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低温联合早期康复治疗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与护理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与护理

患 者 入 院后 常 规 给 予 以抗 炎 、 血 、 颅 内压 、 酸 等 对 症 止 降 纠 支 持治 疗 ,同 时 给 予亚 低 温 治 疗 ,降 温 采用 半 导 体 降 温 毯 ( N R — Q一 0 2 I0 6 2医 用半 导 体 降 温 毯 ) 。头 部 用 冰 帽 , 量 泵 输 入 冬 眠 I 微
可 比性 。
12 亚 低 温 治 疗 方 法 .
采用 S S 1. PS1 0统计软件处理 , 计量 资料 应用 c 验 , 检 计数资 料应用 X2 检验 , <O0 P .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 患者 均 在 发 病 后 3 ~6个月 按 C S标 准 评 定 效果 , 表 O 见 1 。两组 治疗 前 后 G S评 分 比较见 表 2 C 。护 理 干 预 组 的死 亡 率 明 显 低 于对 照 组 ( <0 5 , 发 症 主 要 包 括 消 化 道 出 血 、 部 感 P . )并 0 肺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在常规 给予抗炎 、 止血 、 降颅内压 、 纠酸等对症支持治疗后均应用亚低温治疗 , 根据是否实施护理干预措
施 随机 分 为 护 理 干 预 组及 对 照 组 各 4 0例 , 察 比较 两 组 的 护 理 干 预效 果 及 预 后 情 况 。结 果 护理 干 预 组 的 死亡 率 明显 低 于 观 对 照组 , 理 干预 组 的并 发 症 发 生 率 明显 低 于 对 照 组 ,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组 治 疗 后 的 G S评 分 均较 治 疗 前 明 显 提高 , 护 差 两 C 且 护 理 干预 组 的提 高 明 显优 于 对 照组 ,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结 论 亚低 温 治 疗 同 时辅 以一 系列 的护 理 干 预 措 施 可 以明 显 提 高 差

亚低温法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亚低温法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亚低温法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亚低温法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了34例门诊亚低温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亚低温法来治疗,观察记录所有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后第二周、第四周的颅脑损伤病变情况。

比较两组患者病变改变的差异性。

结果治疗组患者的颅脑损伤恢复改善情况明显段优于对照组。

25例存活,其中良好16例,中度残疾5例,重度残疾3例,植物状态1例,死亡9例。

死亡率26.5% 结论采用亚低温方法治疗颅脑损伤,唯有严格控制降温和复温,加强基础护理和监护,才能保证亚低温治疗的正常进行,同时也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护理技术的要求,主要包括如果防止颅内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可能性、降低此病致死率等等。

但采用此方法仍是当前治疗疗效显著的方法。

【关键词】亚低温脑损伤观察【中图分类号】r651.1+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8-023-03颅脑损伤是各种外伤中最严重的损伤,病死率一般为36.7%~64.48%[1] ]。

临床上开展的亚低温治疗是用药物和物理降温的方法将患者体温控制在33~35℃,在这种体温范围内,机体各器官功能基本正常,无严重并发症,而脑组织却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我们曾对3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亚低温治疗,而与采用常规治疗的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时,发现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较常规治疗效果显著。

现将护理情况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34例亚低温治疗组(以下简称亚低温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18~74岁、平均年龄40.5岁;gcs 3~5分18例、6~8分17例。

30例常规治疗组(以下简称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0~72岁,平均41.2岁;gcs 3~5分15例,6~8分15例。

