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态与资源论文
海洋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平衡

海洋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平衡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约 71%的面积,是生命的摇篮,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空间。
它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矿产、渔业资源等,对于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粮食短缺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海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生态环境被破坏的严峻挑战。
如何在开发海洋资源的同时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实现两者的平衡,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海洋资源开发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为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提供了重要的能源支持;海洋矿产的开发,为制造业提供了所需的原材料;渔业资源的捕捞,满足了人们对蛋白质的需求。
同时,海洋旅游业的发展也为沿海地区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以滨海城市为例,美丽的海滩、清澈的海水吸引着大量游客,促进了当地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繁荣。
然而,海洋资源的开发并非毫无代价。
过度的石油开采可能导致海洋漏油事故,严重污染海洋环境。
例如,历史上著名的“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大量原油泄漏到海中,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许多海洋生物因此死亡,生态平衡被打破。
矿产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可能会沉积在海底,破坏海底地貌和生态环境。
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使得一些鱼类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甚至濒临灭绝。
此外,不合理的海洋工程建设,如填海造陆、港口建设等,也会破坏海岸线的自然形态,影响海洋的水动力条件和生态功能。
为了实现海洋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平衡,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至关重要。
政府应制定严格的海洋资源开发法律法规,明确开发的范围、方式和限度,对违规开发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同时,建立健全的海洋生态保护制度,加强对海洋生态保护区的管理和监督。
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是实现平衡的关键。
在进行海洋资源开发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环境评估和资源调查,根据海洋的生态承载能力和资源分布情况,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
例如,在划定渔业捕捞区域时,应充分考虑鱼类的繁殖周期和洄游路线,确保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海洋生态系统演变与海洋资源利用

海洋生态系统演变与海洋资源利用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它承载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巨大的潜力。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海洋生态系统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探讨海洋生态系统演变与海洋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并探究可持续海洋资源利用的方向。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海洋生态系统是如何演变的。
数百万年来,海洋生物逐渐适应了深海、沿海和开放海域的生活。
它们形成了复杂而协调的生物网络,相互依赖、互相影响。
这些生物包括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迁徙生物等,它们共同构成了海洋食物链和海洋生态系统。
然而,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许多与海洋资源利用相关的问题。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就是过度捕捞。
许多渔业公司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滥捕滥渔,致使许多物种数量大幅下降甚至濒临灭绝。
过度捕捞不仅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也对渔民的经济利益造成了影响。
此外,海洋污染也是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之一。
工业排放物、农业废物和塑料垃圾等都会进入海洋,对海洋生物造成毒害。
尤其在一些密集人口地区的沿海城市,污染问题更为严重。
这种污染不仅危害了海洋生态系统,也影响到了人类的健康。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行动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海洋资源利用。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严格的法律和法规来管理和规范海洋资源的利用。
这些法律和法规可以包括对过度捕捞的限制、塑料使用的限制以及工业废物排放的减少等问题。
其次,要鼓励研究和推广可持续渔业和海洋农业技术。
