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元日》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元日》王安石古诗

《元日》王安石古诗

元日宋代: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古诗三百首,小学古诗,春节,风俗,抱负译文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注释⑴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⑵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

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一岁除:一年已尽。

除,逝去。

⑶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⑷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⑸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

也作春联。

创作背景赏析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

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

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

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

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

“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

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

“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不仅是政治家,还是诗人。

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

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23 古诗两首 元日 |湘教版 (共20张PPT)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23 古诗两首 元日 |湘教版  (共20张PPT)
我们就来找找这“暖”意来自何方。 从诗中哪些地方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暖?
元日 (宋)王安石 爆 竹/ 声 中 /一 岁 除 , 春 风/ 送 暖 /入 屠 苏 。 千 门/ 万 户 /曈 曈 日 , 总 把/ 新 桃 /换 旧 符。
“暖意”何处来?
放鞭炮的热闹 长大一岁的快乐 春风送暖 屠苏的力量 曈曈日
春风送暖入屠苏
屠苏:屠苏酒,古代习俗,大年初一全 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 避瘟疫,求得长寿。
迎红日
千门万户曈曈日
曈曈:太阳初升时光亮耀眼的样子。
换桃符
总把的名字,悬挂门旁,
用来压邪。后来,演变 成春联。
再读诗文,一边读一边品味文字给 你的感受。诗中的哪个字最能体现 大家的感受?
元日
《元日》这首诗是王安
石在神宗初年刚任宰相不 久写的一首著名诗作。 “元日”就是阴历正月初 一。
自读要求:
• 把整首诗读通、读顺。 • 通过自己的朗读,试着把节律画出来。 • 边读边把不懂的字或词用圈圈起来。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 把 新 桃 换 旧 符。
谁“暖”?
作者“暖”: 新法推行成功。
这是一个成功者的快乐,这是一个心 系天下的智者传递过来的温暖。
在王安石担任宰相之后,积极 推行新法,《元日》就写于这一年 的春节。在他的心目中,新的国家 政策好像春风浩荡,阳光普照,一 定会给国家带来了欣欣向荣、人民 安居乐业的新气象,此时此刻,王 安石的心情怎样?
元日 (宋)王安石 爆 竹/ 声 中 /一 岁 除 , 春 风/ 送 暖 /入 屠 苏 。 千 门/ 万 户 /曈 曈 日 , 总 把/ 新 桃 /换 旧 符。
爆 bào (爆竹) 苏 sū (屠苏)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元日》PPT课件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元日》PPT课件

饮屠苏 吃年夜饭,人们举杯同庆, 迎接新年的到来,餐桌上菜 品丰富,人们展望来年衣食 无忧,生活充足。
新桃换旧符 贴对联,表达一种美好的心 愿。
课文理解
1.《元日》这首诗中,用的最精炼传神的是哪个字(找出本 诗的诗眼)?
“暖”字是本诗的诗眼,用的最精炼传神。暖字既指诗中新 年到来,“春风送暖”,也寄托了作者渴望除旧革新,将新 政改革带来的温暖送入千家万户的美好愿望。
生字学习
生字学习
生字学习
课文理解
1.《元日》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你怎样理解“元”字?
元日就是今天的春节。 “元”在古代有开始的意思,“元日”即一年开始的日子, 就是农历正月初一。
课文理解
2.请同学们朗读古诗,思考一下诗中给我们描绘了古人过新 年时的哪些解
作者介绍
王安石文学成就很高,影响甚巨。他的 诗文颇多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体现 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其诗长于说理, 精于修辞,内容反映社会现实。词虽不多, 却风格高峻豪放,别具一格。散文雄健峭 拔,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存世。
相关背景
《元日》作于作者初拜相,正要进行新政改 革之时。为摆脱宋王朝面临的政治、经济危 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1068年, 王安石被宋神宗召见,随即上书主张变法, 次年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同年新年,王 安石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而发, 创作了此诗。
词语学习
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 屠苏:屠苏草泡的酒,一般在元日饮用, 据说可以祛除瘟疫。 曈曈:太阳刚出来时光辉灿烂的样子。 桃符:古代挂在大门上的两块绘有神像的 桃木板,意在祈福灭祸。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北宋 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 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 西)人。宋仁宗庆历二年中进士 后,曾任过地方官,后任参加政 事、宰相等职。世称荆公。

古诗《元日》原文及及注释

古诗《元日》原文及及注释

古诗《元日》原文及及注释《元日》原文宋代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射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解释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

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化成放鞭炮。

一岁除:一年已尽。

除,逝去。

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风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曈曈:日出时间亮而暖和的样子。

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

也作春联。

赏析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喧闹、快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

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喧闹快乐的气氛。

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芒普照千家万户。

用“曈曈”表现日出时间辉绚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妙的前景。

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风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

