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及测定方法研究
女贞子中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进展_潘晴

DOIʒ10.13192/j.issn.1000-1719.2015.09.082女贞子中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进展潘晴1,孙京海1,马鲁豫2(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355;2.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济南250001)摘要:木犀科植物女贞子是传统中药材,药理作用十分广泛,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三萜类化合物是其发挥抗炎、降血糖、降血脂、保肝等功效的主要药效成分。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已有的女贞子三萜类化合物的研究报道,现将女贞子中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纯化工艺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女贞子;三萜类;齐墩果酸;熊果酸;提取纯化中图分类号:R28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1719(2015)09-1806-02Research Progress on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Process of theTriterpene Compounds in Fructus Ligustri Lucidi PAN Qing 1,SUN Jinghai 1,MA Luyu 2(1.Shandong University of TCM ,Ji ’nan 250355,Shandong ,China ;2.Shandong Provincial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Ji ’nan 250001,Shandong ,China )Abstract :Fructus ligustri lucidi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al medicine.Its pharmacological activity is very extensive and ithas high medicinal value.Triterpene is the main efficacy component of its anti -inflammatory ,falling blood sugar ,blood lipid and protecting liver functions.Now the author reported the research status of the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process of the triterpene in fructus ligustri lucidi after consulting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data and combining with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ports about triterpene in fructus ligustri lucidi.Key words :fructus ligustri lucidi ;triterpene ;oleanolic acid ;ursolic acid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收稿日期:2015-03-21基金项目:“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3ZX09103002-005)作者简介:潘晴(1991-),女,山东聊城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药新药研究。
枇杷花中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

炎 、 肝 炎 、 氧化 等 显著 的免 疫 作用 和抗 癌 等多 抗 抗 种药 理活 性作 用 5将 来 有希 望成 为低毒 、 】 , 有效 的 抗 癌 和抗 艾滋 病毒 的新型 药物 。本文将 对 枇杷 花
Ab t a t T e rce tde h xrce eh oo y o r ep n is n lq a o r y u ig o he s r c : h at l su is te e t td tc n lg f ttre od i o u t f wes b s S x lt i a i l n
