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针刀配合手法、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神经阻滞+小针刀松解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方法是什么

神经阻滞 +小针刀松解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方法是什么肩周炎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在针对肩周炎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结合患者肩周炎的发展时间和具体情况来进行相对应的诊断,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如果患者的患病时间相对来说比较久,而且疼痛程度比较严重,关节活动受限比较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有针对性的应用小针刀松解技术,然后进行相对应的神经阻滞,同时再进行相对应的功能锻炼,三个方面有效配合,这样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神经阻滞+小针刀松解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的具体方法是什么呢?下面针对这个问题进行如下介绍。
一、明确肩周炎的内涵肩周炎也叫做肩关节周围炎,主要指的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特别是在晚间的时候症状更为明显,肩部的疼痛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到很大的限制,病情进一步加重,达到某种程度之后会有一定程度的缓解,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
其高发人群是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通常情况下左侧比右侧更为常见,双侧同时发病的情况比较少见。
急性发作一般属于早期,有持续性自发疼痛症状,多数患者是慢性疼痛,但是也有急性发作的,也有的患者感觉到肩部不舒服或者束缚感,对于该病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治疗,就会进一步加重肩痛的情况,甚至出现肌肉痉挛、疼痛症状,特别是在夜晚的时候,疼痛程度进一步加深,或者甚至不能翻身,对其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都会造成严重的损害。
在针对肩周炎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采取口服消炎镇痛药的方式,但是这种效果并不是特别显著,很容易复发。
对此,在本文中着重介绍神经阻滞+小针刀松解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方法的相关内容。
二、神经阻滞方法针对这种方法在进行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是在患者的神经干、丛、节的周围进行相对应的局部麻药注射,然后对其冲动传导情况进行相对应的阻滞,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使所支配的区域会出现比较明显的麻醉效果,而这种方法在医学层面也被称之为神经阻滞。
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医院院在 2015 年 12 月至 2016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确诊为肩周炎的患者 88 例,将两组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和研究 组,对照组 22 名女性患者,22 名男性患者, 他们的年龄在 40-50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 (44.78±1.56)岁;实验组 20 名女性患者, 24 名男性患者,他们的年龄在 42-51 岁之 间,平均年龄为(45.34±2.10),
【关键词】小针刀;肩周炎;疗效明显;痛苦小
肩周炎疾病的全名是肩关节周围炎, 在民间的俗称有“漏肩风“以及“五十肩”。 肩周炎的主要病症是肩关节的疼痛感,以 及相关关节的活动受限,患者大都处于 51 岁以上,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它被人们普遍 称为“五十肩”。疾病的另一种症状就是 疼痛强度会在夜间加强。当然痛级达到一 定的数值时,就会慢慢恢复原来的状态, 肩周炎表现的是一些部位的慢性炎症,这 些部位主要包括间关节囊,肌腱等部位, 行动不便是患者最常见的病症,该疾病的 发病率与性别之间存在很大的相关性,即 女性的发病率会稍微高于男性的,而且以 体力劳动为主的人群发病率会相对高一些。 对于这些患者如果不能及时地接受有效的 治疗,肩关节的功能会进一步受到损害, 甚至留下后遗症,这对我们在治疗肩周炎 的技术方法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 必须采取先进的手段进行治疗。研究者小 刀配合手法治疗进行了研究,具体情况如 下;
纳入病例标准:第一,年龄在 50 岁左 右;第二,没有糖尿病,结核等慢性病史;
排除病例标准经过多次治疗仍不见效 果的患者。经过医院有关工作人员对两组 数据进行详细的观察和对比,确认两组的 一般资料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治疗方法,实验组 借助小针配合手法进行治疗,具体情况如 下; 1.2.1 对照组的治疗方法
