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研究》第10章在线测试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第10章分式单元综合测试1考试卷及答案

初中数学第10章分式单元综合测试1考试卷及答案

xx学校xx学年xx学期xx试卷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xx 题评卷人得分(每空xx 分,共xx分)试题1:若a,b为有理数,要使分式的值是非负数,则a,b的取值是()(A)a≥0,b≠0; (B)a≥0,b>O;(C)a≤0,b<0; (D)a≥0,b>0或a≤0,b<0.试题2:下列各式:其中分式共有()个。

(A)2 (B)3 (C)4 (D)5试题3:下列各式,正确的是()(A); (B);(C); (D).试题4:要使分式有意义,x的值为()(A)x≠2; (B)x≠-2;(C)-2<x<2; (D)x≠2且x≠-2;试题5: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分式的分子中一定含有字母;(B)对于任意有理数x,分式总有意义(C)分数一定是分式;(D)当A=0时,分式的值为0(A、B为整式)试题6:如果x>y>0,那么的值是()(A)零; (B)正数; (C)负数;(D)整数;试题7:若,则b为()(A); (B); (C); (D);试题8:在一段坡路,小明骑自行车上坡的速度为每小时V1千米,下坡时的速度为每小时V2千米,则他在这段路上、下坡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A)千米; (B)千米; (C)千米; (D)无法确定试题9:若把分式中的x和y都扩大3倍,那么分式的值()(A)扩大3倍; (B)缩小3倍; (C)缩小6倍; (D)不变;试题10:A、B两地相距48千米,一艘轮船从A地顺流航行至B地,又立即从B地逆流返回A地,共用去9小时,已知水流速度为4千米/时,若设该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千米/时,则可列方程()(A); (B);(C); (D);试题11:在分式中,x=_______时,分式无意义试题12:当x=_________时,分式的值为零.试题13:试题14:约分:__________。

《中学数学研究》第08章在线测试及答案

《中学数学研究》第08章在线测试及答案

《中学数学研究》第08章在线测试A BC D、一个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等于其它两个内角的和,则这个三角形是:A BC D、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分别是3,x,7,则A BC DABCD中,,则长方形A BC D中,∠A=a,b,c的值为:A BC DD、四边形BEFD的面积为2/3;E、四边形ABCD的面积上四边形BEFD面积的3倍。

2、己知: AB=18 , C 为 AB 中点, D 为CB上一点,E为BD的中点,且CD=5,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有:A、BE=2;B、CE=6;C、AE=16;D、CD=2BE;E、BC=9.3、在ΔABC中,a=12,∠A=120°,b=6.92则下列结论,(保留两位小数)成立的是:A、∠B=∠C;B、∠B≠∠C;C、ΔABC的面积为20.76;D、∠B=30°;E、∠C=45°。

4、如果两圆的半径分别为3cm和4cm,圆心距为8cm,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A、两圆相交;B、两圆外离;C、两圆内切;D、两圆外切;E、两圆有4条公切线。

5、在ΔABC中,D在AC上,AD:DC=2:3.E上AB的中点,BD与CE交于F,且ΔABC的面积为4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A、ΔABD的面积为16;B、ΔBCD的面积为24;C、ΔACE与ΔBCE的面积均为20;正确错误、一个角的补角是这个角的正确错误中,∠正确错误,D在的面积为正确错误中,a·正确错误答案:ABCBC1.ADE;2.ACE;3.ACD;4.BE ;5.ABCD;√√×√×。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综合检测2022-2023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综合检测2022-2023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综合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 [2022无锡查桥中学月考]今年某市有3万名学生参加了关于“你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的问卷调查,从中抽取了2 000名学生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3万名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是总体B.2 0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是样本C.每名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是个体D.2 000名学生是样本容量2. [2022黄冈中考]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A.检测“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零件的质量B.检测一批LED灯的使用寿命C.检测黄冈、孝感、咸宁三市的空气质量D.检测一批家用汽车的抗撞击能力3. [2022金华中考]观察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其中组界为99.5~124.5这一组的频数为()A.5B.6C.7D.84. [2021周口期末]某校八年级(3)班团支部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中国科技的发展情况,给班上同学布置了一项课外作业,从以下五个内容中任选一个进行手抄报的制作:A.北斗卫星;B.5G时代;C.智轨快运系统;D.东风快递;E.高铁.统计同学们所选内容的频数,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则选择“5G时代”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为()A.20%B.25%C.30%D.35%5. [2022苏州中考]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某校开展了“学党史,悟初心”系列活动.学校对学生参加各项活动的人数进行了调查,并将数据绘制成扇形统计图(如图).若参加“书法”的人数为80,则参加“大合唱”的人数为()A.60B.100C.160D.4006. [2022 石家庄期中]北京2022年冬奥会于2022年2月4日正式开幕,吉祥物“冰墩墩”受到了广大民众的热捧.某中学为了解本校2 250名学生对吉祥物“冰墩墩”设计寓意的知晓情况,准备进行抽样调查,你认为抽样最合理的是()A.从八年级随机抽取150名学生B.从九年级15个班中各随机抽取10名学生C.从七年级随机抽取150名男生D.从七、八、九年级各随机抽取50名学生7. [2021沧州期末]某班将安全知识竞赛成绩整理后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图中从左至右前四组的百分比分别是4%,12%,40%,28%,第五组的频数是8,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80分以上的学生有14名B.该班有50名同学参赛C.成绩在70~80分的人数最多D.第五组的百分比为16%8. [2021河北中考]小明调查了本班每位同学最喜欢的颜色,并绘制了不完整的扇形图(图1)及条形图(图2)(柱的高度从高到低排列).条形图不小心被撕了一块,图2中“()”应填的颜色是()A.蓝B.粉C.黄D.红9. [2022遵义中考]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要求初中生每天的书面作业时间不得超过90分钟.某校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制成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作业时间频数分布表作业时间扇形统计图A.调查的样本容量为50B.频数分布表中m的值为20C.若该校有1 000名学生,则作业完成的时间超过90分钟的约有100人D.在扇形统计图中B组所对应的圆心角是144°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6分)10. [2022南通中考]为了了解“双减”背景下全国中小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时间情况,比较适合的调查方式是.(填“全面调查”或“抽样调查”)11.光明中学七年级甲、乙、丙三个班中,每班的学生人数都为40,某次数学考试的成绩统计如下(每组分数含最小值,不含最大值),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80~90分这一组人数最多的班是.三、解答题(共26分)12. (12分)[2022阜新中考]某校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准备开设“泥塑”“绘画”“书法”“街舞”四门校本课程,为了解学生对这四门课程的选择情况(要求每名学生只能选择其中一门课程),学校从七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依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参加此次问卷调查的学生人数是,在扇形统计图中,选择“泥塑”的学生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是;(2)通过计算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若该校七年级共有600名学生,请估计七年级学生中选择“书法”课程的有多少人.13. (14分)[2022南阳期末]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某校进行了“四史”学习教育知识竞赛,该校全体学生参加了知识竞赛.收集数据:现随机抽取了40名学生的“四史”知识竞赛成绩,分数如下(单位:分):85 95 88 68 88 86 95 93 87 93 98 99 88 100 97 80 85 92 94 84 80 78 90 98 85 96 98 86 93 8086 100 82 78 98 88 100 76 88 99整理分析数据:(1)填空:a=,c=.(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并求出成绩为优秀(80分及以上)的学生占全校学生人数的百分比.(3)学校决定表彰“四史”知识竞赛成绩为100分的同学,根据上面统计结果估计该校3 000人中有多少人获得表彰.(4)在“四史”知识竞赛及学习党史的过程中,你最深的感悟是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D样本容量是2 000,故D项说法错误.2. A3. D由直方图可得,组界为99.5~124.5这一组的频数是20-3-5-4=8.4. C由题中折线图,知八年级(3)班的总人数为10+12+4+8+6=40,选择“5G时代”的人×100%=30%.数为12,所以选择“5G时代”的人数所占百分比为12405. C参加“书法”的人数为80人,由扇形统计图知参加“书法”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0%,所以总人数为80÷20%=400,所以参加“大合唱”的人数为400×(1-20%-15%-25%)=160.6. D7. A第五组的百分比为1-4%-12%-40%-28%=16%,所以该班参赛的学生有8÷16%=50(名),故选项B,D不符合题意;80分以上的学生有50×28%+8=22(名),故选项A符合题意;易知成绩在70~80分的人数最多,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8. D由题图可知喜欢蓝色的同学的人数和所占百分比分别为5和10%,故小明所在班级总人数为5÷10%=50,喜欢红色的同学有50×28%=14(人).因为50-16-14-5=15,所以条形图中从高到低四个柱表示的数据分别为16,15,14,5,故“()”应填的颜色是红.9. D A项,调查的样本容量为5÷10%=50,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B项,m=50-8-17-5=20,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C项,该校有1 000名学生,作业完成的时间超过90分钟的人数约为1 000×10%=100(人),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D项,在扇形统计图中B组所对应的圆心角度数为360°×17=122.4°,故选项D符合题意.50二、填空题10.抽样调查11. 甲班由题中频数分布直方图,知甲班在80~90分这一组的人数为40-2-5-8-12=13;由题中扇形统计图,知乙班在80~90分这一组的人数是40×(1-10%-5%-35%-20%)=12;由题中统计表,知丙班在80~90分这一组的人数是11,所以80~90分这一组人数最多的班是甲班.三、解答题12. 解:(1)5064.8° (4分)参加此次问卷调查的学生人数是7÷14%=50.选择“泥塑”的学生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是360°×9=64.8°.50(2)“绘画”的人数为50-9-18-7=16.(6分)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9分)×600=216(名).(11分)(3)1850答:估计七年级学生中选择“书法”课程的有216人.(12分)13. 解:(1)319 (4分)(2)补全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6分)×100%=90%.(8分)成绩为优秀的学生占全校学生人数的百分比为17+1940(3)根据题意,得3 000×3=225(人),40故估计该校3 000人中有225人获得表彰.(10分)(4)答案不唯一,合理积极即可.如:在“四史”知识竞赛及学习党史的过程中,我更加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14分)。