2组病例常规检查差异均无显著性。

1.2 分组与给药方法将上述病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之后。

早期应用亚低温联合纳洛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

早期应用亚低温联合纳洛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
质量 。
【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 亚低温 ; 纳 洛酮 ; 早 期 【 中 图分 类 号 1 R 6 5 1 . 1 5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1 1 6 7 3 — 5 1 1 0 ( 2 0 1 3 ) 1 6 — 0 0 7 9 — 0 2
0 . 0 5 ) 。 见表 2 。
中 国实 用 神 经 疾 病 杂 志 2 0 1 3年 8月 第 1 6卷 第 1 6期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P r a c t i c a l Ne r v o u s Di s e a s e s Au g 2 0 1 3 , Vo 1 . 1 6 No . 1 6
重型颅脑损 伤是 常见 的严重 创伤 之一 , 病 死率 高 , 预 后 差, 虽然近 年 治疗 措 施 不 断 改进 和提 高 , 但 病 死 率 仍 高 达 3 O ~ 5O _ 1 ] 探 索 重 型颅 脑 损 伤 的 救 治 方 法 , 降 低 病 死 率 和 提 高 生 存 质 量 仍 是 目前 神 经 外 科 领 域 的 主 要 研 究 课 题 。 我院 2 0 0 6 — 1 2 —2 O 1 1 — 1 2 早 期 采 用 亚 低 温 联 合 纳 洛 酮 治 疗 重 型颅脑损伤患者 6 O例 , 取 得 良好 治 疗 效 果 , 现报告如下。

表1 2组 治 疗 效 果 比较
[ , 2 ( ) ]
1 资 料 与 方 法 评 分 比较 ( ± 5 )
1 . 1 一 般资料 选取 2 O 0 6 — 1 2 —2 O 1 1 — 1 2 在 我 院 接 受 治 疗 的 重 型 颅 脑 损 伤 患者 1 2 0例 , 男8 2 例, 女3 8例 ; 年龄 5 ~7 6 岁, 平均 4 2 岁; G C S评 分 3 ~ 5分 4 6例 , 6 ~ 8分 7 4例 ; 单 纯脑 挫 裂伤 1 9 例, 脑 挫裂 伤并 颅 内血肿 7 2例 , 单 纯 颅 内血 肿 2 3 例, 脑 干 损 伤 例 5例 , 弥 漫 性 轴 索 损 伤 3例 ; 手术 治疗 7 6例 , 非 手术 治 疗 4 4例 。按 照 治 疗 方 法 的 不 同 , 随 机 将 所 有 患 者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80例临床疗效观察论文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80例临床疗效观察论文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80例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研究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将80例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0例;治疗组给予亚低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总疗效。

结果治疗组患者总疗效率高达87.5%,明显高于对照组62.5%,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3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患者入院之后,立即建立通畅的呼吸道,脱水降颅压处理(甘露醇和呋塞米等),采用抗生素防治感染,止血处理和营养脑细胞等药物治疗;针对痰液较多、呼吸不畅的患者,经气管插管或者是气管切开,行吸痰或者是超声雾化吸入处理,在必要时呼吸机辅助或控制呼吸,保持患者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有效防治应激性溃疡;若患者有手术指征时,先给予手术治疗,待病情稳定之后再给予高压氧气治疗等。

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亚低温处理,内容包括:使用冰帽、电脑降温痰实施全身降温,同时再给予冬眠合剂,降温的速度控制在(0.5-1)℃/h,于(4-6)h内将患者的肛肠温度降低至33℃,当温度在(32-34)℃时,维持(5-7)d,在此期间,每2h检测一次患者的肛肠温度,且由专业的护理人员负责观察电脑降温痰的情况,避免患者出现冻疮。

患者停止降温之后,使用自然复温法,平均(10-12)h体温恢复至(36.5-37)℃。

1.4 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1.4.1 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均行心电图监护,主要观察其心率、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患者的肛肠温度,定期为患者做好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四项的检查,血气分析。

