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配合臭氧注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CT引导下臭氧联合亚甲蓝盘内注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67例临床观察

颈椎 病是 骨科 常 见病 之一 , 神经 根 型和椎 动脉 型颈 椎病 尤 其 准 ; 优: 疼痛 消失 , 无 运 动功 能障碍 , 恢复 正 常工作 和 活动 。 良 : 偶 常见, 还 有部 分颈 型 、 混 合 型患 者 , 治 疗效 果不 良 , 经常 反复 , 患 者 有 疼痛 , 不影 响 正常工 作和 生活 ; 可: 有 些改 善 , 仍 有疼 痛 , 轻度 影 痛 苦不 堪 , 部 分 患者不 得 已选择 开 刀治疗 l 1 l 。 我院 2 0 0 8 年 1 0 月 开 响正 常工作 和生 活 。差 : 症 状无减 轻 , 功 能无 改善 , 需再 次 手术 治
展微 创 治疗后 ,对 难治 颈椎 问 盘突 出症 患者取 得 了 良好效 果 , 需 疗 。术 后疗 效 : 优5 8 例, 良5 例, 可3 例, 差1 例, 优 良率 9 4 %。 要 开 刀患 者 数量 大减 。现就 我 院 2 0 0 8年 l 0月~ 2 0 1 3年 1 月6 7 3 讨 论
内蒙古 中医药
C T引导 下臭氧联合 亚 甲蓝 盘 内注射治疗 颈椎 间盘 突 出症 6 7例 临床 观察
杨拴 牢 孙 照 明 朱 海波
பைடு நூலகம்
摘
要: 目的 : 探 讨 臭氧联 合 盘 内注射 亚 甲蓝 治疗颈椎 间盘 突 出症 临床 效果 。 方法: 6 7 例 颈椎 问盘 突 出症 患者 , 在c T 引导 下经 颈前 气管
程 监护 。
1 . 2 . 2确定 靶 点位 置 、 穿 刺 途径 及 深 度 : 根 据 患 者 的临 床体 征 , 仔 细 阅读 C T或 MR I 片, 确定 突 出靶 点 的立体 位 置 , 确 定 进针 深度 , 角度, 椎 动 脉颈 椎 间盘 突 出症者 穿 刺途 径 为右 侧 , 神 经 根型 选 择 对侧 穿 刺 , 颈前 气 管鞘 和 血 管鞘 之 间 间隙 , 低 位 颈椎 间 盘左 侧 穿 刺 时注 意保 护椎体 前 面 的胸导 管目 。 1 . 2 . 3全 程 C T下 导 引 , 穿刺 针选 择 7号腰 穿针 。 1 . 2 . 4操 作 : 患者 取 仰 卧位 , 颈后 垫 薄枕 , 采 取简 便定 位 法 , 根 据 术 前定 位穿 刺椎 间盘 , 选 取颈 侧皮 肤皱 纹 , 参 照喉 结 , 在相 应椎 间 盘 部位 画 线 , 放 置定 位 针 , c T下确 定 定位 线 准 确性 , 适 当调 整 穿刺
小针刀联合医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

述并 发症 给予相 应 的预 防措 施 ,督促患 者加 强下肢 功能 锻炼 及 骨突 隆部位 的护理 ,定 时更换 体位 ,保持 床单 的整洁 ,以 防出现 下肢静 脉血栓 及肌 肉萎缩 和褥疮 的发 生 。鼓 励患 者有 效 咳嗽 ,防止发 生 坠积性肺 炎 ,并认真 做好 会 阴部护理 ,嘱 其 多饮 水 ,以防 止尿路感染 。
2 治 疗 方 法
病 人 取俯 卧位 ,腹 部 垫一 软 枕 ,高 约 1 5 e m,两腿 略分 开 ,常规 2 % 安 多 福 消毒 ,局 部 注 射 消炎 镇 痛液 ,用 2 0 mL 注 射器 接 医用臭氧 发生 器 ( 德 国卡 特 医用臭 氧治疗 仪 ),调 整 医用 臭 氧 输 出 浓度 3 5 u g / mi n,再 用 注 射 器 收集 医用 臭 氧 3 5 mL 一 4 5 mL注射 于 横 突根 部 椎 间: f L # b 口处 后 行针 刀 松解 。 无菌敷 料覆盖 。治疗过 程 中注意无菌 操作 ,防止医源性 感染 。
4 功能锻炼