可持续渔业技术包括人工放流和生态渔业等,可以降低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压力。
海洋农业可以利用沿海地区的养殖和种植,减少对陆地资源的依赖,并为周边地区提供粮食和经济收入。
此外,建立海洋保护区也是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途径。
海洋保护区是划定出来的特定区域,可以保护特定物种的生活环境和栖息地。
同时,海洋保护区也有助于提高人们对海洋生态系统的认识和意识,促进健康的海洋资源利用。
最后,我们还应该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和数据收集。
海洋生态保护毕业论文范文

海洋生态保护毕业论文范文标题:海洋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以某港口城市为例摘要: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海洋生态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本论文以某港口城市为例,探讨了该城市海洋生态保护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通过对该港口城市的海洋生态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海洋生物多样性下降、海水污染严重等问题,主要原因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
为了实现海洋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了建设海洋保护区、推动可持续渔业发展、加强海洋污染治理等策略,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通过综合应用这些策略和政策建议,可为该港口城市的海洋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海洋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海洋保护区;可持续渔业发展;海洋污染治理引言:海洋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海洋生态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破坏。
为了保护海洋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各国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
本文以某港口城市为例,探讨了该城市海洋生态保护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一、海洋生态保护的现状和问题1.海洋生物多样性下降海洋生物多样性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海洋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过度捕捞、水污染等原因,该港口城市海洋生物多样性正在下降。
2.海水污染严重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带来了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其中包括工业废水、河流污染物和垃圾等。
这些污染物进入海洋,不仅破坏海洋生态平衡,还危害人类健康。
二、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提出1.建设海洋保护区建设海洋保护区是保护海洋生态的重要手段之一。
该港口城市应设立海洋保护区,对海洋生态进行保护和监管,限制过度捕捞和破坏海洋生态的行为。
2.推动可持续渔业发展可持续渔业发展是保护海洋生态的重要途径。
该港口城市应加强对渔业资源的管理和监控,限制捕捞量和捕捞方法,并推动渔民转型升级,发展生态友好型渔业。
海洋资源与环境课论文

中国海洋生态环境污染及治理姓名:***学号:************学院:山东大学软件学院专业:软件工程摘要中国拥有18000多公里的大陆岸线,沿海岛屿6500多个,依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和大陆架制度,中国可拥有约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跨越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是名副其实的海洋大国,保护海洋环境,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将是我国未来可持续开发海洋资源的必由之路。
中国沿海地区人口最为集中,经济最为发达,对海岸带和海洋环境压力较大,近几年,我国海洋环境恶化的势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总体污染趋势有所减缓,但局部海域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至今未得到有效的遏制,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仍面临严峻形势。
全国近岸海域污染程度略有减轻海水鱼、虾、贝、藻类养殖区的水环境质量状况较2002年略有好转,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的污染范围有不同程度的缩小;近海和远海海域的海洋沉积物质量继续保持良好,部分近岸海域沉积物质量较差;但我国近海传统优质渔业资源日趋枯竭,生物资源严重衰退,一些珍稀物种处于濒危状态。
为改善我国海洋环境的严峻形势,我们提出的主要对策有:提高民众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监管和加大对海洋环保的执法力度、完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建立统一和多职能的海上执法队伍等。
治理污染刻不容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海洋生态环境。
关键词:海洋环境;海洋污染;污染治理。
一、引言大海是生命的故乡,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
海洋占地球面积的百分之七十点八,它从太阳吸收热量,又将热量释到大气,从而调节气候,目前全世界有百分之四十的人居住在沿海地区。
美国海洋学家西尔斯亚.厄尔说:我们这个星球的特点是受海洋主宰点的,天气和气候也是受海洋控制的海洋汇集的生物种类之多冠与全球,如果海洋发生变化,地球的特点也将发生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靠丰富的海洋资源,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
