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见的盐学案
《常见的盐导学案》

《常见的盐》导学案一、导入引思(Introduction)盐是我们平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它不仅能够增添食物的美味,还具有很多其他的用途。
本次导学案将指挥同砚们一起探索常见的盐的种类、性质以及用途。
二、进修目标(Learning Objectives)1. 了解常见的盐的种类及其特点。
2. 掌握盐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3. 探讨盐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
三、进修内容(Learning Content)1. 盐的种类:食用盐、海盐、岩盐、氯化钠等。
2. 盐的性质:溶解性、熔点、结晶性等。
3. 盐的用途:调味、腌制、防腐等。
四、进修过程(Learning Process)1. 了解盐的种类: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不同种类的盐在外观、来源和成分上的区别。
2. 探究盐的性质:进行实验,观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加热时的变化等,从中探讨盐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3. 探讨盐的用途:分组讨论,总结盐在平时生活中的各种应用,如调味、腌制、防腐等。
五、进修评判(Assessment)1. 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过程、观察结果和结论。
2. 参与小组讨论,分享盐的用途及相关知识。
3. 完成课后作业,对盐的种类、性质和用途进行总结。
六、拓展延伸(Extension)1. 调研盐的生产过程,了解盐的提取和加工方法。
2. 钻研盐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传统用途。
3. 制作盐结晶实验,观察盐的结晶过程。
七、进修反思(Reflection)通过本次进修,同砚们对盐的种类、性质和用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培养了实验观察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平时生活中更加珍惜盐这一宝贵的调味品,并探索更多有关盐的知识。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十单元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三课时)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课题 1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三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种类和用途。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初步研究盐的性质和特点。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观察习惯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观察,探究盐的性质和特点。
2.教学难点:理解盐的化学性质与其生活应用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引入话题:老师展示几种不同的盐,让学生猜测它们的名称和用途。
2.学生交流思考并回答问题。
2. 实验探究1.实验1:盐的溶解性探究–实验步骤:•步骤一:取三个试管,分别装入蒸馏水、石蕊试液(HCl)、碳酸钠试液(Na2CO3)。
•步骤二:向每个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相应试液,并分别观察溶解情况。
–学生观察现象并回答问题:哪个试液溶解了?为什么?–实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了解各种盐的溶解性。
2.实验2:盐的溶解度探究–实验步骤:•步骤一:取三个试管,分别装入蒸馏水、氯化钠(NaCl)。
•步骤二:向每个试管中依次加入少量的NaCl,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步骤三:用电子天平称量盐在蒸馏水中溶解的质量。
–学生观察现象并回答问题:溶解度高的盐是什么?为什么?–实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比较不同盐的溶解度。
3. 学生总结归纳1.学生讨论整理实验结果,并总结盐的溶解性和溶解度与其种类之间的关系。
4. 拓展应用1.学生小组讨论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领域和意义。
2.学生展示他们的调查结果,并进行班级讨论。
5. 达标检测1.老师出示一些盐的化学式,要求学生根据化学式判断其溶解性和溶解度。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回答问题。
6. 课堂总结1.老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课后复习的重要性。
2.学生回答问题,确认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发现盐的溶解性和溶解度与其种类之间的关系,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观察和探究能力。
生活中常见的盐学案

生活中常见的盐学案11.1生活中常见的盐课前预习学案知识回顾:1、由离子和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我们称为盐。
试写出几种盐的化学式2、叫中和反应。
试写出一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料是_________和_________,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4、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可采用__________的操作,在该操作中要注意一贴是指__________,二低是指__________、,三靠是指__________、、。
自主学习:1.举例说明氯化钠的重要用途。
医疗上:农业上:工业上:日常生活中:2.粗盐提纯的过程可分为哪几步?①②③3.完成下表: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化学式俗称溶解性用途4.复分解反应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5.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中实施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等盐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用途。
