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河津三中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 无答案
高三试卷语文-山西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三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在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我国古代大型生态水利工程之所以能经受住漫长历史和实践的检验,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保持满足人的需求与尊重自然规律之间的平衡,做到既保护自然又利用自然,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
福建省的天宝陂始建于唐代,这座集引水灌溉、排洪排涝和蓄淡拒咸于一体的大型生态水利工程,位于河流弯道下游河势较高处,既可拦蓄淡水,又可抵御咸潮上溯。
同时,利用弯道环流原理,水砂分离,引清水自流灌溉,在航运、引水、灌溉、泄洪、排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出顺应自然、因势利导的高超生态智慧。
这种生态智慧,集中体现在坚持整体性、系统性的自然观,将人与自然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来看待。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
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是要在合理利用、友好保护自然中获得自然的回馈,而不是无序开发、掠夺自然。
当然,自然界的运行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有阳光灿烂的日子,也有风雨交加的时刻。
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方面,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要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在尊重自然规律、运用自然规律中因势利导,努力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将消极影响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因素,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摘编自赵渊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生态智慧》)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
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2)(共14页)

高二上期12月月考试题语文一、选择题〔一共(yīgòng)12分,每一小题3分〕1. 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孝悌.tì敕.chì造庠.序xiáng 前倨.后恭jūB.畏葸.xǐ 跬.步kuǐ 手腕.wàn 徇.私舞弊xùnC.创.伤chuāng 逡.巡qūn榫.头sǔn 驽.马十驾nǔD.猿猱.náo 挑剔.tì修葺.qì锄櫌棘矜.qín2. 以下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A.凋蔽良莠殚精竭虑痴心妄想B.披靡通缉却之不恭精神焕散C.真谛松驰暴戾恣睢矫揉造作D.厮杀顷刻嘉宾满座两全其美3.以下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哪一项A.国外一些公司不明说裁员,而是给出几种让员工很难承受的“选择〞,使员工只得主动请辞,有人说这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B.“好人〞陈光标热心于慈善事业,虽然其作风高调,但是他的慈善基金确实帮助了方方面面的困难者,正是秉承了让“爱〞无所不至....的思想,他才成为那个最独特的“好人〞。
C.值得教育部高考HY组重视的是,高中学生的才能良莠不齐....,如何能让绝大多数同学进入适宜的大学深造,就成了当前不可回避的问题。
D.马航客机MH370失去联络后,马来西亚政府和HY方在披露信息方面不够及时,前后矛盾,这种首鼠两端....的做法,引起了中国民众的不满。
4.以下(yǐxià)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重新入主克里姆林宫的“新普京时代〞,普京能否实现“自我超越〞,从某种角度讲也是俄罗斯能否进入一个“新开展期〞的重要节点。
B.在今年自主招生的面试选拔中,对于沪浙苏以外地区的考生,同济大学主要根据联考笔试成绩为根底,择优确定自主选拔录取对象。
C.HY佛罗里州立大学的科研团队研究发现:吃西瓜对肥胖人群缓解高血压有益,可以减少心脏病在寒冷的环境下发作。
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12月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12月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说明:1.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在答题纸上。
3.答题纸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答题卡占后5位。
