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氧化物歧化酶研究进展_胡一鸿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应用研究进展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应用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简称SOD)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酶,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其主要功能是催化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O2-)的歧化反应,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损害。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应用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旨在综述超氧化物歧化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包括其在医学、农业、食品工业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在医学领域,超氧化物歧化酶作为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研究表明,超氧化物歧化酶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从而起到抗衰老、抗疲劳、抗辐射等作用。
超氧化物歧化酶还被用于治疗一些与氧化应激相关的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
在农业领域,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提高植物抗逆性和促进植物生长方面。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导入植物体内,可以提高植物对逆境的抵抗能力,如耐盐、耐旱、耐寒等。
同时,超氧化物歧化酶还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
在食品工业领域,超氧化物歧化酶作为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的加工和保存过程中。
它可以有效地抑制食品的氧化变质,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同时保持食品的营养成分和口感。
在环境保护领域,超氧化物歧化酶也被用于处理一些环境污染问题。
例如,超氧化物歧化酶可以用于处理工业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
超氧化物歧化酶还可以用于土壤修复和生态恢复等方面。
超氧化物歧化酶作为一种重要的抗氧化酶,在各个领域都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应用研究将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
二、SOD的结构与功能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简称SOD)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金属酶,其主要功能是催化超氧化物(O2-)的歧化反应,从而将其转化为过氧化氢(H2O2)和氧气(O2)。
SOD的研究进展综述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研究进展学生:杨青青生命科学院10级研究生摘要:超氧化物歧化酶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各个组织中的重要金属酶,是一种能够特异性清除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的抗氧化酶,近年来成为化学、生物学、医学、日用化工、食品科学和畜牧兽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研究的热点。
深入研究SOD及其与机体内铜、锌、铁、锰等元素代谢的关系,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本文将从其来源、种类和分布、结构和理化特性、作用机理及生理功能、SOD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离纯化、制备开发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探讨和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旨在为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研究、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克隆;蛋白表达;分离;纯化;应用Research Advances in Superoxide DismutaseStudent: Yang Qing-Qing10 graduate student, School of life science, Shanghai University Key words: Superoxide dismutase; Gene cloning; Protein expression; Isolation; Purification; Application前言氧的某些代谢产物及其衍生的含氧物质都是直接或间接由氧转化而成的。
由于它们都含有氧,而且具有较活泼的化学反应特性,遂统称为活性氧(Active oxygen species,AOS)[1]。
包括超氧根离子O2-、氢氧根离子OH-、经自由基(·OH)过氧化氢H2O2、单线态氧(1O2) 和过氧化物自由基(ROO-)。
它们可导致膜脂过氧化、碱基突变、链的断裂和蛋白质的损伤,等。
植物体在正常生长条件下也能产生少量的O2-,它主要来源于线粒体的电子转移系统、光合作用,以及一些氧化还原酶的产物[2]。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测定方法研究现状

。
1
。
1
邻 苯三 盼 法
I`
“
]
用上述
4 种方 法 测
,
定 了
是 利 用 邻 苯 三 酚 在 自氧 化 反 应 过 程 中
可 以 产 生 超 氧 自由 基 ( 。 丢) 和 有 色 中 间
,
肾
,
、
肝组 织 S O D 活 性
与标准 的 S O D
.
