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合集下载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解决措施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解决措施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解决措施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然而,它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相关的解决措施。

1.水库建设的水文生态效应水库建设会对水文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包括改变水流速度和方向、改变水质、改变生态流量和温度等。

这些影响对水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成了严重破坏,削弱了整个水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

2.水电站建设的影响水电站建设也会影响生态环境。

水电站建设会改变水文生态系统的水流速度、湍流、水平面高程和流量,导致生态环境的失衡,造成鱼类和水草的减少和能量流的破坏。

二、解决措施1.多角度综合评估为了减少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应采用多角度综合评估方法,包括生态、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多个方面。

这将有助于识别潜在的生态风险和态势,从而设计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减轻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2.进行灵活的工程设计必须在施工前,进行工程设计,采用控制能源产生、渗漏、水位调节、沉淀沉积物等控制措施,减少对环境生态的破坏。

3.技术手段维护生态环境应注重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和解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比如定期清理取水口、清理沉积物、掌握降水情况并及时开展排水工作等。

4.加强环境保护管理必须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环境保护管理,对恶意污染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确保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结论在保证经济建设的同时,也要关注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应加强监管,采取有力措施,合理平衡生产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探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探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探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指建设各种水利工程和水电站的过程,包括河流水库的修建、运河的挖掘、堤坝的建设以及水电站的建设等。

这些工程的建设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探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相应的保护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破坏生态平衡: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可能需要对原有的土地、山脉和河流进行改造,这会破坏生态平衡。

为了修建水库,需要淹没大片的土地和森林,这将导致植被减少,环境恶化。

2. 水域生态系统破坏: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会对水域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水电站的兴建会改变河流的水流情况,破坏原有的水域生态系统。

这可能导致鱼类栖息地减少,鱼类数量减少。

3. 水生态链破坏: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可能会破坏水生态链,导致物种数量减少和生物多样性下降。

水利工程的堰坝会阻碍鱼类的迁徙,进而导致鱼类数量减少,甚至灭绝。

4. 水质污染: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可能会导致水质污染问题。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和废水可能会直接排入河流,导致水质恶化。

水电站的运行也可能会影响水质,放水过程中可能会释放含有有害物质的底泥。

1. 科学规划设计: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之前,必须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充分评估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可以选择在人烟稀少的地区进行工程建设,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 强化环境监管: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必须加强监管和管理。

对施工现场的废料和废水进行规范处理,确保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3. 可持续运营管理:对于已建成的水利水电工程,需要采取可持续运营管理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定期进行水域生态系统和水质监测,及时调整水流和放水策略,确保水生态链的正常运转。

4. 生态恢复与补偿:对于已经破坏的生态环境,需要进行生态恢复与补偿。

可以进行植被修复和鱼类放流等措施,以恢复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是指对水资源进行科学开发和利用的工程,包括水库、水电站、引水、排灌等设施,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也会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水库蓄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中最常见的就是水库蓄水。

蓄水后,原来的湿地和水草地被淹没,会导致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从而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

水库蓄水还会改变当地的水文条件,使得河流的流量和水位发生变化,对鱼类的洄游和产卵等生活史习性产生影响。

2. 水电站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水电站的建设会改变河流的水流速度和水体温度,对河流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

水电站的运行会导致河流流速和水位的周期性变化,对鱼类的洄游和产卵造成影响。

而水电站的调水放水操作,还会导致河流水温的周期性变化,影响河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 水利工程对土壤侵蚀和水土保持的影响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土地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会导致土壤侵蚀的加剧,从而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

水利工程会改变当地水文条件,对水土保持造成影响,加剧土地退化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还包括水体生物资源的改变、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水体富营养化和水质污染等。

这些影响都会导致当地生态系统的扰动和破坏,对当地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不利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包括负面影响,还可能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

水库蓄水后可以为当地的农田提供灌溉水源,改善当地的水资源状况,同时也可以为当地的水产养殖提供发展的机会。

水电站的建设可以为当地提供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对气候变化的缓解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在实际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应该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解决措施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解决措施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解决措施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推动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生活需求的也带来了对生态环境的一定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水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造成水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水利水电工程必须需要修建大坝和水库等设施,这样会导致河流的断流或减少流量,进而影响水域生态系统的平衡。

水库淹没了大量的湿地和河流岸边的植被,使得湿地生态系统的栖息地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二是水位变化引发的河道侵蚀和泥沙淤积。