一、基础题:(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搠.(shuò)倒捧袂.(mèi) 连累.(lei) 俨.(yǎn)骖騑闾.(lǚ)阎扑地B.央浼.(měi) 墁.(màn)地睢.(suī)园万应锭.(dìng) 逸兴遄.(chu án)飞C.岑.(cén)寂付梓.(zǐ) 睇眄.(miǎn) 宿舂.(chōng)粮叨.(dāo)陪鲤对D.逋.(bū)慢糍.(zī)粑赍.(jī)发碧溪岨.(qú) 决.(xuè)起而飞2.下列各项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酒馔噩梦坍缩兴高采烈不落言筌B.滑稽玷辱尺椟交头接耳日薄西山C.踹水拮据幅射彤云密布门衰祚薄D.仓廒搭膊流苏解腕尖刀钟铭鼎食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具有扶助他人的热肠,做善事,行义举,从善如流....,这些美好的品德代代相传,直至今日。
B、这篇小说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南方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特别是把一批走出校门、献身革命的年轻人刻画得入木三分....。
C、我们不得不承认,大师们的作品也是参差不齐的,某些篇章语言繁冗乏味,格调低下庸俗,真让人不忍卒读....。
D、进入二十一世纪,网上聊天已成为人们交际的独特方式,然而,一些人尽管不懂语法,偏要卖弄文采,把一些意思相同的词语连用在一起,以至叠床架屋....。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钢格栅板征收14.5%的反倾销关税,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激起了中方的强烈不满,中方将美国商务部官员漏洞百出的言论公之于众,奇文..共赏..。
高二年级语文12月月考试题.doc

高二年级语文12月月考试题友情提醒: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自己的考号、班级和姓名。
3.所有答案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写在答题卷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抹.杀(mā)尸骸.(hài)否.极泰来(pǐ)长途跋.涉(bá)B.呕哑.(yǎ)喋.血(dié)长歌当.哭(dàng)汝识.之乎(shí)C.创.伤(chuàng)歆.羡(yīn)殒.身不恤(yǔn)桴.止响腾(fú)D.蹊.跷(qī)自诩.(xǔ)窗明几.净(jī)盛.以锦囊(ché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三顾矛庐寥落落寞和蔼可亲B.舞榭歌台屠戮糟践催眉折腰C.风餐露宿颓废喧哗云云众生D.冥顽不灵筹划分量忧患备尝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网吧迷上网络游戏后,吴晓便把“作业”二字抛在了脑后,掉书袋...、抄作业的现象时有发生,学习明显退步。
B.如果日本政府将中国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
C.美国态度或明或暗地反对解除对华武器禁售令,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要阻隔..大陆与台湾统一。
D.作为一名公安局长,任长霞并不掩饰她爱动感情的一面。
泪为民而流,情感出于至诚..,可歌可泣;情为民所系,长霞堪称楷模,精神永存。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媒体认为:有NBA打球经历的王治郅的回归,将成为姚明的最佳搭档,他们二人将联手在今年的世锦赛和2008年的奥运会上给中国球迷带来惊喜。
B.原央视名嘴黄健翔在意澳之战的激烈评论引发了极大争议,这个事件影响到人们对足球评论员公正性的重视,“我们需要怎样的足球评论员”成为世界杯期间各国球迷最喜欢谈论的话题。
2021-2022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II)

2021-2022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II)(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分值:150分)一、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短文,完成1—3题。
通过一些历史考古出土的实物和史籍资料记载,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在遥远的仰韶文化时期便开始制作麻纤维的织物服装,告别了以兽皮树叶遮体的原始状态,从而进入到以手工为主体的服饰文明的时期。
进入阶级社会之后,早期的奴隶主们为了自己的江山社稷,将包括服饰在内的一切生活要素都政治化、等级化和伦理观念化,将服饰纳入巩固政权和统一思想观念的组成部分,并以“礼”和“法”的形式来约束人们对服饰的理解和使用,使穿衣戴帽被紧紧地笼罩在政治的光环之下,所以,对服饰的选择不再是个人喜好的自由天地。
再加上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意识和文化观念的超稳定状态,使得服饰并没有因为一顶顶王冠的易主而有所改变,反而成为历代王朝竭力继承的传统,对中国传统服饰美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更多的历史阶段上,看到的是民族大融合、生产力水平的改变、尤其是社会文化思潮对服饰的发展变化都有所影响。
不管是赵武灵王迫于军事压力不得已而为之的“胡服骑射”,还是个体意识觉醒后带有反叛意味的魏晋士人的着装习惯;不管是政治开明、民族文化交融时期盛唐服饰表现出来的空前解放,还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人的消费欲望被激发出来并转化为智慧与行动之后,人们在服饰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巨大创造与革新能力,都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服饰在发生、发展过程中那种跌宕起伏的力度和张力。
实用文档与西方传统服饰受宗教的影响所产生的结果不同,我们的祖先在创造和解释服饰现象时不是遵循神的意志,而是更多地考虑前人的意志,追求所谓的“正宗”与“正名”。
虽然他们也不断地吸收先进的材料和工艺,随着时代的发展更新服饰的制作方法与装饰项目,但是,由于基本款式是祖上制定的,属于正宗所在,因而历代统治者都不敢有所违背和改易,并以服饰制度的形式告诫世人在穿衣戴帽上必须遵从古制,因此这就导致了中国传统服饰也具有超稳定的特点。
