果 观察
史 秀凤 杨 作勤 钱珍 黄 益 盼 薛倩 王萌 ( 马鞍 山市 中心 医 院 IU 安徽 马 鞍 山 2 30 ) C 4 0 0 l 要 】 目的 探 讨 2 气道 涅化 方式 对IU 摘 种 C 气管切 开术 后非机 械 通 气患者人 工 气道 湿化效 果 的观察 。 方法 选择 2 1 年 1 [ 0 1 00 月Z2 1
[ e o d ]Aiwa u i iia i n o tn o s i j cin y ir u p Dic n i o s ne to a h a d u n e to b m c o p m ; so tn u i jci n c e isc on l C l T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管切开病人居家气道湿化两种方法的研究何云霞
发表时间:2016-06-16T11:18:31.04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5期作者:何云霞鲜春[导读] 气管切开患者出院后采用气管切开专用雾化面罩连接超声雾化器雾化吸入进行间断气道湿化。
四川省射洪县人民医院四川射洪 629200 摘要:目的:研究气管切开病人居家气道湿化两种方法的优缺点,进一步为临床合理选择湿化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选择在我院气管切开88例病人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气管切开专用雾化面罩连接超声雾化器雾化吸入进行间断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输液器滴入方法进行气道湿化,观察两组气道湿化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结果:实验组临床湿化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发生刺激性咳嗽、呼吸道黏膜损伤出血、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气管切开患者出院后采用气管切开专用雾化面罩连接超声雾化器雾化吸入进行间断气道湿化,可提高湿化程度,防止气道堵塞,值得推广。
关键词:气管切开;居家气道湿化;喉癌气管切开后,病人吸入的大部分气体经过气管套管直接进入肺泡组织,丧失了正常的呼吸道对吸入气体温度和湿度的调节功能,容易造成气道黏膜干燥、气管内痰痂形成[1],堵塞人工气道,因此气道湿化是气管切开后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个重要措施。
气管切开病人在住院期间通常使用持续氧气雾化吸入和微量泵持续泵入气道内点药两种方法,但需带气管切开病人出院后自行护理时使用这两种方法并不可行,因此,如何提高气管切开患者出院后的气道湿化效果是值得我们研究的,我科于2011年1月-2014年6月采取两种不同的气道湿化方法,观察气管切开病人在出院后的气道湿化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6月期间入住我科的喉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按照住院号单双号随机分成实验组(住院号为单号:给予气管切开专用雾化面罩连接超声雾化器雾化吸入间断气道湿化)和对照组(住院号为双号:采用输液器滴入气道湿化)。
其中实验组 44例,对照组44例。
实验组4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52-73岁,平均年龄(56.25±1.23)岁。
对照组44例患者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49-68岁,平均年龄(53.05±1.03)岁。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
2.1对照组给予输液器滴入方法进行气道湿化,湿化液为0.9%氯化钠250毫升+地塞米松10毫克+庆大霉素16万单位,配液后接输液器剪去头皮针针头,然后将头皮针软管插入气管套管内4-5厘米,每小时滴入4-6毫升,每日更换输液器。
两组患者及家属均在出院前学会气道湿化的方法、吸痰技术及消毒方法。
1.2.2实验组采用气管切开专用雾化面罩连接超声雾化器雾化吸入进行间断气道湿化,湿化液为灭菌注射用水,将雾化面罩对向气管切开套管外口端,雾化器内保持有湿化液,及时添加,日间每小时雾化一次,每次30分钟,夜间持续雾化吸入6小时,雾化面罩及雾化管道每日用1000毫克/升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2次,每周更换1次。
1.3疗效评价有效:病人痰液稀薄,无痰痂,可自行咳出或经过吸痰可吸出。
湿化不足:病人痰液黏稠,气管套管管壁附着痰液,不易咳出或吸出。
湿化过度:病人频繁咳嗽,痰多,呈泡沫样,需频繁吸痰。
痰痂:病人咳出痰痂或吸痰时吸出痰痂或堵塞吸痰管,气管套管管壁可见痰痂附着。
气道堵塞:病人出现渐进性吸气性呼吸困难,发绀,严重时病人烦躁,可见三凹征。
所有患者出院前连续观察3天,于第三天进行效果评价,出院后分别于出院一周后电话随访,一月后复查并进行效果评价。
2 结果 2.1 临床湿化效果实验组临床湿化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1。
3 讨论 3.1 气道湿化的重要性
气管切开后,其自身对呼吸道的加温和加湿功能严重被抑制,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导致呼吸道分泌物黏稠,如不及时排出,会导致患者发生呼吸道炎症,甚至是窒息,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
在正常情况下,护士注重于在院气管切开病人气道的护理,往往忽视了气管切开病人出院后气道护理的效果评价,病人自行护理,气道湿化不足增加了病人气道阻塞的危险。
因此在病人出院后加强气道湿化尤为重要。
3.2气管切开专用雾化面罩连接超声雾化器雾化吸入间断气道湿化法
气管切开专用雾化面罩连接超声雾化器雾化吸入间断气道湿化法是通过超声雾化器将湿化液雾化成微小粒子湿化气道的一种护理方法,通过雾化,药液更容易进入气道,发挥湿化、化痰等作用[3]。
病人应用超声雾化器连接雾化面罩进行气道湿化,操作简便、雾化器经济实用,在日间使用间断雾化吸入,能有效的起到湿化气道的作用,病人也可利用间断的休息时间进行功能锻炼等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的活动。
3.3输液器滴入气道湿化法
输液器滴入气道湿化法是运用输液器将湿化液匀速滴入气道,采用输液器头皮针软管置入气管套管内4-5厘米,但软管前端会随病人活动或用力咳嗽的过程而轻易脱出,增加污染的机会。
其次,利用输液器控制速度,病人及家属在操作不当过程中,极易将大量湿化液快速滴入气道内,引起病人呛咳甚至坠积性肺炎。
此外,湿化软管前端置入气管内位置固定,湿化液往往沿气管一侧壁滴入,造成对侧壁湿化不全,痰液易结痂,痰液排出不畅,甚至堵塞,而引起肺不张及呼吸道感染[4]。
综上所述,气管切开专用雾化面罩连接超声雾化器雾化吸入间断气道湿化法在气管切开病人出院后正确使用,帮助病人有效进行气道湿化,防止气道堵塞,在病人出院后的气道护理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花琼,杨建国,余杰.气管切开患者两种气道湿化方法的效果比较[J].海南医学,2014,(10)1548-1550.
[2]童亚林,繆洪城,冯小艳,等.加强呼吸道管理对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防治作用[J].中华烧伤杂志,2010,26(1):6-9..
[3]宋廷艳.人工气道持续湿化法与间歇湿化法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5):219-220..
[4]蔡家娣,肖欢,马林,等.两种气道湿化方法应用于气管切开患者的疗效比较[J].医学临床研究,2014,31(10):2052-2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