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合集下载

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写人作文

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写人作文

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写人作文
写人作文?哈,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儿!要写好一篇写人作文,可得用上八种招数才行。

咱们得好好观察下这位主角的外形特征嘛。

比如说他鼻子有多大,眼睛是圆的还是细长的,嘴巴又是什么形状的等等。

把这些细节描述得生动有味,读者就能把人物的长相勾勒出来了。

别忘了捕捉主角的神情语气和行为举止哦。

比如说他说话时是斩钉截铁的还是斟酌再三,是大大咧咧的还是小心谨慎。

要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让读者对他的性格有个直观的感受。

再者,也得注意观察环境场景和服饰打扮啦。

比如说他身穿什么样的衣服,办公室或家里的布置是怎样的等等。

适当地渲染一下,能让人物更立体,更有质感。

最重要的是,咱们得用心去挖掘主角内心的想法和情感哟。

他在某个情境下会是怎样的心理活动?他对什么抱有热忱,对什么又有所顾虑?把这些挖掘出来,文章才会有血有肉,引人入胜。

除了这些,有时候也可以借助对比,生动形象地突出主角的某些特点。

或者运用夸张、借喻等修辞手法,使描写更富有张力和想象力。

嘿,我说了这么多,你可别被我唬住啦!只要用心去观察、体会,并动笔写写画画,相信你一定能写出栩栩如生的写人作文的。

加油哟,写人作
文可不是件易事,但只要你乐在其中,就一定行!。

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刘春耀一、导入:文章的表达方式有多种,如叙述、议论、描写、抒情、说明等。

每种形式都有它独特的效果。

我们写作文时,应灵活巧妙的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把文章写得生动形象。

(小学生以记叙文为主,我们教学重点也以记叙文为主,兼具议论文、说明文等)二、新课教学1、叙述的运用。

如果把文章比作一座房子,叙述就是房子的基础和结构。

叙述是记叙文最基本的表达方式,它的作用是使读者了解人物的言行和事件的经过。

叙述以写人和叙事为主。

不管写人还是记事,都应做到清楚、准确、鲜明,这是最起码的要求,否则描写、抒情、议论等无从谈起。

下面试看一个成功的叙述片段:“爸!”在小厨房里洗碗的小于从窗口探出头来:“不光咱家院儿,这片都要拆,这是市政规划,好像以后要从这儿起高楼……”“又是楼!”老于一拍石桌,惊飞了几只正在觅食的麻雀。

“这几年为了盖楼,扒了多少四合院和胡同!我年轻的时候,早起在胡同口转悠,那刚出炉的馒头冒着蒸气,剃头匠吆喝着招揽生意,街坊见面打招呼……”老于微眯着眼,在回忆中微笑。

又突然猛醒过来,深深皱起了眉头:“没了,都没了,胡同也扒了,京味儿也……”他把“京味儿”三个字咬得特别重,引起了旁边几个人的共鸣,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湿润了眼眶。

一时间,小院里寂静无声。

点评:这个片段叙述的是一个老北京眼看象征着“北京的符号”的传统建筑“老胡同”正在拆迁、消失,不由得怅然若失,心中泛起了无限酸楚和留恋。

文字虽然不长,但有一定的感染力。

这感染力主要来自作者简洁、准确而流畅的叙述。

叙述的好坏决定了这篇作文的成功与否,可见叙述的重要。

2、描写的运用。

对文章精雕细刻,好像房子的内外装修。

记叙文的描写主要包括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场面描写。

A、人物描写。

包括人物的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等细节描写。

如朱自清的《背影》,对父亲的外貌动作描写,感人至深。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doc

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doc

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黄琴记叙中结合抒情,可以激发读者的共鸣,以情感人,更好地突出和深化主题。

抒情和议论难分彼此,我们就叫“感受”。

近几年,作文评价标准把“能够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列为发展等级。

要引起师生们的注意。

前面我们训练过一次小片段,大家对“感受”有了粗浅的认识,这次课我们强化这种写法。

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记叙文干瘪枯燥的毛病,使之达到丰富生动的效果。

进一步提高语言感受能力与表达能力记叙,就是将事情的前后经过记载下来或说出来。

叙述的基本特点是在于陈述“过程”(人物活动的过程,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构成叙述交代和介绍的主要内容。