2021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语文 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语文含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A.亵渎./赎.罪孝悌./涕.零遛.鸟/溜.达戛.然而止/弃甲曳.兵B.悼.念/泥淖.伺.候/伺.机昭.告/诏.令濒.临绝境/捷报频.传C.镣.铐/瞭.望猿猱./杂糅.蜕.变/兑.现不可估量./量.体裁衣D.旋.风/旋.涡狙.击/诅.咒牛虻./氓.隶义愤填膺./真赝.难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山巅桑葚建树祸起箫墙白头偕老B. 磐石肤浅萎缩繁芜从杂至理名言C.缔造家具九州万不得已浅尝辄止D.枷锁攀援压榨作客他乡遥遥欲坠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次第:光景)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乘:登上)B.锦瑟无端..五十弦(无端:不知原因)秋月春风等闲..度(等闲:轻易)C.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风情:风采神情)低眉信.手续续弹(信:随便)D.扪参历井仰胁息..(胁息:屏住呼吸)梦啼妆泪红阑干..(阑干:纵横的样子)4.下列选项中与例句的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A.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D.将子无怒,秋以为期5.下列诗句中划横线部分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B.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C.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D.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6.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夏日西斋书事》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2分)()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满庭鸟迹印苍苔。
A.只道林间无人至 B.小院地偏人不到 C.门巷深深过客稀 D.寒气偏归我一家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与韩荆州书李白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III)

1.本次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50分。
2.将单选题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笔答题用黑色签字笔(中性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区间内,不能超出答题区间。
3.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
卷Ⅰ(单选题共42分)一.基础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计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连累.(lěi)仓廒.(áo)糍粑..(cí bā)精髓.(suǐ)辖.制(xiá)服侍不暇.(xiá)B.尺牍.(dú)央浼.(miǎn)穹.窿(qióng)坍.缩(tān)懿.范(yì)不落言荃.(quán)C.辟.易(pì)矍.然(jué)精悍.(hàn)屏.息(bǐng)捧袂.(mèi)黄梁.一梦(liáng)D.仇雠.(chóu)尚饷.(xiǎng)斫.轮(zhuó)梏.扑(gù)棨.戟(qǐ)叨.陪鲤对(dāo)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项是()①风华绝代女子,锦心绣口....文章。
《才女文章》收录了10位作家61篇文章。
主要选择的是能够体现女性独特视角的作品。
②江时学当天表示,欧洲一体化不是金瓯无缺....的,但欧盟的改革还没有真正起步,尚未取得成效,英国就“说了再见”。
③同样都是携款外逃,有人花钱买岛,有人却落拓不羁....。
今年4月,中央纪委网站登载了外逃腐败分子忏悔录,以作警示。
④女子3大球缺关注,收入与男子判若云泥....。
这已不是一两天的问题了。
⑤流金铄石....,避暑纳凉只能待在空调间吗?显然不是,在南京,想要纳凉,还有一个较好的选择,那就是防空洞。
⑥演播室里于丹老师口若悬河,坐而论道....,在她面前,“大哥”成龙倒像个小学生,单手托腮仔细聆听,完全被折服。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⑤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些地方企业和民营企业的领导通过各种手段、各种形式,进入了低品位油井的开采乃至勘探领域,成为权力寻租的温床。
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II)

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II)一、选择题(21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A.当社会各阶层人士都为受灾的同胞慷慨解囊时,这位据说身价过亿的富豪却细大不捐....,引起了大家的不满。
B.在全省经济发展座谈会上,李教授的讲话直击时弊,同时又颇具前瞻性,对于当前经济工作而言,可谓空谷足音....。
C.云峰社区餐厅明天将开始营业,消息传出,社区居民口耳相传....。
以前他们到最近的餐厅都要步行半个多小时,现在出门走几步就能吃上饭了。
