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2020年高考作文题目:君子慎独

合集下载

高中以“慎独”为题作文写作指导及优秀范文3篇示例_高二作文.doc

高中以“慎独”为题作文写作指导及优秀范文3篇示例_高二作文.doc

高中以“慎独”为题作文写作指导及优秀范文3篇示例_高二作文《礼记中庸》上说: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慎独就是在你独处时也能谨守道德、原则,不苟言行,维护你自身的良好形象。

没有比在隐蔽处所做的事更能明显的体现出一个人的德行了,没有比在细微处所想到的念头更能够显著的看出一个人的善恶了。

慎独是一种修养,慎独是一种自律,慎独是一种坦荡。

请以慎独为题,写一篇不少于的文章,自选角度,体裁不限。

【写作分析】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意思是:君子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要谨慎小心,在别人听不到的地方要警惕畏惧。

隐秘的事情,没有不被人发现的;细微的事情,没有不被显露出来的。

所以,君子在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要谨慎。

简单地说,慎独就是独处的时候,无人监督的时候,也要自律,服从内心的要求,谨慎地对待自己。

人在有人约束的时候,在他人的关注之下,是比较容易做到谨慎的。

因为作为社会的人,一个人的语言行为,都处于社会舆论的监督之下,置于社会的道德法律的要求之中。

那时候如果违反社会起码的要求,不会被世人认可和接受。

但是,一个人独处或缺乏监督的时候,常常会存在侥幸心理,或者放纵心理。

这时候,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将个人的利益放在首位,而忽视道德法律他人的约束。

因此,谨慎地独处,反复地反省约束自己的行为,在没有人监督的时候和有人监督的情况下都能完全一致,才能成为一个更加纯粹的人。

而真正慎独的人,才是心怀坦荡、充满正气的人,也才是本性高尚的人。

《礼记中庸》开宗明义就论及慎独。

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提到慎独时是这样要求的: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

写作中可以从什么是慎独,如何做到慎独,做到慎独有怎样的表现,以及做到慎独的意义等角度立意,紧扣一个关键点展开分析和表现,合理使用材料,安排好结构,应能写出较为满意的文章来。

君子慎独,高中作文

君子慎独,高中作文

君子慎独,高中作文篇一:材料作文“慎独”审题与写作材料作文慎独审题与写作材料作文慎独审题与写作一松柏材料作文慎独审题与写作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礼记》:君子慎独。

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因天气炎热,口渴难耐。

正好路边有一棵梨树,行人纷纷去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一人不为所动。

有人问他:为什么你不摘梨呢,或许这梨根本就没有主人。

许衡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体裁,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作文慎独写作指导】审读材料:这是一个新材料作文题,读懂材料,把握住材料要旨很关键。

细读材料,整体概括,此则材料由两点构成:一是《礼记》中一语,二是元代大学者许衡的一个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的故事。

材料中慎独和梨虽无主,我心有主是关键语。

我1们据此可以概括出两个角度的话题——自律(自我约束)和自主。

慎独是儒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内容人们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辞海》),或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辞源》。

慎独,其实就是慎心,要诚其意,在各种物欲的诱惑面前,靠心把持住自己——不管是酒色财气,总归吾心有主,不为所动。

写作时可能会出现的不足:审题时可能会因为对慎独理解错误而导致跑题,例如将慎独理解为独处、独自反省等等。

独处只是一种背景,而慎独重点是要谈处于这种背景之下要谨慎不苟;独自反省是慎独的一个方面,但重心是言行要谨慎不苟,而不仅仅是反省。

【感悟材料】(主要从自律角度话题思考)1、瓜田李下的释义:经过瓜田,不要弯下身来提鞋,免得人家怀疑摘瓜;走过李树下面,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免得人家怀疑摘李子。