患者治疗的第二、四、六天ct检查头部,查看是否发生颅内血肿和脑水肿等情况。

1.4.2 疗效判定患者发生颅脑损伤3个月后采用cos[2]预后评分评断其疗效。

5分为恢复良好,4分为中度残疾,3分为重度残疾,2分为植物生存,1分为死亡。

1.5 统计学处理本文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处理,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亚低温疗法在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亚低温疗法在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理人员要关心爱护患者 ,给家属 以安全感 ,应鼓励他们树立信 心, 正确面对现实 , 积极配合 医生护士对患者的救治工作 , 尽快 使患者脱离危险期 。 向家属讲解亚低温治疗 的目的、 方法 、 预后 、 并发症的预防等 , 使家属了解亚低温治疗的一般知识 , 乐意接 并 受给患者实施亚低温疗法 。使患者早 日康复, 提高生活质量H 。
行 颅 内 血 肿 清 除 术 ,0例 行 颅 内 血 肿 清 除 加 去 骨 瓣 术 ,8例 2 1 未 行 手 术 治 疗 。 疗 组 3 人 院 后 或 术 后 开 始 亚低 温 治 疗 [ 治 0人 3 l ,
首先测试 患者 直肠温度并 记录 , 然后使 用冬 眠药 , 再启 动 降温毯。 每小时测体温 1 , 4 次 在 h内将患者体温降至 3 ~ 5C 2 3 ̄ , 连续使用 4 5 。 ~ d 如体温高于 3  ̄ 提示肌肉产 热可加大冬眠药 5C, 用量 。 如体 温持续下 降, 难以维持 。 往往提示患者 的病情危重 ,
注 : 20 0 8 , 0 0 X = .8 9 p> .5 o
I ̄ 患者体温调节至 3~ 5 准备好各种抢救器械 , : 电 OC, 23 ̄ C, 如 心 监护仪 、 吸痰器 、 呼吸机 、 救车 、 抢 心电除颤仪等随时准备抢 救。
43 体 温 的 观察 .
2 方 法
21 6 . 0例患者均行颅脑 C T检查 ,根据 G S 分伤后 昏迷时 C 评 间脑挫裂伤情况诊 断为重型颅脑损 伤 , 据病情需要 有 2 根 2例

l 1 _ 毒
维普资讯
| | : |
l | g 薯 | 誊 | 叠 嚣 ! | 蓐 警 冀 誊 _
|誊
亚低温疗法在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观察与护理探讨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观察与护理探讨
【 摘 要 】 目的 探讨亚低 温治疗重型颅 脑损伤 的临床疗 效和护理 措施 。方 法 5 3例重度 颅脑外 伤患者 随机
分为观察组 3 和对照组 2 。观察组 给予亚低温治疗 和相应护理 措施 , 0例 3例 对照组 给予 常规治 疗 。观察 比较 2组 的 存活率 、 内压(C ) 颅 IP 和格拉斯哥评分 ( C ) G S 。结果 00 ) .5 。结论 观察组 存活 率高 于对 照组 , 且观察 组治疗第 2 3 6天 IP均低 、、 C 于对照组 , 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 ( 差 P<0 0 ) 第 7天 及 治疗 1个月 后 G S均 高于 对 照组 , 异 有 统计 学 意义 ( .5 ; C 差 P< 亚低温治疗重型 颅脑损 伤患者疗效显著 , 治疗期间 的观察 与护理非常重要 , 可显著改善患者 的预后 。
to r u f 3 c s s O s r ai n g o p wa ie a e o l y oh r a t a me ta d t e c re p n i g me s r s frt e r l o p o a e . b e v t r u sgv n c r f g 2 o mi h p t e mi e t n n h or s o d n a u e ,o d r h c n r lg o p r c ie o v n in lt e a y 2 g o p e e o s r e n o a e h u i a r t fi ta r n a r su e o t r u e e v d c n e t a h r p . u s w r b ev d a d c mp r d t e s r v l ae o nr c a ilp e s r o o r v
( 0 0 )7dy n m nhat et et C oe e i e ta ecnrl o p P < .5 . o cuin Mi P< .5 ; asad1 o t f rram n G Ss rs r hg r hnt ot u ( 0 0 ) C n ls l et c w e h h og r o d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观察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观察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观察目的:探究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

方法:以2006年8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在神经外科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温对照组和亚低温组,各组人数均为32例。

亚低温组患者给予亚低温治疗,而常温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疗法。

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分布、年龄和疾病类型间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对生存患者的健康进行评估,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8)。