人教版最全七年级下册数学第十章同步练习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最全七年级下册数学第十章同步练习测试题及答案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10.1 统计调查

复习检测(5分钟): 1、要调查某校初三学生周日的睡眠时间,选取调查对象最合适的是( ) A、选取一个班级的学生 B、选取50名男生 C、选取50名女生 D、随机选取50名初三学生 2、下面的调查,不适合抽样调查的是( ) A.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的收视率 B.全国人口普查 C.一批炮弹的杀伤力情况 D.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 3、在火车的站台上,有200袋黄豆将装上火车运出北京, 袋子的大小都一样,随机选取10袋的重量分别为 (单位:斤): 196、198、199、200、197、198、196、196、200、198,估计这200袋黄豆的总重量为_______________ . 4、6中某某同学为了调查北京市初中生人数,他对自己所在的东城区人口和东城区初中生人数作了调查:东城区人口约62.5万,初中生人数约16500人.北京常住人口1633万人 ,为此他推断全市初中生人数为43.1万.但市教育局提供的全市初中生人数约30.6万,与估计数据有很大偏差.请你用所学的统计知识,找出其中错误的原因______________. 5、如果整个地区的观众中,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的人数比为3:4:3,要抽取容量为500的样本,则各年龄段分别抽取多少人合适?

6、指出下列调查中的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 (1)从一批电视机中抽取20台,调查电视机的使用寿命。

(2)从学校七年级中抽取30名学生,调查学校七年级学生每周用于数学作业的时间。 10.2 直方图 复习检测(5分钟): 1、为了观察某一周天气的变化趋势,将每天的平均气温记录下来,对数据进行整理,在描述数据时,应采用( ) A、条形图 B、折线图 C、扇形图 D、直方图 2、为了体现样本中的各组数据在样本中所占的比例,描述数据时,应采用( ) A、条形图 B、折线图 C、扇形图 D、直方图 3、在下面的一组数据中,数字“5”出现的频率是____________. 3 8 6 5 4 7 9 2 4 5 7 3 5 3 1 5 8 2 3 4 4、在一次测试中,老师对某班56位同学的成绩进行统计,分上层、中层和下层三个档次,其中上层有18人,中层有24人,下层档次学生所占的百分数是___________. 5、已知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是50,最小值是10,在列频数分布表时,若取组距为6,应把这组数据分成__________个小组. 6、某班同学进行数学测验,将所得成绩(得分取整数)分成五组进行整理,并绘制成频数直方图(如图),请结合直方图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该班共有_____________名学生参加这次测验。 (2)60.5--70.5这一分数段的频数是_______________,频率是_________________。 (3)若80分以上为优秀,该班的优秀率是多少?

达标测试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10章轴对称、平移与旋转专题测试练习题(含详解)