叙述是作者通过一般性的陈述,介绍、交待人物、事件、环境及其发展演变过程的表达方法。

叙述的作用是:①介绍人物的经历、事迹、交待人物的关系;②交待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发展过程;③概括事实或事例,为文章的议论提供基础或依据;④联系故事情节,过渡转换上下文的内容或意思。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

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式。

描写的作用是:①具体描绘出自然景色的风貌;②形象地展现人物的形态、举止、言谈及内心世界,③展现人物活动的背景或具体环境。

④可唤起人们的审美情绪,影响人们的感情,引发或加深读者对人、事、物美的感受,使作品更具感人的魅力。

议论,即分析评论客观事物,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议论的在记叙文中的作用:①用于文章开头,主要是解决为什么记叙的问题;②用于文章中间,主要是起过度与衔接的作用,加强上下文的联系;③用于文章结尾,则是为了收束全文、呼应开头、揭示中心、深化主题,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抒情,即作者在文章中抒发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的表达方式。

它又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都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

抒情的作用是:①以情动人、增强文章感染力;②开拓意境,突出和深化作者的思想感情;③渲染气氛,贯通文章意脉等。

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一、析例请看下面一段文字,试指出各句的表达方式。

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盛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

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

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

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

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

真真的怎么得了!(宗璞《报秋》)1、在空格处填上表达方式。

第一句,,写出时间流逝之快;第二句,,用玉簪花的开点明时间已由夏天转入了秋天;第三句,,交待自己当时的吃惊心情;第四句,,用节气的变化说明时间将很快过去;第五句,,抒发了对时间流逝的强烈感叹。

2、这里面运用到了四种表达方式,在运用中有何特点?答:都紧紧围绕“”这个中心来写。

知识点记叙文中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但也可以议论抒情。

而抒情的方式有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即寓情于所写的人、事、物、景之中。

议论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揭示所写之事的意义,能揭示文章的中心深化中心。

二者常结合起来进行。

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也包括各种表达方式的相互融合。

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

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背阴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

据说花瓣可以入药。

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

我说它是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得一种玉簪花精神罢。

(同上)这段话的第二句将与结合在了一起。

二、仿写示例:一朵花记叙:悬崖上,夹缝中,有一朵小花。

孤零零的,没有一个伴。

描写:清风吹来,雪白的花瓣、淡黄色的花蕊连着淡绿色的细枝轻轻颤抖,像一位多愁善感的孤女在偷偷的哭泣。

抒情:小花啊,你为什么哭泣,为什么流泪?可是思念远方的亲人,还是伤心自己惨淡的身世?议论:不要哭泣,不要流泪。

你虽没有牡丹的高贵,但你有自己的典雅;你虽没有夜来香浓郁的芬芳,但你也有淡淡的清香;你虽没有栽插在镶金边的花盆中,生长在温暖的花房里,但你扎根大地,吮吸着天地之精华,分享着万物的灵气;更重要的是,你有着自身宝贵的顽强的生命力。

新闻文体知识

新闻文体知识

新闻(通讯、特写)知识(一)通讯的种类、特点和作用:1.通讯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详细深入而又生动形象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

可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等。

(1)人物通讯。

是以人物的思想、言行、事迹和命运为报道内容的通讯。

人物通讯并非仅仅是“名人通讯”,报道对象的选择取决于其蕴含的新闻价值,一般来说人物必须具有先进性或典型性。

在取材上可写“全人全貌”,也可截取片断着重写人物的某个侧面或阶段。

此两类一般以人物的“行”为主,而“人物专访”则以写人物的“言”为主。

通过记者的专访,记述人物的谈话,从而揭示其精神世界。

(2)事件通讯。

是以具典型意义的事件为报道对象的通讯。

事件通讯时效性较强,它围绕中心事件选材,虽不着力刻画人物,但往往通过典型事件表现一群人或一个集体。

所以它通过较为详尽地展示事件的完整过程,挖掘其意义,揭示其本质,进而反映社会风尚,弘扬时代精神。

2.通讯与消息的区别(1)内容上,消息简略单纯,通讯详细丰富。

从内容方面看,消息大多是一事一报,而且只报道新闻事件的大致情况,如果有细节也是非常少的。

而通讯报道的可以是一人一事,也可以涉及众多的人物和事件。

同时,通讯十分重视细节的刻划,在一篇通讯中往往有大量的细节,能以小见大,在细微处展示人物的精神风貌。

(2)形式上,消息程式性强,通讯创造性强。

形式,一般是指文章的结构、语言、表达方式。

从结构上看,消息是一种程式化的文体,它的外部结构由标题、导语、主体、结尾组成,标题、导语又都有一些常用的模式。

消息的写作,在很大程度上是按着固定的模式进行操作,创造性只体现在一些局部性的地方。

而通讯则不然,它的写作跟一般的记叙文相似,没有固定格式,每一篇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形式。