海洋生态环境论文六篇

海洋生态环境论文六篇海洋生态环境论文范文1【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海洋生态道德关怀浩瀚的宇宙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同样人类也从未停止过对海洋的探究。
海洋生态系统中蕴含着很多的生命,同时也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从某种意义上说,海洋中的动植物就是我们这个地球的清洁工。
在整个海洋生态环境食物链中的全部动植物,都在有机地运动着循环着。
它们构成了一个可循环可持续进展的海洋生态食物链。
海洋中海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譬如石油、自然气、煤矿、铁矿、可燃冰等等。
海洋中几乎含有陆地上全部类型资源,甚至于还有一些陆地上没有的资源。
然而始终以来人类过度的捕捞和开采海洋资源,造成了海洋生态系统的严峻破坏。
同时,各种类型的海洋污染也是罪魁祸首。
特殊是近海海疆污染严峻,一些沿海城市基本都是人口密集区,同时也是工业发达地区。
这里每天都会产出大量的工业垃圾,其中含有严峻超标的铅、镉、汞等有害污染物。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上百亿吨的工业污染物排放入大海之中,这些污染物使得海洋生态环境变得特别脆弱。
此外由于富含高养分物的污水大量排放入海洋,导致近海水域赤潮频繁发生,给各个国家的近海养殖业造成了严峻的损失。
近海岸的人工挖沙采礁、人工填海造城等活动造成海岸线严峻破坏。
现如今人类已经深切的感受到由于自身的破坏所带来的惨痛代价,如何才能够更好的爱护海洋环境,重建可持续进展的海洋生态系统已经迫在眉睫。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进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自然、人、社会三者的关系是马克思哲学讨论的重要内容,而在其全部讨论分析的范围中,最重要的也是话题最多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有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论,它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进展而来的。
马克思把大自然看作是人类自身感性生活中的一部分,并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刻地解释清晰。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界的存在物,人不能离开自然界而生存。
《2024年海洋资源、生态和环境承载力研究及其在渤海湾的应用》范文

《海洋资源、生态和环境承载力研究及其在渤海湾的应用》篇一一、引言海洋是地球上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矿产资源和生物生产力。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科技的飞速发展,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愈发受到关注。
然而,海洋资源的开发并非无序进行,而是需要科学、可持续地利用。
特别是对于渤海湾这样的重要海域,其资源开发、生态保护和环境承载力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海洋资源、生态和环境承载力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渤海湾的具体应用。
二、海洋资源研究海洋资源包括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等。
近年来,科学家们对渤海湾的海洋资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旨在实现资源的科学开采与合理利用。
研究结果表明,渤海湾不仅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还蕴藏着大量的海底矿产和海洋能源。
首先,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渤海湾的重要产业。
通过研究鱼类的迁徙规律、繁殖习性以及种群结构,可以更有效地进行渔业管理,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其次,海底矿产资源的开发也是研究的重点。
通过对海底地形、地质结构和矿产分布的研究,可以确定合适的开采方式和规模,减少对海洋生态的影响。
此外,海洋能源的开发利用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渤海湾具有丰富的风能、潮汐能和波浪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通过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促进绿色发展。
三、生态研究渤海湾的生态系统复杂多样,包括多种生物群落和生态环境。
生态研究旨在了解渤海湾的生态结构和功能,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首先,通过对渤海湾的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可以了解各种生物的分布、数量和种群动态。
这有助于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维护生态平衡。
其次,研究人类活动对渤海湾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污染物的排放、过度捕捞、海底采矿等。
这些活动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政策法规,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
四、环境承载力研究环境承载力是指一个地区在特定时期内能够维持自身生态系统平衡和人类活动的能力。
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平衡

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平衡海洋,我们的地球上最广阔、最神秘的领域之一,它包含了无尽的景象和丰富的生态系统。
对人类而言,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提供着珍贵、不可替代的资源,如海鲜、盐、石油等等。
然而,在对海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地破坏着海洋的生态环境。