小针刀切开剥离配合肩关节手法松解治疗重型肩周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小针刀切开剥离配合肩关节手法松解治疗重型肩周炎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小针刀切开剥离配合肩关节手法松解治疗重型肩周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本人收治的76例重型肩周炎患者,全部进行小针刀切开剥离配合肩关节手法松解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前本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价为(29.32±2.12)分,治疗后本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价为(14.34±1.34)分。
本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肩关节功能评价上具有显著性差异,(t=11.29,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小针刀切开剥离配合肩关节手法松解治疗重症肩周炎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小针刀切开剥离肩关节手法松解重型肩周炎【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394-02肩周炎全称是肩关节周围炎,为一种由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和关节囊出现慢性退行性变化的疾病。
临床发病主要人群是50岁左右中老年人,也俗称“五十肩”,是一种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健康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1]。
本文选取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本人收治的76例重型肩周炎患者,全部进行小针刀切开剥离配合肩关节手法松解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本人收治的76例重型肩周炎患者,其中男性37例,女39例;年龄最小的43岁,最大的72岁,平均年龄为(56.54±2.23)岁;病程最短的4个月,最长的3年;有挫拉伤史13例,骨折史5例。
所有本组患者的病情均比较严重,属于重型肩周炎。
已经排除存在冈上肌腱炎、肩峰下滑膜炎、颈椎病等疾病以及不适宜进行小针刀切开剥离配合肩关节手法松解治疗的患者。
1.2 诊断标准。
患者手臂上举小于90度,外展小于45度,前屈小于50度,后伸小于20度,内旋小于20度,外旋小于20度,均不能摸到自己的头枕部以及腰部,患者的肩部疼痛明显,严重影响自身日常生活。
小针刀配合针刺阴陵泉穴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

内蒙古中医药第 40 卷202丨年 4 月第 4 期Inner Mongolia Journal of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〇1.40 No_4 2021129肌收缩力\有效改善了心肌血氧不足的状态,使得心功能快速 恢复。
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可通过L e e氏心衰积分值评价,评分 越高表示心力衰竭病情越重。
治疗后两组积分值均低于治疗 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参附注射液辅助治疗可改 善心力衰竭程度。
分析原因,参附注射液内所含的乌头碱类物 质经现代药理学证实具有异丙肾上腺素功能A可进一步加强 心衰患者的心肌正向传导作用,稳定机体内环境,提高冠状动脉 的血流量,增加心肌兴奋性|81,从而缓解心力衰竭程度。
综上所述,参附注射液辅助治疗A M I合并心力衰竭可以提 高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和心衰程度。
参考文献[1】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休克与脓 毒症专业委员会.参附注射液急重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国急救医学,2018,38(11 ):925-931.[2]陈新谦.新药治疗研究指导原则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17-218.[3] 张大程,张春雨,鹿梦溪.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8,40( 1): 19-22.[4] 卓道勤,闲磊,张丹阳,等.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干预作用的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8,25(3):381-382.[5] 闫福曼,周乐全,康亚丽,等.参附注射液对心肌细胞膜L-型钙通道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9,25(1) :8-9.[6] 陈亚君,乔雯.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医药论坛杂志,2018,39( 12):64-66.[7] 李军朋,刘积伦,何勇.参附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心率变异性和血清B N P的影 响[J].药物评价研究,2020,43(4):716-719.[8] 徐香山,金元哲.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合并低血压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9(6): 178-179.小针刀配合针刺阴陵泉穴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郭大军(平利县中医医院陕西平利725500)摘要目的:探讨肩周炎治疗中运用针刺阴陵泉穴配合小针刀治疗的临床效果。
小针刀配合二草二皮二乌汤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分析