2.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会判断两物质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3.了解碳酸盐的一般性质,即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4.学会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
重、难点:粗盐的提纯、对碳酸盐的特性的认识、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判断教学过程:一、引入新知:我们每个人家里都有一种必不可少的调味品,没有它,什么菜都食之无味,它是那种物质?化学上所说的盐就是食盐吗?二、新知探究:(一)盐1.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盐指的是而化学中的盐指的是2.完成下列表格: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俗称化学式组成上的共同点含有离子和离子练习: 1.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物质的类别描述正确的是[]A.食盐不是盐 B.纯碱不是碱C.醋酸不是酸 D.烧碱不是碱(二)氯化钠请大家阅读教材P68—69有关氯化钠的知识。
11.1 生活中常见的盐 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11.1 生活中常见的盐导学案一、引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盐,比如食盐、氯化钠、硫酸铜等。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些物质被称为盐?它们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有关盐的知识,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种类和性质。
二、学习过程1. 什么是盐?•盐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正离子通常来自金属元素,负离子可以是非金属元素或者羟基根。
例如,食盐(氯化钠)由钠离子(正离子)和氯离子(负离子)组成。
2. 盐的命名和表示方法•盐根离子是负离子,通常用元素符号加上“-ide”来表示。
例如,氯化钠的盐根离子是氯离子(Cl-)。
•正离子通常用元素名称来表示。
例如,氯化钠的正离子是钠离子(Na+)。
•盐的命名通常是将正离子和负离子的名称组合在一起。
例如,氯化钠。
3. 生活中常见的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种盐,包括食盐、硫酸铜、硝酸铜等。
下面我们来看几种我们常见的盐:食盐(氯化钠)•化学式:NaCl•盐根离子:氯离子(Cl-)•正离子:钠离子(Na+)•性质:无色晶体,溶于水,有咸味。
硝酸铜•化学式:Cu(NO3)2•盐根离子:硝酸根离子(NO3-)•正离子:铜离子(Cu2+)•性质:蓝色结晶,容易溶解于水,有刺激性味道。
硫酸铜•化学式:CuSO4•盐根离子:硫酸根离子(SO4^2-)•正离子:铜离子(Cu2+)•性质:蓝色结晶,溶解于水,味道苦涩。
4. 盐的制备和应用•盐的制备通常通过酸和碱(或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得到。
•盐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食盐被用来调味,硫酸铜被用作防腐剂和杀菌剂等。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盐的基本概念和命名规则。
我们还学习了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盐及其性质。
而且我们也了解到盐的制备和应用。
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对盐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完整版)__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导学案(共3课时)

11.1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1课时)三店二中化学组[学习目标]1、了解并识记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等盐化学式、俗称、主要用途以及相关化学方程式。
2、知道粗盐提纯的步骤及注意事项【学习重点】目标1.2[学习过程]一、先自学课本68—71页,再完成下列填空,最后小组交流,答疑解惑1.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盐”通常指,化学中的“盐”是指一类组成里含有离子和离子的化合物,如不仅指食盐的。
2.氯化钠:化学式(),的主要成分,用途:医疗上的生理盐水用配制的;农业上可以用来选种;工业上可以为材料制取等。
生活中可以用腌制食品,不仅风味独特,还可延长保存时间,公路上的积雪还可以用来消除。
3.碳酸钠:化学式(),俗称、,其水溶液显性。
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
碳酸氢钠:化学式(),俗称,是配制糕点所用的的主要成分之一。
碳酸钙:化学式(),天然存在的、的主要成分就是碳酸钙,它是重要的材料,还可用作剂。
4.粗盐提纯:(1)粗盐提纯的步骤是:、、、,各步使用的仪器分别为:溶解:烧杯、;过滤:带铁圈的铁架台、、烧杯、;蒸发:带铁圈的铁架台、蒸发皿、、。
(2)在试验中要注事项:(3)过滤操作要领:“一贴二低三靠”的含义是:“一贴”:“二低”:“三靠”:(4)蒸发时,要不断有玻璃棒,以防。
待蒸发皿中出现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二、合作探究,互助达标:探究一:小组讨论:粗盐提纯实验,滤液浑浊的原因:探究二:观察教师演示实验,完成课本72页表格;三、当堂训练,巩固提高:1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相同的是()A.氯化钠食盐 NaCl2 B. 碳酸氢钠纯碱 NaHCO3C.氢氧化钙熟石灰CaOD.氢氧化钠火碱 NaOH2、下列常见盐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不合理的是() A.用亚硝酸钠腌制食品 B.用硫酸铜精炼铜C .用纯碱消耗面粉发酵生成的酸D .用食盐生产烧碱3、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的主要成分,属于盐的是 ( )A.醋B.生石灰C.纯碱D.烧碱4、下列物质中,全部是盐类的是 ( )A.食盐、高锰酸钾、苏打、干冰B.硫酸铜、纯碱、碳铵、亚硝酸钠C.碳酸钙、烧碱、碳酸钠、食盐D.氯化钡、硫酸、熟石灰、过氧化氢5、鉴别碳酸盐常用的试剂是 ( )A.硝酸银溶液B.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C.氯化钡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6、粗盐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小林按照课本“活动与探究”的要求做粗盐提纯实验。
