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米、毫米的认识

合集下载

毫米分米的认识说课稿(精选5篇)

毫米分米的认识说课稿(精选5篇)

毫米分米的认识说课稿(精选5篇)毫米分米的认识说课稿(1)说教材:《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

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学生通过使用直尺,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新的课程标准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个体的发展服务。

个性的和谐,理性的培养,情操的陶冶,身心发展的平衡等都是新课标所追求的目标。

基于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除了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这个知识目标外,重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存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简单的推理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说教法和学法: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情感态度、培养能力的关系。

在《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中,为了不让学生一味的接受和积存知识,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们注重借助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运用多种方式,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分小组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

他们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轻松的氛围中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一系列活动,互相合作,集体探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

说教学过程:一、用自主探究,育实践能力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

基于此,《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中,对于分米的教学,我把空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自主探究。

例如教师问:“关于分米你已经知道了些什么?”接着出示1分米的尺,让学生理解1分米在尺上的长度,并通过找一找、说一说、比一比、估一估、画一画、数一数、量一量等环节加深对一分米长度的印象,通过自已的操作来发现知识,学习知识。

分米和毫米认识分米和毫米

分米和毫米认识分米和毫米

分米在测量较大空间、建筑物、道路等方面得到 广泛应用,例如在建筑设计中,分米可以用于表 示房间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等。
此外,分米和毫米还可以用于表示时间、重量等 其他物理量,例如分可以用于表示分钟、小时等 时间单位,克可以用于表示较轻物体的重量等。
04
分米和毫米的测量
使用测量工具
尺子
用于测量长度、宽度和高度。
06
分米和毫米的练习题
填空题
总结词
分米和毫米都是长度的单位,分米是100 毫米,1分米等于10毫米。
VS
详细描述
分米和毫米都是国际通用的长度单位,用 于测量物体的尺寸。1分米等于100毫米 ,因此分米是10倍的毫米。
选择题
总结词
选择题通常会给出一些物品或尺寸,让用 户选择最合适的长度单位。
详细描述
选择题通常会给出物品或尺寸,并给出几 个不同的长度单位供用户选择。用户需要 根据物品或尺寸的特点选择最合适的长度 单位。
应用题
总结词
应用题通常会给出一些实际场景,让用户计 算物品的尺寸或数量。
详细描述
应用题通常会给出实际场景,如一个房间的 长度、宽度和高度,让用户计算房间的面积 或体积。或者给出一些铅笔的长度和直径,
量尺
用于测量面积。
量杯
用于测量液体的体积。
电子秤
用于测量重量。
测量实例
使用尺子测量书本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使用量尺测量地面的面积。
使用量杯测量牛奶的体积。 使用电子秤测量水果的重量。
05
分米和毫米在生活中的应 用
分米和毫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 分米和毫米是长度单位,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分米是较长的长度单位,通常用于测量比较大的物体或距 离,而毫米是较短的长度单位,常用于测量比较小的物体或 细节。

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分米、毫米的认识(教案)

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分米、毫米的认识(教案)

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分米、毫米的认识(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并能够进行基本的单位换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学生能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分米:学生将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了解分米的定义,学会使用分米尺进行测量。

2. 毫米:学生将认识毫米,并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毫米与分米、厘米的关系。

3. 单位换算: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分米、毫米与厘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分米和毫米进行长度测量,并能够进行基本的单位换算。

2. 教学难点:理解分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并能够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分米尺、毫米尺、各种长度的物品(如铅笔、书本、桌子等)。

2. 学具:学生自带的直尺、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测量活动,让学生回顾已学的长度单位,引出分米和毫米的概念。

2. 新授:教师讲解分米和毫米的定义,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其具体含义。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测量活动,使用分米尺和毫米尺测量不同物品的长度。

4. 讨论:学生分享测量结果,讨论分米和毫米在实际测量中的应用。

5. 总结:教师总结分米和毫米的特点,强调单位换算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板书设计1. 分米、毫米的认识2. 内容:包括分米的定义、毫米的定义、单位换算的规则等。

