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化学论文

合集下载

海洋中的化学资源

海洋中的化学资源

海洋中的化学资源
1. 盐和矿物质:海水中含有丰富的盐和矿物质,其中包括氯、钠、钾、钙、镁、铁、锌等。

2. 石油和天然气:海底沉积物中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是海洋中的重要化学资源。

3. 海洋生物资源:海洋中生长着丰富的海洋生物,包括海藻、海绵、珊瑚、贝类、鱼类等,它们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等成分,可作为人类的食品和药剂来源。

4. 海洋矿藏:海底中还蕴藏着大量的矿物质资源,如锰结核、铜、金、银、钴等。

5. 海水利用:海洋中的淡水资源可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在海洋中进行盐化处理,将海水转变为淡水,可为人类提供一种重要的水资源。

6. 稀土元素:海洋中还含有大量的稀土元素资源,这些元素在磁性材料、石油催化和电子设备等领域中应用广泛。

7. 海洋能源:海洋中还包含有大量的潮汐能、波浪能和海流能等能源资源,这些能源都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8.1海洋化学资源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

8.1海洋化学资源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
(1)拓展阅读材料:
-《海洋化学资源:开发与保护》期刊论文:介绍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海洋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专著:详细阐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保护策略,以及人类活动对海洋资源的影响。
-《海洋化学资源提取新技术》专著:介绍海洋化学资源的提取新技术和方法,以及这些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和前景。
(2)视频资源:
-《海洋化学资源:提取与利用》:介绍海洋化学资源的提取方法和实际应用,以及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海洋化学资源研究进展》:介绍海洋化学资源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以及海洋资源开发中的挑战和机遇。
2.拓展要求
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推荐阅读材料、解答疑问等。学生可以结合拓展阅读材料和视频资源,进一步深入学习海洋化学资源的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视频中介绍的海洋化学资源提取方法有哪些?
-这些提取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有哪些优势和局限性?
(3)结合本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个关于海洋化学资源保护的小实验,并简要说明实验目的、步骤和预期结果。
2.作业反馈
及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改进建议,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具体反馈如下:
(1)对于阅读拓展材料的作业,检查学生是否能够理解海洋化学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实现海洋化学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保护。对于存在的问题,给出改进建议,如加强阅读理解、深入思考和拓展知识面。
作业布置与反馈
1.作业布置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布置适量的作业,以便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能力。具体作业如下:
(1)阅读拓展材料:《海洋化学资源:开发与保护》期刊论文,并回答以下问题:

《2024年海洋污染现状及其对策》范文

《2024年海洋污染现状及其对策》范文

《海洋污染现状及其对策》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海洋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海洋污染不仅影响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对渔业资源、沿海经济发展以及全球气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深入探讨海洋污染的现状及其对策,对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海洋污染现状1. 海洋污染的种类海洋污染主要包括油污、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塑料垃圾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其中,油污和塑料垃圾污染是最为常见的污染类型。

2. 海洋污染的程度和范围目前,全球海洋污染程度严重,污染范围不断扩大。

特别是近海区域,由于人类活动的频繁,污染问题尤为突出。

各种污染物在海洋中积累,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3. 海洋污染的危害海洋污染对生态系统、渔业资源、沿海经济发展以及全球气候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污染物会破坏海洋生态平衡,导致生物种群数量的减少和物种灭绝。

同时,还会影响渔业资源的繁殖和生长,降低渔业产量。

此外,海洋污染还会对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三、海洋污染的成因1.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是海洋污染的主要来源。

这些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和重金属,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2. 农业排放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会通过河流、雨水等途径进入海洋,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

3. 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如海上运输、海底开采等也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对海洋环境造成影响。

此外,海上油轮泄漏、船舶排放等也是造成海洋污染的重要原因。

四、对策与建议1. 加强法规制定与执行各国应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法规的制定与执行,提高违法成本,严惩污染行为。

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海洋污染问题。

2. 推进工业污染治理加大对工业企业的监管力度,推动企业加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实现达标排放。

鼓励企业采用环保技术,降低污染物排放。

3. 农业污染控制推广科学施肥、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海洋地球化学

海洋地球化学

海洋地球化学海洋地球化学是研究海洋中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分布、运移、转化的科学。

它是地球化学的分支学科之一,涉及海洋与陆地、大气、地球内部之间的关系,研究的对象包括海水中的主要元素和微量元素、溶解气体、固体物质、有机物、微生物等。

海洋地球化学的研究对于了解地球历史演化和环境变化,以及探索海洋资源、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一、海水成分及循环过程海水成分主要包括溶解的离子和混合的物质。