在这个话题上,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实现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的平衡。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生态环境保护,是指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以维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我们需要牢记以下一些原则:首先,需要尊重海洋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我们不能一味地去改变和破坏它。
在进行任何开发和利用活动之前,需进行充分的环境影响评估,并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因素。
其次,要建立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我们需要向未来考虑,我们的资源利用和消费模式应当不断地进步和改良,以确保资源的永续利用。
最后,我们需要从整体角度去考虑海洋环境保护。
人类和自然界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我们不能为了短期利益而破坏自然系统的整体平衡。
只有当我们从整体上考虑事物的时候,才能够真正地实现生态平衡。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开放利用,是指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进行对海洋资源的挖掘与利用。
在进行这一过程前,我们需要深思熟虑。
第一,我们需要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和分布。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资源库,同时也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生物和矿产资源。
在进行开发前,我们需要清楚地了解各自的分布和特性,以便实现资源的更有效利用。
第二,我们需要充分考虑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
相较于陆地生物资源,海洋生物更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应该得到优先考虑,我们应该加强对洋流运输和港口船只的监管,以防止生物物种受到伤害。
第三,在进行海洋资源开发时,需要充分考虑环境和生态问题。
生态系统是海洋生物资源存在的生命基础,因此,我们必须确保我们的开发活动不会对海洋环境造成损害。
海洋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平衡现在,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实现海洋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平衡。
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性的作文

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性的作文海洋,这片广阔的蓝色领域,孕育着无数的生命,承载着地球的生机与活力。
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海洋生态系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已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无数珍贵的生物在此繁衍生息。
珊瑚礁、海草床、红树林等生态系统,为海洋生物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家园。
然而,过度捕捞、污染排放、海洋垃圾等问题,正严重破坏着海洋生态平衡。
首先,过度捕捞使海洋生物种群数量锐减,许多物种濒临灭绝。
曾几何时,海洋资源丰富,鱼虾满舱。
而今,一些海域却变得空空如也,令人惋惜。
保护海洋生态系统,意味着保护这些珍贵的生物资源,让它们得以延续。
其次,污染排放使海洋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船舶泄漏等污染物,严重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海洋生物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健康状况每况愈下。
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再者,海洋垃圾对海洋生物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废弃的塑料袋、渔网、饮料瓶等,成为了海洋生物的“噩梦”。
它们可能缠绕在海洋生物身上,导致其无法进食、无法游动,甚至死亡。
保护海洋生态系统,意味着减少海洋垃圾,让海洋生物重获自由。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一是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政府应加大对海洋生态保护的投入,严厉打击破坏海洋生态的行为,保护海洋生物资源。
二是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价值,自觉参与到海洋生态保护中来。
三是推动绿色发展。
发展海洋经济,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减少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
四是创新海洋科技。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监测、评估和修复,为海洋生态保护提供有力支撑。
让我们携手共进,守护这片蔚蓝的家园,让海洋生态系统重现生机与活力。
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让子孙后代共享美好的海洋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要保护海洋生态多样性【摘要】海洋生态系统与我们息息相关,海洋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对我们的生活有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
随着人类认识的广泛和深入,人们多海洋生态系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海洋生物多样性对扔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影响日益明显。