比较
组 织 匀 浆 对 氧 化 或还 原 反 应 影 响 的
核黄 素在 有 氧条件 下
、
,
经光 照 产 生 派
D则抑制
据报道
,
肿瘤
、
、
衰老
、
高血 压
[”
3
冠心
服 可还 原 四 氮 哇 蓝 应
。
。
而SO
,
此 反
病
、
,
脑 血 管 疾患
S O D 活性
。
先 天 愚 型 及 化 学 物质
】。
根据 抑 制 率 的 高 低
t
,
计算 出 S O D 的
中 毒 等都 显 示 S O D 活性 的改 变
。
联 大 筒香 胺 法 联 大茵 香胺 在 有 氧条 件 下 与核 黄 素混
, ,
法
1
,
可 归 纳 为 比 色法 和 化 学 发 光 法
S O D 活力 的 比色 分 析方 法
合经 光 照 后 显色 在 4 6 0 n 。处 可 检 出 可特 异 地增 强 这 一 氧化反 应 沈乃 等
心
、
SO D
. ] 【
内蒙 古 预 防 医 学
年第
卷第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其研究进展

其 结 合金 属 种 类 不 同 , 分 为三 类 : 一 类 为 C Z 可 第 un S D, 蓝 绿 色 , 对 分 子量 约为 3 k a 主 要 存 O 呈 相 2D , 在 于 真核 细胞 细胞 浆 、 叶绿体 和过 氧化 物酶 体 内 ; 第 二 类 为 Mn— S D, 紫 红 色 , 对 分 子 量 约 为 O 呈 相 4k , 0 Da 主要存 在 予 真核 细 胞 线粒 体和 原 核 细胞 中 ; 第 三类 为 F —S e OD, 呈黄 褐 色 , 对 分子 量约 为 3. 相 8 7 D , 要存 在于 原核 细胞 及一 些植 物 中[ 。 k a主 3 ] 3 S OD的 结构 与催 化机 理
—
不 同来 源 的 Mn OD 一 级 结 构 同 一 性 很 高 , —S 并 且参与 形成 活性 中 心及与 金属 连接 的氨 基酸 在 所 有 Mn S - OD中 都是保 守 的[。Mn OD 是 由 2 3 5 ] —S 0 个氨 基酸 残基 构成 的 四面体 [ , 1 结构 简 单 , 个 亚基 ] 每 只含一个 金属 离子 [ , ( 处于 三 角双 锥配 位 环 5 Mn Ⅲ) ] 境 中 , 中一轴 向配 体为 水分 子 , 其 另一 轴 向配体 为蛋 白质辅基 的配 位基 Hi一2 , s 8 另三 个来 自蛋 白质 辅基 的 配基 Hi- 8 、 s 1 0和 As s 3 Hi~ 7 p一1 6位 于赤 道平 6
S OD 的发现 、 类、 分 结构 、 催化 机 理及研 究进展 , 并对 其应 用 前景进 行 了展 望 。 关键 词 : 氧化物 歧化 酶 ; 超 活性 氧 ;OD S
中图 分 类号 : 5 Q5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 6 7 8 (0 0 1 一 o 1 — 0 10- 912 1 )6 04 2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研究进展

Cu/Zn—SOD因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和巨大的治疗 潜能,被认为是超氧化物歧化酶家族最重要的一类
酶旧’9J,也是清除自由基最重要的成员之一H 0I。它 有两种基本类型,分别由两个不同的基因编码¨川 成一个在N端含有外导向区域的胞外型Cu/Zn—SOD (ecCu/Zn—SOD,sod3基因编码)和不含外导向的 胞质型Cu/Zn—SOD(icCu/Zn-SOD,sodl基因编 码)L12 J。Cu/Zn—SOD产生的初始阶段进化异常缓 慢,最近一亿年进化较快¨3|。基于Cu/Zn—SOD基
whom 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
changliuwang@sina.con
因序列比对和蛋白晶体结构解析,Bordo等¨4 o认为
第6期
袁牧等.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研究进展
551
表1
Tab.1
SOD的分布及胞质定位
Distribution and cytoplasmic localization of SOD
第25卷第6期 2016年12月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V01.25.No.6 December.2016
HISTOCHEMISTRY
AND
CYTOCHEMISTRY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研究进展
袁牧,王昌留8,王一斐,徐贵华,韩潇
