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的深刻含义
基于地域文化语境下的坭兴陶展馆空间设计——以钦州市坭兴陶艺术馆为例

基于地域文化语境下的坭兴陶展馆空间设计——以钦州市坭兴陶艺术馆为例发布时间:2022-01-11T06:34:58.841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21年18期作者:马盼盼罗薇丽[导读]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传统的陶瓷艺术展示形式已无法满足人们的情感体验与审美需求,如何利用更新的展示形式和传播方法,成为了展馆空间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530000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传统的陶瓷艺术展示形式已无法满足人们的情感体验与审美需求,如何利用更新的展示形式和传播方法,成为了展馆空间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钦州市坭兴陶艺术馆为例,分析钦州坭兴陶的文化特色和价值,合理的通过场所展示地域文化符号,挖掘艺术馆中地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找到当今和未来文化艺术的呈现形式和传播方法,满足受众的精神追求和情感体验,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地域文化、坭兴陶展馆、空间设计一、地域文化与艺术馆空间设计概述1.地域文化的含义地域文化经过当地的经济发展、文化沉淀、历史积累后,具备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和内涵,并推动着不同民族和地区的不断成长,形成不同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人类学角度来看,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特定人群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的总和,所以不同地区之间的地域文化具有一定差异性,而丰富的地域文化也在推动着我国文化不断向前发展。
2.展馆空间设计坭兴陶展馆作为功能性的展示空间,具有对艺术文化作品的收集与展示作用,达到文化传播与历史传承的效果,作为一个文化场所,具有其本身的文化性特征。
对于展示空间来说,需要通过蕴含独特文化内涵的展示和表达方式,确定展示目标和主题,形成场所中独特的空间语言魅力,以满足社会需求和服务大众的目的,推动地域民族文化传播和繁荣,承担大众文化交流和精神追求的媒介。
东北题材电视剧对东北地域文化的传播

51文学咖啡馆文学咖啡馆东北题材电视剧对东北地域文化的传播赵丹近年来,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的热播向观众展示了东北人民独特的生活习俗、语言习惯、人物性格、美丽风光,它蕴涵了独具特色的东北地域文化,并成为传播东北地域文化、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独特的载体。
“本世纪初,赵本山导演兼主演的电视剧《刘老根》热播以来,社会上逐渐掀起了东北题材电视剧流行的热潮,影视传媒成为传播东北地域文化的重要媒介。
文化底蕴决定经济发展,一个地区如果没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就不能很好地支撑地区经济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一、东北地域文化及其特质(一)东北地域文化的含义地域文化指生活在该地域的成员,在既定的时间、空间,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传承、社会制度,以及民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多种因素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
东北地区又称关东,这一称谓是历经数千年历史的变迁演变而来。
地域文化是在地理、历史、人文背后的以人为本的精神,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根植于该地域人民的生活当中,并对这一地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东北地域文化,也称关东文化,是指“东北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物质与精神生产实践中所形成的具有东北地域特色的文化传统和文化体系。
”(二)东北地域文化的特征1.多民族融合东北地区历史上从尧舜时代的肃慎及辽宁西部与南部的华夏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区。
渔猎经济为主的民族性格豪放粗犷,崇尚勇武;农牧经济为主的民族表现出谦逊礼让,理智有度的特点;游牧经济为主的民族,擅长骑射,骁勇剽悍,能挣好斗成为主要特征;汉农业经济为主的民族则表现出心胸宽广,彬彬有礼的特征。
2.文化内部发展不平衡东北地域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南北之分。
小兴安岭以南,北部地区比南部地区要落后些。
南部的汉族居住地区,在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制度发展阶段、民族文化发展程度上,比其他民族居住的北部地区要先进。
3.文化相对不成熟东北所处的地理自然环境,三面环山环水,一面是大平原,受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所影响,东北地区的商业文化、大众文化得以发展,文化中继承弘扬着拼搏向上和团结一致的民族精神。
2019-2020学年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第2章 第3节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1.判断下列事物是否属于文化的范畴,在属于文化的事物 下画“√”。
汽车站
农田
教堂
冰川
极光
汽车站
农田
教堂
√
√
√
关键是区分是否由人类创造的。
冰川
极光
2.在我国一般是女人带孩子,而云贵高原地区却是“娃娃 出门男人带”,为什么?