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环境恶化程度的加深和自然灾害的频发,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被放在人类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
为了人类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多样性成为必然。
关键词:海洋生态系统现状影响意义一、对海洋生态系统的认识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0%,海洋是地球上综合生产力最大的一个生态系统。
我们只有对海洋生态系统及其作用有更深、更充分的了解与应用,同时保护好该系统,使它可持续发展,才能利用它为我们人类创造更多的价值。
对于海洋生态系统来说,生物群落如相互联系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等是其中的生物成分,而非生物成分即是海洋环境:阳光、空气、海水、无机盐等。
海洋生态系统包括四个成员:无生命的海洋环境(物质和能量),生产者就是海藻等植物;消费者:不管是大鱼、小鱼、虾还是海瘙,它们都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质,而只能靠捕食为生;再就是分解者了,主要是微生物,它们是辛勤的“清道夫”,如果没有它们,海洋恐怕用不了多长时间会被动植物的排汇物或遗体填满了,在这个物质循环链中,缺少哪个环节都不行,机器就不会运转,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克相生。
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无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就会达到一个动态平衡状态。
因此,过渡的开采与捕捞海洋生物,就会导致一个环节生物量的减少,这也必然导致下一个相连环节生物数量的减少。
海洋污染是海洋生态系统平衡失调的一大“罪魁”。
海洋污染时,首先受到危害的就是海洋动植物,而最终受损的还是人类自身利益。
海洋生物资源主要包括浅海生物资源、滩涂生物资源、药用生物资源。
对人类而言,鱼类是经济价值最高的海洋生物,海洋鱼类是非常重要的蛋白质来源。
中国海沿岸滩涂总面积为19660平方千米,生物种类为1544种,其中无脊椎动物1173种,占总种类73%,鱼类51种占3%,植物320种占21%(其中藻类占植物总种数的98%)。
目前已知具有药用作用的海洋生物有1556种,其中动物1431种,藻类125种,它们分别隶属海洋细菌、真菌、植物和动物的各个门类。
①二、当今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当今人类正面临着“人口剧增、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三大问题。
随着陆地资源的日益减少,人类开发对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已成为21世纪使社会发展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领域。
富饶的海洋资源为支持人类社会继续向前发展展现了美好的开发前景。
随着技术和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人类的影响已经涉及远洋。
即使在南极洲,那儿的企鹅远离任何农业却带有DDT,海岸线还被溢油污染,蓝鲸处于严重濒危状态。
然而,物种和生态系统受害最重的则还在最靠近人类的海域。
而海洋生物多样性丧失远不如陆地生多样性丧失那样引人注目,海洋遗传、物种、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丧失本身也是一种全球危机。
②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环境也发生着变化,海洋环境遭受了严重的污染,使得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着严峻的威胁。
1.污染物危害遗传多样性褶牡蛎的胚胎和幼体受汞、铜、铬毒害而中毒;砷的浓度达到1.0毫克/升导致刺参耳状幼虫立即死亡,3.0毫克/升时会导致扇贝面盘幼虫中毒死亡……这些危害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对生物的遗传多样性造成严重的影响。
2.污染破坏生态多样性向海洋倾倒污水使得海水富营养化,会造成赤潮等富营养化现象,覆盖在海面上的水华会使海里的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导致食物链传递受阻,捕食和被捕食失去平衡,以致各个关键环节受到影响和破坏。
石油的泄露也对海洋生物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厚厚的油层阻碍了海草的光合作用,导致生物链的破坏,进而破坏了生态多样性。
3.受污水域改变物种多样性在长江南岸,受上海污水的影响,底栖动物组成趋于简单,不耐污种类消失,相反耐污种类却大量繁殖,原有物种多样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由于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度日益加剧,海洋生物多样性已经受到各种威胁,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过度捕捞、生境丧失、环境污染、生态入侵和海水养殖单一化。
这些活动重则使海洋生境彻底丧失,轻则使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干扰。
许多珍稀海洋生物被毒死或受到伤害,有的则导致其基因突变或因被排挤而消失。
③三、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对产生人类的影响人们把海洋当作排污纳垢的好地方,源源不断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都向海洋排放,是海洋遭到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从而也影响了人类自身的生活。
20世纪50 年代,日本南部的水俣镇爆发了稀奇古怪的疾病。
病人神情狂躁,四肢瘫软,身体变性,最终死亡。
经过多年调查,终于明白该病爆发的原因是该镇的化工厂长年累月地向海洋排放含剧毒元素汞污水,海洋生物吸收了这些元素,并通过食用进入人的体内积累,于是人出现了严重的汞中毒症状。
1998年3月,我国珠江口附近海域暴发赤潮。
渔民在网箱里养殖的珍贵海水鱼成批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4千万元以上。
来势凶猛的赤潮,在一夜之间使无数渔民倾家荡产。
据统计,我国沿海在2000年共发生赤潮28次。
到2002年,赤潮猛增至79次。