关键 词 : 枇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三萜类化合物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 提取工艺
The St udy f o Ex r c e Te hnoog o ta td c l y f Trt r e o ds n h Lo a Flwe s ie p n i i t e qu t o r
文 章 编 号 :6 241 3 2 1 0 .0 50 1 7 - 4 ( 0 0)50 2 — 3
文 献标 识码 : A
枇 花 三类 合 的取 艺究 杷 中萜化 物 提 工研
陈建 琴
( 田学院 环境与生命科学 系, 福建 莆田 3 10 莆 5 10)
摘 要 : 采用索氏提取和超声波提取 对枇杷花 中的三萜类化合物 的提取工 艺进行研 究。应用 紫外可见分光光
d sg s 07 o a e i .0 mL. t e wa e a tmp r t r i o一8 ℃ . T e r s l h ws t a rtr e o d i lq a h tr b t e eaue s 3 - 0 h h e u t s o t t ep n i s n o u t h i
三萜类化合物

二、结构与分类
4、环菠萝蜜烷型
β构型
21
22
24 25 26
12 18 20
23
11 19
H
1317 16 14
27
2 1 10 9 8
15
α构型
35
30
4
67
H
Cycloartanes
29 28
二、结构与分类
从中药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中分离到的
黄芪苷 I :
24
二、结构与分类
二)单环三萜 菊科蓍属植物-----蓍醇A
HO
蓍醇A
二、结构与分类
三)双环三萜
从海洋生物Asteropus sp. 中分离得到 pouoside A-E是一类具有双环骨架的三萜乳糖苷类。
OR4
OH
OO
OH
OR3
OAc
R1 O
OR2
二、结构与分类
四)三环三萜 蕨类植物、楝科植物等。
常见的糖有D-葡萄糖、D-半乳糖、D-木糖、L-阿拉伯糖、 L-鼠李糖、D-葡萄糖醛酸、D-半乳糖醛酸,另外还有D夫糖、D-鸡纳糖、D-芹糖、乙酰基和乙酰氨基糖等,多 数苷为吡喃型糖,但也有呋喃型糖。
有些苷元或糖上还有酰基等。这些糖多以低聚糖形式与 苷元成苷,成苷位置多为3位或与28位羧基成酯皂苷 (ester saponins),另外也有与16、21、23、29位等羟 基成苷的。
第七章 三萜类化合物
一、概述 二、结构与分类 三、理化性质 四、提取分离 五、鉴别
一、 概述
一、概述
多数三萜(triterpenoids)是由30个碳原子组成 的萜类化合物,根据“异戊二烯法则”,多数三 萜被认为是由6个异戊二烯(三十个碳)缩合而成 的,该类化合物在自然界广泛存在. 有的以游离形式存在
三萜类化合物

一般C-3位均有-OH,或游离,或成苷,或氧取代
例如:
O
OH
OH
3
HO
H
HO
羊毛脂醇
OH
黄芪醇
二、分类
(一)四环三萜(tetracyclic triterpenoids) 3、 大戟烷型(euphane) 结构特点:
A/B、B/C、C/D环:均为反式 (与达玛烷型一致) 10、14位:β-角甲基 13位:α-角甲基
21 11 1 19 9 2 3 12 18 22 20 17 16 15
1 4 10 14 13
24 23 25 27
26
C 13 D H 14
30 7
A
4 28
10 5
B
6
H 8
17
20
H
29
lanostane
二、分类
(一)四环三萜(tetracyclic triterpenoids)
2、羊毛脂烷型(lanostane)
A
4
B
6
8
30
7
H
29
dammarane
二、分类
(一)四环三萜(tetracyclic triterpenoids)
1、达玛烷型(dammarane) 结构特点:
A/B、B/C、C/D环:均为 反式 8、10位:β-角甲基 14位:α-角甲基 13位: β-H 17位:β-侧链 20位构型:R 或 S
C 13 A
10
R或S 20
H
17
D
B 8
H
dammarane
二、分类
(一)四环三萜(tetracyclic triterpenoids)
三萜类化合物的检识与结构测定

藤三七皂苷A1
5
第五节 三萜类化合物的检识与结构测定
一、三萜类化合物的检识
1.理化检识
(1)泡沫实验
(2)显色反应
(3)溶血试验
2.色谱检识
1
(1)薄层色谱
(2)纸色谱
1
第五节 三萜类化合物的检识与结构测定
二、三萜类化合物的结构测定
(一)紫外光谱
多数三萜类化合物有共轭体系,不产生紫外吸收,但齐墩果烷型 三萜类化合物由于结构中多具有双键,可用紫外光谱判断其双键类型, 如结构中只有一个孤立双键,仅在205nm~250nm处有微弱吸收;若 有α,β-不饱和羰基,最大吸收在242 nm~250nm;如有异环共轭双 烯,最大吸收在240 nm、250 nm、2620nm;同环共轭双烯最大吸收 则在285nm。此外,可用紫外光谱判断18-H的构型,当18-H为β构型, 最大吸收为248nm~249nm,18-H为α构型,最大吸收为242nm~ 243nm。