(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烟台264025)
灭绝,少量的靠隐藏在低氧环境或能产生抵御0:
ROS)的产生。活性氧在机体中有双重作用,生物
体内活性氧的含量通常处于平衡状态。但当生物机 体处于逆境条件时,生物体内的活性氧如不能及时
侵袭的生物得以幸存,从而产生了SOD。该酶广泛
超氧化物歧化酶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超氧化物歧化酶综合利用研究进展徐颢溪【摘要】超氧化合物歧化酶通过专一催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歧化反应,有效防御生物体内活泼氧对机体的伤害。
对超氧化合物歧化酶的分类、结构、性质、催化机理与活性以及其在食品工业、日用化工、医药等方面的综合利用进行了阐述,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Superoxide dismutase effective prevented active oxygen in vivo damaged to the body, by exclusive catalysis on disproportionation reaction of superoxide anion radicals. The classification, structure, properties, catalytic mechanism and activity and the utilization in the food industry, daily chemical industry, pharmaceutical and others of superoxide sismutase were described in detail. Moreover,the development trends were prospected.【期刊名称】《园艺与种苗》【年(卷),期】2014(000)008【总页数】4页(P59-62)【关键词】超氧化合物歧化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应用【作者】徐颢溪【作者单位】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安徽合肥2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544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是生物体系中抗氧化酶系的重要组成成员,广泛分布在微生物、植物和动物体内。
该酶首次由Mann和Keilin[1]于1938年从牛红细胞中分离提纯而获得,全酶由酶蛋白和金属辅助因子构成,通过专一催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歧化反应而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从而防御生物体内氧中毒,现今许多研究证明,当生物体内由于氧气的存在而产生过多自由基或机体过慢清除自由基时,自由基由于其过于活泼的化学反应活性,会和生物机体内的生物大分子进行反应,使生物大分子发生功能性根本改变,如碱基突变、DNA断裂、蛋白质损伤或膜脂过氧化等,致使机体组织器官、机体细胞及分子水平层面造成不同程度损伤,不仅会诱发生物体内各种疾病,更会导致生物机体衰老加速。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现状研究进展(一)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现状研究进展(一)关键词:超氧化物歧化酶;生理功能;特性;应用摘要:超氧化物歧化酶是生物体内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一种重要酶,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在医药、食品、化妆品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现从分类、分布、结构、性质、催化机理、制备、应用等方面探讨了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基础研究进展。
