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二年级语文下《木兰从军》教学设计之二
苏教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12 木兰从军》教案_2

《木兰从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理念】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凭借教材,透过文字,感悟字里行间的情,明白其中的理,是阅读的基本规律。
评词析句,感悟诵读,以教材之情激发学生之情,是阅读教学的必然选择。
阅读本是个性化的行为。
本课中,我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把读、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得以体现和发展,真正体现课堂教学的动态效果。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继续增强言语交际与表达水平的培养与训练,展开想象,说说木兰是怎样说服她的家人的。
过程与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引导想象,讨论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花木兰尊老爱幼、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体会木兰当时的英雄壮举。
2.引导学生想象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集体认读、巩固。
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赫赫战功胜利回乡英勇善战文静俊美2.这些词语都是形容一个人的,你们知道她是谁吗?板书:花木兰3.今天,我们再次走进《木兰从军》,齐读课题。
二、精读第二自然段,感受木兰为国为家的英雄形象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人们称花木兰为什么?(女英雄)人们为什么称木兰为女英雄,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走进花木兰,读文章第二自然段,你从哪句话看出木兰是一位女英雄?出示:“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理应”换一个词是什么意思?“分忧”是什么意思呢?1.当时木兰的“国家”和“小家”都分别遇到了什么困难呢?出示:自主学习:“请同学们再次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想想此时木兰的‘国家’和‘小家’分别遇到什么困难?边读边用‘——’画出相关句子。
”此时,木兰的“国家”遇到了什么困难?(学生回答)出示:“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
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
”师配图介绍木兰从军的时代背景。
二年级语文《木兰从军》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习花木兰尊老爱幼,自信自强,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想象木兰说服家人 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学习木兰为国家分忧的品质。
教学准备:课件
教 学 流 程
个性修改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测读句子。
二、学习新课
1、自由读课文开头的时间、人物、布景、开幕四个部分的内容,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大家都有这样一个疑问,既然当时的社会不允许女的从军的,而花木兰为什么还要去呢?请大家尽情的朗读课文,大胆的说说。学生读课文交流。
3、请小朋友找出花木兰为什么要代父从军的句子,再大声的读几遍。
பைடு நூலகம்4、指名读。
敌人侵犯我们的国家,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
8、教师配乐朗诵:木兰终于说服家人,告别了家乡和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历尽千心万苦,到了战场。
9、观看战场上的片段,你觉得木兰在战场上怎样?
英勇善战英姿飒爽
三、总结
请你们用一句话说说你认识的花木兰。
表演朗读。
作业:
1、课后搜集女英雄的故事。
2、和家人表演。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是啊,情况多么危急,我们应该起来反抗。
5、当木兰知道父亲接到从军的命令,她心情怎样呢?她是怎么想的呢?
请大家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学生交流,板书:为国为家
6、如果你们是木兰的家人,你们同意木兰从军吗?为什么?
木兰是怎样说服他们的?
学习小组分角色朗读。
小组表演。
评价,学生再次表演。
7、小组表演木兰从军这一片段。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木兰从军》教案设计(通用13篇)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木兰从军》教案设计(通用13篇)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木兰从军》设计篇1一、教学要求: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木兰爱亲人、爱国家和勇敢、刚毅的优秀品质。
二、:(一)导入1、师:在课下老师了解到许多同学喜欢听故事,今天我就请一位同学把《木兰从军》的故事给大家讲一讲,好不好?2、学生讲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大声读课文。
2、师:花木兰给你留下什么印象?3、学生思考发言。