3. 图表:展示分米、毫米与其他长度单位的关系,以及单位换算的示例。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设计一些基本的长度测量题,要求学生使用分米和毫米进行测量。

2. 实践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寻找一些物品进行测量,记录测量结果,并尝试进行单位换算。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对分米和毫米的认识程度,以及单位换算的掌握情况。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分米、毫米的认识丨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分米、毫米的认识丨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分米、毫米的认识丨苏教版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分米、毫米的认识丨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教材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

我们将会学习分米和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并且通过实践活动来加深对这两个单位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分米和毫米的概念,能够正确地使用这两个单位进行长度测量,并且能够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分米和毫米的概念,以及如何使用尺子和卷尺进行测量。

难点是让学生们理解分米和毫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让学生们观察教室的长度,并且用自己的尺子或卷尺去测量教室的长度,然后记录下来。

2. 讲解分米和毫米的概念:我会向学生们解释分米和毫米的定义,并且通过模型和实物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这两个单位。

3. 测量实践活动:我会让学生们使用尺子和卷尺去测量教室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并且使用分米和毫米进行记录。

4. 单位换算讲解:我会向学生们解释分米和毫米之间的换算关系,并且通过例题来帮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换算方法。

5. 随堂练习:我会给学生们发放练习题,让他们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分米和毫米的认识分米:1分米 = 10厘米毫米:1毫米 = 0.1厘米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们用自己的尺子或卷尺去测量家中的物品长度,并且使用分米和毫米进行记录。

答案:略2. 请学生们完成练习题:1. 2分米等于多少毫米? 2. 10毫米等于多少分米?答案:1. 2分米 = 20毫米;2. 10毫米 = 1分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分米和毫米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能够正确地使用这两个单位进行长度测量。

但是,有些学生在单位换算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们自己设计一些长度测量的问题,并且尝试使用分米和毫米进行解答。

二甜甜的梦——分米、毫米的认识(教案)青岛版(五四学制)二年级下册数学

二甜甜的梦——分米、毫米的认识(教案)青岛版(五四学制)二年级下册数学

二甜甜的梦——分米、毫米的认识(教案)青岛版(五四学制)二年级下册数学在甜甜的梦境中,分米和毫米的世界缤纷多彩,充满了奇妙的探索。

今天,我将带领我的学生们一同走进这个微观而美妙的世界,通过《青岛版(五四学制)二年级下册数学》的第四章第二节《分米、毫米的认识》,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长度单位的美妙,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空间观念。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第四章第二节《分米、毫米的认识》,我们将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分米和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掌握它们之间的进率,并能够运用它们进行简单的长度测量和估计。

二、教学目标1. 认识分米和毫米,了解它们之间的进率。

2. 能够运用分米和毫米进行长度测量和估计。

3. 培养观察力、动手能力和空间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分米和毫米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难点则是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测量中,进行长度的估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分米和毫米的模型。

2. 测量工具(尺子、卷尺等)。

3. 实践材料(如绳子、纸条等)。

4. 练习题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让学生们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如桌子、椅子、书本等,引导他们发现长度单位的存在,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物品的长度用什么单位来表示吗?”2. 新课导入:我会通过分米和毫米的模型,向学生们介绍这两个长度单位,并讲解它们之间的进率。

3. 实践操作:学生们分组进行实践,使用测量工具对教室里的物品进行长度测量,并记录结果。

4.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如长度换算、长度估计等,引导学生运用分米和毫米进行解答。

5. 随堂练习:学生们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分米、毫米的认识1. 分米和毫米的概念2. 分米和毫米的进率3. 实践应用七、作业设计1. 请同学们运用分米和毫米测量家里的物品长度,并记录结果。

2. 完成练习题:13题。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毫米、分米的认识(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厘米=10毫米的关系。

2、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并且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并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3、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教学重点: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熟悉所学过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长度单位。