关键词:超氧化物歧化酶;生理功能;特性;应用Advanceincurrentresearchofsuperoxidedismutase.Abstract:SuperoxideDismutase(SOD)isanimportantenzymeinorganism,whichcanremovesuperoxidefreeradical.Itiswide-lyusedinclinicaltreatment,food,andcosmeticindustryforitsimportantphysiologicfunction.Thisreviewpresentsabasicreseachoutline ofSOD,includingclassification,distribution,structure,property,thecatalysemechanism,preparationandapplication.Keywords:Superoxidedismutase;Physiologicfunction;Property;Application1938年Mann和Keilin〔1〕首次从牛红细胞中分离出一种蓝色的含铜蛋白质(Hemocuprein),1969年Mccord及Fridovich〔2〕发现该蛋白有催化O2,发生歧化反应的功能,故将此酶命名为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EC1.15.1.1)。
该酶是体内一种重要的氧自由基清除剂,能够平衡机体的氧自由基,从而避免当体内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浓度过高时引起的不良反应,同时SOD是一种很有用途的药用酶。
超氧化物歧化模拟酶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模拟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摘要:超氧化物歧化酶能有效清除体内的活性氧,从而避免机体损伤,但其分子量大、稳定性差,应用受局限,因此其化学模拟引起了人们的研究兴趣。
本文简述了活性氧的危害、超氧化物歧化酶的作用机理以及超氧化物歧化模拟酶(特别是CuZnSOD模拟酶、MnSOD模拟酶)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酶金属模拟酶1 活性氧及其危害需氧生物的生存离不开氧,但是氧的某些代谢产物及其衍生的活性物质可能会损伤机体,这些物质被称为活性氧物种(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是指由氧形成的,主要包括:O2-、OH-、H2O2等[1]。
适量的ROS在分子间和细胞内信号传递、细胞生长与分化及宿主免疫防御机制等方面有重要作用[2]。
但是,过量的ROS对机体是有害的,机体内过多的活性氧会引起脂质过氧化,改变生物膜结构和功能,使蛋白质变性、交联,酶失活等,同时也与心肌休克、辐射损伤、动脉粥样硬化、免疫系统缺陷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
2 超氧化物歧化酶及催化机理超氧负离子自由基(O2-)是活性氧物种之一,可对脂质、蛋白质、核酸等进行广泛进攻而产生极大的毒害作用。
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生物体内天然的O2-的“克星“,是目前唯一一种能有效清除超氧自由基的酶[1]。
超氧化物歧化酶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及微生物中的金属酶,按所含金属辅基的不同,至少可分为三类[3]:1、Cu-ZnSOD,呈蓝绿色,主要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浆内,分子量在32000左右,由两个亚基组成,每个亚基含一个铜和一个锌。
2、MnSOD,呈粉红色,其分子量随来源不同而异;来自原核细胞的分子量约为40000,由两个亚基组成,每个亚基各含一个锰,来自真核细胞线粒体的MnSOD,由4个亚基组成,分子量约为800000。
3、FeSOD,呈黄色,只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分子量在38000左右,由两个亚基组成,每个亚基各含一个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O+ H 2O 2 H 2 N 2O 2 ( H2 N 2 O 2 随 后 水 解
NO + NO + 2H 成 N 2 O 和 H 2O)
生物学教学 2005 年( 第 30 卷) 第 1 期
Stefan 认 为, 在 有 氧 条 件 下, NO - 与 NO 形 成
N 2O 2
3