(三)再读课文,阅读理解,指导朗读1、师:你最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
能说一说理由吗?2、学生自读喜欢的段落。
3、师生交流,生生交流。
学生朗读,说理由。
教师相机指导朗读,出示课件并板书。
第二段联系《》中的“首孝悌”,注意体会木兰的“思想矛盾,心情复杂”,读出木兰最初的矛盾和做出决定后的坚定、果敢。
第四段联系唐诗《从军行》、《出塞》、《凉州词》引导学生构想木兰在战场上的英勇善战。
第五段中,教师点拨:如果你是和木兰出生入死十二年的将士,看到一身女儿装的花将军,你会是什么表情?为什么惊呆?后来又是什么心情?为什么佩服?引导学生带着既惊讶又佩服的感情读。
1、按照板书梳理木兰的成长过程。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指名读课文,同学评价。
(四)引导评价,鼓励多角度思考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五)拓展1、你还知道我国历还有哪些女英雄?2、花木兰这个女英雄的形象,深得大家的喜爱。
大家通过各种形式来传唱、歌颂她。
下面我们来听一听由豫剧演员常香玉演唱的豫剧《花木兰》选段。
(播放豫剧《花木兰》)3、这篇课文是由我国北朝时期民歌《木兰诗》改编的,在课下有的同学找了资料,许多同学已经会读了,下面我们就来读一读《木兰诗》。
(出示《木兰诗》课件)(六)选择性作业1、喜欢《木兰诗》吗?那就背一背吧!2、搜集女英雄的资料,开一个小小故事会。
3、把花木兰的故事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4、喜欢唱歌的同学学一学豫剧《花木兰》吧!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木兰从军》教案设计篇2Ⅰ、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木兰从军》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木兰从军》教案《木兰从军》教案【一】一、导入揭题1、小朋友,自古以来,我国涌现了很多让人们千古传颂的英雄豪杰,你能给大伙儿介绍一个吗?2、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古代的大将军,她的名字叫花木兰。
3、小朋友,你们知道花木兰和你们刚刚说的英雄有什么不同吗?(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你们刚刚说的英雄中女的很少?)4、我国古代男尊女卑,男的可以当兵,女的却不能从军。
那么花木兰怎么能去从军的呢?5、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一同来学习第12课——《木兰从军》二、初读感知(一)练读1、请小朋友们先自己读一遍课文,注意将生字的字音读准,读完后标好自然段。
2、与同桌轮流读一遍,注意将句子读通顺。
3、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再读一遍课文,注意要将课文读正确、流利。
(二)检查1、出示生字词。
名字征兵胜利朝廷年龄理应说服年老多病焦急万分赫赫战功英勇善战文静俊美2、多音字。
燕子燕山将军将士3、课文一定也能读好。
(1)齐读第一段,师评。
(2)指名读第二段,自评。
(3)指名一组读第三段,其他生评价。
(4)男生读,女生评。
4、解决问题。
小朋友们课文都读通顺了,那么刚才的那个问题能解决吗?花木兰怎么能去从军的呢?——女扮男装三、精读第一、二自然段(一)小朋友们真聪明,那么花木兰为什么要女扮男装去从军呢?1、请你们自己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再说给同桌的小朋友听。
2、指名交流体会。
(恩,小朋友们说的都不错。
)3、花木兰所处的南北朝时期,时局动荡,战争频繁。
(经常发生战争)。
《木兰从军》教学设计

《木兰从军》教学设计《木兰从军》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体会花木兰爱国爱家的英雄品质。
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小朋友们,老师很想知道你们长大了想干什么,能告诉我吗?指名说。
有没有想过成为一名英雄?什么样的人才算是真正的英雄呢?指名说。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中国古代的英雄。
她的名字叫——板书:木兰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木兰从军》。
二、品读课文1、首先请一位小朋友读第一节。
指名读。
你读懂什么了?指名说。
(木兰是一位女英雄)思考:文中哪些字、词、句让你觉得她是一名英雄?轻轻读读课文,边读边想,遇到重要的地方可以划下来,多读几遍。
生自读课文。
2、汇报交流。
(依学生回答随机进行)小朋友们,大家都想做英雄,其实,那些大胆发言,勇于说出自己想法的同学就是课堂上的小英雄,谁先来说。
(1)、随机出示: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
,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读一读,想一想,木兰在渡黄河,过燕山是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从军很辛苦,路途艰难,但木兰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勇往直前。
终于来到了战场。
战场上的木兰是什么样的呢?请看图,你看到了什么?还想到了什么?指名说。
她跃马提枪,驰骋沙场,英姿飒爽,奋勇杀敌,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她是一位真英雄!谁来读一读。
(适当点评)。
齐读。
(2)、正是在像木兰一样英勇的将士的努力下,战争结束了。
回到家乡的木兰有什么变化呢。
指读第4节。
再见木兰,将士们什么反应?指名说。
你从哪些词能读出惊讶的感觉?(“才”、“竟”)。
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这么惊讶?(这更说明木兰在战场上表现的英勇,决不逊色于男儿)将士们仅仅是惊讶吗?(还有敬佩)自由练读。