其中,主要离子有Na+、Cl-、Mg2+、SO42-、Ca2+、K+等,呈现明显的非均衡态分布。

海水中的物质不断受到陆源输入、沉积物物质释放、生物作用、大气输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引起其成分和性质的变化。

海水循环包括大气输入、滨海带循环、深海底泥循环等过程。

二、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是研究海洋生物和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化学过程。

生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海洋生物可以参与或调节一系列关键的化学过程,为世界的碳循环贡献重要的力量。

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涉及到海洋生态学、海洋微生物学等多个学科。

三、海洋污染与治理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海洋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海洋对于全球气候和环境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其受到的污染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生态平衡。

海洋污染治理包括源头控制、处理和减轻、绿色海洋建设等多种手段。

海洋科学家要密切关注海洋污染的现状和趋势,积极开展治理工作。

综上所述,海洋地球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具有广泛的研究内容和实践意义,其研究成果对于维护海洋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气候变化认识等都有重要的作用。

这门学科相当复杂,需要多个学科的知识支撑,需要不断探索新的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才能更好地推动海洋地球化学的发展。

海洋化学资源

海洋化学资源

海洋矿物资源
锰结核:富含锰、铁、铜等元素的矿物团块分布广储量巨大 海底热液矿床:由海底热液作用形成的矿床主要含有铜、锌、银等金属 钴结壳:生长在海底的富钴结壳具有较高的工业价值 富钴锰结壳:富含钴和锰的结壳具有较好的开采前景
海洋生物资源
海洋生物资源包括浮游植物、 游泳动物、底栖生物等
海洋生物资源具有多样性包括 鱼类、贝类、甲壳类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促进经济发展:海洋化学资源在工 业、农业、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应 用如海水淡化、海藻养殖等
推动科学研究:海洋化学资源为科 学研究提供丰富的素材有助于推动 人类对海洋的认知和探索
海水资源
海水淡化:利用海水脱盐技术 提取淡水解决人类用水需求
海水提溴:从海水中提取溴用 于化工、医药等领域
未来展望:加强国际合作共同 保护和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实现
可持续发展目标
挑战:海洋污染、过度捕捞和 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 响

应对措施:制定合理的海洋保 护政策加强科技研发提高资源
利用效率
汇报人:
对环境的影响
海洋污染:开发过程中可能产 生污染物影响海洋生态平衡
生物多样性减少:过度开发和 污染可能导致生物种群数量减 少
气候变化:海洋化学资源开发 可能加剧全球气候变化
资源枯竭:过度开采可能导致 海洋化学资源枯竭
海洋环境的复杂性:海洋化学资源 的开发需要克服深海、高温、高压 等极端环境条件。
跨国公司在海洋化学资源开发方面展开激烈竞争争夺市场份额和资源控制权。
国际组织和机构在促进海洋化学资源开发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全球海洋经济的可持续 发展。
各国在海洋化学资源开发方面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海洋化学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海水中二氧化碳-碳酸盐体系

海水中二氧化碳-碳酸盐体系

液,其pH值与温度有关:
pH s
=
4.00 +
1 2
( t −15) 2 100
值得注意的是,pH值的定义是对数形式,而不是线性形
式。例如,假设某海水的pH=8,湖水的pH=4,二者pH值相 差两倍,但其中的氢离子浓度比值约为:海水[H+ ] = 1
湖水[H + ] 10000
5
一些日常物质的pH值
矿物燃料燃烧
5.4 ± 0.5

森林破坏
1.6 ± 1.0
合计
7.0 ± 1.2
大气
3.4 ± 0.2

海洋(模型结果)
2.0 ± 0.8
合计
5.4 ± 1.8
差值
1.6 ± 1.4
Sarmiento(1994)指出,加入到大气中的CO2最终仍将与海洋达 到平衡,只是需要较长的时间,如果加入1095 mol CO2到大气 中,经过约1000 a的时间后,其数量将降低到15 mol,另外的985 mol将主要以碳酸氢盐或碳酸盐等无机碳形式储存于海洋中。
三、人类来源的CO2
z 矿物燃料的燃烧是大气人类来源CO2的最主要贡献者。
1987年世界主要国家矿物燃料燃烧释放出的CO2数量
国家
CO2排放量 (×106吨)
人均CO2排放量 (吨)
单位美元GNP排放的CO2 (g)
美国
4480
18.37
1010
前苏联
3711
13.07
1563
西欧
2899
7.61
651
5 4.3
0.3 0.3
LAND
639
RIVER
SOIL

小论文《我身边的化学》(共5篇)

小论文《我身边的化学》(共5篇)