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或指比较容易引起嫌疑,让人误会,而又有理难辩的场合。

古人强调正人君子要顾及言谈举止,风度礼仪,除此之外,还要主动避嫌,远离一些有争议的人和事。

2、木匠刨家具的小故事:一个木匠制作家具,发现家具背板上有个疤痕,父亲主张刨掉,儿子认为别人看不到,又2不影响外观漂亮,可以不刨。

高三作文叙事:慎独

高三作文叙事:慎独

高三作文叙事:慎独
“慎独”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它也是中国古人的一种修养方法,指人独处时谨慎不苟。

“慎独”这种态度对人影响很大,但有的人却对它满不在乎,认为它可有可无。

由此,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出现了一些现象。

某些学生在学校努力学习,积极劳动,回到家后却什么都不干,在父母面前摆出一副架子。

还有的人表里不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更有甚者为了给自己谋求利益而不顾一切,不择手段,最后酿成大祸。

从以上这些人的行为可以看出,导致他们性格的缺憾、道德的缺失以及错误的人生观的原因,就是他们对“慎独”的轻视,他们没有做到“慎独”。

“慎独”可以修身养性,可以使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试想一个人的本性是谨慎不苟,那他处事一定会有条不紊,有一个认真的态度。

有了这种态度,他就可以把一个真实的自己展现在别人面前,别人也会真诚对待他。

内心世界有“慎独”把关,行为不但很少出现过错,还会使人走向成功。

一家大公司在考核应聘人员时,故意在公司门口放倒一把扫帚,结果许多应聘人员都越过扫帚,而
只有一个人把扫帚扶起来,最后公司就录取了那个人。

平时的行为习惯是能在瞬间体现出来的,是怎样掩盖也遮不住的。

相信那个被录取的人一定有“慎独”的态度,由此他才能做出这么一件不起眼的“小事”。

“慎独”也是一种做事严谨、谨慎的态度。

没有这种态度,科学家哪怕计算错一个小数点,研制的成果也会爆废。

医生动手术错切一刀,就会给病人造成生命危险。

“慎独”是一种人生观,它使你走上健康向上的人生道路,给你带来成功。

君子慎独作文素材

君子慎独作文素材

君子慎独作文素材在古代的中国,君子慎独是一种道德准则,指的是一个人在独处时,要慎重思考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可轻率行事。

这个道德准则在当今社会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现代人面临着各种诱惑和挑战的情况下,更需要君子慎独的品质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君子慎独的道德准则源自于儒家思想,儒家强调个人的修养和品德的培养,认为一个人应该在独处时,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可轻率行事。

这种品质不仅能够使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品德和行为,还能够使一个人在面对各种挑战和诱惑时,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不被外界的影响所左右。

在当今社会,君子慎独的品质显得尤为重要。

现代社会充斥着各种诱惑和挑战,人们往往在独处时,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做出错误的决定。

比如,在工作中,一个人可能会面临着各种诱惑和挑战,如果他在独处时不慎重思考自己的言行举止,很容易被外界的诱惑所左右,做出错误的决定。

而如果一个人能够具备君子慎独的品质,他就能够在独处时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被外界的影响所左右,保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做出正确的决定。

此外,君子慎独的品质还能够使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品德和行为。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在独处时容易放松自己的要求,做出一些不良的行为。

比如,一个人可能在独处时不慎重思考自己的言行举止,而做出一些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

而如果一个人能够具备君子慎独的品质,他就能够在独处时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保持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不被外界的影响所左右。

因此,君子慎独的品质对于现代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一个人如果能够具备君子慎独的品质,他就能够在独处时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保持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不被外界的影响所左右,做出正确的决定。

这不仅能够使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品德和行为,还能够使一个人在面对各种挑战和诱惑时,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不被外界的影响所左右。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培养君子慎独的品质,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

君子慎独

君子慎独

君子慎独君子慎独精选阅读:浅谈君子慎独人生就就应活得风生水起,就就应有一种精神与信念让自己燃烧与沸腾。

慎独是一种最好的体现方式。

君子慎独一词最早出自【礼记中庸】,字典上是这样解释的:指人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状况下,按照必须的道德规范行为。

