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化学高考必备课件+练习全套■5-2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练习

合集下载

高三化学总复习之 元素周期律PPT课件

高三化学总复习之  元素周期律PPT课件

5
6
7
8
9
1 0
L K
8 2
3
11
1 2
III
B
IV B
VB
VI B
VII B
VIII
IB
II 1 B3
1 4
1 5
1 6
1 7
1 8
M L k
18 8 2
最4 外
1 9
2 0
2 1
2 2
2 3
24
25
26
2 7
2 8
2 9
3 0
3 1
3 2
3 3
3 4
3 5
3 6
层5 电
3
71
3
82
3 9
4 0
4 1
增 强
Rb Sr In Sn Sb Te I
酸 性 逐 渐 增 强
Cs Ba Tl Pb Bi Po At
碱性逐渐增强
第20页/共31页
3.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热稳定性增强
热 稳 定 性 减 弱
B CNO F

Si P S Cl


As Se Br

Te I
增 强
At
热稳定性减弱
第21页/共31页
一、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表的编制原则: (1)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
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周期 (2)将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
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
1H
2He
3Li 4Be 5B 6C 7N 8O 9F 10Ne
11Na 12Mg 13Al 14Si 15P 16S 17Cl 18Ar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表专题练习(带答案).doc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表专题练习(带答案).doc

新思维学校VIP 资料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

其中第一、二、三周期叫做短周期,四至六周期叫做长周期,第七周期由于没有排满叫做不完全周期。

1.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2.除第 1 周期只包括氢和氦,第7 周期尚未填满外,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最外层电子数为 1 的碱金属开始,逐步过渡到最外层电子数为7 的卤素,最后以最外层电子数为8 的稀有气体结束。

短周期(第1、 2、3 周期)周期: 7 个(共七个横行)长周期(第4、 5、6 周期)周期表不完全周期(第7 周期)主族 7 个:Ⅰ A- ⅦA族: 16 个(共 18 个纵行)副族7 个: IB- ⅦB第Ⅷ族 1 个( 3 个纵行)零族( 1 个)稀有气体元素口诀:三长、三短、一不完全;七主七副一零一Ⅷ二.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一)碱金属元素: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1个1. 原子结构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增大,电子层数增多2.碱金属化学性质的相似性:点燃点燃O24Li + 2Li 2O 2Na + O2 Na2O22 Na + 2H O = 2NaOH + H ↑2K +2H O =2KOH+H↑2 2 2 2通式:2R+2H2O = 2ROH+H2↑产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价。

结论: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 1 个电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3.碱金属化学性质的递变性:递变性:从上到下(从Li 到 Cs),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碱金属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增强,即金属性逐渐增强。

所以从Li到Cs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结论:1)原子结构的递变性导致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2)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与水或酸反应越容易,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2011人教大纲版高考化学题库考点5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pdf

2011人教大纲版高考化学题库考点5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pdf

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
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

考点5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一、选择题
1.(2011·四川高考·7)的沸点高于CH4,可推测的沸点高于
B.为正四面体结构,可推测出 也为正四面体结构
C.晶体是分子晶体,可推测晶体也是分子晶体
D.是碳链为直线形的非极性分子,可推测也是碳链为直线形的非极性分子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应注意前后二者的逻辑关系是否正确。

【精讲精析】选B。

A项,由于分子间存在氢键,故沸点比的高,由此可知A项错误;B项,N和P元素属于同族元素,和中N和P元素均为-3价,因此B推论正确;C项,是原子晶体,故C项错误;D项,含有两个以上碳原子的烷烃,碳原子的连接方式是锯齿形的,而不是直线形,故D推论错误。

2.(2011·四川高考·8)

:。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5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课件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5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课件

返回导航
8.(2018·全国卷Ⅱ·10)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
短周期元素。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周
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
B.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
返回导航
元素推断题是高考必考的重点和热点,预计2021年高考的命题角 度仍以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与元素(物质)性质、元素周期表片断、 物质转化与元素推断的融合为主,该类试题往往将元素化合物知识、 物质结构理论、化学基础理论等知识串联起来,综合性较强,试题命 制时主要以原子(或离子)结构、重要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为突破 口,进行元素推断,然后以选择题形式测重考查金属(非金属)性比较、 原子(或离子)半径比较、单质及氢化物熔、沸点比较、离子键与共价 键、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判断、物质性质的判断等。
(即氦核42He)轰击金属原子WZ X,得到核素3Z0+2Y,开创了人造放射性核素的
先河:WZ X+42He→3Z0+2Y+10n。其中元素 X、Y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WZ X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6 B.X、Y 均可形成三氯化物
C.X 的原子半径小于 Y 的
D.Y 仅有一种含氧酸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 大的短周期元素,化合物XW3与WZ相遇会产生白烟,则WX3为NH3, WZ为HCl,所以W为H元素,X为N元素,Z为Cl元素,又四种元素的 核外电子总数满足X+Y=W+Z,则Y的核外电子总数为11,Y为Na 元素,则:Na为金属元素,非金属性最弱,非金属性Y<Z,A错误; 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而下原子半 径依次增大,则原子半径:Na>Cl>N>H,B错误;N元素的含氧酸 不 一 定 全 是 强 酸 , 如 HNO2 为 弱 酸 , C 错 误 ; Y 的 氧 化 物 水 化 物 为 NaOH,属于强碱,D正确。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预习内容】⑴原子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构成的。