教学、具准备:课件直尺硬币米尺正方体盒子等。

学情分析: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米和厘米之后,学会了用直尺进行测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并且通过学生自己的实际测量,感悟并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使学生经历观察、比划、举例等活动,认识分米、厘米和毫米间的进率,学会以分米和毫米为单位测量较短物体或线段,使学生能积极参加操作、估计、测量等活动,主动了解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感受到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在实际生活里的应用价值。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习动机)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来个“游园夺奖比赛”活动,比赛的规则是:只要你能正确地回答园中设置的题目,你就能获得相应的奖品,最后再根据每组得奖的多少,评出三个优胜组。

各组同学有没有信心夺奖?游“记忆园”(复习旧知识)幻灯出示“记忆园”中的问题,并逐一显示问题:(1)我们已经学过( )和( )两种长度单位?(2)1米=( )厘米(3)13厘米-7厘米=( )厘米(4)比划比划1厘米大约有多长?(5)用手势表示出1米的大概长度。

(上述问题如果学生答对了,奖给小红旗一面)复习阶段活动小结:(鼓励获奖同学,导入新课教学)教师导语:以前,我们学过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知道量较小物体的长度或较短距离应该用厘米作长度单位,如果要量更小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更精确,该用什么来作长度单位呢?请跟着老师走入“求知园”,去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设计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设计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设计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设计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设计篇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2—4页,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一中的第1—3题,毫米、分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建立 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在建立长度观念时,对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易混淆,故教学时应讲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它们的长短,使学生能正确、深刻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米尺;学生准备直尺一把、一枚一分或一角硬币、丝带、橡皮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你们猜一猜,钱老师的身高是多少?学生猜完后教师说明:钱老师的身高是1米80厘米。

师:米和厘米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个长度单位,请大家用手势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米作单位?师:请大家再用手势表示一下,1厘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师:我们每天上课都要用到数学课本,你们知道数学课本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厘米吗?自己量一量。

生:数学书的长是21厘米,数学书的宽比15厘米多,比16厘米少。

师:数学书的宽比15厘米多,比16厘米少,那究竟有多长呢?你们想不想知道?生:想!师:要想比较准确地量出数学课本的宽,就要用一个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来量。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毫米的认识。

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复习

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复习
历史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长度单位也在不断演变和完善,从最早的步长、 手长等自然单位发展到现在的国际单位制,长度单位逐渐标准化和精确化。
02 千米的认识
千米的定义
总结词
千米是长度单位,表示较大的距离。
详细描述
千米,也称为公里,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长度单位,常用于表示长距离或大范 围的测量值,如公路、铁路、河流的长度等。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4 毫米的认识
毫的基本单 位之一,常用于表示较小的长度。
详细描述
毫米是长度测量的基本单位,通常用于测量 较小或精确的长度,如物品的尺寸、地图的 精度等。在数学和科学实验中,毫米也是常 用的长度单位。
毫米的单位换算
总结词
毫米与其他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是重要的, 特别是与厘米和米的关系。
分米的实际应用
总结词
分米在日常生活和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实 例。
VS
详细描述
在日常生活中,分米是一个非常实用的长 度单位,用于测量家具、门窗、电器等物 品的尺寸。在建筑、工程、制造业等领域 ,分米也是常用的测量单位,用于计算面 积、体积等。此外,在地图、图表等可视 化工具中,分米也常用于表示地理坐标、 距离等数据。
详细描述
1毫米等于0.1厘米,10毫米等于1厘米, 1000毫米等于1米。了解和掌握这些换算关 系,可以帮助我们在不同情境下进行正确的
长度测量和计算。
毫米的实际应用
要点一
总结词
毫米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精密制造、 测量和科学实验等领域。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制造业中,毫米是测量产品尺寸的基本单位,如机械零 件的尺寸、电子元件的规格等。在地图绘制和地理信息系 统中,毫米也是重要的长度单位,用于表示地物的精确位 置和距离。在科学实验中,毫米常用于测量光谱线、气体 分子直径等微小长度。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毫米也用于 表示物品的厚度、纸张的规格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