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

这是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

也是评定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性环节。

慎独是一种品德,一种精神,一种坦荡,一种伟岸。

说起慎独,不仅仅是先哲们追求的目标,就是这天处在喧嚣复杂、物欲横流社会里的人们,慎独也是人人发奋追求的思想境界。

慎独是一种智慧,一种谦虚,一种淡定。

一种对于完美生活的追求与渴望。

天堂的孩子观后感慎独就是在默默无闻和无私奉献中,体会着生命的乐趣。

而不是在张扬下吹嘘着自己,贬低着他人。

慎独是心灵的井然有序,只有这样的生命才是美丽与永恒的。

雷锋叔叔用平凡的善举诠释了慎独精神丰富的意蕴和内涵,在人们心中树起了一座精神的丰碑。

深山信使王顺友,心系山民,20年如一日,上高山,下深谷,冒严寒,顶酷暑。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

应对获奖他是这样说的:自己的头脑要清醒,绝不能轻飘飘的。

作家最重要的还是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写作。

家乡为其修造故居。

遭到了他的拒绝。

香港教育界的传奇——钟期荣和胡鸿烈夫妇,为创办树仁大学奉上毕生积蓄4至5亿元。

真正的优秀者都是慎独和谦虚的。

他们慎始敬终。

不遗余力,默默无闻却又用心有为。

让我们坚信慎独能改变社会,而他们为慎独做出楷模。

我们敬畏的不仅仅仅是他们做人所坚守的诚实与善良。

更有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怀与豪迈。

他们已经站在了灵魂与智慧的高处,向世人昭示了生命的雄奇与伟岸。

他们生命的质量对于世人总是充满着魅力与诱惑。

犹如春风化雨滋润着人们的心田。

鼓舞着人们正心诚意、身体力行的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

慎独是一种境界,一种情操。

感受慎独这份情怀,人生的苦恼都会被抛到九霄云外。

我们都会在自我陶醉中得之坦然,失之泰然。

君子慎独作文

君子慎独作文

君子慎独作文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慎独”指的是人们在个人独自居处的时候,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从而使道义时时刻刻伴随主体之身。

刘少奇对慎独作了更通俗的解释,一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而不做坏事。

能否做到“慎独”,以及坚持“慎独”所能达到的程度,是衡量人们是否坚持自我修身以及在修身中取得成绩大小的重要标尺。

“慎独”作为自我修身方法,不仅在古代的道德实践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而且对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仍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较新的解释[编辑本段]这一解释是一些专门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儒学的学者所持的意见。

所谓“慎独”或“慎其独”,就是持守或牢固地保持自我的道德本性和本心。

从功夫论说,“慎独”就是面对自我的身心如何“以心治身”;面对外部世界,如何不被外物所左右而保持道德自觉。

从消极的角度说,“慎独”是一个防止和约束“自我非道德性”萌生和出现的过程;从积极的角度说,“慎独”则是一个保持和守护“自我”道德本性的过程清人主张释“慎独”的“慎”为“诚”,相应地有人就把“独”解释为“身”,如陈硕甫说:“《中庸》言慎独,即是诚身。

”独的解释:《五行》篇的“说”,从丧服制度与内心悲哀的关系,解释《诗·邶风·燕燕》“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之诗句说:“能差池其羽然后能至哀。