结论: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和改善预后有显著影响。

标签:亚低温;重型颅脑损伤;颅内压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mild hypothermia on treatment of severe head injury. Methods patients with severe head injury admitted to hospital were recruited to were subjects from August 2006 to October 2014. Them were divided into both normal temperature control group and mild hypothermia group,in which the number of people was 32,respectively. The patients in mild hypothermia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mild hypothermia approach,and patients in normal temperature with conventional method. Results distribution of six,age and disease type in two groups had no significant statistic (P>0.05). after six months,health in patients was evaluated,and no distinction between groups was found(P=0.018). Conclusions the treating of mild hypothermia to severe brain injury has influence on increasing the survival rate and recovery of patients.Keywords:hypothermia;severe brain injury;intracranial pressure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的一种常见病,但是使病情加重甚至于死亡的原因归因于继发的脑水肿、脑缺血缺氧等一系列损害。

亚低温治疗创伤性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亚低温治疗创伤性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亚低温治疗创伤性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和探讨治疗过程中亚低温治疗的价值和意义。

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选取60例于2010年7月-2015年7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观察资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选取亚低温治疗,而对照组患者选取开颅手术治疗,遵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进行治疗效果判定。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0.00%,植物人及死亡率为3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67%,植物人及死亡率为53.33%,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于创伤性颅脑损伤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选取亚低温方案治疗,能够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Abstract] Objective:To discuss and analyze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mild hypothermia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traumatic craniocerebral injury,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effect of the traumatic craniocerebral injury treatment.Method:60 cases with traumatic craniocerebral injury,which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0 to July 2015,they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each group of 30 cases.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mild hypothermia treatment,whil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surgical operation treatment.The treatment effect was determined by the Glasgow outcome scale(GOS).Resul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70.00%,vegetative and mortality rate was 30.00%,while total effective tar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6.67%,vegetative and mortality rate was 53.33%,curative effec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Mild