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由 于云贵高原地区多喀斯特地貌,地形崎岖不平,外出带孩子需要 较多的体力,所以一般由男人带孩子。
2.中国建筑的主要景观之一就是围墙,而美国建筑一般没 有围墙,是什么因素造成的?
中西文化差异造成的。中国文化具有内向性和封闭 性,用围墙把建筑物包围起来;而西方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对外性, 一般没有围墙。
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的影响
城市建筑
表现
原因
市中心多是高层 美国发展历史短,早期
的摩天大楼,离开 移民大量来自欧洲,美
知识点二|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1.地域文化与城市的关系 城市在自身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深深地打上了__地_域__文_化____ 的烙印,有的城市形成有别于其他城市的__独_特___文化,这种文化 往往是城市的_标__志___。 2.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1)影响方面:__城_市__建_筑____、交通工具以及道路、饮食、服饰、 居民心理、习俗等。
牧,种植业比例很小; 主食,喝奶茶,住蒙
西部 人口少, 现在不少牧区在水源 古包(或帐篷),游牧式
畜牧区 密度小 较好的地方发展了人 生活方式,现在定居
工草场,有些定居点新 点逐渐增多
建了农畜产品加工厂
安徽省南部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
湿热,地形以山地为主,对外交通不便,耕地稀少,当地传统的
第2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1.理解地域文化的概念 2.了解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形成的影响 3.理解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影响
素养阐释
1.结合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理解地域文化的含义、特点 及影响,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地理实践力 2.结合城乡景观实例,了解不同区域地域文化的差异及成因, 理解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形成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和区域认知能力 3.通过案例了解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 协调观
欧洲 意大利 城市 的威尼 建筑 斯
“水 城”
住宅凌架在水面 之上,商业建筑 多直面运河,建 筑材料以耐水的 石材为主
体现
例证 特色 原因
风景图片
城乡传统建 筑、历史街区 及民间文化 艺术
广东、 福建、 海南
骑 楼
湿热多雨的 自然环境下, 我国南方的 地域文化
北京的地域文化特点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北面和西面背靠群山,地势险 峻,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悠久,曾经是元、明、清历代封建王朝 的都城,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很多,是典型的历史文化名城。 有故宫建筑群、八达岭长城、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等建 筑,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一座集历史、现代风格于 一身的现代化城市。
三、案例:特色民居建筑——福建客家土楼 1.分布:主要分布在闽西山区,大多为客家人所建。 2.特点。 (1)土楼是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具有坚固性、安全性、封闭 性等特点。 (2)土楼体现了迁徙文化的特征。作为外来移民,客家人只 得在山区建造房舍;从建筑景观看,土楼保留了汉族大院屋型 民居建筑景观特色,建筑造型以圆形、方形最为常见。
结合材料探究: (1)地坑院建造地的主要自然条件是什么? 提示:地势相对平坦,年降水量少,土壤直立性强,地下水位低。 (2)分析近年来地坑院数量不断减少的原因。 提示:地坑院光线昏暗,夏季潮湿,居住条件差;外出务工、定 居人口增多,地坑院被废弃,年久失修塌陷;砖瓦结构房屋不断 替代地坑院;人口增长,为缓解耕地短缺,填埋地坑院,退宅还 耕等。
最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同步知识复习及强化训练——第二章 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第二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一、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的内涵1.地域文化的内涵:地域文化内容指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成长起来、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含义是一定地域内自然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意义是一个地方独特的文化资源,更是文化建设创新的主要源泉特点是一个长期的形成过程,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内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2.城乡景观的内涵:(1)城乡景观的含义:是人们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其外部形态和组合类型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不同地域的文化内涵、价值观、审美观。