言至也。

差池者,言不在衰绖。

不在衰绖也,然后能至哀。

夫丧,正绖修领而哀杀矣,言至内者之不在外也。

是之谓独。

独也者,舍体也。

”另外还有“舍其体而独其心”、“舍夫五而慎其心之谓独”的说法。

明确地把“心”界定为“独”,或者以“心”为“独”。

《荀子·不苟》篇:“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

惟仁之为守,惟义之为变化代兴,谓之天德。

天不言而人推其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其厚焉,四时不言而百姓期焉。

……夫此顺命,以慎其独者也。

预考作文慎 独

预考作文慎 独

在外严格要求自己,独处一室却蝇营狗苟之人, 终会露出狐狸之尾,孜孜以求,表里如一的追梦人,
必将凭慎独之火点亮人生,光耀华夏。
慎独是石,敲出星星之火;慎独是火,点燃理想 之灯;慎独是灯,照亮前行之路,慎独是路,陪伴你 我前行。愿“慎独”永远陪伴你我前行。 无论台上台下,都保持曼妙的仪态,才是真正的舞者;
名著中的慎独
“不粘锅”马英九: 马英九说自己“不粘黑金的锅,不粘台独的锅,不 粘酒色的锅”,是谓“三不粘”。他凭借清廉之名, 慎独之行,在台湾大选中,击败生活在贪腐巨头陈水 扁阴影中谢长廷,成为台湾新一届领导人。
“吴仪退休”:
2008年3月18日,把自己嫁给中国的铁娘子吴仪宣布 退休并明确表态:“无论是官方的、半官方的,还是群 众性团体,都不再担任任何职务,希望你们完全把我忘 记!”吴仪如此干脆利落地退出,自绝个人套私情谋私 利的门路,也堵死亲朋戚友利用她过去在官场的权力和 人脉关系逐利的机会,吴仪光明磊落的一生,是教为官 者如何做到 “慎独”好课 。
3、给故事贴“慎独”标签。
例如,仲永因为天赋才华而名震四方,因不
谙慎独之道,成年后竟成为默默无闻的庸
人。……陶渊明隐居“种豆南山”是慎独,
李白“斗酒百篇”是慎独,王羲之“入木三
分”是慎独,杨时 “程门立雪”是慎独,林
则徐“虎门销烟”是慎独,周总理安慰理发 师是慎独,胡锦涛访问小日本是慎独.
一等立意
慎独就是这深山中的一朵奇葩 慎独,是一种境界,如同开在深谷里 的花,绽于墙角的梅,无论它们作出些什 么都不会有别人的关注和赞美。但是它们 还是毅然决然的选择用绽放来证明自己。 不患人之不己知,但求自知而已,这便是 慎独。
有了慎独,才有了四知堂的千古佳话, 才有了同仁堂百年不倒的奇迹。那句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反问中有的是 对于原则的坚守,并不因无人所知而暂 时抛却;那个响亮的同仁堂名号背后是 对于顾客不变的承诺,并不因为大众的 不知情而有丝毫的弄虚作假。

2023年高考作文押题:慎独

2023年高考作文押题:慎独

2023年高考作文押题:慎独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慎独,指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能自觉遵守道德准则,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提升个人修养的重要方式;也指一个人即使没有人监督,也能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保持警醒,不忘约束自己,提升自己。

请你根据对“慎独”含义的理解和体会,结合自己的成长以及学习经历,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题目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从材料可知,本次写作主题是“慎独”。

“慎独”一词,出自秦汉之际儒家著作《礼记•中庸》一书:“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之所以要强调“慎独”,是因为人在有人约束的时候,在他人的关注之下,是比较容易做到谨慎的。

因为作为社会的人,一个人的语言行为,都处于社会舆论的监督之下,置于社会的道德法律的要求之中。

那时候如果违反社会起码的要求,不会被世人认可和接受。

但是,一个人独处或缺乏监督的时候,常常会存在侥幸心理,或者放纵心理。

这时候,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将个人的利益放在首位,而忽视道德法律他人的约束。

因此,谨慎地独处,反复地反省约束自己的行为,在没有人监督的时候和有人监督的情况下都能完全一致,才能成为一个更加纯粹的人。

而真正慎
第1页共5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测2020年高考作文题目:君子慎独【作文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礼记》:君子慎独。

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因天气炎热,口渴难耐。

正好路边有一棵梨树,行人纷纷去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一人不为所动。

有人问他:为什么你不摘梨呢?或许这梨根本就没有主人。

许衡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要求: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体裁,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范文1]
毛主席曾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那么同样的,一个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做一个君子不难,难的是独处时也做君子。