小论文《我身边的化学》(共5篇)第一篇:小论文《我身边的化学》《化学与现代生活》小论文我身边的化学摘要: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规律为对象的自然学科。

也是一门与人类生产、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

21世纪,化学作为一门中心学科,正在不断向生命、信息、材料等领域渗透或交叉。

化学不是课堂中出现的定理和方程式,也不是只有工业等方面才用得上的东西,它是处处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的。

关键词:身边化学生活现代和谐本学期,有幸选修了化工与材料学院王淑波教授的《化学与现代生活》课程。

王教授广博的化学知识加上妙语连珠的课堂讲解,令同学们真正学到了关于化学与现代生活的一系列知识;王教授绚丽的笑容给在场的所有人留下阳光般的印象。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明白了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规律为对象的自然学科。

也是一门与人类生产、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

21世纪,化学作为一门中心学科,正在不断向生命、信息、材料等领域渗透或交叉。

化学不是课堂中出现的定理和方程式,也不是只有工业等方面才用得上的东西,它是处处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的。

就拿日常生活来说,如果没有一些化学常识,你也许会饶很多弯路或给自己找来很多不便。

吃药喝水是大家都熟悉的事。

但有些人却想当然,偏要发明用茶冲服药物的方法服药,这看上去似乎没有问题,其实不然。

茶里含有一种叫躁酸的物质,它可以与药物中的蛋白质、生物碱、重金属盐等物质发生反应而产生沉淀,这不但影响到药物的疗效,还会产生一些副作用。

因此,像胃蛋白酶、富马酸铁等药物就不能以茶服之了。

茶叶里还含有咖啡因、茶碱等成分,它们有兴奋神经的作用,所以在服用中枢神经抑制药物时不易使用茶水送服。

又比如蒸锅水一例。

在家庭中蒸馒头或小菜的水叫蒸锅水。

这种水不能喝也不能煮饭或烧粥,这是什么原因呢?蒸锅水中含有微量的硝酸盐,当水被长时间加热时,硝酸盐的浓度相对地增加,它在受热分解后变成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对人的健康是十分有害的,可以使人体血液里的血红蛋白变性,不能再与氧气结合。

海洋化学发展简史(1)

海洋化学发展简史(1)

第一章导论1.1 海洋化学生长简史史前时代制海盐1670年R. Boyle 颁发“关于海水的含盐度的观察和实验”。

1776年Antoine lavoiser 第一个颁发了海水阐发结果。

1778年Marcquer阐发死海之水。

19世纪初,人们对海水密度进行了研究。

1819年Marcet阐发了大西洋、北冰洋、黑海、波罗的海等14个水样,首先提出海洋主要溶解组成有近似恒比干系。

1.1.1海洋化学遵循“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划定,螺旋式上升生长海洋化学沿着“深”、“广”两度辩证统一地生长海洋化学是“全球海洋化学”和“区域海洋化学”相结合地互补生长1.2 海洋化学理论体系海洋化学理论体系的研究目标是:(1)研究海洋中产生地一切化学历程地现象和纪律(2)应用于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资源情况掩护,包管百姓经济连续生长如图1.1所示,海洋化学的理论体系是以海洋中的无机物和有机物为根本研究工具,以三大理论为纵线,五大作用为横线的两方面理论内容交织编织而成。

在海内外一般海洋化学著作根本内容的底子上,本书又有自己奇特的编排:(1)将海洋中常量身分的一般海洋化学介绍与我国的盐化工和海水综合利用相结合在一起撰写,强调在百姓经济中的重要性;(2)将海洋中的气体与温室效应、酸雨等重要气候现象相结合;(3)将“海水中营养盐—富营养化—赤潮”,“海水中微量元素—海水重金属污染和防护—情况生态系”,“海洋有机物—海水有机物污染和治理”作为一种系统工程来处置惩罚。