达标测试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10章轴对称、平移与旋转专题测试练习题(含详解)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10章轴对称、平移与旋转专题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图形中,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直角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正方形2、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3、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图形是()A.B.C.D.4、如图图案中,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5、下面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A.B.C.D.6、如图为某小区分类垃圾桶上的标识,其图标部分可以看作轴对称图形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7、下列新冠疫情防控标识图案中,中心对称图形是()A.B.C.D.8、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9、下列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10、如图所示四个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在“正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_______.2、把一个正六边形绕其中心旋转,至少旋转________度,可以与自身重合.3、若点M (3,a 2-),N (a ,b )关于x 轴对称,则a +b =_____.4、如图,将△ABC 平移到△A’B’C’的位置(点B’在AC 边上),若∠B =55°,∠C =100°,则∠AB’A’的度数为_____°.5、如图,在Rt ABC 中,90ACB ∠=︒,48A ∠=︒,将其折叠,E 是点A 落在边BC 上的点,折痕为CD .(1)ACD ∠的度数为__________.(2)EDB ∠的度数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在第二象限,且(52)A -,,(24)B -,,(11)C -,.(1)作出ABC 关于y 轴对称的111A B C △,并写出1B ,1C 的坐标;(2)在x 轴上求作一点P ,使得AP BP +最小,并求出AP BP +最小值及P 点坐标.2、如图,P 为AOB ∠内一定点,M 、N 分别是射线OA 、OB 上的点,(1)当PMN 周长最小时,在图中画出PMN (保留作图痕迹);(2)在(1)的条件下,已知110MPN ∠=︒,求AOB ∠的度数.3、如图,在△ABC 中,∠CAB =70°,在同一平面内,将△ABC 绕点A 旋转到△AB 'C ′的位置,使得CC ′∥AB ,求∠CC 'A 的度数.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 (-3,1),B (-1,4),C (0,1)(1)将△ABC 绕点C 旋转180°,请画出旋转后对应的△A 1B 1C 1;(2)将△A 1B 1C 1沿着某个方向平移一定的距离后得到△A 2B 2C 2,已知点A 1的对应点A 2的坐标为(3,-1),请画出平移后的△A 2B 2C 2;(3)若△ABC 与△A 2B 2C 2关于某一点中心对称,则对称中心的坐标为______.5、如图的三角形纸板中,沿过点B 的直线折叠这个三角形,使点C 落在AB 边的点E 处,折痕为BD .(1)若AB=10cm,BC=8cm,AC=6cm,求△AED的周长;(2)若∠C=100°,∠A=70°,求∠BDE的度数.-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即可.【详解】解:根据轴对称的定义,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正方形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直角三角形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2、C【解析】【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一个平面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和原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对称中心. 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进行一一分析判定即可求解.【详解】A、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C、是中心对称图形,符合题意;D、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掌握好中心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3、D【解析】【分析】由对称轴的概念求出图形的对称轴条数即可.【详解】A图形有一条对称轴B图形有三条对称轴C图形有四条对称轴D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故答案为:D.【点睛】本题考查了求对称轴条数,其关键是熟悉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4、C【解析】【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求解.【详解】解:A、是中心对称图形,故A选项不合题意;B、是中心对称图形,故B选项不合题意;C、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C选项符合题意;D、是中心对称图形,故D选项不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后重合.5、B【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即可.【详解】解:A、图形有4条对称轴,B、图形有6条对称轴,C、图形有一条对称轴,D、图形有三条对称轴,对称轴最多的是B,故选:B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6、B【解析】【详解】解:第一个图形可以看作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第二个图形不可以看作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第三个图形可以看作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第四个图形不可以看作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7、A【解析】【分析】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详解】解:选项B、C、D不能找到这样的一个点,使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后与原图重合,所以不是中心对称图形;选项A能找到这样的一个点,使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后与原图重合,所以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A.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8、B【解析】【分析】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详解】解:A.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9、A【解析】【分析】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据此可得结论.【详解】解:选项B、C、D均不能找到这样的一个点,使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后与原来的图形重合,所以不是中心对称图形,选项A能找到这样的一个点,使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后与原来的图形重合,所以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掌握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是解题关键.10、D【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详解】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既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二、填空题1、正三角形【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详解】解:正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菱形,矩形,正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答案为:正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2、60【解析】【分析】正六边形连接各个顶点和中心,这些连线会将360°分成6分,每份60°因此至少旋转60°,正六边形就能与自身重合.【详解】360°÷6=60°故答案为:60【点睛】本题考查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根据图形特征找到最少旋转度数是本题关键.3、2【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直接利用关于x轴对称点的性质,得出a,b的值即可.解:∵点M 和点N 关于x 轴对称∴3=a ,a -2+b =0∴a =3,b =-1∴a +b =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关于x 轴对称点的性质,正确记忆横纵坐标关系是解题的关键.4、25【解析】【分析】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 =25°,然后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到A B AB ''∥,则=25AB A A ''=∠∠.【详解】解:∵∠B =55°,∠C =100°,∴∠A =180°-∠B -∠C =25°,由平移的性质可得A B AB ''∥,∴=25AB A A ''=∠∠,故答案为:2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平移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平移的性质.5、 45︒ 6︒【解析】(1)根据折叠前后对应角相等即可得解;(2)先求出42B ∠=︒,再利用三角形外角定理计算即可;【详解】(1)∵将Rt ABC 折叠后,E 是点A 落在边BC 上的点,折痕为CD ,∴ECD ACD ∠=∠,∵90ACB ∠=︒,∴45ACD ∠=︒;故答案是:45︒.(2)∵48A ∠=︒,∴42B ∠=︒,由(1)得:48A CEA ∠=∠=︒,∴48426EDB ∠=︒-︒=︒;故答案是: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图形的折叠,三角形外角定理,准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 (1)见解析,1(2,4)B ,1(1,1)C(2)见解析,(4,0)P -【解析】【分析】(1)由题意依据作轴对称图形的方法作出ABC 关于y 轴对称的111A B C △,进而即可得出1B ,1C 的坐标;(2)根据题意作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A ,连接两点与x 轴的交点即为点P ,进而设直线A B '的解析式为y kx b =+并结合勾股定理进行求解.(1)解:如图所示,即为所求.1(2,4)B ,1(1,1)C(2)解:如图点P 即为所求.A 点关于x 轴对称点(5,2)A '--.设直线A B '的解析式为y kx b =+.将(5,2)A '--,(24)B -,代入得 5224k b k b -+=-⎧⎨-+=⎩,28k b =⎧∴⎨=⎩, ∴直线:28A B y x '=+当0y =时,280x +=.4x =-,(4,0)P ∴-,AP BP +最小A P BP A B ''=+=.A B '∴=【点睛】本题考查画轴对称图形以及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并利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线段和的最小值是解题的关键.2、(1)见解析,(2)35°【解析】【分析】(1)作P 关于OA ,OB 的对称点P 1,P 2.连接OP 1,OP 2.则当M ,N 是P 1P 2与OA ,OB 的交点时,△PMN 的周长最短,于是得到结论;(2)根据对称的性质可以证得MPN ∠=∠OPN +∠OPM =∠OP 2N +∠OP 1M =110°,∠P 1OP 2=2∠AOB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即可求解.【详解】解:(1)作P 关于OA ,OB 的对称点P 1,P 2.连接OP 1,OP 2.分别交OA 、OB 于点M 、N ,△PMN 的周长为P 1 P 2长,此时周长最短;(2)连接P 1O 、P 2O ,∵PP1关于OA对称,∴∠P1OP=2∠MOP,∠OP1M=∠OPM,同理,∠P2OP=2∠NOP,∠OP2N=∠OPN,∴∠P1OP2=2∠AOB,∵MPN∠=∠OPN+∠OPM=∠OP2N+∠OP1M=110°,∴∠P1OP2=180°﹣110°=70°,∴∠AOB=35°.【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正确作出图形,利用对称得出角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3、∠CC'A=70°【解析】【分析】'∥得∠AC′C=∠CAB=70°,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得AC=AC′,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由CC AB∠BAB′=∠CAC′,于是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有∠ACC′=∠AC′C=70°.【详解】'∥,∵CC AB∴∠ACC′=∠CAB=70°,∵△ABC绕点A旋转到△AB′C′的位置,∴AC=AC′,∠BAB′=∠CAC′,在△ACC′中,∵AC=AC′∴∠ACC′=∠CC'A=70°,【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4、(1)见解析;(2)见解析;(3)(0,0)O .【解析】【分析】(1)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出△ABC 的对应点111,,A B C ,连线即可;(2)根据平移后点的坐标得出平移方式,然后画出平移图形即可;(3)根据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应点连线的交点即为对称中线解答即可.【详解】解:(1)如图,△A 1B 1C 1即为所作;(2)如图,△A 2B 2C 2即为所作;(3)对称中心为(0,0)O .【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旋转、平移,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以及平移的规律是解本题的关键.5、(1)6cm ;(2)75【解析】【分析】(1)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8BE BC cm ==,DE DC =,即可得到1082AE AB BE AB BC cm =-=-=-=,即可得解;(2)由折叠性质可得100∠=∠=︒C DEB ,∠=∠BDE CDB ,得到1007030ADE ∠=︒-︒=︒,即可得解;【详解】(1)由折叠的性质得:8BE BC cm ==,DE DC =,∴1082AE AB BE AB BC cm =-=-=-=,∴AED 的周长628AD DE AE AD CD AE AC AE cm =++=++=+=+=;(2)由折叠性质可得:100∠=∠=︒C DEB ,∠=∠BDE CDB , ∵DEB A ADE ∠=∠+∠,∴1007030ADE ∠=︒-︒=︒, ∴18030752BDE CDB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折叠问题,三角形外角定理,准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2022年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综合测评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2年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综合测评试题(含答案解析)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综合测评(2021-2022学年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某校九年级(3)班团支部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中国科技的发展,给班上同学布置了一项课外作业,从选出的以下五个内容中任选部分内容进行手抄报的制作:A、“北斗卫星”;B、“5G时代”;C、“智轨快运系统”;D、“东风快递”;E、“高铁”,统计同学们所选内容的频数,绘制如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则选择“5G时代”的频率是()A.0.25 B.0.3 C.2 D.302、如图,有100名学生参加两次科技知识测试,条形图显示两次测试的分数分布情况.根据条形图提供的信息可知,两次测试最低分在第______ 次测试中,第____次测试较容易()A .一,二B .二,一C .一,一D .二,二3、某运动品牌经销商对鞋码大小进行抽样调查,经销商最感兴趣的数据是( )A .中位数B .平均数C .众数D .方差4、已知一组数据8,6,10,10,13,11,8,10,12,12,9,8,7,12,9,11,9,10,11,10.那么频率是0.2的一组数据的范围是( )A .68x ≤<B .810x ≤<C .1012x ≤<D .1214x ≤<5、中学生骑电动车上学给交通安全带来隐患,为了了解某中学2500个学生家长对“中学生骑电动车上学”的态度,从中随机调查400个家长,结果有360个家长持反对态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调查方式是普查B .该校只是360个家长持反对态度C .样本是360个家长D .该校约有90%的家长持反对态度6、某公司的生产量在1﹣7月份的增长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从图上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1月份生产量最大B.这七个月中,每月的生产量不断增加C.1﹣6月生产量逐月减少D.这七个月中,生产量有增加有减少7、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全面调查的是()A.疫情防控阶段进出某小区人员的体温检测 B.