慎独是一种高境界的道德修养。

我国古代的贤者很早就明白:君子处世,所慎在独。

早在《礼记》中就有记载: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历览前贤,历史上道德彰显之人莫不慎独。

圣人孔子,不仅在朝堂之上严遵君君臣臣之仪,在颠沛流离之途也坚守君子之礼,席不正不坐,语非礼不言。

诗人屈原,虽身处浊世,惨遭罢黜流放,仍能沐后弹冠,浴后更衣。

四知堂上那一声断喝: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人知!令污者抱头鼠窜,令美德彪炳千古,从而成为
君子慎独的最好注脚。

君子慎独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诚实。

一个人只有对自己诚实,方能对他人守信。

《五元灯会》上曾载有这样一则故事:由于战乱,普陀寺的众禅者决定迁移庙址。

在迁徙途中,只有豫通大师一人坚持早课,从不荒废。

有人劝曰:此处无佛,大师可不必如此。

豫通大师答一偈子曰:此处无佛,我心有佛。

既诚我心,是诚我佛。

好一个既诚我心,是诚我佛!其实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尊佛自己的良心。

大庭广众之下的君子是众人的君子,只有独处一室之时的君子,才是自我的君子。

君子慎独,对自己诚实,就像是空谷中的幽兰,即使无人知晓,也始终散发清香;而那些不懂得慎独之人,徒然地欺骗着自己的良心,内心最终会成为一间臭不可闻的鲍鱼之肆!
君子慎独还是一种对自己的审视。

每当夜深人静、独处一室之时,当颜面亿代未易的星图高悬头顶,你能够因为无须顾及旁人而放纵身心吗?不,灿烂的星空遥望着你,皎洁的月亮守望着你。

隐隐地,有一种声音,仿佛是灵魂对自己的拷问,在这独处的静谧里。

君子慎独,他的灵魂始终谨慎不苟。

当一轮新月升起,照在空寂的幽谷里,有一株独生的兰花,冰清玉洁,直立在自己的芬芳中。

就在这独处的正直中,他赢得了满天星光。

[范文2]
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

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慎独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课。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慎独。

一个人越是在无人监督的时候,越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谨慎从事,不做违德背理之事,就越能接近自我完善的思想境界。

慎独还是道德品质的试金石。

《后汉书•杨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杨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拒绝了。

王密说:暮夜无知。

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

同是暮夜无人时,同样面对十斤黄金,杨震、王密二人的道德修养,就高下分明了。

慎独更是社会生活的净化器。

人一旦缺少了慎独精神,就会降低自己的道德水准,只顾个人利益而无视他人利益。

可怕的是这种思想一旦传染开去,别人也会以他为榜样,如果人人效仿,久而久之,世风日下就成必然。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

即无人在场和有人在场都是一个样,不让任何微小邪恶的念头萌发,这样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质日臻完善。

慎独离不开严格要求自己。

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慎独自律、道德完善的体现。

XX年感动中国的王顺友,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就是当代恪守慎独的典范。

他一个人20年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

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

他说: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

在漫漫孤独之旅上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一个人的长征中,他服务无数山里人的执著,为人类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慎独也离不开自我反省。

一个人要进步,就要经常地、认真地反省自己。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份量来报偿我所领受的、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蜚声中外的医学院士吴阶平在年老时这样反思自己:我自己认为,在19501960这十年里是取得了可喜成绩的,那时自己也的确十分勤奋,但这并不代表一生中都在坚持不懈地努力。

自己在科学研究中锲而不舍的精神还远远不够,自己也有偷懒、靠小聪明过关甚至是一知半解的地方。

科学家们这种勤于反思、严于自律的精神为我们做出了
表率。

慎独是一面盾牌,可助你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防范各色各类的糖弹;慎独是一盏明灯,可帮你照亮前行之路,明辨是非曲直;慎独是一剂良药,可使你内心清朗,精神昂然。

那么,就让我们用慎独警示自己,鞭策自己,坦荡为人,踏实做事,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