人类对海洋的破坏,使人类自己承受破坏后的苦果四、保护海洋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海洋生物在海洋中是一项宝贵的资源,它是可再生的,人类要依赖它,不仅是当代,还涉及到子孙后代长远持续地发展利用。
但海洋生物需要有良好的再生条件,如今的海洋环境遭受破坏,绝大部分是人类行为的干扰破坏所引起的,只有减少对海洋环境的破坏,海洋生物多样性才能得到更好再生,增殖,人们将会更好,更合理,有序有度的开发利用。
(一)保护海洋生态多样性有利于海洋生物的丰富和发展保护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对海洋生物自身而言是有利的。
它主要表现在海洋生物的总量和种类变化上。
如果海洋生物多样性能得到有效的保护,那么海洋生物的总量和种类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平衡而不会灭绝。
a)使海洋生物总量得以保持。
海洋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后,海洋生态系统会保持稳定和平衡。
生态系统的平衡有利于生物之间的繁殖和竞争。
合理的竞争关系使得生态系统的机制更为有效,有利于控制物种的数量,使其平衡,不给环境造成负担。
b)保护海洋生物的种类。
海洋生物的灭绝,意味着生物多样性的大规模减少。
而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是使海洋生物免遭灭绝的有效方式。
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能防止海洋生物的消失灭绝,保证了其自身的生物多样,有利于其更好的发展。
(二)海洋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多样性就是保护了人类的资源。
a)海洋植物的价值海藻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可食用的藻类如红藻门中的紫菜、石花菜,褐藻门中的海带、裙带菜,蓝藻门中的螺旋藻等;可作为工业原料提取琼胶、卡拉胶、褐藻胶等的如红藻门中的石花菜、江篱,褐藻门中的马尾藻等;许多含有抗癌、治疗心血管疾病、碘缺乏症等的化学物质,为开发研究海洋药物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一些药品已相继开发成功,如施普瑞、PPS、碘晶片等。
b)无脊椎动物的价值无脊椎动物的许多种类是重要的经济种。
如甲壳动物的虾、蟹,软体动物的扇贝、鲍鱼,棘皮动物的海参、海胆等是重要的海产品;小型种类则是鱼、虾等的天然饵料,甲壳素是工业和医药原料;一些种类具有药用、工艺品、饵料等价值。
近年来,海洋活性物质的研究开发逐渐加强,尤其是对海绵、腔肠动物的珊瑚和海葵和棘皮动物的海星、背囊动物的海鞘等动物活性物质的研究筛选非常活跃。
海洋无脊椎动物将是未来重要的药物c)微生物的价值现已从海水,海底泥,海鱼胃内容物,柳珊瑚表面含有河豚毒素的叉珊藻、毒蟹、河豚、毛颚动物等的体内或体表等各种采自海洋的样品中分离到的细菌、放线菌可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包括抗氨基糖苷类耐药菌株的新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绿脓杆菌和一些耐药性革兰氏阴性菌具有较强的活性,抗菌谱广,毒性低的抗菌物质和肌醇胺霉素;寡霉素的羟衍生物,肠菌素的脱氧衍生物以及两种全新的细菌化合物辛内酰亚胺和八氢内酰亚胺、亚酮乳酰胺、大环内酰亚胺、喹唑啉哈利凯等具有抗病毒或抗肿瘤活性的物质,一种具有增强免疫活性,促进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能抑制多种动物移植肿瘤的杂多糖,与化疗药物在抗肿瘤方面有协同作用,已用于临床,海洋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生物活性,包括小分子内酯化合物、真菌毒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活性的新物质:十二醇、不饱和烃、酸、酯可抑制植物和人的真菌病菌作用于真菌细胞壁合成新靶位的脂肽类抗生素,微藻中某些甲藻能形成不寻常结构类型的多醚类抗生素,螺旋藻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必需氨基酸和必需脂肪酸的含量也很丰富具有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防癌抗癌,增强肠道乳酸菌群,降低重金属和药物的毒性以及放射防护等诸多方面的潜在药用价值,除了海洋微生物的直接产物外,海洋微生物产生的具有药理功能的先导生物活性物质,我国第一个抗艾滋病一类新药就是从海洋提取分离后经分子修饰后而得到的,目前该药已经完成临床前药学和药效学实验,批准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三)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海洋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这已是众多学者和研究者的共识。
丰富的海洋生物为人类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迪,这些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例如,根据青蛙等的复眼视觉原理发明了雷达,根据鱼的漂浮原理,成功制造了潜水艇。
关于放生的例子,不胜枚举。
海洋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维持地球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机制。
人类本来就在生态系统中充当消费者的角色,如果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人类将无法从生态系统中获得必要的资源,那么势必会影响到人类的发展,甚至使人类灭亡。
④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对人类具有多重利用价值。
自然界里,所有生态系统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非常重要。
对人类而言,海洋生物多样性有很大的未被开发出来的潜能。
因此保护海洋生态多样性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①/view/2262540690c69ec3d5bb75e6.html②/view/78aea21dfc4ffe473368abc2.html③/view/3e569026192e45361066f573.html④/view/f1e2f439376baf1ffc4fad2a.html;/view/e020ea2c647d27284b7351a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