SOD 和 FeSOD, 线 粒 体中 为 M nSOD 。烟 草的 这 三 种 SOD 的表达调节机理各不相同, 胞浆中的 CuZnSOD 受 热激和超氧化物自由 基的 调控; FeSOD 主要 受光合 作 用的调控; MnSOD 主要与线粒体的呼吸代谢有关。 4 SOD 的基因工程 目前, 在基因库中已经 登记的 SOD 基 因已有上 千 个, 来自各种微生物、 动物 和植物 等, 并有多 种 SOD 已 经在大肠杆菌、 酵母等载体中得到表 达, 在植物中也 得 到多种 SOD 的 cDNA 克隆并转化 成功了 不同的植 株, 获得了 SOD 活性增强 转基因 植株。通 过对转 SOD 基 因种子的水培 试验, 发现转 基因 烟草植 株能在 叶绿 体 中过量 表 达 FeSOD, 在 叶 绿 体 和 线 粒 体 中 过 量 表 达 MnSOD, 其 SOD 活 性都 比 没经 转 化的 对 比植 株 高 许 多。在缺 Mn 的 环境 中, 转 化后 的植株 的耐 受 力高 于 未经转化的植株, 说明转基因植株中 SOD 的过量表 达 能够有效抵御由于缺 M n 造成 的氧化胁 迫。从水稻 中 克隆的 CuZnSOD 基 因, 能在 大 肠 杆 菌 中 表 达, CuZn SOD 的含量增加 20% , 得到的融合 蛋白对 脂质过氧 化 的抗性高于水稻中的胞 质 CuZnSOD, 并且能 通过得 到 的融合蛋白来制备 SOD 酶的抗血 清, 用以 检测其他 植 物品种的 SOD 。 5 SOD 分子进化 从分子进化的水平对 SOD 进 行研究, 有助于进 一 步了解不同种类 SOD 的起源、 结构 与功能 的关系以 及 它们面对不同胁迫环境的作用机理。SOD 的分子进 化 主要通过分 析不 同物 种 SOD 基 因编 码序 列和 内含 子 的数量、 位 置以 及 SOD 的 氨基酸 残基 的排 列 顺序, 研 究不同物种的亲 源关 系, 绘制 进化树。F ink 等
达, 他们在玉米中找到 9 种 SOD 同工酶: 在细胞质中 4 种 CuZnSOD 同 工 酶 ( SOD - 2, SOD - 4, SOD - 4A 和 SOD- 5 ) , 线粒 体中 4 种 M nSOD 同工 酶( SOD - 3. 1, SOD- 3. 2, S OD - 3. 3 和 SOD- 3. 4) , 叶绿 体中 1 种 CuZnSOD 同工酶 ( SOD- 1) 。通过 对编 码 SOD- 4 和 SOD- 4A 的基 因 Sod4 和 Sod4A 的研 究发 现, ABA 能 够在胚和幼叶中 提高 Sod4A 的转 录水平。他 们认 为, 响应 ABA 造成的 Sod4 mRNA 量的上升是由于与 ABA 代谢相关的变 化造 成超氧 化物 自由基 水平发 生变 化, 诱导抗氧化保护酶系统的表达。而渗 透胁迫并不能 提 高 SOD 基因的表达水平, 故玉米对 渗透胁迫 的应答 机 制与对 ABA 的应答机制并不相同。 Camp 等的实验 表明, 烟 草胞 浆中 为 CoZnSOD 严 格地受生长发育和环境因子的调控。烟草有 3 种 SOD 同工酶 形 式: 胞 浆中 为 CuZnSOD, 叶绿 体 中 为 CuZn
[ 3] 2+
研究
了包括动物、 植物、 微生物在内的一百多个物种的 SOD 认为植物内 源激素 能够调 节 SOD 的 表 及其编码基因, 发现不同植 物 CuZnS OD 的氨基残基 的 序列有很高的同源性, 且植 物的 CuZnSOD 与其他物 种 的 CuZnSOD 也有较 高的 同源 性, 在 进化 上较 为保 守。 植物胞浆与叶绿体 中的 CuZnSOD 氨 基酸 残基 排列 各 有不同的 特点, 但 从对 玉米叶 绿体 SOD- 1 的分析 发 现, 该酶在一级结构上同时 具有叶绿体 CuZnSOD 和 胞 质 CuZnSOD 的 特 点, 提 示 胞 质和 叶 绿 体中 CuZnSOD 可能源于同一 祖先, 后来在 进化 过程中 被细胞 隔开 而 产生了变 异。植物 CuZnSOD 基 因内 含子 的数 量和 位 置相当保守, 例如编码胞浆中 SOD 的基因 有 7 个内 含 子, 编码叶绿体 SOD 基因一般 有 8 个内 含子。编码 植 物 M nSOD 的基因的内含子 的数量和 位置也 不 同 物种的 M nSOD 同源性高于 FeSOD 。真核 生物的 M n SOD 与某些 细菌 特别 是 古细 菌的 M nSOD 相似, 这 一 事实有力地支持了内共生学说。该学说认为, 真核细