D.有些大学毕业生不能正视自己的问题和追求,不能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因此有人指责他们百无一能....。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纪录片《牡丹》将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和洛阳电视台联合摄制完成;日前双方的各项准备工作正有序展开,相信不久我们就可以看到一场有关牡丹的视觉盛宴。
B.中华“春节符号”经过历时一年的全球征集,终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发布,但如何让它真正成为代表春节的符号,有关方面还要认真思考。
C.小说《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去世之后,无数异国他乡的读者为之黯然,短短几天时间,全球众多报刊登载了大量的缅怀他的文章。
D.电视剧《离婚律师》围绕着“相信爱情,经营婚姻”为主题,讲述了两个原本不再相信爱情的离婚律师最终走进婚姻殿堂的故事。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当代艺术博物馆今日举办名为“风物”的展览,展出了几位画家、摄影师的作品。
,。
,,,,能启发我们发现身边的奇景和诗意。
①因此无论多么微不足道的事物都可变成艺术主题②展出的作品大部分都体现出“细节带出重点”的风格特点③彰显出艺术独具的神奇力量④作品展示的都是他们在美国南部腹地、新西兰北岛旅行时留下的记录⑤内容从自然环境、建筑、各类标志,到人物、室内布置,覆盖面很广⑥而且带有叙事意味,每件作品都像日常世界的一个短篇故事A.②⑥⑤④③①B.②③①④⑤⑥C.④⑤②①⑥③D.④⑥⑤①③②4.下列各句中全都含通假字的一组是()(2分)①技盖至此乎?②善刀而藏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津三中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失之毫厘,差之千里B.罔罗天下放失旧闻C.辅拂股肱之臣配焉D.以拾遗补艺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司马氏去周适.晋而子迁适.使反B.泽流罔.极罔.疏则兽失C.孙子膑脚,而论.兵法每与臣论.此事D.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以.达王事而已矣A.在赵者,以.传剑论显B.以.其地为河内郡C.垂空文以.断礼义D.汉兴以.来,至明天子4.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易:看不起B.夺其军,可.四千余人可:大约C.欲止.宫休舍止:居住D.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卒:同“猝”,突然5、下面加点的虚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系颈以.组B.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C.诸将过此者.多,吾视沛公大人长者D.高祖因.狎侮诸客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因.张良遂略韩地车睘辕6、下列各句不属于倒装句式的一项是()A.尚不觉寤而不自责B.与籍避仇于吴中C.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D.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二、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
(共16分)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
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后,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后。
项羽之卒可十万。
淮阴先合,不利,却。
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
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
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
鲁为楚坚守不下。
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
遂以鲁公号葬项羽谷城。
还至定陶,驰入齐王壁,夺其军。
正月,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
汉王曰:“吾闻帝贤者有也,空言虚语,非所守也,吾不敢当帝位。
”群臣皆曰:“大王起微细,诛暴逆,平定四海,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
大王不尊号,皆疑不信。
臣等以死守之。
”汉王三让,不得已,曰:“诸君必以为便,便国家。
”甲午,乃即皇帝位氾水之阳。
高祖置酒洛阳南宫。
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
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
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
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高祖欲长都洛阳,齐人刘敬说,及留侯劝上入都关中,高祖是日驾,入都关中。
六月,大赦天下。
未央宫成。
高祖大朝诸侯群臣,置酒未央前殿。
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
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殿上群臣皆呼万岁,大笑为乐。