大坝调控水位的变化会导致河道水流速度和泥沙输运变化,进而引发河道侵蚀和泥沙淤积,威胁岸边生态环境的稳定。

三是水利水电工程对水质的影响。

大坝拦截了上游的污染物和废水,导致下游的水质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陆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工程建设带来的生态破坏。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导致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和植被的减少。

二是大量的建筑材料开采对土地的破坏。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需要大量的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这些材料的开采对土地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三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噪音、振动和尾水排放对周边生物环境的干扰。

这些噪音、振动和尾水排放可能对周边的生物造成一定的干扰和损害。

为了减少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措施。

一是科学规划和选址。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和选址阶段,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

二是采取生态修复和保护措施。

对于工程建设造成的生态破坏,需要在工程竣工后进行生态修复和保护,恢复生态系统的平衡。

三是加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境监测和管理。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噪音、振动和尾水排放等环境污染的监测和管理,减少对周边生物环境的干扰。

四是提高科技水平和环保设施的应用。

通过提高科技水平和应用环保设施,可以降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利弊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利弊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利弊分析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水利水电工程规模不断扩大,水电已成为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清洁能源。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

生态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土资源、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

开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对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环境保护引言绿色发展理念始终秉持和谐的发展基调,不仅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还能够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

基于此种发展理念,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模式也有了较大的改变。

作为一项利民惠民的民生工程,水利水电项目的建设不仅能够有效推动经济发展,还能够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职能。

1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有利影响(1)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应用,能够控制水流状况,通常情况下,在进行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会修建水库,用来进行水资源的储存,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水库中水的流速相对缓慢,会为存在水体中的物质提供足够的时间进行沉淀,使得水体本身所具备的色度与浊度能够满足预期标准,这样不但能够起到软化的效果,而且能够为藻类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

同时,利用水利水电工程,还能够减少水灾与旱灾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比如说,水库既能够对雨水进行储存,同时也能够在旱灾时对干旱农田取水灌溉,水库调节可以依照实际情况进行水位的控制,以此来实现下泄流量的处理。

(2)人工湿地的形成,也是水利水电工程的重要作用,通过对该工程的应用,能够对当前地区的气候情况产生优化的作用,水库的存在本身可以作为人工湖泊,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在对无霜期进行延长的同时,还能够实现温差的缩小,改善当地气候,为各种当地生物提供更好的生存条件,也会吸引其他的生物,为当地生物多样性提供基础。

(3)水利工程有自身的环保优势,与火力发电相比,水力发电满足清洁能源需求,不会产生污染物,所起到的比重效果也会对空气质量加以改善。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水电工程建设也越来越普遍。

水利水电工程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以下是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一些具体阐述。

一、水利水电工程的优势1、水利水电工程可以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保障国家的水资源安全。

2、水利水电工程可以为社会提供可再生能源,具有温室气体减排的功能,对于保护环境也有重大意义。

3、水利水电工程可以增长区域的经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湖泊消失:水利水电工程在建造时需要占用大面积的土地,因此往往需要填湖造地,导致湖泊面积减小或消失,部分湿地也会被开垦为农田,湖泊或湿地的消失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水体污染和水流干旱: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后可能会引起水流的变化,对周边的水生态环境形成负面影响。

如堰塞湖的形成可能会导致水体污染,引起人们的饮用水问题,尤其是在建设的过程中,污水排放难免会对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并且移民的搬迁同样会扰乱水生态环境平衡,打破现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土壤肥力下降: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大量的土地被占用,抽水灌溉的频繁使用导致土壤盐碱化和物质贫瘠。

同时因为土地占用,无法归还自然和继续耕作的土地,农业生产受到不良影响。

自然地形改变: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对自然地形造成一定破坏,改变地形特征,可能影响周边生态系统的平衡,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会产生影响。

2、如何规划和落实生态补偿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国家为了决策更为科学,以及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规定了水利水电工程的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补偿是保障生态环境持续发展需要的重要手段。

在建设水利水电工程时,需要制定“先建后补,先补后用”的原则。

也就是先建设好水利水电工程,落实生态保护和修复措施,再利用建成后的资源。

例如,兴建三峡水利枢纽、长江中下游其他水库时,政府投资了大量的资金用于生态保护和回归,保证周边的环境保护和湿地的保护,同时在建设工程中,严格控制了污水的排放等标准。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影响。