⑵原子核是由带____________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构成的。

”中,Z表示_____________,A表示____________,核内中子数⑶原子符号“x AZ用______表示。

(4)写出1-20号原子结构示意图2、总结1至18号原子结构的特殊性。

(1)原子中无中子的原子:(2)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3)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4)最外层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5)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6)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元素:(7)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元素:※(8)氩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阳离子是:与氩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阴离子是:分子:阳离子:阴离子:【同步练习1】1、原子序数从11依次增加到17,下列递变关系中,错误的是()A.电子层数逐渐增多 B..原子半径逐渐增大C.最高正化合价数值逐渐增大 D.从Si到Cl,最低负化合价从-4到-12、下列各组元素中按微粒半径递增顺序排列的是()A、Li Na KB、Ba2+ Ca2+ Mg2+C、Ca2+ K+ Cl-D、N O F3、下列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是()A、LiB、FC、NaD、Cl4、按原子半径增大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A、Be、N、FB、Mg、Si、CC、Na、Mg、CaD、Cl、S、P5、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这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A.XY2 B.X2Y3C.X3Y2D.X2Y6、A、B两种原子,A原子M层比B原子M层少3个电子,B原子L层电子数恰好是A原子L层的两倍,则A元素是()A.OB.SiC.CD.Mg7、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A.元素原子半径大小呈周期性变化B.元素原子量依次递增C.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8、a X n-和bY m+两种简单离子,其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关系式或化学式正确()A、a – n = b + mB、a + m = b – nC、氧化物为YOm D、氢化物为HnX或XHn9、已知元素X能形成H2X和XO2化合物,则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某元素气态氢化物的分子式为H2R,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__. 10、原子序数为34的元素位于周期,族,属于类单质;原子序数为56的元素位于周期,族,属于类单质。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化学汇编 第五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化学汇编 第五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2011年上海化学·9)氯元素在自然界有35Cl和37Cl两种同位素,在计算式34.969×75.77%+36.966×24.23% =35.453中()A.75.77%表示35Cl的质量分数B.24.23%表示35Cl的丰度C.35. 453表示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D.36.966表示37Cl的质量数【答案】C【解析】计算式左侧数值代表该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是质量数,因为质量数是整数值;百分数表示该核素的分度,不是质量分数;计算式右侧的数值代表氯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

2.(双选)(2011年广东理综·22)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乙位于第ⅤA族,甲和丙同主族,丁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则()A.原子半径:丙>丁>乙B.单质的还原性:丁>丙>甲C.甲、乙、丙的氧化物均为共价化合物D.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答案】AD【解析】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得知:甲为H,乙为N,丙为Na,丁为Al;所以A正确;钠单质的还原性比铝单质的强,B错误;钠的氧化物为金属氧化物,C错误;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是硝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铝,它们可以相互反应,D正确。

3.(2011年全国新课标理综·13)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元素W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元素W、X的氯化物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B.元素X与氢形成的原子比为1︰1的化合物有很多种C.元素Y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D.元素Z可与元素X形成共价化合物XZ2【答案】A【解析】元素W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说明W是Li;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说明X是碳元素;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因此Y是Al ;短周期元素电子层数最多是3层,如果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此原子可能是He 、C 和S ,又因为W 、X 、Y 和Z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Z 只能是S 。

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 第2节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

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 第2节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
对应水化物的
碱性
气态氢化物的
稳定性
3.元素电离能、电负性及变化规律
(1)第一电离能:气态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
要的最低能量。常用符号I1表示,单位kJ·mol-1。
电离能的递变规律:
①同一元素:I1<I2<I3……
②同周期元素,自左而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在总体上呈现逐渐增大的趋
(1)原子半径:Na>Mg>O。( √ )
(2)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 )
(3)还原性:F->Cl->Br->I-。( × )
(4)对于主族元素,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和主族序数一定相同。( × )
(5)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酸性:HF>HCl>HBr。( × )
(6)酸性:H2SO3>H2CO3>HClO,则非金属性:S>C>Cl。( × )
副族: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
0 族:第18纵列
(2)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周 能层
期数
每周期第一种元素
每周期最后一种元素
原子
原子
序数
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序数
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二2
3
1s22s1
10
1s22s22p6
三3
11
1s22s22p63s1
18
1s22s22p63s23p6
四4
19
1s22s22p63s23p64s1
2.对本部分知识的复习,要抓住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结构特点,解释元素性
质的变化规律, 如原子结构与电离能、电负性的关系,利用电离能、电负
性判断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强弱,推测化学键的极性等。