3.地域文化与城乡建设的关系:二、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1.体现:影响方面表现民居特色民居建筑适应自然地理环境,建筑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城市格局中国皇权至上,以宫殿为中心欧洲围绕教堂、市政厅、城市广场布局,高层建筑在城市外围美国围绕摩天大楼布局,外围建筑高度逐渐下降建筑风格中国砖墙木梁架结构、斗拱飞檐、雕梁画栋西方柱廊、尖塔、喷泉、雕塑2.地域文化的保护途径:将传统的、民族的文化特征融入现代建筑之中,协调好老城区与新城区的发展关系,促成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和谐。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地域文化是一个地方独特的文化资源。
(√)2.不同纬度之间,不同海拔之间,城乡景观存在普遍共性。
(×)3.地域文化的形成只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4.不同区域往往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
(√)5.哈尼梯田体现了人地和谐的理念。
(√)曲阜高铁站最先迎接旅客的是采用汉代宫殿建筑风格建设的高铁车站及车站广场上高达30米的孔子像和“六艺”浮雕,还有在广场灯柱上篆刻的《论语》经典语句。
曲阜高铁站如此设计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曲阜是孔子的故乡,是儒学发祥地, 这样建设可使京沪高铁曲阜站的建筑与曲阜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风貌协调统一,体现其地域文化特色。
地域文化

中国地域文化
名词解释
1、 吴越文化:产生于吴越地区的一种地域文化,其形成、发展与吴越地区融入中国文化发展的主序列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在吴文化的早期发展过程中,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两种文化所走的是不同的发展道路,而到越灭吴之后,吴越文化才逐步融为一体,成就了吴越文化。太湖地区属于越文化的范围,宁镇地区是吴文化的中心。吴、越文化自产生就已经开始互相渗透,其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与精神特质,具体表现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聪慧机敏、灵动睿智;经世致用、务实求真;敢为人先、超越自我。
(2)先秦时期少数民族在河套地区活动的时期。这一时期活动在这里的少数民族有山戎、猃狁、鬼方、林胡、楼烦等。
先秦时期活动在河套地区的少数民族与中原地区的诸奴隶制王朝的接触主要是以战争的形式进行的,而与南方地区的楚国婚姻关系的存在则说明当时河套地区的诸少数民族的社会影响力比我们所想象的要大的多,这也显现出河套文化在这一时期的特点,即少数民族占据河套文化发展的主动地位。
9、 河套文化:产生于河套地区的一种地域文化,其形成、发展与中原文化和草原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中原文化与北方草原文化相互融合而产生的一种新文化。其地域范围以今天的河套地区为中心,向西可以抵达银川一带,向东与山西省接壤,南跨黄河包括今鄂尔多斯,北依阴山山脉。河套文化包括河套地区所产生的一切社会人文现象。河套文化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具体表现在:以农牧业为主的区域经济特色;共同构建起胡汉交融的文化体系;文化发展具有多层次性,具有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双重特点。
3、 燕赵文化:产生于燕赵地区农耕文化,并在相当长历史时期发挥作用的一种地域文化,其形成的特点具有历史的长久性、影响深远并对周边地域产生了广泛影响。其文化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华北地区的农耕文化;其次,因特殊的地理环境,燕赵地区形成了便利的交通环境,其交通形势也非常优越;其三,华北平原特殊的地理环境也形成了燕赵文化中的战争文化。燕赵文化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这里的民风民俗独具特色,也形成了燕赵文化的特点:慷慨悲歌与好气任侠;民俗古朴厚重,更近于古。
高一地理必修2专题训练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专题18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一、基础主干知识理解和牢记【学法提示】课前预习教材,提炼学习重点,做预习笔记;课堂听课理解知识,补充和完善笔记;画思维 导图,构建知识体系。
【学习内容】1.地域文化(1)地域文化的含义是指特定区域内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而形成的源远流长、 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地域文化可以是物质方面的,如建筑、服饰、艺术作 品等,也可以是非物质方面的,如价值观、生活习惯、制度等。
在我国,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 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
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 印,具有独特性。
地域文化中的“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范围可大可小。
地域文化中的“文化”,可以是单 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
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 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2)地域文化的表现和特点表现:方言文化、饮食文化、民间建筑、民间信仰等等。
特点:区域性、多样性、独特性、相对稳定性。
地理学特别重视从物质景观上研究地域文化的差异。
(3)地域文化的形成地域文化的形成受环境差异、区划因素、移民影响、民族分布等因素影响。
