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江西省南昌三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卷N

合集下载

江西省南昌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语文试题

江西省南昌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语文试题

江西省南昌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语文试题本次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二部分,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20分钟。

答题时,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共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翘.qiáo首裨.bì益擘.bò划锐不可当.dāngB.蚊蚋.nà侪.chái辈道行.háng 呼天抢.qiāng地C.肄.yì业霰.xiàn雪干.gàn犯教学相长.zhǎngD.胡诌.zhōu 皈.guī依神衹.zhǐ盛筵.yàn难再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蜉蝣接洽掉书袋故名思义B.縻系惊蛰破天荒曲指可数C.娇嗔梗阻白内瘴划地为牢D.谲诈遴选水龙头不为已甚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奇怪的是,虽然科学家们多少年来为这个定律的真正涵义绞尽脑汁,地球上各民族文化的民谚却早已悟出其中。

②我们既要百花齐放,丰富多彩,又要避免杂乱无章,相互减色;既要和谐统一,全局完整,又要避免千篇一律,单调枯燥。

这恼人的矛盾是建筑师们应该认真的问题。

③中国人的敢想敢干连西方人也要。

A.三昧捉摸望其项背B.滋味琢磨望尘莫及C.三昧琢磨望尘莫及D.滋味捉摸望其项背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以“和谐之旅”命名的北京奥运火炬全球传递活动,激发了我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也吸引了世界各国人民的高度关注。

B.柳永没有想到,姑苏的天空竟这般的蓝,蓝得仿佛只要一伸手,手指就会被染成蓝色。

C.长江水文局最新发布的水情分析指出,近年来长江流域出现了来水量严重偏少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天气因素所造成的,与三峡工程蓄水无直接关系。

江西省南昌三中高一语文第一次(10月)月考试题

江西省南昌三中高一语文第一次(10月)月考试题

南昌三中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试卷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字音,全正确的一项是()A、遏.制(è)戍.守(shù) 忤.视(wǔ) 百舸.(gě)B、河畔.(bàn) 瓦菲.(fēi) 叱.骂(chì) 团箕.(jī)C、氾.南(fán) 青荇.(xìng) 载.体(zǎi) 火钵.(bō)D、青苔.(tāi) 谒.之(yè) 匕.首(bì) 荡漾.(yàng)2、下列词语中,全对的一组是()A、盟约廖阔彷徨青荇B、朔风檐头班驳保姆C、长蒿自刎骨髓碧透D、笙萧颓圮凄清惆怅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毒胶囊事件是继三聚氰胺事件后又一起惊世骇俗....的丑闻,它再次给有关部门敲响了警钟:药品安全大如天,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B.在朋友的帮助下,两位翻译家终于得偿所愿,异地重逢,虽然时隔多年,但两人仍是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C.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前几年迅速崛起的快递行业中的大部分企业都已经转行或倒闭了,市场上只剩不多的几家平分秋色....。

D.从高铁、核电到“一带一路”,中国的国家战略已从韬光养晦....转变为“走出去”的负责任大国战略,中国正在为疲弱的世界经济贡献力量。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深刻的说明和详细的规定。

B.在古代,这类音乐作品只有文字记载,没有乐谱资料,既无法演奏,也无法演唱。

C.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D.由于改编者没有很好地理解原作的精髓,任凭主观想象,加入了许多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地减弱了原作的思想性。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一个有效应对粮食危机的战略性改变就是:____。

江西省南昌三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

江西省南昌三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

江西省南昌三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第Ⅱ卷(114分)四、(28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 (1)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4分)(2)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

(4分)(3)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

(4分)14.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正宫·塞鸿秋薛昂夫功名万里忙如燕,斯文一脉微如线。

光阴寸隙流如电,风霜两鬓白如练。

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①至今寂寞彭泽县。

注:①化用唐代灵沏和尚的诗句:“相逢尽道休官去,林下何曾见一人?”(1)这首元曲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其表达效果。

(4分)答:(2)这首元曲表达了怎样的主旨?请简要分析。

(4分)答:15.古诗文填空。

(8分)(1)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

(《诗经·氓》)(2),。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归园田居》)(3)桂棹兮兰桨,。

,望美人兮天一方。

(《赤壁赋》)(4),。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秋兴八首》)五、(3分)16.请简述刘禅乐不思蜀的故事。