另外,消息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也都有一定的程式性。

在表达方面,消息主要用叙述,别的表达方式用得很少。

在语言上,消息运用词语的直接含义,显得简洁朴素,循规蹈矩。

而通讯表达方式丰富多样,语言常有新颖独特的创造性运用,显得溢光流彩摇曳多姿。

常用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的综合运用

常用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的综合运用

五官是受大脑控制的,当大脑决定了 五官是受大脑控制的, 一件事,嘴巴也就顺理成章地张开了: 一件事,嘴巴也就顺理成章地张开了: 小弟弟,不可以朝窗外扔东西的, “小弟弟,不可以朝窗外扔东西的,这样 是有损公德的,你们……”原本我想再讲一 是有损公德的,你们……”原本我想再讲一 些大道理的, 些大道理的,可是那个小男孩的脸已经涨 得通红了。他怔怔地看着我, 得通红了。他怔怔地看着我,没有我想象 中理直气壮的反驳。 中理直气壮的反驳。他的神情应该是羞愧 反正我是这样觉得, 的,反正我是这样觉得,应该还有一些委 他就这样带着复杂神情看着我, 屈。他就这样带着复杂神情看着我,什么 话也没说。而我后续的那些大道理也给硬 话也没说。 生生憋回去了。 生生憋回去了。 这不是我预见的结局, 这不是我预见的结局,我倒有些不知 所措了,不可否认还夹杂着一些失望。 所措了,不可否认还夹杂着一些失望。
常用表达方式 在记叙文中的综合运用
记叙文以记人叙事为主,必须运用叙 述和描写。但一篇记叙文只运用这两 种表达方式是不够的,难以表达浓情 深意。作为“以情动人” 深意。作为“以情动人”的记叙文, 不仅情感要真实,还应该是浓厚、深 切的。这就要恰当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使文章的情趣加浓,意味加深,更具 感染力。
如:抒发上大学的儿子和妈妈离别时母子间的 依依深情: 依依深情: 妈妈的一举一动是如此的轻柔缓慢, “妈妈的一举一动是如此的轻柔缓慢,把儿子的 全部衣服一件件展开,轻轻拂平, 全部衣服一件件展开,轻轻拂平,再整整齐齐的叠 然后小心的放入衣箱内。她就这样默默地、 好,然后小心的放入衣箱内。她就这样默默地、细 心的抚摩着、折叠着、整理着, 心的抚摩着、折叠着、整理着,仿佛要把自己对儿 子的一片的爱心、一缕深情储蓄在这衣服里。 子的一片的爱心、一缕深情储蓄在这衣服里。”表 面写的是妈妈的动作, 面写的是妈妈的动作,实际上字里行间跳动的是一 颗爱心! 颗爱心! 再如: 一觉醒来,我伫立在窗前, 再如:“一觉醒来,我伫立在窗前,望着办公室 里王老师伏案耕耘的身影,心里默念着:老师啊, 里王老师伏案耕耘的身影,心里默念着:老师啊, 老师,你也该休息了!你那瘦弱多病的身体,禁得 老师,你也该休息了!你那瘦弱多病的身体, 住这么熬吗? 平时的言语充溢着对老师的敬仰。 住这么熬吗?”平时的言语充溢着对老师的敬仰。