治疗 后病 人功能 锻炼 应 以主动活 动为 主 ,主动 的肌 肉收 缩 和关节 活动可 以改善 和增加局 部血液循 环 , 增强肌 肉力量 , 预 防肌腱 和关节 的粘连 和挛缩 ,恢 复关节 和肌体 功能 ] 。 4 . 1 肌力 锻炼 :为减轻 因卧床所 致 的肌力 减退 ,治疗 2 4小 时后即可 指导患 者在床上 作股 四头肌 收缩 、 双下肢 直腿抬高 、 双 脚踏 车等功能 锻炼 。 1 临床 资料 . 2 腰 背 肌 功能 锻 炼 :为增 强 脊柱 后 方 肌力 ,促 进 脊 柱平 本组共 1 5 9例 :男 9 7例 ,女 6 2例 ,年龄 2 7 ~ 7 8岁 ( 平 4 均4 5 . 7岁 ),病 程 2个 月 一 l 8年 ,绝 大 多 数 患者 有 劳 损 , 衡 及前后 肌力平衡 ,治疗 7天后 指导病 人做腰 背肌锻炼 。 . 3 出 院指 导 :病人 出院如 需 远 途乘 车 返 回时 ,最 好 取侧 受 凉及 外伤 病史 ,均 经过 C T ,MR I 诊 断定 位 ,多数 为 L 4 — 5 4 及L 5 一 s 1 处 突 出 ,均符合 1 9 9 4年 国家 中医药 管理 局 《中医 卧位 ,若 条 件限制 只能 坐位返 回时 ,必须 戴腰 围保护 。 卧硬 板 床 ,起 床前先 戴上腰 围 ,躺下 后再 脱腰 围。 病症 诊断疗 效标 准 》中腰 椎 间盘突 出症诊断标间盘突 出症护理
臭氧联合小针刀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109例的临床效果观察

臭氧联合小针刀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109例的临床效果观察作者:杨浩江寸玉先刘洋昆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1期【摘要】目的分析臭氧联合小针刀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6月间来我院就诊的109例颈腰椎间盘突出患者。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98例,颈椎间盘突出11例。
男性患者86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年龄分布于18-73岁,平均年龄(41±5.12)岁。
结果行穿刺均非常顺利。
臭氧加压注射过程中,仅有2例患者因臭氧味导致刺激性咳嗽,其余没有出现并发症。
所有患者在臭氧注射后临床症状均立即出现较大程度的缓解。
针刀治疗适应症患者,效果较为显著。
结论针刀联合臭氧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是患者保守治疗的首选方式。
【关键词】臭氧;小针刀;颈腰椎间盘突出近几年,臭氧在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应用极为广泛。
我院系统探索了颈腰椎间盘突出治疗中臭氧消融术的定位方法、穿刺途径、注射方法等,同时,结合针刀联合治疗,提升臭氧治疗的效果,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6月间来我院就诊的109例颈腰椎间盘突出患者。
其中,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有98例,颈椎间盘突出11例。
男性患者86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年龄分布于18-73岁,平均年龄(41±5.12)岁。
所有患者在术前均通过临床检查、CT或者MRI确诊,其手术适应症也严格筛选,患者中没有侧隐窝狭窄、合并骨性椎管狭窄、椎体滑脱、黄韧带肥厚等异常。
患者病程不一,2周到22年。
较多患者入我院前,行保守治疗,但是效果较为欠缺。
1.2治疗方法1.2.1定位不同类型患者取位有差异。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取俯卧位,而颈椎间盘突出患者则宜取仰卧位。
患者的突出部位选择CT以及MRI确定。
选择C臂正侧位定位,患者皮肤上标记穿刺进针点。
器械消毒、常规铺巾。
并采用浓度为1%的利多卡因对患者的局部实行麻醉。
臭氧消融术结合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

臭氧消融术结合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摘要目的:探讨臭氧消融术结合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价值。
方法:收治行臭氧腰椎间盘消融术结合针刀疗法治疗患者56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56例患者,总有效率92.9%。
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日短,有效率高。
