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案

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案

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一次函数的概念,掌握一次函数的表示方法。

2. 让学生能够绘制一次函数的图像,理解图像的性质。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一次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 一次函数图像的性质。

三、教学难点1. 一次函数图像的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商品的价格,引出一次函数的概念。

2. 讲解:讲解一次函数的定义,举例说明一次函数的表示方法,如y=2x+3。

3. 演示:通过课件或黑板,演示一次函数的图像,让学生观察图像的形状和特点。

4. 讲解:讲解一次函数图像的性质,如直线、斜率、截距等。

5. 练习:让学生绘制一些一次函数的图像,并分析其性质。

7. 作业:布置一些有关一次函数图像和性质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看学生对一次函数图像和性质的理解程度,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交通费用计算、物体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等。

2. 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与一次函数相关的生活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七、课堂小结2. 强调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八、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上的一次函数相关习题。

2. 选择一个生活中的实例,运用一次函数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对一次函数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

2.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十、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一次函数知识的掌握程度。

2. 通过课后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一次函数图像和性质的理解程度及应用能力。

3. 根据评价结果,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教学设计

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12.2第2课时一次函数的图象典案高效课堂
移得到,具体平移的方法可以借助于示意图来帮助确定.
教师点拨:只要k相同,直线就平行,一次函数y=kx+b(k≠0)是由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经过向上或向下平移|b|个单位得到的.b>0,直线向上移;b<0,直线向下移.
解:y=-1
2x+3是由直线y=-
1
2x向上平移3个单位
得到的;而y=-1
2x-5是由直线y=-
1
2x向下平移5
个单位得到的.
预备练习:
7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则一次函数y=x+k的图象大致是()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直线y=-2x+1的图象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的直线的表达式是()
A.y=-2x-2B.y=-2x+6
C.y=-2x-4 D.y=-2x+4。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设计优秀8篇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设计优秀8篇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设计优秀8篇一次函数篇一11.2 一次函数§11.2.1正比例函数教学目标1.认识正比例函数的意义。

2.掌握正比例函数解析式特点。

3.理解正比例函数图象性质及特点。

4.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理解正比例函数意义及解析式特点。

2.掌握正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特点。

3.能根据要求完成转化,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正比例函数图象性质特点的掌握。

教学过程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一九九六年,鸟类研究者在芬兰给一只燕鸥(候鸟)套上标志环。

4个月零1周后人们在2.56万千米外的澳大利亚发现了它。

1.这只百余克重的小鸟大约平均每天飞行多少千米(精确到10千米)?2.这只燕鸥的行程y(千米)与飞行时间x(天)之间有什么关系?3.这只燕鸥飞行1个半月的行程大约是多少千米?我们来共同分析:一个月按30天计算,这只燕鸥平均每天飞行的路程不少于:25600÷(30某4+7)≈200(km)若设这只燕鸥每天飞行的路程为200km,那么它的行程y(千米)就是飞行时间x(天)的函数。

函数解析式为:y=200x(0≤x≤127)这只燕鸥飞行1个半月的行程,大约是x=45时函数y=200x的值。

即y=200某45=9000(km)以上我们用y=200x对燕鸥在4个月零1周的飞行路程问题进行了刻画。

尽管这只是近似的,但它可以作为反映燕鸥的行程与时间的对应规律的一个模型。

类似于y=200x这种形式的函数在现实世界中还有很多。

它们都具备什么样的特征呢?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

ⅱ.导入新课首先我们来思考这样一些问题,看看变量之间的对应规律可用怎样的函数来表示?这些函数有什么共同特点?1.圆的周长l随半径r的大小变化而变化。

3.铁块的质量m(g)随它的体积v(cm3)的大小变化而变化。

.一些练习本摞在一些的总厚度h(cm)随这些练习本的本数n的变化而变化。

4.冷冻一个0℃的物体,使它每分钟下降2℃.物体的温度t(℃)随冷冻时间t(分)的变化而变化。

一次函数图象和性质优质课教案完美版

一次函数图象和性质优质课教案完美版

3、猜想:一次函数 y=kx+b 的图象是什么形状,它与直 y=kx 平移(b)个单
线 y=kx 有什么关系?
位得到(当 b>0,向
上平移,当 b<0,向
下平移)
归纳性质:
(二)一次函数的性质。
当 k>0,y 随着 x 增
1、画出函数 y=x+1, y=-x+1, y=2x+1 y=-2x+1 的图象,大而增大。
移____个单位长度而得到。
哪两个点由学生讨
(2)、比较两个函数解析式,试解释函数图象的位置关 论。通常选点(0, 巩固“两点法”
系。
b)(- ,0)
画图的方法。
2、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函数 y=2x-1 与 y=-0.5x+1 的图
象。
学生归纳结果,教师
总结:一次函数
y=kx+b 图象是一条
直线,可看成直线
的图象及性质作
的图象也是直线吗?从解析式上看,正比例函数与一次
好铺垫。
函数相差什么?如果体现在图象上又会有怎样的关系
呢?
二、探究新知
学生用描点法画图,
(一) 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图象的关系
并 通 过 填 表 观 察 比 通过画图比较正
1、 用描点法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函数 y=-6x 与 y=-6x+5 较其异同点。
而______。
归纳:b 决定直线
3、在同一坐标函数中画出下列函数图象归纳 y=kx+b(k、y=kx+b 与 y 轴交点
b 是常数,k≠0)中 b 对函数图象的影响。
的坐标(0,b)。
1、y=x-1 y=x y=x+1
当 b>0 时,交点在