指名读。
(3)这样一位文静俊美的姑娘为什么要女扮男装呢?再读课文,思考。
指名说。
出示:“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理应”什么意思。
12木兰从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2木兰从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2课《木兰从军》第二课时。
【学情分析】针对二年级孩子的年龄和学习特点,在阅读教学中,要把朗读作为学习课文最有效的方法,在朗读的基础上体会课文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通过关键词语的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3. 学习花木兰爱国爱家、勇敢顽强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抓住关键词句反复诵读课文,体会花木兰身上爱国爱家、英勇顽强的优秀品质。
【教学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1、读课题,谈人物。
2、复习认读词语。
二、赏读第二自然段,感受木兰爱国爱家之情。
1. 自读课文的第二段,思考:花木兰为什么要从军2. 出示句子“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①理解“理应”和“分忧”词义。
②思考:国忧有哪些家忧有哪些(一)理解国忧1、国之忧是什么2、理解“紧急”的意思,国家会在什么情况下下达“紧急”征兵文书啊3、想一想:假如战争彻底失败了,将会有是什么后果4、小结:如果此时此刻,战场上没有我们的士兵在打仗,行不行(二)理解家忧1、思考:木兰担忧什么2、此刻她的心情怎么样3、小结三、品析课文留白处,丰富人物形象1、说话训练:父亲说:“木兰呀!你是女孩子,怎能去当兵呢,还是我去吧。
”木兰拉着父亲的手说:“。
”弟弟说:“姐姐,我是男孩子,应该我去!”木兰摸着弟弟的头说:“。
”母亲说:“木兰,我真怕你遇到危险,要不我们跟朝廷说说,我们都不去了!”木兰说:“。
”2、花木兰就这样女扮男装去了战场,此时此刻,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木兰呢四、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瞻仰女英雄的风采。
1、指名读第三节“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
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2、请学生圈画表示动作的词,从中你读出了什么3、小结:别看这四个字,却活生生地给我们展现了木兰勇敢顽强的女英雄形象。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木兰从军2苏教版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
2、学写生字“将、胜、利”,联系上下文了解“紧急、焦急”的意思。
3、品读关键词句,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
教学重、难点:品读关键词句,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
教学时间:第二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播放评弹《木兰辞》一、直接导入:齐读课题:《木兰从军》二、复习巩固:文静俊美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板书:姑娘英勇善战赫赫战功胜利回乡板书:英雄引:花木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读课题。
三、精读课文:过渡:花木兰为什么要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呢?板书:替父从军。
下面我们来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找找原因。
1、学习第二自然段。
A 为国分忧问:什么急?(军情急、时间紧)指名读。
B 为家分忧问:急什么?指名读。
追问:父亲能上战场吗?弟弟能去吗?指名读。
随机出示: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指名读过渡:两个急字,体现了木兰为国为家分忧的决心。
如果你是花木兰,你会怎么做?点击PPT,出示:她说服了亲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为什么要女扮男装?直接去不行吗?但是家里人还是会担心的,于是木兰决定说服亲人。
小朋友们,现在你就是那个聪明的、为国为家分忧的花木兰了,你会怎么说服亲人,让你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呢?)创设情境:说服亲人。
C 齐读第二小节2、学习第三自然段引读:木兰就这样,告别了——A 出示木兰图:你觉得木兰怎样?读。
考考大家会不会用准动词。
()篮球()足球()毽子()皮筋()笛子()钢琴读出短句的节奏美与整齐美: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
B 出示黄河图:黄河波涛滚滚,万马奔腾,让人胆战心惊,指名读。
读出坚定的决心。
C 出示燕山图:燕山连绵起伏,高耸入云,指名读。
读出征途的艰险。
D 连起来读。
过渡:木兰终于来到了(前线)。
在多年的征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板书:立下战功。
立下赫赫战功的花木兰被封为花将军。
二年级语文下册《木兰从军》教学设计2 苏教版