关键词臭氧消融术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10年3月~2011年6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6例,应用臭氧消融术结合针刀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体会该方法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56例,男34例,女22例;年龄34~77岁,平均63.6岁;病程1个月~2年,平均6个月;单纯腰部疼痛8例,腰部并右下肢疼痛28例,腰部并左下肢疼痛20例,下肢疼痛患者直腿抬高试验均阳性(40°~60°),全部患者腰椎ct检查证实腰椎间盘突出,l4~532例,l5、s1突出24例,两者均突出14例。
治疗方式:本组56例均行臭氧腰椎间盘消融术并结合腰部针刀治疗。
治疗方法:患者俯卧于手术台,胸部及下腹部置枕垫,腰部悬空,c型臂x线机下,定位器(十字架型金属针)定位病变间隙,并在皮肤上画线标记,单纯腰痛及腰痛并右下肢疼痛自右侧穿刺,腰痛并左下肢疼痛患者自左侧穿刺,方法如下:常规碘伏消毒术区,铺无菌巾,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穿刺路线,沿定位线外侧约8cm 处以45°刺入,7号穿刺针沿麻醉线路刺入,c型臂x线机引导下刺入病变间隙,正侧位显示位于椎间隙中央,注入50%浓度臭氧6~12ml,退针至椎间孔,注入50%浓度臭氧5ml,2%利多卡因5ml,醋酸强的松龙125mg混合液10ml[1],退针,皮肤针孔贴创可贴。
平均手术时间20分钟。
在相应病变椎间隙定点,以ⅰ型3号针刀分别松解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横突间韧带,伴下肢疼痛患者松解患侧椎间孔外口,针刀无阻滞感后拔针[2]。
臭氧髓核消融术与激光针刀联合应用的优势

臭氧髓核消融术与激光针刀联合应用的优势引言脊柱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常导致患者出现腰痛、神经根痛、肌无力等症状。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手术治疗等,但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臭氧髓核消融术和激光针刀联合应用成为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本文将重点介绍臭氧髓核消融术与激光针刀联合应用的优势。
背景臭氧髓核消融术臭氧髓核消融术是一种通过臭氧气体直接作用于腰椎间盘髓核,使其凝固坏死,从而缓解疼痛的治疗方法。
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明显等优点,已经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关节病变的常用方法。
激光针刀激光针刀是一种利用激光技术进行切割和凝固操作的医疗设备。
激光针刀具有微创、止血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手术治疗中。
优势综合治疗效果臭氧髓核消融术和激光针刀具有不同的作用途径,联合应用可以取长补短,提高治疗效果。
臭氧髓核消融术通过臭氧气体的作用,使腰椎间盘髓核凝固坏死,从而缓解疼痛。
而激光针刀通过激光技术进行切割和凝固操作,可以清除腰椎间盘和关节的病变组织,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联合应用这两种方法可以在治疗腰椎病变时发挥更强的疗效。
微创手术联合应用臭氧髓核消融术和激光针刀可以实现微创手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创伤和术后疼痛。
传统的手术治疗存在刀口较大、术后疼痛明显等问题,而联合应用臭氧髓核消融术和激光针刀可以通过腔镜和激光技术进行操作,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明显减轻。
操作简便臭氧髓核消融术和激光针刀的操作相对简便,医生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手术操作,能够快速上手。
联合应用时,医生可以根据病情和需要进行选择和调整,操作具有灵活性和可控性。
安全性高臭氧髓核消融术和激光针刀在联合应用时,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的神经系统和血管系统,术中出血少,损伤小。