生物体在正常生命活动过程中伴随着氧代谢会 产 生活性氧。生物 体具 有十分 完善 的活性 氧清 除体 系, 包括各种抗氧 化酶 类和抗 氧化 物, 故正 常生理 条件 下 机体的活性氧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但 在病理状态下 或 逆境条件下, 机体内活性氧代谢有可 能失衡, 导致活 性 氧积累而引 发氧 化损伤, 加速衰 老或 导致疾 病。超 氧 化物歧化酶( SOD) 是 生物 抗氧 化酶 类的 重要 成员, 它 能够清除 生物 氧 化过 程中 产 生的 超 氧阴 离 子自 由 基 ( O 2 ) , 是生物体 有效 清除 活性 氧的 重要 酶类 之一, 被 称为 生 物 体 抗 氧 化 系 统 的 第 一 道 防 线。自 1969 年 M cCord 和 Fridovich[ 1] 从牛红血细胞中发现 SOD 以来, SOD 的研究就成为了生物学的前沿课题之一。人们 通 过对 SOD 的广泛深入的研究, 极大 地丰富和 推动了 自 由基生物学的飞速发展。目前, 对 SOD 的研 究已从 抗 氧化及抗衰老 机制 拓展到 化妆 品、 食品 和医药 等方 面 的应用研究, 并已开始应用于研究新一代生物传感器。 1 SOD 的种类 1938 年 M ann 和 Keilin 从牛血 红细胞中 分离出 含 Cu 的蛋 白, 并命 名为 血 Cu 蛋 白。1969 年, M cCord 和 Fridovich 发现血 Cu 蛋白是 一种能 将 O 2 催化成 H 2O 2 的酶, 并正式命名为超氧化物歧化酶。 按照 SOD 中金属辅基的不同, 大致可将 SOD 分为 三大类; 第一类 是 CuZnSOD, 广 泛存在 于真 核生物 中, 一个酶分子的亚 基含一 分子 Cu 和一 分子 Zn, Cu 位 于 酶的活性 中心, 酶 的形 状呈 一椭 圆 形狭 长 的口 袋, Cu 位于 口袋 的底部, 与一分 子水和 4 个组氨酸 ( His) 残 基形成配位键, Zn 则 通过咪 唑基 与其中 之一 的 His 残 基相连; 第二类是 M nSOD, 存在 于真 核生 物的 线粒 体 和原核生物的胞浆中; 第三类是 FeSOD, 存在于叶绿 体 和原核生物中。 此外, 人们还从牛 肝中发 现了 一种 CoZnSOD。 将 Co 与 CuZnSOD 中的 Zn 置 换, 形 成 CuCoSOD, 仍 能 保 持原来酶活性 的 90% , 但 在生物体内 目前还没有发 现 CuCoSOD 。 还有报 导称 生物 体 内 可能 还 有一 种 与 CuZnSOD 结构相似的 N iSOD, 但 与 CuZnSOD 无同 源性, 为二 聚 体, 其中每个亚 基含一 分子 N i, Ni 与 一分 子的 蛋氨 酸 ( M et) 残基和两分 子半 胱氨酸 ( Cys) 的 S 形 成配位 键,
[ 4]
, N 2 O 2 才是氧化型 SOD 的电子供体。
3
SOD 活性的影响因素 在同一时期不同的组织器官中和不同时期同一 组
织器官中, SOD 同 工酶 的活性 表达 有很大 的差异。 就 杂交水稻 SOD 同工酶谱带而言, CuZnSOD 为 2 到 4 条 不等, M nSOD 为 1 条 或没 有, 不同 的水 稻品 种的 SOD 同工酶谱带有所不同, 同一 品种在不 同蹬时 期 SOD 同 工酶谱带也有所不同, 且这 两种 SOD 同工酶 在水稻 中 表现出很强的器官 特异性, 即它 们在根、 茎、 叶 中的 活 性和电泳谱带有所不同。上面这些研 究结果反映了 各 种水稻品种不同的遗传背景, 也反映 了 SOD 基因在 植 物的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表达的先后顺序及表达的 程 度不同。也有人认为这种表达差异与 细胞在生长发 育 的不同时期受到不同程度的氧化胁迫有关。 对植物干旱的脱落酸( ABA) 应答 途径已有了比 较 深入的研究。干旱信号首先激发 ABA 合成, ABA 再 使 细胞的 Ca 水 平上 升, 激 活反 式 作用 因子, 反式 作 用 因子与特 定 的顺 式 作用 元 件结 合, 诱导 基 因的 表 达。 有人认为, 干旱 胁迫 的基因 产物 能诱 导 SOD 的表 达, 提高细胞的抗氧化排毒能力。 Yu 等对羽扇豆的研究 表明, Zn、 Cu、 M n 可 明显 调 节 SOD 的活性。 当植 物处 于缺 乏 Zn、 Cu、 Mn 的 环 境 中, SOD 活性下 降; 当 处于富 含 Zn、 Cu、 Mn 的 环境 中, SOD 活性上升。因此, Zn、 Cu、 M n 的含量 与 SOD 的 活 性有很强的相 关性, 但到底 是由于 微量 元素的 缺乏 造 成活性氧 的增 多, 再 由活性 氧激 活 SOD 的 表 达, 还 是 这些元素通过其他的途径调控 SOD 活性, 目 前还不 十 分清楚。 Guan 等
2
生物学教学 2005 年( 第 30 卷) 第 1 期
超氧化物歧化酶研究进展
胡一鸿
摘 要
牛健康
( 湖南省常德市湖南文理学院生命科学系
415000)
超氧化物歧化酶广泛存在于动物、 植物、 微生物体内 , 它能够专一性地清除生物氧化过程中产生的超氧化物自由基, 是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