调查湖北省七年级学生的身高C.检测一批手持测温仪的使用寿命D.端午节期间市场上粽子质量8、下列调查适合作抽样调查的是()A.了解义乌电视台“同年哥讲新闻”栏目的收视率B.了解某甲型H1N1确诊病人同机乘客的健康状况C.了解某班每个学生家庭电脑的数量D.“神七”载人飞船发射前对重要零部件的检查9、七年级若干名学生参加歌唱比赛,其预赛成绩(分数为整数)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成绩80分以上(不含80分)的进入决赛,则进入决赛的学生的频数和频率分别是()A.14,0.7 B.14,0.4 C.8,0.7 D.8,0.410、如下条形图、扇形图分别是甲、乙两户居民家庭全年支出费用的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对两户“教育”支出占全年总支出的百分比所作出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甲比乙多B.乙比甲多C.甲、乙一样多D.无法确定哪一户多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为了考察我市5000名七年级学生数学知识与能力测试的成绩,从中抽取100份试卷进行分析,那么样本容量是_____.2、去年某市有9万名初中毕业生参加升学考试,为了了解这9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从中取2000名考生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抽样中,总体是________,个体是________,样本是________,样本容量是________.3、甲、乙两公司经营同种产品,近年的销售量如图所示销量增速较快的是__公司.4、在对某班的一次数学测验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中,各分数段的人数如图所示.由图可知:(1)该班有________名学生;(2)69.5~79.5这一组的频数是________,频率是________.5、2020年末,我国完成了第7次人口普查,国家统计局采取的调查方式是_______.(填“全面调查”“抽样调查”)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某音像制品店某一天的销售的情况如图:(1)从条形统计图看,民歌类唱片与流行歌曲唱片销售量之比大约是多少?从扇形统计图看呢?(2)要使读者清楚地看出各类音像制品的销售量之比,条形统计图应做怎样的改动?2、在“迎新年,庆元旦”期间,某商场推出A、B、C、D四种不同类型礼盒共1000盒进行销售,在图1中是各类型礼盒所占数的百分比,已知四类礼盒一共已经销售了50%,各类礼盒的销售数量如图2所示:(1)商场推出的C类礼盒有盒;(2)在扇形统计图中,C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等于度;(3)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4)你觉得哪一类礼盒销售最快,请说明理由.3、一个面粉批发商统计了前48个星期的销售量(单位:t):请将数据适当分组,列出频数分布表,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并分析这个面粉批发商每星期进面粉多少吨比较合适.4、学校为了了解全校1600名学生对“初中学生带手机上学”现象的看法,在全校随机抽取了若干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给出了四种看法供学生选择,每人只能选一种,且不能不选.将调查结果整理后,绘制成如图①、图②所示的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均不完整).(1)在这次调查中,一共抽取了多少名学生?(2)补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3)估计全校有多少名学生对“初中学生带手机上学”现象持“不赞同”的看法.5、为引导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某中学组织全校学生进行“党史知识”竞赛,该校德育处随机抽取部分学生的竞赛成绩进行统计,将成绩分为四个等级:优秀、良好、一般、不合格,并绘制成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德育处一共随机抽取了______名学生的竞赛成绩;在扇形统计图中,表示“一般”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为_______;(2)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该校共有1400名学生,估计该校大约有多少名学生在这次竞赛中成绩优秀?---------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解析】【分析】先计算出九年级(3)班的全体人数,然后用选择“5G时代”的人数除以九年级(3)班的全体人数即可.【详解】由图知,九年级(3)班的全体人数为:25+30+10+20+15=100(人),选择“5G时代”的人数为:30人,∴选择“5G时代”的频率是:30100=0.3;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频数分布折线图,及相应频率的计算,熟知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A【解析】【分析】根据条形统计图,发现最低分显然在第一次测验中;因为第二次测验的高分人数较多,所以第二次测验较容易.【详解】解:根据条形统计图,发现最低分在第一次测验中;因为第二次测验的高分人数较多,所以第二次测验较容易.故选A.【点睛】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能够根据条形统计图读懂两者分别表示的意义是关键.3、C【解析】【分析】经销商最感兴趣的是这组鞋号中销售量最大的尺码,即这组鞋号的众数.【详解】解:由于众数是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经销商最感兴趣的是这组鞋号中销售量最大的尺码,故应关注众数的大小.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统计量的意义的理解与运用,要求学生对统计量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恰当的运用.4、D【解析】【分析】首先知共有20个数据,根据公式:频数=频率×总数,知要使其频率为0.2,其频数应为4,然后观察选项中哪组数据包含样本中的数据有4个即可求解.【详解】解:这组数据共20个,要使其频率为0.2,则频数为:20×0.2=4个,选项A中包含的数据有:6和7,其频数为2;选项B中包含的数据有:8,8,8,9,9,9,其频数为6;选项C中包含的数据有:10,10,10,10,10,11,11,11,其频数为8;选项D中包含的数据有:12,12,12,13,其频数为4,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频数与频率的概率,掌握公式“频数=频率×总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5、D【解析】【分析】根据抽查与普查的定义以及用样本估计总体解答即可.【详解】解:A.共2500个学生家长,从中随机调查400个家长,调查方式是抽样调查,故本项错误,不符合题意;B.在调查的400个家长中,有360个家长持反对态度,该校只有36025002250400⨯=个家长持反对态度,故本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样本是360个家长对“中学生骑电动车上学”的态度,故本项错误,不符合题意;D.该校约有90%的家长持反对态度,本项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抽查与普查的定义以及用样本估计总体,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这些是基础知识.6、B【解析】【分析】根据折线图的特点判断即可.【详解】解:观察折线图可知,这七个月中,每月的生产量不断增加,故B正确,C,D错误;每月的生产量不断增加,故7月份的生产量最大,A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增长率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7、A【解析】【分析】根据调查对象的特点,结合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接近准确数值,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A 疫情防控阶段进出某小区人员的体温检测,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方式,故本选项符合题意;B 调查湖北省七年级学生的身高,适合采用抽样调查,故本选项不合题意;C 检测一批手持测温仪的使用寿命,适合采用抽样调查,故本选项不合题意;D 调查端午节期间市场上粽子质量,适合采用抽样调查,故本选项不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8、A【解析】【分析】根据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判断即可.【详解】解:A、了解义乌电视台“同年哥讲新闻”栏目的收视率,应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故本选项符合题意;B、了解某甲型H1N1确诊病人同机乘客的健康状况,应采用全面调查,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了解某班每个学生家庭电脑的数量,应采用全面调查,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神七”载人飞船发射前对重要零部件的检查,应采用全面调查,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熟练掌握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是解题的关键.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9、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成绩分式为整数,则大于80.5的频数为5+3=8,根据频率等于频数除以总数即可求得【详解】依题意,成绩分式为整数,则大于80.5的频数为5+3=8,学生总数为2465320++++=.则频率为80.420=.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频数分布直方图,根据题意求频数和频率,读懂题意以及统计图是解题的关键.10、B【解析】【分析】根据条形统计图求得教育支出的具体数,进而求得甲居民家庭教育支出所占百分比,结合扇形统计图进行比较即可【详解】1200100%20%1200200012001600⨯=+++, 根据扇形统计图可知乙居民家庭教育支出所占百分比为25%,∴乙比甲多,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二、填空题1、100【解析】【分析】直接利用样本容量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解:∵从中抽取100份试卷进行分析,∴样本容量是:100.故答案为:100.【点睛】本题考查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知识,属于基础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清具体问题中的总体、个体与样本.2、 9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每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被抽出的2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2000【解析】【分析】根据抽样中总体、个体、样本以及样本容量的概念解答即可.【详解】根据题意,在这个抽样中,总体是9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个体是每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样本是被抽出的2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样本容量是2000.故答案为:9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每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被抽出的2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200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对抽样中总体、个体、样本以及样本容量的理解,属于基础题,掌握总体、个体、样本以及样本容量的概念是解题关键.3、乙【分析】根据两个统计图中数据的变化情况进行判断.【详解】解:甲公司2016年至2019年,销售量从4万件增加到7万件,而乙公司2016年至2019年,销售量从4万件增加到约8.2万件,因此乙公司增速较快,故答案为:乙.【点睛】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的意义,掌握折线统计图中数量的变化情况是正确判断的前提.4、 60 18 0.3【解析】【分析】(1)根据直方图的意义,将各组频数之和相加可得答案;(2)由直方图可以看出:频数为18,又已知总人数,相除可得其频率.【详解】解:(1)根据直方图的意义,总人数为各组频数之和=6+8+10+18+16+2=60(人),故答案是:60;(2)读图可得:69.5~79.5这一组的频数是18,频率=18÷60=0.3,故答案是:18,0.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频率和频数,频数直方图,读图时要全面细致,关键要充分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来解决由统计图形式给出的数学实际问题.5、全面调查【解析】【分析】根据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判断即可.【详解】解:为了全面的、可靠的得到我国人口信息,所以国家统计局采取的调查方式是全面调查,故答案为:全面调查.【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通过普查可以直接得到较为全面、可靠的信息,但花费的时间较长,耗费大,且一些调查项目并不适合普查.其一,调查者能力有限,不能进行普查,其二,调查过程带有破坏性,其三,有些被调查的对象无法进行普查.三、解答题1、(1)从条形统计图直观地看,民歌类唱片与流行歌曲唱片销售量之比约为2:3;从扇形统计图看,它们的比为2: 3;(2)应将0作为纵轴上销售量的起始值.【分析】(1)用民歌类唱片销售量除以流行歌曲唱片销售量即可.(2)根据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回答即可.【详解】解:(1)从条形统计图看,民歌类唱片销售量为:80(张),流行歌曲唱片销售量为:120(张),∴民歌类唱片与流行歌曲唱片销售量之比约为80:120=2:3;从扇形统计图看,民歌类唱片与流行歌曲唱片销售量之比约为80:120=2:3;(2)要使读者清楚地看出各类音像制品的销售量之比,应将0作为纵轴上销售量的起始值.【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2、(1)200;(2)72;(3)见解析;(4)A类礼盒销售最快,见解析.【分析】(1)求出C类礼盒所占的百分比即可计算其数量;(2)C类礼盒相应圆心角的度数为360°乘以所占的百分比即可;(3)求出销售的C类礼盒的数量,即可补全条形统计图;(4)比较四类礼盒销售的数量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1000×(1﹣35%﹣25%﹣20%)=200(盒),故答案为:200;(2)360°×(1﹣35%﹣25%﹣20%)=72°,故答案为:72;(3)1000×50%﹣168﹣80﹣150=102(盒),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4)在相同的时间内,A类礼盒共销售168盒,B类礼盒共销售80盒,C类礼盒共销售102盒,A类礼盒共销售150盒,因此,A类礼盒销售最快.【点睛】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意义和制作方法,理解统计图中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3、见解析【分析】先算出数据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取组距进行分组即可得频数分布表,频数分布直方图;【详解】解: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数据的最小值是18.5t,最大值是24.4t,24.418.5 5.9-=(t),决定组距与组数:取组距为1t,则分成6组,设每星期销售面粉x t,则可分为:x≤≤,20.521.5≤≤,18.519.5xx≤≤,19.520.5x≤≤≤≤,23.524.5≤≤,22.523.5x21.522.5x频数分布表:正正频数分布直方图:∵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在21.522.5≤≤,x∴这批面粉批发商每星期进22吨面粉比较合适.【点睛】本题考查了频数分布表,频数分布直方图,解题的关键是将熟练掌握绘制频数分布表的方法.4、(1)200名;(2)见解析;(3)720名【分析】(1)根据对“初中学生带手机上学”现象赞同的学生数除以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出调查的学生总数;(2)根据学生总数求出“无所谓”的学生数,补全条形统计图,再根据“无所谓”,“赞同”,“不赞同”的百分比求出“很赞同”的百分比,补全扇形统计图即可;(3)利用“不赞同”学生数所占的百分比,乘以1600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1由题意可得,÷=名),这次调查的学生有:5025%200(即在这次调查中,一共抽取了200名学生;()2无所谓的学生有:20020509040(---=名),很赞同所占的百分比为:120%25%45%10%---=,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如图所示,()3160045%720(⨯=名),【点睛】本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综合,解答此类题目,要善于发现二者之间的关联点,即两个统计图都知道了哪个量的数据,从而用条形统计图中的具体数量除以扇形统计图中占的百分比,求出样本容量,进而求解其它未知的量.5、(1)40,108°;(2)见解析;(3)估计该校大约有350名学生在这次竞赛中成绩优秀.【分析】(1)由成绩“良好”的学生人数除以所占百分比求出德育处一共随机抽取的学生人数,即可解决问题;(2)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即可;(3)由该校共有学生人数乘以在这次竞赛中成绩优秀的学生所占的比例即可.【详解】解:(1)德育处一共随机抽取的学生人数为:16÷40%=40(名),则在条形统计图中,成绩“一般”的学生人数为:40-10-16-2=12(名),∴在扇形统计图中,成绩“一般”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为:360°×1240=108°,故答案为:40,108°;(2)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如下:(3)1400×1040=350(名),即估计该校大约有350名学生在这次竞赛中成绩优秀.【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