六、(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

《活着的手艺》王往他是一个木匠。

是木匠里的天才。

很小的时候,他便对木工活感兴趣。

曾经,他用一把小小的凿子把一段丑陋不堪的木头掏成一个精致的木碗。

他就用这木碗吃饭。

他会对着一棵树说,这棵树能打一个衣柜、一张桌子。

面子要多大,腿要多高,他都说了尺寸。

过了一年,树的主人真的要用这棵树了,说要打一个衣柜,一张桌子。

他就站起来说,那是我去年说的,今年这棵树打了衣柜桌子,还够打两把椅子。

结果,这棵树真的打了一个衣柜、一张桌子,还有两把椅子,木料不多不少。

他的眼力就这样厉害。

长大了,他学了木匠。

他的手艺很快超过了师傅。

他锯木头,从来不用弹线。

木工必用的墨斗,他没有。

他加的榫子,就是不用油漆,你也看不出痕迹。

他的雕刻最能显出他木匠的天才。

江西省南昌三中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1

江西省南昌三中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1

江西省南昌三中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一.(每小题2分,共14分)1.下面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A寥.廓/聊.胜于无峥.嵘/症.结虬.髯/挥斥方遒.B颓.圮/蜕.化变质彳.亍/叱.咤荒芜./毋.庸置疑C漫溯./朔.风凛冽战栗./戍.卫瓦菲./缠绵悱.恻D给.予/济.济一堂凌侮./妩媚碾.米/辗.转反侧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雕花冰屑悉索荡漾星辉斑斓B浮藻丰华正茂逶迤东临碣石C篱墙忸怩不安青苔剑拔驽张D 咒语大偃河笙箫凄婉迷茫3. 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全国人大通过的《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在亿万人民心中树起..了一座光明与希望的灯塔。

B.长沙市首届邻里节会徽征集活动截止日期为4月10日,广大读者参与踊跃,关于..会徽的评选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C.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它造化得如此绮美:或如雨霁云散的晚霞,或如跳跃闪动的激光音乐,或如敦煌飞天的神女,令人叹为观止,引起你无限的迷恋、遐思、奇想。

D.人具有社会性和群体性,不能与世相隔绝,因而就要注意处理好人际关系,不要故意传播诽谤他人的风言风语....。

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环球音乐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张松辉也特地致赠一座非常晶莹剔透....的琉璃牛“丰藏”,期待属牛的张学友今年平安。

B.中饱私囊要挖空心思,为了防止东窗事发还要殚精竭虑....。

这样不仅很累,影响身心健康,还难免会招致牢狱之灾。

C.《答问》所答非《周刊》之所问。

为便于日后所议,特收存太平洋之《答问》。

立此存照,奇文共赏....。

以免日后所议无据。

D.昨日上午,本报记者赶赴事发地点进行探访,详尽的调查结果表明,这起骇人听闻....的“狗吃人”事件纯属谣言。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虽然中国女队有多场比赛从单局比分上看赢得并不轻松,但是整个尤伯杯赛事打下来一场未失、只丢两局的骄人成绩,足以证明在国际羽联新的21分赛制下已经领跑世界。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南昌市三中2015-2016学年高一第一次(10月)月考试试题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南昌市三中2015-2016学年高一第一次(10月)月考试试题

江西省南昌市三中2015-2016学年高一第一次(10月)月考试试题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字音,全正确的一项是()A、遏.制(è)戍.守(shù) 忤.视(wǔ) 百舸.(gě)B、河畔.(bàn) 瓦菲.(fēi) 叱.骂(chì) 团箕.(jī)C、氾.南(fán) 青荇.(xìng) 载.体(zǎi) 火钵.(bō)D、青苔.(tāi) 谒.之(yè) 匕.首(bì) 荡漾.(yàng)2.下列词语中,全对的一组是()A、盟约廖阔彷徨青荇B、朔风檐头班驳保姆C、长蒿自刎骨髓碧透D、笙萧颓圮凄清惆怅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毒胶囊事件是继三聚氰胺事件后又一起惊世骇俗....的丑闻,它再次给有关部门敲响了警钟:药品安全大如天,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B.在朋友的帮助下,两位翻译家终于得偿所愿,异地重逢,虽然时隔多年,但两人仍是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C.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前几年迅速崛起的快递行业中的大部分企业都已经转行或倒闭了,市场上只剩不多的几家平分秋色....。

D.从高铁、核电到“一带一路”,中国的国家战略已从韬光养晦....转变为“走出去”的负责任大国战略,中国正在为疲弱的世界经济贡献力量。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深刻的说明和详细的规定。