《生活中常见的盐》学案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学习目标】1.了解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主要用途;2.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3.掌握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和发生条件,并能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旧知回顾】1.盐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_______和_______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知学习】一、氯化钠1.氯化钠:化学式:俗称:2.食盐的用途:(1)重要的品;(2)医疗上用氯化钠配制生理水(维持人的正常生理活动);(3)日常生活中用来制食品;(4)工业原料—制、、盐酸等;(5)农业上用氯化钠溶液来选;(6)公路上的积雪也可用来消除。
3.粗盐提纯:具体操作步骤:①:(用玻璃棒搅拌至全部溶解)②:过滤的要点(一贴二低三靠)③:(待出现多量固体就停止加热)④计算产率:在溶解、过滤、蒸发中都用到了玻璃棒,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溶解:,加速固体的溶解过滤:;蒸发:,防止液体局部受热,而飞溅二、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1.碳酸钠:化学式____________、俗称___________、用途_________________。
2.碳酸氢钠:化学式____________、俗称___________、用途_________________。
3.碳酸钙:化学式____________、用途_________________。
4.含有碳酸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的盐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
5.CO32-的检验:具体方法是:取少量未知物,滴加,产生能使澄清变浑浊的气体。
三、复分解反应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生活中常见盐教案

1生活中常见盐教案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品,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
通过展示盐的性质、制取、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关于盐的基础知识。
以下是一份1200字以上的常见盐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盐的性质和特点。
2.掌握盐的制取方法。
3.熟悉盐在生活中的应用。
4.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实验材料:1.食盐、碳酸氢钠、醋酸钠等常见盐类。
2.盐酸、硫酸等酸性溶液。
3.碘酒、漂白粉等试剂。
4.试管、试管架等实验器材。
三、教学过程1.盐的性质和特点(1)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盐的外观、味道和溶解性等特点。
(2)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盐在水和醋等溶液中的溶解情况,总结盐的溶解性。
(3)展示盐的电解实验,说明盐在电解中的分解现象。
2.盐的制取方法(1)示范盐的制取方法,如海水蒸发结晶法和石盐的开采等。
(2)分组进行实验,自行设计盐的制取方法,如酸与碱反应、盐在高温条件下的分解等。
(3)比较不同方法制取盐的效果和适用范围。
3.盐在生活中的应用(1)引导学生思考盐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如食盐、工业用盐和药盐等。
(2)分组小组讨论盐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并整理出报告。
(3)展示报告,让学生了解到盐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4.盐的溶解性和溶解度(1)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盐在醋中溶解比在水中快。
(2)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温度下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化。
(3)用溶解度曲线说明盐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五、拓展延伸1.了解氯化钠以外的其他盐的性质和用途,如碳酸钠、硫酸钠等。
2.讨论盐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引导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并寻找解决办法。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活动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亲身参与并发现盐的性质、制取方法和应用等方面的问题。
同时,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实践操作和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对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拓宽了他们的知识视野。
11.1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一课时)学案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一课时)学案请同学们通过预习教材P68—70内容,完成本学案!一、食盐和盐1、食盐的主要成分是,化学式是2、盐是由和构成的化合物。
如、、、二、氯化钠1、氯化钠的生理作用:2、氯化钠的用途:①②③④⑤⑥3、氯化钠的分布:自然界的氯化钠广泛的分布在、、、中。
4、粗盐的制取:通过晾晒、和煮,蒸发除去其中的水分,可以得到含杂质较多的氯化钠晶体,其中含有可溶性杂质、,难溶性杂质等。
三、粗盐的提纯讨论:1、要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泥沙,用到的净化方法是2、从滤液中得到溶质氯化钠的方法是实践:粗盐的提纯:1、溶解:用量取5ml水,加入烧杯中,用称量3g粗盐,用药匙将粗盐逐步加入烧杯中,用搅拌,知道粗盐不再溶解,停止向烧杯中加粗盐。
称量剩余粗盐,计算出溶解的粗盐的质量为。
2、过滤:过滤时的注意事项:⑴一帖:⑵二低:⑶三靠:3、蒸发:将所得澄清滤液倒入干净的蒸发皿中,如教材P70图11-4所示加热。