高中数学 第十章 概率 10.1.2 事件的关系和运算素养检测(含解析)新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

高中数学 第十章 概率 10.1.2 事件的关系和运算素养检测(含解析)新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

学习资料课时素养检测三十九事件的关系和运算(30分钟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

如果事件A,B互斥,那么()A.A∪B是必然事件 B.∪是必然事件C.与一定互斥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解析】选B.A,B互斥,不一定是对立事件,故A不正确;当A,B不是对立事件时,与不互斥,故C不正确;A、B互斥,∪一定是必然事件,故B正确。

2。

把电影院的4张电影票随机地分发给甲、乙、丙、丁4人,每人分得1张,事件“甲分得4排1号"与事件“乙分得4排1号”是()A。

对立事件B。

不可能事件C。

互斥但不对立事件 D.以上答案都不对【解析】选C。

“甲分得4排1号”与“乙分得4排1号”是互斥事件但不对立.3.抽查10件产品,设“至少抽到2件次品”为事件A,则A的对立事件是() A。

至多抽到2件次品B.至多抽到2件正品C.至少抽到2件正品D.至多抽到1件次品【解析】选D.因为“至少抽到2件次品"就是说抽查10件产品中次品的数目至少有2个,所以A的对立事件是抽查10件产品中次品的数目最多有1个。

4.在一次随机试验中,彼此互斥的事件A,B,C,D的概率分别是0。

2,0.2,0.3,0.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与C是互斥事件,也是对立事件B。

B+C与D是互斥事件,也是对立事件C.A+C与B+D是互斥事件,但不是对立事件D。

A与B+C+D是互斥事件,也是对立事件【解析】选D。

选项A,A+B与C是互斥事件,但不对立,因为P(A+B)+P(C)=0。

7≠1,故A错误;选项B,B+C与D是互斥事件,但不对立,因为P(B+C)+P(D)=0。

8≠1,故B错误;选项C,A+C与B+D是互斥事件,也是对立事件,因为P(A+C)+P(B+D)=1,故C错误;选项D,A与B+C+D是互斥事件,也是对立事件,因为P(A)+P(B+C+D)=1,故D正确.5.从装有5个红球和3个白球的口袋内任取3个球,那么下列各对事件中,互斥而不对立的是( ) A.至少有一个红球与都是红球B。