2
第五节 三萜类化合物的检识与结构测定
二、三萜类化合物的结构测定
(二)核磁共振谱
1.1H-NMR谱 1H-NMR谱可获得三萜及其皂苷中甲基质子、连氧碳 上的质子、烯氢质子及糖的端基质子信号等重要信息。
2. 13C-NMR 13C-NMR由于分辨率高,一个三萜或其皂苷的13C-NMR谱 几乎可给出每一个碳的信号。13C-NMR中三萜母核上的角甲基一般出现在 δ8.9~33.7,其中23-CH3和29-CH3为e3键甲基出现在低场,化学位移为28和 33 左右。苷元中与氧连接的碳在60~90,烯碳在109~160,羰基碳在 170~220,其它碳一般在60以下。其中最易分辨的是烯碳和羰基碳。
(四)结构研究实例
山香圆中三萜类化合物的研究

24 5
食 品与药 品
F o n r g o da dD u
2 1 年 第 l 卷第 0 期 02 4 7
山香 圆(upnaag t S e 为省 沽油科 山香 圆 T rii rua em) 醚 、乙醚 、氯仿 、醋酸 乙酯和 正丁醇提取 ,分别得 到
中 图 分 类 号 :R 8 .1 2 27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7—7 X (0 2 70 5 .4 6 29 9 2 1 )0 .2 30
Tlt r no d fTu pi i eFo i m d e pe i so r n a lu
S UN i g y n LI Xi -o 、r H a- a LI e Jn — o g , U u r ng ,^U iy n , U K
Con l in hec mpo d I eeio ae n e tfe o t i e usf rt r t i e cuso T o un sV-X w r s ltd a d i n i df m sg n o d i r h hef s m . i t K e o d :T r i ief l m ;rt r e o d tu t r d n i c to yW r s u p na i o u ti p n i ;sr cu ei e tf ai n e i
活性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说 明玉竹糖蛋 白具
有抗氧化性 。
Hale Waihona Puke 参考文献 【】 中国 植物 志 编委 会 . 国植 物 志 【 .北 京 : 科学 出版社 1 中 M】
18 , 3 卷 :2 02 8 95 7 1. 1.
三萜类化合物

2 1 1 1 9 1 0 3 4 2 8 9 2 5 7 2 1 1 9 2 8 1 1 0
2 2 1 7
2 4 2 3 1 6 1 5
2 2 2 5 2 7 6
H
H
1 3
1 4 3 0
H H
6
8
H O H
羊毛脂甾烷
羊毛脂醇
2.大戟烷(euphane)型 大戟烷是羊毛脂甾烷的立体异构体, .大戟烷 型 基本碳架相同,只是C13、C14和C17上的取代基构型不同,即 是13α、14β、17α-羊毛脂甾烷。 大戟醇(euphol)存在于许多大戟属植物乳液中,在甘遂、狼毒 和千金子中均有大量存在。乳香中含有的乳香二烯酮酸 (masticadienonic acid)和异乳香二烯酮酸(isomasticadienonic acid)也属于大戟烷衍生物。
20 18 13 14
H
H
9 10 19
H
8
葫芦烷
H
HO
O OR
O H HO HO
OH
雪胆甲素 R=A 雪胆乙素 A=H
5.原萜烷(protostane)型 其结构特点是C10位和C14位上有βCH3,C8上有α-CH3,C20为S构型。 泽泻萜醇A (alisol A)和泽泻萜醇B (alisol B)等是从利尿 渗湿中药泽泻(Alisma orientalis)中得到的主要成分,可降低 血清总胆固醇,用于治疗高血脂症。
lansioside A R=N-acetyl-β-D-glucosamine lansioside B R=β-D-glucose lansioside C R=β-D-xylose
五、四环三萜
四环三萜类在中药中分布很广,许多植物包括高等植物和 低等菌藻类植物以及某些动物都可能含有此类成分。它们大部分 具有环戊烷骈多氢菲的基本母核;母核的17位上有一个由8个碳 原子组成的侧链;在母核上一般有5个甲基,即4位有偕二甲基、 10位和14位各有一个甲基、另一个甲基常连接在13位或8位上。 10 14 13 8 存在于天然界中的四环三萜或其皂苷苷元主要有以下类型。 1.羊毛脂甾烷(lanostane)型 羊毛脂甾烷也叫羊毛脂烷,其结 .羊毛脂甾烷 型 构特点是A/B环、B/C环和C/D环都是反式,C20为R构型,侧链 的构型分别为10β、13β、14α、17β。 羊毛脂醇(lanosterol)是羊毛脂的主要成分,它也存在于大戟 属植物Euphorbia balsamifera的乳液中。
褐蘑菇总三萜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的研究

』 Ⅵ