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议论在记叙文中的运用
记叙文中的议论,指的是在叙述、描写中,作者直接发 记叙文中的议论,指的是在叙述、描写中, 表自己的见解。 表自己的见解。这种议论并不像议论文那样进行推理和论 而是针对记叙描写的内容发表言简意赅的评论。 证,而是针对记叙描写的内容发表言简意赅的评论。 这种记叙和议论结合的形式是很灵活的, 这种记叙和议论结合的形式是很灵活的,可以先叙后 可以先议后叙,也可以夹叙夹议。 议,可以先议后叙,也可以夹叙夹议。就一篇文章来说是 语言描写 如此,就文章的一个部分来说,也是如此。 如此,就文章的一个部分来说,也是如此。不论哪种结合 的方式,议论在这里都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的方式,议论在这里都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或者点 明所叙事件的思想意义, 明所叙事件的思想意义,或者阐述所叙事件包含的人生哲 或者揭示事件结局的根本原因,等等。 理,或者揭示事件结局的根本原因,等等。它可以使文章 气势纵横,增强感染力。 气势纵横,增强感染力。
人物描写--肖像描写 人物描写 肖像描写
肖像描写对人物的容貌、姿态、神情、服饰特征的描写。 肖像描写对人物的容貌、姿态、神情、服饰特征的描写。 外貌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一环。 外貌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一环。 进行人物外貌描写,有两个注意点。 进行人物外貌描写,有两个注意点。 1、要写人物的外貌特征一是不宜从头到脚,不分主次进行描 、要写人物的外貌特征一是不宜从头到脚, 二是不能千篇一律,女的都是“沉鱼落雁,羞花闭月” 写;二是不能千篇一律,女的都是“沉鱼落雁,羞花闭月”, 男的都是“腰圆膀粗,浓眉大眼” 男的都是“腰圆膀粗,浓眉大眼”,写人物外貌必须抓住特 着力表现这些特征。 征,着力表现这些特征。 2、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写外貌是种手段,目的是塑造人物性格。成功的外貌描写, 写外貌是种手段,目的是塑造人物性格。成功的外貌描写,可 以从人物的眼神、表情、姿态中看出他的个性和命运。 以从人物的眼神、表情、姿态中看出他的个性和命运。

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一篇作文

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一篇作文

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一篇作文
哎呀,城市的夜晚就是不一样,霓虹灯闪啊闪的,跟做梦似的。

那些高楼大厦,车啊人啊,都在光影里忙活着,感觉特别热闹,就
像一首充满活力的歌儿。

郊外的小路可真是安静啊,阳光从树叶里漏出来,洒在地上都
是一块块的。

田里的稻谷随风摇啊摇的,还发出沙沙的声音,偶尔
有鸟儿飞过,那声音清脆得很,听着就让人心情舒畅。

她坐在窗前,手里捧着杯热茶,眼神儿看着远方,不知道在想
啥呢。

外面的雨滴滴答答地打在窗户上,像是在讲故事似的。

她的
思绪也跟着飘啊飘的,想起了以前的那些日子,心里头有点说不出
的感觉。

大海在夜晚里真是壮观,波涛汹涌的,浪花拍打着礁石,声音
大得吓人。

海风一吹过来,凉飕飕的。

站在岸边,感受着大自然的
威力,心里头就涌出一股子豪情壮志,感觉自己都能征服整个世界
了似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达方式 运用有缺陷 结构基本完整 层次不清楚 语句基本通顺
表达方式 运用很差 结构不完整 语病较多
表达方式:
记叙:条理、详略、繁简 顺叙、倒叙、插叙
描写:肖像、语言、行动 心理、细节、环境
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寓情于景、寓情于事
议论:短小而精辟、点题、扣题 说明:在记叙文写作中很少用到
范例引领,知晓优劣: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大屏幕上展示的两个段落, 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比较一下,你更喜欢哪个文段,你的理由是什么? 2、分析一下 “登山”修改后比修改前多运用了哪些表 达方式,找出来,认真地体会。
登山(修改前):今天我们去登山。,我爬的太累了,跟妈妈说 我不想爬了。妈妈教育了我一番,我们又继续爬,终于,我们登 上了顶峰。
……
实战演练,大显身手:
要求:同学们,现在请拿出老师发给你们的材料,阅读《爷爷的爱》一文,补 出文中空缺部分,要求用上不同的表达方式。
示例:(加粗和下划线的文字是补充的示例) 斜阳的余晖中,我是幸福的,淡淡的月光下,我也是幸福的,因为我拥有爷 爷的爱。 过年时,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回老家陪爷爷过年,因为火车晚点,到站时,已是夕 阳西下,老远,我就看见了爷爷的身影,手柱拐杖,佝偻着腰,眼巴巴地望着检 票口,夕阳的余晖给爷爷镀上了一层金色,爷爷立在那里,宛如一尊凝伫的雕 像……寒风中,不知爷爷已站立了多久。 “爷爷!”我飞奔过去,一头扑进爷爷的怀里,爷爷呵呵地笑着,长满老茧的手 爱抚地轻拍着我的头,“长高了,我的小静又长高了……”爷爷依旧呵呵的笑着, 掉光了牙的嘴笑得那么甜,松弛下垂的眼皮儿盖住了整个眼睛,古铜色的脸上皱 纹舒展开来。爷爷拉着我的手,关切的说:“你的手怎么这么凉,来,爷爷给你 捂捂……”说着,爷爷把我的手拉进了他的腋窝下……爷爷呀,您的怀抱如冬日 的斜阳,让我倍感温暖,您的爱才是我幸福的港湾。
啊!这次登山收获真不少啊!它不仅锻炼了我的意志,还让我懂 的了前进的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的,只要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就一定能到达顶峰。
赏析文段,归纳方法:
1、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 老人说:“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 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 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万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记叙、 议论)(史铁生《我与地坛》)
项目
分数