新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题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新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题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10章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调查中,最适合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B)A.调查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情况B.调查某中学九年级一班学生的视力情况C.调查某市初中学生每天锻炼所用的时间情况D.调查某市初中学生利用网络媒体自主学习的情况2.下列统计图能够显示数据变化趋势的是(C)A.条形图B.扇形图C.折线图D.直方图3.今年我市有4万名学生参加中考,为了了解这些考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2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下列说法:①这4万名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的全体是总体;②每个考生是个体;③2000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④样本容量是2000.其中说法正确的有(C)A.4个B.3个C.2个D.1个4.一组数据中的最小值是31,最大值是101,若取组距为9,则组数为(B)A.7 B.8C.9 D.7或8均可5.某学校教研组对七年级360名学生就“分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支持程度进行了调查,随机抽取了若干名学生进行调查,并制作统计图,据此统计图估计该校七年级支持“分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学生约为(含非常喜欢和喜欢两种情况)(B)A.216 B.252C.288 D.3246.某中学开展“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决定开设“A:踢毽子;B:篮球;C:跳绳;D:乒乓球.”四项运动项目(每位同学必须选择一项),为了解学生最喜欢哪一项运动项目,随机抽取了一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则参加调查的学生中最喜欢跳绳运动项目的学生数为(D)A.240 B.120 C.80 D.407.为了解某一路口某一时段的汽车流量,小明同学10天中在同一时段统计通过该路口的汽车数量(单位:辆),将统计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由此估计一个月(30天)该时段通过该路口的汽车数量超过200辆的天数为(C)A.9 B.10 C.12 D.158.为了了解某校学生对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等五类的喜爱,小李采用了抽样调查,在绘制扇形图时,由于时间仓促,还有足球、网球等信息还没有绘制完成,如图,根据图中的信息,这批被抽样调查的学生最喜欢足球的人数不可能是(D) A.100人B.200人C.260人D.400人,第8题图),第9题图) 9.将一次知识竞赛成绩(整数)进行整理后,分成五组,绘成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中从左到右的前四组的百分比分别是4%,12%,40%,28%,最后一组的频数是8,则:①第五组的百分比为16%;②该班有50名同学参赛;③成绩在70.5~80.5的人数最多;④80分以上(不含80分)的学生共有22名.其中正确的有(A)A.4个B.3个C.2个D.1个10.为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喜好,某校从八年级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要求每人只选取一种喜欢的书籍,如果没有喜欢的书籍,则作“其他”类统计,如图所示是整理数据后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C)A.由这两个统计图可知喜欢“科普常识”的学生有90人B.若该年级共有1200名学生,则由这两个统计图可估计喜爱“科普常识”的学生约有360人C.由这两个统计图不能确定喜欢“小说”的人数D.在扇形统计图中,“漫画”所在扇形的圆心角为72°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要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力,适合采用抽样调查;检查一枚即将发射的运载火箭的各零部件,适合采用全面调查.12.我市某校40名学生参加全国数学竞赛,把他们的成绩分为6组,第一组到第四组的频数分别为10,5,7,6,第五组的人数所占百分比是20%,则第六组人数所占百分比是10%.13.某校在一次期末考试中,随机抽取八年级3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分析,其中3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达108分以上,据此估计该校八年级630名学生中期末考试数学成绩达108分以上的学生约有63名.14.一家电脑生产厂家在某城市三个经销本厂产品的大商场调查,产品的销量占这三个大商场同类产品销量的40%.由此在广告中宣传,他们的产品占国内同类产品销售量的40%.请你根据所学的统计知识,判断该广告宣传中的数据不可靠(填“可靠”或“不可靠”),理由是调查不具有代表性.15.某校报名参加甲、乙、丙、丁四个兴趣小组的学生人数如图所示,如果参加丁组的学生占所有报名人数的20%,那么报名参加甲组和丙组的人数之和占所有报名人数的百分比为40%.,第15题图),第16题图) 16.某学校“你最喜爱的球类运动”调查中,随机调查了若干名学生(每个学生分别选了一项球类运动),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已知其中最喜欢羽毛球的人数比最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少6人,则该校被调查的学生总人数为60名.17.为了了解我校七年级的数学教学情况,从中抽取了若干名学生参加测试,其得分情况如图,且四个小长方形的高之比为2∶4∶3∶1,则参加测试的学生共有100人.18.七(1)班同学为了解某小区家庭月均用水情况,随机调查了该小区部分家庭,并将调查数据整理如下表(部分):560户.三、解答题(共66分)19.(9分)某校为了解七年级新生入学时的数学水平,随机抽取若干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调查统计,整理后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每组含最小值,不含最大值),观察图形回答下列问题:(1)本次随机抽查的学生人数是多少?(2)若80分及以上的成绩为良好,试估计该校550名七年级新生中数学成绩良好的有多少人?解:(1)由频数分布直方图可知,随机抽查的学生人数为1+2+3+8+10+14+6=44(人) (2)550×14+644=250(人)20.(9分)某学校要了解学生上学交通情况,选取九年级全体学生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画出扇形统计图(如图),图中“公交车”对应的扇形圆心角为60°,“自行车”对应的扇形圆心角为120°.已知九年级乘公交车上学的人数为50人.(1)九年级学生中,骑自行车和乘公交车上学哪个更多?多多少人?(2)如果全校有学生2000人,学校准备的400个自行车停车位是否足够?解:(1)骑自行车的学生更多,多50人 (2)∵2000×120360≈666>400,∴学校准备的400个自行车停车位不够21.(12分)“中国梦”是中华民族每一个人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小学生的梦,各中小学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十章《数据的收集 整理和描述》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的是( )A .了解一批圆珠笔的寿命B .了解全国九年级学生身高的现状C .考察人们保护海洋的意识D .检查一枚用于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的各零部件 2、以下问题,不适合用全面调查的是( )A .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B .学校招聘教师,对应聘人员的面试C .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D .了解全校学生的课外读书时间3、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了了解某校八年级500名学生对“世界读书日”的知晓情况,从中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进行调查.在这次调查中,样本是()A.500名学生B.所抽取的50名学生对“世界读书日”的知晓情况C.50名学生D.每一名学生对“世界读书日”的知晓情况4、中学生骑电动车上学给交通安全带来隐患,为了解某中学2500个学生家长对“中学生骑电动车上学”的态度,从中随机调查400个家长,结果有360个家长持反对态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校约有90%的家长持反对态度B.调查方式是普查C.该校只有360个家长持反对态度样D.本是360个家长5、右图是甲、乙两户居民家庭全年支出费用的扇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下面对全年食品支出费用判断正确的是()A.甲户比乙户多 B.乙户比甲户多C.甲、乙两户一样多D.无法确定哪一户多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6、要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力情况,适宜采取(选填“全面调查”或“抽样调查”).7、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23,若确定组距为3,则分成的组数是_________.8、为了考察某市初中35 000名毕业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出20本试卷,每本30份,在这个问题中,样本容量是_________.9、有40个数据,共分成6组,第1~4组的频数分别为10,5,7,6.第5组的频率是0.1,则第6组的频数是________.10、某中学为了解学生上学方式,现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将结果绘成如图所示的条形图,由此可估计该校2000名学生有__________名学生是骑车上学的.三、解答题(共50分)11、我校50名学生在某一天调查了75户家庭丢弃塑料袋的情况,统计结果如下:根据上表回答下列问题:(1)这天,一个家庭一天最多丢弃______个塑料袋;(2)这天,丢弃3个塑料袋的家庭户数占总户数的________;(3)该居民区共有居民0.8万户,则该区一天丢弃的塑料袋有_________个.12、我国体育健儿在最近六届奥运会上获得奖牌的情况如图所示.⑴最近六届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共获得枚奖牌;⑵用条形图表示折线图中的信息.13、为了了解某校七年级男生的体能情况,从该校七年级抽取50名男生进行1分钟跳绳测试,把所得数据整理后,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已知图中从左到右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小组的频数的比为1:3:4:2.(1)求第二小组的频数是;(2)所抽取的50名男生中,1分钟跳绳次数在100次以上(含100次)的人数占所抽取的男生人数的百分比是.14、2015年6月28日,“合福高铁”正式开通,对南平市的旅游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某旅行社抽样调查了2015年8月份该社接待来南平市若干个景点旅游的人数,并将调查(1)此次共调查__________人,并补全条形统计图;(2)由上表提供的数据可以制成扇形统计图,则“天成奇峡”所对扇形的圆心角为°;(3)该旅行社预计今年8月份将要接待来以上景点的游客约2 500人,根据以上信息,请你估计去“九曲溪”的游客大约有人.15、某校七年级实行小组合作学习,为了解学生课堂发言情况,随机抽取该年级部分学生,对他们每天在课堂中发言的次数进行调查和统计,统计表如下,并绘制了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如图所示).