其 中 X 为样 品 中总 三 萜 含 量/ ・ ~; 为 mg g m 测得 的吸 光度值 在 总三萜标 准线 上显 示 的总三萜 含 量/ g C为稀释 倍数 ; 为样 品质量 / 。 u, M g 1 2 4 正 交试验 。. 在单 因 素试验 的基础 上 , 以提
X 一 — ( m X 5× 1 — 03
一
司 ) 熊果 酸 ( 9 HP C ( 连博 迈 科 技 发 展 、 ≥ 8 L )大
有 限公 司 ) 其 余 试 剂 均 为 国 产 分 析 纯 。 ,
1 1 2 仪 器 电动粉 碎机 ( .. 上海 嘉定 粮油科 学 仪器 、 A2 O N( 有 限公 司) 恒 温水 浴锅 ( 、 上海 科 折 试 验 仪 器 厂 ) 、 7 2紫外可 见 分 光光 度 计 ( 海 欣 茂 仪 器 有 限 公 5 上
三萜类 化合 物具有 促进 智力 、 延缓 衰 老 、 改善
记 忆 力 的作 用 , 时 还 具 有 溶 血 、 癌 、 炎 、 同 抗 抗 抗
品 0 2 , 甲 醇 定 容 至 2 . 5mg 5mI,配 制 成
0 1mg mL 标 准 溶 液 。 分 别 取 0 2 0 4 0 6 . ・ 。 . 、 . 、. 、
酸 , 匀 , 5 8 n 处 测 定 吸 光 度 , 置 标 准 摇 于 4 m 绘
曲线[ 。
1 2 2 原 材 料 处 理 采 摘 于 辽 宁 田 园 实 业 有 限 . .
公 司生产 的新 鲜褐蘑 菇 , 净后 于 8 ℃烘箱 内干 洗 O
燥 2 , 出 后 用 粉 碎 机 充 分 粉 碎 , 过 筛 ( 0 0h 取 并 4
黑龙 江农 业 科 学 2 1 ( 0 : 3 ~ 1 7 0 0 1 )1 5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及测定方法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总结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及测定方法。
方法:三萜类成分提取分离方法一般根据其溶解性采用不同的有机溶剂进行提取分离。
结果:该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有机溶剂易造成医药污染,且提取的选择不高,使制得药物剂型单一,多为汤剂或者丸、散等剂型,服用量大且携带不便,不利于中药的现代化。
结论:由于色谱等分离技术、波谱测定技术等分析手段的迅速发展,使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及测定方法取得了可喜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三萜类化合物;提取分离;测定方法
1 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1.1 传统的三萜类成分提取分离方法
一般根据其溶解性采用不同的有机溶剂进行提取分离,如:将药材用乙醇浸提3次,提取液浓缩得到的浸膏溶于适量水中,然后用氯仿萃取3次,合并氯仿层,减压浓缩到原体积的1/3,用饱和NaHCO3溶液碱化,取氯仿层部分浓缩,得到棕色浸膏将所得浸膏用硅胶柱层析分离等。
该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有机溶剂易造成医药污染,且提取的选择不高,使制得药物剂型单一,多为汤剂或者丸、散等剂型,服用量大且携带不便,不利于中药的现代化。
1.2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
由于SFE在萃取过程中几乎不用有机溶剂,萃取物中无有机溶剂残留,对环境无污染,且提取效率高,节约能耗等特点,在中药化学成分的萃取分离领域得到了蓬勃发展。
崔星明等[3]采用SFE得到的芦笋提取物,用甲醇溶解,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得到了56个组分。
发现有保留时间和熊果酸基本一致的峰,其质谱分子离子峰和特征碎片峰都与熊果酸的一致。
雒廷亮等[4]采用SFE对山茱萸中熊果酸提取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熊果酸提取率基本相同的前提下,SFE不仅可以实现清洁生产,而且易于实现工业化。
1.3 半仿生提取
该法模拟口服给药,为经消化道给药的中药制剂设计了一种新的提取工艺,即将药材先用一定pH值的酸水提取,继以一定pH 值的碱水提取,提取液分别滤过、浓缩、制成制剂,据报道此种方法经济实用,可保证疗效[5]。
龚慕辛等[6]通过比较水、不同浓度的乙醇、半仿生法及碱水提取对齐墩果酸提出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半仿生提取齐墩果酸,提出量远高于一般水提。
以pH=12的碱液提取女贞子可以使齐墩果酸提出量大于75%乙醇的提出量,并且齐墩果酸不是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吸收利用率将提高,提取成本也大大降低。
1.4 超声循环技术