“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

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

“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不仅是政治家,还是诗人。

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剧烈的政治内容。

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理想和乐观自信的心情。

古诗两首【第1课时】《元日》王安石

古诗两首【第1课时】《元日》王安石

“总把新桃换旧符〞既 是写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 布新的意思,与首句爆竹除 旧岁前后照应,形象地表现 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核心问题:
这首诗传达了怎样的节日气氛?表达了诗人怎样 的情感?
描写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传达了团聚欢乐的 节日气氛。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企盼。
串珠问题: 1.说说?元日?描绘了哪几个场面,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门神名字的桃木板,认为能压邪。
我们已经了解了作者和字词,为了更 深入地理解古诗,教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 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 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词句。
核心问题: 这首诗传达了怎样的节日气氛?表达了诗人怎样的
情感? 串珠问题: 1.说说?元日?描绘了哪几个场面,构成了怎样的画
面。 2.结合写作背景谈一谈?元日?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
【千门万户:千家万户。】
【曈曈:形容太阳初 【桃、符:即桃符,指古代 升时明亮的 样子。】 在大门上挂的两块画着门
神或写着门神名字的桃木
板,认为能压邪。】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 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整体感知
此诗描写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爆竹声中一岁除,春 风送暖入屠苏。〞逢年遇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古已有之, 一直延续至今。古代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苏 酒,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 和躲避瘟疫。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承接前面诗意, 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结尾一句描述 转发议论。挂桃符,这也是古代民间的一种习俗。
主要作品:文集有?临川先生 文集?等。代表作有?元日??泊船瓜 洲??梅花?等。
我会认
tú fú
屠符
易读错字

《元日》古诗词

《元日》古诗词

《元日》古诗词《元日》古诗词1元日田家① 薛逢南村晴雪北村梅,树里茅檐晓尽开。

蛮榼②出门儿妇去,乌龙③迎路女郎来。

相逢但祝新正寿,对举那愁暮景催。

长笑士林④因宦别,一官轻是十年回。

【注】①本诗作于作者贬官四川之时。

②蛮榼:酒器。

③晋朝时,民俗以“龙”字为家犬命名。

后世以乌龙泛指犬。

④士林:此处指读书人。

14.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本诗首联描写了南村和北村不同的风景。

在元日这天,家家户户很早就打开了家门。

B.诗歌前三联写出当地淳朴的民风。

元日百姓的生活热闹却又不失田园生活特有的宁静。

C.“但”字写元日这一天百姓相逢之后只彼此祝福健康长寿,也暗含了诗人对自己的告诫。

D.“元日”即今天的元旦,是“新正”第一天,别名有元朔、元正、正旦、端日等等。

E.“暮景”一词含义丰富,既指一日之“暮”,也指一年之“暮”,亦可指一生之“暮”。

15.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14、A D(5分)(答对一个给3分,答对两个给5分)【解析】A项,“南村晴雪北村梅”互文见义,所以“不同的风景”错误。

B项,从个人的角度看,百姓的生活是热闹的;从整个村子的角度看,是安宁祥和的。

C项,“但祝”,在这一天人们见面都只相互祝福,所有的烦恼都不要提,作者刻意用一“但”字,也是为了告诫自己,不要再去想被贬的事情。

D项,“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

“元旦”一词古今异义,现在的元旦指公历的一月一日,古时的元旦指农历的正月初一(汉武帝始,清末止。

)。

“新正”指农历新年正月。

E项,“暮景”既写出了百姓欢度佳节、举杯互饮间完全不在乎天色渐晚,也表现作者并未将岁月流逝、年华老去放在心上。

15、①过节的愉悦之情:“但祝”“那愁”表现出元日这天诗人、百姓欢度佳节的景象。

②对宦游生活的厌倦之情:“长笑士林因宦别”,读书人为了做官,不得不去乡别亲,多么的可笑。

③对回乡的渴望之情:“一官轻是十年回”,外出做官,至少十年才能回到家乡,可见回乡之情是多么的迫切。

古诗《元日》课件

古诗《元日》课件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3
《元日》的诗意解析
诗中描绘的节日氛围
喜庆热闹
诗人通过描绘爆竹声、屠苏酒、 桃符等元素,生动地展现了春节 的喜庆和热闹氛围,给人以欢快 、祥和之感。
传统习俗
诗中提到的燃放爆竹、饮屠苏酒 、换桃符等传统习俗,体现了人 们对春节的重视和庆祝方式的传 承。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6
《元日》的朗诵与赏析
《元日》的朗诵技巧
语速适中
在朗诵《元日》时,应保持适当的语速,既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 ,以便听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句的含义。
音量控制
根据诗句的情感和意境,适当调整音量,以表现出诗人的情感变化 。
停顿恰当
在朗诵过程中,适当的停顿可以突出诗句的重点和情感,增强听者 的感受力。
深远影响。
文学成就
王安石不仅在政治上有所建树, 还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和 书法家,其诗歌风格独特,语言
简练,意境深远。
王安石的文学成就
诗歌创作
王安石的诗歌以简洁明快、意境深远 著称,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矛盾和人民 疾苦,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和民族 命运的关切。
散文成就
书法艺术
王安石的书法造诣颇高,其书法作品 结构严谨,笔力刚劲,自成一家。
诗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0102 Nhomakorabea03
爆竹声声
爆竹声代表着喜庆和欢腾 ,是春节到来的标志,也 是驱邪避凶的象征。
屠苏酒
屠苏酒是古代春节时饮用 的酒品,象征着团圆和祝 福。
桃符
桃符是古代挂在门上的两 块桃木板,上书神荼、郁 垒二神的名字,象征着辟 邪和祈福。