B.在古代,这类音乐作品只有文字记载,没有乐谱资料,既无法演奏,也无法演唱。

C.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D.由于改编者没有很好地理解原作的精髓,任凭主观想象,加入了许多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地减弱了原作的思想性。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一个有效应对粮食危机的战略性改变就是:____。

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1).pdf

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1).pdf

南昌三中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一项是( ) A. 鲰生zōu 悼念diào 箜篌kōng 婆娑suō B. 芳菲fēi 熬煎áo 莅临lì 沼泽zhǎo C. 攒射cuán 戮力lù 解剖pāo 皮辊gǔn D. 杯杓zhuó 主角jiǎo 雏菊chú 载人zài 2、下列词语中,全对的一组是( )A. 嫦娥 陨身 惶急 契约B. 旗竿 自缢 美姬 喋血C. 叱骂 咤异 桀骜 蓟北D. 窒息 踌躇 玉 自刎 3.3分) ①只有与国家和人民 ,把个人荣辱置之度外的人才会得到人民的口碑,得到人民的拥戴。

②元末农民起义以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制定了许多与发展生产 的政策。

③现在人们衣食住行处处离不开网络,互联网跟我们的生活真是 啊! A.息息相关 休戚相关 休戚与共 B.休戚与共 息息相关 休戚相关 C.休戚与共 休戚相关 息息相关 D.休戚相关 息息相关 休戚与共 4、下列名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上海和浙江在2014年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从2014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施,这批学生2017年参加高考。

B.4月11日,“秦火火”涉嫌诽谤、寻衅滋事一案在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开庭审理,表示自愿认罪,法庭并没有当庭宣判。

C.全面小康怎样建成?难点如何破解?这不仅关系全面小康的实现,更关系中国梦的奠基,是推进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

D.印度尼西亚国家搜救中心负责人在记者会上说,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初步显示,亚洲航空公司失联客机有可能已经沉入海底。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3分) 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 , 。

, , , ,经营好每一个今天就等于经营好昨天和明天。

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高一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高一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语文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1.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清晰(xī)热衷(zhōng)香皂(zhào)感恩代德(dài)B.道歉(qiàn)鲫鱼(jì)漩涡(xuàn)曲指一算(qū)C.活泼(pō)糊弄(hù)掠夺(lüè)天真烂漫(màn)D.反省(xǐng)削减(xuē)解剖(pāo)应运而生(yīng)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此次南太平洋台风登陆,福建省首当其冲....。

B.进入七月份,温度持续升高,天气真是炙手可热....啊。

C.老李参加聚会迟到了整整两个小时,让他的老朋友们觉得相见恨晚....。

D.王老汉又给自己的养牛场购进了300头牛,种类齐全,真可谓汗牛充栋....。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在古代,马匹的数量之多直接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和国家的存亡。

B.只要商家生产开发的是关爱孩子成长的商品,市场大门就会为他开启。

C.网上“晒旅游”本身是积极向上的,但要有度,不要有攀比或骄傲。

D.领导干部只有深入基层,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冷暖。

4.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2分)视野是衡量一个人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

所以,到了16岁左右时,年轻人得有点大视野。

①16岁之后,年轻人会进入一个视野拓展期,②16岁之前的孩子,眼中大多是孩子气的东西;③而随着高度的上升,视野会变宽。

④在这个阶段,你所看到、接触到以及思考到的,都将会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⑤这是16岁左右的年轻人所经历的一般过程。

A.①③②④⑤ B.②④⑤③① C.②①④③⑤ D.①②⑤③④5.仿照划线句子,在下面横线上写—句话,使之与前后文构成排比。

(2分)人生宛如漫长的河道,终能使细小的水流汇成汹涌的大江;,;人生宛如柔韧的丝线,终能使平凡的珍珠串成美丽的项链。

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pdf

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pdf

1.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一项是( ) A.虱子sī ) 浮藻zǎo) 彳亍chù) 斑斓lán ) B.颓圮pǐ) 冰屑xiè) 傧相 bīn) C.沉淀d iàn ) 凌侮(rú)遒劲(qiú)火钵bō D.笙箫shēng) 榆阴(yīn)bì) 瓦菲fēi ) 2.下面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遏止纽扣 ? ?沁园春凄婉 B.青荇叱骂卒起不意 ? C.寂廖 樊於期 冰屑悉索 D.沧茫怅惘书生气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美国国家安全局局长表示,“监控门”事件揭秘者斯诺登辜负了美国人民的信任,他的所作所为“对美国国家形象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