激光针刀在手术中使用的激光刀具具有较好的止血效果,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术中出血的风险。
适应症和注意事项适应症联合应用臭氧髓核消融术和激光针刀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关节病变等疾病的治疗。
CT引导下臭氧联合经皮射频热凝注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t g t o ri t e ba ds ru htept e enat iru ua aha set dvgn a es f evc i e t rl i t o g a bt e e o gl t c elh a a aia r c l a n r e ch v h h w n r j rr h n
C T引导下臭氧联合经皮射频热凝 注射治疗颈椎 间盘突出症
周 伶 李荣春
( 武汉市普爱 医院疼痛科 , 中华疼痛学会第七临床 中心 , 武汉 40 4 300
摘要 目的 : 观察经皮 穿刺 盘内臭氧髓核 化学溶解联合射频热凝 治疗颈椎 问盘突 出症 的临床效果。 方法 : 颈椎 间盘 突出症 患者 5 8 , 为臭氧组 2 4例 , 2例 分 6 臭氧 +射频组 24例。 均在 C l 6 T弓 导下经
t g t wi ehg ete eaueo 0 fr y lsT eVASsoe n o l a o s r c re r a es t t ih stmp rtr f ℃ o c ce . h hh 9 4 c r s dc mpi t n er od d a c i we e
rdorq e c R ) h r c a uainfr et a n f evc l i enain Meh d : 2 ains a ife u n y( F temo o g lt o e t t r ia s h rit . to s 5 8p t t o h t r me o c dc o e wi e ia ds e it nweern o ya de e l iie t r u s O ru 2 4c ss a d t cr c i h r ai r a d ml n v nydvd di ot go p : 3 o p( 6 a e) h v l c n o n wo g n
小针刀联合臭氧治疗颈椎病的护理体会

小针刀联合臭氧治疗颈椎病的护理体会标签:小针刀;臭氧治疗;颈椎病;护理体会;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疑难病,中老年多发,近年有向年青化发展的趋势[1],本类疾病多以颈部疼痛、上肢麻木,颈项活动不利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中医学认为本类疾病多属“痹证”多因卫气不固而感风寒湿邪,经络受阴,气血瘀滞,西医认为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邻近组织(脊髑,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受累是发生颈椎病的基本因素。
近十年来国内外同行们不断探索,寻找更新、更有效的治疗颈椎病方法。
我院骨伤科采用小针刀联合臭氧治疗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获得较满意的效果,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积极护理干预和健康宣教,对保证疗效、促进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对此我们进行了护理方面的探讨,现将我院2013年在我院治疗此病中的65例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65例颈椎病患者中男性37例,女性,28例,年龄18—69岁。
住院天数:最少6天,最多20天。
针刀数:最少1次针刀治疗,最多四次针刀治疗。
治愈率80%,显效10%,好转7%,无效3%。
二、护理体会2.1手术前护理2.1.1 严格掌握适应症,小针刀治疗也如其它治疗一样有其严格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如神经根型,交感型,椎动脉型,无开放性治疗指征的脊髓型颈椎病为其适应症。
有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或全身感染性疾病患者,应为手术禁忌症。