hypothermia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craniocerebral injury can get very good treatment effect and reduce the risk of adverse events,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 Traumatic craniocerebral injury;Mild hypothermia;Surgery;Treatment effect創伤性颅脑损伤属于脑外科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往往症状比较典型,就诊时很多患者已出现意识模糊、暂时性失忆及神经系统症状,而且病情发展很快,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会严重的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式 、 运动训练 的强度和频率等 以及 C P O D康复训 练对患者 及其家属生活 的确 切影 响 等问题 还没 有 一个 统一 的结 论。
大 多 数 的 试 验是 以男 性 患 者 为 主 得 出 的 结 论 , 女 性 患 者 是 对
果还 显 示 中度 C P O D患 者 肺 功 能 的 改 善 较 重 度 患 者 更 明 显 ,
都 适 合 , 该 根 据 病 情 决 定 , 循 序 渐 进 中筛 选 适 合 康 复 训 应 在
练的患者 , 以免适 得其 反。这也 是 本研 究重 度 患者 较少 的
原因。
sn r.A epr r aeMe ,0 7,7 ( ) 52— 5 . ul y ma m JR siC iC r d 2 0 16 6 :3 55 t
[ ]中华 医 学 会 呼 吸病 学 分 会 慢 性 阻 塞性 肺 疾 病 学 组 . 性 阻 塞 性 2 慢 肺 疾 病诊 治指 南 . 中华 结 核 和 呼 吸杂 志 ,0 73 ( )8—1 . 2 0 ,0 1 : 7 [ ]刘 晓 丹 , 3 金宏 柱 . 性 阻 塞性 肺 疾 病 呼吸 功 能锻 炼 及 康 复 效 果 评 慢 价 . 科 护 理 ,0 0 8 3 :7 6 1 全 2 1 , ( ) 60— 7 .
p e e to fc r n co sr ci epumo a y ds a e:GOL x c t e r v n in o h o i b tu t l n r ie s v D e eui v
础 。所 以, 虽然深慢呼 吸训练方 便易 行 , 并不 是所有 患者 但
高 。因而对 于呼吸肌 无力并 缺乏 呼吸耐力 的呼 吸功能 障碍 者来说 , 锻炼易于疲劳 , 不易持续 重复练 习, 特别是对 心功能
偏 弱 者 或患 有 血 管 疾 病 者 更 不 适 宜 。其 次 , 度 C P 重 O D患 者
CP O D患 者 支 气 管 内压 下 降 , 气 时易 发 生 气 道 陷 闭 , 呼 出 呼 使 气 量 减 少 , 气 量 增 加 , 而 影 响 吸气 量 。 缩 唇 呼 气 可 提 高 残 进
否完全适应 , 也存 在疑 问。如何准确 的判定 C P O D康 复训练
的 效 果 也 没 有 统 一 的标 准 等 。 在 以后 的研 究 中 , O D康 复 C P 训 练 的 准确 处 方 、O D康 复训 练 的原 理 和 方 法 , CP 在肺 减 容 手
气道 内压 , 防止气道过早 陷闭, 使肺 内残气 更易于排 出, 增加
潮 气 量 , C 出增 多 J 使 O 排 。减 慢 呼 吸 频 率 , 改 善 吸 入 气 可 体 分 布 不 均 匀状 态 和 低 氧 现 象 , 高 气 体 交 换 的 效 能 。 锻 炼 提 后 肺顺 应性 增 强 , 肌 运 动 加 大 , 而 加 大 了 潮气 量 , 氧 血 膈 从 低 症 得 到 改善 。但 是 由于 重 度 C P 患 者 已有 明 显 的充 气 过 OD 度 , 不 可 能有 足 够 的 膈 肌 运 动 , 且 这 些 患 者 呼 吸 肌 已经 也 并 极 度萎 缩 、 维 化 , 为 呼 吸 肌 功 能 损 害 不 可 逆 性 的病 理 基 纤 成
『 4] Br ih Th r cc S c ey S a d r s o a e S b o i s o a i o it tn a d fC r u c mmi e n P l n - t t e o u mo a t y r Re a i tt n Pu n n r Re a i t t n Th r , 2 01, 5 h blai . i o h oa y h b l ai i o ox 0 6:
术、 肺移植患者的康复应 用效果 如何 等都将成 为研 究热点 。
C P) 复 治疗 作 为 一 种 对慢 性 肺 部 疾 病 有 效 、 花 费 、 创 O /康 低 无 的治 疗 方 法 将 存 我 国 以后 的肺 病 医疗 中扮演 重要 的角 色 。
参 考 文 献
[ ]R b F H r S Goa sa g rh i ns , aae e ad 1 aeK , ud . l lt t yf eda oi m ngm m,n b re o t g 年 1 第 7卷 第 3 1月 3
Mei ln oao f hn  ̄oe br2 1 , o 7N . 3 d — — a Invt— o C i N vm e.0 0 V 1 o3 c i — n a .
本 次 观 察 结 果 显示 , 吸 功 能锻 炼 后 , 功 能 中度 C P 呼 肺 O D
8 7—8 4. 2 3
呼 吸功 能 锻 炼 过 程 中 特 别 应 该 注 意 的 是 , C P 在 O D患 者 进行 呼 吸功 能 锻 炼 之前 应 做 必 要 的检 查 和 评 估 , 为 并 非 所 因 有CP O D患 者 都 适 宜 进 行 呼 吸 功 能 锻 炼 。 锻 炼 会 使 肌 肉 运 动 强 度 较 高 , 荷 加 大 , 肌 肉 收 缩 对 氧 气 及 能 量 的 需 求 增 负 使
CP O D康复训练尽管 已对临床工 作产生 了很大影 响, 但
是 对 它 的 研 究 时 间 不 长 , 存 在 很 多 问 题 。如 最 佳 的方 案 、 还
患者 F C、E 、E 1指 标 明显 改 善 ( V P FF V P<00 ) 与 相 关 报 道 .5 ,

致 ; 度 C P 患者 F C指 标 也 有 所 改 善 ( < .5 。结 重 OD V P 0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