25





分数




30





一等 (55 -48分)
25—22分
二等 (47—39分)
21-18分
等次 三等 (38 -30分)
17-14分
四等 (29-21分)
13-10分
五等 (20-0分)
9一O分
文章切题 中心明确 感情真实 内容充实
30-26分
文章切题 中心较明确
我是爷爷带大的,最忘不了的就是爷爷哄我睡觉的情景,所 以每次回家,我都要和爷爷睡在一起。当然今天也不例外。我 躺在热乎乎的炕上,在老家的故事里不知不觉进入梦乡。也不 知过了多久,我被一声咳嗽惊醒,忙打开灯一看,爷爷正蹲在 门口。披着棉袄,头上是一片烟雾。月光极均匀而柔和地洒在 爷爷身上,那龙钟的老态让我一阵阵心酸。我知道爷爷是怕他 睡觉打呼噜吵醒我所以才不肯睡觉的。爷爷呀,我一直不敢相 信,如果有一天没有了您,没有了您对我的爱,我是否还能快 乐地上学,快乐地生活,快乐地成长,我的笑容是否还会每天 灿烂……不觉中,泪水已打湿我的枕巾。“爷爷,快睡吧! ”“哎,就睡!”爷爷一边起身答应着,一边又给我掖好被角 ,幸福的泪水又一次浸湿了我的心头……
——记叙文如何综合运用表达方式教学设计 合肥市阳光中学 张银
新课标指出: “(学生的写作能够)根据表达的需要, 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 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
安徽省的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也明确的 指出“表达方式运用得好”五个等级的 的评分细则,并给予表达总分值为30分。
登山(修改后):今天我们去登山。,我爬的太累了,擦了一把 汗,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我已经快累死了,不能再爬了。”这 时妈妈对我说:“既然你要爬山,就要向着这个目标前进,不管
遇续向山顶走去。终于,我们登上了顶峰。
我向下眺望,远处的山峰清晰可见,高高低低,连绵起伏,楼房 似火柴盒一般大小。这些景物使我兴奋的叫了起来……
6、(开头)窗外风儿清清,鸟儿啁啾。窗外阳光跳动,梦儿甜甜。时间之舟 悄悄驶进梦境,拉开惺忪的眼帘。生活的风车每天都周而复始的转动,而我却不 感觉到那是一座褪色的雕塑,因为感动每天与我同行。(寓情于景)(《带着感 动出发》学生作文)
综合运用表达方式的常用方法:
一)叙议结合法; 二)多角度描摹法; 三)饱含深情法;
2、结尾:他微笑地目送年轻妈妈拉着孩子的手离开,心里暖暖的,终于明白 ,多说一两句话,带给病人的,不仅仅是温暖的关心,更为这寒冷的冬季,带来 了一抹动人心弦的温情与爱。(记叙、议论)(《多说一两句话》麦父)
3、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 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外貌、动作)(朱自清《背影》)
4、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门,站在楼 梯口,看着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只担心他半楼梯摔倒。(动作、细节、心 理)(杨绛《老王》)
5、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 爱?我说不出。在我想作一件讨她老人家喜欢的事情的时候,我独自微微的笑着 ;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语言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 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揭露在外面一些来。(直抒胸臆)(老舍《想 北平》)
感情真实 内容具体
基本切题中心基 本明确
内客比较具体
勉强切题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不具体
文不切题中 中心尚明确 内容不具体
26-21分
21-16分
16-1l分
11-0分
表达方式 运用得好 结构合理 语言流畅
表达方式 运用得好 结构完整 条理清楚 语言通畅
表达方式 运用基本合理结
构完整 层次基本清楚语
句较通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