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知识及答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回顾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回顾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回顾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 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答:(1)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选举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6人(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

(3)决定把北平改名为北京,作为首都。

(4)采用公元纪年,确定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

(5)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什么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答:(1)它能鼓舞人们永远以昂扬的精神继续前进。

(2)这支歌唱出了民族自信心,唱出了为着理想不怕牺牲,敢于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3)用《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能起到居安思危的作用。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胜利召开的历史意义。

答:完成了筹建新中国的光荣使命,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的准备。

5、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1)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北京。

(2)会议主要内容:①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②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3)会议召开的意义: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6、开国大典时间、地点: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首都天安门广场。

7、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答:(1)国内:①从根本上结束了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的屈辱历史,是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开始当家作主。

②根本改变了旧中国四分五裂的局面,迅速实现和巩固了祖国大陆的统一,实现和巩固了全国各民族、各阶层人民的大团结。

③它是中国由衰落走向强盛的历史转折点,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纪元。

八年级下册历史讲义

八年级下册历史讲义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之路第1 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意义【考纲要求:识记、理解】一、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时间:1949年10月1日2、意义: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中国人民站立起来,成为主人;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

二、西藏和平解放【考纲要求:识记、理解】时间:1951年意义:祖国大陆领土基本解放第3 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一、新中国第一部宪法――1954年宪法【考纲要求:识记、理解、分析】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内容: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确立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

地位: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成就【考纲要求:识记、理解】提出:1953年中印谈判中首次提出: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与缅甸时与两国总理一致发表联合声明。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意义:在国际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现在已经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四课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考纲要求:识记】1、时间:1953――1957年2、成就:一田(克拉玛依油田)、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三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三公路(新藏公路、川藏公路、青藏公路)3、特征:优先发展重工业二、三大改造的影响(1953-1956年底)【考纲要求:识记、理解、分析】1、时间:1953――19565年2、成就:到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3、意义: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知识
点汇总
本文档总结了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的知识要点。

一、宋朝的建立
1.宋朝的建立时间为960年。

2.宋朝的建立者为___。

3.宋朝的首都为东京(今北京)。

4.宋朝的政权被金国所灭。

二、北宋时期
1.北宋时期,继承了唐朝的科举制度,进一步加强了统治。

2.北宋时期,科技和农业发展迅速,出现了很多重要发明和创造。

3.北宋时期,经济繁荣,城市出现了商业繁荣和城市生活的变化。

4.北宋时期,文化和艺术繁荣,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文人墨客。

三、南宋时期
1.南宋时期,遭到金国的侵略,失去了北方的领土。

2.南宋时期,选择了“乞和”政策,以保全江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

3.南宋时期,文化和艺术继续繁荣,出现了一批著名的文人墨客。

4.南宋时期,科技和农业继续发展,儒学成为主导的文化思潮。

四、女真人的崛起与___的建立
1.女真人在辽朝时开始崛起,后成为金朝的主要建国部族。

2.___的建立时间为1115年。

3.___的建立者为___骨打。

4.金朝的首都为中都(今北京)。

五、___的统治
1.___的政权以漠南政权为基础,领导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统治。

2.金朝经济发展缓慢,主要依靠对辽宋贸易和征服南方来维持
经济。

3.___的统治虐待汉人和南方人民,导致了南方民族的反抗。

以上为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的知识点汇总。

参考资料: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浙教版)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浙教版)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浙教版)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之路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筹建新中国(第一届政协会议)(一)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二)内容:1、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临时宪法(1)新中国的名称:中华人民共和车(2)新中国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选举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为政府主席3、大会确定:国旗为五星红旗;代国歌为《义勇军实行曲》;首都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三)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好准备工作。

二、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标志)(一)中央政府第一次会议1、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2、任命*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解放军总司令。

(二)大典盛况1、时间:1949年10月1日2、*宣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合法政府。

(三)新中国成立的意义1、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2、中国人民站立起来,成为主人;3、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

三、解放大陆1、歼灭国民党残余军队:向西北、中南和西南进军;2、1951年同x藏鉴定和平协议,x藏和平解放。

第二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一、土地改革1、时间:1950--1952年底文件:《中国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作用(意义):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爱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动了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

二、抗美援朝(1950---1953年7月)1、原因: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并越过中朝边境,轰炸中国东北边境的地区,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

为保家卫国(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

2、总司令:彭德怀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3、结束: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的签定----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

第三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一、内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会议名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54年9月北京;2、宪法内容: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八年级下册历史课本 课后答案

八年级下册历史课本 课后答案

八年级下册历史课本课后答案第一课动脑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为什么?提示:从《义勇军进行曲》创作的背景、歌曲的旋律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际国内形势来思考。

练一练A活动与探究1.议一议: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词中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对此你如何理解,请在小组里交流。

提示:从中国摆脱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获得民族独立,从人民政治地位、经济文化生活水平将不断提高,国家实力将不断增强等方面来理解。

2.想一想:右边是庆祝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签订,毛泽东宴请西藏客人时的照片。

照片中间是毛泽东,站在他两边的都是谁?第二课动脑筋1.中国人民志愿军当时能不出兵吗?提示:(1)课文中已经给了明确答案,就是中国人民必须对美国的侵略加以制止。

中国应该出兵援助,应该保家卫国。

对这个问题的探究应该使学生树立保家卫国、振兴民族的自信心。

(2)对这个问题的探究还应该使学生明白出兵不出兵是和国家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2.人们为什么称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提示:(1)中国人民志愿军有着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2)志愿军战士为保家卫国、支援朝鲜,赴朝作战,在战斗中英勇顽强,不畏艰险,许多战士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保卫了国家,也为国家为民族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