用酒精灯的加热,加热时要不断用搅拌,防止液滴飞溅,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4、计算产率:用玻璃棒将蒸发皿中的固体转移到干净的纸上称量后,回收到指定容器中,计算产率:精盐产率=(精盐的质量÷溶解的粗盐的质量)×100%5、分析交流(实验结束后完成):⑴、与其他小组比较,你们小组的产率高还是低?为什么?⑵、经过你们努力得到的精盐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为什么?⑶、在溶解、过滤、蒸发过程中,都用到了玻璃棒,它的作用分别是什么?课堂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盐都能食用,故称食盐B、盐就是食盐,易溶于水C、盐都有咸味,都是白色晶体D、盐是一类物质的总称2、有一种盐在人体的新陈代谢中十分重要,它可以维持血液中适当的酸碱度,并通过人体复杂的作用产生胃酸,帮助消化,该盐是()A、氯化钙B、氯化钠C、硝酸钾D、碳酸钠3、我国某地曾发生把白色工业用盐误当作食盐食用,引起中毒事件,这种工业用盐可能是()A、高锰酸钾(KMnO4)B、硫酸铜(CuSO4)C、亚硝酸钠(NaNO2)D、氯化钠(NaCl)4、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有益人体健康,茶多酚是一种白色粉末,易溶于热水,略有吸水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常见的盐学案
一:考点回顾,准备练习
(1)粗盐提纯实验中每步都用的仪器是______,在各步中的作用分别是
①溶解: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
③_________: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④计算产率: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蒸发结晶”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铁圈)、坩埚钳、石棉网、火柴、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_____。
3.CO32-的鉴别
Na2CO3、MgCO3、NaHCO3、CaCO3等碳酸盐均可与稀盐酸反应放出_________气体,由此可知CO32-、HCO3-的检验方法是使用试剂________和________。
讨论:实验室有两瓶无色无味的溶液,标签已经破损,但已知一瓶为NaCl溶液,一瓶为Na2CO3溶液,现请大家帮忙来鉴别!看谁的方法多又好?
4.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酸、碱、盐之间并不是都能发生反应,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________或________或______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
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常涉及的沉淀有:
BaSO4(白色沉淀)AgCl(白色沉淀) CaCO3(白色沉淀)
BaCO3 (白色沉淀)Mg(OH)2 (白色沉淀)
______(蓝色沉淀)______(红褐色沉淀)
讨论:初中化学常见离子共存问题:(看谁说的准又多)
(1)不能与H+共存的离子常见的有哪些?
(2)不能与OH-共存的离子常见的有哪些?
(3)不能与CO32-共存的离子常见的有哪些?
5.简单归纳盐的化学性质
二:尝试练习,中考衔接(小组间抢答题)
1.(2011·乌鲁木齐)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氢氧化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氯化钠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C.在实验室,浓硫酸常用来做干燥剂D.碳酸氢钠可用于焙制糕点2.(2010中考变式题)下列常见的盐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不合理的是( ) A.用亚硝酸钠腌制食品B.用硫酸铜精炼铜
C.用纯碱消耗面粉发酵生成的酸D.用食盐生产烧碱
3.关于粗盐“提纯实验”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为了加快过滤速率,应该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过滤器内的液体
B.如果经过两次过滤滤液仍然浑浊,则应检查装置并分析原因
C.蒸发溶液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用酒精灯持续加热至蒸干为止
D.为了使食盐加速溶解,应该用大量的水溶解粗盐
4.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的一组是()
A.NaOH 氢氧化钠烧碱
B.CaO 氢氧化钙生石灰
C.Na2CO3碳酸钠纯碱
D.NaCl 氯化钠食盐
5.在PH=1的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且溶液呈无色透明的是()
A.Na+NH4+Cl-OH-
B. K+ NO3-Cu2+Cl-
C.NH4+Na+SO42-Cl-
D. Mg2+CO32-K+SO42-
6.下列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 银和稀盐酸
B 铁和硫酸锌溶液
C 硝酸钾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D 稀硫酸和氯化钡
三:课堂检测(10分,每空1分)
1.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的是:()
A NaCl 氯化钠食盐
B CaO 氧化钙熟石灰
C Na2CO3碳酸钠纯碱
D NaOH 氢氧化钠烧碱
2.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 Ba2+ Cu2+OH-
B Na+Cl-SO42-
C Na+ H+CO32-
D Fe3+Cl-NO3-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碳酸钙不能用作补钙剂
B 氯化钠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C 碳酸氢钠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D 碳酸钠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
4.在Na2CO3溶液中逐渐加入盐酸,反应后溶液pH随加入盐酸质量变化的关系为()
A B C D
5.(1)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2)碳酸钙、碳酸钠均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是因为碳酸钙、碳酸钠中均含有___.
(写离子符号)
(3)NaHCO3在医疗上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其与胃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6.盐和金属→_______,如湿法冶金的先驱“曾青得铁化为铜”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