已知A、B两组发言人数直方图高度比为1∶5,请结合图中相关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 A组的人数是,本次调查的样本容量是;(2) C组的人数是,并补全直方图;(3) 该校七年级共有500人,估计全年级每天在课堂中发言次数不少于15次的人数是多少?《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C3、B4、A5、D二、填空题6、抽样调查7、88、6009、4 10、1 240三、解答题11、解:(1)5 (2)40% (3)28800.12、解:(1) 我国体育健儿共获得286枚奖牌; (2) 图略. 13、解:(1)第二小组的频数和频率是:15 . (2)60% . 14、解:(1)400 ,补全图形;(2)75.6 ;(3)72529.02500=⨯(人) 答:估计去九曲溪的游客约有725人.15、解:(1)∵B 组有10人,A 组发言人数∶B 发言人数=1∶5,∴A 组发言人数为2人.本次调查的样本容量为:2÷4%=50(人);(2) C 组的人数有:50×40%=20(人),图略. (3) ∵D 、E 、F 三组总人数为:50-2-10-20=18(人), ∴发言次数不少于15次的人数为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单元练习卷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幸福村有188个家庭,对这188个家庭的教育支出情况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的总体为________,个体为__________.2.妈妈炖了一锅鸡汤,先用小勺舀了一点尝尝味道,这是利用了__________调查方式.(选填“普查”或“抽样调查”)3.要让你的家长理解你在一学期中经过努力使自己某一学科的成绩逐步提高,最好将这一学期该科目几次测验的成绩用__________统计图表示出来.4.一组数据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80,若组距为9,则分成的组数为__________. 5.在一次关于旅游景点接待游客调查中,随机抽取了200名外地来北京旅游的游客进行调查,并绘制了扇形图,代表第一站去故宫的扇形圆心角是108°,则被调查游客中,第一站选择故宫的人数为_________.6.八年级(2)班检查了全班所有同学的身高、体重、血压、脉搏的情况,收集了有关数据,使用________来表示这些数据是最恰当的.7.一枚骰子,六个面上分别写着数字1,2,3,4,5,6,小明投掷6次,正面朝上的数字出现的结果是:3出现2次,4出现1次,5出现3次,那么5出现的频率是_______. 8.某中学为了解学生上学方式,现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将结果绘成条形统计图如图,由此可估计该校2000名学生中有__________名学生是乘车上学的.9.刘强同学为了调查全市初中生人数,他对自己所在城区人口和城区初中生人数作了调查:城区人口约3万,初中生人数约1200.全市人口实际约300万,为此他推断全市初中生人数为12万.但市教育局提供的全市初中生人数约8万,与估计数据有很大偏差.请你根据所学的统计知识,找出其中错误的原因__________.10.某校九年级有560名学生参加了市教育局举行的读书活动,现随机调查了70名学生读书的数量,根据所得数据绘制了如图的条形统计图,请估计该校九年级学生在此次读书活动中共读书________本.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下面调查统计中,适合做普查的是A.雪花牌电冰箱的市场占有率B.蓓蕾专栏电视节目的收视率C.飞马牌汽车每百公里的耗油量D.今天班主任张老师与几名同学谈话12.为了了解一批电视机的寿命,从中抽取100台电视机进行试验,这个问题的样本是A.这批电视机B.这批电视机的寿命C.抽取的100台电视机的寿命D.10013.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解所在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分别作了四种不同的抽样调查.你认为抽样比较合理的是A.在公园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B.在医院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C.调查了10名老年邻居的健康状况D.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地区10%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14.为了了解某校学生的每日运动量,收集数据正确的是A.调查该校舞蹈队学生每日的运动量B.调查该校书法小组学生每日的运动量C.调查该校田径队学生每日的运动量D.调查该校一定数量的学生每日的运动量15.如图,所提供的信息正确的是A.七年级学生最多B.九年级的男生是女生的两倍C.九年级学生女生比男生多D.八年级比九年级的学生多16.一个容量为80的样本最大值是143,最小值是50,取组距为10,则可以分成A.10组B.9组C.8组D.7组17.为了解中学300名男生的身高情况,随机抽取若干名男生进行身高测量,将所得数据整理后,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估计该校男生的身高在169.5cm~174.5cm之间的人数有A.12 B.48 C.72 D.9618.在全班45人中进行了“你最喜爱的电视节目”的调查活动,喜爱电视剧的人数为18人,喜爱动画片的人数为15人,喜爱体育节目的人数为10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喜爱电视剧的人数的频率是1818+15+10B.喜爱电视剧的人数的频率是18 45C.喜爱动画片的人数的频率是18 18+10D.喜爱体育节目的人数的频率是1815 14545 --19.某同学按照某种规律写了下面一串数字:122,122,122,122,122,……,当写到第93个数字时,1出现的频数是A.33 B.32 C.31 D.3020.某校公布了该校反映各年级学生体育达标情况的两张统计图(如图),该校七、八、九三个年级共有学生800人.甲、乙、丙三个同学看了这两张统计图后,甲说:“七年级的体育达标率最高.”乙说:“八年级共有学生264人.”丙说:“九年级的体育达标率最高.”甲、乙、丙三个同学中,说法正确的是A.甲和乙B.乙和丙C.甲和丙D.甲、乙和丙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6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21.李娟同学为考察学校的用水情况,她在4月份一周内同一时刻连续记录了水表的示数,记录结果如下表:李娟估计学校4月份的用水量是多少吨?22.学校七年级学生做校服,校服分小号、中号、大号、特大号四种,随抽取若干名学生调查身高得如下统计分布表:(1)这次共抽取__________名学生;(2)a=__________,b=__________.23.图①、图②是李晓同学根据所在学校三个年级男女生人数画出的两幅条形图.(1)两个图中哪个能更好地反映学校每个年级学生的总人数?哪个图能更好地比较每个年级男女生的人数?(2)请按该校各年级学生人数在图③中画出扇形统计图.24.图为某校九年级100名中学生的中考数学成绩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组可含最低值,不含最高值,60分或60分以上为及格).(1)在这100名学生中,人数最多的一组频数是_________,该组的人数是_________.(2)全校考生数学成绩的及格率为_________.(3)全校有_________考生的成绩在80分以上.25.甲、乙两人在某公司做推销员,推销某品牌洗衣机,他们在1~8月份的销售情况如下表所示:(1)在右边给出的坐标系中,绘制甲、乙两人这8个月的月销售量的折线图:(甲用实线;乙用虚线)(2)请根据(1)中的折线图,写出2条关于甲、乙两人在这8个月中的销售状况的信息.26.为了深化改革,某校积极开展校本课程建设,计划成立“文学鉴赏”“科学实验”“音乐舞蹈”和“手工编织”等多个社团,要求每位学生都自主选择且只选择其中一个社团.为此,随机调查了本校各年级部分学生选择社团的意向,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统计图表(不完整):某校被调查学生选择社团意向统计表根据统计图表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本次调查的学生总人数及a,b,c的值;(2)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27.现在的青少年由于沉迷电视、手机、网络游戏等,视力日渐减退,某市为了了解学生的视力变化情况,从全市九年级随机抽取了1500名学生,统计了每个人连续三年视力检查的结果,根据视力在4.9以下的人数变化制成折线统计图,并对视力下降的主要因素进行调查,制成扇形统计图.解答下列问题:(1)图中D所在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__________;(2)若2019年全市共有30000名九年级学生,请你估计视力在4.9以下的学生约有多少名?(3)根据扇形统计图信息,你觉得中学生应该如何保护视力?28.为了解某县2019年初中毕业生的实验考查成绩等级的分布情况,随机抽取了该县若干名学生的实验考查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抽取的成绩绘制了如下的统计图表:请根据以上统计图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抽查的学生有__________名;(2)表中x,y和m所表示的数分别为:x=__________,y=__________,m=__________;(3)请补全条形统计图;(4)根据抽样调查结果,请你估计2019年该县5400名初中毕业生实验考查成绩为D 类的学生人数.参考答案1.【答案】幸福村内188个家庭的教育支出情况;幸福村内每个家庭的教育支出情况 2.【答案】抽样调查 3.【答案】折线 4.【答案】9 5.【答案】60名6.【答案】频数分布直方图 7.【答案】50% 8.【答案】3129.【答案】错误的原因可能是样本在总体中所占比例太小;或样本不具代表性、广泛性、随机性;只要答对其中一项即可. 10.【答案】2040 11.【答案】D 12.【答案】C 13.【答案】D 14.【答案】D 15.【答案】B 16.【答案】A 17.【答案】C 18.【答案】B 19.【答案】C 20.【答案】B 21.【答案】140吨22.【答案】(1)观察统计表知:145155x ≤<小组的频数20,频率0.2,所以学生总数为20÷0.2=100(名);故答案为:100. (2)a =100×0.45=45,b =30÷100=0.3,故答案为:100,45,0.3. 23.【答案】(1)图2能更好地反映学校每个年级学生的总人数.图1能更好地比较学校每个年级男女生的人数.(2)从2中得出七、八年级的总人数都为800人,九年级为300人∴总人数=800+800+300=1900,七年级占总人数的比例=800÷1900=42.1%表示七年级的扇形的圆心角=42.1%×360°=151.56°八年级占总人数的比例=800÷1900=42.1%表示八年级的扇形的圆心角=42.1%×360°=151.56°九年级占总人数的比例=300÷1900=15.8%表示九年级的扇形的圆心角=15.8%×360°=56.88°.24.【答案】(1)根据频数分布直方图可知:70~80分的这一组人数最多,该组频数是40,人数是40;(2)全校考生数学成绩的及格率为:10010100%90% 100-⨯=;(3)成绩在80分以上的人数为:25+5=30(人).25.【答案】(1)先描出甲的8个月销售量的各点,再将各点用线段连接起来就是甲的折线统计图,同理,可制的乙的折线统计图;如图所示:(2)根据(1)中的折线图,写出2条关于甲乙两人在这8个月中的销售状况的信息:①甲销量较稳定;②甲最多销售8台/月,乙最多9台/月.其他合理说法也可.26.【答案】(1)本次调查的学生总人数是70÷35%=200(人),b=40÷200=20%,c=10÷200=5%,a=1–(35%+20%+10%+5%)=30%.(2)文学鉴赏的人数:30%×200=60,手工编织的人数:10%×200=20.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27.【答案】(1)根据题意得:360°×(1–40%–25%–20%)=54°;故答案为:54°;(2)根据题意得:30000×8001500=16000(名),则估计视力在4.9以下的学生约有16000名;(3)建议中学生应少看电视,少玩游戏,少看手机,才能保护视力.28.【答案】(1)60÷30%=200(名);(2)x=200×50%=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数学研究》第10章在线测试
《中学数学研究》第10章在线测试 剩余时间: 59:47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已知H为ΔABC的垂心,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ΔHAB,ΔHBC,ΔHAC有相等的面积; B、ΔHAB,ΔHBC,ΔHAC的内切圆半径
相等;