在合理规划、科学设计和有效管
理的前提下,这些影响可以被最大程度地减少。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会导致大面积的土地和植被破坏,特别是在水库建设过程中。


量的植被被迫移除,土地被淹没,造成植物物种减少,生态系统受损。

新建或改建水电站
会引起河流水位的变化,进一步破坏沿岸的植被和生物栖息地。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可能会改变水流的速度和方向,进而对河道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
转的影响。

水电站的运行过程中,通常需要释放大量的水流,这会导致河流的沉积物抬升
和河流的侵蚀加剧,从而改变河道形态,进而对鱼类洄游和其他河流生物造成阻碍。

这些
生物对河流的水流速度和水深有一定的要求,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可能使得这些生物的栖
息地受到威胁。

水利水电工程可能会改变水域的温度、溶解氧含量和水质,对水生生物和水体生态系
统产生影响。

水库的形成会导致水体的静态化,使水温变化随季节的影响减少。

而水库底
部的淤泥和腐殖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释放,导致水质恶化。

水电站常常排放大量热水,改变了河流的温度,影响鱼类和水生植物的栖息地。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水利水电工程已经开始采取措施减少这些负
面影响。

建设者在规划和设计阶段会进行环境评估,以确定如何最小化对生态环境的损害。

改进工程技术和管理方法,减少工程对土地、水域和植被的破坏。

一些水电站还采取了补
偿措施,如建设人工鱼道、增加植物覆盖等,以保护水生生物的栖息地。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分析摘要:中国的水利水电项目在农业灌溉,发电和运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是农业大国,因此水利和水电项目对中国的发展尤为重要。

因此,中国在水电项目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投资和研发,虽然建设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但同时也对中国的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如生态环境破坏和水污染。

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水利枢纽建设和水电工程建设的概况,以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解决方案。

关键词:水利水电;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一、水利水电工程概况水利水电工程是人们控制和调节水资源的工程建设,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我国的一系列调查,规划,设计及其他水利水电建设。

在发展和改善电力项目建设,开展管理等工作中,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稳定持续发展之后,进一步改善了节水和水电工程运行,取得相应的效益。

水利水电项目的建设是一项技术性非常大的工程,总体而言,水利水电项目的建设周期很长,该项目的投资需求很高。

因此,为了成功完成施工过程中的所有工作,有必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一)水利水电项目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当前,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此外,我们越来越关注节水和水电项目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和环境发展。

但是,在开发过程中,它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首先是对气候的影响。

水电项目的水资源保护和水库建设需要收集大量的水源,因此蒸发量非常高,大量的水蒸气会聚集在空气中,从而导致该地区大量降水。

相对容易形成云雾,降低能见度。

其次是对水质的影响。

水利和水电项目将减缓流域内的河流流量,从而降低水蒸气交换率,并降低污染物的传播和扩散能力。

因此,如果水质受到污染,则水资源本身的净化能力下降,污染的影响增大。

流速的降低还可能导致一些重金属沉淀在水中,从而容易在该水体中造成重金属污染。

节水和水电项目也将破坏当地的植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摘要】近年来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大幅促进了我国防洪、灌溉、发电、运
输等行业的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但是,水利工程的兴建
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本文主要探讨小型水利水电工
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应对措施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水利水电工程设施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
视,国家大幅提高了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促
进了我国防洪、灌溉、发电、运输等行业的发展,为国家的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
大的效益。但是,福兮祸所伏,水利工程的兴建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人类赖以
生存的生态环境。水利水电工程按照其规模来分可以分为大中型的水利水电工程
和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一般由国家来规划承建,其科学性较高,
而目前很多的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和后续使用的过程中缺乏严谨的科学规
划,给人们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因此,如何规避危害,充分的发挥出水
利水电工程的重要优势,减少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成为目前水利水电工作中
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小型的水利水电工程大多直接修建在天然河道之上,这种修建方法对河流的
生态环境造成的一定的破坏,改变了河流生态环境的生态多样性,水利工程修建
的大坝也会改变河流的水深以及含沙量的变化,进而影响河流的泥沙含量、河流
的温度、水质以及地质环境,还有可能改变当地的气候。此外,小型水利水电工
程修建影响范围广,工期时间相对较长,施工时间可以达到几年,大型的水利水
电工程的修建工期甚至会达到十几年,在漫长的修建时间中,施工人员会进行石
料开采、工程取土,并修建临时性的营地,如果在石料开采和营地修建的过程中
未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就会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进而影响到河流的水质。加
上在施工的过程中无法避免的要排除一些废水,如果没有做好处理措施,直接将
废水排入河流中,那么这就会给河流的生态环境带来致命性的打击。在水利工程
修建好之后,将会改变原有的河道和大坝的宽度进行蓄水,在蓄水之后,由于水
平面对太阳的反射率与陆地不同,那么就会增大水面的辐射,改变河流原本的水
温,使河流的水温出现明显的分层,水库下面的水温将会长期维持在低温状态,
这种水温的变化会对河流中的动植物带来不利的影响,甚至改变整个河流的生态
环境。
(二)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陆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过程中,对陆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最大也是最显
著的。在修建小型水利水电的时间中,会对周围的草丛、树林、农田等造成破坏,
破坏了陆生生物的生态平衡。同时,在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中,也会排放出大量
的污水,这些污水流入河流中也会破坏河流的水质,改变河流内生物的生存环境,
造成大量生物被迫迁移,改变整个地区生态系统的平衡性。此外,在小型水利水
电工程的后续使用过程中,也会导致水面抬高,水面的升高会淹没河岸上的植物,
对生存在岸边的动植物产生负面的影响,减少物种数量,改变岸边动植物的生存
结构,迫使动物不得不向其他地方迁移,严重的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