7.对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孔将军、费将军纵.纵:出兵攻击B.示.鲁父老项羽头示:给……看C.乃即皇帝位氾水之阳.阳:水的北面、山的南面D.有功者害.之害:杀害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吾所以..失天下也..有天下者何②此所以③鲁为.楚坚守不下④此其所以为.我擒也A.两个“所以”不同,两个“为”也不同。
B.两个“所以”相同,两个“为”不同。
C.两个“所以”不同,两个“为”相同。
D.两个“所以”相同,两个“为”也相同。
9.下列对选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在垓下之战中,韩信率兵发动攻击,遭遇失利后退却,孔、费两位将军又出兵攻击,楚军失利,韩信这才乘胜进攻,汉军取得垓下之战的胜利。
B.刘邦取得垓下大捷后,乘胜平定楚地,回军定陶后,带兵进入韩信营垒,剥夺了韩信的兵权。
C.取得天下后,刘邦与臣下议论自己取得天下的原因,大臣们认为刘邦之所以取得天下,主要是他能厚待有功之人,“与天下同利”。
D.刘邦与群臣在未央宫宴庆时,刘邦为父亲祝酒,当众戏弄老父,显出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
10.翻译下列句子。
(10分)(1)大王不尊号,皆疑不信。
臣等以死守之。
(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1~15题。
(共16分)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
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
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1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何兴之暴.也暴:残暴B.陈涉首难.难:发难C.自矜.功伐矜:夸耀D.奋.其私智奋:振,这里是“极力施展”之意12.比较下列“之”“而”的意义和用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何兴之.暴也②谓霸王之.业③分裂天下,而.封王侯④尚不觉寤而.不自责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13.下面语句中,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①(羽)乘埶起陇亩之中②(羽〉放逐义帝而自立③(羽)身死东城④(羽)尚不觉寤而不自责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14.对选文评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司马迁认为项羽的功业表现在“非有尺寸,乘埶起陇亩之中”“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他的过失表现在他“怨王侯叛己”“自矜功伐”“不师古”。
叙事简要,极富概括性。
B.司马迁认为项羽的主要过错是“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且行文中含有责备与痛惜之情,使文章文情并茂。
C.这篇文章对项羽的一生作了总的评价,既赞扬了项羽的灭秦之功,又指出他“自矜功伐”等方面的过错,显示了司马迁评价历史人物实事求是的公正态度。
D.这篇文章对项羽一生的功过褒贬失当——褒多于贬,反映了司马迁对这位失败英雄的偏爱和敬重。
15.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
(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6~19题。
(共16分)于是论次其文。
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於缧绁。
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
”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
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
16.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于是论次.其文次:顺序B.孔子厄.陈蔡厄:遭受困厄C.厥.有国语厥:他D.退而深惟..曰深惟:著述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乃喟然而.叹曰②孙子膑脚,而.论兵法③是余之罪也夫.④夫.《诗》《书》隐约者A.两个“而”不同,两个“夫”也不同B.两个“而”相同,两个“夫”不同C.两个“而”不同,两个“夫”相同D.两个“而”相同,两个“夫”也相同18.下列对此段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司马迁的感叹表明,他对自己在武帝面前为李陵辩护一事深感后悔。
B.“身毁不用”的叹息表明,司马迁在遭祸前,还有著述以外的志向。
C.昔圣先贤发愤著述的故事,给了司马迁以巨大的精神动力。
D.司马迁列举古圣先贤的事迹,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他想像古圣先贤一样创立不朽业绩。
1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0分)(1)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
(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於缧绁。
(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只圆缺了一角,因此而不快乐,出发去寻找那失落的一角。
在寻找的过程中,它历经辛苦、艰险和失误。
但也因为缺了一角,它有了生活的目标,能够一路唱着歌去寻找。
还因为缺了一角,滚得不快,得到了意外的乐趣,例如有机会停下来和虫儿说说话,闻闻花香,让一只蝴蝶落在自己身上歇脚。
后来它找回了那失落的一角,却因此而失去了所有这些快乐。
当然,它终于明白了,决定放弃找回的那一角。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