拍摄X光片是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
必要时做CT,MRI检查,为治疗提供定位学诊断依据[1]。
2.2.2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顾虑,详细介绍针刀治疗的意义及注意事项,必要时介绍成功病例,消除患者和家属的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以最佳的状态配合医生完成治疗。
2.2.3做好治疗前皮肤准备,颈椎病备皮范围上至枕骨隆突,下至第三胸椎,左右分别至耳根部。
保持手术部位皮肤清洁无破损,用肥皂水清洗2次。
2..2.4术前完善相关理化检查,如血尿粪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肿瘤抗原、颈椎X线片及核磁共振成像(MRI)等,排除感染、发热、肿瘤、高血糖、凝血功能障碍等手术禁忌。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来源:日期:2013-3-8颈椎间盘突出症是因为颈椎退行性改变,积累性劳损,颈椎失稳,椎间盘病理性炎症变化,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压迫邻近神经、血管或脊髓等组织所引起的,以颈肩臂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占颈椎病的65%~90%[1],发病率极高,而且还是引发骨质增生、黄韧带肥厚和韧带钙化的主要原因,所以早期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有积极意义。
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有良好效果,但术后复发者再手术难度大,且患者畏惧手术风险。
微创操作是骨科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损伤小、安全以及费用低等优点,越来越受到患者及医生的重视。
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64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4例,男40例,女24例;年龄21~62岁,平均36.7岁;病程2个月~8年,平均6个月。
大多数患者以颈、肩及上肢酸胀疼痛症状为主,少部分患者有四肢无力、麻木及步态不稳等症状。
所有患者行CT或(和)MRI检查,无椎管狭窄、椎间盘钙化及严重颈脊髓压迫征象,确诊为颈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突出数量:1个间隙20例,2个间隙41例,3个间隙3例。
1.2 方法1.2.1 CT定位:患者取仰卧位,颈部垫枕使头部过度后仰便于进针。
采用日本东芝4排螺旋CT仪确定最突出的层面,以该层体表的扫描线为水平线,一侧的颈前气管鞘和血管鞘间隙为竖线,两线交点确定为穿刺点并标记。
穿刺点定在患侧(正中线旁开15mm左右),在一侧气管旁和颈动脉鞘之间进针。
1.2.2 穿刺方法:常规消毒皮肤并铺巾。
术者左手拇指和食指在标记点用力下压推挤,下压过程中可体会到颈前气管鞘与血管鞘之间的间隙,此时轻轻向两侧推开内脏鞘和血管鞘即可到达颈椎体前方,固定皮肤,选用22G穿刺针(长度97mm,外径0.71mm,内径0.20mm,工作端5mm)缓慢刺入病变椎间隙,穿刺过程中逐次CT扫描监控,直至针尖位置到达髓核突出部位,说明已准确穿刺到靶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 选择 以颈肩臂痛 、 手麻 痛为 主 , 经 保
守治疗 3 个月无效者为研究对象 ; ②患者知情 同意; ③
M R I 、 C T检查示颈椎问盘变 l : 生 膨出 , 纤维环无明显破裂 。 1 . 3 排 除标 准 @MR I 、 C T显 示 骨性增 生 、 突 出椎 间
盘钙化 压 迫周 围脊 髓 及 神 经 根 者 ; 黄韧 带 肥 厚 、 后 纵
硬结和条索处。②肩胛骨 内上角, 肩胛提肌止点处 。 ③颈项部后正中线项韧带或颈椎棘突尖有压痛或硬
结 处 。每次 治疗 时 选取 压痛 较 甚 处 或 组 织 张 力 较 高 处, 并 以标记 笔进 行标记 , 针 刀与 皮肤 垂 直 , 刀 口线 与 颈后正 中线 长轴一 致 , 针刀 长 轴 与 后冠 状 面 略 成 7 0 。 夹角 ; 在 颈后 正 中线 项 韧 带 处 向下 刺 , 与水 平 面 略 呈 4 5 。 角 。 直达病灶 点 骨面后 , 纵 行疏 通 剥 离 , 横 行 摆 动