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案3篇

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案3篇

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案1课型:新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和函数关系式,探索并理解一次函数的性质;(2)进一步理解正比例函数图象和一次函数图象的位置关系;(3)探索一次函数的图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由一次函数的图象来揭示函数性质的探索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探索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师生共同探讨,体现数学学习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感受共同合作取得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

教学难点:通过图形探求性质以及分析图形的位置特征。

课前准备:本节课为了帮助同学们能正确理解函数的增减性,更清楚、快捷地通过图象探究函数的某些特征。

教师在课前准备好多媒体课件,并选择在多媒体教室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引导探究(1)复习一次函数图象的画法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一次函数图象,并学习了图象的画法。

同学们能画出函数y=2x+4和y=-x-3的图象吗?说说看,如何画?生:能。

因为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直线,所以,我可以过(1,6)和(0,4)两点画直线y=2x+4。

过(1,-)、(0,-3)两点画直线y=-x-3。

师:很好。

还有不同的取点法吗?生:有,可经过(-2,0)和(0,4),画直线y=2x+4;经过(-2,0)和(0,-3)画直线-x-3。

师:大家说说看,哪一种取法更好呢?众:乙的方法好。

师:对。

我们可以针对函数中不同的k和b的值,灵活取值。

教师要求学生画出这两函数的图象。

【设计说明】:通过对两函数图象画法的讨论,引导学生得出简捷画法,并为后面新知识的研究作一些伏笔。

(2)探究一次函数的增减性师:教师用多媒体呈现给大家一幅画面。

图画上有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而背景是一座山,两一次函数的图象正好对应着背景图中的上山和下山的路线,教师在课件中设计一个人从左边上山顶,并继续下山到右边山脚,并把这一活动来回放两遍给学生看,继而引导学生思考。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案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案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特征和函数值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一次函数的图象特征2. 一次函数的性质3. 一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一次函数的图象特征,一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一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 利用数形结合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一次函数的图象特征。

3. 运用实例分析法,培养学生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提出本节课要研究的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 探究一次函数的图象特征: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一次函数图象的斜率和截距与函数图象的关系。

3. 讲解一次函数的性质:结合图象,讲解一次函数的单调性、增减性、对称性等性质。

4. 应用练习:给出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一次函数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提出一些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一次函数图象和性质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的准确性以及与同学的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2. 练习完成情况评价:通过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估学生对一次函数图象和性质的理解及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问题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制作包含一次函数图象和性质的PPT,用于课堂演示和讲解。

2. 练习题库:准备一系列一次函数图象和性质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学生课后自学。

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学设计

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学设计

19.2.2《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2)教学设计
柴沟堡第二中学宋旭飞
一、教学目标
1.能从图象角度理解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2.掌握一次函数图象及其画法,理解一次函数的性质;
3.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
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理解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并能灵活应用.
四、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
五、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六、过程设计。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数学教案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数学教案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数学教案
标题: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一次函数的基本概念。

2. 学生能够通过解析式画出一次函数的图像,并了解其性质。

3. 学生能够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
1. 一次函数的定义
2.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与图像
3. 一次函数的性质
4. 一次函数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1. 引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一次函数的概念,如商品的价格与销售量的关系等。

2. 新课讲解:
a) 一次函数的定义:形如y=kx+b(k≠0)的函数称为一次函数,其中k是斜率,b是截距。

b)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与图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坐标系绘制一次函数的图像,并通过观察图像总结一次函数的性质。

c) 一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决定了一次函数的增长速度,截距决定了函数图像与y轴的交点位置。

d) 一次函数的应用:结合具体例子,让学生学会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3. 练习巩固:设计一些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以检验他们对一次函数的理解程度。

4. 总结回顾: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一次函数的定义、图像和性质。

四、作业布置
为学生布置一些一次函数的题目,让他们在课后继续深化理解和掌握一次函数的相关知识。

五、教学反思
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包括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等,以便于改进今后的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一次函数图象及其画法,理解一次函数的性质;
2.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3.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4.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三、教学难点
理解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并能灵活应用.
四、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
五、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六、过程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