黄书铭等[7]研究灵芝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时,在常规提取方法的基础上,增加超声循环的处理步骤,通过实验对比,超声循环提取所需各种溶剂用量减少,提取时间缩短,目的产物提取率提高了40%。
1.5 化学衍生法
化学衍生法chemical derivatizationmethod是色谱分析中用未处理样品的一种方法。
衍生化的目的是使那些本不能直接进样分析的物质经过衍生化反应后转变为可以很方便地进行色谱分析的物质。
仲兆金等[8]用重氮烷和卤代烃的化学衍生法使结构相近、难以分离的三萜酸酯化,不改变三萜骨架结构,利用其酯化物容易分离的特点,分离后再部分水解,分得茯苓三萜,确定其结构。
2 中药三萜类化合物的测定
中药总三萜类成分的的测定一般采用分光光度法。
该方法结果稳定、重现性好准确度高,可作为中药质量评估的一种检测手段。
如茯苓中总三萜类成分的含量测定[9],灵芝样品中三萜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10],马桑叶中总三萜酸的含量测定[11]等。
3 中药三萜类单体成分的分析测定
目前用于中药三萜类单体成分的分析测定方法有光谱学、生物学及色谱学方法等,尤以色谱法应用最广泛。
色谱法包括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法,以及它们与质谱联用技术等。
其中薄层色谱法经济、简单、分离能力强,相当一部分三萜类化合物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进行定量,但其重现性、选择性较差,直到高效薄层色谱法的出现才得以改善[12]。
气相色谱法在三萜类化合物的分析中占有一定比例[13 14]。
由于该方法要求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挥发性,许多挥发性较弱的三萜类化合物需要进行衍生化处理,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方法的应用。
目前,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三萜类化合物分析的最常见方法。
另外,随着液质联用(LC MS)技术的日趋成熟,其在三萜类化合物的定量研究中日益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高锦明.植物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55 281.
[2]郝宏曹,朱旭芬,曾云中.类异戊二烯的生物合成及调控[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2,28(2):224 230.
[3]崔星明,王勇为,陈光宇.超临界流体萃取芦笋中熊果酸的研究[F].上海农业学报,2004,21(1):123 123.
[4]雒廷亮,张景伟,曹文豪,等.山茱萸中熊果酸提取工艺研究进展[J].河南化工,2005,22(2):6 8.
[5]易中宏,郑一敏,胥秀英,等.分光光度法测定茯苓中总三萜类成分[J].药,2005,16(4):847 848.
[6]龚慕辛,贾富霞,王敏,等.不同提取方法对女贞子中齐墩果酸提出量的影响[J].北京中医,1999,10(3):53.
[7]黄书铭,杨新林,张自强,等.超声循环提取灵芝中三萜类化合物的研究[J].中草药,2004,35(5):508 510.
[8]仲兆金,刘浚.衍生法分离茯苓三萜[J].中药材,2002,25(4):247.
[9]黄书铭,杨新林,黄健,等.紫外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灵芝样品中三萜类化合物的含量[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24(6):555 558.
[10]张雁冰,王克让,刘宏民.马桑叶中总三萜酸的含量测定[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4):529 530.
[11]Corthout J,Naessens T,Apers S,et a1.Short communication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densitometr[J].J Pharm Biomed Aanl,l991,21:187 192.
[12]Kuanzinger A.Baumelster A,Cuda K,et a1.Determ inationofll ket0 bo swellic acid in human plasm[J].J Pharm Biomed Anal,2002,28:729 739.
[13]武星,严铬铬,刘琬晖,等.超临界提取东北刺人参挥发性成分分析[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2):28.
[14]张杰,张亚芝.野生龙胆的生态学调查[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