病者 ; ③ 合 并椎 管 内 、 外其 它病 变 患者 ; ④ 合并 退 变性 滑脱 者 ; ⑤ 拒绝 填写 《 知情 同意 书》 者。
症状 , 活动 轻度 受 限 , 对工作 生 活无 影 响 。可 : 症 状减 轻, 活动受 限 , 影 响 正常工 作 和生 活 。差 : 治疗 前 后无
肩背部酸疼 、 手麻等症状 , 经过详 细询问病史及严格
体 格检查 , 并 结合 C T或 MR I 证 实符 合 颈 椎 间 盘 突 出
症 的诊 断标 准 。
针柄 , 有 硬结 、 条索者, 可 视病 灶 大小 切 割 3—5刀 后 出针 , 按 压 针 眼至 无 出血 , 创 可 贴 覆 盖 保 护 。针 刀 治
状, 严重 影 响患者 的劳动 能 力和 生活 质 量 。以往 多 采
用非手术治疗 , 但疗效不一。 目 前随着介入技术 的快
速 开展 , 并在 临床 上治疗 颈椎 间盘突 出取 得 了 良好 的 临床治 疗 效果 … 。2 0 1 3年 1月 至 2 0 1 3年 8月 , 我 们 应 用针 刀配合 臭氧 注 射 治疗 颈 椎 问 盘突 出症 患者 4 6 例, 取得 满 意疗 效 , 现 总结报 告如 下 。
1 . 1 一 般 资料 本组 4 6例 , 男2 4例 , 女2 2例 ; 年 龄 3 2~ 7 6岁 , 中位 数 4 l岁 ; 病 程 3~ 2 7个 月 , 中位 数 8 个月 ; C T或 MR I 检查 示 单 节段 突 出 者 2 5例 , 多 节 段 突出者 2 1 例 。所 有患 者均 患有 不 同程 度 的头 晕 、 颈、
录患 者治疗 前 后 评分 变化 。② 临 床疗 效 采 用 改 良 的 Ma c N a b _ 2 疗效 评价标 准 评 价 。优 : 症 状完 全 消 失 , 无
运动 功能 受 限 , 恢 复 原 来 的工 作 和 生 活 。 良 : 有 轻 微
韧带钙化者; ②合并肝肾、 心、 脑血管等严重器质性疾
疗每周 1次 , 3次为 1个疗 程 。 2 . 3 疗 效 评 价 标 准 ① 采 用 疼 痛视 觉模 拟 评 分 法
( V i s u a l a n a l o g u e s c a l, 记
1 . 2 纳入标准
差别 ,甚至加 重 。
2 方 法
穿刺 途径 , 2 % 利多 卡 因 2 mL局 部浸 润麻 醉 , 经皮 肤 、 颈 动脉鞘 与气 管 、 食管的安全间隙, 与椎 体 矢 状 面呈 4 0 。 角穿 刺至 对 侧 椎 间 盘 中后 1 / 3处 , 透 视 位 置 满 意
痛、 头晕 , 上肢 麻木 疼痛 , 步 态失稳 等 一 系列 的 临床 症
摘 要 目的 : 观 察 针 刀 配合 臭 氧 注射 治 疗 颈椎 间 盘 突 出症 的 一 临 床 疗效。方法 : 对 符 合 标 准的 4 6例 颈 椎 间盘 突 出症 患 者 , 采 用 针
刀配合 臭氧 注射 治疗, 评 价治疗前后 患者的疼 痛视 觉模拟评 分及 临床 疗效。结果 : 在治 疗后疼 痛视 觉模拟 评分 明显 改善 , 由治疗 前的评分 ( 7 . 1 6±1 . 2 3 ) 分降至( 3 . 5 8± 0 . 9 3 ) 分, 临床疗效采用改 良的 Ma c N a b评价标准评价 , 优 1 2例 , 良2 8例 , 可 2例 , 差 2例 ,
・
5 6・ ( 总6 1 6 )
中 医正 骨 2 0 1 4年 8月第 2 6卷第 8期
针 刀 配合 臭 氧 注 射 治疗 颈椎 间盘 突 出症
丁 辉 有 , 朱 胤 晟 , 吕一。
( 1 . 浙江省衢 州柯城 区人 民医院 , 浙江 衢 州 3 2 4 0 0 2 ; 2 . 浙江 中医药大学 , 浙江 杭 州 3 1 0 0 5 3 ; 3 . 浙 江 中医药大学附属 第三 医院, 浙江 杭州 3 1 0 0 0 5 )
优 良率 8 6 . 9 6 % 。结 论 : 针 刀配 合 臭 氧 注 射 治 疗 颈 椎 间 盘 突 出症 疗 效 好 , 值 得 临床 推 广 。
关键 词
椎 间盘移 位
颈椎
* t T J 臭氧
颈椎 问 盘 突 出症 属 于 颈 椎 病 的范 畴 , 可 引起 头
定位 后 常规 消毒铺 单 , 术 者取 病变 节段 对 侧颈 侧 前为
后, 将3 mL浓度 6 0 g・ L 臭 氧缓 慢 推入 , 拔针 , 穿
刺 点无菌 敷 料加压 。
2 . 2 针 刀治疗
针 刀 治 疗 常选 以下 几 处 : ① 病 变 棘
突旁开 1 . 5~2 e m, 关 节 突关 节 后 方 颈部 压 痛 点 或有
1 临床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