C、ΔHAB,ΔHBC,ΔHAC的外接圆半径
相等;
D、以上都不对。

2、已知ΔABC中,AB=AC ,D为ΔABC内一点,且∠ADB>∠ADC,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BD=CD; B、BD>CD;
C、BD D、AD>BD
3、已知ΔABC中,AB=AC ,D为ΔABC内一点,且BD<CD,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DB>∠ADC; B、∠ADB<∠ADC;
C、∠ABD<∠ACD; D、∠ABD>∠ACD.
4、下列结论中正确的个数是( ) 1.反射变换保持距离不变;2.平移变换保持夹角不变;3.位似变换是相似变
换;4.相似变换是位似变换。

A、1; B、2;
C、3; D、4。
5、已知平面上六点A、B、C、A′、B′、C′满足AA′、BB′、CC′共点,且A、B、C与A′、B′、C′均不共
线,则△ABC到△A′B′C′的变换是( )

A、反射变换; B、合同变换;
C、旋转变换; D、位似变换。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本题空白。您可以直接获得本题的2分)
2、(本题空白。您可以直接获得本题的2分)
3、(本题空白。您可以直接获得本题的2分)
4、(本题空白。您可以直接获得本题的2分)
5、(本题空白。您可以直接获得本题的2分)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反射变换保持距离不变。

正确 错误
2、合同变换保持夹角不变。

正确 错误
3、旋转变换具有保圆性。

正确 错误
4、位似变换保持距离不变。

正确 错误
5、相似变换具有保圆性。

正确 错误
交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