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 期的过程,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稳定性。
从成因上来看,是自然与社会因素综合 作用的结果。
(4)地域文化举例云南“娃娃出门男人带”:云南地处我国云贵高原,地形崎岖不平,外出大多要翻山越岭,女人体力较 弱,不适于长时间的负重行走,所以出现“娃娃出门男人带”的现象。
说明了地域文化(风俗习惯)深受地 理环境的影响。
电理班班不同广州的骑街老楼:跨在街道或胡同上的楼,楼房向外伸出遮盖着人行道的部分,底下可以通行,如巴金《秋》序:“我和几个朋友蹲在四层洋房的骑楼下。
”它是湿热多雨的自然环境下,我国南方文化与海外文化相融合的结果。
2020年高中地理三维设计中图版必修二教学案:第二章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Word版含答案

2020年精编地理学习资料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一、对地域文化含义的认识1.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形成于一定的地域中,地理环境是文化形成的物质基础。
2.地域文化(1)含义: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2)特点:①地域文化中的“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范围可大可小。
②地域文化中的“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可以是物质方面的,也可以是非物质方面的。
③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二、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1.地域文化与城市的关系城市在自身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深深地打上了地域文化的烙印,有的城市形成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文化,这种文化往往是城市的标志。
2.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1)城市地域文化往往是城市的标志。
(2)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的影响。
①地域文化影响城市建筑、交通工具以及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
②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建筑。
a.表现:b.变化: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是长期的,不会因其他因素的改变而很快改变。
知识点(一)| 对地域文化含义的认识———————情景导入先思考———————我国自古有“男人养家糊口,女人生儿育女”的传统,但在云南却出现了“娃娃出门男人带”的奇怪现象。
(1)为什么云南“娃娃出门男人带”?提示:云南处于我国云贵高原,地形崎岖不平,外出大多要翻山越岭,女人体力较弱,不适于长时间的负重行走,所以出现“娃娃出门男人带”的现象。
(2)此种现象说明什么问题?提示:风俗习惯(地域文化)深受当地的地理环境的影响。
———————核心要点掌握好———————一、地域文化的含义1.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2.地域文化中“地域”的范围可大可小,“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域文化的深刻含义
庄子曰:水之积也不厚,其负大舟也无力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厚重的历史文化,那么这个地方必然根底浮浅,成为世人遗忘的角落,难得具有发展潜力。
所以,近年来,各地对地域文化的开发研究极为关注,方兴未艾的旅游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等等,都展现出惊人的发展效益。
这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地方的知名度,增进了产品的文化含量和品位,促进了当地产业的发展。
最近,湖北安陆和四川江油为李白故里争得不可开交,都希望李白是自己本土人,都想增进本土的文化含量,发展地方经济。
可见,地域文化越来越引人注目。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未远。
一个荆州人,如果不知道三国人物、荆州花鼓、划龙船、吃粽子等,必然不配称作文化人。
一个文化苍白的人,即便夸夸其谈,若要登大雅之堂,受人称羡,赢得尊荣,无异于天方夜谭。
作为一名中学生,要想增进一定的文化涵养,使作文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个性特征,就必须了解、学习乃至研究地域文化,这样,我们无论是说话还是写作,才有可能出口成章、言之有物,滔滔不绝、言之有序,引经据典、言之有据,声情并茂、言之有情。
地域文化的含义
地域文化专指中华大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包括各个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历史文化,无论在哪块地方,都能够挖掘出不少值得发扬光大、引人入胜的地域文化。
如发生在特定地域的历史事件、历史遗迹、历史人物、传统生产工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习惯、风情民俗、服饰、民居、建筑风格、传统文艺形式、歌舞戏剧、宗教信仰,甚至自然景观、自然资源等,都是很好的可供开发利用的地域文化资源。
恰到好处地描写人物所处特定地域文化,可以使人物活灵活现,呈现出立体感、现实感。
为什么我们同学们笔下的人物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形象不鲜明、个性不突出,很大程度上与我们忽视了对人物所处的地域文化的观察和描写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