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 元日》

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 元日》

随堂演练
二、判断对错。
1.“桃符”的 “符”读fú ,不读hú。( √ ) 2.“欲”的的拼音是yǜ。( × )
随堂演练
三、将下列搭配恰当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爆竹声中
曈曈日春风送暖Fra bibliotek一岁除千门万户 总把新桃
入屠苏 换旧符
再见
总把新桃换旧符
诗意: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中。
诗词解析
说一说:《元日》一诗体现了哪些节日特点?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 动人景象,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 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 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结构梳理
爆竹 春风





曈曈 换上新的桃符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
9.古诗三首 元日
[]
元 宋日
王 安 石
作者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人, 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主要作品:《临川集》《临川集拾遗》 《临川先生歌曲》《临川先生文集》等。
创作背景
元日
《元日》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 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作于作者初 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时。同年新年, 王安石见家家忙着准备过春节,联想 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创作了此 诗。
词语解释
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曈曈:日出时光亮 而温暖的样子。
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 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 也作春联。
互动课堂
自行朗读古诗《元日》: 1.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2.想一想:诗中写到了哪些节日特点?
诗句解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曈 (tóng)(曈曈日) 符 (fú) (桃符)
.
12
我会写
爆屠曈符
.
13
元日 (宋)王安石
爆 竹/ 声 中 /一 岁 除 ,
春 风/ 送 暖 /入 屠 苏 。
千 门/ 万 户 /曈 曈 日 ,
总 把/ 新 桃 /换 旧 符。
.
14
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 诗中向我们描绘了古人过 新年时的哪几幅画面?
.
1
• “元”在字典中的解释有以下六种,你 认为在这里是哪种解释?
• (1)开始的,第一。 • (2)为首。 • (3)主要、根本。 • (4)元素。 • (5)构成一个整体的。 • (6)货币单位。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
2
王安石,字介甫, 号半山,抚州临川人,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 想家、文学家,“唐宋 八大家”之一。在文学 方面,王安石不仅在理 论上独树一帜,而且在 创作实践上别具一格, 给后人留下1540多首诗 歌、800多篇散文的丰 富文化遗产。
人们把旧的桃 符取下来,换 上新的桃符, 盼着新的一年 风调雨顺,万 事吉祥。
.
23
再读诗文
一边读一边品味文字给你的感受。 诗中的哪个字最能体现大家过新年 的感受?
.
24
元日 (宋)王安石 爆 竹/ 声 中 /一 岁 除 , 春 风/ 送 暖 /入 屠 苏 。 千 门/ 万 户 /曈 曈 日 , 总 把/ 新 桃. /换 旧 符。 25
.
3
元日
宋 王安石
咱们过春节时有哪些习俗呢?
.
4
贴春联
.
5
挂 灯 笼
.
6



.
7
拜 年
.

8
团 圆 饭
.
9
放 烟 火
.
10
• 孩子们,有些习俗已经 延续了千年呢!那你知 道古代人民如何过春节 吗?自由读读古诗吧。

考考生字词
.
11
我会读
爆 (bào)(爆竹)
屠 (tú) (屠苏酒)
.
28
.
29


.
30
.
15
放鞭炮
据说,古代人们把竹子放在火上烤 会发出很大的响声,人们借此来吓跑野 外的猛兽。
后来在火上烧烤竹子,就渐渐演变 成在过年的时候燃放爆竹,去除过去一 年里的各种灾祸、病痛等,新的一年就 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
16
爆竹声中一岁除
.
17
喝屠苏
屠苏:屠苏酒,古代习俗,大年初一全 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 避瘟疫,求得长寿。
.
18
春风送暖入屠苏
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
19
迎红日
曈曈:太阳初升时光亮耀眼的样子。
.
20
千门万户曈曈日
初升的太阳把它的明亮耀眼的光辉 洒向千家万户,人们都出门来迎接 朝阳。
.
21
换桃符
桃符:在桃木板上 写上神灵的名字, 悬挂门旁,用来压 邪。后来,演变成 春联。
.
22
总把新桃换旧符
交流讨论
“暖意”何处来?从诗中找一找
放鞭炮的热闹 长一岁的快乐 春风送暖
开怀畅饮屠苏酒 迎接光辉灿烂的日出
旧桃符换成新桃符
.
26
谁“暖”?
作者“暖”: 新法取得成功。
.
27
在王安石担任宰相之后,积极 推行新法,《元日》就写于这一年 的春节。在他的心目中,新的国家 政策好像春风浩荡,阳光普照,一 定会给国家带来了欣欣向荣、人民 安居乐业的新气象,此时此刻,王 安石的心情怎能不兴奋、不激动的 、不暖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