(完整版)元素周期律习题(附答案)

(完整版)元素周期律习题(附答案)

元素周期律练习1. 短周期元素A、B、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

已知B、C两元素所在族数之和是A元素族数的2倍,B、C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的4倍,则A、B、C是( )A.Be、Na、AlB.B、Mg、SiC.O、P、ClD.C、Al、P2.如下图是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W、X、Y三种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X的质量数,X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是W<Y<XB.W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具有强酸性,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具有弱碱性C.X元素的氧化物、氢化物的水溶液都呈酸性D.Y元素的单质是非金属单质中唯一能跟水发生激烈反应的单质3.X、Y、Z是周期表中相邻的三种短周期元素,X和Y同周期,Y和Z同主族,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核内质子数之和为31,则X、Y、Z分别是( )A.Mg、Al、Si B.Li、Be、Mg C.N、O、S D.P、S、O4.已知X、Y、Z为三种原子序数相连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相对强弱是:HXO4>H2YO4>H3ZO4。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B.非金属活泼性:Y<X<ZC.单质的氧化性:X2>Y>ZD.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电子数相等5.下列各组微粒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是( )A.CH4,NH3,H2O,Ar B.OH-,NH4+,H3O+,NeC.H3O+,NH4+,Na+,HF D.OH-,F-,Mg2+,Na+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40K和40Ca原子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不相等B.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相同C.H2和D2互为同位素D.某物质中只含一种元素,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7.氧化性由弱到强,原子或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一组微粒是( )A .O ,Cl ,S ,PB .K +,Al 3+,Ca 2+,Ba 2+C .Rb ,K ,Na ,LiD .K +,Mg 2+,Al 3+,H +8.下列属于同位素的是()9.按C ,N ,O ,F 的顺序,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C ]A .原子半径逐渐增大B .非金属性逐渐减弱C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D .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10.A 、B 、C 、D 、E 是同一周期的五种主族元素,A 和B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呈 碱性,且碱性B >A ,C 和D 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 >D ;E 是这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 最小的元素,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A . A 、B 、C 、D 、E B . E 、C 、D 、B 、AC . B 、A 、D 、C 、E D . C 、D 、A 、B 、E15表是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据A ~I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0 1 A 2 D E G 3BCJFHI(1)表中元素,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只有负价而无正价的是 , 可用于制半导体材料的元素是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1.(2009·四川理综,10)X、Y、Z、M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X、Y、Z相邻。X的核电荷数是Y的核外电子数的一半,Y与M可形成化合物M2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还原性:X的氢化物>Y的氢化物>Z的氢化物 B.简单离子的半径:M的离子>Z的离子>Y的离子>X的离子 C.YX2、M2Y都含有极性键 D.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ZO4 解析:X、Y相邻,只能为同周期左右相邻或同主族上下相邻,又因X的核电荷数是Y的核外电子数的一半,所以X、Y为同主族上下相邻,符合条件的为O、S。根据题意,可推出Z为Cl,M为K。

答案:D 2. (2010·试题调研,河南郑州质量检测)有四组同一族元素所形成的不同物质,在101 kPa时测定它们的沸点(℃)如下表所示:

第一组 He -268.8 (a) -249.5 Ar -185.8 Kr -151.7 第二组 F2 -187.0 Cl2 -33.6 (b) 58.7 I2 184.0 第三组 (c) 19.4 HCl -84.0 HBr -67.0 HI -35.3 第四组 H2O 100.0 H2S -60.2 (d) -42.0 H2Te -1.8 下列各项判断正确的是( ) A.a、b、c的化学式分别为Ne2、Br2、HF B.第三组与第四组相比较,化合物的稳定性顺序为:HBr>d C.第三组物质溶于水后,溶液的酸性:c>HCl>HBr>HI D.第四组物质中H2O的沸点最高,是因为H2O分子内存在氢键 解析:a应该是Ne,A错;d是H2Se,稳定性比HBr小,B对;c是HF,它是弱酸,C错。H2O分子间存在氢键,D错。

答案:B 3.(2010·试题调研,北京抽样测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容易失去电子 B.在同一周期中,ⅠA族单质的熔点比ⅡA族的高 C.所有主族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与它的族序数数值相等 D.同主族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不一定越高 解析: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大越易失电子,A错;钠的熔点比镁低,B错;氟元素没有正价,C错。