海洋情况化学具体渗透在第1章到第8章之中。

1.3 海洋化学在百姓经济生长中的职位和应用目前,人类正面临着资源和情况的严重挑战,海洋化学在百姓经济生长中的职位即由此而论。

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海洋资源开发利用(1)海洋石油及其化工(2)海盐产业和海水综合利用(3)海洋矿物海洋情况问题(1)海洋情况的化学污染(2)海洋生态情况问题——防备物种灭绝(3)海洋在恒久气候变革中的作用1.4 海洋化学与化学海洋学界说:(1)海洋化学是研究海洋及其相邻情况中产生的一切化学历程和变革;(2)化学海洋学是用化学的看法、理论和要领来研究海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污染与治理
黄彩霜 2011374127 11应用化学班
海洋面积辽阔,储水量巨大,因而长期以来是地球上最稳定的生态系统。由陆地流入海
洋的各种物质被海洋接纳,而海洋本身却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然而近几十年,随着世界工
业的发展,海洋的污染也日趋严重,使局部海域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并有继续扩展的趋势。
海洋的污染主要是发生在靠近大陆的海湾。由于密集的人口和工业,大量的废水和固
体废物倾入海水,加上海岸曲折造成水流交换不畅,使得海水的温度、pH、含盐量、透明
度、生物种类和数量等性状发生改变,对海洋的生态平衡构成危害。目前,海洋污染突出表
现为石油污染、赤潮、有毒物质累积、塑料污染和核污染等几个方面;污染最严重的海域有
波罗的海、地中海、东京湾、纽约湾、墨西哥湾等。就国家来说,沿海污染严重的是日本、
美国、西欧诸国和前苏联国家。我国的渤海湾、黄海、东海和南海的污染状况也相当严重,
虽然汞、镉、铅的浓度总体上尚在标准允许范围之内,但已有局部的超标区;石油和COD
在各海域中有超标现象。其中污染最严重的渤海,由于污染已造成渔场外迁、鱼群死亡、赤
潮泛滥、有些滩涂养殖场荒废、一些珍贵的海生资源正在丧失。
海洋污染物依其来源、性质和毒性,可分为以下几类:
1.石油及其产品(见海洋石油污染)。
2.金属和酸、碱。包括铬、锰、铁、铜、锌、银、镉 、锑 、汞 、铅等金属,磷、砷等非金
属,以及酸和碱等。它们直接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和影响其利用价值。
3.农药。主要由径流带入海洋。对海洋生物有危害。
4.放射性物质。主要来自核爆炸、核工业或核舰艇的排污。
5.有机废液和生活污水。由径流带入海洋。极严重的可形成赤潮。
6.热污染和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工业冷却水和工程残土、垃圾及疏浚泥等。前者入海后能
提高局部海区的水温,使溶解氧的含量降低 ,影响生物的新陈代谢,甚至使生物群落发生
改变;后者可破坏海滨环境和海洋生物的栖息环境。
污染源:污染海洋的物质众多,从形态上分有废水、废渣和废气。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和
毒性,以及对海洋环境造成危害的方式,大致可以把污染物的种类分为以下几类:
1. 石油及其产品:包括原油和从原油中分馏出来的溶剂油、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
石蜡、沥青等等,以及经过裂化、催化而成的各种产品。目前每年排入海洋的石油污染
物约一千万吨,主要是由工业生产,包括海上油井管道泄漏、油轮事故、船舶排污等造
成的,特别是一些突发性的事故,一次泄漏的石油量可达10万吨以上,这种情况的出
现,大片海水被油膜覆盖,将促使海洋生物大量死亡,严重影响海产品的价值,以及其
他海上活动。
2. 重金属和酸碱:包括汞、铜、锌、钴、镐、铬等重金属,砷、硫、磷等非金属以及各种
酸和碱。由人类活动而进入海洋的汞,每年可达万吨,已大大超过全世界每年生产约9
千吨汞的记录,这 是因为煤、石油等在燃烧过程中,会使其中含有的微量汞释放出来,
逸散到大气中,最终归入海洋,估计全球在这方面污染海洋的汞每年约4千吨。镉的年
产量约1.5万吨,据调查,镉对海洋的污染量远大于汞。随着工农业的发展通过各种
途径进入海洋的某些重金属和非金属,以及酸碱等的量,呈增长趋势,加速了对海洋的
污染。
3.农药:包括有农业上大量使用含有汞、铜以及有机氯等成分的除草剂、灭虫剂,以及工
业上应用的多氯酸苯等。这一类农药具有很强的毒性,进入海洋经海洋生物体的富集作用,
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产生的危害性就更大,每年因此中毒的人数多达10万人以上,人类
所患的一些新型的癌症与此也有密切关系。有机物质和营养 盐类:这类物质比较繁杂,包
括工业排出的纤维素、糖醛、油脂;生活污水的粪便、洗涤剂和食物残渣,以及化肥的残液
等。这些物质进入海洋,造成海水的富营养化,能促使某些生物急剧繁殖,大量消耗海水中
的氧气,易形成赤潮,继而引起大批鱼虾贝类的死亡。
4.放射性核素:是由核武器试验、核工业和核动力设施释放出来的人工放射性物质,主要
是锶—90、铯—137等半衰期为30年左右的同位素。据估计目前进入海洋中的放射性物质
总量为2—6亿居里,这个量的绝对值是相当大的,由于海洋水体庞大,在海水中的分布极
不均匀,在较强放射性水域中,海洋生物通过体表吸附或通过食物进入消化系统,并逐渐积
累在器官中,通过食物链作用传递给人类。
5、固体废物:主要是工业和城市垃圾、船舶废弃物、工程渣土和疏浚物等。据估计,全世
界每年产生各类固体废弃物约百亿吨,若1%进入海洋,其量也达亿吨。这些固体废弃物严
重损害近岸海域的水生资源和破坏沿岸景观。
6、废热:工业排出的热废水造成海洋的热污染,在局部海域,如有比原正常水温高出4摄
氏度以上的热废水常年流入时,,就会产生热污染,将破坏生态平衡和减少水中溶解氧。
上述各类污染物质大多是从陆上排入海洋的,也有一部分是由海上直接进入或是通过大气输
送到海洋的。这些污染物质在各个水域分布是极不均匀的,因而造成的不良影响也不完全一
样。