小针刀配合二草二皮二乌汤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分析笔者自2010年2月至2012 年9月,用小针刀配合二草二皮二乌汤外敷治疗肩周炎81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81例,男35例,女46例;单侧61例,双侧20例;年龄 44~58岁;病程最长7年,最短1个月,平均4.5年。
以上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均经辅助检查排除其他疾患,如肱骨肿瘤、结核、高血压、年老体弱合并冠心病者等。
1.2 治疗方法1.2.1小针刀治疗:患者取卧位,取最明显疼痛点和压痛点(在肩部前举、后伸、外展、外旋时较容易寻找痛点,多在喙突、三角肌中点及前后缘、冈下肌、大小圆肌等处)1-4个为进针点,首先用紫药水对进针部位做标记。
常规消毒皮肤、戴手套、铺无菌巾,用1%利多卡因对进针部位局部浸润麻醉。
用左手绷紧进针部位皮肤,右手持小针刀在标记处进入深层组织(针刀的刀口与肌肉、韧带、神经及血管的走行方向保持一致,将粘连的软组织及疤痕切开),当患者诉酸、胀、痛感时,患者行针刀感觉有阻滞感,即为病变部位,在病变部位纵行切开,再纵行、横行或切开剥离数刀。
再行通透剥离法,将针刀刺入直达骨面,将肌肉、韧带等从骨面剥离,当针刀尖端阻力明显较小时出针。
术后于针刀口处外敷创可贴。
每周1次。
并指导患者每天行主动外展、后伸、外旋等活动肩部动作,如爬墙、梳头动作等,每次30 min,每日4-5次。
1.2.2中药外敷:为防止感染,小针刀术后二天使用二草二皮二乌汤外敷:伸筋草、透骨草各30g、海桐皮、五加皮各30g、川乌、草乌各30g、炙马钱子50g、木瓜、威灵仙各60g、川芎、苏木、乳香、没药、独活、牛膝各25g、花椒、白附子、干姜、红花、细辛、樟脑各10g、冰片3g,共同打为碎粒,并用食用醋搅拌如团装入布药袋,放在蒸锅上蒸透,然后放在患者肩部皮肤上热敷30min,每日2次,每副药连用3d。
小针刀疗法配合健骨注射液治疗肩周炎的效果分析

I - 2 ] 唐金海 . 乳 腺癌综 合 治疗 [ M] . 南京 : 江 苏 科 学 技 术 出 版
社 , 2 0 0 8: 1 —3 .
者 生 活 质量 的 调 查 [ J ] . 中华护 理杂 志 , 2 0 0 8 , 4 3 ( 7 ) : 6 6 1
—
6 6 4.
I - 3 ] 李津 , 李小妹 , 郭萍丽 , 等. 乳 腺 癌 患 者 及 其 配 偶 术 前 知 识 需 求 的对 比 研 究 [ J ] . 中华 护 理杂 志 , 2 0 0 2 , 3 7 ( 9 ) : 6 5 2 —
c a n c e r i n t h e Un i t e d S t a t e s : Y e r 2 0 0 7 [ D B / OL ] . h t —
t p / /: www.n a t l b c c .o r g / b i n / i n d e x .a s p ?s t r i d一 4 2 7&
2 0 1 3正
者 的生 活质 量有 积 极 的 意 义 。
参考文献 :
右江 民族 医学 院学 报
第 5期
果 的 对 比[ J ] . 护士进修杂志 , 2 0 1 0 , 2 5 ( 9 ) : 8 3 4 —8 3 5 . [ 1 5 ] 陈苏红 , 陈慧敏 , 徐 玲芬 , 等. 改 进 乳 腺 癌 根 治 术 后 负 压
85 8— 8 6 0.
[ 1 9 ] 刘翔字 , 谌永 毅 , 许湘华. 乳 腺 癌 术 后 促 进 康 复 锻 炼 的 阻 碍 因素 研 究 [ J ] . 护士进修杂志 , 2 0 1 1 , 2 6 ( 7 ) : 6 3 1 —6 3 3 . [ 2 O ] 谭爱梅 , 吴月 凤 , 玉梅 , 等. 康 复 训 练 应 用 于 乳 腺 癌 术 后 患 者 的实 践 [ J ] . 中华 护理 杂 志 , 2 0 0 5 , 4 0 ( 1 1 ) : 8 2 4 —8 2 6 . , 1 2 1 ] 阳世 伟 , 王先 明 , 宗 智敏 , 等. 乳 腺 癌 术 后 康 复 操 的 临 床 应用效 果 评 价 [ J ] . 中华 护 理 杂 志 , 2 0 0 8 , 4 3 ( 7 ) : 6 0 8 —
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研究进展

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研究进展作者:张智龙陈天鑫王运祥朱瑜琪来源:《中国医药科学》2022年第12期[摘要]穴位注射疗法是常用中医适宜技术之一,凭借其“简、便、效、廉”的特点在骨科疾病的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众多学者围绕穴位注射疗法治疗肩周炎进行了广泛研究。
本文在CNKI、WanFang、CBM、VIP和PubMed等数据库中检索2011—2021年发表的关于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的相关文献。
对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的理论依据、临床应用概况、穴位选择规律及用药特点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发现穴位注射疗法在减轻疼痛和改善肩功能方面效果显著,且具有治疗费用低、安全性高以及复发率低等优点,穴位注射常与中医推拿、针刺、中药、针刀等疗法联用以治疗肩周炎,众多研究也表明穴位注射可与其他疗法产生协同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但目前研究在穴位注射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作用机制、穴位选择及药物使用类别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
[关键词]穴位注射;肩周炎;肩痹;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24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616(2022)12-0037-04肩周炎是指由多种因素所导致的肩关节周围软组织退行性病变和慢性无菌性炎症,其主要症状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肩关节僵硬以及肩关节周围相关肌肉萎缩,严重者可导致生活无法自理[1-2]。
