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冲刺阶段地理复习方法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工作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工作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复习基础知识:回顾地理的基本概念、知识点和重点内容,建立扎实的基础。
2. 复习重点考点:重点关注高考常考的题型和知识点,例如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地理信息技术等方面。
3. 做题巩固知识: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巩固知识点,加深理解,培养解题能力。
4. 制定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每天的复习时间,进行有序、系统地复习,尤其要重点关注自己薄弱的知识点。
5. 多维度学习:结合课本学习、参考资料、习题集、模拟试卷等多种学习资源,全面提升地理学科综合素质。
6. 密集冲刺复习:在考试前进行针对性的冲刺复习,集中时间和精力复习重要知识点和难点,提高应试能力。
祝愿你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工作顺利,取得优异的成绩!如果你有地理学科上的疑问,欢迎随时向我提问。
高考地理复习方法_必背考点知识点(整理)

高考地理复习方法_必背考点知识点(整理)高考地理必背知识整理⑴水库大坝建设选择在河流峡谷处,原因:①地处峡谷处,利于筑坝;②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
⑵交通运输线路(铁路、公路)选择某地的理由: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和缓,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施工容易。
⑶确定某地为盆地,判断理由:河流向中部汇集,表明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⑷引水工程选择某地,原因:该地地势较高,河水可顺地势自流。
⑸选择某地为梯田,理由:该地地势平缓,坡度较小,在此开垦梯田,既扩大耕地面积,又利于水土保持,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⑹登山选择某线路,原因:该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较小,爬坡容易。
气候与自然带地理知识专题必背知识点⑴拉丁美洲气候湿热的原因:位于赤道两侧,周围海洋广阔.⑵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景观差异原因:受安第斯山影响,山地东、西两侧降水差异较大。
⑶非洲缺失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原因:非洲同纬度是海洋.⑷南半球缺失苔原带的原因:南半球同纬度是海洋.⑸同在北回归线附近,却出现了非洲的热带沙漠气候、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我国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等气候原因是:北非受副热带高压及来自大陆内部的信风影响,全年炎热干燥。
南亚受热带季风影响,我国东南部受亚热带季风影响。
归纳: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西岸的气候差异及成因:--海陆位置与大气环流形势不同.⑹我国旱涝灾害主要分布于:东部季风区原因:副高强弱不稳定,夏季风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⑺我国降水南多北少的主要原因是:南方雨季来得早,去的晚,雨季时间长;北方雨季较短。
⑻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每年都有的天气是:伏旱(最佳答案)(因有的年份有空梅现象,因此梅雨不是最佳答案)⑼为什么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区热带山地环境与北半球其它地区相比,向北推进了5--6个纬度?①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基本上是南北走向,北有大山阻挡,谷口向南,形成巨大的暖湿气流通道;②夏半年,强大的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大量暖湿气流,深入大峡谷内部,使峡谷底部等温线与同纬度相比明显向北推进。
【高考地理最后的冲刺】