” B.我国全民阅读工作存在很多问题:未成年人阅读状况不容乐观、亟待改善,国民阅读公共资源和设施不足、分布不均衡,阅读内容良莠不齐。

C.要登台了,他将一把油纸伞——这种伞曾经出现在戴望舒的《雨巷》里——递过来,我不由惊叫起来:“呀!你从哪儿弄来的?” D.就在选秀、歌唱类节目泛滥电视荧屏之际,一些文化类节目已悄然兴起(如河南卫视“汉字英雄”、中央电视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

?A.走进白云观,庄致和见那道人骨瘦如柴,仿佛大病初愈的模样,却又目光如电,炯炯有神,心中不免暗暗吃惊。

B.入夜,月色溶溶,水天寥廓,我们或坐在树下谈笑自若,或坐在船上叩舷高歌,或立于小石桥上对月凝思。

C.他唾沫四溅地讲了半小时,话音刚落,站在他身边的几个人便拼命地鼓掌,其他的人,都噤若寒蝉,面面相觑。

D.那鼓声,如骤雨,如旋风,气势磅礴,震撼着你,使你惊异于击鼓人那瘦小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如此大的能量!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由于加强了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监控,该基地每年的无公害蔬菜的生产量,除供应本省主要市场外,还销往河南、河北等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古诗文默写。

①造化钟神秀,。

(《登飞来峰》)
②念天地之悠悠,。

(《登幽州台歌》)
③______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

(李清照《渔家傲》)
④__________,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心亭看雪》)
⑤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

(《教学想长》)
⑥夕日欲颓,。

(《答谢中书书》)
⑦善哉,善哉,__________,。

吾于何逃声哉?(《伯牙善鼓琴》)
⑧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__________,。

(《游山西村》)
⑨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__________,__________,岂他人之过哉?(《送东阳马生序》)
1.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问题。

(12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轨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

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他和我走到车子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过一会说:“①”我望着他走出去。

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②”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小题1】请结合语境,仔细斟酌父亲告别时说的两句话,并将序号写来。

(2分)
①处()②处()A.再见了,好好保重!B.我走了,到那边来信!C.进去吧,里边没人。

D.小心自己,注意安全。

【小题2】写出能表明上文所写事情内容的小标题:(2分)
【小题3】文中的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分)
父亲是个的人。

简要分析:
【小题4】“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一句中的“找不着”换成“看不见”,好不好,为什么?品味选文简洁质朴的语言特点。

(3分)
【小题5】下面对文章的感悟,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1分)A.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B.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C.子不养而亲不待。

D.爱是理解的别名。

1.疑人窃履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

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

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遂与之绝。

逾年而事暴,友人踵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以疑子,吾之罪也。

请为以如初。


【小题1】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提供的主要义项,为下面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2分)
①友人来过( )A.走过,经过 B.胜过,超越 C.错误,过失 D.访,探望
②逾年而事暴( )A.暴露,显露 B.凶恶残酷的 C.突然 D.欺凌,损害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
(1)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2)吾不能知子,而缪以疑子,吾之罪也
【小题3】联系全文,你认为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加以评价。

(2分)
2.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孙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长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不记人过
吕蒙正相公,不喜计人过。

初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

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皆服其量。

【注释】①吕蒙正(944-1011):宋代政治家。

②参知政事:官名,副宰相。

③朝士:朝中官员。

【小题1】下列句中“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2分)A.蒙辞以军中多务B.先帝不以臣卑鄙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以其境过清【小题2】解释下列加线词的意思(2分)
⑴但当涉猎()⑵蒙乃始就学()
⑶与蒙论议()⑷卿今者才略()
【小题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小题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

(2分)
(1)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佯:⑵悔不穷问穷:
【小题5】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

【小题6】从吕蒙正的言行中,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1.阅读王维的两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8分)
【甲】田园乐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乙】田园乐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①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②。

【注】①落落:松高貌。

②衣冠:士大夫的穿戴。

【小题1】甲诗在写景上有何特色?乙诗中“夏寒”应如何理解?(4分)
【小题2】这两首诗意境相似,都流露出诗人相同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4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50分)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今天,我们周围的各种声音不绝于耳,我们身边的大小事接连不断。

可是,哪一种才是真正牵动你心灵的呢?是校园的铃声,
还是窗外的雨声?是身边的小事,还是国家的大事?或者……请以“牵动心灵的声音”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