该病具有起病慢、病程长的特点,发病年龄以40~70岁为主,50岁左右最為频发,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3]。
肩周炎又被称为“肩凝症”“漏肩风”“冻结肩”“五十肩”等,中医学将肩周炎归属于“肩痹”“痹症”范畴[4-5]。
穴位注射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将液体制剂注射到相关腧穴中的一种治疗方法,注射时“针”的针刺作用和药物作用可对机体产生双重刺激,在穴效和药效的作用下达到调节人体功能和治疗疾病的效果[6-7]。
穴位注射疗法在骨科临床中应用广泛,已是治疗肩周炎的重要治法之一,现将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手法松解联合小针刀疗法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探讨

手法松解联合小针刀疗法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探讨熊明望(重庆市巫山县人民医院康复科,重庆 404700)[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用手法松解联合小针刀疗法治疗肩周炎的效果。
方法:选择重庆市巫山县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10月期间收治的50例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25)与对照组(n=25)。
用电针疗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用手法松解联合小针刀疗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
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治疗后其VAS 评分更低,P <0.05。
结论:用手法松解联合小针刀疗法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病情,减轻其肩部疼痛的症状。
[关键词]手法松解;小针刀;肩周炎;电针[中图分类号]R2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7629-(2021)03-0148-02枳实5 g、砂仁6 g(后下)、木香9 g(后下)、鱼腥草8~15 g、通草15 g、甘草6g。
肝气乘脾者于方中加入防风10 g ;肾阳不足者于方中加入肉豆蔻20 g、补骨脂20 g,并去除方中的砂仁。
水煎服,每天服1剂,分2次服用,共用药14 d。
用西药保留灌肠疗法对西药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方法是:将甲硝唑注射液、庆大霉素注射液和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对患者进行保留灌肠,每周治疗5次,共治疗2周。
1.3 疗效判定标准与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后其腹泻缓解的时间。
用显效(治疗后患者的腹痛、腹泻、排黏液便或脓血便等症状明显减轻,对其进行结肠镜检查显示其肠黏膜溃疡、水肿、充血等现象基本消失)、有效(治疗后患者的腹痛、腹泻、排黏液便或脓血便等症状有所减轻,对其进行结肠镜检查显示其肠黏膜溃疡、水肿、充血等现象明显改善)和无效(治疗后患者的腹痛、腹泻、排黏液便或脓血便等症状未减轻,对其进行结肠镜检查显示其肠黏膜溃疡、水肿、充血等现象未得到改善)评估两组患者的疗效[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针刀配合手法、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发表时间:2017-10-06T15:10:11.097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14期作者:刘少锋
[导读] 小针刀配合手法、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
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云南开远 661699
摘要:目的:探讨小针刀配合手法、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8例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给予单纯功能锻炼,观察组给予小针刀配合手法、功能锻炼治疗。
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ADL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和感染情况,其中观察组中持续爱你1例创口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痊愈,对照组中出现1例关节红肿胀痛,停止功能锻炼后好转,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针刀配合手法、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疾病康复时间,适合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关键词:针刀;推拿;功能锻炼;肩周炎;临床疗效
肩关节周围炎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该病好发于50岁左右的人群,其中女性的发病率要高于男性,重体力劳动者发病率高于轻体力劳动者,肩周炎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引起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极大的影响[1-2]。