答案:D 4.(2010·试题调研,石家庄质量检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沸点:CH4Na+>S2->F- C.非金属性:F>O>P>S D.酸性:H2CO3解析:选项A,CH4、SiH4、GeH4、SnH4都是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它们的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所以沸点:CH4Na+与F-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小离子半径越大,故有:S2->K+>F->Na+。选项C,P、S在同一周期,S的非金属性强于P。选项D,CH3COOH、H2CO3、HClO都是弱酸,HBr是强酸,酸性:HBr>CH3COOH>H2CO3>HClO。

答案:A 5.(2010·试题调研,北京质量检测)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表中用实线补全周期表的边界。 (2)元素③、④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中熔沸点较高的是________(用氢化物的化学式表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用反应方程式证明③、⑤的非金属性强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两种化合物均由①②③④四种元素组成,写出这两种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④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X,已知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16 g X时放出74.25 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相近的元素会有某些相似的性质,如⑥、⑦两种元素就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请举例说明元素⑥、⑦的相似性(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注意第一周期中只有两种元素,二、三两周期中只有短周期元素。(2)表中所涉及的元素①~⑦依次为氢、钠、氧、硫、氟、铝、硅,水的熔沸点高于H2S是因为水分子间可形成氢键而H2S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根据强置换弱的规律可利用氟气与水反应置换出氧气来证明非金属性F>O。

(3)氢、钠、氧、硫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有NaHSO4、NaHSO3。 (4)硫燃烧生成SO2, 16 g SO2的物质的量为0.25 mol,故生成1 mol SO2时放出的热量为297 kJ。

(5)铝、硅性质的相似性主要体现在与NaOH溶液的反应上。 答案:(1) (2)H2O 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2F2+2H2O===4HF+O2 (3)HSO-3+H+===SO2↑+H2O (4)S(s)+O2(g)===SO2(g) ΔH=-297 kJ/mol (5)2Al+2NaOH+2H2O===2NaAlO2+3H2↑、 Si+2NaOH+H2O===Na2SiO3+2H2↑ 6. 有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已知: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E的单质在常温下是气体,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D元素的单质常用于焊接钢轨,C元素是其所在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一种元素。

(1)试写出A、B两种元素形成的不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写出工业上用电解方法冶炼D的单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C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实验室制取单质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B元素若在第二周期,则是碳元素,若在第三周期则是硫元素,但原子序数比硫大的短周期元素只有氯元素,故不符合,B只能是碳元素。在焊接钢轨时常用到的单质是Al,故D为铝元素,又因为A、E的单质在常温下为气体,则A为氢元素,E为氯元素。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碱金属元素,故C为Na。

答案:(1) (2)2Al2O3=====电解4Al+3O2↑ (3) (4)MnO2+4HCl(浓)=====△MnCl2+Cl2↑+2H2O

1.(2010·试题调研,江西南昌调研)短周期元素A、B、C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A、C同主族,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A原子次外层电子数多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比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低 B.原子半径:B>C>A C.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只能与酸反应,不能与碱反应 D.由A、B两元素分别形成的单质均存在同素异形体 解析:根据题设条件推知A为C(碳)、B为Al、C为Si。Al2O3的熔点远远高于CO2。Al、Si同周期,C、Si同主族,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原子半径Al>Si>C。Al(OH)3具有两性。Al单质不存在同素异形体。综合上述知识选项B正确。

答案:B

R X Y Z 2. (2010·试题调研,安徽八校联考)如图为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若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氢化物比R的氢化物稳定 B.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Z>Y>X>R C.Z的单质能与Y的某些化合物发生置换反应 D.X、Z可形成化合物XZ5,分子中各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 解析: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3,推知X为P,则R、Y、Z依次为O、S、Cl。

答案:C 3. 甲、乙、丙、丁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甲与乙、丙、丁紧密相邻,甲、乙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丙元素的原子序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四种元素中可能有三种元素处在同一主族 B.甲、乙、丙、丁四种元素中可能有三种元素处在第三周期 C.甲、乙、丙、丁四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丁元素 D.甲、丙、丁三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甲元素 解析:甲、乙、丙、丁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甲与乙、丙、丁紧密相邻,由此可以确定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根据甲、乙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丙元素的原子序数得①③合理,所以确定甲处于第二周期,且为氮或锂元素。由此确定答案A正确。

答案:A 4.(2010·试题调研,湖南联考)R2+有5个电子层,最外层有2个电子。实验室配制RCl2

溶液时,需加入少量单质R和盐酸。由此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R是第六周期第ⅣA族元素 B.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 C.R2+的硝酸盐溶液呈酸性 D.RCl4具有强氧化性,很不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