特点:
海洋污染的特点是,污染源多、持续性强,扩散范围广,难以控制。海洋污染造的
海水浑浊严重影响海洋植物(浮游植物和海藻)的光合作用,从而影响海域的生产力,
对鱼类也有危害。重金属和有毒有机化合物等有毒物质在海域中累积,并通过海洋生物
的富集作用,对海洋动物和以此为食的其他动物造成毒害。石油污染在海洋表面形成面
积广大的油膜,阻止空气中的氧气向海水中溶解,同时石油的分解也消耗水中的溶解氧,
造成海水缺氧,对海洋生物产生危害,并祸及海鸟和人类。由于好氧有机物污染引起的
赤潮(海水富营养化的结果),造成海水缺氧,导致海洋生物亡。海洋污染还会破坏海
滨旅游资源。因此,海洋污染已经引起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
由于海洋的特殊性,海洋污染与大气、陆地污染有很多不同,其突出的特点:
一是污染源广,不仅人类在海洋的活动可以污染海洋,而且人类在陆地和其他活
动方面所产生的污染物,也将通过江河径流、大气扩散和雨雪等降水形式,最终都将汇
入海洋。
二是持续性强,海洋是地球上地势最低的区域,不可能像大气和江河那样,通过
一次暴雨或一个汛期,使污染物转移或消除;一旦污染物进入海洋后,很难再转移出去,
不能溶解和不易分解的物质在海洋中越积越多,往往通过生物的浓缩作用和食物链传递,
对人类造成潜在威胁。三是扩散范围广,全球海洋是相互连通的一个整体,一个海域污
染了,往往会扩散到周边,甚至有的后期效应还会波及全球。 四是防治难、危害大。
海洋污染有很长和积累过程,不易及时发现,一旦形成污染,需要长期治理才能消除影
响,且治理费用大,造成的危害会影响到各方面,特别是对人体产生的毒害,更是难以
彻底清除干净。
危害:
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复合体,在这里有限的篇幅中很难把它
们完全理清楚。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有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
酸雨等。在环境问题中还有另外一些较为突出的方面,如能源和资源问题、海洋污染问
题、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问题、城市环境问题、水资源危机、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等。 海
洋的污染主要是发生在靠近大陆的海湾。由于密集的人口和工业,大量的废水和固体废
物倾入海水,加上海岸曲折造成水流交换不畅,使得海水的温度、pH、含盐量、透明度、
生物种类和数量等性状发生改变,对海洋的生态平衡构成危害。目前,海洋污染突出表
现为石油污染、赤潮、有毒物质累积、塑料污染和核污染等几个方面;污染最严重的海
域有波罗的海、地中海、东京湾、纽约湾、墨西哥湾等。就国家来说,沿海污染严重的
是日本、美国、西欧诸国和前苏联国家。我国的渤海湾、黄海、东海和南海的污染状况
也相当严重,虽然汞、镉、铅的浓度总体上尚在标准允许范围之内,但已有局部的超标
区;石油和COD在各海域中有超标现象。其中污染最严重的渤海,由于污染已造成渔场
外迁、鱼群死亡、赤潮泛滥、有些滩涂养殖场荒废、一些珍贵的海生资源正在丧失。
以上的污染对人类造成很大危害,因此海洋环境治理 是刻不容缓的,污染的措施主
要有:海洋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立足于对污染源的治理;对海洋环境深入开展科
学研究;健全环境保护法制,加强监测监视和管理;建立海上消除污染的组织;宣传教
育;加强国际合作,共同保护海洋环境。
1、海洋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立足于对污染源的治理; 2、对海洋环境深
入开展科学研究;
3、健全环境保护法制,加强监测监视和管理;
4、建立海上消除污染的组织;
5、宣传教育;
6、加强国际合作,共同保护海洋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