(三)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在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过程中,由于工程施工、管道开挖等施工会造成
土壤的裸露,如果没有进行相应的处理,在雨天以及水流的冲刷影响下,就会导
致当地水土流失,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山体滑坡,严重的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
存安全。此外,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也会导致河流下游的土壤肥力下降,使地下
水位抬高,甚至出现土壤的沼泽化和盐碱化,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完成后,
一定要做好相应的处理措施。

三、应对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方法
(一)政府应当完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目前,我国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还不够完善,这也是很
多小型水利水电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疏于管理的原因之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
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
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通俗来说就
是分析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污染防止对策和措施建立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并制定相关的预防方案。为此,政府应该完善水利水电工程
建设的环境评价制度,强制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前必须要做好对施工地
生态环境的调查,全面了解施工地的环境、气候、水质、动植物、人口、土壤等
情况,并根据调查的具体情况做好施工影响的分析工作,预测出水利水电施工对
当地生态环境的各种影响以及影响范围,根据预测结果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将
水利水电施工对施工地生态环境的破坏控制在最小。在工程建设完成后,施工企
业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做好生态环境的整改工作,在发挥出水利水电工程重要性的
同时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

(二)在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要遵循环保先行的施工理念
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企业要树立好环保先行的理念。在
工程图纸的设计中,设计人员要遵循和谐发展的理念,在不破坏动植物栖息场所
的理念下设计施工图纸;在施工阶段,施工企业应该采用环保技术措施,运用无
污染、不影响动植物生长的环保材料;在工程的施工完成阶段,施工企业应该排
除相应的技术监察人员做好水利工程环境影响和检测工作,及时的对环境影响进
行跟踪和评价,如果发现有不良影响应该立即向上级部门报告,上级部门在接到
报告后要在第一时间制定好处理方式,把对施工地生态环境的破坏降至最小。在
这个过程中,可以采取责任到人的负责方式,并采取一定的鼓励机制,对于表现
由于的技术监察人员给予适当的奖励,对于监察不到位的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处
罚,提高监察技术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三)健全生态环保法律法规和生态补偿机制
目前,在我国的水利过程建设中,大多很少考虑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而一
味的依靠施工企业的自觉很难在短期内实现水利水电施工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
展,因此,国家必须要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水利水电施工企业的权责,在
发展经济的同时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
与此同时,政府部门应该根据“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制定好完善的生态补偿机
制,明确好生态补偿的范围和责任人员,制定专项生态治理基金,做好对施工地
生态环境的补偿工作,保证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

四、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可以促进国家生态环境的发展,在水
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中,施工企业一定要树立好环保的意识,充分的意识到水利水
电工程对施工地生态环境产生的潜在影响,做好事前的防范工作和时候的处理工
作,降低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传新1.戴克义2: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期刊论文],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0(5)

【2】李玉海1,陈亚杰2: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期刊论文],
水利科技与经济,2009(8)

【3】谷永祥: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期刊论文],2011(5)
【4】汪恕诚: 再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兼论大坝与生态[期刊论文], 中国
水利,2009(8):1-5.

【5】李正霞.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期刊论文],陕西水力发电,200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