活动与探究1.观看:你看过《上甘岭》、《英雄儿女》等电影吗?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组织观看这些电影。

提示:(1)在看这些影片的过程中,感受志愿军战士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2)写一篇观后感,在观后感中谈一谈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

2.朗诵会:朗诵《谁是最可爱的人》等歌颂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事迹的文学作品。

提示:在学完这一课后,可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演唱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朗诵《谁是最可爱的人》,演讲黄继光、邱少云的故事,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立志为祖国奋发学习争光的信念。

第三课动脑筋土地改革,为什么把地主家的土地分给农民?提示:这种封建土地制度是农民遭受剥削的总根子,它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精讲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精讲

表代表团抵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经过充分协商谈判,
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
和平解放西藏 方法协议》,西藏和平解放。
2.意义:
祖国大陆 取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第7页
提升点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意义 中 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做好了充分准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 治体制主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当初还不具备召 开普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条件下,担负起暂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 权重担,完成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使命,揭开了新中国历史 第一页。
天成立了!”毛泽东宣读了
中央人民政府
公告,宣告本
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唯一正当政府。
(2)随即,盛大阅兵式开始。 朱德任检阅司令员,
聂荣臻 任阅兵总指挥。人民海军和陆军部队在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乐曲
声中,以整齐步伐由东向西经过主席台;人民空军飞机编队飞过天
安门上空,接收检阅。3小时阅兵式结束后,举行了盛大群众游行。
》起暂
时宪法作用。
第3页
(2)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毛泽东 当选为中央人
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
席。会议决定改北平为 北京 ,作为新中国首都;以

义勇军进行曲
》为代国歌;以 五星红旗

国旗;采取公元纪年。会议还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

人民英雄纪念碑
,以表示对革命先烈崇敬和缅
第8页
提升点二为何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那时起,中国 社会各个阶层不停探索救国救民路径:农民阶级开展了太平天国运 动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开展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地主阶 级进行了洋务运动,他们最终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历史任务,都 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无产阶级先锋队中国共 产党成立后,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28年艰辛卓绝斗争,推翻了三座 大山压迫,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所以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 国。

八年级历史第一单元第1课试题与答案

八年级历史第一单元第1课试题与答案

配RJ版
第一单元 第1课
(3)“三十年以来”指的是从哪一年开始的?标志着中国 进入了什么时代?
时间:1919年。时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历 史 八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一单元 第1课
(4)“一千八百四十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从此,中 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事件:鸦片战争。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
历 史 八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一单元 第1课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召开: 1949 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 议在 北平 召开,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历 史 八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一单元 第1课
2.内容: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_中__国__人__民__
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
历 史 八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一单元 第1课
三、西藏和平解放 1. 1951 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 阿沛·阿旺晋美 为首 席代表的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达成《中央人民 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 藏 和平解放 。
2.意义:祖国大陆获得 统一 ,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同年,人民解放军进驻 拉萨 。
历 史 八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一单元 第1课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D.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历 史 八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一单元 第1课
【唯物史观】
3.(2022·东营改编)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
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下列哪一项内容是本次会
历 史 八年级 下册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时间地点:1949年7月,北平2、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背景: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3、中国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主要内容:①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

②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③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

④会议还决定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的缅怀。

4、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的影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充分准备。

二、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1、时间地点: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时,天安门广场2、历史意义:①(国内意义):开辟了历史新纪元。

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国际意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斗争。

3、如何理解“中华人民站起来了”?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从此摆脱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获得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人民从此政治上当家做主,经济上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国际势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三、西藏和平解放:1、背景: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人民解放军在解放西南各省以后,一方面向西藏进军,一方面力争和平解放西藏。

2、时间:1951年3、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第二课抗美援朝1、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2、抗美援朝的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3、抗美援朝的原因: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到新中国的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1)时间:1949年9月
(2)地点:北平
(3)会议的主要内容:a.通过了《共同纲领》;b.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c.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d.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e.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f.采用公元纪年;g.决定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2.开国大典
(1)时间:1949年10月1日
(2)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国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国际: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4.西藏和平解放
(1)时间:1951年5月
(2)标志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5.材料:三年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国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请回答:
(1)这段碑文现镌刻于何处?是谁撰写的?
答:现镌刻于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是毛泽东撰写的。

(2)“三年”指的是什么时期?
答:解放战争时期。

(3)“三十年”指的是什么时期?
答:新民族主义革命时期。

(4)“一千八百四十年”发生了什么事?它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鸦片战争。

中国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第二课最可爱的人
1.抗美援朝概况
(1)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
(2)军队: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3)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
(4)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

(学习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抗美援朝的意义:(1)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第三课土地改革
1.根本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时间:1950年—1952年底
3.土地改革重要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土地改革的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5.土地改革的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使人们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6.西藏的土地改革:1959年,西藏进行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民主改革,到六十年代初,废除了封建农奴主的土地所有制,实行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主人,西藏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7.封建地主所有制和农民所有制的区别
相同点:都是属于土地所有制。

不同点:a.土地占有者不同:封建地主所有制的土地占有者是地主阶级;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占有者是农民。

b.地主阶级与农民关系不同:封建地主所有制中地主阶级与农民之间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农民土地所有制中地主和农民一样参加土地劳动。

c.产品分配不同: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土地所有制中农民自己占有劳动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