木兰从军备课时间: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重点:1、复习部首查字法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教学难点:1、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发展学生的想像力,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教学方法:情境法、合作法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录音机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
教学进程:一、谈话导入。
1 、同学们,有没有看过电影《花木兰》,那你们知道花木兰是谁吗?2、出示花木兰出片,告诉学生她的名字叫花木兰,今天我们要学习花木兰的故事。
3、同学们,你们已经预习了课文,那谁能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花木兰》,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呢?4、板书课题,齐读、4、解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5、花木兰为什么女扮男装去从军呢?同学们读读课文,就可以找到答案了。
二初读课文1、自己小声轻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
2、标出自然段小节,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3、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三、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课文中生字。
(1)、自由轻声读。
(2)、你觉得这课中哪些字的读音,我们要特别注意?注意什么地方?(3)指名认读生字,分析难读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4)、教学2个多音字“将”读第一声时可组哪些词?指名举例。
如:将来、将要、将军。
读第四声又可和哪些字交朋友?如:干将、将士、大将。
“燕”读第一声时用法很少,如“燕山”、“燕国”及表示人姓的时候用到。
读第四声很多,谁来说说?(4)、指名读,齐读生字词。
四、指导描红写字。
1、出示生字,分析字形。
2、自编儿歌,记住字形。
3、教师范些,学生描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资料】二年级语文下《木兰从军》教学设计之二
师述:这节课老师给小朋友们提个要求,我们要做到8个字尽情地读,大胆地说能做到吗?上节课我们一起完成了这两个任务:1、自由读课文。
要求:不添字、不丢字、字字入目、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练习朗读课文。
要求:注意标点的停顿、边读边思、体会词语。
这节课我们还要在原来朗读的基础上,完成另一个任务:
3、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读得最好。
规则:(1)选自己最喜欢的一小节读。
(2)当第一位同学读好后,你可以向他提出挑战。
(3)每小节选出一位冠军,为我们示范读。
二、精读课文
(完成规则中的1、2两条后,选出四位冠军上台)
1、请读第二小结的冠军选手示范读:
提问:你着急这个词读得特好。
你能告诉同学们为什么这么读吗?花木兰为什么着急?(你可以请好朋友帮忙)
师述:是啊!朝廷下达了紧急文书,父亲年纪大了,又有病,不能打仗。
弟弟年幼,还不够当兵的年龄。
真是火烧眉毛,着急万分,于是花木兰毅然决定(出示卡片)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但其中又经过不少曲折,她一一说服全家人。
(课堂表演:老师演木兰的父亲、弟弟、母亲。
学生演花木兰。
看看你们怎样说服我。
)
这位同学不但读得好,而且说得更好。
老师把这张卡送给你,你愿意把上面的字读给同学听吗?(尊老爱幼)就因为你把握了木兰尊老爱幼这一点,你才会读得这么好。
我们女同学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份情感。
(女同学读)
2、过渡:木兰收拾好行装告别了家乡和亲人,我们请这位同学为我们读。
仔细听他读得好在哪里?
出示句子:
花木兰告别了家乡和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
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学生找出读得好的地方:披跨渡过赫赫战功
(师范读,指名读。
)
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要这么读吗?(告诉我们这条路很长,而且很艰难,从军是很辛苦的,但木兰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勇往直前)
配乐朗诵:你听,万马奔腾;你看,硝烟弥漫;瞧
(出示图片1)她跃马提抢,驰骋沙场,英姿飒飒,奋勇杀敌,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那是因为她热爱祖国。
(请刚才读这一段的同学,把热爱祖国这个词读给同学听。
)
齐读这一段。
(让我们一起学一回英姿飒飒的花木兰)
3、过度:仗一打就是十二年,父母盼儿归整整盼了十二年哪,木兰总算胜利回乡了。
(请读第四小节的同学读)
出示句子:将士们前来探望她,这才发现,英勇善战的花将军,原来是位年轻的姑娘。
老师发现你这一句读得很好,但我有一个小小的问题,十二年,那么长的时间,怎么会没有人发现木兰是个姑娘呢?(出示图片2)
小结:是啊,正是因为战火不断,马不停蹄更因为木兰是一个自信自强的女子。
虽为女儿身,却有男儿志。
(请学生读这个词)
自己有感情的读这一段。
4、让我们用一句话来赞一赞今天我们认识的这位花木兰。
出示:花木兰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读第一小节的学生读。
指名读第一小节。
齐读第一小节。
听了你们的赞扬,老师也想来赞一赞花木兰。
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你听嘹亮的歌声在回荡,让我们把女英雄的形象牢记心中。
5、齐读全文
三、布置作业
从古到今,女英雄不止花木兰一个,如穆桂英江姐等,课后请同学们收集女英雄的故事,讲给朋友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