我院通过采用小针刀手法联合功能训练治疗肩周炎,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对我院收治的肩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8例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
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的年龄在30~75岁,平均年龄为(5
2.2±6.3)岁;病程0.3-1.5年,平均病程(0.5±0.3)年。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的年龄在30~72岁,平均年龄为(52.3±5.7)岁;病程0.3-1.2年,平均病程(0.4±0.4)年。
两组患者的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有可比性(P>0.05)。
1.2纳入与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全部患者均符合《骨关节炎诊疗指南》中关于肩周炎的诊断标准;近两周内未使用任何肩周炎治疗药物;能积极配合资料收集工作。
(2)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合并肝、肾等重要器官病变者;合并心血管疾病者;合并不明原因的肩关节疼痛和局部性病理性骨折者;试验期间不能积极配合资料收集者。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在给予单纯功能锻炼,观察组给予小针刀配合手法、功能锻炼治疗。
(1)小针刀治疗方法:先寻找压痛点,每次取1-5点做好标记,患者取坐位,患肩屈肘至90度,前臂自然放在治疗台上,常规消毒后采用小针刀直刺皮肤达骨面,做疏通剥离,有硬结或条状物应剥开,肩胛岗外缘点不宜进针太深,应紧贴骨面,遇有硬结或条状物应剥离,每隔5天治疗一次,3次为一个疗程,治疗后再次创口消毒,采用无菌纱布覆盖,48小时内伤口不能接触水。
(2)推拿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患肢伸展,由医者先用滚、拿、揉法帮助患者放松肌肉,随后双手握住腕部抬高患臂,最大程度向上牵拉患肢,使患者感觉疼痛。
(3)功能锻炼方法:术后康复治疗师协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被动牵拉患肢,如双手爬墙,挽背患手拉健手,前驱患手拉对侧耳朵等。
爬墙活动:面对墙壁用双手或患手沿墙壁缓慢向上爬动,将上肢尽量高举,最少维持15秒,再慢慢放下,反复进行。
旋转法:一手叉腰,一手自然放松,做前后环转摇动,运动幅度由小到大,运动速度由慢到快。
后伸法:双手向后反被用健手拉住患手,慢慢上举,上举程度根据患者个人情况而定,进行反复操作。
搭肩法:患测手搭在对侧肩部,肘关节紧靠胸壁。
每天进行1-3次,15天为一个疗程。
关节活动幅度以患者自觉疼痛可耐受为限。
1.4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程度(VAS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的VAS、ADL评分比较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ADL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两组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其中观察组中持续爱你1例创口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痊愈,对照组中出现1例关节红肿胀痛,停止功能锻炼后好转,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中医认为肩周炎手风寒所致,故又称“漏肩风”,患病后患者常表现为关节僵硬,不能活动,肩部受到牵拉时可能引起剧烈疼痛,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3]。
目前药物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不佳,部分学者认为服药治疗肩周炎只能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不能起到根治的目的,而中医手法配合针刀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同时配合术后功能锻炼,可大大提升患者的预后质量。
针刀疗法属于针灸的特殊疗法,它巧妙地将针灸针与手术刀两种机器的优点整合到一起,小针刀的操作方法简单,治疗时间短,具有促进患者肌力恢复,改善肌肉营养,加强肌肉代谢,预防肌肉萎缩的功效。
术后配合功能锻炼,更有效增强患者肌肉的弹性,消除关节肿胀和痉挛,促进疾病康复。
研究发现,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ADL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其中观察组中持续爱你1例创口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痊愈,对照组中出现1例关节红肿胀痛,停止功能锻炼后好
转,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对肩周炎患者实施小针刀和术后功能锻炼,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武建福,何丽丹,郭根平,等. 小针刀配合手法、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5,35(4):521-522.
[2]贺春明. 小针刀切开剥离配合肩关节手法松解治疗重型肩周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 按摩与康复医学旬刊,2012,3(32):394-395.
[3]唐弘历. 多点针刀松解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60例疗效观察[J]. 新疆中医药,2016,34(4):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