【地理】地理考前复习建议一、回归教材对照教材的目录,逐章逐节进行有序回忆,使书本知识在脑海中作一次全面再现。
再对照考试说明中列出的考试范围,检查自己对书本知识掌握的情况,逐点进行具体回顾,对要求了解的内容能否复述“是什么”、“在什么地方”;对要求理解的内容,能否说明“为什么”;对要求掌握的内容,能否懂得“应用”。
要特别注意,课本中一些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在试题中是如何体现的,以便掌握解题思路。
例如:分析区位因素都要从自然、社会经济、技术方面着手;阐述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量多少、水位变化、含沙量、结冰期等。
二、熟悉地图地图集地理知识、原理、规律以及考核形式于一身,掌握了图就把握了地理脉络。
其实图形比文字好记,应该把地理分布、地理规律都落实在地图上。
可以说是地理学科最好的复习方法。
如:复习中国地理,可看的地图有: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气温、降水量)、中国水系图、中国资源图(森林、矿产、水能、旅游资源等)、中国农作物分布图、中国工业分布图、中国人口、民族、城市、商业中心图、中国交通图、中国自然保护区图等。
逐一看图、记图、画图,这样中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就掌握了。
此外,回头看看所练的各种与图有关的考题类型。
如:地理景观图、地形剖面图、地理原理示意图、地理漫画图、地理数据图、地理结构图、地理等值线图等。
熟悉这些图形在试题中的特点和解法,是考好地理所必需的。
三、总结解题方法掌握常见的地理试题不同的解题方法,如图示法、排除法、推理法、讨论法、极端假设法等,还要解决如下几个问题:如何准确、全面、快捷审透试题?如何挖掘题意,抓准立意与情境设问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何使答题规范优化?题干信息的有效选择与转化技巧之所在?各种试题应答策略?四、回看错误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与疑难、错误作斗争的过程,化解疑难和改进错误的多少决定着学习进步的快慢。
考前有针对性看看学习过程中的错误,如看过去考卷中错解的题,分清错误类型(知识型、方法型、能力型、心理型)以及近年高考试题的错解分析等,分析导致失误主要原因,可以增强防范意识,减少失误。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
本篇文章是一份高三地理学科的一轮复计划。
为了帮助同学们高效备考,本计划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详细介绍了高三地理的复内容、时间安排以及备考技巧,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地理,取得优异的成绩。
一、复内容
1. 必修一:地球与地图
2. 必修二:生物圈的基本特征
3. 必修三:人口与城市
4. 必修四:经济与区域发展
5. 选修一:全球化与地球村
6. 选修二:地理信息系统
二、复时间安排
1. 第一阶段(9月-10月):阶段性测试之前
(1) 复必修一和选修一,重点应掌握全球化与地球村的相关内容。
(2) 复必修二和选修二,重点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内容。
2. 第二阶段(11月-12月):高考冲刺前
(1) 复必修三和必修四,掌握人口与城市、经济与区域发展的相关内容。
(2) 对重要考点进行重点复。
三、备考技巧
1. 积极备战阶段性测试,复必修内容的同时也要注重选修内容的复。
2. 建立知识框架,将各个部分的知识点连接起来,掌握全局知识体系。
3. 多做试题,尤其是历年高考试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并查漏补缺。
4. 及时总结,每天花费一定时间进行知识点总结与记忆。
5. 多与同学交流,分享心得和经验,相互促进。
以上是本文提出的地理学科高三一轮复习计划,供同学们参考。
在备考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备考,取得优
异的成绩。
高三生地理一轮复习规划

高三生地理一轮复习规划高三生地理一轮复习规划一、适时调整心态由于暑假刚刚结束,所以必须及时进行全方位的调整。
第一是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由无序到有序),第二是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由松散到控制),三是调整自己的心态(从浮躁到平稳)。
二、时间与效率考生一定要有时间与效率意识,即训练做题的时间意识与知识点复习的时间意识。
崔用亮建议备考考生按照目标制订计划,比如这周完成哪个章节哪个知识点的学习,一周过去以后,对复习计划和复习效果做一次梳理,并针对薄弱环节制定下一阶段的复习计划。
三、明确目标每个新高三学生在进入最后一年冲刺阶段前,要冷静、认真地思考一下自己的奋斗目标。
当然,这不是说凭借自己心头一热,有感而发的所谓"豪言壮语"。
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和潜力确定自己的阶段目标。
目标过高,容易产生压力,目标过低,又容易失去动力,所以合适的就是最好的,确定目标的重要依据就是自己多次的考试成绩和通过努力可以挖掘的潜力。
四、终极性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的兼顾《考试说明》中提出的能力要求毕竟是终极性的,即应该达到的要求。
但是在复习过程中应该考虑如何分阶段来达到,制定阶段性目标或称之为过程性目标,我们对于知识的复习按章节安排都是胸有成竹的,而对能力的形成和思维训练,如何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去培养,恐怕就考虑得不多了。
五、是要围绕一个中心打好基础中心就是主干。
从近几年文科综合试卷中的地理试题来看,高考考查的主干知识包括:时间的计算;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特别是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锋面、气旋与反气旋;气候的形成因子、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特征和气候类型的判别;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影响、内外力作用与地壳的变动,地壳物质的循环,河流的补给与水文特征;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农业的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因素;城镇的规划与布局、城市化及其问题;人口迁移;文化扩散;旅游资源的评价;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